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语文12册全册教案 > 导航 >

小学语文12册全册教案,2024小学语文12册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12册全册教案

青春纪念册

毕业赠言 是儿时天真的期盼

还是年轻时意气昂扬的追寻

总是在走过之后才懂得默然

总是在回忆之后才猛然心惊

不管世界有多大的变迁

不管岁月流逝有多久

您我都是好朋友

我的守望永不变

潮涨潮落年复年

我喜欢在这样的日子里

这样的心情

想想过去的朋友

想想你

别悲伤,你不孤寂,

你的身边纷绕着杏花雨,

杏花雨仿佛粒粒珍珠,

好似友谊对你的祝福。

还记得分别宴会上我们的举杯畅饮吗?

还记得校园中我们共同玩耍的情景吗?

愿美好的回忆时刻伴随着你我,

愿我们相聚时,能再次举起酒杯,

共祝事业的成功,愿友谊长存!

查看全文>>>

鲜 花

教材说明 〔解题〕 《鲜花》是一篇颇有新意的记叙文。文章写一个出国参加比赛的女运动员,因脚伤发作而失败,她以为这次回国不可能像以往那样有人献花。然而,在她十分失意的时候,机场一位女服务员仍然热情地把一束五彩缤纷的鲜花捧到她面前。文章说明一个道理,对一个人来说,胜利与失败同样重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继续奋发拼搏,就会赢得未来的胜利。 本文用一个名词“鲜花”作标题,但作者不直接描述鲜花,却写了一件与鲜花有关的事,揭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创意之所在。 〔结构分析〕 本文是按事件发展顺序记叙的,共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鲜花应献给英雄。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一个女体操运动员因出国比赛失败,回国下飞机后沮丧、愧疚而垂着头走在队伍后面。这部分交代了她曾拿过两项冠军而接受鲜花,又交代了这次比赛失败是脚伤发作造成的,还交代了她因失败而沮丧、愧疚、怕见崇拜者的心理。 第三部分(第6~11自然段),写女运动员接受机场女服务员献上的一束鲜花,她抬起头。这部分着重写女运动员与女服务员的对话,写献上鲜花的神奇力量。 〔语意理解〕 “鲜花,理应赠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能献给一个失败者吗?” 一句话自成一段,用反问句的形式,强调鲜花不可能献给失败者。献花是一种礼仪形式,表示人们对成功者、英雄、先进模范人物的肯定与鼓励,表达人们对他们的崇敬、热爱的情感。肯定、鼓励、崇敬都针对成功而言,不可能针对失败,这是常理。本文用这句开头,为下文作了铺垫,暗示下文会有一个打破常规的事发生,可能有人把鲜花献给失败者。这样开头,极新颖,也极具吸引力。“凯旋”,胜利归来。 “由于她怕见人,就走在队伍最后面,可是当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自己,记者好像有意避开她时,她明显地感觉到受到了冷落,这些都加重了她心中的沮丧和愧疚。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呢?” 这两句话描述她下飞机后的境遇与心态。第1句描述她的境遇。这句很长,有6个分句。前5个分句与第6个分句是因果关系,写人们对她这个失败者的态度是冷淡的,这是第6分句的原因,即加重沮丧与愧疚的原因。原本就觉得失败辜负了人们的期望,愧对父老乡亲,现在人们又冷落、淡然,这就更使失败者无地自容了。“很少有人招呼”、“有意避开”,是“冷落”的表现。人们敬爱英雄、成功者,鄙视、冷落失败者,这很正常,是她意料中的,

查看全文>>>

2003学年度第2学期

学科教学计划

科 目 语文

年 级 六

教 师 刘丽雅

诸暨市暨阳街道浣纱小学

2004年2 月

2003学年度第2学期小学 语文 第 12 册教学计划

2004年2 月

一、班

六(实2)班学生总体上说比较爱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如班内戴茜宇、何杨阳等同学,而且这些同学的知识面也较广,平时阅读量较大。但也有部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更不用说知识面之广,如蔡渭等同学。本学期将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切实提高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二、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为序编排的。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一、二册教材中。本册教材与前几册教材相同,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3条线索。分纵、横两个方面来看,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后,根据单元遍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课本工7个单元,每个单元前有阅读训练的学习提示。告诉迅速本单元阅读的重点和方法。每单元有围绕这一训练点的必学课文3篇,习作训练工7次,听说训练3次,单元练习7个。本册教材在阅读方面的重点有这几项:1、继续进行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2、知道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训练。3、有关句子的训练。4、为加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安排了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指导。

习作训练,2次记事,3次写人,1次修改作文。

听说训练注重提高学生听话的能力和说话能力。

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来安排单元和课文的,思想教育散在无序。

教材还配有作业本和音响教材。使学生增加感知,突出教学重点。

三、

1、 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146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回读鞋96个次要,一部分学会运用。

2、 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回毛笔字临贴,坐的姿势、握笔姿势都要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

查看全文>>>

小编为网友整理的《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齐读课题 过程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根据要求,初读课文。 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号。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有一天,九色鹿不顾危险救了一个人的性命,那人 。九色鹿 希望 ,那个人答应了。可当王宫贴出黄榜悬赏捉鹿人时,那个人却 ,结果 。 2、师归纳并板书:九色鹿不顾危险救了那个人,而那个人却带着国王去捕捉九色鹿,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3、根据板书简单说说这个故事。 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学习第2节。 轻声读读第二节想一想:九色鹿对那个人有救命之“恩”,那个人被救以后是怎样表现的? 媒体出示: 那个人感激地跪在地上,朝九色鹿磕头说:“恩人啊,谢谢你救了我的性命!” 那个人说:“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告诉别人的。” 过渡:事后,那个人又做了什么对不起九色鹿的事呢? 学习3——6节 自由读3——6节 引读第四节。 那个人想……但是他又想……于是……。 媒体出示:国王悬赏那么多金子,我为什么不讲呢? ①读句子。 ②“我为什么不讲呢?”的意思就是……(我完全应该说出来……)。 媒体出示:九色鹿一眼就认出了那个人,气愤极了,大叫:“啊!原来是你,原来是你!我不顾危险,把你从湖里救上来,可是你却忘恩负义……” 小结、朗读最后一节:忘恩负义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媒体出示句子: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不会有朋友,更不会有好下场 复习巩固,小结课文。 五、拓展练习,布置作业 1、学习诚信格言: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读一读,并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媒体出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美——富兰克林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英——哈伯特 2、布置作业: 1、学习新词: 媒体出示:跪 派 磕头 黄榜 悬赏 性命 王宫 危险 又气又恨 读准字音。 重点学习生字:恨、派、宫 媒体出示(1):恨( ) 狠( )很( ) 痕( ) 媒体出示(2):派的笔顺。 媒体出示(3):“宫”找朋友。 2、交流填空。 理解“忘恩负义”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也能表达这个意思?(背信弃义、见利忘义)

①指导朗读。 ②重点体会跪、磕头。 ③“无论如何”可能指哪些情况? 分角色朗读第二节。 用一、两句话说说那个人做

查看全文>>>

识字7 综合课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识字、写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小组合作 生字卡片 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对反义词的游戏好吗?我说一个词,你们对一个意思相反的词。比如:我说“大”,你们说“小”;我说“白”,你们对“黑”。现在开始! 高— 明— 胖— 美— 新— 忙—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识字”中的对子比这更有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1、勾出文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分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教师注意纠正平翘舌音。 4、现在我们把生字娃娃送回家,自读全文。 5、同桌互读互听互纠正。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请小朋友们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课文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用铅笔打个小问号。 3、学生质疑,教师引导解疑。 4、师生、生生合作读对子。还可以试着不看书,背一背。 四、练习写字。 1、看看这六个生字,哪些字容易写错?请告诉大家。 2、教师范写几个不大好写的字,并提示学生:“冷”的最后一点别忘了;“淡”的三点水要分开,别写成“言”字旁了,否则就成了“谈”字了。 3、学生描红、临写。 五、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俗语?

查看全文>>>

草船借箭

教材说明 〔解题〕 《草船借箭》是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分别确立国号为魏、蜀、吴。曹操刚打败刘备,又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才干超群,引起孙权军队的首领周瑜的忌妒。周瑜要求诸葛亮在10天内监造10万支箭,企图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巧妙地向曹操“借”得10万支箭,使周瑜阴谋破产。这个故事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胆识超群,赞扬了他以大局为重、团结对敌的可贵品质。 《草船借箭》是按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46回的内容改写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小说以汉末三国历史故事和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为基础创作而成。全书共120回。从刘关张桃园结义起,至东吴灭亡止,描写了汉末及三国时期的社会斗争和广泛的社会生活。 对本文标题不能当主谓词组去理解,不能理解成“草船”去“借箭”,而应当作偏正词组理解。即(诸葛亮)“用草船去借箭”。这个标题高度概括了本文主要内容。“草船”,扎了草人的船。 〔结构分析〕 文章是按事件发展顺序,紧扣“借箭”展开的,共10个自然段,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借箭”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写“借箭”的准备。这部分写了三层意思,其一,周瑜为诸葛亮造箭设置障碍,并派鲁肃探听情况;其二,诸葛亮求鲁肃帮忙,为“借箭”作准备;其三,鲁肃没向周瑜如实报告情况,周瑜疑惑不解。 第三部分(第6~9自然段),写“借箭”的过程。分三层意思,其一,写诸葛亮“借箭”的时间;其二,写诸葛亮“借箭”的过程;其三,写诸葛亮“借箭”结束时戏弄曹操。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写“借箭”的结果。 〔语意理解〕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这是本文开篇的话,交代了“草船借箭”这个事件的起因。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周瑜是东吴名将,总督东吴兵马,是蜀吴联军的总负责人。周瑜字公瑾,聪明过人,但心胸狭窄,忌妒心太重。多次与诸葛亮较量均失败,后忌恨而死。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来歌颂的。作者对他极尽崇敬和赞美,特别对他的智慧,更是着力进行渲染。在民间,人们把诸葛亮说成智慧的化身。周瑜和诸葛亮的纠葛,大都是才智与气度的较量。两个人都有才干,但诸葛亮高周瑜一筹。诸葛亮心胸豁达,关注大局,讲究团结,而

查看全文>>>

小编为网友整理的《鄂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色鹿》 [教学目标] 1、学会“传、命、冲、必、告、军、义、失”8个生字,会认“彩、奔、虹、谢、客、诉、带、消”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学会8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读文,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动物园里见过鹿么?那神话故事中的九色鹿又是什么样的,你想知道吗?我们就要去认识这个新朋友,谁来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快打开116页,读一读关于九色鹿的故事,注意九色鹿对大家有要求了,知道是什么吗?这样你才能成为九色鹿的好朋友。 2、多种方式生字卡片认读 3、还有这些难读的词语,谁来挑战一下? 4、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里,能把句子读通顺吗?试一试。指名读,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我们快来欣赏一下这只美丽的九色鹿,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2、你喜欢这只九色鹿么?为什么?人人都想要得到他。 3、指导朗读 四、识记生字 1、出示认读“传、命、冲、必、告、军、义、失” 2、自由识记,组词,认识两个新偏旁 3、描红、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九色鹿又来和我们一起学习了,谁还记得它的样子?让我们继续来听听九色鹿的故事吧。 二、研读课文,思辨明理 1、师朗读课文2—6自然段,听了九色鹿的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① 自由读课文2—4自然段 ② 说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③ 抓住重点词语,读好重点句,体会救命之恩 他吓得大叫:“救命啊!”(指导读出害怕的样子并加以表演) 九色鹿从森林里冲出来,救起了他。(指导读好“冲出来”体会九色鹿的勇敢) 猎人跪下来向九色鹿道谢。(让学生表演,想想猎人向九色鹿道谢会说些什么?) 猎人点头说:“我保证不告诉别人”(表演读,体会猎人的坚决态度) ④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每个人都格外珍惜。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救命之恩呢?让我们来看看猎人是怎样

查看全文>>>

快乐的节日 小鸟 风儿 我们 花儿 小溪 它们 教后记: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 综合课 我的发现: 这一项活动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组字的规律,再运用这一规律认识五个生字。这三组字用绿、红、蓝三种颜色表示,分别体现了“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 日积月累: 这一项活动是通过“我会读”积累十二个词语;通过“我会 连”辨别六个平翘舌易错字;通过“读读背背”读背一首小诗——《祖国多么广大》。 “我会读”是通过学生自读,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积累词汇。 “我会连”是采用连线的方式来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练习时可先读字,再连线,最后同桌互读。 “读读背背”是一首简短的儿歌。儿歌描绘的是祖国南北方同一季节不同的景色,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教学时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注意读准“祖、岭、盛”三个字。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指导背诵时,可以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背一句,连句开火车背诵;可以四人小 组开火车连句背诵,以增强读背的趣味性,体现小组合作精神。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分两个层面练说:一是交流在幼儿园时是怎样过“六一”的;二是设想小学的第一个“六一”节怎样度过。 展示台: “识字加油站”是让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外书上认的字,并和大家交流。方式可以有多种。如:拿课外书来用实物投影显示,当场点读给同学听;事先把认识的字用电脑打印出来,展示在“识字角”中,与同学交流;用认识的字组词说话,让同学知道认识了哪些字。 “比比谁最快”是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可让已经学会音序查字法的同学先展示,一是给他们创设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是让他们体验小老师的角色,让他们介绍查字方法,教同学查字。在同学都学会了之后开展竞赛,比比谁最快。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①出示三组字。自己读一读这些字,仔细观察、比较,看看谁能发现这三组字各有什么特点。 ②指名说三组字的规律: 第一组:"减一笔",第二组:"加一笔",第三组:"加两笔"。 ③认渎生字,读准字音。注意:"厂"翘舌,后鼻音;"申"翘舌,前鼻音;"甲"是三声"ji 。 ④教师示范:学生试着创编儿歌,识记生字。 例如: 师:"广”字头上去一点,厂厂厂; 生:"日"字中间下一竖,甲甲甲; "日"字中间有一竖,申申申

查看全文>>>

一、《麋鹿》教学反思

麋鹿这种珍稀动物是我们平常不常见的,孩子们对它很陌生。因此在学课文前,我用“姜子牙选坐骑”的故事来引入,还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麋鹿图片让孩子们认识并欣赏,这很大的激起了他们的兴趣,在检查读课文时,我还注意了字的正音,这课多音字特别多,有些要借助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读准,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课后练习我设计了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写习字册这些习题。不好的地方——给课文划分段落有点太早了,要是放在学生读通、读顺、读懂课文后再进行,效果会更好,以后在第一教时教学时,在这方面定要多作关心,调高课堂效率。

二、《练习五》教学反思

语文与生活是一项关于“风”的综合练习,告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激发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的兴趣。在教学第一项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第二项,孩子们不知道什么叫朔风,我告诉他们就是北风,并且分别让他们说说与春、夏、秋、冬有关的风。我还给学生拓展了与风有关的诗句: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效果不错!

三、《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反思

在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结尾有一个字“哦”,这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字眼,这个词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在荒凉的高原,能看到一株绿树,人们会为之兴奋不已。那是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啊!我抓住这个语气词,让学生想象初见柳树时的感受,再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读出不同语气,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甚至用寥寥几笔,勾勒出柳树挺立在高原上的丰姿,与高原的苍茫形成强烈的对比,然后再有感情的来反复朗读第五自然段,用赞美、感叹的语气读出心中对这株柳树的敬意!学生自然而然就读出它的“神奇”之一。  四、《草原》教学反思

本文运用了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注意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机结合。在静与动的对比中,在静与动的变化中,对草原对蒙古族人民情感逐渐加深,表达了炽热的思想感情。特别是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于准确、形象、生动的表达思想感情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在第一自然段中,用打比方的方法,把羊群、小丘描写的很美,令人向往。在下

查看全文>>>

小学语文12册全册教案

范文资讯网小学语文12册全册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学语文12册全册教案,2024小学语文12册全册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