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大数的认识教案第一课时 > 导航 >

大数的认识教案第一课时,2024大数的认识教案第一课时

大数的认识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书第81页、例1、例2,练习六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探索、直观演示,使学生会用5 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难点:

使学生知道1时=60分,会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 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主题图。 让学生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钟表上表示的时间是多少? 引导学生利用“几时半”的认识,根据时针的位置在8和9之间粗略地说出是8时多。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哪些情况下要用到时间?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㈠认识钟面刻度。

1.出示钟面: 让学生观察钟表上的刻度,说出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多少小格,每个大格的刻度所对应的数表示什么? 教师对学生说明:时针转过一大格1小时,分针转1小格是1分钟。

2.让学生观察分针从刻度12转到刻度1,一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刻度1可以表示几分? 学生填写书上钟面上每一个大格的刻度分别表示多少分。

3.学生观察操作:分针转一周,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钟。

4.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钟面上每个大格的刻度作为时针的单位时是几时,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又是多少分。

5.学生交流、总结。

㈡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写某些比较特殊的时间。

1.出示时间是9时5分的钟面。 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时间是几时几分,是怎么看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时5分”,并让学生说说如果用电子表的表示法应如何表示(9:05),向学生说明:如果分钟数不到10,在分钟数的前面要写0。

2.出示时间是6时25分的钟面。 让学生说说钟面上时间是几时几分,是怎么看的? 让学生用两种时间表示法表示。

3.学生小组讨论应如何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小结归纳: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可以先看时针指在哪两个数之间,确定是几时多,再看分针指向哪儿,根据每一大格的刻度对应多少分来确定是几时几分。还可以先根据分针位置确定是多少分,再根据时针来确定是几时几分。

㈢认识时与分的关系。

1.出示三幅图,表示时针与分针的动态关系。 让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的变化,使学生看到时针与分针转动范围(即阴影部分)的对比和关系。

2.学生拨一拨:从12时到12时半。 学生

查看全文>>>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精】《老山界》第一课时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山界》第一课时教案【篇一】

课文《白鹅》第一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词。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自学生字新词。

2、 生字词卡片(或课件)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语。

2、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3、揭题,引入课文。

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1、学习小组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

2、教师分类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1、口头填空:这是一只-----------------的白鹅。

2、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

四、初识“高傲”

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表情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指导书写。

六、作业

练一练。

1、多音字组词。

2、形近字组词。

《老山界》第一课时教案【篇二】

一、“手影“导入

老师先给同学们表演一个魔术,看老师的双手变变变,变成什么?

有趣吗?今天我们就跟有趣的影子交朋友,认识影子。

二、揭示课题。

一起来读读课题:9、影子(换成电脑)

随机识字:仔细观察这个图,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影字?

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一轮红日当空照着就像是“日”,站在太阳底下的小朋友叫小京,那三撇就是他的影子。

三、整体感知,趣味识字。

1、自由朗读

影子正在儿歌里跟太阳公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想读一读吗?假如在读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比如有的字你不认识,怎么办?

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翻开书本81页,自己大声读一读吧

2、创设情景识字。

1、检查预习时生字掌握情况。

请把书本盖好。。出示苹果图:一齐唱唱我们的苹果歌“大苹果,圆又大,读好生字摘下它,摘下它。”

那个苹果变绿了,会读的小朋友大声读出它的名字。

数数自己摘了多少个苹果。

没摘到手的怎么办?没关系,

查看全文>>>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什么样的范文比较高质量?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第一课时教学反思合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篇1)

本节课由于内容易于学生接受,采用了带问题阅读的自主学习方式。并配合以基础检测,分层练习来检查和补充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基础检测,紧扣本节知识点,特别设计了一道在数轴上表示的4小题。既让学生学会了无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又体会了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使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难点问题得以轻松解决。

接着的第二个分层题组练习的设计,让学生综合本节知识,并与前面所学联系,题型新颖,学生非常感兴趣。采用分组的办法,让学生展示成果,学生热情高涨,思考、讨论、讲解问题时都非常兴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其中10小题设计有一定的综合性,把无理数的数轴表示与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结合,既复习了第一章勾股定理,又有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学生在做题时,思维必须开扩。这使得一部分学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教师的适当点拨,使学生能很快理清脉络、发现头绪,并经交流后,得以顺利展示。整节课学生动的多讲的多,教师讲的少,只是适当的点拨,充分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和鼓励者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探究,使整节课充满收获的乐趣。

第一课时教学反思(篇2)

《争吵》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围绕克莱谛不小心碰到安利柯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记本上,本子被弄脏,字迹也看不清,于是两人发生争吵,最后解决矛盾的事,表现了克莱谛主动认错和安利柯知错就改的品质。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也是多元的。因此,在教学时特别重视对课文文本的研读,抓住语言文字材料,通过让学生读、思、议等读书活动,让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所带来的美,从而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我采取课题质疑的办法,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以下问题: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后怎样了?然后学生自主读书,并通过交流、讨论,了解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同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课文较详细地描写了“我”与克莱谛吵架时的心理活动,以及吵架后的矛盾心情:当我被克莱谛碰了胳膊肘时,我“火”了,于是产生了报复的念头;“

查看全文>>>

大班音乐活动:梦幻溪(第一课时)

一、设计意图: 这首瑞典乐曲《梦幻溪》为小调乐曲,曲式为ab曲式,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故事的牵引,让孩子们走进圆圆和溜溜两位主人公的梦幻世界,并在优美的旋律当中一起翩翩起舞,用美妙的声音、用柔美的肢体跟着音乐一起来绘画,装饰着美好的嘉年华会。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游戏、道具律动,感应乐句的优美,并充分体验与同伴共舞的快乐。 2、感应ab曲式。

三、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音乐《梦幻溪》 2、飘带人手一件,红黄蓝绿四组纱巾若干。

四、活动重难点: 1、重点:用肢体、飘带表现出四大乐句的优美旋律。 2、难点:初步用手和飘带划出a段音名的高低旋律

五、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梦幻溪的美好嘉年华会; 1、看图讲述,师生共同体验嘉年华的快乐时光。 故事:一场盛大的嘉年华会将在梦幻溪举行,雨滴婆婆带着水滴精灵们朝着梦幻溪出发了,顽皮的圆圆和和溜溜两个人跑到了香蕉树林里玩起了溜滑梯,当圆圆和溜溜玩的正高兴时,突然想起了水滴婆婆的叮嘱,便急急忙忙的往梦幻溪的方向前进,可是,梦幻溪到底在哪里呢?圆圆和溜溜只好乘着小青蛙的荷叶船,继续往前走,经过了一片美丽的森林,突然这时候前面传来优美的音乐:l.lsilsfmrdt.l.si.l.t.dt.l.小朋友,你们猜,圆圆和溜溜找到梦幻溪了吗? (二)手之舞:感应优美的乐句 1、老师轻哼音乐旋律,幼儿静静聆听,老师引导幼儿用手画出代表乐句的涟漪(乐句配上语词:小圆点慢慢变大了) 2、a段:教师哼唱唱名旋律并用手臂飘点出旋律之高低,幼儿模仿。 b段:在空中用手轻柔的画出4个乐句。 师:你会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用着你的小手、脚、肩膀、身体,画出好看的水纹线吗?试一试吧! (三)道具游戏:飘带之舞 1、a段:聆听老师哼唱旋律,并用飘带上下飘荡划出旋律之高低。 b段:在四周的空间画出乐句的线条,或画出水面的涟漪状。 2、双人接龙游戏。 (四)律动感应ab曲式 1、全体围圈,师板书唱名旋律,并尝试引导幼儿模唱a段的唱名旋律。 2、小组游戏:音乐划船(四人一组,各手持红黄蓝绿纱巾一件作浆) a段:四人一组手持纱巾船浆做划船向前状, b段:四人依乐句接龙画出四个涟漪。 (五)、音乐会大餐(纱巾水果派) 1、请小

查看全文>>>

歌曲:吹泡泡(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感受吹泡泡游戏的乐趣。 2、感受曲式以及节奏的变化,学习4拍和3拍的节奏。 3、认识新的节奏,学习念法和写法。

活动准备: 挂图、cd、唱名卡、一张白纸(上面画好十六宫格)、图片、钢琴、两块大黑板、地板贴圆、各种节奏型(四分、八分、二分用黑色;新认知的二分附点用红色)、勾线笔

一、吹泡泡游戏(围圆圈坐好) 1、谈话活动,让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泡泡 2、吹泡泡气的运用 3、模仿泡泡造型 二、故事引导 三、欣赏歌曲《吹泡泡》 1、幼儿边听老师边拍节奏,初步感知音乐。 2、感受前奏的旋律高低 (1)出示唱名卡,做唱名音阶练习 (2)钢琴伴唱,拍手做呼应上下行之律动 3、感应曲式及拍号 (1)师:我们一起学唱《吹泡泡》这首歌。(钢琴伴奏,清唱) a段:拍手唱歌(强拍拍手,弱拍拍大腿) b段:用手做出大小感应渐强与渐弱。 (2)跟着音乐做律动、感受全曲曲式。 (3)拍号感应 (4)拍肢体节奏感应拍号 4拍:脚肩肩肩 3拍:手xx,手xx 四、肢体造型 1、各种泡泡图示,让幼儿观察图片 2、请幼儿组合创作造型 五、节奏 1、节奏分析 2、念全曲节奏 3、提出2分附点(红色的二分附点) 4、命名。 (二分附点)这个宝宝有个名字叫tu-uu,我们跟它打个招呼,tu-uu你好。tu-uu你好! 六、结束

查看全文>>>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哈罗歌(第一课时)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各国文明礼仪,体验用肢体创造各种打招呼的乐趣尝 2、熟悉歌曲旋律,并尝试配器伴奏。

二、活动准备: 1、音乐《哈罗歌》,故事挂图 2、三种乐器若干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熟悉歌曲,配合音乐做肢体律动 难点:尝试肢体创编各种打招呼的方式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在梦幻溪的嘉年华会,雨滴精灵见到了许多新朋友,它非常有礼貌,每见到一位新朋友,它都会主动地和朋友打招呼,小朋友,当你见到好朋友,你怎么和他打招呼呢? (二)扮演与肢体问候 1、扮演故事角色:幼儿利用丝巾、飘带等道具将自己装扮成为小精灵,并有礼貌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和新朋友如何打招呼) 2、肢体动作:哈罗/你好(让幼儿来发表想法,大家模仿) 提问:除了用嘴打招呼,你的身体会和别人打招呼吗?试一试吧! 3、歌唱与律动问候 第一段唱歌:幼儿扮演各种精灵打招呼。 第二段音乐:全体幼儿围圈打拍,请个别幼儿上前带领大家打招呼 第三段唱歌:幼儿自由行走,并用肢体动作来和同伴打招呼 (三)配器伴奏 1、乐器探索:讨论并选出三种代表hello/你好/再见的乐器并练习演奏 2、默唱练习:在hello/你好/再见的地方以敲奏乐器代表唱歌 (四)识谱 1、幼儿唱,教师在白板上排出唱名音阶 2、教师引导,幼儿模唱

查看全文>>>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范例分享]第一课时说课稿(154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一课时说课稿【篇一】

一、教学准备:

老师:北大荒的相关图片、《秋日私语》配乐、多媒体。

学生:朗读课文、查字典理解难解的词语、上网和课外书上搜集北大荒的相关资料。

二、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围绕中心句写话。

四、板书设计:

天空

景色优美 小河

北大荒的秋天 原野

物产丰富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诗人眼中,秋天是一首诗;在画家眼中,秋天更是一幅画;而在农民眼中,秋天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它不仅有迷人的景色,更有丰收的喜悦。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我国东北的一个名叫“北大荒”地方。

2、请学生介绍北大荒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师问:北大荒过去是什么样子呢?如今又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课前搜集了很多资料,家长还帮孩子用纸打印出来,上课时因为时间关系,我没能给孩子好好呈现,我想明天的课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走上讲台,要不就会挫伤孩子搜集资料的兴趣)

3、板书:

4、北大荒。(点拨荒字的书写:看老师写荒,长满了野草,没有人耕种,所以这有个草字头,“亡”表示什么也没有,能给荒组个词吗?

(这个地方师傅交待过要板书,结果时间仓促,紧张得忘掉了,非常后悔,导致最后的第一课时,居然没有留够给孩子的写字时间,本来的范写也没及时示范)

二、初步感知。

1、师过渡: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大荒的秋天吧!

生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读正确,读通顺。

思考: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大荒的秋天。

师生交流: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啊!

(这个地方学生完成的很快,也能及时找出课文中心句)

2、扫除生字词障碍:

①锦()缎 明镜()

铃—岭 荒—茫

②哗啦啦 乐呵呵 沉甸甸

③一碧如洗 清澈见底 热闹非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感应全曲a段,听辨强弱。 2、在音乐情境体验中,初步感应曲式abacadabaca。

活动准备:挂图p4、(草帽7大1中2小、2张小鸟、2张小鱼、1张闪电)图卡、背景图、木鱼槌、水袖、纱巾、手套、软垫,结合语言课本《勤劳的人们》认识春天田野的景象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1、介绍图片名称 2、(出示挂图p4)师:春天到了,宝宝带着他的玩具熊到花园里去玩,春天的花园可真美,宝宝好开心。那春天的田野又是怎样的呢?(请幼儿依生活经验自由讲述) 二、主题赏析 1、师:春天会有哪些好听的声音呢?(幼儿依生活经验讲述,教师可结合挂图p4引导幼儿观察春天小鸟在唱歌、流水的声音等) 2、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描写春天田野景色的曲子,这首曲子的名字叫做《春》,是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维瓦尔第写的。你们注意听听看,音乐里都有哪些声音? 3、提问: 听出来了吗?音乐里都有哪些声音?(幼儿讲) 三、感应全曲a段,听辨强弱 师:春天是个耕地播种的季节,大农夫在地里忙着锄地,小农夫在忙着播种,音乐里他们是怎样锄地和播种的,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完整地欣赏全曲,教师作律动) a段:音量强大农夫锄地 音量弱小农夫播种 其他段落:聆听状 1、提问: (1)刚才听着音乐王老师在做什么?(学大农夫锄地、学学小农夫播种) 2、感应a段,听辨强弱。 师:现在我们听着音乐来学大农夫锄地和小农夫播种的样子?注意听听看,大农夫出来锄地的音乐是怎样的?小农夫出来播种的音乐又是怎样的?(请幼儿围圈站好) (1)听a段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大农夫锄地,小农夫播种的动作。(锄地时动作幅度要大,播种时动作要轻) (2)提问: 大农夫出来锄地的音乐是怎样的?(大声,音乐很强) 小农夫出来的音乐是怎样的?(轻、小声,音乐很弱) (3)师:这回你们来自己听音乐,音乐里什么时候大农夫出来锄地,什么时候小农夫出来播种,听到了就请你用动作做出来,好吗?(播放全曲,在幼儿表演有困难时教师给予提示。) a段:音量强大农夫锄地 音量弱小农夫播种 其他段落:聆听状 四、律动感应曲式:abacadabaca 师:刚才我们听的这首好听的音乐里有谁和谁?(幼儿说,老师出示角色图卡,并向幼儿介绍大草帽代表大农夫,小草帽代表小农

查看全文>>>

音乐活动教案:与妈妈共舞(第一课时)

一、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与同伴共舞的快乐。 2、通过肢体律动、道具乐器游戏,感应柔美的乐句。

二、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音乐 2、道具:飘带、铜碰钟

三、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音乐与律动 1、老师用钢琴演奏:雄壮、轻快、优美的三种不同曲风。 师:听,什么动物来了?请小朋友听着音乐,模仿你最喜欢小动物的动作。 引导幼儿扮演以大象、兔子、蝴蝶的走、跳、飞、跑来律动。 (二)和幼儿一起回顾上一课时的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讲述。 1、出示故事挂图,与幼儿一起讲故事 师:上回说到,宝宝在准备妇女节这天给妈妈送上一份礼物,可是她没有钱买,于是她想到什么方法?如果你是宝宝,你打算怎么做? 2、师幼共同交流:爱的礼物 (三)肢体律动:感应柔美的乐句 1、手之舞 配合音乐,引导幼儿模仿老师用双手在空中画出线条、挥高、挥低、画圈子、、拉弓状、弹竖琴状、指挥状┅┅ 2、飘带之舞:(用飘带舞出乐句,感应乐曲的柔美乐句) 单人:手执一条飘带/随着乐句在空中挥洒出各种线条。 双人:互拉两条飘带/随着乐句做各方位的肢体延伸。 (四)乐器律动: 1、铜碰钟之舞 单人:随乐句/敲铜碰钟,并在空中画出优美的线条。 双人:在乐句的句首/互敲铜碰钟,并于空中画出优美的线条。 (五)乐之舞: 1、找个朋友来跳舞: 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拿铜碰钟,一人手拿飘带,面对面站好。 乐器:演奏乐句 舞蹈:飘带/舞动乐句

查看全文>>>

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不为别的,只为我们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母爱是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我们必须要珍惜它。而《秋天的怀念》一文,告诉我们:等到失去的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那么,关于史铁生先生的《秋天的怀念》教案你知道多少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范文资讯网小编整理的“第一课时《秋天的怀念》教案范文大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第一课时《秋天的怀念》教案范文大全(篇一)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抓住课文的动作、神情、语言,体味人物内心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点燃学生情感,引发真情。

2、说一说作者在北海烂漫的菊花前,对母亲说的话,并写下来。

3、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重点词句,体会母亲的内心活动。感受伟大无私的母爱。

教学难点:

对母爱情感的迁移,读出自己的感情,抒发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有这样一位儿子,在他二十一岁正值风华正茂之时,却不幸患病,导致双腿瘫痪。他痛不欲生,不能自拔。有这样一位母亲,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精心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他重新点燃生活的信心。可就在北海的菊花烂漫开放的时候,母亲却带着无限的牵挂永远的离开了,而这个特别的秋天,也成了儿子永生的怀念。

2、板题,学生读题,思考:儿子怀念的是什么?

二、自由研读,感悟深深的母爱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哪些句子让你真切感受到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并在旁写下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感悟。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感悟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①“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a、师:“这时”是怎样的时候?“悄悄地躲出去”你体会到了什么?

b、师:“母亲的爱就是在我脾气暴躁的时候——”

师:“母亲的爱就是在我看不见的地方——”

师:“母爱是如此——”

c、感情朗读。

②“当一切……悄悄地进来……”

a、师:“悄悄地进来”你体会到了什么?

b、师:母爱就是这样细微到每一个动作。

c、感情朗读。

③“对于跑和踩这一类的字眼……又悄悄地……”

a、师:母爱就是这样细微到每一个字眼。

b、感情朗读。

c、齐读上面三个带有“悄悄地”的句子,反复体会母爱的小心、细腻、真挚、深沉。

④“母亲扑过来……”

师:母亲扑下去的是什么?她抓住的仅仅是我的手吗?她忍住的是什么?这是

查看全文>>>

大数的认识教案第一课时

范文资讯网大数的认识教案第一课时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大数的认识教案第一课时,2024大数的认识教案第一课时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