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 导航 > 六年级上册音乐《星空畅想》教案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六年级上册音乐《星空畅想》教案。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要在教案课件中可以体现出教学过程中智慧与创造性。那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六年级上册音乐《星空畅想》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星空畅想
单元教学内容
1.唱歌:《我爱银河》《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木星──欢乐使者》《啊,高山》。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有关星空畅想的歌曲、乐曲的演唱和听赏,启迪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继续培养合唱能力和听赏器乐曲的兴趣。
2. 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歌曲合唱部分做到声音和谐优美。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我爱银河》,用自豪的声音演唱《蓝天向我们召唤》。通过学唱歌曲,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树立学生为实现梦想努力学习的决心。
3.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感受节拍优美抒情节奏平稳悠荡的感觉。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两首音乐情绪不同的合唱歌曲;初步理解器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情绪并能用课堂乐器将其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两首合唱歌曲的合唱部分要求音调准确、和谐。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歌曲《我爱银河》的每句起始都是弱起,这是歌曲的一个特点。可以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及歌词,注意弱起乐句的起始,尤其要注意第二乐句的准确起唱,还要注意第一、三乐句的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用划拍的方法帮助学生演唱。
2.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第一乐段的歌谱旋律节奏比较多样,其中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顿音的运用使旋律更加生动,但也增加了学唱的难度,可多随录音模唱,最后随琴划拍学唱。歌曲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学习的方法同第一声部,但要特别注意“#4”和“#5”的音准。两声部合唱练习时,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能够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关注其他声部演唱。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和教授法、模唱、划拍法、旋律记忆法、听赏音乐法、律动教学法。

fwr816.coM编辑分享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星空畅想》教案


第二单元 星空畅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爱银河》.

2、欣赏歌曲《啊,高山》.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2、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合唱和谐优美。

3、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本单元的标题是“星空畅想”。星空能引起人无数的遐想。自古到今,关于星空有着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例如“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还有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星空的美丽传说?

生答。

师讲解银河知识。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童声合唱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

(1)听范唱录音。

(2)简介“银河合唱同”。

(3)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和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二乐段。

(5)将两个乐段连起来演唱,并由学生自主处理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

3、欣赏歌曲《啊,高山》。

(1)初听歌曲录音。

(2)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讨论。

(3)学习八六拍。

(4)复听。听后完成课后练习。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学习效率高,演唱歌曲时声音和谐优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

1、能将《我爱银河》唱得更加优美生动。

2、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3、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1、复习《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1)从神五、神六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学生展开讨论。

(2)朗读歌词。

请学生说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歌曲的范唱录音。

(4)随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

(5)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6)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7)两声部合唱,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

3、随歌曲录演唱。

4、小结。

教学随笔:对神州飞船热切的关注,对航天英雄们的敬仰是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3、器乐演奏、旋律创作。

教学目标:

1、较为完整、熟练地演唱《蓝天向我们召唤》。

2、启发音乐想象力,继续培养欣赏器乐曲的能力。

3、能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歌》的旋律,并能自己创作4--8小节旋律进行演奏。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1)导入欣赏内容。

教师播放乐曲。

(2)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视唱书中出示的《欢乐颂歌》旋律。其后的旋律由教师在琴上弹奏,学生边听边挥拍。

(3)教师完整地演奏这段音乐,学生边听边挥拍。

(4)复听。

回答书中问题。

3、器乐演奏。

用竖笛演奏乐器。

4、创造。

完成书中的创作题。学生可两人合作。

教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

6、小结。

教学随笔:欣赏器乐曲时非常投入。视谱水平有所增长。创作旋律时积极投入。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星空畅想》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星空畅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爱银河》.


2.欣赏歌曲《啊,高山》.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2.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合唱和谐优美。


3.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本单元的标题是“星空畅想”。星空能引起人无数的遐想。自古到今,关于星空有着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例如“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还有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星空的美丽传说?


生答。


师讲解银河知识。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童声合唱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


(1)听范唱录音。


(2)简介“银河合唱同”。


(3)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和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二乐段。


(5)将两个乐段连起来演唱,并由学生自主处理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


3.欣赏歌曲《啊,高山》。


(1)初听歌曲录音。


(2)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讨论。


(3)学习八六拍。


(4)复听。听后完成课后练习。


4.小结。


学生学习效率高,演唱歌曲时声音和谐优美。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


1.能将《我爱银河》唱得更加优美生动。


2.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3.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1.复习《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1)从神五、神六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学生展开讨论。


(2)朗读歌词。


请学生说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歌曲的范唱录音。


(4)随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


(5)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6)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7)两声部合唱,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

3.随歌曲录演唱。


4.小结。


对神州飞船热切的关注,对航天英雄们的敬仰是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3.器乐演奏、旋律创作。


教学目标:


1.较为完整、熟练地演唱《蓝天向我们召唤》。


2.启发音乐想象力,继续培养欣赏器乐曲的能力。


3.能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歌》的旋律,并能自己创作4--8小节旋律进行演奏。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1)导入欣赏内容。


教师播放乐曲。


(2)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视唱书中出示的《欢乐颂歌》旋律。其后的旋律由教师在琴上弹奏,学生边听边挥拍。


(3)教师完整地演奏这段音乐,学生边听边挥拍。


(4)复听。


回答书中问题。


3.器乐演奏。


用竖笛演奏乐器。


4.创造。


完成书中的创作题。学生可两人合作。


教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


6.小结。


欣赏器乐曲时非常投入。视谱水平有所增长。创作旋律时积极投入。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巴塞罗那》教案


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巴塞罗那》,感受歌曲美声、通俗、合唱和管弦乐队结合的完美统一。
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要素所表达的情感。
教材分析
《巴塞罗那》与《手拉手》的热烈欢快不同,具有渴望的情感,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和平、友谊的韵味。第一乐段抒情,表达对家乡的深情。第二乐段情绪热烈,表达了运动健儿为奥林匹克精神拼搏的决心。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复习歌曲
《手拉手》
二、欣赏《巴塞罗那》
1.初听歌曲《巴塞罗那》。提问:歌曲分几段?
教学要求:体会歌曲引子、歌词巴塞罗那的重复演唱,好像在向人们发出热情的召唤,点明本届奥运会的地点。划分歌曲段落。
2.欣赏歌曲第一乐段。
教学要求:感受第一乐段的情绪,体会男女声对唱的演唱形式。
3.欣赏歌曲第二乐段。
教学要求:感受第二乐段的情绪,体会歌曲的几次转调,通过采用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合唱和管弦乐队的结合达到了艺术与流行的完美统一。
4. 学生模仿演唱。
5. 提问:每首奥运会主题歌都渗透着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如果你是一位作曲家,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让你来做2008北京奥运会主题歌你会增加哪些具有中国特点的元素?
学生回答问题。
三、课堂小结
不论是《巴塞罗那》还是这届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作曲家都用优美的音调,婉转抒情的情绪表达了世界大家庭友好和谐的美好愿望。他们都反映着同一个主题──和平、拼搏。

六年级上册音乐《啊,高山》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划拍的方法,感受6/8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重、难点
理解6/8拍的强弱规律,能跟着老师击拍,要击出“强、弱、弱、次强、弱、弱”的强弱规律来。
教材分析
歌曲《啊,高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八六拍,音乐具有叙述性,优美而平静。第二部分为两个乐段,四四拍。第 二乐段在两句“啊,高山”富有想象的音调后,节奏突变,大量使用附点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的节奏型,表现了青少年向科学高峰进军的顽强意志。第二乐段歌词是毛 *的名言,音乐变得宽广起来,表现了青少年宽广的视野和心胸。第一、二部分虽然节拍不同,但在音调上仍有紧密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新课导入
介绍爱因斯坦的名言和*诗词中的警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引出歌曲内容。
二、欣赏《啊,高山》
1.初次聆听《啊,高山》感受节拍特点。
教学要求:学生听赏歌曲时,在强拍的时候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2.学习八六拍。
教学要求:请同学跟着老师击拍,要击出“强、弱、弱、次强、弱、弱”的音响来。学会八六拍指挥图式。
3.聆听《啊,高山》第一段。
教学要求:
(1)学生随《啊,高山》的录音作八六拍指挥练习。
(2)学生随歌曲录音晃动身体,用律动的方法感受八六拍悠荡、抒情的节奏特点。
4.聆听《啊,高山》第二段。
教学要求:感受八六拍的节奏特点。第二乐段节拍与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
师:请学生们在强拍的位置上拍腿,分辨出歌曲两个乐段的节拍有什么不同。你能根据节拍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指挥吗?
生:随歌曲的节拍区分八六拍节奏和四四拍节奏特点。
5.感受节拍特点。
师:歌曲中有很多的附点音符出现,对歌曲情绪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生:附点音符的使用使音乐充满动感,表现了青少年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顽强意志。
6.再听歌曲体会、感受歌曲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
歌曲《啊,高山》的歌词是根据*诗词中的警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而创作的,让我们记住它并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找一些励志警句我们交流一下。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影视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 影视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啊!朋友》。

2、欣赏电影《桥》的主题音乐。

教学目标:

1、能用乐队的情绪演唱歌曲《啊!朋友》。

2、感受主题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1、欣赏并演唱歌曲《啊!朋友》。

师简介南斯拉夫电影《桥》。

播放电影片段1。

师:影片中的配乐是怎样的?

你们认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为什么在那么残酷的战争中,他们还能唱着活泼的歌曲呢?

生答。师补充。

出示歌片,学生欣赏歌曲《啊!朋友》并复述歌词。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先请同学们自己视唱曲谱,也可以两三个同学一起视唱。

学生视唱曲谱。

师:同学们在视唱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或由同学解答并视唱。

学生朗诵歌词,并演唱歌曲。

学生演唱。

2、初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播放电影片段2。

师:这段音乐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生答师补充。

播放电影片段3。

师:这时的音乐有了什么变化?

生答。

师补充:通过以上三段音乐的欣赏,我们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一些作用,同一段音乐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和情景。

学生演唱歌曲。

3、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能用乐观、自然的声音演唱《啊!朋友》。能够感受主题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电影《谍中谍》主题音乐、《现代启示录》配乐、《日瓦戈医生》主题音乐《重逢有日》。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体会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2、了解电影《谍中谍》、《现代启示录》、《日瓦戈医生》的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1、欣赏《谍中谍》主题音乐。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音乐,初步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可以与画面结合表现情景,也可以烘托气氛。今天再请同学们欣赏几首电影配乐,进一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师播放《谍中谍》的配乐。

学生聆听并回答。

师补充。

简介《谍中谍》的配乐。

学生欣赏《谍中谍》的片段,体会音乐在这个场景中的作用。

2、欣赏《现代启示录》配乐。

播放《现代启示录》配乐。

师:这段音乐在影片中有什么作用?

生答,师补充。

学生观看影片。

3、欣赏《重逢有日》。

欣赏电影音乐《重逢有日》,想象这段音乐应该配以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欣赏音乐并回答。

师简介电影《日瓦戈医生》的主题曲。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感受三段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一路平安》。

2、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一路平安》优美、抒情的情绪。

2、理解同一段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运用。

3、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开长》。

师: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相聚和离别,再过半年,你们就是毕业了,毕业之后大家会升入不同的中学,也许你们中间有很多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再见面,但是在小学六年的友谊是永远不会忘怀的。作曲家为了表达这种友情创作了很多歌曲,你们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答。

师: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看看谁知道是什么名字?

学生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并回答。

师简介歌曲。

2、学唱歌曲。

学生边听音乐边默唱。

学生演唱。

学生跟电子琴视唱二声部旋律。

学生完整演唱全曲。

3、欣赏乐曲《一路平安》。

播放《一路平安》音乐。

师:这首乐曲和《友谊地久天长》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生听后回答。

师简介歌曲。

再欣赏。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师讲解电影《魂断蓝桥》。

学生观看电影片段。

4、舞蹈《一路平安》。

学生在《一路平安》的伴奏下学跳三步舞。

5、小结。

教学随笔:在音乐中感受优美、抒情、略带忧伤的情绪。能随音乐跳三拍子的舞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创编《人鱼的童话》小剧本,分角色表演。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集体讨论创编《人鱼的童话》小剧本,并为表演选配合适的音乐。

2、能担任一个角色,积极参与表演。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欣赏了一些电影片段,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实践,自编自导一部我们自己的小电影《人鱼的童话》。

1、创编故事《人鱼的童话》。

让学生看书上五幅插图。

学生分小组进行创编。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任选一幅,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故事去思考,最后对它们进行串联。

师到每个组进行启发引导。

2、学生分小组汇报创编内容。

3、师生互评。

每组进行修改、定稿。

4、完整表演小电影《人鱼的童话》。

师:拍一部小电影是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大家的密切配合,大家想一想,都需要有什么样的工作。

生答,师补充。

师为学生具体分工:

(1)导演。

(2)演员角色。

(3)化妆。

(4)群众演员。

(5)道具。

(6)讲解。

(7)灯光。

(8)音响。

(9)杂务。

3、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保卫黄河》教案


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学生能对母亲河产生热爱之情并能充满激情的演唱。
2.欣赏合唱《长江之歌》,感受歌曲气势磅礴的旋律特点及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3.在对比聆听过程中,初步了解独唱、齐唱、合唱的含义,并能用轮唱的形式演唱《保卫黄河》。
教学重难点:(责任编辑: )
1.激昂地演唱歌曲《保卫黄河》。
2.感受欣赏曲的旋律特点。
3.歌曲轮唱。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歌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走进教室。
二、欣赏教学
(一)初听:
哪位同学知道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是的,这首歌曲的名字是《长江之歌》。你们能感受到歌曲是什么样的情绪吗?(激昂、优美、深情、洋溢着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欣赏独唱《长江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情绪,为对比演唱形式的不同作铺垫。)
(二)复听
下面再请同学们欣赏《长江之歌》
1.聆听这首《长江之歌》的演唱形式和刚才进教室时听到的《长江之歌》有什么不同?
2.运用这么多形式的演唱给你什么感受?(演唱形式的变化,尤其是四个声部演唱使表现力更加丰富了,充满了立体声音的感觉。
3.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长江之歌》,好吗?
(三)再次欣赏
1.师:让我们再一次欣赏《长江之歌》。
2.教师提出欣赏要求:旋律中哪些地方是重复的?哪些地方比较柔美抒情?哪里推向高潮?
3.学生欣赏后回答。(为什么重复?怎样体现柔美抒情?)
根据旋律的特点歌曲自然地形成了三个段落,请同学们一起唱一唱第一段旋律曲谱,并用手划出旋律线,看看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起伏很大、有大起大落之感,描绘了长江源头江水滚滚,急流涌进的磅礴气势。)
那么相比之下中部的旋律又有什么特点呢?(缓缓起伏、平稳,描绘了长江水缓缓流淌,委婉秀丽的中下游之美。)
第三部分重复了第一段,将歌曲推向高潮,再一次描绘了长江的雄伟壮丽,给人以激动人心的感觉。

三、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导入:同学们,比起长江,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更加雄伟、急流汹涌,知道是什么河吗?(黄河)那你们知道黄河在哪里吗?说到黄河,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欣赏。
1.欣赏歌曲录音
大家一定都熟悉这首歌曲吧,听到歌曲表现了什么?(保卫黄河)这首歌曲就是《保卫黄河》,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它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已经经历六十多年的时光,如今仍然在华夏大地上传唱不衰,给了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欣赏一遍歌曲。(教师出示歌片)
2.再听歌曲录音
这首歌曲与《长江之歌》比较,在速度、节奏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你感受到了什么?(快、紧凑、紧张、激烈……)我们一起来学唱《保卫黄河》。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用“当”模唱旋律。
4.视唱曲谱。
师:歌曲歌曲《保卫黄河》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定信念。乐谱中蓝色部分的旋律(书中最后两行)有什么特点?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情绪?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果回答不上来,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师:此处的旋律具有推动力,休止符处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以“56”为基点,从1到2、3不断扩展,这是运用了“模进”的方法,请同学们唱一唱,感受这一段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生:视唱曲谱,感受旋律情绪特点。
教师小结:运用模进的方法充分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
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视唱曲谱。
6.填词演唱。
7.欣赏《保卫黄河》轮唱片段
同学们唱得非常好,老师想给你们增加一点难度,换一种唱法,可以吗?再欣赏一遍歌曲。
教师提问: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
教师提问:轮唱与齐唱形式演唱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领悟到采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的表现抗日浪潮遍布中华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
8.学生学习用二部轮唱的形式来演唱。
教师指导演唱。可以找个别学生指挥,其他学生演唱。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保卫黄河》只是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之中的一部,同学们课下可以去了解其它作品,下一课我们共同来学习。
三、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导入:同学们,比起长江,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更加雄伟、急流汹涌,知道是什么河吗?(黄河)那你们知道黄河在哪里吗?说到黄河,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欣赏。
1.欣赏歌曲录音
大家一定都熟悉这首歌曲吧,听到歌曲表现了什么?(保卫黄河)这首歌曲就是《保卫黄河》,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它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已经经历六十多年的时光,如今仍然在华夏大地上传唱不衰,给了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欣赏一遍歌曲。(教师出示歌片)
2.再听歌曲录音
这首歌曲与《长江之歌》比较,在速度、节奏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你感受到了什么?(快、紧凑、紧张、激烈……)我们一起来学唱《保卫黄河》。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用“当”模唱旋律。
4.视唱曲谱。
师:歌曲歌曲《保卫黄河》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定信念。乐谱中蓝色部分的旋律(书中最后两行)有什么特点?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情绪?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果回答不上来,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师:此处的旋律具有推动力,休止符处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以“56”为基点,从1到2、3不断扩展,这是运用了“模进”的方法,请同学们唱一唱,感受这一段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生:视唱曲谱,感受旋律情绪特点。
教师小结:运用模进的方法充分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
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视唱曲谱。
6.填词演唱。
7.欣赏《保卫黄河》轮唱片段
同学们唱得非常好,老师想给你们增加一点难度,换一种唱法,可以吗?再欣赏一遍歌曲。
教师提问: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
教师提问:轮唱与齐唱形式演唱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领悟到采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的表现抗日浪潮遍布中华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
8.学生学习用二部轮唱的形式来演唱。
教师指导演唱。可以找个别学生指挥,其他学生演唱。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保卫黄河》只是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之中的一部,同学们课下可以去了解其它作品,下一课我们共同来学习。
三、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导入:同学们,比起长江,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更加雄伟、急流汹涌,知道是什么河吗?(黄河)那你们知道黄河在哪里吗?说到黄河,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欣赏。
1.欣赏歌曲录音
大家一定都熟悉这首歌曲吧,听到歌曲表现了什么?(保卫黄河)这首歌曲就是《保卫黄河》,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它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已经经历六十多年的时光,如今仍然在华夏大地上传唱不衰,给了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欣赏一遍歌曲。(教师出示歌片)
2.再听歌曲录音
这首歌曲与《长江之歌》比较,在速度、节奏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你感受到了什么?(快、紧凑、紧张、激烈……)我们一起来学唱《保卫黄河》。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用“当”模唱旋律。
4.视唱曲谱。
师:歌曲歌曲《保卫黄河》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定信念。乐谱中蓝色部分的旋律(书中最后两行)有什么特点?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情绪?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果回答不上来,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师:此处的旋律具有推动力,休止符处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以“56”为基点,从1到2、3不断扩展,这是运用了“模进”的方法,请同学们唱一唱,感受这一段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生:视唱曲谱,感受旋律情绪特点。
教师小结:运用模进的方法充分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
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视唱曲谱。
6.填词演唱。
7.欣赏《保卫黄河》轮唱片段
同学们唱得非常好,老师想给你们增加一点难度,换一种唱法,可以吗?再欣赏一遍歌曲。
教师提问: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
教师提问:轮唱与齐唱形式演唱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领悟到采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的表现抗日浪潮遍布中华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
8.学生学习用二部轮唱的形式来演唱。
教师指导演唱。可以找个别学生指挥,其他学生演唱。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保卫黄河》只是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之中的一部,同学们课下可以去了解其它作品,下一课我们共同来学习。
三、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导入:同学们,比起长江,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更加雄伟、急流汹涌,知道是什么河吗?(黄河)那你们知道黄河在哪里吗?说到黄河,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欣赏。
1.欣赏歌曲录音
大家一定都熟悉这首歌曲吧,听到歌曲表现了什么?(保卫黄河)这首歌曲就是《保卫黄河》,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它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已经经历六十多年的时光,如今仍然在华夏大地上传唱不衰,给了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欣赏一遍歌曲。(教师出示歌片)
2.再听歌曲录音
这首歌曲与《长江之歌》比较,在速度、节奏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你感受到了什么?(快、紧凑、紧张、激烈……)我们一起来学唱《保卫黄河》。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用“当”模唱旋律。
4.视唱曲谱。
师:歌曲歌曲《保卫黄河》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定信念。乐谱中蓝色部分的旋律(书中最后两行)有什么特点?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情绪?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果回答不上来,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师:此处的旋律具有推动力,休止符处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以“56”为基点,从1到2、3不断扩展,这是运用了“模进”的方法,请同学们唱一唱,感受这一段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生:视唱曲谱,感受旋律情绪特点。
教师小结:运用模进的方法充分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
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视唱曲谱。
6.填词演唱。
7.欣赏《保卫黄河》轮唱片段
同学们唱得非常好,老师想给你们增加一点难度,换一种唱法,可以吗?再欣赏一遍歌曲。
教师提问: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
教师提问:轮唱与齐唱形式演唱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领悟到采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的表现抗日浪潮遍布中华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
8.学生学习用二部轮唱的形式来演唱。
教师指导演唱。可以找个别学生指挥,其他学生演唱。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保卫黄河》只是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之中的一部,同学们课下可以去了解其它作品,下一课我们共同来学习。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神奇的童话


神奇的童话
一、教 学 目 标
(一)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洛累莱》、《魔法师的弟子》和《黄鹤的故事》。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
(二)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累莱》。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可用英文演唱)
(三)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四)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创编并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二、教 材 分 析
(一)《洛累莱》
1.背景材料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儿子奥尔菲斯,他美丽的歌声能使猛兽俯首、顽石让路。一次,他率船队在蓬托斯海航行,遇上两座浮动的岩礁。多少年来,这岩礁上的女妖用迷人的歌声诱惑来往船只上的海员,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寻声而去,结果船被岩石撞得粉碎,人也随船葬身海底。奥尔菲斯知道这个危险,当歌声刚一传来,他便用棉球堵住了海员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的身子让人捆绑在桅杆上,使之无法寻声而去。
奥尔菲斯弹着里拉琴,高声歌唱,终于带船队闯过了险境。这个古老的故事在欧洲广为流传,在不同国家又和本国民间故事结合在一起。《洛累莱》就是德国诗人海涅根据德国民间故事编成的一首叙事诗。在德国,这个女海妖叫洛累莱,海变成了莱茵河。歌曲《洛累莱》是海涅同时代作曲家西尔歇用海涅的同名诗谱成的一首叙事歌。《洛累莱》已成为德国最的一首艺术歌曲。
2.作者简介:弗雷德里赫西尔歇 1789年6月27日出生在沃腾堡,是19世纪德国有名的作曲家和民歌搜集家。西尔歇从小随父亲学习音乐,后师从奥伯兰学弹管风琴。1815年他定居在斯图加特,师从克罗采和赫默学习钢琴和作曲。1817年,他成为艾尔万里卡学院的作曲教师 。西尔歇的主要作品是歌曲。1860年8月26日逝世,终年71岁。
3.歌曲分析
歌曲《洛累莱》C大调、6/8拍、单乐段结构。它用三段词精炼地概括了这个古老的传说。它的曲调带有很浓郁的德国民歌特色,朴实无华。它是基于第一句的主题发展而成的,而歌曲中先后三次出现第一句的主题。歌曲为弱拍起唱、速度适中、带有叙述性。
(二)《魔法师的弟子》
1.背景材料
《魔法师的弟子》,法国作曲家迪卡斯创作于1897年。翌年5月1日在巴黎国民音乐协会管弦乐演奏会上首次演出。作者亲自指挥。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1749~1832)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情节为:魔法师的徒弟经多次窥察,从师父那里学得一句咒语,能使扫帚代人取水。一日,师父外出,徒弟趁机念起咒语,于是扫帚取水不止,徒弟乐不可支。水越来越多,徒弟忽然发现自己未学会使扫帚停止取水的咒语,眼看流水滚滚不止,徒弟惊慌失措,一斧头将扫帚劈成了两半。不料,分成两半的扫帚变成两把扫帚,轮流取水,大水泛滥成灾,徒弟大呼救命。正巧师父赶到,急念咒语,才解救了灾难。
2.作者简介:迪卡斯 (1865~1935) 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882~1889年在巴黎音乐院学习。1888年以清唱剧《维勒达》获罗马奖二奖。1892年开始在杂志上发表音乐评论文章。1910年起,先后任巴黎音乐院管弦乐法和作曲教授;1913年起兼任师范学院教授。曾参加整理、出版《拉莫全集》和《库普兰古钢琴曲集》,校订贝多芬、D.斯卡拉蒂的作品。1934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迪卡斯的创作态度严谨,不轻易发表作品,且晚年丢弃大量手稿。
从仅存作品中反映出,他遵循古典音乐传统,吸收现代音乐(特别是印象主义)的某些因素,坚持表现自己的个性,在法国被称为“独立派”。其音乐成就主要表现在大型管弦乐曲方面。例如,C大调交响曲兼有古典主义的严谨和浪漫主义的热情;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有生动的节奏和绚丽的配器,是他独创性的作品,被德彪西誉为一部“作曲法讲义”。我国作曲家冼星海在法国曾随迪卡斯学习过理论作曲。
迪卡斯创作的主要作品有:《C大调交响曲》、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波利耶克特》序曲 ,芭蕾舞剧《仙女》、歌剧《阿兰娜和蓝胡子》,清唱剧《维勒达》,钢琴曲《降e小调奏鸣曲》、《拉莫主题变奏曲、间奏曲和终曲》、《悲哀的前奏曲》、《远方牧人的呻吟》等 。
3.乐曲分析
《魔法师的弟子》为交响诗。全曲分成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部速度较慢,9/8拍。小提琴和单簧管先后奏出的两个动机: 都描写了魔法师的弟子轻声咕哝、诵念咒语的情景。两个接连出现的动机中,乐曲对后一个动机予以强调,然后反复一遍。接着突然增 强力度,表示咒语开始生效,扫帚突然活动起来。随后,在定音鼓的猛击下结束了这一富于戏剧性的序奏部。接着乐曲进入由谐谑曲组成的主体部分。一开始由大管呈示的谐谑曲主题(见下例),由序奏部第二个动机演变而成。生动地描绘了扫帚拎水的情景。同时也使人联想到魔法师的弟子得意洋洋的神态:
紧接着出现的序奏部第一动机的变体,使人仿佛看到兴奋的魔法师的弟子更为起劲地诵念咒语使扫帚工作得更勤快些:
接着,扫帚搬桶倒水的谐谑曲主题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开,气氛越来越热烈,使人仿佛看到没有学会解除魔法咒语的魔法师的弟子在滔滔不绝的流水面前手足无措的慌张神情。这时小号猛然吹响,顷刻间乐声突然停止,象征惊慌失措的魔法师弟子猛地用斧头将扫帚劈成两半,一切骤然归于安宁。
然而,稍过片刻,谐谑曲主题再次奏响,情绪更为激烈,气氛更为紧张,象征两把扫 帚同时积极行动起来,轮番取水,流水滚滚而来,不可阻挡。结尾部由铜管奏出号角性的音调,表示魔法师回来了。于是乐曲回复与序奏部一样的慢速度,象征魔法师急念咒语后,扫帚立刻停止行动,一切回归平静,最后,乐曲在安宁的气氛中结束。演奏时间约12分钟。
(三)《黄鹤的故事》
1.背景材料
这部交响诗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故事大意是:很早以前的江南水乡,人们辛勤地劳动着。在这些善良的人们中间,有一位豪爽乐观的民间艺人老马,他常以美妙的竹笛声为人们驱散忧愁、带来欢乐。一天老马要远去,为了不使朋友们失去欢乐,他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并唱道:“黄鹤黄鹤快跳舞,千万别去老爷府;在我的笛声下,给人们多跳舞。”老马走了,黄鹤从墙上飞下来,人们高兴地唱道:“老马老马好老马,画只黄鹤顶呱呱,黄鹤啊,给我们跳舞吧!”黄鹤高兴地为人们跳着舞。突然,丑陋愚蠢的官老爷闯进来,抢去了黄鹤。
从此,黄鹤不再起舞,人们失去了欢乐。过了些时候,老马回来了, 他那悠扬悦耳的笛声,使官老爷惊慌失措。黄鹤终于迎着笛声冲出官府,与勤劳的人们一起,欢歌飞舞,共庆胜利。
2.作者简介
施咏康 (1929~ ) 作曲家。《黄鹤的故事》是施咏康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56年首演于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周。195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曾被一些世界交响乐团演奏。
3.乐曲分析:交响诗《黄鹤的故事》是用奏鸣曲式写成的。开始在轻柔平稳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双簧管与长笛先后奏出引子的主题平稳的和声,清淡的乐器组合,描绘出一幅秀丽的江南水乡情景。呈示部主部主题是艺人老马的主题,它优美欢快,具有浓郁的江南民间音乐风格。当清脆的竹笛(曲笛)演奏这一主题时,使人联想到这是艺人老马美妙的笛声。
老马与人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乐曲在竖琴琶音与小提琴泛音的衬托上,利用乐器的变换交替,即音区音色的变换交接,由高到低,由强而弱,主部主题慢慢的消失。它仿佛在描述老马的离去。连接部的短小华彩句由钢片琴演奏,纯四度双音的连续四五度跳进,音型华丽,充满幻想。 好像黄鹤展开那漂亮翅膀,由墙上飞舞下来。呈示部副部,有两个主题,着力刻画黄鹤形象的不同侧面。副部第一主题是轻快、抒情、歌唱性的,在铃鼓固定的节奏型 伴奏下,先后由小提琴、单簧管、长笛及木管与弦乐四次重复,表现了黄鹤边唱边舞、抒情优美的动人形象。
副部第二主题是由一个具有5/8特点的活泼而跳跃的动机 多次反复而成。但有趣的是伴奏的铃鼓与小鼓,却仍然是欢快而富有弹性的6/8拍子,两种节拍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我们看到了黄鹤的另一侧面——活泼欢乐的舞蹈形象,一个上下飞舞、欢腾跳跃的形象。在经过转调进一步渲染欢乐的气氛,黄鹤越跳越起劲、舞姿变化多端,副部的两个主题交融一起,使呈示部进入高潮,随后以螺旋式下行音调,使欢舞的场面渐趋平静,乐曲进入呈示部结束部。在弦乐的 旋转摇晃的拨奏上,由小提琴与单簧管,小提琴、双簧管与长笛对奏副部两个主题的变形。音乐轻柔多了,好像黄鹤又变换了一种舞姿。
乐曲进入展开部。突然不协和和弦的闯入,一些不安的、紧张而惊恐的音响,预示着代表恶势力的官老爷将破坏这一切,音乐由短笛和长笛尖锐地奏出副部第一主题的动机变形,表现出黄鹤的紧张与不安,同时伴以长号演奏的老马主题动机的变形,显示了人们对老马的思念和潜藏着的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
节奏逐渐紧缩,由三连音变成连续出现的十六分音符,然后自由模进倾泻而下,官老爷闯来,抢走了黄鹤,黄鹤不再跳舞了,小提琴在中低音区以不同的调性演奏黄鹤主题的变形,加深了苦难和悲剧的情调,但光明终归要战胜黑暗,音乐逐渐明朗起来,最后,通过竖琴的华彩乐段,结束了展开部。再现部是从远处传来老马悠扬悦耳的笛声开始的。
官老爷愚蠢奸诈的主题动机一再出现,但黄鹤终于在老马的召唤下冲出官府,飞回人民中间,和人民一起尽情地欢乐歌唱。热烈的歌舞场面,长号与小号相互模仿黄鹤的第一主题动机,而木管与弦乐则以黄鹤的第二主题流畅地伴奏。后通过圆号的过渡,出现中国竹笛的大段华彩,描述艺人老马欢快乐观的性格与人们对他的爱戴,也象征着人们希望永远得到和平幸福的生活。最后,在十分欢腾热烈的舞蹈场面中,结束全曲。
学唱歌曲《洛累莱》
教师以良好的范唱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范唱要注意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清晰的咬字吐字,使学生对《洛累莱》的故事有初步印象。此后在学唱曲谱时先要让学生边听边分析歌曲哪几句大致相同,哪句完全不同,找出一、二、四句旋律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这样既易学又避免出现错误。学唱时还要让学生关注不完全小节与弱拍起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标出换气记号。例如第一句: 并以正误对比的方法体会只有正确的换气才能保障音乐的情感合理发展,否则会破坏音乐情感的表达。三段词应当在演唱的情感上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音色、速度、力度。怎样调整更好,可以由学生边讨论边试唱,最终由自己决策,教师只起“点拨”作用,而不要包办代替。英文歌词可与英语课配合学习。
欣赏《魔法师的弟子》
此曲是一首深受听众喜欢的作品。学习起始可以有许多途径, 例如借助于学生对故事梗概的了解、借助于课本中的图画、借助于电脑音乐课等使学生初步了解音乐的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通过反复听和模唱谐谑曲拎水的主题:
达到能背唱的程度。在每一遍听此曲时要提出不同的问题:如拎水的主题出现过多少次?它主要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在速度、力度、音色上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魔法师、魔法师弟子的形象、心态有什么关系等。上述的问题应视学生的程度加以选用。切切注意音乐欣赏不需要大段时间的讨论,对于疑惑不解的问题要靠聆听解决。至于对作者迪卡斯的了解,教师可在欣赏之后,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去思考、去评论,并可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如:你是否喜欢这首乐曲,为什么?为什么这部乐曲被认为是独创性的?
欣赏乐曲《黄鹤的故事》
由于全部聆听这部作品需要20分钟,所占用时间较长,教师可以用节选的方法组织学生听。例如乐曲开始的引子主题、呈示部主部和副部的主题——老马、黄鹤,展开部官老爷主题等。然后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完整地听。当然,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学生也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图及谱例更完整地听一遍。
音乐剧《三个小和尚》的创作表演
可以在第一节课上布置第二节的后半节表演,也可以第二节即兴创作并表演。可以用全班集体设计念经的节奏、挑水、抬水、没水吃的节奏,然后分组寻找适当的音源进行表演。
例如回旋曲的主部念经都用相同的节奏:
边念边敲出木鱼声。而插部可以为甲、乙、丙三个和尚 —— 一人挑水吃、二人抬水吃、三人 没水吃,设计不同的节奏,创作或选择不同的乐器音色进行伴奏,再请三位学生扮演。主部可以全班或全组伴奏,插部则可由少数人伴奏三位学生表演。音乐剧的创作与表演是艺术综合形式的学习,对学生艺术综合能力的提高极有价值,教学中要予以重视。音乐剧的创作与表演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一定要明确。不要指手划脚束缚学生的手脚。但是教师仍然要发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评价别人、完善创作及表演的作用。此外,还要注意教学节奏、秩序的调控,以使学生在创作与表演过程中全面提高。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劳动的歌


劳动的歌
一、教 学 目 标
(一)能够对我国各地、各民族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积极参与结合学习号子的创造性活动。
(二)能够演唱具有浓厚劳动气息的《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演唱时能够表现出歌曲紧密结合劳动的特点。并表现出这两首歌曲的民族和地区特色。
(三)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哈腰挂》、《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与风格。
(四)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
二、教 材 分 析
(一)《军民大生产》
《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推炒面》是广泛流行于甘肃东部的打夯号子。
《军民大生产》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这首歌当年在陕甘宁边区曾广泛流传。原曲有10段歌词,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改为现在的5段词,歌词内容表现开荒、纺线、习武等劳动、战斗生活,歌词中还以“嗬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等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气氛,特别是第5段歌词,增加了队列口号声,更显威武、雄壮,表现边区军民们的乐观精神。《军民大生产》为C商调式,由六声音阶写成。演唱形式为领唱和齐唱,具有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特点。曲调健壮豪迈,多采用同音重复与跳进相结合进行,有很强的动力感。节奏坚定有力,主要由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显得紧张有力量。
全曲由两个乐句构成一段体(单乐段)结构。第一乐句(第1~4小节)分为两个乐节,第1、2小节采用重复主音的手法,第3、4小节强调“徵”音,形成模进。第二乐句(第5~9小节)的前三小节为快速的切分节奏及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前面的节奏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歌曲情绪推向高潮。最后两小节铿锵有力,是全曲的归纳和总结。
张寒晖 (1902~1946) 作曲家、戏剧家。河北定县人。1922年入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学习戏剧表演,1925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学习表演和编导。1929年毕业后在北京、西安等地从事中学教育、戏剧演出、民众教育和报刊编辑等工作。1941年8月赴延安。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戏剧委员会委员等职。1946年在延安病逝。一生创作歌曲50余首, 大多自己作词。并作有配合革命斗争的秧歌剧。代表作品有:《松花江上》、《去当兵》、 《游击乐》、《军民大生产》等。他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朴素、洗炼,形象鲜明,语言生动。
(二)《翁嘿呀》
《翁嘿呀》是吉林延边朝鲜族的一首劳动歌曲,因歌中用了很有特色的衬词“翁嘿呀”而得名。朝鲜族农民在集体劳动中,合着劳动节奏,“一领众和”地歌唱,有利于调节精神,统一意志。歌词随兴而编,领唱者唱正词,众人唱衬词。表现了丰收时节的打谷场上,人们载歌载舞、喜获劳动果实的情景,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歌曲具有浓郁的朝鲜族民歌特色。歌曲为C羽调式、由 、1、2、3四个音编织而成。2/4拍子。
一段体结构(单一部曲式)。歌曲节奏紧凑、规整,突出的节拍重音,有规则地进行,使大家的力量集中,情绪高涨。开始的4小节中带长音的引子由众人唱出,好像大家已经做好劳动准备,就等一声号令开始干活。接下来是“一领众和”的演唱,领唱从高音开始,以兴奋的情绪唱出第一句,众人在句尾呼应,而后是紧张的间隔一小节的领唱与合唱的交替进行,节奏紧凑,腔节短小,犹如自然的劳动呼号。到最后句尾4小节又出现了与引子相同的曲调,但与引子效果不同的是,此处已告一个段落,这样的结尾便于在持续性的劳动中不断反复演唱。这种旋律特征也是许多劳动号子所共有的。这首歌曲具有明显的劳动歌曲特点,重音突出,节奏感强,唱腔短小,近似于自然劳动呼号,而且歌词常常是即兴而编的。
(三)《哈腰挂》
《哈腰挂》是流行于我国东北林区的一种抬木号子。又称“吆号子”,流传较广,遍及整个东北林区。属于搬运号子类。1956年号子歌手赵希孟根据林区号子改编成男声合唱《森林号子联唱》,《哈腰挂》是其中一首,曾在全国音乐周上演出,得到好评。搬运木头时,木头两侧各站4个人,歌唱形式为一领众和,当领唱者唱出“哈腰挂呀”时(预备开始的号令),大家一起弯腰(哈腰)把挂钩挂在被抬的木头上,当挺起腰来开始起步时,左侧4人迈右脚,右侧4人迈左脚,形成相对的脚步,边走边唱,随着歌声的节奏齐步向前迈进。《哈腰挂》歌唱简便,气势雄浑,歌曲采用D宫调式。
节拍采用两拍子与一拍子混合形式,其节拍规律是“强、弱、强”。曲调的基本结构是单乐句的多次反复变化,乐句的衔接不固定,也没有一定的句数,根据劳动的情况随时都可以结束。曲调起伏较小,全曲虽有一个八度,但经常用的音调只在 的五度范围内。多为依字行腔,与当地方言音调紧密结合。在抬较细的小木头时,进行的速度比较快,歌声高亢,号子的旋律性较强;如遇到沉重的大木头时,每个人肩负着几百斤的重量,精神需要高度集中,行进速度不仅减慢,而且唱时不可避免地带着粗重的自然呼喊声,领唱与和唱在接腔时常形成声部重叠。
(四)《连连夯》
《连连夯》是一首在打夯时唱的劳动歌曲,属于打夯号子类。多为一领众和形式(也有少数是齐唱的)。领唱者往往就是集体劳动的指挥者。《连连夯》就是连续不停打夯时所唱的号夯。词多即兴编唱,有时也引用某些戏曲唱词,唱词内容除与劳动相关外,也唱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之类的内容。节奏鲜明、铿锵活跃、节拍工整,重音突出,音调质朴开朗,雄壮热烈,高亢有力 ,与劳动动作紧密配合,展现了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图景。歌曲为2/4拍子,五声徵调式。
曲式结构为变化重复的一段体结构(单一部曲式)。开始的4小节为歌曲的上句,之后有两小节的重复,其音乐主题是由动机 发展而成,嘹亮、高亢的歌声,激发起人们的劳动热情;接下来的4小节是歌曲乐段的下句,它是上句的变化发展,十六分音符的运用显得十分活跃,以流畅的进行停留在调式的主音上,构成这个乐段结束。再接下来的4小节是乐段上句的重复,曲调由音乐变化主题发展而来,前两小节在中低音区,而后八度向上大跳,使情绪高涨,最后4小节是乐段的下句完全再现,使全曲完满结束。歌曲短小精炼,适于劳动中歌唱,音乐显示出北方黄土高原高亢、开朗的特色。
(五)《船工号子》
《船工号子》是影片《旋涡里的歌》的一首插曲。歌曲吸收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创作而成,是一首很有特色的、表现船工劳动的男声独唱曲。廖云、孑农作词,常苏民、陶嘉舟作曲。《川江船夫号子》是流行于四川境内长江流域的一种船工劳动号子,由8首不同特点的号子联缀而成。
行船时,通过号工的领唱来指挥、协调大家的动作。领唱部分旋律婉转,装饰音较多,常用远距离音程,和唱部分节奏富于变化,常与领唱交织重叠,构成多声部合唱。每种号子有不同曲调,可以独立唱,也可以联唱。其中,有表现在平静江面上航行时唱的悠扬动听的《平水号子》和《下滩号子》;有发现险滩后,准备投入紧张战斗时唱的、坚定有力、充满信心的《见滩号子》;而在闯滩夺险与凶滩恶水搏斗时,唱近似呐喊的急促紧张、气氛强烈的《上滩号子》与《拼命号子》。
这首歌曲由多段不同的号子联缀而成。号子实际演唱是“一领众和”,而在这首独唱曲里, 与独唱相呼应的是伴奏,它不仅渲染了气氛,而且起到“众和”的作用,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歌曲用了4/4、3/4、2/4三种拍子,五声羽调式和宫调式。曲式为多段联缀结构(或称多段体结构)。由羽调式开始的第1小节是歌曲的引子,它把我们带进一个宽阔江面的意境之中。接下来的5小节,由慢板转入中速,其曲调好似“平水号子”中“号工”的领唱,豪放而有气势 ,间奏好似“船工们”的呼应,坚定有力;第7小节至第10小节的曲调进行,好似《见滩号子》,它告诉我们,前面就是险滩,要做好与惊涛骇浪搏斗的准备,节奏紧凑,语气刚毅;第11小节至14小节的曲调进行,好似《上滩号子》,3/4拍,歌声与伴奏紧密呼应,随着速度的加快,情绪逐渐高涨,气氛越来越紧张。
第15小节至38小节的曲调进行,好似《拼命号子》,这是全曲最紧张的段落。表现船工们拼着性命与惊涛骇浪顽强搏斗的场景,造成全曲的高潮;第39小节至43小节,速度渐慢,曲调的节奏拉长,表现战胜了险滩,闯过了滩关后的胜利喜悦心情;接下来的两小节的间奏,把我们带入《下滩号子》意境之中,第46小节至62小节曲调进行流畅抒情,船工们唱起舒展、悠扬的歌,驾船在涛声中平稳地航行,曲调结束在宫调上,把我们带进这美丽的江河景色中;第63小节至歌曲终了,是歌曲的尾声,从 这个乐句起,用移位的方法,重复几次,最后停留在调式的徵音上,即: ,而最后的 这个在高音区的结束,表示船工们驾船远去,留下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景象。
三、教 学 时 间(2课时)
(一)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
1.学唱歌曲前应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录音或老师的范唱,以使学生对歌曲有整体性的感受,并激发其学唱歌曲的兴趣。
2.《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都短小、易学。可用听唱法直接学唱歌词。例如:可直接整体模唱,也可分句、分段模唱,还可以跟随录音先唱衬词、再唱全歌。学唱中应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歌唱情绪、表现歌曲的情感。
3.演唱中可鼓励学生设计演唱形式或参与表演。如:采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军民大生产》;用表演唱的形式演唱《军民大生产》或《翁嘿呀》;为《翁嘿呀》编配朝鲜长鼓舞节奏,在演唱歌曲时作为伴奏。
4.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可适当引导学生学唱歌谱。如:在唱歌过程中,利用乐谱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或校正不准确的唱法;唱会歌词后,返回来视唱曲谱等。
5.演唱歌曲时要指导学生正确地歌唱,防止大声唱歌及喊唱的现象发生。
(二)聆听《哈腰挂》、《连连夯》及《船工号子》
1.要引导学生完整地聆听作品,使学生感受、体验、理解作品的艺术特征——特别是劳动号子的特征。
2.条件允许的话,可用录像、电影片段一类的媒介,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实生活的直接联系。
3.聆听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伴随音乐做表演性或模仿性动作;参与讨论、评价;搜集相关文字、图片、音响、录像资料等。
4.对本单元的音乐作品做综合比较,进而认识劳动号子及劳动歌曲的基本特征,认识其风格上的异同。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六年级上册音乐《星空畅想》教案”一文,希望“六年级上册音乐《星空畅想》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