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 导航 >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旋转的舞步》教案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旋转的舞步》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也能让老师及时去总结和反思教学情况。怎么样教案课件才算不错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旋转的舞步》教案》,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第三单元 旋转的舞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

2、感受这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教师自制的录像片段,画面是春天来临的景色,背景音乐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问:什么季节?表现了什么?背景音乐有谁听过?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出示曲名:《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3)复听:歌曲是几拍子的?

(4)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圆舞曲。

第一圆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点?

听赏第二圆舞曲。

速度、旋律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三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音区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四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节奏与第三圆舞曲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五圆舞曲。(方法同上。)

3、介绍曲作者。

4、对比欣赏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5、拓展。

6、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能在听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音乐的伴奏下,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学会跳一段集体舞,培养学生协调的运动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儿童圆舞曲》。

问:歌曲的情绪?

2、学习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演唱指导。

4、介绍圆舞曲。

5、请学生观赏一段圆舞曲的录像。

6、跟着老师学习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

7、在《儿童圆舞曲》的音乐伴奏下边唱边跳。

8、欣赏学生收集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其它圆舞曲。

9、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肢体动作协调,准确,对音乐节拍的感受能力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以及他的代表作。

2、欣赏《小步舞曲》,掌握这首乐曲的结构。

3、创编伴奏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莫扎特的故事。

(1)认识莫扎特。

(2)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2、欣赏《小步舞曲》。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分段欣赏。

记忆第一主题旋律。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

用“哒”模唱主题旋律、续编完成图形谱并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乐段伴奏。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与刚才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3)总结曲式结构。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创编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介绍“小步舞”。

4、观看录像片段:宫廷舞蹈《小步舞》。

5、介绍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小步舞曲》。

6、拓展欣赏。

7、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在课前能够收集一些资料;在课上能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伴奏。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问:歌曲都唱了什么内容?什么事情会让你最开心?

2、学唱歌曲。

运用视唱法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指导演唱。

4、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集体舞《开心的感觉真好》。

6、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的市场能力、音准程度以及歌曲的表现能力有所提高。在集体舞的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力强。

fwR816.COm阅读欣赏

人教新课标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旋转的舞步》教案


第三单元 旋转的舞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

2、感受这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教师自制的录像片段,画面是春天来临的景色,背景音乐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问:什么季节?表现了什么?背景音乐有谁听过?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出示曲名:《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3)复听:歌曲是几拍子的?

(4)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圆舞曲。

第一圆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点?

听赏第二圆舞曲。

速度、旋律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三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音区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四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节奏与第三圆舞曲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五圆舞曲。(方法同上。)

3、介绍曲作者。

4、对比欣赏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5、拓展。

6、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能在听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音乐的伴奏下,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学会跳一段集体舞,培养学生协调的运动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儿童圆舞曲》。

问:歌曲的情绪?

2、学习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演唱指导。

4、介绍圆舞曲。

5、请学生观赏一段圆舞曲的录像。

6、跟着老师学习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

7、在《儿童圆舞曲》的音乐伴奏下边唱边跳。

8、欣赏学生收集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其它圆舞曲。

9、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肢体动作协调,准确,对音乐节拍的感受能力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以及他的代表作。

2、欣赏《小步舞曲》,掌握这首乐曲的结构。

3、创编伴奏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莫扎特的故事。

(1)认识莫扎特。

(2)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2、欣赏《小步舞曲》。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分段欣赏。

记忆第一主题旋律。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

用“哒”模唱主题旋律、续编完成图形谱并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乐段伴奏。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与刚才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3)总结曲式结构。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创编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介绍“小步舞”。

4、观看录像片段:宫廷舞蹈《小步舞》。

5、介绍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小步舞曲》。

6、拓展欣赏。

7、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在课前能够收集一些资料;在课上能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伴奏。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问:歌曲都唱了什么内容?什么事情会让你最开心?

2、学唱歌曲。

运用视唱法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指导演唱。

4、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集体舞《开心的感觉真好》。

6、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的市场能力、音准程度以及歌曲的表现能力有所提高。在集体舞的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力强。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旋转的舞步》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旋转的舞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教学目标:


1.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


2.感受这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教师自制的录像片段,画面是春天来临的景色,背景音乐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问:什么季节?表现了什么?背景音乐有谁听过?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2)出示曲名:《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3)复听:歌曲是几拍子的?


(4)分段欣赏。


听赏第一圆舞曲。


第一圆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点?


听赏第二圆舞曲。


速度、旋律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三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音区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四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节奏与第三圆舞曲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五圆舞曲。(方法同上。)


3.介绍曲作者。


4.对比欣赏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5.拓展。


6.小结。


学生能在听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音乐的伴奏下,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学会跳一段集体舞,培养学生协调的运动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儿童圆舞曲》。


问:歌曲的情绪?


2.学习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演唱指导。


4.介绍圆舞曲。


5.请学生观赏一段圆舞曲的录像。


6.跟着老师学习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


7.在《儿童圆舞曲》的音乐伴奏下边唱边跳。


8.欣赏学生收集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其它圆舞曲。


9.小结。


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肢体动作协调,准确,对音乐节拍的感受能力强。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以及他的代表作。


2.欣赏《小步舞曲》,掌握这首乐曲的结构。


3.创编伴奏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莫扎特的故事。


(1)认识莫扎特。


(2)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2.欣赏《小步舞曲》。


(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

(2)分段欣赏。


记忆第一主题旋律。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


用“哒”模唱主题旋律、续编完成图形谱并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乐段伴奏。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与刚才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3)总结曲式结构。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创编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介绍“小步舞”。


4.观看录像片段:宫廷舞蹈《小步舞》。


5.介绍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小步舞曲》。


6.拓展欣赏。


7.小结。


学生在课前能够收集一些资料;在课上能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伴奏。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问:歌曲都唱了什么内容?什么事情会让你最开心?


2.学唱歌曲。


运用视唱法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指导演唱。


4.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集体舞《开心的感觉真好》。


6.小结。


学生的市场能力、音准程度以及歌曲的表现能力有所提高。在集体舞的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力强。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巴塞罗那》教案


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巴塞罗那》,感受歌曲美声、通俗、合唱和管弦乐队结合的完美统一。
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要素所表达的情感。
教材分析
《巴塞罗那》与《手拉手》的热烈欢快不同,具有渴望的情感,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和平、友谊的韵味。第一乐段抒情,表达对家乡的深情。第二乐段情绪热烈,表达了运动健儿为奥林匹克精神拼搏的决心。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复习歌曲
《手拉手》
二、欣赏《巴塞罗那》
1.初听歌曲《巴塞罗那》。提问:歌曲分几段?
教学要求:体会歌曲引子、歌词巴塞罗那的重复演唱,好像在向人们发出热情的召唤,点明本届奥运会的地点。划分歌曲段落。
2.欣赏歌曲第一乐段。
教学要求:感受第一乐段的情绪,体会男女声对唱的演唱形式。
3.欣赏歌曲第二乐段。
教学要求:感受第二乐段的情绪,体会歌曲的几次转调,通过采用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合唱和管弦乐队的结合达到了艺术与流行的完美统一。
4. 学生模仿演唱。
5. 提问:每首奥运会主题歌都渗透着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如果你是一位作曲家,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让你来做2008北京奥运会主题歌你会增加哪些具有中国特点的元素?
学生回答问题。
三、课堂小结
不论是《巴塞罗那》还是这届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作曲家都用优美的音调,婉转抒情的情绪表达了世界大家庭友好和谐的美好愿望。他们都反映着同一个主题──和平、拼搏。

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影视音乐》教案


第五单元 影视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啊!朋友》。

2、欣赏电影《桥》的主题音乐。

教学目标:

1、能用乐队的情绪演唱歌曲《啊!朋友》。

2、感受主题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1、欣赏并演唱歌曲《啊!朋友》。

师简介南斯拉夫电影《桥》。

播放电影片段1。

师:影片中的配乐是怎样的?

你们认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为什么在那么残酷的战争中,他们还能唱着活泼的歌曲呢?

生答。师补充。

出示歌片,学生欣赏歌曲《啊!朋友》并复述歌词。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先请同学们自己视唱曲谱,也可以两三个同学一起视唱。

学生视唱曲谱。

师:同学们在视唱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或由同学解答并视唱。

学生朗诵歌词,并演唱歌曲。

学生演唱。

2、初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播放电影片段2。

师:这段音乐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生答师补充。

播放电影片段3。

师:这时的音乐有了什么变化?

生答。

师补充:通过以上三段音乐的欣赏,我们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一些作用,同一段音乐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和情景。

学生演唱歌曲。

3、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能用乐观、自然的声音演唱《啊!朋友》。能够感受主题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电影《谍中谍》主题音乐、《现代启示录》配乐、《日瓦戈医生》主题音乐《重逢有日》。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体会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2、了解电影《谍中谍》、《现代启示录》、《日瓦戈医生》的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1、欣赏《谍中谍》主题音乐。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音乐,初步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可以与画面结合表现情景,也可以烘托气氛。今天再请同学们欣赏几首电影配乐,进一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师播放《谍中谍》的配乐。

学生聆听并回答。

师补充。

简介《谍中谍》的配乐。

学生欣赏《谍中谍》的片段,体会音乐在这个场景中的作用。

2、欣赏《现代启示录》配乐。

播放《现代启示录》配乐。

师:这段音乐在影片中有什么作用?

生答,师补充。

学生观看影片。

3、欣赏《重逢有日》。

欣赏电影音乐《重逢有日》,想象这段音乐应该配以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欣赏音乐并回答。

师简介电影《日瓦戈医生》的主题曲。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感受三段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一路平安》。

2、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一路平安》优美、抒情的情绪。

2、理解同一段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运用。

3、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开长》。

师: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相聚和离别,再过半年,你们就是毕业了,毕业之后大家会升入不同的中学,也许你们中间有很多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再见面,但是在小学六年的友谊是永远不会忘怀的。作曲家为了表达这种友情创作了很多歌曲,你们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答。

师: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看看谁知道是什么名字?

学生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并回答。

师简介歌曲。

2、学唱歌曲。

学生边听音乐边默唱。

学生演唱。

学生跟电子琴视唱二声部旋律。

学生完整演唱全曲。

3、欣赏乐曲《一路平安》。

播放《一路平安》音乐。

师:这首乐曲和《友谊地久天长》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生听后回答。

师简介歌曲。

再欣赏。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情绪。

师讲解电影《魂断蓝桥》。

学生观看电影片段。

4、舞蹈《一路平安》。

学生在《一路平安》的伴奏下学跳三步舞。

5、小结。

教学随笔:在音乐中感受优美、抒情、略带忧伤的情绪。能随音乐跳三拍子的舞步。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创编《人鱼的童话》小剧本,分角色表演。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集体讨论创编《人鱼的童话》小剧本,并为表演选配合适的音乐。

2、能担任一个角色,积极参与表演。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欣赏了一些电影片段,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实践,自编自导一部我们自己的小电影《人鱼的童话》。

1、创编故事《人鱼的童话》。

让学生看书上五幅插图。

学生分小组进行创编。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任选一幅,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故事去思考,最后对它们进行串联。

师到每个组进行启发引导。

2、学生分小组汇报创编内容。

3、师生互评。

每组进行修改、定稿。

4、完整表演小电影《人鱼的童话》。

师:拍一部小电影是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大家的密切配合,大家想一想,都需要有什么样的工作。

生答,师补充。

师为学生具体分工:

(1)导演。

(2)演员角色。

(3)化妆。

(4)群众演员。

(5)道具。

(6)讲解。

(7)灯光。

(8)音响。

(9)杂务。

3、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保卫黄河》教案


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学生能对母亲河产生热爱之情并能充满激情的演唱。
2.欣赏合唱《长江之歌》,感受歌曲气势磅礴的旋律特点及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3.在对比聆听过程中,初步了解独唱、齐唱、合唱的含义,并能用轮唱的形式演唱《保卫黄河》。
教学重难点:(责任编辑: )
1.激昂地演唱歌曲《保卫黄河》。
2.感受欣赏曲的旋律特点。
3.歌曲轮唱。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歌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走进教室。
二、欣赏教学
(一)初听:
哪位同学知道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是的,这首歌曲的名字是《长江之歌》。你们能感受到歌曲是什么样的情绪吗?(激昂、优美、深情、洋溢着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欣赏独唱《长江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情绪,为对比演唱形式的不同作铺垫。)
(二)复听
下面再请同学们欣赏《长江之歌》
1.聆听这首《长江之歌》的演唱形式和刚才进教室时听到的《长江之歌》有什么不同?
2.运用这么多形式的演唱给你什么感受?(演唱形式的变化,尤其是四个声部演唱使表现力更加丰富了,充满了立体声音的感觉。
3.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长江之歌》,好吗?
(三)再次欣赏
1.师:让我们再一次欣赏《长江之歌》。
2.教师提出欣赏要求:旋律中哪些地方是重复的?哪些地方比较柔美抒情?哪里推向高潮?
3.学生欣赏后回答。(为什么重复?怎样体现柔美抒情?)
根据旋律的特点歌曲自然地形成了三个段落,请同学们一起唱一唱第一段旋律曲谱,并用手划出旋律线,看看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起伏很大、有大起大落之感,描绘了长江源头江水滚滚,急流涌进的磅礴气势。)
那么相比之下中部的旋律又有什么特点呢?(缓缓起伏、平稳,描绘了长江水缓缓流淌,委婉秀丽的中下游之美。)
第三部分重复了第一段,将歌曲推向高潮,再一次描绘了长江的雄伟壮丽,给人以激动人心的感觉。

三、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导入:同学们,比起长江,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更加雄伟、急流汹涌,知道是什么河吗?(黄河)那你们知道黄河在哪里吗?说到黄河,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欣赏。
1.欣赏歌曲录音
大家一定都熟悉这首歌曲吧,听到歌曲表现了什么?(保卫黄河)这首歌曲就是《保卫黄河》,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它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已经经历六十多年的时光,如今仍然在华夏大地上传唱不衰,给了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欣赏一遍歌曲。(教师出示歌片)
2.再听歌曲录音
这首歌曲与《长江之歌》比较,在速度、节奏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你感受到了什么?(快、紧凑、紧张、激烈……)我们一起来学唱《保卫黄河》。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用“当”模唱旋律。
4.视唱曲谱。
师:歌曲歌曲《保卫黄河》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定信念。乐谱中蓝色部分的旋律(书中最后两行)有什么特点?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情绪?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果回答不上来,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师:此处的旋律具有推动力,休止符处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以“56”为基点,从1到2、3不断扩展,这是运用了“模进”的方法,请同学们唱一唱,感受这一段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生:视唱曲谱,感受旋律情绪特点。
教师小结:运用模进的方法充分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
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视唱曲谱。
6.填词演唱。
7.欣赏《保卫黄河》轮唱片段
同学们唱得非常好,老师想给你们增加一点难度,换一种唱法,可以吗?再欣赏一遍歌曲。
教师提问: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
教师提问:轮唱与齐唱形式演唱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领悟到采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的表现抗日浪潮遍布中华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
8.学生学习用二部轮唱的形式来演唱。
教师指导演唱。可以找个别学生指挥,其他学生演唱。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保卫黄河》只是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之中的一部,同学们课下可以去了解其它作品,下一课我们共同来学习。
三、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导入:同学们,比起长江,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更加雄伟、急流汹涌,知道是什么河吗?(黄河)那你们知道黄河在哪里吗?说到黄河,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欣赏。
1.欣赏歌曲录音
大家一定都熟悉这首歌曲吧,听到歌曲表现了什么?(保卫黄河)这首歌曲就是《保卫黄河》,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它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已经经历六十多年的时光,如今仍然在华夏大地上传唱不衰,给了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欣赏一遍歌曲。(教师出示歌片)
2.再听歌曲录音
这首歌曲与《长江之歌》比较,在速度、节奏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你感受到了什么?(快、紧凑、紧张、激烈……)我们一起来学唱《保卫黄河》。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用“当”模唱旋律。
4.视唱曲谱。
师:歌曲歌曲《保卫黄河》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定信念。乐谱中蓝色部分的旋律(书中最后两行)有什么特点?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情绪?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果回答不上来,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师:此处的旋律具有推动力,休止符处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以“56”为基点,从1到2、3不断扩展,这是运用了“模进”的方法,请同学们唱一唱,感受这一段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生:视唱曲谱,感受旋律情绪特点。
教师小结:运用模进的方法充分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
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视唱曲谱。
6.填词演唱。
7.欣赏《保卫黄河》轮唱片段
同学们唱得非常好,老师想给你们增加一点难度,换一种唱法,可以吗?再欣赏一遍歌曲。
教师提问: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
教师提问:轮唱与齐唱形式演唱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领悟到采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的表现抗日浪潮遍布中华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
8.学生学习用二部轮唱的形式来演唱。
教师指导演唱。可以找个别学生指挥,其他学生演唱。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保卫黄河》只是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之中的一部,同学们课下可以去了解其它作品,下一课我们共同来学习。
三、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导入:同学们,比起长江,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更加雄伟、急流汹涌,知道是什么河吗?(黄河)那你们知道黄河在哪里吗?说到黄河,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欣赏。
1.欣赏歌曲录音
大家一定都熟悉这首歌曲吧,听到歌曲表现了什么?(保卫黄河)这首歌曲就是《保卫黄河》,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它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已经经历六十多年的时光,如今仍然在华夏大地上传唱不衰,给了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欣赏一遍歌曲。(教师出示歌片)
2.再听歌曲录音
这首歌曲与《长江之歌》比较,在速度、节奏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你感受到了什么?(快、紧凑、紧张、激烈……)我们一起来学唱《保卫黄河》。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用“当”模唱旋律。
4.视唱曲谱。
师:歌曲歌曲《保卫黄河》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定信念。乐谱中蓝色部分的旋律(书中最后两行)有什么特点?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情绪?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果回答不上来,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师:此处的旋律具有推动力,休止符处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以“56”为基点,从1到2、3不断扩展,这是运用了“模进”的方法,请同学们唱一唱,感受这一段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生:视唱曲谱,感受旋律情绪特点。
教师小结:运用模进的方法充分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
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视唱曲谱。
6.填词演唱。
7.欣赏《保卫黄河》轮唱片段
同学们唱得非常好,老师想给你们增加一点难度,换一种唱法,可以吗?再欣赏一遍歌曲。
教师提问: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
教师提问:轮唱与齐唱形式演唱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领悟到采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的表现抗日浪潮遍布中华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
8.学生学习用二部轮唱的形式来演唱。
教师指导演唱。可以找个别学生指挥,其他学生演唱。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保卫黄河》只是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之中的一部,同学们课下可以去了解其它作品,下一课我们共同来学习。
三、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导入:同学们,比起长江,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更加雄伟、急流汹涌,知道是什么河吗?(黄河)那你们知道黄河在哪里吗?说到黄河,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欣赏。
1.欣赏歌曲录音
大家一定都熟悉这首歌曲吧,听到歌曲表现了什么?(保卫黄河)这首歌曲就是《保卫黄河》,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它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已经经历六十多年的时光,如今仍然在华夏大地上传唱不衰,给了中国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在欣赏一遍歌曲。(教师出示歌片)
2.再听歌曲录音
这首歌曲与《长江之歌》比较,在速度、节奏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你感受到了什么?(快、紧凑、紧张、激烈……)我们一起来学唱《保卫黄河》。
3.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轻声用“当”模唱旋律。
4.视唱曲谱。
师:歌曲歌曲《保卫黄河》表达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坚定信念。乐谱中蓝色部分的旋律(书中最后两行)有什么特点?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情绪?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如果回答不上来,教师可以告诉学生。)
师:此处的旋律具有推动力,休止符处凝聚了巨大的力量,以“56”为基点,从1到2、3不断扩展,这是运用了“模进”的方法,请同学们唱一唱,感受这一段表现了怎样的情绪?
生:视唱曲谱,感受旋律情绪特点。
教师小结:运用模进的方法充分表现了人民武装的不断壮大和抗日浪潮的不断高涨。
5.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完整视唱曲谱。
6.填词演唱。
7.欣赏《保卫黄河》轮唱片段
同学们唱得非常好,老师想给你们增加一点难度,换一种唱法,可以吗?再欣赏一遍歌曲。
教师提问: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启发和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运用了“轮唱”的演唱形式。)
教师提问:轮唱与齐唱形式演唱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领悟到采用轮唱是为了更形象的表现抗日浪潮遍布中华大地、此起彼伏的壮观场面。)
8.学生学习用二部轮唱的形式来演唱。
教师指导演唱。可以找个别学生指挥,其他学生演唱。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保卫黄河》只是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之中的一部,同学们课下可以去了解其它作品,下一课我们共同来学习。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旋转的舞步》教案”一文,希望“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旋转的舞步》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