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杨善洲观后感 > 导航 >

杨善洲观后感

在读了《杨善洲的故事》一书后,让我产生了许多感想。其中感触最深的就是杨善洲老书记身上那一份至诚的责任心。老书记二十多年如一日,坚守住自己的梦想。回顾老书记走过的道路,那深深浅浅的履迹像无声的文字,悄悄地在身旁耳语。是他,用坚实的行动诠释了责任的意义。不论你身处哪个阶段,身上都有一种责任:童年之时,你有听父母话的责任;学生时代,你有学好各项知识的责任;工作阶段,你有为自己的事业而奋斗的责任;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身上背负了太多的责任,我们更应该将这种责任肩负起来。

记得其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保山地委建办公大楼,眼看第一层已经建起,却因昌宁县金华乡发生水灾,杨善洲老书记立即召开会议,并将项目建设的资金拿来救灾,多么的令人敬佩!联系现实,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不愁吃穿,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而许多同学却丝毫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竟在学校中浑浑噩噩地度过了这三年美好的时光,与贫困山区的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多么的令人惋惜!所以,我们当代大学生更应树立起这一份责任心,将各项科学文化知识学好,才能对得起父母们用汗水给我们换来的学费!

还有一次,老书记在任土改小组长时,在石头寨老安家住了半年多,临走时老安在给老书记的纸包下面放了两张一毛钱,老书记眼眶红了,回到保山,那两毛钱像块大石头一样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老书记主动自我检讨,并且还不远万里步行到了老安家,将两毛钱换给了老安,老安哽咽了.....虽是群众干部,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丝毫不占群众便宜;这不正是我们学生干部应当学习的吗?作为学生干部,不论工作开展得多么辛苦,都应时刻树立一个意识,那就是:学生干部就是服务同学的。工作做好了,我们学生干部的责任也就履行到位了。然而现如今却发现学校的许多学生干部存在着严重的官僚主义现象,开展工作都是命令别人去做,而自己却在那里颐指气使。这是作为学生干部应坚决杜绝的。学生干部,就是一种责任,一种把各项工作做到位从而方便同学、服务同学的责任,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时刻都应铭记这一份责任,并积极地去肩负起它,实现它。

儿子是母亲最好的药。杨善洲老书记将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工作岗位上,而回施甸老家探亲从未坐过公家的车。三十多年来,老书记成天忙于工作,很少回家。一年半载回去一次,在家的时间最长也不过三天,他对老人说:娘,不是儿子心肠硬,只因您儿子是人民的干部。在老人家最后的弥留之际

查看全文>>>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杨善洲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杨善洲老人在政府工作退休后,不但没有接受政府的高官厚禄好好的颐养天年,而且他执意要回家乡大亮山,政府同意杨善洲回家乡。杨善洲一回到家乡就办起了林场,一开始树苗不够,他就发动群众把盆栽移植到山上,树苗还是不够,他每次回城就去捡果核,现在大亮山从光秃秃的山头变成了树木茂盛的森林。前几年云南干旱很多地方根本没有水,只有大亮山有水,虽然受干旱的影响水管里水少了很多,但是村民们十分的满意。杨善洲坚持党的政策,不拿村民们的一分一毫。

杨善洲老人的林场价值三亿,他说:我退休后,我会把林场交给政府。杨善洲老人在一次雨后上山查看树木,不慎跌倒导致左腿粉碎性骨折。在腿伤好一点后柱着拐杖又一次进入了大亮山,从这次后他再也离不开拐杖了。政府奖励了他20万元,他用16万建了学校和公路留下4万元给老伴儿养老。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民谣唱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杨善洲老人用他的一生,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树立起光辉的楷模。向杨善洲老人学习,就是要向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共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杨善洲老人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大家。他那种无私奉献、正直善良、替他人着想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值得我们学习。我也要做一个无私奉献、正直善良、替他人着想的人。我现在是一名学生,无法做出像杨善洲老人那样的成绩,我的奉献就是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并且爱护学校的财产和公务。我还会做一名保护环境的公民。我觉得所有的官员都应该像杨善洲老人学习两袖清风当一个清官。

查看全文>>>

参观了杨善洲林场之后你有何感触呢,下面一起去阅读小编整理的杨善洲林场心得体会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杨善洲林场心得体会1

20xx年3月8日,局党支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赴施甸县大亮山善洲林场参观学习,并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要求,以杨善洲精神为镜子,对照检查,寻找差距,进一步推进局机关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一路上,我们怀着对杨善洲无比崇敬的心情,驶进了一条并不宽敞的山间林道,一直蜿蜒通向大亮山深处,两旁是一棵棵笔直的、生机勃勃的松树,像一排排精神饱满的守卫大亮山的卫士,巍然挺立。半小时之后,我们就到达了杨善洲的墓地。

根据善洲林场工作人员的安排,我们参加了五项活动。首先,参观了杨善洲事迹展览室,一幅幅画呈现了杨善洲担任地委书记工作时的情景,与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辞辛苦、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其次,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向杨善洲陵墓敬献了花篮和鲜花,向杨善洲深深的鞠躬、默默的缅怀,仪式结束后解说员讲解了杨善洲的事迹,大家静静地听着,在心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敬意——不是矫情的赞扬,不是虚伪的,也不是夸张的表演,而是真真实实的感受。第三,全体党员在杨善洲陵墓前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表情庄重严肃,态度认真端正,决心通过活动表达要以实际行动学习杨善洲精神,在本职工作中勇创佳绩。第四,参观了杨善洲在林场工作时的住宿环境,看着那四面是细灌木编制成墙盖起的油毛毡房,屋里还保留着杨善洲生前生活的痕迹——一张用四根木桩支起,上面是用细灌木搭起的床板,凸凹不平,铺上几缕龙须草,就是床,床边挂了杨善洲的镇山三宝:竹叶帽、蓑衣和砍刀,旁边一张简陋的办公桌,一个十分简单的火塘,这就是他在林场的工作环境。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一个61岁老干部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竟然到这样的地方来践行诺言——退休后要为乡亲们办一两件好事实事。这是怎样的境界?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对于现在的年轻一代是多么的难以理解啊!第五,观看了杨善洲事迹影视片和《蓝天访谈》,语言真挚朴实,没有任何修饰,阐述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大公无私、任劳任怨、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积极奉献,对自己和家人却敷衍了事、随随便便、极为小气。

经过参观学习,听着《蓝天访谈》里那质朴的声音,为自己以前的碌碌无为而惋惜,一个人一辈子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

查看全文>>>

2014年5月在凌空街道办事处观看电影《杨善洲》、《第一书记》后,我们心潮澎湃,深受教育与鼓舞。影片《杨善洲》,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近20年的地厅级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交给国家。影片《第一书记》,原本在省财政厅工作的沈浩,干了多年公务员后,毅然放下优越的工作环境,抛下优越的生活条件到凤阳县小岗村进行挂职工作,并且在小岗村一干就是六年,他为小岗村铺路、修桥,帮助贫困户,招商引资进行经济改革,让几十年来驻足不前的小岗村大踏步的前进,赶上了中国经济的潮头,但当小岗村正在重现昔日辉煌时,自己却因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杨善洲同志和沈浩同志的先进事迹感动着我们,他们演绎的更是奋斗的感动,官不大,责任却重大,他们对人民付出了一片真情,亦收获了无限的尊重与爱戴。他们将自己的目的与抱负栽植于工作的土壤,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培植,用挥洒的汗水浇灌。他们的努力与心血没有白费,他们给人民带来了幸福,给年迈的母亲、贤惠的妻子及家庭一个完美的交待,更给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给了这个时代一个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取向。让我们心灵受到震撼、精神得到洗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尤其在当前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党员,社区干部,我们要以杨善洲同志和沈浩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做到心系居民,一心为居民服务,真正用一颗赤诚的心投入到为居民服务中去,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贡献。

查看全文>>>

有没有比较好的范文模板呢?工作中,制作文档是经常的事情,写作范文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思想。范文的整体框架很清晰使人一目了然地看到文章的重点,真心推荐这篇关于“杨善洲的故事观后感范文”的精品文章值得一读,敬请您贡献宝贵时间阅读此文!

杨善洲的故事观后感范文 篇1

3月23日,学校组织党员、预备党员观看了杨善洲通知先进事迹,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先进青年,我怀着急切的心情也参加了这次活动,杨善洲同志的大公无私、坚守信念、一生奉献深深的打动着我的心。影片通过记录杨善洲担任地委书记带领人民群众抗旱和退休后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等事迹,向我们生动传达了一位党员是如何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如何默默奉献其一生的。

杨善洲,男,汉族,1927年1月生,云南保山施甸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20xx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杨善洲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淡泊名利、地位,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20xx年4月,他将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从影片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杨善洲老书记是如何六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的。作为新时期的青年,我们应当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世界观,扎实工作,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影片观看后,我进一步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一些其他事迹,通过学习我对杨善洲同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认为我们应当学习杨善洲同志以下品质:

一、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杨善洲的故事观后感范文 篇2

这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叫“杨善洲的故事”。这本书主要

查看全文>>>

杨善洲,一个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穷尽一生,用墨如泼书写为民情怀;他为官十年,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他退休20年,植树千万棵,绿染大亮山;他60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而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品质、能力、行为三者的统一体。品质是基础,能力是核心,行为是关键。优秀的品质、高超的能力和模范的行为,涵盖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义,囊括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主旨,揭示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精髓。杨善洲同志就是把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的优秀典型,并以其人格魅力穿越时空,烛照世人。 他,是个爱国之民,曾为滇西抗战远征军当担架队员,新中国成立后,投身共产党的怀抱,矢志不渝,忠于祖国,忠于党,忠于人民。 他,是个廉洁之官,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他,先天下之忧而忧,集中体现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他,用全部生命和心血实践入党誓言,又饱含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他,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人;是一个与老百姓血肉相连的领导干部;是一个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是一个人格高尚的创业带头人。 他, 二、加强党性修养的具体方法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产党员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提高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能力,学习既是党员干部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适应党的建设的需要,更是人民群众对党员的迫切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造的良好习惯。 一是要提高理论素质。无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都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党的理论建设也是与时俱进,这些理论是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下来的先进经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先进理论, (二)锤炼自身的思想品德 一个人有了崇高而伟大的理想,还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没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伟大的理想也是不能达到的。道德是一个人灵魂的力量,作为共产党员应该通过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是要有正确

查看全文>>>

《“无私奉献、清正廉洁”——形象电影《杨善洲》观后感》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亲爱的朋友们,当领导交给您一篇陌生的公文,您还在为了苦苦揣测其格式或者内容而烦忧吗?即将从学校毕业的莘莘学子,还在为了写好一篇论文而找不到合适的资料烦恼吗?我知道,在撰文过程中,这些林林总总的烦恼总是伴随着左右。11月份,随着小编资源下载中心的全新上线,您的这些烦恼和忧愁或许能得到有效缓解。

在这里,开发了一套美观的系统页面,囊括了六大板块,分别是软件、小说欣赏、论文参考、范文合集、经典名著和教程。

在这里,每天,我们网站的编辑们和写作老师们,孜孜以求,仔细地搜寻琳琅满目的实用素材,以原创+搜集+再加工的方式,确保传上去的每一份资料,能为广大撰稿者提供相应的参考价值。

在这里,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勤奋和专业给带来实用的体验,逐渐将资源下载中心打造成一个文字领域的资源库。

写作软件:我们将精选目前比较流行和实用的写作软件,供时间少,任务重的用户使用,以期达到事半功倍。当然,大家不能太多借用写作软件,毕竟“天才兼学万家,庸才模仿一家”。

小说欣赏:在这里,有最新出现的网络小说,也有名家名篇名作,博古承今,具有保存价值。

论文参考:这里我们将囊括各领域的最新最全的研究资料,供正在撰写论文的作者提供参考,全部是免费的,下载之后即可使用,因为,现在很多实用资源库都是要收费的。

范文合集:在这里囊括了大量政府公文,我们将为广大政府秘书或者公文撰写者,提供格式、文风、文句上的参考。

经典名著:我国的灿烂浩瀚的文化,凝聚了先贤们的心血,他们为我们创造了大量耐读、经典、实用的文学资料,那些古典名著和近现代名家的大作,下载下来,学习一下,不啻为文学素养提高的一种深化。

实用教程:将会搜罗名家指导写作的佳作,通过学习他们的写作方式和创作思想,有效提升自己的文字驾驭能力。

小编,作为一家专门为大家提供写作服务的大型网站,我们不是希望为大家写多少文章,而是想缓解大家的写作烦恼,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写作经验,搜寻写作学习素材,提高大家撰稿能力的平台,我们知道,写稿不容易,当夜深人静后,大多数人在为城市的灯火和旖旎美景而流连的时候,写作工作者们可能还在点燃一支烟,孤独地苦苦思索。我们就是要为这群思索者减轻烦恼,要让他们的文学创造过程是愉悦的,这也是我们设置资源下载中心的初衷,我们坚持着,会始终

查看全文>>>

学习杨善洲精神:以杨善洲为镜子 本文作者:云南红河卫校 饶培辉 (新浪博客:)

每个人都照过镜子,每个人都需要镜子。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杨善洲就是一面明亮的镜子,与之对照,先进分子可以发现不足,落后分子可以发现问题,腐化堕落分子会暴露丑恶。

乐于和敢于对照杨善洲这面镜子的人,无疑是光明磊落的人。而且,必将通过这面镜子,发现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缺点,由此受益一生。

不愿意或者不敢对照杨善洲这面镜子的人,可能是问题严重的人,甚至是病入膏肓的人。这些人若不痛改前非,必然在泥沼里越陷越深,最终自毁前程,甚至断送性命。

☆杨善洲很固执,固执成一头拓荒的牛。他退休不要国家照顾,不进省城享福,而是一头扎进荒山野岭,住在深山里,“白天种树,晚上烤火”,拼了老命办林场。他要履行“退休后为家乡做点事情”的庄严承诺。这一做,就做了整整22年,这一做,就做成了辉煌的事业:他和他带领的林场工人,在大亮山上完成了5.6万亩人工造林、1.6万亩杂木林、700多亩茶叶、50亩澳洲坚果、100亩美国山核桃的壮举。绿化了荒山,造福了百姓。作为荒山承包人,杨善洲拥有林场的产权,留着,他拥有一个绿色银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卖了,他和他的子孙几代人都是富翁。有人因此称他为“施甸第一富翁”。

然而,他不做物质上的富翁。2008年11月11日,82岁的杨善洲把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了施甸县林业局,交给了国家。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走一根草去。他将政府奖励的10万元捐给保山一中,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杨善洲,又回归两袖清风。然而,杨善洲却是更高层次的富翁:他以60年的执着,坚守住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他的善行、他的作风、他的精神,长成了一棵顶天立地的“雪松”!

与之相反,那些在退休之前违法乱纪为自己捞好处,退休之后还用尽余威谋取个人利益的人,在“杨善洲”这棵雪松面前,是多么卑微,多么灰暗,多么苍白。

☆杨善洲公私分明,他在公与私之间划定了楚河汉界。他在位期间,回家看望父母不坐专车,自己买长途客车票。杨善洲出差和下乡,从不允许家里人搭乘顺风车。一次,他到家乡姚关镇出差,在保山一中读书的女儿想顺便搭车回家,他说:“我是公家的人,办公家的事,坐公家的车。你是杨善洲的囡,凭啥坐车?”杨善洲晚年,省市

查看全文>>>

通过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斗志和情操。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山义务植树造林,无偿担任大亮山林场场长,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杨善洲同志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 查看全文>>>

篇一:杨善洲 近日,我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感触十分深刻。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 杨善洲同志出身贫寒、经历坎坷,做过石匠,饱尝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所有辛酸苦辣。凭着一腔热诚、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导干部后,60年如一日两袖清风,始终保持恪守信念,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忘我工作,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为了履行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事实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他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详晚年的机会,义务反顾的扎进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献给国家。 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作为退休站一名普通干部,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和追求老书记“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的理想信念。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从方方面面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 一是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杨善洲同志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二是学习他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三是学习他无私奉献、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他“为官”多年没有为家人安置工作和捞上一册“农转非”本本,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也被他婉言拒绝了。他也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时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却把个人大量的积蓄投入到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上,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人民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献给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试想,如今这样的干部、这样的领导还有吗?这正是杨善洲老书记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的 查看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