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语文下册编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语文下册编教案,2024二年级语文下册编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编教案

《泪水茶》主要讲的是猫头鹰通过想许多伤心的事情从而使自己大哭,让水壶装满眼泪,再将水壶放在火炉上烧开了沏茶。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编本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珍惜身边美好的一切,并热爱我们美好的生活,遇到难过的事情有解决的能力。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读课文,会认“泪、橱、柜”等14个生字,会写“茶、词、页”等8个生字,会写词语“泪水、今晚、泪珠、歌词、书页、钟表、发条、留意、晨光、眼泪、停止、茶杯”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对猫头鹰的语言描写,了解猫头鹰的泪水茶的制作过程。

教学教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

1.师:孩子们喜欢喝茶吗?那你的爸爸妈妈喜欢喝茶吗?他们一般都喝些什么茶?

2.你们听说过泪水茶吗?你知道泪水茶是怎样泡制而成的呢?

3.揭示课题:泪水茶。

4.指导朗读课题,并认识“泪”字,从字形上认识泪字,“目”是指眼睛,从眼睛里流出来的水就是眼泪,这样便很容易地记住了泪字。

二、初读课文,了解预习情况。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不会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不会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并多读几遍。

(3)实在不会读的生字请圈出来,等着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圈出来。

2.学生按要求读课文。

3.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分小班开火车把课文读一遍,注意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出示本课生字,开火车读一读。

泪橱柜膝勺读页撕烂表泣盘杯成

(3)学生说说哪些生字有困难,请同学们帮忙认一认。

(4)分类认生字。

a橱柜杯以前都是用木头做的,所以都是木字旁。

b膝月字旁的字都与身体有关,认识身体的膝盖从而认识膝字。

c烂通过“兰”加火字旁认识烂。

d读表成盘平时积累认识。

(5)考考你:同桌互相玩我指你读和你指我读的游戏,如果还有同桌不会的生字,负责将同桌教会。

(6)给这些生字宝宝脱帽,再看看还认识吗?

(7)将生字放入词语中,巩固练习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8)学生自由找出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9)有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找工具书和请教老师同学的方法再理解。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同学汇报。

3.根据同学的汇报,师小结。课文主要讲的是猫头鹰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2、通过学习,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到,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这是什么? 谜底:风 2、板书: 风。 3、那谁会画风呢?想不想展示一下画风的身手?(想)好,那俺们这节课就请同学们来展示自身画风的身手。 4、板书: 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俺们来展示一下你们自同学字的身手。看看你们能把这一课的生字读出来吗? ⑴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⑵ 出示卡片,全班齐读生字。 ⑶ 开火车读,在就个别字组词。 ⑷ 做个小游戏。 ⑸ 指导字“陈”的左耳旁由几笔写成?(二笔),笔划读成“横撇弯钩”;“艺”字的下半局部是由几笔写成?(一笔),笔划读成“横折弯钩”。 2、过渡: 看来,同学们的生字都掌握的不错。现在俺来检查你们的课文读懂了没有?请你说一说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先用笔画出你自身的答案。同桌讨论交流。(结合挂图) 2、汇报: ⑴ 赵小艺: 句子:“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体会:因为有风时,风吹动旗子,旗子才会飘起来。所以画飘动的旗子,就画出了风。 板书:旗子飘 ⑵ 陈丹: 句子:“只见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体会:风把小树吹弯了,弯弯的小树就表示有风。 板书:小树弯 ⑶ 宋涛: 句子:“他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体会:斜斜的雨丝是因为有风吹。 板书:雨丝斜 ⑷ 赵小艺: 句子:“风车在呼呼地转。” 体会:风车转动是因为风吹,画出了转动的风车就表示有风。 板书:风车转 2、交流、讨论: 通过对这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学习,说说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三位小朋友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板书:敢想敢做,善于动脑。 3、现在呀,俺们要来展示你们朗读课文的水平。谁想来展示呢? ⑴ 个别读(分段朗读) ⑵ 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小

查看全文>>>

画风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6个,会写12个生字,学会积累句子。 2、正确、流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了解风与事物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引导、启发、讨论、小组合作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录音机、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揭题,激发情趣。 1、同学们老师说个谜你们来猜一猜。 (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点头,禾苗见它弯腰,小树见它招手) 2、点名学生回答。 3、今天我们来共同了解风。(板书:画风) 二、感受形象,加深体验。 1、出示课件:微风吹旗、吹树叶、吹炊烟、大风吹树、吹人、狂风大作时的画面。 2、谈谈你还看到哪些风与物的情形。 3、同学们见过风、感受过风。那么画过风吗?风怎么画?现在大家动脑、想一想把风画一画好吗?看谁画得棒。我们一起来评一评。 三、初读感知,合作学习。 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和不会读的字。 2、学习查几个字。 3、你最会学哪个字?怎样记住它? 4、抽认生字。 5、开火车认生字。 6、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并标出重点词语。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会本课××××××××××××。 (微软雅黑,五号1.5倍行距)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化石图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的书指什么。 2、自由读课文,拼读图片中的生字,并从课文中画出生词。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读书吗?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生1:书本是长方形的。(师:书的形状。) 生2:书里面有许多字还有许多画。(师:书的内容。) 生3:书的每一页还有页码。(师:观察得真仔细。) 生4:书里面有很多知识,多读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师:说得多好啊!)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本的“书”。(师指导读出。) 3、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的“书”是什么书? 生2:我想知道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生3:我想知道的“书”里面有什么知识? 生4:我想知道“书”字为什么会加引号呢?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过渡:想和的“书”见面吗?快读读课文吧!提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教小朋友和张老师。孩子们,开始吧! 1、师:刚才小朋友们读书可认真啦!这些彩色卡片里面的字你会读了吗?谁来读? (师随机“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读音情况。) 2、师:去掉拼音还认识生字娃娃吗?请帮老师推荐一位小老师领大家读。 (巩固生字读音。) 3、师:生字宝宝真淘气,它又和大家捉迷藏躲进句子里去了,能把这些句子也读好吗?(自由练读,分组读,练读难读的句子,降低读文的难度。) 三、再读读文,解决质疑。 过渡:句子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读得很棒。谁愿意和老师合作把课文读给大家听?(请两生合作、分工)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这本的“书”究竟是什么? (读书,生答:的“书”是岩石) 1、你从哪儿知道是岩石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且会写4个生字。  2.朗读并背诵古诗。  3.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情景,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大意。 教学难点:读诗联想画面,感受诗歌清新自然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出示课件(课文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小池美吗?美在哪里?(指导看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同桌合作,试读课文。检查字音,纠正读错了字音。  3、指名两人组朗读汇报。 三、理解感悟。  1、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交流自学。课堂讨论疑难词句,通过投影重点讲解"泉眼、晴柔"的意思。  (泉眼:泉水涌出的那个口子;晴:晴天;柔:柔和)  3、仔细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上面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  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学生提问自学不能解决的字词,教师作简要解答。  4、简单讲述诗意。  5、全班齐读全诗 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 教师范读。  2. 学生练读。(4人组内,一人朗读古诗,其余3人想象看到的画面。组内交流)  3. 教师语言描述,激发学生想象。  初夏的早晨,阳光灿烂。我们来到一个幽静的小池边,只见水池中已经长出了一些嫩绿的荷叶,有的荷叶还没有完全展开,只是露出一个尖尖的小角;池里的泉眼正在悄悄地流动,池水非常清澈,倒映着浓密的树阴。这时候,飞来几只蜻蜓,有一只飞累了,落在尖尖的荷叶上休息。这样的景象,给你一种什么感觉呢?  4. 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觉朗读。  5. 朗读反馈。  6 .练习背诵。 五、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小组合作,创造性认记字形。  3、观察字形:  廷:半包围结构,先写“壬”,再写建之。  4、师范写,学生书空。  5、引导学生口头组词。  6、描红,练写。 六、课外拓展 大自然的景色真美呀!大诗人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知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一起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同学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同学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同学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同学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同学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身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假如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局部同学交流自身的创新设想。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身的设想动手做一做,俺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

查看全文>>>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读9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继续培养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和分析合体字字形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培养学生注意倾听和评价朗读的能力。 3.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主动努力做事,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二、教学重点 1.会认读9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 理解“守株待兔”成语的含义以及告诉人们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朗读课文录音带,投影片,生字卡,作为奖励用的绿、黄、红色星若干颗。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故事导入。 1.(出示本课的三幅图)同学们,你们都爱听故事吧?故事的种类可多了,有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等。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成语故事。请你看看图中有谁?他在干什么?结果怎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为学习课本的规范语言做准备。) 2.谁能用简短的句子或词语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以此种方法了解学生对故事的主题把握的情况,从而发现学习的小骨干。) 3.借助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4.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守株待兔”这个词语的意思? 5.你们看图后的猜想和给故事起的名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瞧,这是三颗不同颜色的星星(出示星)想不想得到?这是需要经过努力的。只要把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就可以分别得到绿、黄、红三颗星。咱们比一比,看谁最先得到三颗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争夺绿星开始。 请大家一边看课文,一边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圆圈画出来,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3)出示词语卡片,进行认读。 守株待兔古代慌忙逃走 撞断捡起兔肉(得)到旁边 这些字是我们读书的障碍,要想得到绿星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指名读字词,同学间互相正音。注意“捡”是前鼻音,“慌、撞、旁”是后鼻音。 ②去掉词卡上的拼音再读词。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③全班齐读生字词。(教师要采用先按顺序读,再打乱顺序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练习。)

查看全文>>>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积累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一、创境揭题,诱发情感 出示两幅画面:笋芽儿、竹子。 (画外音: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生长后的竹子浑身都是宝,给人们带来无数的好处。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 揭示课题:4 笋芽儿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三、读读画画,了解笋芽的生长经历 愿意当可爱的笋芽吗? 咱们通过读读书、画一画,把你们的生长过程记录下来吧: 1、同学自由读书,勾画有关笋芽生长的词句反复练读。 2、试着画出笋芽生长为竹子的过程,同位交流“笋芽生长录”: 全班评画,老师板画。 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四、朗读感悟,体会笋芽的成因 1、小笋芽们,现在你们终于长成了一株株健壮的竹子,你们可以自豪地说:俺长大啦!再读读课文,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话? 2、指导朗读春雨、雷公公呼唤的句子以及妈妈关爱、太阳公公温暖的句子: 引导同学找出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指导朗读。 3、分角色有感情练读课文,补充“笋芽生长录” 的画: 展示读书,老师板画。 五、总结全文 笋芽儿们,在温柔的春雨姑娘滋润,雷公公的呼唤,妈妈的关爱,太阳公公的温暖下,你们自豪地长大了。把你们最想说的话写在“笋芽生长录”上。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 ,品味美感。 3、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教学难点 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轻轻地 ,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 天的词语或句子。)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 :找春天) 2、 歌曲导入。(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或师生哼唱。) 师: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 天吧! 二、整体感知,初读文本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字,借 助拼音读一读。 2、 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 你找到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畅谈收获。 三、识字 1、 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 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预设方法如下: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 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1)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2)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3)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四、指导朗读 1、 快速读文,思考:“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的句子。) 2、 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五、指导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

查看全文>>>

一、板书课题: 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如:泉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路上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学法指导: (投影出示)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 、想:想象——联想。 3、检查生字情况 ① 小老师领读。 ② 说偏旁猜字。 ③ 编序号猜字。 ④ 识记生字,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⑤ 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⑥ 扩词。 三、师生交流。 1、 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 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 读新词(投影出示): 泉水、 瓦罐、天然、 水塔、 杜鹃花、打结、 结果、清脆、一股清泉 4、 重点识字:(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5、 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指名学生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教师配以简笔画形象描 四、写字指导。 1、 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发现: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结”是多音字。 2、 重点范写以下几个字:股、脆:月字的制导,脆,右下不要写成“巳”。鹃:左下是竖。 3、 学生练笔。(播放古筝曲,教师环视指导) 4、 展示交流。 要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其中“然”字要注意不能少点,“塔”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答”。

查看全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编教案

范文资讯网二年级语文下册编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二年级语文下册编教案,2024二年级语文下册编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