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一年级语文全册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语文全册教案,2024一年级语文全册教案

一年级语文全册教案

小编为网友整理的《鄂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色鹿》 [教学目标] 1、学会“传、命、冲、必、告、军、义、失”8个生字,会认“彩、奔、虹、谢、客、诉、带、消”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明白做人要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学会8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读文,明白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动物园里见过鹿么?那神话故事中的九色鹿又是什么样的,你想知道吗?我们就要去认识这个新朋友,谁来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快打开116页,读一读关于九色鹿的故事,注意九色鹿对大家有要求了,知道是什么吗?这样你才能成为九色鹿的好朋友。 2、多种方式生字卡片认读 3、还有这些难读的词语,谁来挑战一下? 4、把这些词语放回课文里,能把句子读通顺吗?试一试。指名读,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我们快来欣赏一下这只美丽的九色鹿,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2、你喜欢这只九色鹿么?为什么?人人都想要得到他。 3、指导朗读 四、识记生字 1、出示认读“传、命、冲、必、告、军、义、失” 2、自由识记,组词,认识两个新偏旁 3、描红、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九色鹿又来和我们一起学习了,谁还记得它的样子?让我们继续来听听九色鹿的故事吧。 二、研读课文,思辨明理 1、师朗读课文2—6自然段,听了九色鹿的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① 自由读课文2—4自然段 ② 说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③ 抓住重点词语,读好重点句,体会救命之恩 他吓得大叫:“救命啊!”(指导读出害怕的样子并加以表演) 九色鹿从森林里冲出来,救起了他。(指导读好“冲出来”体会九色鹿的勇敢) 猎人跪下来向九色鹿道谢。(让学生表演,想想猎人向九色鹿道谢会说些什么?) 猎人点头说:“我保证不告诉别人”(表演读,体会猎人的坚决态度) ④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每个人都格外珍惜。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救命之恩呢?让我们来看看猎人是怎样

查看全文>>>

快乐的节日 小鸟 风儿 我们 花儿 小溪 它们 教后记: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六 综合课 我的发现: 这一项活动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组字的规律,再运用这一规律认识五个生字。这三组字用绿、红、蓝三种颜色表示,分别体现了“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 日积月累: 这一项活动是通过“我会读”积累十二个词语;通过“我会 连”辨别六个平翘舌易错字;通过“读读背背”读背一首小诗——《祖国多么广大》。 “我会读”是通过学生自读,帮助学生巩固生字,积累词汇。 “我会连”是采用连线的方式来区分平舌音和翘舌音。练习时可先读字,再连线,最后同桌互读。 “读读背背”是一首简短的儿歌。儿歌描绘的是祖国南北方同一季节不同的景色,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教学时可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注意读准“祖、岭、盛”三个字。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指导背诵时,可以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背一句,连句开火车背诵;可以四人小 组开火车连句背诵,以增强读背的趣味性,体现小组合作精神。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分两个层面练说:一是交流在幼儿园时是怎样过“六一”的;二是设想小学的第一个“六一”节怎样度过。 展示台: “识字加油站”是让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外书上认的字,并和大家交流。方式可以有多种。如:拿课外书来用实物投影显示,当场点读给同学听;事先把认识的字用电脑打印出来,展示在“识字角”中,与同学交流;用认识的字组词说话,让同学知道认识了哪些字。 “比比谁最快”是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可让已经学会音序查字法的同学先展示,一是给他们创设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体验成功的喜悦;二是让他们体验小老师的角色,让他们介绍查字方法,教同学查字。在同学都学会了之后开展竞赛,比比谁最快。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①出示三组字。自己读一读这些字,仔细观察、比较,看看谁能发现这三组字各有什么特点。 ②指名说三组字的规律: 第一组:"减一笔",第二组:"加一笔",第三组:"加两笔"。 ③认渎生字,读准字音。注意:"厂"翘舌,后鼻音;"申"翘舌,前鼻音;"甲"是三声"ji 。 ④教师示范:学生试着创编儿歌,识记生字。 例如: 师:"广”字头上去一点,厂厂厂; 生:"日"字中间下一竖,甲甲甲; "日"字中间有一竖,申申申

查看全文>>>

识字7 综合课 1、认识“棉”、“照”等13个生字,会写“看”、“着”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识字、写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小组合作 生字卡片 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对反义词的游戏好吗?我说一个词,你们对一个意思相反的词。比如:我说“大”,你们说“小”;我说“白”,你们对“黑”。现在开始! 高— 明— 胖— 美— 新— 忙— 2、今天我们学习的“识字”中的对子比这更有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 1、勾出文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分小组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教师注意纠正平翘舌音。 4、现在我们把生字娃娃送回家,自读全文。 5、同桌互读互听互纠正。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出示不注音的课文,请小朋友们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课文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用铅笔打个小问号。 3、学生质疑,教师引导解疑。 4、师生、生生合作读对子。还可以试着不看书,背一背。 四、练习写字。 1、看看这六个生字,哪些字容易写错?请告诉大家。 2、教师范写几个不大好写的字,并提示学生:“冷”的最后一点别忘了;“淡”的三点水要分开,别写成“言”字旁了,否则就成了“谈”字了。 3、学生描红、临写。 五、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俗语?

查看全文>>>

小白兔和小灰兔 综合课 1.学会本课生字8个和11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懂得应该热爱劳动,凭着自己的劳动,才能丰衣足食的道理。 懂得只有劳动,才能丰衣足食的道理。 明确两只小兔的不同表现。 朗读 表演 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只小狮子》的故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只小兔子的故事。(出示第一幅挂图)这就是那两只小兔子,一只白,一只灰。板书课题。谁来读课题?学习“灰”。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教师提出学生要求: (1)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在课文中画出生字,(包括要求认识的字),读准这些生字的音。 3.学生按要求自学后,进行检查: (1)开火车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2)利用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三、导读课文一至六段 1.教师引读第一段:老山羊在地里——小白兔和小灰兔—— 2.学习生字“收、菜”。提示“收”的声母是翘舌音,“菜”的声母是平舌音。“菜”的“艹”表示白菜是一种植物,下面“采”表示读音。 3.收完白菜,老山羊为了感谢小白兔和小灰兔,就要送白菜给他们,小灰兔和小白兔怎么做,怎么说的呢?指名两位同学分别读第二段、第三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写小灰兔、小白兔的句子。 4.学生汇报所画的句子,教师出示两句话。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谢、您”。这两个字都是由学过的偏旁和熟字组成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您”是尊称,联系课文理解:小灰兔收了老山羊的白菜,从心里感谢老山羊。小灰兔称老山羊“您”,说明它很有礼貌。 5.引导学生看插图,练习朗读课文,读出小白兔、小灰兔话话有礼貌的样子(板书:要菜子 收下白菜) 6.小白兔回到家里,怎么做的呢?请同学自己读读四、五两段,圈出表示小白兔动作的词。 7.汇报交流,学 习“浇水、施肥、拔草、捉虫”等词,看看第二幅插图,练习朗读四、五两段课文。(板书:种白菜) 8.小灰兔把一车白菜拉回家里,怎么做的呢?请同学读第六段。(板书:不干活)学习“饿”。 9.看第三幅插图,指导朗读第六段。 10.读一至七段,先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集体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 出示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开火车认读。 2.集体朗读一至六段课文

查看全文>>>

两只小狮子 综合课 1.学会本课 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应该”、“本领”、“真正”三个词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其义,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3.了解两只小狮子不同的表现,使学生知道应该从小锻炼生活的本 领,不应该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4.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理解狮子妈妈的话。 使学生知道应该从小锻炼生活的本领,不应该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生活。 表演 讨论 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动物园见过狮子吗?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三课《两只小狮子》。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 三、识记生字。 同学们,我们想进一步了解这两只小狮子,那么通过学习课文才能知道,我们先扫清学习课文的障碍,先学习生字、生词,然后才能更好地去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看课后田格中的生字,再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3.读准生字的读音,读出生字组成的词。 4. 识记生字。 5.再读课文,注意生字及生词在句子中的位置,边读边想生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四、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1.自己小声读课文,想一想:本课介绍的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 2.边读课文,边对照插图,你能说一说每幅插图的意思吗? 五、学文。 (一)读课文,质疑: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谁愿意读一读1,2自然段?指名读,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这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读出有关句子。 (2)随着学生读句子,老师出示句子进行分析。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①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滚、扑、撕、咬”是什么意思? ②“整天”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今天练一会儿,明天练一会儿这叫整天吗?整天是指从早到晚都在练,所以称“刻苦”。 观察第一幅插图,哪只是非常刻苦的小狮子,哪只是懒洋洋什么也不干的小狮子?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小结,过渡。 狮子妈妈生的这两只小狮子,一只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另一只懒洋洋地什么也不干,小树看见了,非常奇怪,它就问懒狮子,小树问的什么?懒狮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2.学习课文3~6自然段。 (1)自读课文。小树几次问懒狮子,懒狮子每次都是怎么回答的呢

查看全文>>>
一年级语文(第一册)全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 教材共分六部分,它们是:入学教育;汉语拼音(8课分4组,各4课);课文20课,前后两部分,每部分两组,各5课;学习园地;口语交际;生字安排,表一400字,只认不写,表二100字会写。这册教材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的特点,倡导学生自由学习,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适应性。 二、教学目的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17个生字。 (2) 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3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渴望,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外的大意。 三、教学重点: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2、汉语拼音的重点: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和正确书写音节 3、课文的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四、教学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的读写习惯,并进行反复的严格的训练。 2、教学汉语拼音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它们的音与形,可采 查看全文>>>

语文园地一  一、我的发现 这一项安排了两组汉字,每组的前一个字都是学过的熟字,后一个字都是要学习的生字,而后一个字都是前一个字表示读音的部分。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辨一辨,从中发现规律——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在“我会读”中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记住生字。在“我会写”中引导学生写出带有“木、月、艹、宀”偏旁的字,从中加以巩固和运用识字方法。 过程建议: 我会认 1、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2、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3、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 4、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5、出示“我会认”中生字,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 6、扩词练习。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扩词。 7、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 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交朋友交通支招一支笔九龙坡龙头巨龙龙舟 要求请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我会写: 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 3、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家、定 二、日积月累 这部分是由“我会读”和“读读背背”组成。“我会读”是本组教材中所学生字的复现,帮助学生加以巩固。“读读背背”是一首表现秋天丰收景象的儿歌,与“我会读”共同起到促进学生对语言积累的作用。 过程建议 我会读: 1、学生分小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后全班进行读词训练。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3、交流词语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记住词语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进。 读读背背: 1、教师示范读。 2、轻声读儿歌,不认识的字,看看音节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品读,比一比谁读得有味道。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2、拓展  将收集的秋天的儿歌读给同学听或自己写一写儿歌展示给同学。  (朗读时需注意:轻声:庄稼高粱葡萄一声:黄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种笔画。 3、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激发学生尊敬国旗、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 2、学会七个生字。 3、指导书写生字“升、向”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几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种笔画。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升、向”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 谈话导入新课 二、揭题 三、初读指导 细读课文 五、总结课文 六、学习生字词 a)师:(出示书本插图)小朋友们,请看屏幕。想一想,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b)师:每天早上,我们学校也要升国旗,那我们升国旗的时候,你还能听到什么呢?(国歌声)那个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分别请请一位少先队员和一位普通学生回答) 师:小朋友们回答的真好,这就是我们升国旗时的情景。(录像:升旗仪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板书课题:shengguoqi升国旗) 领读课题,齐读,(提醒学生:“升”是后鼻音) 1、师:“升国旗”就是把国旗高高地升上天空。下面我们就来学学这一课。先请小朋友们把书本翻到第~页。 2、教师范读课文 师:先认真听老师把课文读一边。请你们仔细看着课文,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3、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在下面看拼音轻声读课文,把你还没把握读好的字上面画个记号。 4、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师: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自己读过一边了,都读会了吗?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看你到底会不会了? (1)出示生字词:(逐个出现) wǔxīnghóngqíwǒmenguóqí 五星红旗   我们国旗 shēngqǐlìzhèngjìnglǐ 升起立正敬礼 指名认读,相机纠音。 后鼻音:星、升、正、敬 轻声:们 (2)齐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新词。 5、师:认识了这些新词语,

查看全文>>>

这篇《小学一年级语文《锄禾》教案》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禾”、“午”、“辛”、“苦”四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盘”、“粒”、“皆”三个字只识不写。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农民种田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充分朗读古诗。 2、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拍摄一组照片;让学生读熟《新补充读本》中的《大意》一课,观察农民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以疑导入 1、小朋友们,最近我们开展了诵读古诗的活动,老师有个建议:全班按照男女生分成两大组,我们来比赛背古诗,看哪一组背得多、背得好,好吗? (比赛非常激烈,男生、女生不分胜负,时间关系,比赛到此结束。我宣布:男生、女生并列第一!) (刚才大家刚才的表现,我宣布:男(女)生获胜!希望女(男)生不要失去信心,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获胜!) 2、老师还要考考大家的观察力,请看一张照片(出示照片):这是我们每天都要去的一个地方,对了,是我们学校的食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3、在雪白的墙壁上,有这样两行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唐代诗人李绅写的一句诗,选自古诗《锄禾》。伸出手来跟我一起写课题,读题。 4、那么,为什么要把这句古诗贴在食堂里面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锄禾》,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好吗? 二、初读指导,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119页,摆好读书的姿势。听清要求:根据拼音读准每个字,轻轻地读完两遍后,圈出四个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禾”、“午”、“粒”、“皆”、“盘中餐”、“辛苦”。 带拼音认读:请一个小朋友当小老师领读,每个读两遍。 去拼音认读:先自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火车火车往哪开?) (2)生字都读准了,古诗能读好吗?注意节奏,听老师读: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范读后说:刚才老师在读的时候把第二个字延长了一些,你们也用这个方法来试一试。先自己练读,再分男女生读。 三、理解诗题,练习说话 1、看课题,“锄”可以组什么词?看图,这就是锄头。读词“锄头”。注意“头”读轻声。锄头是做

查看全文>>>

课题

夜 色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由此,本教学设计旨在遵循儿童年龄特点,通过自由朗读、比赛读、汇报读等多种形式朗读,重视学生诵读诗歌能力的培养,在读中感受,在读中体会,在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人物心理变化的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发现汉字蕴含的无限魅力。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诗歌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吟诵本单元学习的诗歌《静夜思》。

2.《静夜思》是诗人李白在深夜中对家乡的怀念,你在同样的夜晚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3.教师板书课题“夜色”。

1.学生自由吟诵古诗,体会深夜时诗人的心情。

2.学生进入情境,感受深夜时的心情。

3.学生齐读课题。

1.背诵诗歌《静夜思》。

2.体会诗人深夜时的心情。

二、朗读诗歌,认读生字(用时:15分钟)

1.教师范读诗歌,学生听准字音,并圈画生字。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 “我”的心情变化。

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式朗读。

4.教师出示带拼音的12个会认字,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本课会认字。

(1)指导学生小组内学习生字。

(2)学生小组比赛汇报识字情况。

(3)提出要求:拼读字音,声音洪亮。

(4)引导认识新偏旁“厂”。

1.学生听准字音,结合拼音试读课文,圈画本课12个会认字。

2.学生初步感知夜色在“我”的心里是怎样的。

3.学生通过汇报读、比赛读、轮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诵读诗歌,诵读过程中,注意伴随着小朋友心理的变化,朗读语气也发生变化。

4.学生在小组中以合作的方式学习本课会认字。

(1)学生小组内轮流当“小老师”拼读字音,并交流需要注意的读音。如:“胆”读三声;“窗”是翘舌音;“偏、乱、像、窗”是三拼音节;“原”是整体认读音节。

(2)汇报形式: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窗”既是三拼音节,又是翘舌音,请大家跟我读一遍。

(3)正确拼读生字。

(4)自由说说带有这个偏旁的字。

3.我来读一读。

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

4.我知道带有“厂”的生字。

厂—( 原 )()()

三、指导书写,集中识字(用时:15分钟)

1.多媒体课

查看全文>>>

一年级语文全册教案

范文资讯网一年级语文全册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一年级语文全册教案,2024一年级语文全册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