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 导航 >

小学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2024小学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法制教育尤其是青少年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作。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小学三年级法制教育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法制教育工作总结篇一

我班一直很重视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采用多种途径对老师和学生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力求让师生通过宣传和教育,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社会公民。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年级学生的法律素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切实维护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努力使法制教育在工作理念上与时俱进,在工作方式手段上实现创新,在规范化、制度化方面有新进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

二、法制宣传

近年来,我校坚持每年办一次法制宣传栏,宣传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并与多家单位联合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普及法律知识。

三、学科渗透

我结合品德、语文、社会、音乐等教材,充分利用教材相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班会课也是我进行法制教育的一大阵地,开展了读报评新闻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类案件的新闻,特别是跟校园、学生息息相关的新闻,然后针对这些事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受益匪浅,不仅在讨论中学到了许多法律知识,而且树立了正确的法制观念,懂得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具体工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法制教育管理。

2、严格措施,活化法制教育形式按照法制工作计划要求,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了教、听、看、读、写、赛、察等灵活多样的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喜闻乐见,强化教育效果。(1)、教。坚持将法制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品德课、晨会课、班队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传授,在各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里涵盖的法制教育内容,结合教学动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和法制意识的培养。

(2)、听。听法制教育专题报告。组织学生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系列规章制度的学习,使学生明确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生命的来之不易与宝贵,感悟生命的可贵。

2、使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学会自救的方法 。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一溺水身亡的孩子的图片,教师讲有关故事。

2.听了这个故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3.小结:人,应该珍爱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防溺水安全教育

二、强调守则

1.过渡:在炎热的夏季,许多人喜欢游泳,因为缺少游泳常识而溺水死亡者时有发生。据有些地区统计,溺水死亡率为意外死亡总数的10%。

2.我们外出游泳洗澡严格遵守“四不”:

(1)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

(2)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

(3)深水的地方不去;

(4)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

三、探讨原因

1.溺水原因主要有哪几种?

2.学生分小组探讨。

3.小组代表回答后归纳:

(1)不会游泳;

(2)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

(3)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

(4)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四、救护措施

1.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

2.指名学生回答后归纳: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对于溺水者,除了积极自救外,还要积极进行陆上抢救:

(1)若溺者口鼻中有淤泥、杂草和呕吐物,首先应清除,保持上呼吸道的通畅;

(2)溺者若已喝了大量的水,救护者可一腿跪着,另一腿屈膝,将溺者腹部放在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着溺者的头,将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在背部,使水排出;

(3)若是溺者已昏迷,呼吸很弱或停止呼吸,做完上述处理外,要进行人工呼吸。可使溺者仰卧,救护者在身旁用一手捏住溺者的鼻子,另一手托着他的下颚,吸一口气,然后用嘴对着溺者的嘴将气吹入。吹完一口气后,离开溺者的嘴,同时松开捏鼻子的手,并用手压一下溺者的胸部,帮助他呼气。如此有规律地反复进行,每分钟约做14—20次,开始时可稍慢,以后可适当加快。

五、渗透思想

同学们,珍爱我们的生命吧。

查看全文>>>

三年级安全教育教案(上册) 第一课 同学相处防意外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懂得不避风险学相处要友爱谦让,不相互打闹,学会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2、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赞成误伤的意识,学会辨别具有危险性的游戏。 3、学会正确安排课间休息时间,课余时间做有意义的活动。 教材分析: 引言部分通过一段简短的话,描述了同学相处的重要意义,并引出本课的主要任务-------在快乐的学习生活中、在同学相处中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主体部分共设“和睦相处防意外”和“课间活动注意安全”两个主题。 教学过程: 每天早晨,伴随着灿烂的朝阳,倾听着清脆的鸟叫,同学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校园,快快乐乐地学习知识、开展活动,多么幸福啊!可是,你知道吗?即使在美丽的校园内,我们也要注意安全,不能疏忽大意,要不就有可能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因此,我们要让安全的警钟长鸣,请记住:“安全无小事”,处处要小心。同学们,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哦。不相信吗?那就赶快读读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吧。 【故事一】 一天放学后,某小学两名学生小乔和小王在学校操场一起玩耍。小王把小乔当作靶子,取出自制的小弓箭放上小木棍玩射击游戏,玩得特别开心。可是,就在小王对小乔射第三箭时,悲剧发生了!尖尖的小木棍飞快地往前飞去,一下击中了小乔的右眼,小乔捂着眼睛疼得在地上打滚,鲜血不停地从眼睛里流出来,小王吓得目瞪口呆,赶紧去学校找老师。老师们赶来后,立刻把小乔送到了医院,医生竭尽全力进行抢救治疗。可是因为伤势严重,虽然花费医疗费6万余元,小乔的那只眼睛始终没有治好,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造成了终生残疾。 同学们,读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你的心里是不是沉甸甸的?只是因为同学之间的玩耍嬉戏,只是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竟然使小乔的眼睛一辈子都无法看见光明,竟然造成了终生残疾,这真是太悲惨了!其实,我们应该知道,正是因为同学们拥有对危险的模糊认知能力、较差的防范意识、柔弱的体质和脆弱的心理素质,才导致了这一类意外伤害的发生。因此,为了使自己和同学们能够健康地、安全地快乐地学习、活动与生活,在校园内活动时,我们必须增强安全意识,时刻注意安全,了解一些在校内活动时怎样预防意外伤害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叫校内活动时的意外伤害 小学校内活动致意外伤害事故,主要是指学生在校活动时,由于不可预见的

查看全文>>>

学会应对突发事件 ----防震减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地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震带给社会和人们的危害和影响,提高学生的防震意识。 2.通过对学生进行防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正确对待突发地震,学会在突发地震面前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进行合理的自我防护,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防震减灾的正确应对措施。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身感受地震的危害,能够在发生灾难时采取有效措施。 教学内容: 一、地震的产生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二、地震的危害 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波及范围的一次地震。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 截至2009年5月25日10时,共遇难69227人,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其中四川省68712名同胞遇难,17921名同胞失踪,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1000多名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 三、地震的预兆 1. 地下水异常。 由于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使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或者使地壳内部气体和某些物质随水溢出,而使地下水冒泡、发浑、变味等。 井水是个宝, 前兆来得早, 天雨水质浑, 天早井水冒, 水位变化大, 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 有的变味道。 2. 动物异常。 震前一、二天,牛、马赶不进圈,乱蹦乱跳,嘶叫不止,烦燥不安,饮食减少;一些猪羊不吃食,烦燥不安,乱跑乱窜;狗狂叫不止;鸡不进窝,惊啼不止;鸭不下水;家兔乱蹦乱跳,惊恐不安;鸽子在震前数天惊飞,不回巢;密蜂一窝一窝地飞走;老鼠反应最灵敏,在震前一天至数天,老鼠突然跑光了,有的叼着小老鼠搬家;有些冬眠的蛇爬出洞外,上树;鱼惊慌乱跳游向岸边,翻白肚等。 震前动物有预兆;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拱圈;鸭不下水狗狂叫; 冬眠麻蛇早出洞;鱼儿惊慌水面跳。 3. 地光和地声。 地光和地声是地震前夕或地震时,从地下或地面发出的光亮及声音,是重要的临震预兆。 地震有

查看全文>>>

1、通过分层次的字词复习训练,加深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字词的印象。 2、在复习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复习字词,提高复习效率。 3、掌握字词的运用。 二、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通过分层次的字词复习训练,加深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字词的印象。 复习难点:掌握巩固字词的运用。 三、复习过程 一、导入 二、听写词语(本学期学生容易经常写错的词) 矛盾 退兵 谦虚 恼怒 朴素 姿势 普通 鼓励 危险 系绳 宽裕 买糖 三、形近字、同音字组词 找出本单元的形近字、同音字,进行归纳。完成复习册相关练习。 获( ) 矛( ) 眉( ) 炮( ) 伸( ) 或( ) 予( ) 盾( ) 泡( ) 神( ) 兵( ) 退( ) 挂( ) 锯( ) 难( ) 丘( ) 腿( ) 鞋( ) 剧( ) 准( ) 谦( ) 虚( ) 脑( ) 怒( ) 慌( ) 歉( ) 虎( ) 恼( ) 努( ) 荒( ) 朴( ) 受( ) 列( ) 投( ) 通( ) 扑( ) 授( ) 烈( ) 设( ) 勇( ) 励( ) 瓶( ) 茶( ) 险( ) 俩( ) 厉( ) 饼( ) 余( ) 检( ) 两( ) 堵( ) 欲( ) 买( ) 糖( ) 即( ) 绪( ) 谷( ) 卖( ) 塘( ) 既( ) 四、辨别多音字 找出本单元的多音字,进行归纳,完成复习册相关练习。 1)在一次车祸中,杰西的腿落(lào là)下了残疾。 黄叶片片飘落(lùo lào),像是秋天的小信使。 2)同学们热心地教(jiāo jiào)英子跳圆圈舞。 《给予树》这篇课文对我们大家非常有教(jiāo jiào)育意义。 3)查理心里很是纳闷(mèn mēn):原本晴朗的天气,怎么这么快就变了脸,让人又闷(mèn mēn)又热。 4)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liáng liàng)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 5)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chǔ chù)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6)啊,我的身材那么匀称(chèng chèn),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7)鹿不敢犹豫,撒(sā sǎ)开长腿就跑。 8)老师是刚调(diào tiáo)来的,还不知道英子的情况。 9)尽(jǐn jìn)管我的英语考到了满分,但我还是要继续努力。 金吉娅用所剩的钱买了尽(jǐn jìn)

查看全文>>>

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事。本文《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由小编为您整理,仅供参考!

【篇一】

一、教学目的任务

1、学生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健康教育的自主性,逐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学生简单了解一些常见病预防,掌握简单的基本的卫生常识。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能与日常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学有所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都健康活泼,有一定的健康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性,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上也有一定的差异,但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我想只要我能端正教育思想,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有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就一定能扎扎实实地掌握本学期的卫生保健知识。

三、教材简析:

本学期主要学习内容有:体育锻炼好处多、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冷饮不宜多、膳食要合理、水果与健康。本学期内容符合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让他们了解一些最基本的卫生常识。

四、改进教学工作措施:

1.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备课,按时上好每节课。

2.课内外相结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3.抓住重点,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

4.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讲卫生的好习惯。

【篇二】

一、指导思想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学校健康教育的任务:

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

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

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

4、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

5、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

6、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健康教育的目的: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四、健康教育的内容: 查看全文>>>

设计意图: 《塞下曲》这首古诗形象鲜明突出,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味道醇厚。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应该让学生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并且把握人物形象。所以,教学中应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让学生在诵读、理解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带。

一、激趣引入 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 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教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1、板书课题、作者,理解题目。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3、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作出评价。 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  1、想具体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吗?不过在学习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回忆一下,要想学好古诗,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方法?  2、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  3、交流。 a、说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引”字总结联系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  从“惊”字体会,感受气氛的紧张。  教师指导朗读。 b、说说“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没”,并且利用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气大,勇武。  读出赞叹之情,指导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生评价。  两个人对读。  师生对读。 四、全诗整合  1、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下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

查看全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雪绒花》,达到能有表情的演唱的要求。 2、通过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达到能感知音乐要求。 二、重点与难点: 1、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为重点。 2、学习三拍子以及分组体验,进而能感知音乐为难点。 三、教具: 电子琴或钢琴、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唱《多来米》(从b段的第二段开始放vcd)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 进教室时同学们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欢这首歌吗?我们完整地演唱一次好吗?全体起立边唱边做动作。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教师简介歌曲。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后学生谈对歌曲的感受:听了这个故事,想不想听郭老师唱唱这首歌?(师边弹边唱)你知道“雪绒花”代表什么吗?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什么?(表达了上校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2、听琴默唱,找出歌曲的特点和难点。(分析特点,练习难点,并正音。) 3、划拍跟琴轻声唱词。唱不好的地方重点练练。 4、完整地将歌词唱一遍,师边弹边唱。 5、歌曲分析,艺术处理。慢速三拍子节奏的运用对歌曲的形象起到了什么作用?(先学生自己说,然后教师小结:让我们好像看到了晶莹的雪花在天空中飞舞。歌曲通过对“雪花”的赞美,表达了人们渴望幸福、安宁的生活。抒发了演唱者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前两句用轻声唱,从第三句开始力度应加强一些。) 6、把自己当成影片中的上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师竖笛伴奏。 四、课堂小结: 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这首来自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雪绒花》已经成了我们班每一个同学的好朋友,我们不但会唱,而且能为其伴奏。课后请同学们利用网上资源查找有关《音乐之声》的更多资料,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 五、在《雪绒花》歌声中(师放vcd)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百花园》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表现“花”这一主题的音乐、歌曲、图画、诗词等艺术形式,感受不同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美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开阔艺术视野,感受多种艺术形式带来的美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收集、帅选、整理资料,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听一听、猜一猜 1、 教师播

查看全文>>>

这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刻舟求剑》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的含义,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背诵课文。  4.写话练习。用一段话写出在学雷锋活动中做的一件事。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  2.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 教学难点 写话练习。 教学准备 投影片一张、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初学生字,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讲:第八课讲的是古时候称象的故事,你们还喜欢学故事吗?请大家一起来学习。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1)看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的音读准。(2)新词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记下来。(3)标出小段。 三、认读生字,解答疑难(出示生字卡片) 四、深入分析、弄懂寓意  1.指定四位学生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宝剑掉到哪里去了?  2.提问:这个人的宝剑是怎么掉进江里的?读课文回答。“不小心”是什么意思?再读这一段,用十分惋惜的语气读读。 过渡: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  3.读第二段,回答问题(①一点儿不着急。②在船舷上刻记号。③他想记住掉剑的地方,捞上宝剑?)  4.指导看插图,说清图意。  5.小声读3~4段,思考:当有人问他,他是怎么回答的?  (1)提问:“有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问?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谁来读读看?  (2)教师示范。学生练读,指名读。第一句要读出着急的语气。两句话既要读出不理解的语气,而且还要读出不赞同的口气。  (3)理解词语“不慌不忙”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慌不忙?  (4)用不慌不忙的语气读读那个人的话。  (5)提问:按照那个人说的办法,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展开讨论)  (6)用投影片演示(或用挂图)让学生看明白:船一移动,船的位置就变了,在船上的记号的位置也跟着变了,那个人只记住剑从船弦掉下去的位置,并不是剑掉在水里的位置,所以,完全不可能在船靠

查看全文>>>

太阳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 2、学习课文运用数字和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会用“虽然……但是……”,“如果……就……也……”造句。 4、朗读课文,默写最后一小段。

知识点

梳理

说明方法、背诵、关联词

教学

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三、导学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把握太阳的特点。 1、指名分节读1-3节,说说太阳有哪些特点。 2、交流

3、自由朗读,找出有关描写的语句体会文章如何把太阳的这些特点写具体、写生动的,同桌讨论。 4、交流,读句。远:传说引入,数据,比较,假设,反问。 大:比较,数据,比喻 热:数据 5、小结:第一段运用了传说、数据、假设和比较的方法,分三个小节具体形地、把太阳“远、大、热”的特点阐述得清清楚楚,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齐读第一段,概括段意。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搞清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1、指名一位同学读第4节第1句与第8节,其余4节由4小组分别读。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这么读?2、第二段的第一句话是第二段的总起句,在全文中又起到了过渡作用,指名读句,请你把这句话中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弄清楚。 3、请你用“抓过渡句”的方法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4、默读分述部分,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结合插图回答。

5、分小组自学:要求:⑴熟读课文,体会太阳与地球的关系。⑵看图说说“有了(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会怎样?”小组分派角色,担任讲解员。

6、大组交流。 四、总结朗读全文 1、太阳是我们人类取之不尽,用之无穷的五大能源,希望同学们从小学好科学知识,长大能更充分地利用好太阳,为人类造福。 2、朗读全文。 五、完成交流课后习题 六、布置作业 抄词,家默,读文

课 后

反 思

课中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大胆质疑,培养主动质疑的兴趣能力,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大胆探索,激发学生课外研究探索的兴趣热情。

查看全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范文资讯网小学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学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2024小学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