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2024二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

二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八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

一、复习课文:

1、《找春天》一课仿写 (1)柳树抽出嫩绿的枝条,那是春天的头发吧? (2)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2、《草》是(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他写这首诗时才(16)岁。《草》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写了(草顽强的生命力),诗中赞美小草顽强生命力的句子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六)种景物,分别是(篱落、径、树、儿童、黄蝶、菜花)。诗的前两行是(静态)描写,后两行是(动态)描写。描写儿童找不到蝴蝶的原因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笋芽儿》一文中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是(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长的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5、在《小鹿的玫瑰花》中,鹿弟弟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是因为(他不仅美化了环境,为别人带来了快乐,而且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二、背诵、背写: 1、背写第2课《古诗两首》。 2、背写第17页上的“读读背背”及补充的春联。 (1)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2)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3)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4)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5) 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 (6)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3、背诵第18页上的“宽带网”。 春天里开的花可真不少,有 迎春花、玉兰花、杜鹃花,还有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 许多城市或地区都有自己的市花或区花。如洛阳是 牡丹花,北京是 月季花,澳门是 莲花 ,香港是 紫荆花,郑州是 月季花。 三、听写: 脱掉 解放 摇头 躲雨 探望 小溪 棉花 解冻 田野 未来 油菜 发烧 追赶 宿舍 光荣 干枯 徐州 商店 世界 笋芽 呼唤 呼喊 山冈 轰动 喊叫 竹笋 兄弟 哥哥 微笑 安静 拐弯 浇水 骨头 终于 感谢 逐渐 抽空 躺椅 四、比较组词: 羞(害羞) 俺(俺的) 鹊(喜鹊) 杜(杜鹃) 容(容易) 徐(徐徐) 蔬(蔬菜) 差(差别) 掩(掩护) 鹃(杜鹃) 牡(牡丹) 荣(光荣) 除(除法) 疏(疏远) 未(未来) 仍(仍然) 冈(山冈) 拐(拐弯) 烧(烧火) 冒(冒险) 度(温度) 末(末尾) 扔(扔掉) 岗(岗位) 别(别人) 浇(浇花) 帽(帽子) 渡(渡过) 列(列车) 绵(绵羊) 探(探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乐、奇怪、亲切的语气。 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初步感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回声吗?你在哪儿听过?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指名读课文。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班上汇报。 5、写字指导。 (1) 学生观察。 (2) 教师示范:“纹、影、倒、游”四个字。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感悟。 1、默读思考: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画出有关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在哪儿听到的?妈妈是怎样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把你画出的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 3、课件演示回声的成因。在读读妈妈说的话。 4、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理解回声的成因。 三、实践活动。 回家后做实验或到郊外听回声。

查看全文>>>

( 语文 )学 科 期 末 复 习 计 划

复习时间

6.17

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

执教者

白雪

班级

2.1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会背诵指定课文。

2.培养学生归纳梳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书写、仔细审题的好习惯。

重难

1.掌握本单元生字词。

2.背诵指定课文,会默写古诗。

一、揭题导入:

二、整理复习:

(一)复习课文内容。

1.回忆课文:《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读读背背》。

2.背诵课文:《找春天》、《古诗两首》、《读读背背》。

(二)复习字

1.复习两会字(47个)

(1)读两会字。

(2)找出平、翘舌音和易错音。

平舌音:宿、滋、笋、材、栽、钻。

翘舌音:遮、触、荣、疏、揉、润、终、牲。

易错音:符、唠、冈、瑰。

(3)多音字:骨、弹、处、宿、解、唠、钻。

(4)同音字:辫、辩和辨;换、焕和唤;扭、纽和钮;豪和毫;枚和玫;度和渡

2.复习四会字(39个

(1)读四会字。

(2)找容易写错的字:溪、摇、野、烧、菜、笋、未、哥、世、浇、躺、、躲、微。

(3)写出下面的词语:小溪、摇头、野花、解冻、躲开、世界、呼唤、浇水、

微风、安静、谢谢、商店。

(三)复习词语

1.形近字组词:

躺( )第( ) 未( ) 冻( ) 采( ) 抽( )哥( )

躲( )弟( ) 末( ) 冷( ) 菜( ) 油( )歌( )

2.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春光 ( )的天空 ( )的阳光 ( )的田野 ( )的绿叶

( )的小溪 ( )的枝条 ( )的羽毛 ( )的风筝( )的桃花

3.填量词。

一( )清泉 一( )镜子 一( )微风 一( )水塔 一( )玫瑰

一( )绿叶 一( )门 一( )冰箱 一( )马路 一( )花园

(四)复习句子

1.读下面的句子。(见15页我会读)

2.看图说比喻句。

3.给句子加标点。多美的春光啊( ) 你怎么能这么做呢( )

4.把词语排成句子。我们 放风筝 去 哪里 呢

三、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 语文 )学 科 期 末 复 习 计 划

复习时间

6.18

复习内容

第二单元

执教者

白雪

班级

2.1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会背诵指定课文。

2.培养学生归纳梳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2、通过学习,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到,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这是什么? 谜底:风 2、板书: 风。 3、那谁会画风呢?想不想展示一下画风的身手?(想)好,那俺们这节课就请同学们来展示自身画风的身手。 4、板书: 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俺们来展示一下你们自同学字的身手。看看你们能把这一课的生字读出来吗? ⑴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⑵ 出示卡片,全班齐读生字。 ⑶ 开火车读,在就个别字组词。 ⑷ 做个小游戏。 ⑸ 指导字“陈”的左耳旁由几笔写成?(二笔),笔划读成“横撇弯钩”;“艺”字的下半局部是由几笔写成?(一笔),笔划读成“横折弯钩”。 2、过渡: 看来,同学们的生字都掌握的不错。现在俺来检查你们的课文读懂了没有?请你说一说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先用笔画出你自身的答案。同桌讨论交流。(结合挂图) 2、汇报: ⑴ 赵小艺: 句子:“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体会:因为有风时,风吹动旗子,旗子才会飘起来。所以画飘动的旗子,就画出了风。 板书:旗子飘 ⑵ 陈丹: 句子:“只见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体会:风把小树吹弯了,弯弯的小树就表示有风。 板书:小树弯 ⑶ 宋涛: 句子:“他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体会:斜斜的雨丝是因为有风吹。 板书:雨丝斜 ⑷ 赵小艺: 句子:“风车在呼呼地转。” 体会:风车转动是因为风吹,画出了转动的风车就表示有风。 板书:风车转 2、交流、讨论: 通过对这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学习,说说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三位小朋友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板书:敢想敢做,善于动脑。 3、现在呀,俺们要来展示你们朗读课文的水平。谁想来展示呢? ⑴ 个别读(分段朗读) ⑵ 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小

查看全文>>>

语文园地七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l、发现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2、认识9个生字,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3、能看懂图意, 能把自己所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 4、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 勇于展示课外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了解一字多义的特点,注意积累词语,在展示成果中提高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 教学具准备:生字卡片、画笔、白纸 教学类型:复习课。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位汉字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回”字用“回”字组词。 2、引导:这位朋友要教给我们新的知识,想学习吗?请你读读书上的三句话,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每句话中的“回”字可以用其它的字代替呢? 4、结论: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有时候不相同,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字意。 5、扩展:用“打”字练习组词,说句子。进一步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二、日积月累 1、出示词语,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2、请一个学生来朗读。评议。 3、朗读词语。采用多种形式读词语。 4、认读生字。看谁先记住它们。 5、抽认生字,抢认生字。 6、用字组词并用词语说话。 如:我左手拿碗,右手拿铁铲。 第二课时 一、朗读成语(读读背背)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词句,把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朗读。学生自由练读成语。 3、指导朗读。男女比读, 师生比读。 4、说说成语的意思,教师可作点拨。 5、扩展积累:你还能说出哪些成语? 二、口语交际 1、看图了解图意 ①出示挂图,提出要求:先仔细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后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学生自己看图,理解图意。 ③学生在组内说,班上交流练说。 2、续编故事 ①讨论: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②列出学生想的办法。 ③评一评谁的办法好。 ④推荐讲得好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全班听。 3、扩展延伸 ① 自主画一幅或几幅画,然后把画上的内容写下来。 ②展示作品,互相观赏,互相学习。 4、展示台 ①小组内展示课外学习语文的成果。 ②作品在全班交流展示。 ③办一个班级小报展览。 三、全课小结 在平时学习中,只要同学们多朗读, 多留心积累,词语一定会丰富起来,小朋友在本课的学习中,学得很认真。 四、作业布置: 五、板书设计:

查看全文>>>

语文园地八 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由意思完全相同,表达方式迥异的三个句子组成。标点和句式的不同,体现了汉语表达灵活多样的特点,启发学生写作与口语表达应采用灵活的正确的方式。 过程建议 出示三个句子,学生自读体会,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组内交流发现,教师巡视点拨。 启发:像这样的句子,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日积月累 这部分含有“选选认认”、“我会读”“读读背背”三项内容组成。“选选认认”安排了四组同音形近字,包含九个生字的认读任务。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拼读。通过填写,读词认真领会它们的不同含义。“我会读”中安排了四个比喻句,通过朗读,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比喻句的好处,体会语言的生动性,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读读背背”安排的是名言警句的积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句子的意思,在读中感悟,进而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读读认认 出示四组同音形近字,引导学生观察,理解题意。 自主完成题目填写。 组内交流,互相检查,重点交流识字方法。 利用字卡,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识记,引导学生通过读词和分析字形结构,巩固生字的识字。 我会读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句子的共同特点。 组内交流读后的发现,教师点拨认识句子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句子中“把什么比成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类似这样的句子,你还知道吗?说给大家听,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读读背背 出示名言,学生自读,读通顺,读流利。 组内交流:这几句名言有什么含义?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采用自己的方式背诵,积累这些名言警句。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以一个短文的形式,揭示了“生活当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身边的科学发现,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发现的热情。在本组教材的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搜集身边的科学。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交际准备 课前布置同学搜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反映身边科学现象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把学生他成若干个小组。 创设情境:出示图片或演示多媒体资料,组织学生观察发现。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活动内容。 组内交流:根据提示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科学现象,讲述给同组的同学们听。推选出本组表现的同学,向全班汇报。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身边科学的奥秘。 启发拓展:课下把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办一期“科学奥秘

查看全文>>>

雷雨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写观察日记。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类型:精读课。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景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教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树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不同的景象。 5、分组朗读,师随即指导。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小结归纳:雷声和雷声从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 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下来,逃走了,蝉叫了,蜘蛛又 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七、本课小结: 八、作业布置: 九、板书设计: 十、课后反思:

查看全文>>>

【设计内容】 《我为你骄傲》是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尽管当时没敢供认,但内疚的心理和责任感随同了他三个星期。当他用自身攒了三个星期的送报纸的钱赔给老奶奶并和上道歉信时,在慈祥而善于教育后辈的老奶奶眼中,那不是7美元的钱,是值得为小朋友骄傲的美好品质—诚信。本课设计充沛发挥同学的主动性,鼓励同学探究学习,积极倡议合作学习,使同学不只学习语言,而且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得到感染和熏陶。 【设计理念】 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本文是一个小故事,小朋友内心的悔恨、担心、“做贼心虚”似的心理以和自我解脱的方法描写得细致而动人,而老奶奶回赠的话包括着疼爱、宽容和鼓励。相信同学读了这篇课文,会有更多的感受,会有自身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倡议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同学自读自悟的机会,给他们个性化表达的机会。 【活动目标】 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促进同学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引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去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学会承当责任,学会宽容。 【活动准备】 课前同学上网查询有关骄傲的资料、上课时的多媒体课件、田字格、生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公元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航天员杨利伟叔叔带着华夏儿女五千年的飞天梦想傲然腾空,我们终于胜利地飞上了太空!太空中终于留下了我们中国人的足迹!祖先美好而浪漫的梦想终于实现了!亿万华夏儿女欢呼雀跃,全世界炎黄子孙引以为荣。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你特别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一句什么话? 2、板书课题,质疑问难。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杨老师最喜欢发言的同学,讲对的褒扬,讲错的还是褒扬。 (谁为谁骄傲?我为什么为你骄傲呢?) (学贵有疑:同学围绕课题提问,不只能培养同学的质疑能力,而且注重引导发现,激发、调动同学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仔细观察, 指导写字 1、出示"骄傲"词卡:齐读三遍。 2、仔细观察"骄傲"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写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3、生说师范写。 (学会写一个词,对照一个词。) 4、生在田字格中写一遍"骄傲",师巡视。 5、展示同学作业,师生一起评议。 人教版

查看全文>>>

这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草》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让学生观察路边、田边、河边等处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图,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课本中的五首古诗。同学们还会背吗?有一首《咏鹅》,谁记得?还有一首《画鸡>,谁背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揭示课题 1 草 二、范读课文 三、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练读课文3遍。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一读,再放进句子里读正确。 四、读诗句,识字 1.第一行(指名读) 识字: 离原 教师解释:"离离"是讲草长得茂密。"原"是宽广的野地。 出示图,观察地上的草长得怎样?(让学生从画面上感知荒原上野草繁茂的样子。) 指导读句:离离/ 原上/草, 2.第二行(齐读) 识字:岁枯荣("岁"平舌音,"荣"翘舌音。) 教师解释:"岁"就是"年"的意思,每年秋天,草就要怎样了?(枯黄,像落叶一要。)到了第二年春天呢?(发芽、生长) 指导读句:一岁/一枯/荣 (提示:两个"一"声调不同) 3.第三行(指名读) 识字:野火烧尽(注意读准"烧"的音。) 解释:"尽"就是"完"的意思,从哪儿说明烧不完呢?出示第四行。 4.第四行(齐读)再次观察画面。讲述生长的原因,地里的草根还在。 识字:吹又(注意"吹"翘舌音) 指导读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听朗读课文的录音,想象原上草的样子。 2.反复练习朗读,达到背诵要求。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含要认识的字)。 2.完成课后练习3。 3.用"春风"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背诵课文。 2.说说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不作过高要求,学生说到什么程度皆可,说通就行。)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并理解课文。 2、认知本课14个生字。 3、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动口、动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师生一起谈论“芝麻开门”激起同学的求知欲进入下一环节教学。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让同学自由读课文,先要求同学读通每段,再读通全文,初步感知课文。 3、纠正发音错误,如:“膝、缝、假”。 4、在同学能正确阅读课文后,反复出示文中需要会认的)字、词,使同学在读中正音、记形。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以合作小组读课文。 2、同组内相互提问,完成自身能解决的问题。 3、全班交流有疑问的内容,教师给予适当引导。 4、口语训练:“假如你见到了小林,会对他说些什么?” 四、联系实际、大胆创新 1、想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 2、局部同学交流自身的创新设想。 五、弹性作业、课外延伸 把课上自身的设想动手做一做,俺们将在班内随时进行展览,评出“小发明家”。

查看全文>>>

二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

范文资讯网二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二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2024二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