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 导航 >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024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范本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欣赏歌曲《巴塞罗那》,感受歌曲美声、通俗、合唱和管弦乐队结合的完美统一。 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要素所表达的情感。 教材分析 《巴塞罗那》与《手拉手》的热烈欢快不同,具有渴望的情感,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和平、友谊的韵味。第一乐段抒情,表达对家乡的深情。第二乐段情绪热烈,表达了运动健儿为奥林匹克精神拼搏的决心。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复习歌曲 《手拉手》 二、欣赏《巴塞罗那》 1.初听歌曲《巴塞罗那》。提问:歌曲分几段? 教学要求:体会歌曲引子、歌词巴塞罗那的重复演唱,好像在向人们发出热情的召唤,点明本届奥运会的地点。划分歌曲段落。 2.欣赏歌曲第一乐段。 教学要求:感受第一乐段的情绪,体会男女声对唱的演唱形式。 3.欣赏歌曲第二乐段。 教学要求:感受第二乐段的情绪,体会歌曲的几次转调,通过采用美声唱法、通俗唱法,合唱和管弦乐队的结合达到了艺术与流行的完美统一。 4. 学生模仿演唱。 5. 提问:每首奥运会主题歌都渗透着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如果你是一位作曲家,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让你来做2008北京奥运会主题歌你会增加哪些具有中国特点的元素? 学生回答问题。 三、课堂小结 不论是《巴塞罗那》还是这届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作曲家都用优美的音调,婉转抒情的情绪表达了世界大家庭友好和谐的美好愿望。他们都反映着同一个主题──和平、拼搏。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通过划拍的方法,感受6/8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重、难点 理解6/8拍的强弱规律,能跟着老师击拍,要击出“强、弱、弱、次强、弱、弱”的强弱规律来。 教材分析 歌曲《啊,高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八六拍,音乐具有叙述性,优美而平静。第二部分为两个乐段,四四拍。第 二乐段在两句“啊,高山”富有想象的音调后,节奏突变,大量使用附点音符和八分休止符的节奏型,表现了青少年向科学高峰进军的顽强意志。第二乐段歌词是毛 *的名言,音乐变得宽广起来,表现了青少年宽广的视野和心胸。第一、二部分虽然节拍不同,但在音调上仍有紧密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新课导入 介绍爱因斯坦的名言和*诗词中的警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引出歌曲内容。 二、欣赏《啊,高山》 1.初次聆听《啊,高山》感受节拍特点。 教学要求:学生听赏歌曲时,在强拍的时候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2.学习八六拍。 教学要求:请同学跟着老师击拍,要击出“强、弱、弱、次强、弱、弱”的音响来。学会八六拍指挥图式。 3.聆听《啊,高山》第一段。 教学要求: (1)学生随《啊,高山》的录音作八六拍指挥练习。 (2)学生随歌曲录音晃动身体,用律动的方法感受八六拍悠荡、抒情的节奏特点。 4.聆听《啊,高山》第二段。 教学要求:感受八六拍的节奏特点。第二乐段节拍与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 师:请学生们在强拍的位置上拍腿,分辨出歌曲两个乐段的节拍有什么不同。你能根据节拍的变化,进行相应的指挥吗? 生:随歌曲的节拍区分八六拍节奏和四四拍节奏特点。 5.感受节拍特点。 师:歌曲中有很多的附点音符出现,对歌曲情绪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生:附点音符的使用使音乐充满动感,表现了青少年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顽强意志。 6.再听歌曲体会、感受歌曲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 歌曲《啊,高山》的歌词是根据*诗词中的警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而创作的,让我们记住它并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找一些励志警句我们交流一下。

查看全文>>>

星空畅想 单元教学内容 1.唱歌:《我爱银河》《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木星──欢乐使者》《啊,高山》。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有关星空畅想的歌曲、乐曲的演唱和听赏,启迪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继续培养合唱能力和听赏器乐曲的兴趣。 2. 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歌曲合唱部分做到声音和谐优美。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我爱银河》,用自豪的声音演唱《蓝天向我们召唤》。通过学唱歌曲,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树立学生为实现梦想努力学习的决心。 3.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感受节拍优美抒情节奏平稳悠荡的感觉。 单元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两首音乐情绪不同的合唱歌曲;初步理解器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情绪并能用课堂乐器将其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两首合唱歌曲的合唱部分要求音调准确、和谐。 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歌曲《我爱银河》的每句起始都是弱起,这是歌曲的一个特点。可以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及歌词,注意弱起乐句的起始,尤其要注意第二乐句的准确起唱,还要注意第一、三乐句的前半句相同,后半句不同,用划拍的方法帮助学生演唱。 2.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第一乐段的歌谱旋律节奏比较多样,其中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顿音的运用使旋律更加生动,但也增加了学唱的难度,可多随录音模唱,最后随琴划拍学唱。歌曲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学习的方法同第一声部,但要特别注意“#4”和“#5”的音准。两声部合唱练习时,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能够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关注其他声部演唱。 单元主要教学方法 听唱法和教授法、模唱、划拍法、旋律记忆法、听赏音乐法、律动教学法。

查看全文>>>

第五单元 影视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啊!朋友》。

2、欣赏电影《桥》的主题音乐。

教学目标:

1、能用乐队的情绪演唱歌曲《啊!朋友》。

2、感受主题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1、欣赏并演唱歌曲《啊!朋友》。

师简介南斯拉夫电影《桥》。

播放电影片段1。

师:影片中的配乐是怎样的?

你们认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为什么在那么残酷的战争中,他们还能唱着活泼的歌曲呢?

生答。师补充。

出示歌片,学生欣赏歌曲《啊!朋友》并复述歌词。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先请同学们自己视唱曲谱,也可以两三个同学一起视唱。

学生视唱曲谱。

师:同学们在视唱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或由同学解答并视唱。

学生朗诵歌词,并演唱歌曲。

学生演唱。

2、初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播放电影片段2。

师:这段音乐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生答师补充。

播放电影片段3。

师:这时的音乐有了什么变化?

生答。

师补充:通过以上三段音乐的欣赏,我们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一些作用,同一段音乐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和情景。

学生演唱歌曲。

3、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能用乐观、自然的声音演唱《啊!朋友》。能够感受主题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电影《谍中谍》主题音乐、《现代启示录》配乐、《日瓦戈医生》主题音乐《重逢有日》。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体会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2、了解电影《谍中谍》、《现代启示录》、《日瓦戈医生》的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1、欣赏《谍中谍》主题音乐。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音乐,初步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可以与画面结合表现情景,也可以烘托气氛。今天再请同学们欣赏几首电影配乐,进一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师播放《谍中谍》的配乐。

学生聆听并回答。

师补充。

简介《谍中谍》的配乐。

学生欣赏《谍中谍》的片段,体会音乐在这个场景中的作用。

2、欣赏《现代启示录》配乐。

播放《现代启示录》配乐。

师:这段音乐在影片中有什么作用?

生答,师补充。

学生观看影片。

3、欣赏《重逢有日》。

欣赏电影音乐《重逢有日》,想象这段音乐应该配以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欣赏音乐并回答。

师简介电影《日瓦戈医生

查看全文>>>

保卫黄河 教学目标: 1.在演唱和欣赏音乐过程中学生能对母亲河产生热爱之情并能充满激情的演唱。 2.欣赏合唱《长江之歌》,感受歌曲气势磅礴的旋律特点及对长江的赞美之情。 3.在对比聆听过程中,初步了解独唱、齐唱、合唱的含义,并能用轮唱的形式演唱《保卫黄河》。 教学重难点:(责任编辑: ) 1.激昂地演唱歌曲《保卫黄河》。 2.感受欣赏曲的旋律特点。 3.歌曲轮唱。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歌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走进教室。 二、欣赏教学 (一)初听: 哪位同学知道刚才听到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是的,这首歌曲的名字是《长江之歌》。你们能感受到歌曲是什么样的情绪吗?(激昂、优美、深情、洋溢着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欣赏独唱《长江之歌》,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情绪,为对比演唱形式的不同作铺垫。) (二)复听 下面再请同学们欣赏《长江之歌》 1.聆听这首《长江之歌》的演唱形式和刚才进教室时听到的《长江之歌》有什么不同? 2.运用这么多形式的演唱给你什么感受?(演唱形式的变化,尤其是四个声部演唱使表现力更加丰富了,充满了立体声音的感觉。 3.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长江之歌》,好吗? (三)再次欣赏 1.师:让我们再一次欣赏《长江之歌》。 2.教师提出欣赏要求:旋律中哪些地方是重复的?哪些地方比较柔美抒情?哪里推向高潮? 3.学生欣赏后回答。(为什么重复?怎样体现柔美抒情?) 根据旋律的特点歌曲自然地形成了三个段落,请同学们一起唱一唱第一段旋律曲谱,并用手划出旋律线,看看这段旋律有什么特点?(起伏很大、有大起大落之感,描绘了长江源头江水滚滚,急流涌进的磅礴气势。) 那么相比之下中部的旋律又有什么特点呢?(缓缓起伏、平稳,描绘了长江水缓缓流淌,委婉秀丽的中下游之美。) 第三部分重复了第一段,将歌曲推向高潮,再一次描绘了长江的雄伟壮丽,给人以激动人心的感觉。 三、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导入:同学们,比起长江,我国还有一条母亲河更加雄伟、急流汹涌,知道是什么河吗?(黄河)那你们知道黄河在哪里吗?说到黄河,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欣赏。 1.欣赏歌曲录音 大家一定都熟悉这首歌曲吧,听到歌曲表现了什么?(保卫黄河)这首歌曲就是《保卫黄河》,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它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已经经历六十多年的时光,如今仍然在华夏大地

查看全文>>>

神奇的童话 一、教 学 目 标 (一)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洛累莱》、《魔法师的弟子》和《黄鹤的故事》。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 (二)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累莱》。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可用英文演唱) (三)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四)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创编并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 二、教 材 分 析 (一)《洛累莱》 1.背景材料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儿子奥尔菲斯,他美丽的歌声能使猛兽俯首、顽石让路。一次,他率船队在蓬托斯海航行,遇上两座浮动的岩礁。多少年来,这岩礁上的女妖用迷人的歌声诱惑来往船只上的海员,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寻声而去,结果船被岩石撞得粉碎,人也随船葬身海底。奥尔菲斯知道这个危险,当歌声刚一传来,他便用棉球堵住了海员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的身子让人捆绑在桅杆上,使之无法寻声而去。 奥尔菲斯弹着里拉琴,高声歌唱,终于带船队闯过了险境。这个古老的故事在欧洲广为流传,在不同国家又和本国民间故事结合在一起。《洛累莱》就是德国诗人海涅根据德国民间故事编成的一首叙事诗。在德国,这个女海妖叫洛累莱,海变成了莱茵河。歌曲《洛累莱》是海涅同时代作曲家西尔歇用海涅的同名诗谱成的一首叙事歌。《洛累莱》已成为德国最的一首艺术歌曲。 2.作者简介:弗雷德里赫西尔歇 1789年6月27日出生在沃腾堡,是19世纪德国有名的作曲家和民歌搜集家。西尔歇从小随父亲学习音乐,后师从奥伯兰学弹管风琴。1815年他定居在斯图加特,师从克罗采和赫默学习钢琴和作曲。1817年,他成为艾尔万里卡学院的作曲教师 。西尔歇的主要作品是歌曲。1860年8月26日逝世,终年71岁。 3.歌曲分析 歌曲《洛累莱》c大调、6/8拍、单乐段结构。它用三段词精炼地概括了这个古老的传说。它的曲调带有很浓郁的德国民歌特色,朴实无华。它是基于第一句的主题发展而成的,而歌曲中先后三次出现第一句的主题。歌曲为弱拍起唱、速度适中、带有叙述性。 (二)《魔法师的弟子》 1.背景材料 《魔法师的弟子》,法国

查看全文>>>

第二单元 星空畅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爱银河》.

2、欣赏歌曲《啊,高山》.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2、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合唱和谐优美。

3、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本单元的标题是“星空畅想”。星空能引起人无数的遐想。自古到今,关于星空有着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例如“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还有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星空的美丽传说?

生答。

师讲解银河知识。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童声合唱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

(1)听范唱录音。

(2)简介“银河合唱同”。

(3)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和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二乐段。

(5)将两个乐段连起来演唱,并由学生自主处理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

3、欣赏歌曲《啊,高山》。

(1)初听歌曲录音。

(2)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讨论。

(3)学习八六拍。

(4)复听。听后完成课后练习。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学习效率高,演唱歌曲时声音和谐优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

1、能将《我爱银河》唱得更加优美生动。

2、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3、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1、复习《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1)从神五、神六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学生展开讨论。

(2)朗读歌词。

请学生说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歌曲的范唱录音。

(4)随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

(5)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6)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7)两声部合唱,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

3、随歌曲录演唱。

4、小结。

教学随笔:对神州飞船热切的关注,对航天英雄们的敬仰是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3、器乐演奏、旋律创作。

教学目标:

1、较为完整、熟练地演唱《蓝天向我们召唤》。

2、启发音乐想象力,继续培养欣赏器乐曲的能力。

3、能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歌》的旋律,并能自己创作4--8小节旋律进行演奏。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

查看全文>>>

劳动的歌 一、教 学 目 标 (一)能够对我国各地、各民族的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感兴趣,喜欢演唱、聆听教材中的号子和劳动歌曲。积极参与结合学习号子的创造性活动。 (二)能够演唱具有浓厚劳动气息的《军民大生产》和《翁嘿呀》两首民歌,演唱时能够表现出歌曲紧密结合劳动的特点。并表现出这两首歌曲的民族和地区特色。 (三)通过学习、演唱《军民大生产》、《翁嘿呀》和聆听《哈腰挂》、《连连夯》、《船工号子》,体验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特点与风格。 (四)知道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初步了解劳动号子和创作劳动歌曲的关系。 二、教 材 分 析 (一)《军民大生产》 《军民大生产》又名《边区十唱》、《解放区十唱》。1945年作曲家张寒晖用陇东民歌《推炒面》的曲调填词改编而成。《推炒面》是广泛流行于甘肃东部的打夯号子。 《军民大生产》表现了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响应党中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号召,踊跃投入开荒生产的热烈情景。这首歌当年在陕甘宁边区曾广泛流传。原曲有10段歌词,后被选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改为现在的5段词,歌词内容表现开荒、纺线、习武等劳动、战斗生活,歌词中还以“嗬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等富有劳动特色的衬词,渲染了歌曲热烈、欢腾气氛,特别是第5段歌词,增加了队列口号声,更显威武、雄壮,表现边区军民们的乐观精神。《军民大生产》为c商调式,由六声音阶写成。演唱形式为领唱和齐唱,具有劳动号子“一领众和”的特点。曲调健壮豪迈,多采用同音重复与跳进相结合进行,有很强的动力感。节奏坚定有力,主要由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显得紧张有力量。 全曲由两个乐句构成一段体(单乐段)结构。第一乐句(第1~4小节)分为两个乐节,第1、2小节采用重复主音的手法,第3、4小节强调“徵”音,形成模进。第二乐句(第5~9小节)的前三小节为快速的切分节奏及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前面的节奏形成鲜明的对比,将歌曲情绪推向高潮。最后两小节铿锵有力,是全曲的归纳和总结。 张寒晖 (1902~1946) 作曲家、戏剧家。河北定县人。1922年入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学习戏剧表演,1925年入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戏剧系学习表演和编导。1929年毕业后在北京、西安等地从事中学教育、戏剧演出、民众教育和报刊编辑等工作。1941年8月赴延安。先后担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秘书长、戏剧

查看全文>>>

第四单元 舞剧之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花香鼓舞》。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花香鼓舞》,感受歌曲所具有的江南音乐风格,并能举出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

2、哼唱歌曲《花香鼓舞》,

3、了解舞剧《小刀会》。

教学过程:

1、分辨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

师:同学们学习了很多音乐,你们有没有发现,许多音乐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有的流畅优美,有的很粗犷,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两段你们很熟悉的音乐,请同学们谈一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并猜一猜是哪个地区的民歌。

学生欣赏《茉莉花》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并谈感受。

师:为什么这两首歌曲给人的感受是那样的不同呢?这就是因为音乐的风格不同。

导入欣赏歌曲《花香鼓舞》。

2、欣赏歌曲《花香鼓舞》。

听后师:这首歌曲的旋律和哪首歌曲的旋律有些相似?

师出示“旋律对照谱”,唱一唱。

3、讲解舞剧《小刀会》。

4、再听。

5、小结。

教学随笔:感受江南的音乐风格,了解舞剧《小刀会》的剧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欣赏管弦乐合奏《快乐的女战士》。

教学目标:

1、用热爱解放军的情感演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2、分辨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并有一定的联想,记忆第一乐段主题。

教学过程:

1、感受歌曲《红色娘子军连连歌》、《军民团结一家亲》不同的音乐情绪。

师:歌中唱了什么?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2、介绍舞剧《红色娘子军》。

3、学唱《军民团结一家亲》。

师:《军民团结一家亲》是舞剧第四场中《斗笠舞》的配乐,通过老百姓编斗笠送给红军战士的情景,表现人民热爱子第兵的情感。

学生观看舞蹈片段。

学生视唱歌曲。

视唱书中黎族民歌《五指山歌》,想一想,《军民团结一家亲》和它有什么联系?

学生视唱《五指山歌》并回答书中问题。

学生演唱歌曲。

3、欣赏《快乐的女战士》。

师:在舞剧的第中场中,还有一段《女战士与炊事班长》的舞蹈音乐——《快乐的女战士》,听一听,它和《军民团结一家亲》有什么联系?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师小结。

学生听赏第一部分。

学生哼唱主题。

学生欣赏全曲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乐曲的结构。

4、小结。

教学随笔:能用热爱解放军的情感演唱歌曲《居民团结一家亲》。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管弦乐合奏《西班牙舞曲》、《那不勒斯舞曲》。

2、用固定的节奏型给《西班牙舞曲》伴奏。

3、了解芭蕾舞剧《天鹅湖》剧情。

教学目

查看全文>>>

第二单元 星空畅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爱银河》.

2、欣赏歌曲《啊,高山》.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2、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合唱和谐优美。

3、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本单元的标题是“星空畅想”。星空能引起人无数的遐想。自古到今,关于星空有着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例如“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还有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星空的美丽传说?

生答。

师讲解银河知识。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童声合唱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

(1)听范唱录音。

(2)简介“银河合唱同”。

(3)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和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二乐段。

(5)将两个乐段连起来演唱,并由学生自主处理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

3、欣赏歌曲《啊,高山》。

(1)初听歌曲录音。

(2)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讨论。

(3)学习八六拍。

(4)复听。听后完成课后练习。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学习效率高,演唱歌曲时声音和谐优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

1、能将《我爱银河》唱得更加优美生动。

2、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3、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1、复习《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1)从神五、神六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学生展开讨论。

(2)朗读歌词。

请学生说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歌曲的范唱录音。

(4)随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

(5)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6)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7)两声部合唱,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

3、随歌曲录演唱。

4、小结。

教学随笔:对神州飞船热切的关注,对航天英雄们的敬仰是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3、器乐演奏、旋律创作。

教学目标:

1、较为完整、熟练地演唱《蓝天向我们召唤》。

2、启发音乐想象力,继续培养欣赏器乐曲的能力。

3、能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歌》的旋律,并能自己创作4--8小节旋律进行演奏。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

查看全文>>>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024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