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党员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 导航 > 教师党员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

党员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党员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教师党员学习杨善洲心得体会,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这个周末,我认真学习了学校给我们发放的《杨善洲》、《大亮山之子》、《对话杨善洲》、《穷尽一生书写为民情》和《坚守信念绿染大亮山》等材料,使我感触很深。虽然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党员教师,但是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应该是我们每个党员教师的人生信条。通过学习体会如下:

在他的名字又一次传遍云岭、感动神州的时候,他却走了。杨善洲同志走了,大亮山不会忘记,和他并肩奋斗过的战友们不会忘记,当地的人民群众不会忘记,他用大山般坚定的信念、大海般宽阔的胸怀,在人生画卷和云岭大地上书写的精彩。他的故事,像他栽的树一样多。我们看到的,只是屈指可数的几株。可我们知道,大亮山上的每棵树都看到了他为绿染大亮山付出的艰辛,都用生命记录了他和大亮山的故事。那藏在心里的层层叠加的年轮,都是它们积攒下来的对杨善洲的深刻记忆。

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的地厅级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1988年4月,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

一、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杨书记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向杨书记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二、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

三、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

四、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群众利益无小事。一个为官一方的官员,所做的事是大事还是小事,要问民众,不是说百姓心中有杆秤吗?大事、小事

四、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这是杨善洲同志最本质的精神所在,学习杨善周同志就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杨善洲心得体会
篇一:杨善洲

近日,我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感触十分深刻。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

杨善洲同志出身贫寒、经历坎坷,做过石匠,饱尝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所有辛酸苦辣。凭着一腔热诚、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导干部后,60年如一日两袖清风,始终保持恪守信念,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忘我工作,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为了履行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事实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他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详晚年的机会,义务反顾的扎进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献给国家。

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作为退休站一名普通干部,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和追求老书记“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的理想信念。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从方方面面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

一是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杨善洲同志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二是学习他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三是学习他无私奉献、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他“为官”多年没有为家人安置工作和捞上一册“农转非”本本,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也被他婉言拒绝了。他也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时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却把个人大量的积蓄投入到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上,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人民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献给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试想,如今这样的干部、这样的领导还有吗?这正是杨善洲老书记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

四是学习他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

五是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着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作为退休站一名普通干部,我将时刻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把他的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真正以退休职工的利益为重,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以人为本,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赤诚之心对待退休职工,努力为退休职工办实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二:杨善洲心得体会

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西保山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学习杨善洲同志心得体会。

杨善洲说,"我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扑下身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先做村民后当村官,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疾苦。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同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和具体方法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永远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力量源泉。

杨善洲持有并践行的朴素共产党人的思想,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树立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真正的共产党人,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永远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杨善洲同志常说:"不要想人民、党对不起我们,多想一想我们的工作怎么样,有没有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地方。"我们要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价我们工作最高标准,为新农村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杨善州同志说过"作为党员,不能光想着自己、光想着钱,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一个人对名利的态度,其实取决于他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方向,是共产党人最重要的党性。

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坚守理想信念,自然就会脚踏实地践行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较个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群众工作。杨善洲同志是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他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我们一定要群众的冷暖他感同身受,群众的困难他系挂心头,不断激励着他为民办事的热情、为民造福的决心,不断坚定着他一辈子做人民公仆的理想信念。值得学习,值得我们一辈子学习。

篇三:杨善洲心得体会

最近一个响亮的名字再次响彻大江南北,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他就是被人民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的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

“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是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在职时的一句口头禅,朴实的话语中渗透着“乡土气息”与坚韧品质。杨善洲195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

“我们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园吗?”这是杨善洲坚守一辈子的理由,也是他奋斗一辈子的写照。()坚守一辈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半辈子,杨善洲身在其位,手中有权,权只为老百姓所用。

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访民情,每次杨善洲在下乡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包谷就种包谷,他的足迹遍布保山的村村寨寨,为改变保山地区的面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队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一次,听说保山县大官市大队成立了一个茶叶专业组,没有生产基金,到处借钱,马上给送去了8百元。有些人感到吃惊:“杨善洲这样埋头苦干和无私奉献图个啥?”他说:“我们共产党员就要像鲁迅说的那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输出的早血!"

“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这一个个亲切的称呼正是人民群众对他努力工作的认可,对他无私奉献的肯定,对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赞扬。

为官一任的几十年里,杨善洲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老伴,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愧对开着农用车跑运输的孙子们。为此他伤过心,流过泪,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

“虽然我的职务退休,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要接着帮群众办”。走下工作岗位以后,时任省委书记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谈话,让他退休后搬到昆明居住,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杨善洲婉言谢绝了:“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正是凭着这种坚定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怀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群众的热爱,杨善洲在退休后的第三天就说服家人,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家乡施甸县无偿担任大亮山林场场长,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

杨善洲把自己退休后的22个春秋献给了大亮山,“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退休又钻山沟沟……”这是在云南省施甸县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在大亮山林场工作的每天起早贪黑勤劳动,把荒凉空旷,山石裸露的荒山建成了苍翠的绿洲,让不毛之地变成了生命的乐园。不求一分钱的回报。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早就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心里,并心甘情愿一辈子奉献不止。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杨善洲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四:杨善洲心得体会

2月26日,我们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杨善洲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实况录像,心里久久难以平静。5位讲述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杨善洲和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生动的讲述,句句感人,字字情真,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杨善洲同志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崇高品质与奉献精神。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公务员,我们更要认真地、仔细地学习,在心里建起属于自己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一、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

退休前,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后,他志在千里,植树造林,把“我要回家乡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这句话讲的铿锵有力,开始了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征程。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要求我们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努力奋斗,不断磨练自己意志。

二、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同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甘愿放弃退休后的优越待遇,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山区的发展和山区人民生活的改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持了共产党员本色。我们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忠诚于党的事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

三、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要牢记的宗旨就是全心权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来说,首先要具有的基本素质就是公仆情怀。杨善洲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含义。他光明磊落,心里装满党和人民的利益,唯独没有自己,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却折射出万丈光芒。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公仆,在工作中认认真真的为老干部服好务。

四、学习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杨善洲同志一辈子节衣缩食、生活简朴,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任何私利。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富裕了,工作条件也更好了,但是我们不能丢掉这个好的传统,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进一步营造崇尚节俭、朴素文明的机关良好尚。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更加积极的投入创先争优活动。

学习杨善洲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杨善洲精神心得体会

4月12日,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龙刚在金平县20xx年老干部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老干部工作者和老干部要学习杨善洲同志为党的事业终生奋斗的“一辈子”精神,学习他密切联系群众和艰苦朴素的“草鞋”精神,学习他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公仆”精神,学习他不忘共产党人身份和退休后投身家乡建设的“不忘本”精神,做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优秀老干部工作者和退休不退党、积极发挥余热的老干部。

龙刚要求,各级老干部工作者要认真做好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做到“四心、四必访”。一是工作生活上对老干部做到“四心”。各级老干部工作者对老干部要真诚相待,做到办事热心、生活关心、解释耐心、心怀爱心,认真落实好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切实关心好老干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做老干部工作生活上的“勤快人”。二是思想感情上对老干部做到“四必访”。各级老干部工作者对老干部要经常嘘寒问暖,做到逢年过节必访、大病必访、寿诞必访、家有急事必访,从精神层面关心好老干部,做老干部思想感情上的“贴心人”。

龙刚要求,老干部要深入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争做践行杨善洲精神的“四种人”,为金平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向建党90周年献礼。一是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人。老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支持党委政府各项工作。二是做边疆发展的奉献人。老干部要积极发挥余热,更加踊跃地参与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投身于建设新金平大潮,积极建言献策,在金平“十二五”规划建设中再立新功。三是做党史教育的传承人。党史教育是今年县委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课,老干部要主动现身说法,积极向身边的人宣讲党和金平的历史,带头做党史教育的传承人。四是做社会风气的引导人。老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模范遵守党纪国法,言传身教地教育和引导身边的人改变陈规陋习,净化社会风气,在促进社会和谐中起带头作用。

杨善洲学习心得体会


我们观看了《杨善洲》电影,心里久久难以平静。电影对杨善洲和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生动的讲述,情节感人,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杨善洲同志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每一个员学习的崇高品质与奉献精神。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员、一名公务员,我们更要认真地仔细地学习,在心里建起属于自己的人的精神家园。

一、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

退休前,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后,他志在千里,植树造林,把我要回家乡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这句话讲的铿锵有力,开始了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征程。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要求我们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努力奋斗,不断磨练自己意志。

二、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同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甘愿放弃退休后的优越待遇,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山区的发展和山区人民生活的改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持了员本色。我们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忠诚于党的事业,坚定主义信仰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

三、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对于人来说,要牢记的宗旨就是全心权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来说,首先要具有的基本素质就是公仆情怀。杨善洲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员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含义。他光明磊落,心里装满党和人民的利益,唯独没有自己,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却折射出万丈光芒。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员、一名人民公仆,在工作中认认真真的为老干部服好务

四、学习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杨善洲同志一辈子节衣缩食、生活简朴,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任何私利。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富裕了,工作条件也更好了,但是我们不能丢掉这个好的传统,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进一步营造崇尚节俭、朴素文明的机关良好尚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更加积极的投入创先争优活动

学习杨善洲同志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感触很深。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的地厅级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义无反顾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他没有用权力为子女解决就业问题,因为直到目前,他的家人依然扎根农村,守着那点田地。当地老百姓都说他他太死板了,做了那么大的官儿,一点都不为儿女考虑!从他退休后一直为家乡人植树造绿直至身老病死。
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我们一定要向杨善洲同志学习。
学习杨善洲同志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学习杨善洲同志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
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的精力献给教育事业。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做一名无私奉献、一身正气的好教师。
杨善洲同志用毕生精力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忠贞不渝地坚守了一名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而不懈努力。然而,在今后的生活中,即使我们不能绝对做到向杨善洲老人一样的为人处事,但我们也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学习杨善洲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杨善洲事迹心得体会

本文作者:liguowei111 原创投稿
学习杨善洲心得
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 机会,扎根家乡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 22 年,建成了面积 7 万多亩、价值 3 亿多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的移交当地政府。 杨善洲同志常说:“党员就应该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不管什么时候, 都不能脱离群众,都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要多为老百姓办实事。不能光想着自 己,想着钱,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杨善洲同志说到做到,自从他工作以来, 随时用共产党员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心里时刻想着老百姓。 杨善洲同志说:“不能光讲经济建设不讲思想建设,而且要把思想建设摆到更 重要的位置, 不能让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市场经济中丧失理想信念, 丢掉奉献精神, 迷失了方向”。 杨善洲是一个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 甘为群众忘我奉献一生的 共产党员,是群众心目中优秀共产党员的鲜活形象,是创先争优活动中全体共产 党员学习的榜样。创先争优,就要想杨善洲一样,常怀为民之心,为人民群众办 事实,办好事。讲求奉献精神,把一生的热血献给祖国和人民,牢记党的宗旨, 用行动把党的光辉形象树立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永远保持党员和农民的本色。无论官有多大都想着 他的百姓们。老百姓的温饱时刻牵动他的心。 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学习: 一、学习杨善洲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 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 党员的风采。 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 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常对家 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把价值 3 亿元的林场无偿 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 10 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 20 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 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 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 正气。 二、学习杨善洲同志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 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 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 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 的业绩。 三、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 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 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 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 婉言谢绝, 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 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盛年时期, 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 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 出于对他几十年卓有成绩的褒奖 和关心, 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 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 但他婉言谢绝, 把“我 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 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 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 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 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 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 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 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学会忍耐,成长 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杨善洲同志用毕生精力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忠贞不渝地坚守了 一名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 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 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一辈子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 首位,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 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 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了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以感人的事迹,集 中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时代风貌,是 共产党员和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的楷模。 我们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就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用饱满热情的精神状 况对待学习。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向扬善洲学习。

党员干部学习杨善洲同志心得体会


作为土生土长的施甸人,我在成长的历程中时常了解到许多关于老书记的感人事迹,也可算是杨善洲老书记先进事迹的见证人。近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又一次认真地学习了杨善洲老书记先进事迹的点点滴滴,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最后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近日,李源潮指示:杨善洲同志60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的先进事迹和思想境界十分感人。他是老干部中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要把杨善洲同志作为创先争优的重大典型予以宣传。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对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近日再次指出: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学习后心灵再次受到震撼,我为家乡养育了杨善洲这样的党的好干部而自豪和骄傲,同时,作为老书记家乡的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和追求老书记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的理想信念。

俗话说,做好事做实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做实事。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用毕生精力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忠贞不渝地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作为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出身贫寒、经历坎坷,做过石匠,饱尝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所有辛酸苦辣。他凭着一腔热诚、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导干部后,始终保持恪守信念、清正廉洁、艰苦朴素、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他一生艰苦朴素,时常是头戴竹叶帽、脚穿草鞋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通过学习,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同时,时刻提醒自己任何时候不能因为身份地位的改变而忘本变质。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他为官多年没有为家人安置工作和捞上一册农转非本本,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也被他婉言拒绝了。他也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时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却把个人大量的积蓄投入到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上,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人民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献给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试想,如今这样的干部、这样的领导还有吗?这正是杨善洲老书记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他几十年如一日,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把毕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献给了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

总之,杨善洲老书记的一生是艰苦奋斗、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身体力行俯首甘为孺子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通过学习他的事迹使我体会到,做好事业必须先做好人,必须端正心态,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不能好高骛远,必须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进一步加强执政为民的理念,随时谨记自己身上的责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教育我们的干部职工,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成绩,以达到创先争优学习提高的目的。

(小编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