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教案,2024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教案

第四单元 一、复习课文: 1、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些什么? 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哦,我明白了。原来您是想让我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呀!以后,我一定要多动手做做看!” 2、想想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1848年一天,阿切尔看到一位先生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撕开了,阿切尔从这位先生的举动中受到启发,从而开始了研究,最后终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3、如果让你来画风,你会怎么样画呢? (1)我可以画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是风把风筝高高地吹起来了。 (2)我可以画几根舞动的柳条,是风把柳条吹起来了。 (3)我可以画几件斜斜的衣服,是风把挂在院子里的衣服吹歪了。 二、背诵: 1、我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邮票上印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内容(十分丰富)。它可以用来(纪念一些重要的人物或事件),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邮票很有(收藏)价值。 2、复习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 奶牛 牛奶 蜜蜂 蜂蜜 水池 池水 图画 画图 牙刷 刷牙 山上 上山 领带 带领 算盘 盘算 到达 达到 喜欢 欢喜 3、会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如:木+子=李 (木、子、李都是单独的字。) 三、听写: 朗读 哄骗 喝水 口渴 骗人 菜刀 眨眼 波涛 陈旧 转动 斜坡 同志 偶尔 要求 英雄 请求 仍然 天使 方便 提高 漫长 晴朗 英国 公式 题目 雨丝 旗杆 竹竿 忽视 艺术 志气 文艺 明显 问题 提问 而且 仍旧 牡丹 杜鹃 社会 乌鸦 鸭子 乌黑 车票 整天 显示 忽然 铁丝 发票 整齐 使用 浪漫 方式 另外 并且 求助 四、比较组词: 慢(慢车) 哄(哄骗) 篇(篇章) 令(口令) 题(题目) 朗(朗读) 喝(喝水) 漫(漫长) 洪(洪水) 骗(骗人) 另(另外) 提(提高) 郎(新郎) 渴(口渴) 枚(一枚) 裁(裁剪) 伦(伦敦) 酒(白酒) 便(方便) 斯(斯文) 仍(仍然) 牧(放牧) 载(载重) 轮(车轮) 洒(洒水) 使(使用) 撕(撕开) 扔(扔掉) 五、多音字: hōnɡ(哄抢) hē(喝水) pián (便宜) ɡān (旗杆) 哄 hǒnɡ(哄骗) 喝 便 杆 hònɡ(起哄) hè (喝彩) biàn (方便) ɡǎn (笔杆) 六、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发

查看全文>>>

第四单元 一、复习课文: 1、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些什么? 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可能会说:“哦,我明白了。原来您是想让我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呀!以后,我一定要多动手做做看!” 2、想想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 1848年一天,阿切尔看到一位先生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撕开了,阿切尔从这位先生的举动中受到启发,从而开始了研究,最后终于发明了邮票打孔机。 3、如果让你来画风,你会怎么样画呢? (1)我可以画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是风把风筝高高地吹起来了。 (2)我可以画几根舞动的柳条,是风把柳条吹起来了。 (3)我可以画几件斜斜的衣服,是风把挂在院子里的衣服吹歪了。 二、背诵: 1、我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邮票上印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内容(十分丰富)。它可以用来(纪念一些重要的人物或事件),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邮票很有(收藏)价值。 2、复习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 奶牛 牛奶 蜜蜂 蜂蜜 水池 池水 图画 画图 牙刷 刷牙 山上 上山 领带 带领 算盘 盘算 到达 达到 喜欢 欢喜 3、会两个字合成一个字: 如:木+子=李 (木、子、李都是单独的字。) 三、听写: 朗读 哄骗 喝水 口渴 骗人 菜刀 眨眼 波涛 陈旧 转动 斜坡 同志 偶尔 要求 英雄 请求 仍然 天使 方便 提高 漫长 晴朗 英国 公式 题目 雨丝 旗杆 竹竿 忽视 艺术 志气 文艺 明显 问题 提问 而且 仍旧 牡丹 杜鹃 社会 乌鸦 鸭子 乌黑 车票 整天 显示 忽然 铁丝 发票 整齐 使用 浪漫 方式 另外 并且 求助 四、比较组词: 慢(慢车) 哄(哄骗) 篇(篇章) 令(口令) 题(题目) 朗(朗读) 喝(喝水) 漫(漫长) 洪(洪水) 骗(骗人) 另(另外) 提(提高) 郎(新郎) 渴(口渴) 枚(一枚) 裁(裁剪) 伦(伦敦) 酒(白酒) 便(方便) 斯(斯文) 仍(仍然) 牧(放牧) 载(载重) 轮(车轮) 洒(洒水) 使(使用) 撕(撕开) 扔(扔掉) 五、多音字: hōnɡ(哄抢) hē(喝水) pián (便宜) ɡān (旗杆) 哄 hǒnɡ(哄骗) 喝 便 杆 hònɡ(起哄) hè (喝彩) biàn (方便) ɡǎn (笔杆) 六、填空: 1、填入合适的动词:(发

查看全文>>>

这篇《pep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第四课时教案》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 听懂会说 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this is my friend,... 2 练习let's practice 【教材分析】 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练习了介绍自己从哪里来的简单句型,本节课要在此基础上,练习完整形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活情景介绍新来的学生。激发学生兴趣。这些单词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主要采取师生、生生互相合作,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习得和学得。 【学生分析】 学生刚开学,学习热情还比较高,继续调动他们的情绪,充分利用let's practice 巩固、操练let's talk的句型,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会话。 【教学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小国旗、小球、两个锤子。 学生:课本、活动手册、朋友的照片。 【板书设计】 unit 1 b 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this is my friend... 【教学过程】 一、warm-up 与学生对话:good morning , boys and girls. nice to see you again. how are you? ss: i'm fine, thank you. how are you? t: fine, thanks. follow me , please. aaa,apple and ant bbb,boy and bag ccc,coke and coffee 学生跟读 aaa,apple and ant bbb,boy and bag ccc,coke and coffee 2、出示写有数字的小球,复习学过的数字。 【设计意图】 :通过歌谣与对话,起到热身的作用,并将学生引入英语情景。 二、presenation 1. 叫一位学生上台,并对话。 t: this is my friend, amy.(提示全班向她问好) c: nice to meet you . a:nice to meet you , too. i'm from china. where are you from?(语速稍放慢,并有意强调几遍) a:i'm from americ

查看全文>>>

语文园地四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两种词语,知道它们虽然字形不同,但这两个字前后位置不同,因而两个词的意思不同。 2、会用加偏旁法自学字词。 3、能辨析词义,积累词汇。 4、会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短文,理解文意。 5、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6、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及物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字和词,辨析词义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交流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板书:奶牛 图画 牛奶 画图 蜜蜂 牙刷 蜂蜜 刷牙 水池 山上 池水 上山 2、学生读词语 3、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的不同。 4、你能说出像这样的词吗? 5、教师小结: 6、学生读读说说这些词语。 二、日积月累,读读认认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你是怎样认识它的?又是怎样记住它的。 3、教师让学生认读生字比赛。 4、学习认字。 5、开火车认生字。 6、这些字我们认识了,但它是什么意思呢?谁能用以上的词语说一句话? 7、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新的生字,又掌握了许多词语,收获不小啊。学习知识就要做有心人,日积月累,你们就会成为一个月知识,有文化的人。 第二课时 一、我会填 1、出示词语,谁来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2、下面我们把词语放进句子里来体会。 (出示前两个句子) 3、把你填好的句子读一读。 4、通顺吗?合适吧?如果不合适请修改一下,同桌之间讨论。(教师辅导) 5、下面我们一起把修改好的句子读一读。 6、下面一组题,请大家自学。 7、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订正。 二、我会读 1、导语过渡: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你们想知道雨伞的来历么?请听故事。 2、事故好有趣,下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拼一拼,读一读。 3、教师指名读。 4、齐读。 5、大家读得真好,谁能告诉我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 6、教师小结:是啊!鲁班真聪明,敢想会做,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多动脑,多动手。为人类造福。 第3课时 一、口语交际 1、导入:同学们大家喜欢做小制作吗?昨天我们上了一堂科技活动课,做了许多小制作,今天我们来谈谈小制作。 2、师读短文。 3、请你把你做的小制作拿出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4、教师自己也做了个鸡蛋壳小人把它介绍给你们。 5、说给同

查看全文>>>

第二单元 一、复习课文: 1、读《泉水》一课,回答问题: (1)“天然水塔”指的是:(泉水来自大自然,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水源。) (2)根据课文,写出泉水的流经经程:石缝 流进 (山腰的水池) 流过 (山间的平地) 流到 (山坡的果园里) 穿过 (山谷)―― 山下 (3)仿照课文写话:泉水流到 田地里 , 禾苗大口大口地喝水 。泉水说:“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会长得更高更壮。 ” 二、背诵、背写: 2、背诵课本26页“我知道”: (1)雷锋出差一千里, 好事做了一火车 。*主席的题词是:“ 向雷锋同志学习。” (2)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3、上下结构相同的字:多、吕、昌、炎、圭 左右结构相同的字:双、朋、羽、林、从、弱、棘 品字结构相同的字:品、晶、众、森、磊、鑫、淼 4、背写37页“读读背背”及拓展的有关助人为乐的谚语: (1)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3)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2)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4)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5)助人为快乐之本。 (6)助人要及时,帮人应诚心。 三、听写: 雷雨 年迈 洒水 泥泞 泉水 应该 结果 股票 干脆 迷人 足迹 叔叔 锋利 然后 扑通 托运 抚摸 胜利 清脆 活该 杜鹃 顺利 门铃 弱小 周末 芬芳 夏天 雨滴 感冒 砖瓦 突然 需要 四、比较组词: 议(议论) 唐(唐诗) 站(车站) 慌(慌张) 勾(勾画) 抓(抓住) 库(水库) 义(含义) 塘(池塘) 占(占领) 荒(荒岛) 钩(钩子) 爪(鸡爪) 裤(裤子) 符(符号) 分(分别) 令(口令) 北(北京) 结(结果) 股(股票) 脆(清脆) 付(付钱) 芬(芬芳) 铃(门铃) 背(背包) 洁(洁白) 没(没有) 翠(翠绿) 需(需要) 迷(迷人) 锋(锋利) 滴(雨滴) 洒(洒水) 宁(宁静) 瓦(瓦房) 须(必须) 谜(谜语) 峰(山峰) 摘(摘抄) 酒(白酒) 泞(泥泞) 互(互相) 然(然后) 塔(宝塔) 肚(肚子) 扑(扑灭) 拖(拖地) 摸(摸黑) 利(胜利) 燃(燃烧) 搭(搭车) 杜(杜鹃) 朴(朴实) 托(托运) 模(模样) 力(力气) 五、多音字 fènɡ(门缝) dàn (子弹) jiē(结实) jiā

查看全文>>>

一、教学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三、编排特点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分3小节编排,而是集中编排,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思路与第二单元基本一致: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结合计算学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具体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题图

(1)展示了准备“欢乐的节日”情境,其中有三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会自然地想到相应的除法问题,以其中的做小旗的问题引出例1。

(2)其他几个问题,教学例1之后让学生解答。

例1(主题图的继续)

(1)依次由其中的两个问题,引出除法算式56÷8、56÷7。

(2)引导学生探索56÷8的解法,56÷7由学生独立计算。

做一做(第49页)

相关的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成组编排,揭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

2.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在二级上册教学了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安排了两个例题:例2,通过实际操作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及解答方法;例3,解决实际问题。

例2

通过操作使学生看到“10根(2个5根)与5根”“15根(3个5根)与5根”的倍数关系,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例3

(1)脱离实物操作,利用文艺演出的情境,通过对话和舞台上清晰可见的跳舞人数,给出问题全貌:“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的几倍?”。

(2)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做一做(第55页)

呈现运动会的局部场景:三组学生(跑步、踢球、练武术)。

根据各组人数的倍数关系,教材提出一个 “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的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继续提问题。

3.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例4

(1)以一群学生在公园里,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2、通过学习,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到,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这是什么? 谜底:风 2、板书: 风。 3、那谁会画风呢?想不想展示一下画风的身手?(想)好,那俺们这节课就请同学们来展示自身画风的身手。 4、板书: 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俺们来展示一下你们自同学字的身手。看看你们能把这一课的生字读出来吗? ⑴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⑵ 出示卡片,全班齐读生字。 ⑶ 开火车读,在就个别字组词。 ⑷ 做个小游戏。 ⑸ 指导字“陈”的左耳旁由几笔写成?(二笔),笔划读成“横撇弯钩”;“艺”字的下半局部是由几笔写成?(一笔),笔划读成“横折弯钩”。 2、过渡: 看来,同学们的生字都掌握的不错。现在俺来检查你们的课文读懂了没有?请你说一说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先用笔画出你自身的答案。同桌讨论交流。(结合挂图) 2、汇报: ⑴ 赵小艺: 句子:“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体会:因为有风时,风吹动旗子,旗子才会飘起来。所以画飘动的旗子,就画出了风。 板书:旗子飘 ⑵ 陈丹: 句子:“只见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体会:风把小树吹弯了,弯弯的小树就表示有风。 板书:小树弯 ⑶ 宋涛: 句子:“他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体会:斜斜的雨丝是因为有风吹。 板书:雨丝斜 ⑷ 赵小艺: 句子:“风车在呼呼地转。” 体会:风车转动是因为风吹,画出了转动的风车就表示有风。 板书:风车转 2、交流、讨论: 通过对这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学习,说说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三位小朋友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板书:敢想敢做,善于动脑。 3、现在呀,俺们要来展示你们朗读课文的水平。谁想来展示呢? ⑴ 个别读(分段朗读) ⑵ 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小

查看全文>>>

画风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6个,会写12个生字,学会积累句子。 2、正确、流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启发、讨论、小组合作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录音机、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揭题,激发情趣。 1、同学们老师说个谜你们来猜一猜。 (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禾苗见它弯腰,小树见它招手) 2、点名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来共同了解风。(板书:画风) 二、感受形象,加深体验。 1、出示课件:微风吹旗、吹树叶、吹炊烟、大风吹树、吹人、狂风大作时的画面。 2、谈谈你还看到哪些风与物的情形。 3、同学们见过风、感受过风。那么画过风吗?风怎么画?现在大家动脑、想一想把风画一画好吗?看谁画得棒。我们一起来评一评。 三、初读感知,合作学习。 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和不会读的字。 2、学习查几个字。 3、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 4、抽认生字。 5、开火车认生字。 6、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并标出重点词语。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会本课××××××××××××。 (微软雅黑,五号1.5倍行距)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化石图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的书指什么。 2、自由读课文,拼读图片中的生字,并从课文中画出生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的“书”。(师指导读出。)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的“书”是什么书? 生2:我想知道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生3:我想知道的“书”里面有什么知识?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过渡:想和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张老师。孩子们,开始吧! 1、师: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啦!这些彩色卡片里面的字你会读了吗?谁来读? (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2、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三、再读读文,解决质疑。 过渡: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读得很棒。谁愿意和老师合作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两生合作、分工)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这本的“书”究竟是什么? (读书,生答:的“书”是岩石)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且会写4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大意。 教学难点: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清新自然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4、简单讲述诗意。  5、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 教师范读。  2. 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 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4. 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 朗读反馈。  6 .练习背诵。 五、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形。  3、观察字形:  廷:半包围结构,先写“壬”,再写建之。  4、师范写,学生书空。  5、引导学生口头组词。  6、描红,练写。 六、课外拓展 大自然的景色真美呀!大诗人

查看全文>>>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教案

范文资讯网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教案,2024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课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