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木下册教案 > 导航 >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木下册教案,2024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木下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木下册教案

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转承自然流畅,由作者的疑问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作者受到启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编选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三是初步感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初步读懂课文内容,但是学生对人生的哲理还是缺乏实际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通过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体会文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 2、引导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 3、围绕问题,学习理解具体语句,对重点部分进行深入理解。 4、讨论交流,探究种树人奇怪做法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难点: 让学生先自读,勾画出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并反复研读,仔细体会,然后小组交流,重点体会课文不是单纯写树木,而是借树木的生活来比喻有的成长。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

查看全文>>>

3 桃花心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 1、揭题板书,齐读课题。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和文字,补充介绍。 3、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写了些什么内容,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 (设计意图:生活在江南的孩子,对桃花心木这种树知之甚少,师生共同搜集资料,把丰富、厚实的信息引进课堂,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 (1)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指导生字新词的朗读。 (2)交流问题,小结:一种树——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种树人,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下面,就让我们捧起课本细细品味吧!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走入课文,初观其貌,提纲挈领,与文本的初次对话为下面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品读课文,质疑解疑 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 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4、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有一箩筐的问题想问种树人,看——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 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心中深深的疑问。 5

查看全文>>>

我的新家我做主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家庭规划和建设。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认识它们不同的种类和性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采用分工合作的研究方式,解决规划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4、通过调查、讨论、购物等活动,让学生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与初步的理财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认识它们不同的种类和性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收集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了解其不同的型号。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电视机、卷尺。 4、介绍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机的录像。 (二)学生准备 l、了解家庭常用电器的多种不同类型。 2、了解等离子电视机与液晶电视机的区别。 四、教学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用ppt先播放城市变化、飞速发展的情景,再伴随优美的音乐欣赏优雅、宁静的新居环境。 (2) 教师提问: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家都乔迁新居,过着幸福生活。乔迁新居后家中应该有哪些变化? (3) 学生交流; (4) 教师引导:很多新家会添置物品,包括家用电器。随着科技发展,有很多新型的家用电器已经具备更多更先进的功能,值得我们去选购,让我们参与家庭的规划和建设,做新家的小主人。 (5) 板书课题:我的新家我做主。 2、 学习探究,掌握家用电器的选购方法。 (1) 出示新家的平面图,认识结构,学生指出家庭常用电器应该放置的合适位置。 (2) 用ppt播放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图片,让学生说说哪些是和自己家一样的,哪些是不同的。 老师和学生交流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的信息,共同完成课本“填一填,写一写”。 (3) 出示教室里的电视机,让学生观察并估猜它的尺寸大小,再用尺子量一量,从课本中查出它属于什么规格。 (4) 了解屏幕尺寸后,请多个学生用平时在家看电视的距离站在电视机前,对照课本知识争当“护眼标兵”。 (5)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机的资料,分成辩论两方阵,假设自己是一种电视机地经销商,各自推销自己的电视机,说特点,说优势,双方进行短时辩论。 (6) 教师播放录像:等离子和液晶两种电视机,比较优劣,汇总表格。 (7) ppt出示思考题:张小路搬新家,需要为客厅和房间添置彩电,她准备8000元,请帮助她选择合适型号的电视机。 (8)

查看全文>>>

学习使用家用电器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享受高科技生活的情感。 2、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电视机,认识它们不同的种类和性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采用认真阅读课本或说明书的方式,学习使用电视和机顶盒。 4、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彩色电视机与机顶盒的连接及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电器——电视机,认识机顶盒,掌握电视机和机顶盒的连接方法。 三、教学难点 正确连接电视机和机顶盒。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1) 收集各种电视机的图片,了解不同种类的电视机。 (2) 制作多媒体课件。 (3) 电视机、机顶盒。 (4) 介绍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机的录像。 2、学生准备: (1) 了解电视机的多种不同类型、机顶盒的作业。 (2) 等离子电视机与液晶电视机的区别。 五、教学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1、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用ppt先播放介绍电视机不断发展的录像,出示家庭中常见的电视机。 (2) 教师谈话:是否喜欢看电视?平时喜欢看什么节目?让学生充分交流,引发学生的兴趣。 (3) 教师引导:很多新家会添置物品,包括电视机。随着科技发展,我们都看上了数字电视,非常清晰,今天让我们学习使用电视机,收看数字电视。 (4) 板书课题:学习使用电视机 2、 学习探究,了解使用电视机的注意事项。 (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再让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后了解到了什么知识。 (2) 引导学生了解电视机摆放时周围应留一定的空间,以利于通风透气和方便接线。 (3) 小组讨论:观看电视节目时,多少距离最合适,激励“护眼标兵”。 (4) 介绍保护电视机的方法:不频繁开关,注意防雷,介绍使用电视机防雷装置。 (5) 归纳指导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板书要领:预留空间、散热、防雷。 3、 实践操作,学会方法。 (1) 教师谈话:刚才我们了解了彩色电视机的很多知识,现在我们家里都在看数字电视,你知道观看数字电视时,除了彩色电视机,还要什么设备? (2) 出示数字电视机顶盒,介绍彩色电视机和数字电视机顶盒的连接方法。 (3) 学生分组操作,掌握连接方法。 (4) 教师引导,操作时要注意观看使用说明书,了解各个接口的用途。 (5) 选好组长,安排小组每个成员的操作任务,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评价,交流得失。 (1) 组织学生展示成果:交流操作中

查看全文>>>

做家用电器的小主人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重要性。 2、 掌握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正确方法。 3、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科学合理地使用家用电器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掌握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地正确方法。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家用电器实物、遥控器和说明书。 2、 学生准备:家用电器的说明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节,导入新课。 (1) 故事介绍生活中的“马虎人”:如添置了新电器,胡乱按钮;昂贵的价格买回电器,只会使用最简单的功能。 (2) 学生讨论导致原因,说说阅读说明书的重要性。 (3) 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分组讨论,明确认识、掌握阅读重点。 (1)、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某同学的说明书文件收藏夹。 展示多种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教师引导:我们在安装、使用、维修家用电器时,都要用到这本“说明书”,所以,要妥善保管好。有的家庭用一个文件夹把所有的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都依次夹在里面,便于查阅,这是个好方法。 引导学生评议这样保管的好处。建议借鉴这一做法。 (2)小组讨论:你阅读过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吗?你是怎样阅读的?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经验教训?建议阅读过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学生可多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让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认识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重要性。 (3)了解说明书的主要组成部分。 学生归纳说明书中大体包括3个组成部分:一,安全注意事项。二,结构说明。三,操作使用。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这几方面,掌握阅读的重点。 3、 竞赛比拼,实践操作。 (1) 学生自学空调遥控器操作方法和步骤。进而研究电视机的使用说明书。 (2) 小组代表比赛操作。教师规定操作项目,要求学生看懂说明书并做一做。比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看懂,操作规范。结合操作讨论“注意事项”。 (3) 评比得出“规范操作优胜”。 (4) 小组选定一种家用电器,研究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概括要点并记录下来。 (5) 分组交流,汇总成一张总表。表扬准确概括、掌握要领到位的小组。 (6) 作业布置:选择一种校园内的电器设备,书写一份使用注意事项,张贴在电器设备旁,帮助和提醒使用操作的人。 4、 小结学习,拓展延伸。 (1) 学完后可推选一名代表谈谈小组内的学习收获。 (2) 探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在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说

查看全文>>>

学习使用微波炉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享受高科技生活的情感。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微波炉,认识它们不同的部件名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采用认真阅读课本或说明书的方式,学习使用微波炉。 4、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使用微波炉炖蛋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厨房设备——微波炉,掌握使用微波炉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会用微波炉热牛奶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收集各种微波炉的图片,了解不同的种类。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约六人为一组,配一个微波炉、微波炉专用器皿、鸡蛋、温水、调味品、筷子等餐具。 (4)介绍微波炉工作原理的录像。 2、学生准备: (1)了解微波炉的多种类型。 (2)了解家庭中的电热器具。 五、教学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ppt出示家庭中常见的微波炉的图片。 (2)教师谈话:你认识它吗?你家的微波炉派什么用处?让学生充分交流,引发学生的兴趣。 (3)教师引导:很多新家的厨房会添置厨具,包括微波炉。它低碳、环保,是我们做家务事的好帮手。今天让我们学习规范使用微波炉。 (4)板书课题:学习使用微波炉 2、学习探究,了解微波炉的工作原理和用途。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再让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后了解到了什么知识。 (2)播放有关介绍微波炉的录像,引导学生了解微波炉的工作原理,认识微波炉各部分的名称。 (3)请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集体讨论:微波炉的用途有哪些? 3、实践操作,学会方法。 (1)教师谈话:刚才我们了解了微波炉的很多知识,现在我们学习用微波炉烹饪食物,今天老师要大家用微波炉炖鸡蛋。 (2)教师示范操作。 (3)探究炖鸡蛋需加热的最合适的时间。 (4)教师引导,操作时要注意阅读课本或使用说明书,小结使用微波炉的注意点。 (5)选好组长,安排小组每个成员的操作任务,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评价,交流得失。 (1) 组织学生展示成果;交流操作中的心得。 (2) 学生根据自评和互评的结果自己填上星数。

查看全文>>>

安全使用家用电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 2、关注安全用电方面的隐患,掌握触电时的急救方法。 3、让学生通过课前的调查认识都观察的重要性,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 二、教学重点 掌握安全用电的基础知识及触电急救的处理办法。 三、教学难点 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提高安全用电的自觉性。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一些触电事故的图片(多媒体) (2)围绕课文的判断题拍摄一些日常生活中有违章用电现象的录像短片,制作成多媒体。 2、学生准备: (1)查阅“电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资料及其他有关电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安全用电方面的相关资料。 (2)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 五、教学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能不能缺少电?有了电,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如果请你说一句赞美“电”的话或者赞美电的词,你想说什么? 学生讨论“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1) 电能让我们的黑夜变成白天。 (2) 电能让我们的夏天更凉爽(能吃冰淇淋,能用空调等)。 (3) 电能让我们的冬天更暖和(可睡电热毯等) (4) 电能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可以看电视,玩电脑等) 2、电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伤害? 教师:展示几幅电给人、财产带来伤害的图片,同学们这些伤害都是因电而造成的,电在给我们人类造福的同时,如果使用不当,也能给我们大家造成伤害。所以我们在用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用电。(板书课题) 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学生拿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小组交流,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说一说自己收集资料的方法、途径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1、 怎样安全用电。 (1) 探究学习,想一想,说一说,以下行为对不对?可能造成的危害性。(出示在电线下放风筝、在电线下晾衣服等图片) (2) 议一议。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判断题,并说说为什么? 学生再来辨一辨这种行为正确与否,可以开展辩论,明确危害和正确的做法。 (3) 认一认。 教师出示几种警示标志,说一说其含义。 学生说说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这些标志,说说含义,再谈谈这些标志所起的作用。 (4) 读一读 交流各自从家里带来的家用电器说明书,挑选重要的安全注意事项读一读。 (5) 说一说 说一说自己家庭在这方面的做法,以及做得不

查看全文>>>

家用电器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尝试对家用电器的改进进行大胆设想。 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未来发展趋势。 3、采用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的研究方式,调查一种家用电器的发展历史。 4、通过调查、讨论、上网等活动,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了解日常生活中得家用电器,认识它们不同的种类和性能,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调查研究的方式,有效解决家用电器规划中得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收集各种家用电器不同历史时期的图片。 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准备: 课前调查家庭常用电器的摆放位置。 五、教学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ppt先播放优雅、宁静的新居,突出房间摆放的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 (2)教师谈话: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里添置了许多家用电器,说说你家有哪些家用电器? (3)学生交流。 (4)教师引导: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出现了,它们具有强大的功能,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5)板书课题:家用电器的发展。 2、学习探究,掌握家用电器的分类方法。 (1)出示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学生说说家庭常用电器的名称,以及放置的合适位置。 (2)ppt播放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图片,让学生说说哪些是和自己家一样的,哪些是不同的。老师和学生交流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共同完成课本“填一填,写一写”。 (3)为图片中的家用电器按照摆放的地点分类,可小组讨论。 (4)ppt出示思考题:你还能用其他方法给家用电器分类吗? (5)学生分组讨论。比如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取暖器具、制冷器具、清洁器具、照明器具、音像器具等。 (6)归纳指导。 3、实践操作,合作调查。 (1)教师谈话:书本中介绍了洗衣机和计算机地在不同年代的图片,通过学习我们基本了解了洗衣机和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如果用图片和文字调查其他家用电器,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准备?让我们一起拟定一份“家用电器的发展历程”,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家用电器的发展。 (2)分组讨论,确定调查的家用电器品种。 (3)完成《——档案》。选好组长,分配落实小组每个成员的任务。 4、成果展示,交流评奖。 (1)、学生交流完成的《————档案》。 (2)、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设立奖项,评出“合作优胜”组,激励学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和获得成功。 5

查看全文>>>

小帆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小帆船,让学生了解帆船驶动的原理。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知识。 3.学会使用常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 4.通过观察、讨论、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形成小组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制作小帆船,了解帆船驶动的原理。 三、教具准备 工具:钢条锯了、木工锯子、锥子、美工刀、砂纸。 材料:泡桐板、竹棒、彩纸、塑料片、大头针、棉线。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帆船作为重要航行工具,不管风从哪个方向吹到船帆上,人们都能巧妙地利用调整帆的角度、帆的前后位置及改变舵角等方法,达到使船向一定方向前进的目的。 请你来介绍一下搜集到的有关帆船的资料。(教师可以利用ppt展示各种帆船图片) 2.探究学习,学会方法。 展示一艘简易小帆船模型的范作,模型虽小,但它的航行原理是一样的。也可以结合书上“探究学习”中的“想一想,写一写”来了解小帆船的组成、形状、大小的问题。 (1)讨论制作工具。 认知、掌握工具的使用,了解材料的性能。选择薄一点的木质松软的木板,另外图示中的钢条锯子锯木板很困难,所以要选择木工锯子,但使用木工锯子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研究制作。 小组合作共同探索,按步骤完成下列工作: ①按画的轮廓线锯出船头。 ②用砂纸磨光。 ③用美工刀刻出安装尾舵的槽口。 ④钻出桅杆的洞眼。可以用锤子在船身中间钻出洞眼。 ⑤用线把帆固定在桅杆上。把桅杆和尾舵插在相应的地方,并用大头针固定船帆。 3.把小帆船放到水里试航,并做相应的调整。 在制作小帆船时,学生大胆对书本中多处步骤提出了疑问,并且通过师生、学生共同探索与实践,反复验证,确定了小帆船的制作方法和步骤,从而解决了问题。通过自主探索,共同研究,学生掌握了制作小帆船的技能。同时,通过此课题的学习,学生将会大胆质疑每一个课题,共同探索、实践,寻求每一个答案。正是这样的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拓展延伸。 (1)将模型放在水槽里,试着用嘴吹船帆,看小帆船是否会前进。变换吹风的方向,调整前后帆的角度和舵角,观察帆船行进的方向和速度。 (2)将几艘帆船模型放在水槽中,用一台电扇从后面向船帆吹风,比一比哪艘船航行得最快。

查看全文>>>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难忘的小学生活 教学目标: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 教学重难点:会制定计划 课前准备:有关材料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导语:、你们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其中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吧。 2、 学生读导语和活动建议。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123和135页。 4、学生自由读 “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 学生谈论哪些活动有可行性,还可以补充什么活动。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学生汇报活动内容 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2)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 出示课件:“成长足迹” 要做的是(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 “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

查看全文>>>

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木下册教案

范文资讯网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木下册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木下册教案,2024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木下册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