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六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 导航 >

六年级科学教案上册,2024六年级科学教案上册,六年级科学教案上册范本

六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细 菌 教学内容:青岛版p5~p6 教学构思: 细菌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师生互动中求得共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1、 以观察促思考,总结细菌的形态结构。 2、 设疑促理解,探究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 以知识促应用,了解细菌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 教学目的: 1、 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2、 使学生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细菌在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显微镜,三种类型的细菌的永久涂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观察、讲述与谈话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出示醋和小孩得痢疾的图片) 师:哪位同学闻一闻这是什么调味料?再看看图片上的小孩怎么会得痢疾? 生:是醋;小孩的痢疾是由细菌引起的。 (二)猜想假设 师:一提起细菌,许多同学会立刻想到细菌可使人患病,使食物腐败变质。想到这些,许多人都会皱起眉头,心里感到害怕甚至于很讨厌细菌。事实果真全都如此吗? (三)制定方案 的确,细菌无处不在,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怎样才能观察到细菌呢?下面请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玻片标本。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各自的观察结果。 (由演示实验入手,发挥高倍显微镜的作用,巡视并注意指导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对显微镜使用方法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四)实施探究 师:通过显微镜的观察你发现了细菌有几种形态? 生:细菌的形态有圆球状的、杆(棒)状的、螺旋(弯曲)状的。 师:从形态上看,细菌可以分为三种:球菌、杆菌、螺旋菌。 师: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 生:是单细胞。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植物细胞在结构是什么样的? 生: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师:你所观察到的细菌有细胞核吗? 生:没有。 生:有细胞核但不完整。 (使用多媒体展示植物细胞和细菌细胞的结构图,观察比较得出细菌的结构,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一个不成形的细胞核。有些有鞭毛、有的有荚膜,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芽孢,芽孢有保护作用。) (拿出一小碗馊米饭让

查看全文>>>

病 毒 教学内容:青岛版p2~p4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 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 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病毒的资料 学生准备: 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猜想假设 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2.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三)、制定方案 1.教师讲解. (四)、展示交流 2.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3.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4.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 (五)展示交流 5.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 6.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 (六)、拓展延伸(网上学习) 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 3、课后作业: (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查看全文>>>

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主题,自由组合形成合作小组,并针对问题提出研究方案,即明确做什么和如何着手做。

2.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动手办一份小报,懂得搜集资料是科学学习的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3.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活动结果,与同学进行交流、评议。

4.扩展学习与本单元科学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

5.愿意提供自己的研究资料和发现,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

6.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教学准备

1.搜集与自由研究主题相关资料和图片。

2.白纸一张,铅笔、彩色笔、剪刀。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播放视频或阅读一段有关宇宙单元的文章。

2.分析:

(1)这些资料描述了哪些内容?

(2)哪些是我们已经学习了解过的内容?哪些是新知识?

(3)通过《无限宇宙》单元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些什么?

(4)还想了解哪些内容?(教师可一一列举出来)

3.整理和分类:

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可依次整理成书上的8个主题:我们的地球;我的太阳;银河迢迢;

“神舟”飞船;月球,你好;天上星星知多少;“长二捆”,真棒!我驾飞船去巡航。如果有其他主题可另分成一类。

二、自由组合,选择研究主题。

1.问题:要想知道更多有关宇宙方面的问题,我们有哪些方法?

2.集体交流。

3.每个同学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形成合作小组。

4.提出要求:

每个合作小组按照确定的主题,进一步查阅资料,办一张图文并茂的科普小报。

三、制定计划,合作研究。

1.讨论:怎样才能结合自己的研究主题办好一份图文并茂的科普小报?分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补充。

2.教师小结办报步骤:

(1)根据主题每个同学分头搜集相应的图文资料;

(2)对搜集到的资料和图片进行分析、归类、整理,筛选出办报素材;

(3)版面设计,根据筛选出来的办报素材进行排版,做到内容丰富,摆放美观;

(4) 粘贴图文资料,并进行加工和美化,完成小报。

3.分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4.汇报交流。

四、布置作业。

课后搜集相关主题的图文资料。

第二课时

1.交流个人搜集的图文资料,并进行整理和筛选。

2.学生自己办报,教师巡视。

二、展示与评议。

1.讨论:

各小组已经按要求办好了科普小报了,那我们怎样向其他同学展示和介绍我们的作品呢?可以用哪些方式?

2.分小组讨论,设计展示

查看全文>>>

无限宇宙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2.搜集整理资料,并对其解释和说明。

3.体会到和茫茫宇宙相比人的个体的渺小。

4.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5.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或投影片——银河系、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谈话提出问题。

从地球到太阳系,从太阳系到银河系,随着人类不停地探索,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入,前面我们对太阳系、银河系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学习。人们现在已经知道的宇宙的构成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二、学习新课:指导学生认识宇宙的构成

1.小组活动:猜想:人们现在已经知道的宇宙的构成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在活动中教师要要求学生在组内交流,对组里的意见进行整理,并用图或文字进行记录。

2.全班交流。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适当进行板书。特别对有不同的想法的学生要求进一步陈述理由,突出矛盾,引发后续学习的焦点。

焦点问题如:

(1)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不是宇宙中能发光发热的恒星?还有哪些天体是恒星?

(2)我们的太阳与银河系是什么关系?太阳在银河系的什么位置?

(3)银河系是不是整个的宇宙?人们把银河系以外的恒星集团叫什么?

3.带着问题,观看录像。

4.根据录像内容,解答上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问题。

5.小组活动:根据现在人们已知的情况,用卡片,按从大到小、从远到近的顺序摆出宇宙的构成图。要求在小组内先画、再摆,然后说明图的内容。

6.小组汇报:展示宇宙的构成图,并说明图的内容。

7.集体评价。

8.师生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宇宙是由广阔的空间和无数的天体构成的。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认识到宇宙是由广阔的空间和无数的天体构成的。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与探测工具和技术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人类从古到今是怎样探索宇宙秘密的。

二、指导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1.谈话,从古到今,人们用哪些工具和技术观察宇宙,都有哪些发现?

2.小组讨论,并作记录。

3.学生交流,教师作适当记录,关注不同的意见。

5.师生小结:随着探测工具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深化。

6.整理学习:按照观测工具和技术发明的顺序,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进程进行相对应的整理,并填写课本61页表格。

观测工具与技术出现认识宇宙的进程

7.学生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

8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知道登月前宇航员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搜集关于人类探测月球活动的资料,能够通过讨论和其他人交流宇航员登月前的准备工作。

3.关注日常生活中与探索月球有关的科学技术问题。

教学准备

介绍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资料(影像资料),学生分组搜集关于人类探索月球情况的资料。

教学过程

1.提出研究问题

(1)介绍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2)提问:登月曾经是人类的梦想,现在人类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那么,人类是怎么样把登月的梦想变成现实的?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

(1)谈话:说一说你知道的人类探测月球的活动

(2)学生交流知道的人类探测月球的活动的情况。

(3)播放影像资料(或者阅读教材上的资料),介绍人类登月的情况。

3.探究登月前宇航员的准备工

(1)提问:

①人类为什么要到月球上去?

②人类登月可以采用哪些方式?不同方式有什么优点

③人类在月球上怎样生存和开展活动?

④人类以前的登月情况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2)学生按照研究的问题分成不同的小组,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搜集相关的信息,然后根据搜集信息的结果回答上面的问题。

(3)小组讨论:根据上面搜集的信息,在登月前宇航员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登月前的准备工作准备的理由

…………

…………

(4)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简单板书。

(5)教师总结学生汇报的结果,请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评价自己的准备工作。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和月球有关的现象。

2.能够通过研究对文学作品中关于月球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意识到科学无处不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两首与月球有关的诗歌,并且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第一课时

1.提出研究问题

(1)让学生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并且解释诗歌的意思。

(2)让学生讨论:诗中所说的月光是月球本身发出的光吗?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3)教师提出问题:还有哪些诗歌中描写了和月球有关的现象?

2.形成研究假设

(1)让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小组讨论:还有哪些诗歌中描写了和月球有关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在小组内来回巡视,聆听学生的讨论,并提出一些指导性的问题。

(2)让学生汇报自己讨论的结果,并且把结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与月亮有关的诗提出的问题做出的假设性解释

3.制定研究计划

查看全文>>>

馒头发霉了 教学内容:青岛版p7~p9 教学目标: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 2、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显微镜。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认识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体上的霉及其形态。 学生用眼去观察馒头上的霉,观察没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见过的霉。 知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 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话好图,并对颜色进行描述。 二、猜想假设 2了解霉的功与过 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没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 描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 三、制定方案 3探究合适霉生长的环境条件。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推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 交代实验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 四、实施探究 4了解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几依据。 夏天食物最容易发霉,大人们一般怎么做防止事物的发霉。 五、展示交流 指导学生认识真空包装防止事物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晒防止物品发霉。 指导学生认识利用干燥剂方式食品的发霉。 六、拓展创新 电冰箱能保鲜食物,是什么原因? 物体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2.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

2.利用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具有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推论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能够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

【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教学准备】

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的动植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纸鱼、水盆、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知道许多生物都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如骆驼的驼峰,鸟类的翅膀,仙人掌退化的叶子,这些特殊结构,使得生命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是什么使得它们与众不同呢?

二、自主探究:

1.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1)观察浮萍,小草,玉米的根,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形态结构?(浮萍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有庞大的根系,与生活的环境有关)

(2)观察仙人掌,松树,香蕉树的叶,它们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形态结构?(观察的结果: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松树的叶为针形,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树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

形成的认识:植物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3)你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特殊形态结构?说说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形态结构?

2.不同环境中的动物

(1)观察生活在水里和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比较它们的身体特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分别写出金鱼和鸽子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身体特征。这些特征对它们有什么意义呢?

动物名称  金鱼  鸽子 生活环境 身体特征 我猜想的功能     (2)设计实验想办法证明我们的推测是否正确

四、拓展性活动:

观察图中的生物器官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这些生物适宜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抓小动物;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种子;莲子有较硬的外壳,可在水中漂流;蒲公英种子上有毛,容易随风漂移,传播种子

查看全文>>>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教学班4个,学生260多人。我教四个教学班。他们通过近六年的学习,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32课,分四个单元。

1、工具和机械的知识,包括1---8课,使学生知道,怎么样使用工具,杠杆、轮轴、斜面、滑轮等机械的认识及作用的研究。

2、形状与结构知识,包括1---8课,让学生知道怎样建筐架、建高塔、找拱形。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3、能量知识,包括电和磁的知识。认识电磁铁及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1---8课,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等。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使用工具,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指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教育学生用联系、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1、学生会做有关电和磁的实验。

2、引导学生认识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3、教育学生用变化,运动,联系的眼光去认识事物。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1、学习做电和磁的实验,观察其有关想象,概括其有关电磁磁力大小的规律。

2、通过学习有关生物的知识,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

课 次

教学内容

课 时

第1周

常规训练

1课时

工具和机械:1--2

使用工具、杠杆的科学

2课时

第2周

3--5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轮轴的秘密、定滑轮和动滑轮

3课时

第3周

6--8

滑轮组、斜面的作用、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3课时

第4周

机动第一单元复习

3课时

第5周

形状与结构:1--3

抵抗弯曲、形状与抗弯曲能力、拱形的力量

3课时

第6周

4--6

找拱形、做筐架、建高塔

3课时

第7周

7--8

桥的形状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

3课时

第8周

机动第二单元复习

3课时

第9周

能量:1--3

电和磁、电磁铁、电磁铁的磁力(一)

3课时

第10周

4--6

电磁铁的磁力(二)、神奇的小电动机、电能和能量

3课时

第11周

7--8

电能从哪里来、能量与太阳

3 查看全文>>>

在准备工作中,教师就应当把事情准备做好, 教师要将教案有效的实施到课堂上,发挥最大的效用,您抓住了写教案的精髓吗?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的精彩文章,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篇1】

小学六年级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

曾观中心小学校 杨彬

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2、过程与方法:制作铁钉电磁铁;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学生认真细致、合作研究的品质。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上课前,我们一起先来做个小游戏。(出示两个盒子,一个盒子中装有回行针),知道回形针什么做的吗?(铁)师:有什么办法把回形针从盒子里杯转移到另一个盒子?要求:整个过程手不能直接接触回形针。(用磁铁)

师:好,李春浩来示范一下。其他谁来试一试?

2、学生江科示范,(出现问题,回形针磁铁被了上来,但无法取下)

3、师:看来磁铁虽能吸铁,但这一次还是不行,那想想看,还有什么好方法?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特殊的装置,老师让它吸回形针,它就吸;让它放,它就放。想不想见识一下?

师演示电磁铁,吸、放回形针。(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在什么时候吸回形针,什么时候放回形针。)

师:给它通电就能当磁铁用,真是奇怪!同学们想试试吗?

二、制作电磁铁、认识电磁铁构造

1、制作电磁铁

师:下面我们就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均匀地缠在铁钉上(演示)通上电,去吸引大头针。在做的过程中把这个装置通电、断电反复几次,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记住你的装置吸起了几根大头针。大家在具体实验前请先想想怎样做? 在实验中分工,谁来实验操作,谁来记录实验现象,谁来数大头针。记录员要及时把数据记录在表中。在实验时还要注意:因为我们实验时用的导线比较短,所以通电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电池不但会发热,还会损坏。学生制作,吸引大头针。作好实验记录。

师:停!收拾好自己的材料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学生收拾材料)

学生回答刚才的实验记录。依据系列数据分析得出实验结果。说说依据实验装置的功能给实验装置命名的想法(缠绕在铁钉上的导线通电后磁化铁钉使铁钉产生磁性)。

2、认识电磁铁构造

师:铁钉在电磁铁中叫做铁芯,(板书

查看全文>>>

这篇《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山雨》》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方向。

①认识本课2个生字。

②有感情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情感。

(2)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初步的鉴赏能力。

(3)思想品德方面

从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大自然的秀美,陶冶学生的性情。

教学重难点

(l)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

(2)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

一、大家看看窗外,地上湿漉漉的,昨晚一定是——生接。

那你们喜欢下雨吗?(多个学生说)

看来大家对雨有着不同的看法,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场奇妙的雨——山雨(板书)

学生写课题。把自己写的课题读一读。欣赏了这场雨,也许你对雨会多一份新的感受。

二、打开书,自己读读阅读提示,(点课件)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三、初读感知。

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进这场山雨,用你喜欢的阅读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把这场山雨介绍给我们的,主要介绍了山雨的哪两个方面?

四、自主学习。

1、(课件出示雨前景象)请看!你能用文中的语句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景象吗?学生朗读一段。

听了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抓住词、读体会)让我们一起用读书声请出山雨,让他悄然无声地来到、让大家都无法发觉。(学生读)

2、(自学雨中)

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已经感受到了山雨飘然而至,孩子们让我们一起走进雨中,你可以去听听山雨的声音,也可以去欣赏雨中的颜色,通过朗读把你听到的声音或者欣赏到的颜色美美地展现出来。

3、小组交流。(把你听到的山雨的声音或欣赏到的颜色在小组里读一读,再说说你的感受。)

4、集体汇报。说到哪句点哪句。

(1)沙啦啦,沙啦啦……

1)(谈感受)当你听到山雨的声音,心情怎样?

2)这么动听的雨声我们一起去听听吧!(点课件)

3)和着山雨的声音,我们一个大组,一个大组接力读读吧!(在雨声中再读一读)

(2)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1)(几个学生谈感受),

2)听,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点课件)我能感受到这山雨是无字的歌谣,那样动听,你能感受到那是怎样的歌谣?(学生说)说到神奇,问,他会是怎样神奇呢?

3)是的,的

查看全文>>>

六年级科学教案上册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六年级科学教案上册栏目给大家带来六年级科学教案上册、2024六年级科学教案上册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