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 导航 > 参观杨善洲林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参观杨善洲林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参观杨善洲林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5月17日,XX队深入保山施甸县,缅怀杨善洲同志并参观了林场。在杨善洲同志的陵园前敬献了花圈、重温入党誓词,种植纪念树,参观杨善洲同志生前居住过的窝棚、生前用的劳动工具以及那片他22年来的心血,面积5。6万亩的林场。了解了他的先进事迹以后,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向杨善洲同志学习:

一、 学习杨善洲同志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

二、 学习杨善洲同志忠以报国、恪守信念的执着精神忠诚于党和人民,是共产党党员最基本的政治品质和要求。杨善洲同志退休后放弃省城的舒适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把全部精力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用言行诠释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三、 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着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里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四、学习杨善洲同志永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经过学习和讨论,我明确了作为一名党员在新时期的先进性,一是要立足本质、全心服务。热爱自己的事业,坚持党的方向;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争创一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二是优质高效,精益求精。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业务能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三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维护民主集中制原则,执行党组织的决定,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四是不计得失,乐于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

五、学习杨善洲同志检以养德、知行一致的革命精神杨善洲甘于清贫,一生清正廉洁、生活简朴,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人员谋取任何私利。他身居简陋的住所,工作在寂寞的深山,始终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为了人民和自己心中崇高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人格力量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感召和引领着人们为建设美好家园而不懈奋斗,充分体现了一个优秀党员忠于使命的优秀品质。

老书记用他的言和行提醒着我们:无论你处在任何位置,一定要为别人做点什么,才算真正的活着。老书记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却不平庸的人,如路边的雏菊,虽然默默无闻却能用平淡的生命为岁月增添一缕芳香。 “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这便是老书记的人生写照!“ 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这是杨善洲老书记最本质的精神所在,我们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人民群众着想。学习杨善洲同志牢固正确 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自觉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的有用之才。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及干部,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奋进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党的事业甘于奉献自己的一切的精神。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杨善洲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党员职工,我将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参观善洲林场心得体会范文


根据云南省司法厅关于认真做好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六个一”要求,农科所按预定学习教育计划,于20x年6月1日至12日,组织全所警察职工分两批到施甸县善洲林场教育基地观摩学习,我有幸参加了第一批参观学习。

在去林场的路上,看着道路两旁巍然挺立、郁郁葱葱的树林,我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电影里杨老书记那些感人的情节,眼前出现了一位身披蓑衣、头戴草帽拄着拐杖在集市上捡果核的老人、一个佝偻着身躯在大山上忙碌的身影……他一贫如洗,却为国家贡献了价值超过3亿元的林场;他一生清贫,一直和儿女挤在地委九十年代的老宿舍。22年扎根深山,带领群众植树造林,使近5.6万亩荒山重披绿装,创办大亮山林场,为纪念杨善洲,大亮山林场被更名为“善洲林场”。

首先,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杨善洲墓地走去,大家一起瞻仰老书记的陵墓,向杨老书记的雕像敬献花篮、默哀、鞠躬,默默的缅怀,在老书记陵墓前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表情庄重严肃,态度认真端正;然后,大家一起参观了书写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杨老书记的题词和记载了杨书记一生为官为人生动感人事迹的“碑林”,听讲解人娓娓道来的讲解,深刻体会,在心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敬意;随后,我们来到1992年建立的老场部小院,这也是老书记和战友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有简陋的宿舍和食堂;紧接着,大家步入一段土路,侧身弓腰走进简陋、低矮的油毛毡窝棚,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抬头就能看见天空已经千疮百孔四处漏雨的油毛毡屋顶,环视四处灌风的树桩篱笆墙,大家凝视着树桩篱笆墙上悬挂着杨善洲老书记的植树造林的“三大法宝”――蓑衣、砍刀和煤油灯,注视着曾经用碳灰堆成的火塘、火塘边熏得漆黑的茶壶、白瓷脱落的口缸、草席铺垫的简易四脚木床,大家仿佛又看见老书记20余年如一日坚守大亮山植树造林的身影;随着解说员的介绍,我们一起抬头仰望老书记门前的“党徽树”,就是这样一颗平凡的松树,正如老书记平凡的身影,却形象生动地蕴含着老书记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的恒心和决心;最后,参观了杨善洲事迹纪念馆,里面摆放着老书记生前的布鞋、拐棍、蓑衣、草帽、马灯、锄头、水壶,还有一张张泛黄的珍贵照片,一幅幅画面呈现了老书记工作时的情景,与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辞辛苦、兢兢业业、克己奉公,让我感受到老书记朴实为民、清正廉洁、情系大山、开荒种树、无私奉献的感人的一生。一句句类似 “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样的口头禅一次又一次受深深的触动了我心底的崇敬与惭愧,为自己以前的碌碌无为而惋惜。

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一位61岁的老干部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竟然到这样的地方来践行诺言――退休后要为乡亲们办一两件好事实事。这是怎样的境界?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对于我们现在的80后一代人是多么的难以理解啊!我无法体会善州老书记决定将林场交给国家的那一刻心中究竟何思何想――也许在他看来这本就理所当然,但我可以从听到看到的细枝末节中,想象这20多年来老书记为了这片山林究竟付出了何种艰辛,20多年如一日的坚持,一生为民的奉献,无不履行了这位老共产党员坚定的誓言。一个人一辈子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把本该属于自己的利益无私地奉献出去,心中只有工作和人民群众,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怎样的一种品格?一个人60年如一日,恪守信念,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这是怎样的一种追求?这就是杨善洲 “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的理想信念,一切为了党的事业,一切为了群众满意,一切为了人民幸福。

善州老书记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却一直留在了这大亮山上。现如今,林场的生活条件虽比当年有了很大改善,但仍旧艰苦,没有网络,没有电视,甚至没有有线电话,职工待遇差,业余生活匮乏,道路难行,t望台上缺乏水…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林场职工仍旧坚守着信念,他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就如同当年的老书记一样,做着最质朴却也最伟大的奉献。

整个教育活动通过认真参观老书记生前劳动、生活过的地方,仔细倾听老书记生前感人肺腑的事迹,在老书记骨灰安放地敬献鲜花,重温入党誓词,以此寄托对老书记的哀思,我们深受感动,倍受鼓舞,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生动理想信念教育,还是一次净化心灵的洗礼。我被杨善洲老书记那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他用一生的实践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和优秀,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谨记他的公仆精神、奉献精神、奋斗精神、服务精神和自律精神,在工作生活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努力学习,立足本职,不断创新, 时刻牢记自己的这份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项工作。

通过参观学习,结合“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要求,“三严三实”指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严以修身”是总书记“三严三实”中的第一句话,可见这句话在“三严三实”中的分量是最高的,总书记说“严以修身”就是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以杨善洲感人先进事迹全面对照自身,深入思考,我深深地体会到,做好事业首先必须先做好人,端正心态,具有顽强的意志,不能好高骛远,从点滴做起,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勤勉敬业;其次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结合工作实际,加强政治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带动身边的人,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以全新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成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杨善洲精神生动诠释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崇高的品质,身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我们要以杨善洲老书记为学习榜样,以他的高尚情操和修养激励自己,真正做到“严以修身”。

在善州林场的参观学习过程中,我理解、感悟着善州精神;而离开大亮山后,我开始更多地思考如何真正践行善州精神。坚守、为民、无私、清廉、信仰,这些杨善洲老书记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在当今社会已变成了一种近乎奢侈的东西,许多人为了金钱名利放弃了对信仰的坚持,逐渐被理想放逐,变得虚浮而功利,我们似乎总是看到这样的世界,仿佛整个社会充满了负能量。然而,我们更该看到的是如善州老书记一般的人,他们带着正义与美好,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用正能量去对抗着社会的阴暗,正如那个在一片荒芜的大亮山上辛勤栽植、终成林海的人一样。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社会上的普通一员,也许默默无名,也许碌碌无为。但是,学习善洲精神,加强自身修养,对于我们来说,永远在路上,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好自身业务工作就是践行善州精神。

杨善洲学习心得体会


我们观看了《杨善洲》电影,心里久久难以平静。电影对杨善洲和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生动的讲述,情节感人,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杨善洲同志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每一个员学习的崇高品质与奉献精神。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员、一名公务员,我们更要认真地仔细地学习,在心里建起属于自己的人的精神家园。

一、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

退休前,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后,他志在千里,植树造林,把我要回家乡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这句话讲的铿锵有力,开始了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征程。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要求我们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努力奋斗,不断磨练自己意志。

二、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同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甘愿放弃退休后的优越待遇,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山区的发展和山区人民生活的改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持了员本色。我们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忠诚于党的事业,坚定主义信仰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

三、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对于人来说,要牢记的宗旨就是全心权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来说,首先要具有的基本素质就是公仆情怀。杨善洲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员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含义。他光明磊落,心里装满党和人民的利益,唯独没有自己,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却折射出万丈光芒。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员、一名人民公仆,在工作中认认真真的为老干部服好务

四、学习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杨善洲同志一辈子节衣缩食、生活简朴,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任何私利。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富裕了,工作条件也更好了,但是我们不能丢掉这个好的传统,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进一步营造崇尚节俭、朴素文明的机关良好尚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更加积极的投入创先争优活动

杨善洲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让我看到了一位共产党员的斗志和情操。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山义务植树造林,无偿担任大亮山林场场长,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杨善洲同志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

杨善洲心得体会


篇一:杨善洲

近日,我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感触十分深刻。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

杨善洲同志出身贫寒、经历坎坷,做过石匠,饱尝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所有辛酸苦辣。凭着一腔热诚、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导干部后,60年如一日两袖清风,始终保持恪守信念,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忘我工作,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为了履行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事实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他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详晚年的机会,义务反顾的扎进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献给国家。

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作为退休站一名普通干部,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和追求老书记“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的理想信念。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从方方面面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

一是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杨善洲同志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二是学习他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三是学习他无私奉献、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他“为官”多年没有为家人安置工作和捞上一册“农转非”本本,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也被他婉言拒绝了。他也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时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却把个人大量的积蓄投入到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上,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人民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献给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试想,如今这样的干部、这样的领导还有吗?这正是杨善洲老书记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

四是学习他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

五是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着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作为退休站一名普通干部,我将时刻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把他的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真正以退休职工的利益为重,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以人为本,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赤诚之心对待退休职工,努力为退休职工办实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二:杨善洲心得体会

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这首流传于滇西保山市施甸县的民谣,不仅唱出了当地群众对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的敬重,还生动地向世人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60年如一日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学习杨善洲同志心得体会。

杨善洲说,"我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扑下身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先做村民后当村官,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群众声音,了解群众疾苦。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同时期群众工作的特点和具体方法不尽相同。但不管怎样,"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永远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力量源泉。

杨善洲持有并践行的朴素共产党人的思想,拉近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树立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真正的共产党人,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永远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杨善洲同志常说:"不要想人民、党对不起我们,多想一想我们的工作怎么样,有没有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地方。"我们要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价我们工作最高标准,为新农村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杨善州同志说过"作为党员,不能光想着自己、光想着钱,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一个人对名利的态度,其实取决于他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灵魂和方向,是共产党人最重要的党性。

我们要学习杨善洲同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坚守理想信念,自然就会脚踏实地践行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较个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群众工作。杨善洲同志是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他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我们一定要群众的冷暖他感同身受,群众的困难他系挂心头,不断激励着他为民办事的热情、为民造福的决心,不断坚定着他一辈子做人民公仆的理想信念。值得学习,值得我们一辈子学习。

篇三:杨善洲心得体会

最近一个响亮的名字再次响彻大江南北,他贫穷,粗茶淡饭,衣着简陋,一生没有任何积蓄;他富有,两袖清风,表里如一,雪中送炭出手大方;他固执,执着造林,心无旁骛,老牛拉车不回头;他豁达,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草帽挨乌纱,平凡铸伟大;对于家人的不理解,他说“忠孝难两全,家国难兼顾”;对于人们的不理解,他说“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他就是被人民亲切地称为“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的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

“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这是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在职时的一句口头禅,朴实的话语中渗透着“乡土气息”与坚韧品质。杨善洲195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

“我们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园吗?”这是杨善洲坚守一辈子的理由,也是他奋斗一辈子的写照。()坚守一辈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半辈子,杨善洲身在其位,手中有权,权只为老百姓所用。

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平民干部本色,戴草帽,穿草鞋,深入田间地头搞调研、访民情,每次杨善洲在下乡途中,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种包谷就种包谷,他的足迹遍布保山的村村寨寨,为改变保山地区的面貌,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农村生产队购买良种、肥料、牲畜等。一次,听说保山县大官市大队成立了一个茶叶专业组,没有生产基金,到处借钱,马上给送去了8百元。有些人感到吃惊:“杨善洲这样埋头苦干和无私奉献图个啥?”他说:“我们共产党员就要像鲁迅说的那样,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输出的早血!"

“草鞋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这一个个亲切的称呼正是人民群众对他努力工作的认可,对他无私奉献的肯定,对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赞扬。

为官一任的几十年里,杨善洲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老伴,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愧对开着农用车跑运输的孙子们。为此他伤过心,流过泪,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

“虽然我的职务退休,但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要接着帮群众办”。走下工作岗位以后,时任省委书记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谈话,让他退休后搬到昆明居住,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杨善洲婉言谢绝了:“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洲。”正是凭着这种坚定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怀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群众的热爱,杨善洲在退休后的第三天就说服家人,放弃了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家乡施甸县无偿担任大亮山林场场长,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

杨善洲把自己退休后的22个春秋献给了大亮山,“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退休又钻山沟沟……”这是在云南省施甸县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在大亮山林场工作的每天起早贪黑勤劳动,把荒凉空旷,山石裸露的荒山建成了苍翠的绿洲,让不毛之地变成了生命的乐园。不求一分钱的回报。他无怨无悔,因为他早就把“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心里,并心甘情愿一辈子奉献不止。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杨善洲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激励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创先争优。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四:杨善洲心得体会

2月26日,我们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杨善洲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实况录像,心里久久难以平静。5位讲述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杨善洲和他的先进事迹进行了生动的讲述,句句感人,字字情真,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杨善洲同志留给我们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崇高品质与奉献精神。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公务员,我们更要认真地、仔细地学习,在心里建起属于自己的“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一、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

退休前,他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退休后,他志在千里,植树造林,把“我要回家乡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这句话讲的铿锵有力,开始了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征程。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要求我们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在实践中开拓创新、努力奋斗,不断磨练自己意志。

二、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动力之源。杨善洲同志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甘愿放弃退休后的优越待遇,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山区的发展和山区人民生活的改善,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持了共产党员本色。我们要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忠诚于党的事业,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

三、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要牢记的宗旨就是全心权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人民公仆来说,首先要具有的基本素质就是公仆情怀。杨善洲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深刻含义。他光明磊落,心里装满党和人民的利益,唯独没有自己,就像一滴平凡的水,却折射出万丈光芒。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公仆,在工作中认认真真的为老干部服好务。

四、学习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杨善洲同志一辈子节衣缩食、生活简朴,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从不以职务之便为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取任何私利。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富裕了,工作条件也更好了,但是我们不能丢掉这个好的传统,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进一步营造崇尚节俭、朴素文明的机关良好尚。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崇高的精神、美好的品德却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的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更加积极的投入创先争优活动。

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人民教量,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后,使我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一、学习杨善洲同志的爱岗敬业、淡泊名利高贵品质。
做过9年石匠、工农干部出身的杨善洲,当了保山地委书记,依然保持着淳朴的农民本色。他脸色黝黑,双手老茧,和农民一起锄田、栽秧,走家串户体察农民的困苦,给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给困难户力所能及的帮助,下乡不给农民添负担,从来都自掏饭钱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给杨善洲担任秘书11年,祝正光印象最深的就是杨善洲时常和农民群众一起下地干活。那时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基层,每天天不亮,我们就出了地委大门,天黑之后才回来。地委开会都在晚上。祝正光说,书记一直认为,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小编 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
在担任大亮山林场义务承包人的20年间,杨善洲接受的唯一报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1996年,随着物价上涨,林场将补助标准提高到了100元。底,保山市委、市政府为杨善洲颁发特别贡献奖,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今年5月,杨善洲将其中的10万元捐给了保山一中,6万元捐给了林场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设。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白了,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记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立志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的交给党的教育事业。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


二、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有这样一位老人,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近20年的地厅级干部,几十年如一日,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 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这是杨善洲老书记最本质的精神所在,学习老书记就要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杨善洲心得体会范文


最近,认真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感触很深。

1988年4月,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完全成材后价值可达3亿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杨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杨善洲同志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杨善洲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身手,承担挑战性工作增长才干。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恪守信念,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杨善洲同志用毕生精力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忠贞不渝地坚守了一名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他一辈子不为权力所累、不为地位所累、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私情所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公仆本色。

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了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以感人的事迹,集中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时代风貌,是共产党员和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市委认为,深入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对于加强当代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增强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教师,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 (小编 htt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