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导航 >

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024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学习计划与措施即学生针对学习目标结合自身特点所采取的学习活动方式,具体化为学习的计划和采取的最有效的学习措施。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学习计划,仅供参考。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学习计划篇一:

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

教学内容安排

学习主题丛书一(1---85页):

《蝴蝶》(郑振铎) 《海上日出》(巴金)、荷塘月色(朱自清)《初春小雨》(韩愈)《秋夕》(杜牧)

第二周 1、燕子 2、古诗两首 3、荷花

第三周 4、珍珠泉 语文园地一机动 单元检测

学习主题丛书一(86---199页)

《云雀》(贾平凹)《自由与生命》(索尔 贝娄)《灰鸽七四八》(林清玄)《给地球人的一封信》(张祺)

第四周 5、翠鸟 6、燕子专列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第五周 8、路旁的橡树 语文园地二机动

单元检测 学习主题丛书二(1---98页)

《伊索寓言》(急中生智的驴)成语故事《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乐不思蜀》《邮票是怎样诞生的》(周柏生)

第六周 9、寓言两则 10、惊弓之鸟 11、画杨桃 机动 第七周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语文园地三机动 单元检测

学习主题丛书二(101---198页)

《玩具火车》(亚米契斯)《我们的老师》(亚米契斯)《回忆我的童年》

(季羡林)《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第八周 13、和时间赛跑 14、检阅15、争吵 机动

第九周 16*绝招 语文园地四机动 单元检测

学习主题丛书三(1---115页)

《让母亲在我们怀里躺一会》(程刚)《爱的传递》(可可)《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俞慧霞)《爱的奇迹是捏三下》(劳瑞 詹姆斯)

第十周 17、可贵的沉默 18、她是我的朋友19、七颗钻石 机动

第十一周 20*妈妈的账单 语文园地五机动 单元检测

学习主题丛书三(116---199页)

《变幻多彩的地球》(陶世龙)《点石成金》(肖云)《小水滴奇遇记》(马羊)《吹气球的感悟》(潘天童)

第十二周 21、太阳 22、月球之谜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机动

第十三周 24*果园机器人 语文园地六

第十四周 语文园地六 单元检测

学习主题丛书四(1---104页)

《我是蓝天上飞翔的白鸽》(尹世霖)《把心留在祖国》

查看全文>>>

《失踪的森林王国》是三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对森林王国失踪前后的描写,说明乱砍滥伐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有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对比森林消失前后的王国面貌,激发热爱自然、保护森林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悲惨景象。

教学难点:

通过悲惨的场景,树立环保意识,化为自觉行为。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你以前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童话故事,齐读课题。

根据自己平时的朗读回答。

进入学习状态

二、检查预习,初步 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看看有没有不懂的字词,做上记号,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做上不同的记号。

2、交流,根据预习,相互解决字词障碍,简单的问题相互解决复杂的问题,留待深入学习时解决。

3、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朗读,思考,批注

交流,同伴互助

新国王砍树建楼,环境遭受破坏,王国遭受惩罚的事

三、深入研究课文

1、谁能告诉大家森林王国消失之前是什么样子的?

2、你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形容生活在样的王国里的感受吗?

3、新国王知道破坏森林的后果吗?为什么他要坚持建造新型王国?

理解“耿耿于怀”“头脑发热”

4、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说新王国建成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开始”“好景不长”“接二连三”

5、妖魔鬼怪光临后的王国是怎样的?如果你是国民,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6、看到自己的王国变成这个样子,国王瘫倒在自己的宝座上,如果你现在是国王,将怎样面对自己的臣民,心里会怎样想?

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注意读出情感。

用自己的话说,谈出感受。

通过查字典,结合生活的方式理解词语。

学习找关键的标志性词语回答

柑橘自己的看法回答

想象,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

四、拓展

怎样才可以让失踪的森林王国重新回来呢?

带着满心的遗憾,更带着满心的期待,再一次朗读课文吧!

保护环境

朗读课文,加深认识。

五、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讲给家长听。

篇二

教材简析:

《失踪的森林王国》是三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对森林王国失踪前后的描写,说明乱砍滥伐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词语和优美句子。

查看全文>>>

《争论的故事》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它将清代笑话集《笑林广集》中的一则笑话自然地结合于师生对话的场景中,同时把“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巧妙地蕴含其中,发人深省,寓教于乐。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品味文中人物对话时的语气。

2、理解“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等词语的意思。

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兄弟俩争论部分的朗读。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故事自然悟出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揭题:争论的故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争论的故事,那在讲之前,我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朗读情况。同学们要认真读,用心记,待会有快速抢答的游戏等着大家。

2、抢答游戏 (1)故事中谁与谁发生了争论?(2)为了什么事情而争论? (3)争论的结果是什么?(4)看图,你能分辨出哥哥和弟弟吗?怎么看出来的?

3、小结过渡:正因为兄弟俩想要的吃法不一样,因此他们才----争论。文中的哪个自然段可以看出他们正在争论呢?(第三自然段)

二、精读故事部分。

这个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是兄弟俩的争论,他们是如何争论的呢?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3小节,放声读一读兄弟俩的对话。

(ppt第一次对话)

1、读好第一次对话,体会观点和语气。

师:从兄弟俩的第一次对话中,你们有什么发现没有(他们的意见发生了分歧,他们的语气也不一样)

师:争论开始了吗?(开始了)

师:虽然他们都只是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争论已经开始了。只不过这时个争论得不那激烈而已。

所以第一次对话该怎么读?(语气要平和一些)

学生齐读第一次对话。

2、读好第二次对话,体会语气的变化。

接下来他们又是如何争论的呢?

生读对话

在接下来的争论中哥哥还是心平气和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吗?

生再读哥的话。

师:与第一次比,他们的争论有变化吗?说说你的发现。 (他们的语气不一样了。这一次哥哥是不以为然,大声争辩。 )

师:请你读读哥哥的话。

师:你觉得哪句话最能体现哥的不以为然。 (你这话不对)

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哥哥的不以为然呢?

师:看来,不以为然的意思就是—— (不认为是对的)你们说的没错,那么

师: 考考大家,“不以为然”的“然”是什么意思?ppt

听得出来,哥哥有些生气了,弟弟听了哥哥的话,怎么样? (很不服气)

这次的争论兄弟俩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语速越

查看全文>>>

废话,即对于部分听众而言,意义很小的话。指的是一段在当时情况下对事情发展没有任何正面作用的发言,又或者逻辑上矛盾的话。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

2、默读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

3、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

过程与理解:抓住课文重点句子,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把话说得简洁明了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边默读边思考,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

突破方法:

抓住人物语言,引导分析、理解

教学难点:

明白小熊收购的废话有哪些毛病,应加何修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借题激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就让我们跟着小熊一起来《收购废话》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1)“收购”是什么意思? 从各处买进

(2)“废话”可以收购吗?

(3)这篇课文会写些什么呢?

对于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出课文生字,用括号括出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带生字词。

1、开火车认读

2、指导重点生字读音

“驶”:翘舌音,注意与平舌音“s”区分; “废”:声母是f,不是h; “录”:读“lù”,与“nù”区分; “斤”:前鼻音,注意不要读成“jīng”

3、跟着老师读

4、擦拼音读

5、同桌互相正音,练读

6、指名读生字词

(2)出示句子,了解“了”的两种读音。

“这个人罗罗嗦嗦说了一大堆废话”中的“了”怎么读?

“小熊帮助大家把话说的简洁明了”中的“了”又该怎么读? 你还能给“了liǎo”组几个词吗? 了解 了断 了结 了得 多音词“重、了”组词。

三、巩固识字,书写难字

1.观察生字特点,全班交流,汇报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难字或易写错的字。

要点:“购、酒、驶、郊、段”都是左右结构。其中,“酒”与“洒”要区分清 “驶”与“使”要区分,不要多横 “段”的笔顺要注意。

“废、疾”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区分“广字旁、病字旁”

“毕、录”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录”下不是“水”,最后一画是捺,不是点 “斤”是独体字,在田字格里居中。

2.出示生字“毕、废、斤、录、段”,读一读,写笔顺。

3.练写难字,教师巡视,引导观察

查看全文>>>

本课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图像理解“望而生畏、卵生、破壳而出”等词语。

2、在熟读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

3、借助网络等多种媒体完成“恐龙自述”,要求用第一人称作自我介绍,把“自己”的特点说清楚。

二、教学重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关于恐龙的网站,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了两亿年以前,恐龙到处漫游,足迹遍及整个世界。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二——四自然段

1、过渡:课文接下去介绍了哪些恐龙呢?请同学们读下面的课文,在恐龙的名称下面画上横线。

2、反馈,师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

(屏显: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霸王龙鱼龙翼龙)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鱼龙和翼龙是恐龙吗?谁能把你的根据读给大家听听?

2、读后屏显:鱼龙和翼龙属于恐龙的亲戚。

3、(自问自答)为什么样说鱼龙和翼龙属于恐龙的亲戚呢?因为它们虽然都生活在同一时期,有很多生活习性相同,但恐龙只是陆地上的霸主,而鱼龙和翼龙分别是水中和空中的霸主,所以鱼龙和翼龙是恐龙的亲戚。

4、(屏显“鱼龙”图片)这就是“鱼龙”。书中是怎样写的?谁来读?听了这句话你知道什么?指名说。齐读这句话

5、(屏显“翼龙”图片)这就是“翼龙”,“翼”就是翅膀。为什么叫它翼龙?谁来读?这句话把翼龙比作什么?

6、齐读第三自然段。

7、小结: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生活在水中的鱼龙及飞翔在空中的翼龙,它们属于恐龙的亲戚。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课文第二自然段向我们具体介绍了生活在陆地上的恐龙,(导说: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 2、教学雷龙。

板书:雷龙。(屏显雷龙图片)师:这就是雷龙,书中是怎样写雷龙的,谁来读?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概括雷龙的特点?

你从哪儿看出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这句是拿雷龙和大象——?(作比较)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这句把雷龙的脚步声比作——?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

查看全文>>>

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的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肖、庙、将、励、钟、缓、除、迈、伐、偷、蛇、丧”12个生字;辨析多音字“蒙”。

2.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

3.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序,大体知道如何用生肖来记人的出生年。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如何用十二生肖来记人的出生年。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出示一种动物玩具)在生日当天,我收到了朋友的礼物。猜猜朋友为什么会送这个礼物给我?(引出生肖)

2.你属什么?你的家里分别是属什么的呢?(指名答)

3.你还知道哪些属相?(课件一一出示十二生肖,引导学生观察辨认)

4.十二生肖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我们用十二种动物作标志,一种动物作标志,一种动物表示一个生肖,也就是一个属相。为什么古代的人们会把这十二种动物作为生肖呢?这里边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则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十二生肖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词,遇到不懂的词画和问号。

(三)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1.小组合作认读生字,讨论识字方法。

2.汇报交流。

(1)你觉得这些生字中,哪个最难读?哪个最容易读错?

(“生肖”的“肖”的读音是xiào,不要读成xiāo,这个字用作姓解时才读xiāo)

(2)各种方式读生字。

(3)去掉拼音,你还会读生字吗?先自己试试,然后请小组长拿出生字卡片,在组内抽读生字,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

(4)同学们,你们已经认识并记住了哪些生字?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

3.课件出示生字词,小老师“开火车”领读。

生肖神庙奖励将要缓缓老态龙钟

迈着除夕夜步伐偷偷蛇洞垂头丧气

4.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讨论交流。

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的样子。

迟钝:(感官、思想、行动等)反应慢,不灵敏。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答非所问:回答的不是要问的。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沮丧的神情。

信以为真:把假的当作真的相信。

除夕夜:农历年最后一天的晚上。

悠然自得:悠闲从容,心情舒畅。

查看全文>>>

小小的蚂蚁虽然微不足道,你用两根手指轻轻一掐,就能使它粉身碎骨,可是,成千上万只蚂蚁团结起来,却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小编准备了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蚁球漂流》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两自然段。

2、抓住重点词句以及结合多媒体课件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到只要团结协作,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和灾难。

教学重点: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了解蚁球是怎样漂流。

教学难点:领悟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点拨

学法: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一、直接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问:“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4、学生提问:蚁球是什么?蚁球为什么要漂流?又会怎样漂流……

师:学贵于疑,你们真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请大家带着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相信你们就会找到答案的。

二、整体感知,略读课文

1、阅读提示:人们在洪水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学生回答问题:“发现了一个蚁球”。

老师追问:“蚁球是什么?”

学生找到书中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黑乎乎的蚂蚁密匝匝地紧紧抱在一起。

(1) 板书圆圈,问:“蚁球上的蚂蚁多不多?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生:蚁球爱上的蚂蚁很多,从“黑乎乎、密匝匝”中可以看出来。

(2) 师在圆圈中表示密匝匝。问:你还知道那些表示数量多的成语?

(成千上万、不计其数、数以万计……)

问:蚂蚁为什么要抱成一团,发生什么事情了?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课件出示第一段

同学们用“-----”线画出描写洪水的句子,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洪水很凶很急。

问: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洪水很凶很急?(生:这句话把洪水比作猛兽,从“像猛兽、撕”中看出洪水很凶很急。)

你也能说这样的比喻句吗?

师:想亲眼看看像猛兽一样的洪水吗?

1、观看“洪水台风”视频

师:看了洪水台风,你此时的心情怎样?(很害怕,很紧张)

你能把这种感觉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2、指导朗读第一句,要读出洪水的凶、猛、急

师:洪水来势如此迅猛,人们站在堤岸上避险,弱小的蚂蚁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学习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学生快速默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洪水来时,一窝蚂蚁迅速抱成一团随着波浪漂流。)

蚁球在洪水中是怎样漂流的呢?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

1、请同学们在课

查看全文>>>

打碗碗花,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细圆柱形,白色。茎蔓生、缠绕或匍匐状,有棱角,*,基部常有分枝。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

1、能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结合课文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按正确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里描写“肃、吭、忐、忑、芜”。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尝试提问。

3、通过学习,懂得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事物,有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

1 、识记9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忐忑不安”、“安然无恙”的意思。学习书写汉字“肃、吭、忐、忑、恙、芜”。

2、 尝试提问,有探究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图(喇叭花 鸡冠花 ) 图上分别是什么花?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出示图:打碗碗花

2.根据课题质疑。

这种花究竟生活在哪里?究竟是怎样的花?这么新奇有趣的花,却有一个那么怪的名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相信大家读了课文,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习第1节。

(1)打碗碗花生活在什么地方?出示填空题

(2)学习生字“荒、芜、茬” 给“荒芜”找近义词。 看图片理解“一茬接一茬”

(3)引读第一节。

2、学习第二节。

(1)究竟是怎样的打碗碗花呢,课文的第二小节写了这个内容。

(出示第二小节)齐读。( )的打碗碗花 你喜欢吗?

(2)读出喜欢的感情来,选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来读一读。

打碗碗花真漂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它那美丽的模样。 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呢。多么新奇、有趣的花呀!

(3)引读第二节。

三、细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名读2-6节 填空:外婆告诉我,( ),我当时( )。后来,我经过尝试,终于知道( )。引出疑问“打碗-不打碗”

2、外婆当时是怎么说的?画出外婆说的话。 学习生字:“摘、肃” “摘”与“商”区别。书写指导:“肃”指导朗读。 “我”相信吗? “将信将疑”是什么意思?

3、指导填空。

(外婆说:“________ 。”我对这话将信将疑,有点相信是因为________;但感到疑惑的是因为____ ____。)

我对外婆的话将信将疑,心里很矛盾:这话似乎应该相信但我转念又一想。

过渡:摘了“打碗碗花”真的会让人打破饭碗?

4、学习5-6节。 指名读5-6节。出示6小节,细

查看全文>>>

《放飞蜻蜓》一课叙述了陶行知先生发现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没有喝斥,而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引导,没有严厉的指责,而是因势利导,跟学生讲起了蜻蜓的相关知识,教育孩子知道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自愿主动地放飞了蜻蜓的一个小故事。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学会保护蜻蜓。

学习重点:

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加深感悟文中重点句

课前准备:

课前组内帮对检查学案5、6完成情况

学习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

二、课内检查预习

1、同学们课前都预习了课文,生词都会读了吗?下面小组内帮对互相检查,随即纠正,错的改正过来,一会找同学读一读。看哪个组完成的、最快。

2、同学们把生词都会读了,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吗?下面小组内分工读,读错的及时纠正,再读一读,读对为止。检查读。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老师一会儿检查。

3、质疑解疑:

(1)小组内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2)、通过预习,同学们可能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下面小组内交流一下,解决不了的小组长进行汇总,一会儿提出来。

(3)、小组长汇报。(抄到黑板上)

(4)、小组间解疑。解决不了的,老师引导读书,思考、解疑,或在精读时解决。

4、精读感悟,感情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6、7、8、9、10自然段,思考蜻蜓是怎样的蜻蜓?读后谈一谈,随即指导朗读,对蜻蜓有哪些了解?相机指导课后第四题。(1)、分自然段读课文。(找5个同学读)师在读中随机指导,读到位。

(2)、全体练习读。每个同学都像刚才老师指导那些同学一样练习读一读。看哪组读得最认真

5、听写生词,帮对检查,错了改3遍

6、指导朗读分角色,自己练习

7、指导课后第四题,从陶行知和小朋友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

三、分配下节课展示任务。

1、组搜集有关蜻蜓的资料。

2、组搜集有关动物与人之间感人的故事。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同学维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3、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同学充溢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

教学重点:

细读课文,了解蜻蜓的知识,懂得蜻蜓是益虫;能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自身搜集到的资料介绍蜻蜓,从而

查看全文>>>

森林里不仅有活泼而美丽的鹿,还有——狼。狼是要吃鹿的,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呢?小编准备了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狼和鹿》教案【三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二类字只识不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30课《狼何鹿》。(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说说狼和鹿之间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过度:课文中的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会怎么样?请自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语

葱绿 捕杀 灾难 下毒手 生机勃勃

枯黄 功臣 威胁 传染病 生儿育女

(2)出示句子,读准多音字

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人们特意保护的鹿,倒成了“大坏蛋”。

(3)理解词语:

贪婪 哀嚎 提防 狩猎 青烟袅袅

(4)指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每个自然段将了什么?

(三)学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三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2、交流。

3、出示插图。

(1)第一幅: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个画面的?交流。

(2)第二幅:课文中哪些语句又是描写这个画面的呢?

(3)同样的森林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请你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来谈谈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变化。

交流:森林、鹿、狼。

4、啊,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小鹿嬉戏,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而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却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美丽可爱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请你找到刚才那两段话,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分读。

5、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第二幅插图该怎么画?

交流

6、现在你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请你用几句话概括地说一下。

填空:在森林中,狼是鹿的天敌,于是人们( )狼,(

查看全文>>>

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范文资讯网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024新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