范文 > 教案 > 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 > 导航 >

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2024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范本

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在各个领域都有应用,比如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等。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一)

一、教材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圆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正确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1)学生活动(边玩边观察)。

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②线系小球旋转玩具表演。

[教师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形状告诉大家,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圆形。这里,教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玩具表演活动,既直观形象,又易于发现,进而抽象出“圆”。学生从“玩”入手,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兴趣浓厚,乐于参与,利于学习。]

(2)师生对话(学生可相互讨论后回答)。

教师:日常生活中或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学生:在钟面、圆桌、人民币硬币上……都有圆。

教师: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学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觉:……闭封的、弯曲的。

教师(多媒体演示:圆形物体→圆):这(指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征,都是由线段围成的直线图形。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指圆)这种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

教师(鼓励表扬学生):对,这个图形就是圆,你能说说什么是圆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这时,教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在脑子里想圆的形状,睁开眼睛再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记住它。)

教师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并请学生回答:你还想认识圆的什么?学生说:还想认识圆的圆心、直径、半径……

[这里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圆”的概念。]

2、探索新知

(1)探究——圆心

①徒手画圆。

教师请两个学生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画圆,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3个人)谁画的圆好呢?……师生认为用工具画圆才能画得好

查看全文>>>

闲谈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备好一份教案。这份教案要求取材内容合理,切合课程宗旨。在正式上课之前怎么去写教案呢?你也许需要"六年级数学教案"这样的内容,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58-59页例2、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合理、灵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勤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情景导入

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出示:拉萨路小学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图片)

计算机教育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作为拉小的一员,你们想不想了解学校的电脑房是怎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

【评析:从生活中引入按比例分配,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2.复习铺垫

我们学校1996年只有一个计算机室。

提问:请你们猜猜看当时有多少台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

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出示:1996年计算机房的条形统计图,48台学生电脑和3台教师电脑。)

提问:你们能不能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

(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比1。48:3=16:1

教师电脑和学生电脑台数的比是1比16。3:48=1:16

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教师电脑台数的16倍。483=16

教师电脑的台数占学生电脑台数的。348=

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48(48+3)=

教师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3(48+3)=

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1。(电脑出示)

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16/16+1)

教师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1/16+1)

这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把总台数看作单位1。)

小结: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1,也就是说在电脑总台数中,学生电脑占16份,教师电脑占1份,一共是17份,学生电脑占总台数的,教师电脑占总台数的。

【评析:为后面学习按比例分配做铺垫。】

二、新授

1.教学例1(改编)

1998年我们面对四~六年级全体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普及课,这时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购进了一批电脑。

(1)出示1998年的条形统计图。

(电脑出示:学生电脑104台,教师电脑8台。)

提问:一个计算机房能不能放下

查看全文>>>

这篇《六年级数学教案:圆的周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

今天我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本节课的设计: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随想。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圆的周长》。 2、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并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周长的含义,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教学圆的周长可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知道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可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图形,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也较为抽象,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 4、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结构特点的分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想方法。 5、教学重难点: 为了使学生比较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6、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型圆,几个直径不同的圆形,线、直尺等。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发和学法: (一)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知识水平,多借助实物演示,并通过

查看全文>>>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案。根据您的要求范文资讯网编辑帮您找到了以下相关信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 篇1

本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 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 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 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 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 位置

单元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 位置(一) 新授课 新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 新授

1、 教学例1

(1) 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

查看全文>>>

圆的周长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2.推导并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准备

(一)最近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的平面图形——圆,你对圆又有了哪些认识?

(二)创设情境:龟兔赛跑

第一次龟兔赛跑,小白兔输了不服气,于是进行了第二次比赛,这回小白兔画了两条比赛路线,小白兔跑圆形路线,乌龟跑正方形路线,结果小白兔赢了,观众纷纷表示比赛不公平,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二、新授教学

(一)定义

1.小乌龟跑的路程就是正方形的什么?小白兔呢?

2.什么是圆的周长?请你摸一摸你手中圆的周长.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的周长.

(二)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1.学生讨论

(1)正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2)你认为圆的周长和谁有关系?

2.猜测

看图后讨论: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几倍?为什么?

小结:通过观察大家都已经注意到了圆的周长肯定是直径的2—3倍,那到底是多少倍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实践操作

(1)目的: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圆的周长约是直径的几倍.

(2)建议: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请你们在动手测量之前考虑好怎样分工更合理.

(3)填写表格

单位:厘米

测量对象

圆的周长

圆的直径

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1

2

3

4

(4)汇报小结

看了几组不同的结果,虽然倍数不同,但周长大多数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比三倍多多少呢?

(三)认识圆周率、介绍祖冲之

1.我们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

2.介绍祖冲之

(四)总结圆的周长公式

1.怎样求周的长?如果我用字母c代表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那圆的周长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

教师板书:c=πd

2.圆的周长还可以怎样求?

教师板书:c=2πr

3.圆的周长分别是直径与半径的几倍?

(五)课堂反馈

你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小乌龟和小白兔谁跑的远了吗?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一)判断.

1.π=3.14 ( )

2.计算圆的周长必须知道圆的直径. ( )

3.只要知道圆

查看全文>>>

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2.会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进行简算

教学难点

分数乘法的简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二)看看下面每组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关系.

○ ○ ○

(三)那么分数混合运算如何计算呢?能否应用运算定律简算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探索、悟理

(一)出示例题

(二)读题之后请同学试做(板演在黑板上)

教师:这道题应该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强调运算顺序)

(三)做一做

教师提问:你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四)小结

教师提问:谁能说一说分数乘加、乘减这样的混合运算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呢?

分数混合运算顺序:

在一个分数混合算式中,既有一级运算,又有二级运算,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做括号里边的,再做括号外边的.

(五)仔细观察下面两题,计算中有没有好方法使它们算得又快又准.

小组汇报结果.

= × ×

教师提问: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依据什么?(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教师说明:由这两题可以看出,乘法运算定律同样可以应用在分数中.

(七)做一做

三、归纳、质疑

(一)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自己小结)

混合运算、分数乘法中的简算.

(二)你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吗?

四、训练、深化

(一)巩固混合运算

1.判断

   

   

  (×) (×)

(√) (√)

2.计算

(二)巩固简算

1.填空

2.简算

(三)提高练习

五、课后作业

(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六、板书设计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能够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尝试转化,推导公式 1.确定“转化”的策略。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当我们还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引导学生明确:我们是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再想想,我们又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 师:对了,我们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转化”成其它图形的方法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2.尝试“转化”。 师:那么,怎样才能把圆形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呢?(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请大家看屏幕(利用课件演示),老师先给大家一点提示。 师:(教师配合课件演示作适当说明)如果我们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份(如图三),其中的每一份(如图四,课件闪烁其中1份)都是这个样子的。同学们,你们觉得它像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是的,其中的每一份都是一个近似三角形。请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个近似三角形这一条边(教师指示)跟圆形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这个近似三角形的两条边其实都是圆的半径。 师:如果我们用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组,就可以将这个圆形“转化”成其它图形了。同学们,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已经等分好了的圆形,请你们动手拼一拼,把这个圆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开始吧! 预设:学生利用这种近似三角形拼组图形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加强巡视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既鼓励学生拼出自己想象中的图形,又要引导他们拼出最简单、最容易计算面积的图形。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拼出如下几种图形(如图五、图六、图七)。 3.探究联系。 师:同学们,“转化”完了吗?好,请大家来展示一下你们“转化”后的图形。 预设: 分组逐个展示,并将其中“转化”成长方形的一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如果有小组转化成了不规则的图形,教师应及时引导他们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师:好,各个小组都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你们

查看全文>>>

一、教学内容:

1、在数与代数

第2单元:分数乘法

第3单元:分数除法

第5单元:百分数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2、空间与图形

第1单元:位置

第4单元:圆

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

一步发展。

3、统计方面

第6单元:统计(扇形统计图)。

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4、用数学解决问题: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确定起跑线”和“合理存款”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分数乘法和除法

2、圆

3、百分数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

查看全文>>>

第一课时 位置(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准备:投影仪、本班学生座位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初步感知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能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吗? 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 (1)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 (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述。让学生先说说 2、我们全班有48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3、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知探究 1、教学例1(出示本班学生座位图)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位置吗? 学生对照座位图初步感知,说出自己的位置。个别汇报,集体订正。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比较(2,3)与(3,2)的不同。 {在比较中发现不同之处,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对的更深了解。} 3、 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电影院里的座位、地球仪上的经纬度、我国古代围棋等。) {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当堂测评 教师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评比纠错。 {做到兵强兵、兵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经历“做”圆、画圆的过程中认识圆的特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

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多媒体演示自然界中的圆,有向日葵的花盘、荷花池中的莲蓬、平静水面的圆形涟漪……

谈话:从我们欣赏的这些美景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举例:这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圆,其实在生活中还有许多人为制造的圆,请你举出实例,好吗?(学生举例)

质疑:(出示圆形喷泉水池图片)看了这个圆形喷泉水池,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小结: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有关圆的问题。(板书课题)

【评析: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二、合作探究

1.“做”圆。 ,

谈话:请大家先在小组里商量,然后用提供的材料动手“做”一个圆。(材料有:图钉一枚、绳子一根、铅笔一枝、吹塑纸一张、剪刀一把。)

(1)展示学生“做”出的圆;

(2)让学生汇报“做”圆的方法;

(3)交流“做”圆的关键。

小结:“做”圆的方法是先在绳子的两端各拴上图钉和铅笔,然后把图钉固定在吹塑纸的中央,拉紧绳子用铅笔围绕图钉画一圈,把它剪下来,就“做”出了一个圆。其中关键的步骤就在于不仅固定的图钉不能移动,而且转动时一定要拉紧绳子。

【评析:利用提供的材料动手“做”圆,使学生在实践中初步感知了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同时明确了图钉固定点到铅笔画出的圆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2.画圆。

提问:画圆的工具是什么?你会使用圆规画圆吗?

请大家用圆规随意在纸上画出两个圆,并说说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思考:如果要求画出的圆是同样的大小,该怎么办呢?(学生讨论)

小结:只要把圆规两只脚分开的距离保持一样长,那么画出的圆一定同样大小。

【评析:让学生用圆规试着画圆,形成实践的体验后,再交流画圆的方法和感受,充分体现了探索性的学习方式。】

3.认识特征。

谈话:请大家把画在纸上的圆剪下来,然后把这个圆对折,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打开,反复折几次。(学生操作)

提问:把对折的圆展开后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

必要时引导:几条折痕在圆中

查看全文>>>

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栏目给大家带来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2024六年级数学教案上册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