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演讲稿 > 有关经济发展的演讲 > 导航 > 依托三江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有关经济发展的演讲

依托三江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学习需要有计划,通向成功也要有计划。当面对台下观众要开始演讲时,我们必须整理一下演讲内容并熟记于心,好的演讲稿往往成为演讲者的得力帮手,有效引导听众,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所以你在写演讲稿时要注意些什么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依托三江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十六大明确提出的要求,是我们党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战备意义。三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农民增收渠道少,增速慢,三江县要加快的发展,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在资源优势上求突破,在特色开发上求发展,把着力点和立足点放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上,依托资源,突出特色,面上市场,因地制宜,做好县域特色经济文章,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三江县经济发展基本概况
(一)三江县基本情况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东连桂林市龙胜县,西接贵州省从江、黎平县,北贯湖南通道县,南通融安、融水县,枝柳铁路贯穿县境南北,209、321国道呈十字形从县城穿过,县城距柳州市203公里,距桂林市167公里。全县人口34.71万人,境内居住侗、壮、苗、瑶等少数民族28.78万人,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56.76%。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全县共辖13个乡3个镇,166个村民委。 三江境内属丘陵山区,全县总面积2454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1.46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91万公顷,山地面积占77.2%,林业用地为73.97%,境内盛产茶油、松杉、毛竹、茶叶和糯米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重晶石、钒、铁、锰、铅锌等。境内有浔江、溶江、苗江等主要河流,水资源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54.24万千瓦。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既有浓郁的侗族苗族风情,又有秀丽的山水自然风光,更有享誉中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风雨桥和独峒岜团桥。
(二)经济发展情况
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517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全县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22974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减少2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85万元,同比增长9.17%;财政收入4869万元,同比增长6.12%;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74万元,同比增长2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1元,增长4.79%;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同比增长6.07%;城乡居民各项存款余额46611万元,同比增长9.3%,各项贷款余额52583万元,同比增长39.0%。

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县域内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培育成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尚未形成。
三江的茶叶、茶油、肉牛、竹子资源丰富。是广西第二产茶大县。目前全县茶叶总面积已达6.7万亩,其中可采摘茶园面积4万多亩,每年按递增1万亩的速度发展。茶叶产品主要有白云银针、曲毫、碧螺春、天池绿剑、碧舫等,茶叶以形、色、香、味俱佳而深受区内外消费者青睐,具有优质和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今年在全区开展"桂茶杯"比赛活动中,"三江天池绿剑"和"三江碧舫绿茶"获特等奖;"三江白云银针"获得二等奖。中国油茶之乡。三江具有悠久的种油茶历史,是全国茶油重点生产基地,被国家林业部授予"中国油茶之乡",全县共有油茶林面积69万亩。三江肉牛品质盛名区内外。三江黄牛以天然牧草饲养,肉质细嫩、蛋白质高、脂肪低,产品畅销区内外市场及至港澳地区。全县牛存栏12万头,2003年我县投入130多万元专项资金进行黄牛品改,在16个乡镇建立26个"西门达尔"良种牛人工冻配点和7个本交点。到目前为止,全县共进行黄牛品改2940头,产下99头杂交牛。毛竹是林业大县的重要组成。目前全县毛竹面积达8.4万亩,在原有竹林面积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正在抓竹子的低产改造工作。

f132.CoM更多演讲稿编辑推荐

扬人文资源优势做旅游经济文


我镇南接姜堰城郊,北连古镇溱潼,是泰州、姜堰到溱湖风景区的必经之地。这里是世界珍稀保护动物麋鹿的故乡和最后的野生消失点,有建于唐代的太平桥和被列入航空标志的参天银杏,又是清代“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名噪一时的刘氏状元的诞生地。为此,我们把发展思路定格为水乡生态旅游镇,从放大人文优势效应角度出发,围绕“状元”品牌,“麋鹿”金牌做好开发文章,让人文资源这种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和对外招商资本。
一、多渠道挖掘,突出体现一个“全”字
由明到清,桥头的豪门旺族—刘氏家族先后有数十人中为举人、进士,5人官任都督,2人为武状元,高官、名流煊赫乡里五百年之久。特别是同胞弟兄同为武状元在中国科举史上实为罕见,堪称绝代双骄。因此,有诗赞誉“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青黎高照无双阁,皇榜连标第一家”。由此可见,研究刘家的兴衰沉落,开发刘家的人文资源有着极高的史学价值和前景看好的旅游经济价值。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前几年,我们已经会同市政协文史工委一道对刘状元有关史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在此基础上,市文史委还编印了《刘氏兄弟状元世家》、《刘状元捉拿扫帚星》等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梳理,有关刘氏状元的人文资源有以下三个方面:①目前可以开发的景点主要14处,它们分别是状元衣胞住址、养马厅、栓马屋、土地庙、状元府址、廒屋垛(屯粮处)、溜马场、武书房、关帝庙、马路、红牌沟、黑牌沟、刘家洼饮马池、状元墓地;②现存的遗址文物有状元府遗址、状元盔甲、弓箭袋、大刀、练功石、石鼓、栓马石、红木床(状元床)、诰封圣旨五件、刘氏家族(族谱)、《刘状元捉拿扫帚星》唱本、府址水井2口(其中一淡一咸);③流传的轶事传闻有:刘状元捉拿扫帚星、刘国庆御前殿试、刘公府异母神童、高员外爱才提亲、刀挑碌碡、刘氏与丁楚玉、土地神跪拜、刘状元改道、关帝庙征前许愿、宝烛、住客栈拿妖捉怪、选葬地、刘国庆病逝。下一步,我们还从保护和利用现有的人文资源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对人文资源工作的领导,成立镇人文资源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下设人文资源工作办公室,明确专人具体负责人文资源的搜集、开发和保护工作,尽可能地搜集更多、更全、更详实的历史资料。确保人文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合理的开发利用。
二、高起点规划,突出体现一个“武”字
刘氏状元因武闻名,以武著称,在民闻特别是在东南沿海一带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至今仍有不少老百姓对传说《刘状元捉拿扫帚星》乐不津道,因此,这为我们打造状元品牌,叫响状元品种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市场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发资源,我们将聘请相关专家担任旅游产业开发顾问,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由专业院校按照高起点规划,分年度实施的原则,对恢复状元府原貌进行修编规划。整个修编规划,在以明清史料为依据,以英武、勇猛为魂,力求再现昔日刘氏家族的辉煌的基础上,与产品开发延伸结合。一是与武警或体协联合创办形式独有的武校,进一步拉长产品开发产业链,不仅有利于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为社会培养输送更多的实用型人才。二是把旅游与实用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策应风景区的开发,主动与溱湖大道沟通连接,在状元府东侧、溱湖大道西侧兴建一个休闲健身俱乐部,其中分设状元射击场、状元健身房、状元溜冰场,进一步做大状元品牌。三是与发展经济开发旅游产品结合起来。一方面把现有的状元茶项目做大,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力求利用旅游推动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围绕状元的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性,有目的地开工状元酒、状元鸭、状元服饰、状元兵器等相关的旅游产品,把武状元精神发扬光大。

依托川南三市实现县域经济新突破


依托川南三市
实现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

县域经济只能是县域特色经济。南溪县是一个丘陵农业小县,人口41万,幅员面积704平方公里,2003年全县gdp仅16.87亿元,各种资源相对贫乏,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工业企业规模偏小。要实现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必须发挥区位优势,在宜宾、泸州、自贡川南区域经济带中构建特色经济,实现南溪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
一、找准南溪在川南三市中的位置
在宜宾、泸州、自贡三市中寻求南溪发展新机遇,既是川南三市经济迅猛发展等外在环境条件的成熟,也是南溪多年来自身匹配能力增强的结果,是南溪实现县域经济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南溪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南溪位于川南三市的腹心地带,距宜宾48公里,距泸州60公里,距自贡60公里。且交通条件较好,与泸州、宜宾有长江水道相连,与泸州、自贡有二级水泥路相接,宜南沿江公路改造将于今年破土动工。
(二)川南三市强有力的辐射带动力
近年来,宜宾、泸州、自贡工业改革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前景看好。到2010年以前,宜宾将建成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川滇黔结合部区域的综合交通枢纽、金沙江水电资源开发的依托城市。泸州将建成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的商贸中心。自贡将建成结构合理的工业城市和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名城。随着这些定位的不断实现,川南三市的战略地位将不断提升,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半径将不断扩大。一方面,这三个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将向郊区转移。目前,宜宾城市规划区内的工业企业将陆续外迁。市场的日益专业化和分散化,许多商品的聚集与分散功能逐步转向周边。另一方面,川南三市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服务支撑,如农副产品等等。
(三)南溪不断提升的匹配能力
南溪县域经济在川南各区县中已形成了一定的特色,能为大城市的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一是农业在川南具有特色。南溪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各类经济作物。2003年,蔬菜、水果、畜禽三大农业支柱实现总收入7.27亿元,占农业总总入的66.4%。其中,优质蔬菜面积达13.1万亩,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全国第四批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国家级农业(蔬菜)科技示范场;四川白鹅出栏500万只,白鹅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保护资源品种;优质水果面积达5.1万亩,万亩50里优质水果长廊开始见效。
二是工业基础条件在川南较优越。南溪是国家直供电网、大管线供气,有丰富的高钙矿石、煤碳资源,泸盐路、川云路和万里长江穿境而过,是大工业项目落户南溪的优选地。天蓝有限公司8万吨三聚磷酸盐项目已大量投产,宜宾城区规划内的企业也将陆续迁至南溪。红光、南山、长庆三大军工企业具有人才、管理、技术、信息等优势。
三是城镇建设潜力较大。南溪位于长江边上,地势平坦开阔,是长江沿线及川南各区县中少有的建城良地。以“政府不出一分钱,县城旧貌换新颜”的南溪模式完成了县城的旧城改造,县城建成区面积达3.8平方公里,在宜宾市各县中规模相对较大。
四是教育事业在川南领先。南溪一中为全国示范高中取得实质性进展;南职中、大观职中分别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职业高中;高考上线率连续六年稳居宜宾市第一。
二、借势优化调整经济结构
南溪在经济结构上与川南三市的发展有许多互补或配套的产业,但总体上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抓好川南三市大发展的机遇,努力调整产业方向,提升产业层次,在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的同时,提高服务川南三市的水平。

狠抓农村路网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狠抓农村路网建设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京山地处鄂中,版土面积3504平方公里,共有14个乡镇,一个经济开发区、411个行政村,人口63万。全县现有通车里程1925.72公里,列入农村路网改造项目有三级公路9条、257.33公里,通村公路97条、633.7公里。近年来,京山县委、县政府抓住省市加快路网建设的机遇,以三级环线公路建设为重点,狠抓农村路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农村路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 万元,投入劳力近 万个,机械设备 余台套。完成三级公路路基 公里,四级公路路基 公里,73公里国债项目路面工程全面进入上基层铺设,8月底前可完成下封。23.7公里三级公路完成下基层16.7公里。

一、正确分析形势

一是认真分析形势,增强紧迫感。近两年来,我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市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着力推进省道公路上档升级,交通“瓶颈”状况得到有效缓解。但由于我县地处大洪山南麓的山前过渡区,地势从西北重丘区向东南平原区过渡,以丘陵为主,公路建设中路基工程土石方量大,工程难度大,路基工程成本高,一直是阻碍农村路网建设发展的难点;加上京山境内无国道的地理区位劣势,公路建设历史性欠帐较多。因此,在周边县市大力发展通村公路之时,京山县仍然有在建二级公路100公里、在建三级公路100公里,形成二级路网、三级路网、通村公路三网齐头并进,多头建设的格局。特定的形势决定着京山的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着干线公路与农村路网建设争设备、争施工力量的矛盾。如何做到多头并举,合理调配,打好时间差,成为农村路网建设的关键。

二、统筹规划,合理决策

针对京山公路建设的实际,我县提出了“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全网启动,整体推进”的思路,对农村路瓦胳建设进行了认真科学的规划。

一是以打通县际及县通乡公路为重点,突出73公里交通国债项目。明确两个主体,即所属乡镇为路基建设的主体,交通部门为路面及防护配套工程建设的主体,各自承担相应建设责任。

二是以兼顾循环线路,解决断头公路解决镇际公路为重点的三级公路建设,明确乡镇地位,由于镇为当业主,按照既有的“四个一点”的办法,吸纳社会施工力量完成,规划建设三级公路23.7公里。

三是扶持旅游大镇(场),发展区域旅游交通,利用杨集、绿林迫切需要发展旅游公路,解决旅区出行和区间公路的机遇,规划旅游公路40公里,构筑农村路网公路建设的小氛围。

四是以点带面,全面实施“一镇一村”或“一镇一路”工程。今年全县通村公路路面建设100公里,要求各镇至少完成一个村或一条线路,里程不少于5公里的路面建设任务。

通过以上四个层次的划分,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明确,分工细致,为打好时间差,化解施工力量与建设任务不相符的矛盾,我们从政策上尽量引导农民在通村公路和结构选定上尽量选择水泥路,一是便于今后养护,二是水泥路可常年施工,与干线公路施工期错开,根可有效发挥专业队伍特长,缓解队伍和设备不足的矛盾。

三、找准难点

我县农村路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周边县市相比,有着不同特点,一是乡乡通油路尚需今年进一步建设,到年底才可望实现。二是通村油(水泥)路村占比例 %。三是今年的通村公路建设自年初动员大会以来,镇村公路建设出现的行动迟缓、等待观望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县委、县政府迅速组织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到兄弟县市参观,从看现场入手,开展“三个为什么”讨论,抓住思想认识上的要害,剖析三种不良情绪,即建设和筹资上的畏难情绪,希望交通部门一切包办的等靠要情绪,少数镇村干部无所作为的情绪。最后形成“四个统一”,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决策上来,统一到加快经济发展上来,统一到三年目标任务上来,统一到实际行动中来。达到一个转变,切实转变通村公路建设是自己的路,就要自己修,不是交通部门的事,责任主体就是当地镇政府及村民委员会,要由过去的“要我修”转变为“我要修”。

以上精彩《依托三江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内容由我们的范文资讯网演讲稿频道小编整理而成 ,如果以上内容对您还没法解决写作需求,可以继续浏览我们为您准备的“有关经济发展的演讲”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