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六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 导航 > 小学六年级下册英语《My,favourite,Subject》教案

六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英语《My favourite Subject》教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只有将教案课件写好,才能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那老师怎样做好优秀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下册英语《My favourite Subject》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知识目标:

1.掌握词汇:subject,Chinese, English, science, math, p.E., art, music;

2.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 ----My favourite subject is ____."

能力目标:能够应用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 ----My favourite subject is ____."进行交流。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并积极参与到学习情境中来。

教学重点:

掌握四会单词Chinese, English, science, math, p.E., art, music;

用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 ----My favourite subject is ____."进行交流。

难点:用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 ----My favourite subject is ____."进行交流。

教学准备:

课程表、课本实物、录音机、单词卡片、磁带

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T: Hello! Boys and girls !

S: Hello! Teacher !

Step2: Review

教师竞赛的方式提问复习之前所学的主要内容。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2.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ur?

3.What are your favourite clothes?

学生抢答,并及时给与奖励。

(设计目的: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回升的学习兴趣,并复习巩固所所知识,为新授课做准备。)

Step 3: presentation

T: Today we are going to discuss favourite subject. But, what's a subject? (展示关于科目的单词)。

T:English is a subject; math is a subject....... These are subjects.

1. New words

T:What is it?

S: It’s an English book

T: Do you like English?

S: Yes !

T: Read after me, English.

S: English

T: I like English .M y favourite subject is English .

板书English,用同样的方式介绍语文Chinese,并强调 English 和Chinese,首字母要大写。

用同样的方法教授Science, math, p.E., art, music的教学类似。

Ss read it one by one.

(设计目的:以直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所学科目,加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2. practice

教师边问" What subject is it"边用闪卡出示单词,让学生尽快读音。

教师边问" What subject is it"边出示教科书实物,让学生尽快说出单词。

(设计目的:用比眼力小游戏归类学科单词,为下一步熟练运用句型做准备。)

3. play a game

找7位同学到前面做“萝卜蹲”游戏,每位同学代表一个科目名称。

(设计目的:通过小游戏,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单词的记忆。)

4、Text

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

A. play the recorder and listen to the tape.

第一遍:学生听课文,回答问题

1)What's Kim's favourite subject?

2) Does Danny like math?

3) What's Steven's favourite subject?

4) Does Jenny like p.E.?

5) What's Jenny's favourite subject?

第二遍: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B.四人一组,分角色朗读。

Step4: practice

1.抢答游戏

T: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

S1:My favourite subject is ____.

S2: ……

2.小记者采访: 四人一组互相采访,完成活动3的图表。 小组利用对话

S1: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

S2:My favourite subject is ____

展示采访过程及成果。

(通过让学生完成第三部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

Step 5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让学生用本单元所学的句型和单词小组合作编一组小对话。

2. 做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Lesson 22 My favourite Subject

What’s your favourite subject?

subject Jenny/ jelly

Chinese chicken

English fish

science rice

math apple/third

p.E.

art arm

music Chinese

fwR816.cOm同步阅读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藏戏》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准备有关戏曲种类的录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观看录象,感受丰富多样的戏曲种类。听一听,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戏曲的名称吗?
2.上节课,我们随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乐的春节,我们的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黑格尔曾经说过:“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个古文化十分发达,堪称相当成熟的民族。她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藏戏艺术之神奇独特、灿烂辉煌,正好印证了世界智者有关民族成熟与否的论述。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藏戏艺术,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苏吉尼玛》八大剧目已成经典,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三、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
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四、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Xk b1. com新课 标第 一网
1.出示研读主题:①( )的面具;②( )的舞台;③( )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①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②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3.补充阅读短文,感受藏戏的地域文化特点。
阅读材料如下:有人跟我说,一听到藏戏,尤其是身在他乡,就仿佛又回到在辽阔的草原上,感受着高原的蓝天白云。这话并不夸张。藏戏的声音悠远而铿锵,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劲的疾风,它是唱者全身气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更包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艺术,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气魄与雄浑。它那类似西洋咏叹调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紧紧抓住,一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贯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听藏戏实际也是在感悟和体会,一曲一调,一章一节也许正应和了你心灵深处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听时便边舞边合,这便是藏戏唱功的神奇了。
藏戏的形式也大有可说之处,仅面具就多样而且表意丰富,这有点象京剧,借助脸谱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形象,不过前者的色彩不是直接勾勒在人脸上,藏戏佩带的面具造型粗犷、抽象。从形状上分,藏戏面具有直板式的,也有形象立体的,而质地则多为皮革、绒布,也可以泥塑而成。至于颜色的表意:黑色代表阴险,红色代表权力,黄色代表智慧……传统悠久,博大精深,这就是藏戏得以传世的根本所在了。
尽管短暂的接触,使得我至今还没有完整的欣赏过一场藏戏。但是以采访为机缘,在视听中感受震撼,在震撼中有所感悟,藏戏在我的西藏之行中已经注入了额外的意义,它也将我引入西藏的神奇之中。
读后交流:藏戏独特的地域特点体现在哪?
4.对照开头,体会写法。
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
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
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5.总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匆匆


2 匆匆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1 用“匆匆”说一句话
 2 作者所说的“匆匆”指什么?
二、听录音或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匆匆”?
四、再读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在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地方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旁写上一两句话。)
五、交流
六、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采取各种方法朗读,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
七、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重点研读第三节
 1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2 读具体描写时间匆匆的语句
 3 让学生仿写
 4 交流,写的好的,让学生记录下来
二、课外推荐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自读
三、激发兴趣,为问配画
 1 激发兴趣,提出要求。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很高,因为他的文不仅是文,还是画,更是诗,诗情画意,读后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他的《荷塘月色》被拍成MTV,请大家欣赏。
 2 放录象
 3 再读课文,感悟散文已经,为下一步的图画创意打基础
 4 小组合作,构思图画,画外配音
这一环节,请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创作一两段内容。要求有朗读,有画中景的描述。
如生(甲)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一片,丰收在望,一派丰收的景象。高高的天空,燕子们呼朋唤友,相约一起飞向南方。春染大地时,它们又飞到这去年住过的地方。
生(乙)朗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生(丙)描述场面燕子飞过清清的柳梢,飞过鲜艳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春色
生(乙)朗读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5 交流展示
小组学习后,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相机评价,鼓励
四、交流惜时的句子
五、动手实践,扩展学习
读好课文后,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惜时的现代诗歌古代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办专题手抄报。
 

小学六年级下册英语教案:Unit 4 Then and now


Unit 4 Then and now 备课人:
课时分配:6课时 备课时间:2015/3/4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以过去和现在为话题,重点学习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学校设施和部分动词及动词短语。 本单元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说唱歌谣、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处于轻松、快乐、趣味十足的学习氛围。
单元教学目标:
1、 听说认读star,easy,race,felt,trip,woke,会听说读写gym,ago,cycling,badminton.
2、 能够熟练运用There be句型描述过去的事情和现在的事情。
3、 能够掌握询问某人的变化的句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Unit 4 A Let's learn 备课人: 上课人:
教学目标:
1、 听说认读单词:dining hall,gym,grass,…years ago,…months ago,last year,last month.
2、 学习句型:There was/were…We didn’t have…及其一般过去时态的具体运用。
3、 学生会根据具体年代判断与之相符的事物。
4、 学唱歌曲《Changes in me》
教学重点:
过去时间状语的运用。 教学难点:
句型There was/were…的具体运用。
教具学具课件准备:ppT 图片 第几课时:period 1
探索流程 个性添加(教学反思)
Learning steps(学习步骤):
Step 1.预习温故(用时5分钟)
1. Go over the phrases of Unit 3: ate fresh food, went swimming, took pictures, bought gifts, rode a horse, rode a bike , went camping, hurt my foot , went fishing
教师说短语的第一个单词,学生说出短语,并造一个句子。如T: took. Ss: Took pictures, I took pictures last weekend. ( 边做动作边说)
2. Free talk.
T: How was your weekend?
Ss: It was fine.
T: Where did you go? 、
Ss: I went to ...
T: How did you go there?
Ss: By ...
T: What did you do there? Ss: I went fishing. / ...
Step 2. 新课内容展示(用时15分钟)
1. 教学单词dining hall, grass, gym, ago.
(1) Show the picture of grass. T: What’s this? Ss: It’s grass. 板书grass并教读。Chant: Grass, grass. play football on the grass. 以同样的方法教学dining hall, gym. Chant: Dining hall, dining hall. Have lunch in the dinning. Gym, gym. play basketball in the gym.
(2) 教学单词ago及词组... years ago, ... months ago. 教师先说几个句子让学生感受。T: I went fishing three days ago. I went to Beijing two years ago. 板书并教读ago。 让学生说出... years ago, ... months ago的意思并造句。
2. 出示两张新旧学校图片介绍并板书:There was no gym in my school twenty years ago. Now there’s a new one in our school. 教读。学生学说句子,描述学校以前和现在的样子.如:There was no computer room ten years ago. Now there’s a new one in our school.
3. play the tape of Let’s learn.学生仿读。
Step 3.合作交流:(用时10分钟)
1. 小组读单词,开火车读单词。
2. 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单词句子。
3. 完成Find the mistakes.学生先自己读句子,然后小组合作找出错误的地方。
4. 学唱歌曲《Changes in me》
Step4、达标检测(用时9分钟)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Unit4 Then and now h
dining hall, gym, grass, ago, ...years ago, ... months ago
There was gym in my school twenty years ago.
Now there’s a new one in our school.
1.抄写并背诵dining hall, gym, grass, years ago, months ago, last year, last month
2.用本课时句子写一个对话。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Unit4 Then and now 备课人: 上课人:
教学目标:
1. 听说认读单词:star, easy, look up, Internet.
2. 听说读写句子:There was no library in my school. Tell us about your school, please. How do you know that? There were no computers or Internet in my time.
3. 听懂Let’s try,完成Tick or cross.
教学重点:
1.听说读写句子,听说认读单词。
2.理解对话。 教学难点:
1.听说读写句子,听说认读单词。
2.理解对话。
教具学具课件准备:ppT 第几课时:period 2
探索流程 个性添加(教学反思)
Step 1.预习温故(用时5分钟)
1. Go over words of Let’s learn. 教师做动作,学生说单词并造句。教师出示单词卡,全班齐读并拼写单词:dining hall, grass, gym.
2. 用ago造句。 There was a dog in the park five days ago.
Step 2. 新课内容展示(用时15分钟)
1.教学单词star, easy, look up, Internet.
(1)画星星简笔画 T: What’s this? Ss: It’s star. 板书star并教读。T: Can you spell star? Ss: S—T—A—R. T: It is easy. (板书并教读easy.)
(2)出示一个星座图片,T: Do you know its name? Ss: I don’t know. T: We can look it up on the Internet. 板书look up, Internet讲解并教读。
2. (1)出示有图书馆和没有图书馆的学校照片,学生说句子Ss: There was no library in the school. Now there’s a new one. 齐读。
(2)出示有电脑和没有电脑的学校图片。T: There were no computers or Internet in my time. 注意are -- were. 学生反复读该句子。(3) 讲解并教读句子:Tell us about your school, please. How do you know that?
3. 学生听录音,老师教读对话。
4.学生自己读对话,回答问题:What was Grandpa’s school like?
5.学生讲解对话,教师补充答疑。
Step 3.合作交流:(用时10分钟)
1. 教读对话,学生小组练习对话。
2. 学生灵活运用本课时单词和句型自由编对话。
3. Finish Let’s try.
4. Step4、达标检测(用时9分钟)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Unit 4 Then and now
There was no library in my school.
Tell us about your school, please.
How do you know that?
There were no computers or Internet in my time. 1.抄写本节课的单词和句子各一遍。
2.完成活动手册
3.完成练习册。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Unit 4 Then and now 备课人: 上课人:
教学目标:
1. 听说读写单词及短语:cycling, ice- skate, badminton,go cycling
2. 能听说认读句子:I didn’t like winter before. I bought it was too cold, and I couldn’t go cycling. How about now? Now I love to ice-skate, so I like winter.
教学重点:
1. 听说读写单词cycling, ice- skate, badminton. 2. 记忆badminton. 教学难点:
1. 听说读写单词cycling, ice- skate, badminton. 2. 记忆badminton.
教具学具课件准备:ppT 第几课时:period 3
探索流程 个性添加(教学反思)
Step 1.预习温故(用时5分钟)
1. Go over the words. dining hall grass gym star easy
2. 谈论学校的今昔对比。T: Tell us about your old school, please.
S1: There were no computers in my old school.
T: How do you know that? S1: Our head teacher told us.
Step 2. 新课内容展示(用时15分钟)
1. 教学单词及词组:cycling, go cycling, ice- skate, play badminton.
(1).出示骑车的图片T: Which sport is it?板书cycling并教读。(2)教师边做骑车的动作边说Go cycling, I can go cycling.。(3)出示羽毛球拍图片T: Do you like badminton? Ss: Yes, I do. / No, I don’t. T: Can you play badminton? 板书并教读badminton,play badminton. I can play badminton.(4)出示滑冰的图片,教学ice-skate. 边做动作边说:Ice-skate, Ice-skate, I can ice-skate.
2. 板书句子:I didn’t like winter before. I thought it was too cold, and I couldn’t go cycling.告诉学生think—thought, can – could.
3.板书句子How about now? Now I love to ice-skate, so I like winter. 请学生说出意思,全班齐读。
4. 播放Let’s learn录音,学生跟读。
Step 3.合作交流:(用时10分钟)
1. 学生开火车读单词,词组。
2. 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单词及句子表演对话。
3. Finish Listen, match and say. (1) 听录音,把人物与做的活动连起来。(2)根据连线同桌对话:Before, Allen couldn’t ... Now ...
Step4、达标检测(用时9分钟)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Unit4 Then and now
cycling, go cycling, ice- skate, badminton, play badminton
I didn’t like winter before.
I thought it was too cold, and I couldn’t go cycling.
think – thought can -- could
How about now? Now I love to ice-skate, so I like winter. Make and write down a new conversation 。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Unit 4 Then and now 备课人: 上课人:
教学目标:
1. 听说读写句子:Before, I was quiet. Now, I’m very active in class.
I was short, so I couldn’t ride my bike well. Now, I go cycling every day.
2.听说认读单词different, active.
3. 听懂会说本课时的对话.
教学重点:
1.听说读写句子Before, I was quiet. Now, I’m very active in class.
I was short, so I couldn’t ride my bike well. Now, I go cycling every day.
2. different的发音较难。 教学难点:
1.听说读写句子Before, I was quiet. Now, I’m very active in class.
I was short, so I couldn’t ride my bike well. Now, I go cycling every day.
2. different的发音较难。
教具学具课件准备:ppT 第几课时:period 4
探索流程 个性添加(教学反思)
Step 1.预习温故(用时5分钟)
1. Go over: go cycling ice-skate play badminton
教师做动作,学生一起说出短语并造句。Go cycling, I could go cycling.
Ice-skate, I could ice-skate. play badminton, I could play badminton.
2. 齐读Let’s learn对话并请学生翻译。
Step 2. 新课内容展示(用时15分钟)
1. 教学different.
出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T: Who is she? Guess. T: It is me. At that time, I had short hair and I was fat. Now I am different. All of you are different now.板书different,请学生说出它的意思,并教读。
2. 教学active 和 板书句子:Before, I was quiet. Now, I’m very active in class. 请学生说意思,然后齐读。
3.板书句子:I was short, so I couldn’t ride my bike well. Now, I go cycling every day.请学生说句子的意思,然后齐读句子,最后请学生模仿该句子说自己的变化。如:
I was short, so I couldn’t play basketball well. Now, I play it every day.
4.学生自己读对话,回答问题:How did Mike change?
5. 学生讲解对话,教师答疑。
6.放录音,学生跟读。
Step 3.合作交流:(用时10分钟)
1.学生小组读对话。 2. 分角色朗读对话。 3. Finsh Let’s try.
4. 用p36的句子灵活运用所学单词及句子谈论家人或朋友的变化。
Step4、达标检测(用时9分钟)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Unit4 Then and now
active different绿Before,
I was quiet. Now,
I’m very active in class.
I was short, so I couldn’t ride my bike well. Now, I go cycling every day. (1)完成活动手册Listen again and write
(2) Write the new words.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Unit 4 Then and now 备课人: 上课人:
教学目标:
1. 能听,说,认读单词race, nothing, thought ,felt, cheetah, trip, woke, dream。
2.能听懂,会说句子:There are many animals in the race. But suddenly he tripped and fell.3.能听懂,读懂小短文,并能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学重点:
重点:能听懂,会说句子:There are many animals in the race. 教学难点:
能听懂,读懂小短文,并能完成相应的练习。
教具学具课件准备:ppT 第几课时:period 5
探索流程 个性添加(教学反思)
Step1 : 预习温故(用时5分钟)
Step 2. 新课内容展示(用时15分钟)
1.出示单词卡片和图画教学单词:race, nothing ,thought, felt, cheetah, trip, woke, dream并板书,教读,学生跟读。
2.S: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边读边理解。勾出不理解的句子。
3.T: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并板书:1.There are many animals in the race.2. But suddenly he tripped and fell.
4. Listen to the passage.
5. Number the picture.
Step 3. 合作交流,师生共建(用时10分钟)
1.领读Read and write 中的句子并纠正读音。2. 抽学生理解课文,并答疑。
3.学生勾出动词的过去式,并写出原型。老师可以板书。
4. Finish exercise:
1. Step 4. 达标检测(用时5分钟)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Unit 4 Then and now
1.There are many animals in the race
2. But suddenly he tripped and fell. 1. 完成活动手册
2. 用所学句型编对话。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Unit 4 Then and now 备课人: 上课人: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的四会单词、词组及句子。
2.能够独立完成Let’s check/Let’s wrap it up部分内容。
3.理解Story time 中的故事。
教学重点:
1.掌握本单元单词和句子。www.xkb1.com/
2.完成相关练习并理解故事。 教学难点:
1.掌握本单元单词和句子。
2.完成相关练习并理解故事。
教具学具课件准备:ppT 第几课时:period 6
探索流程 个性添加(教学反思)
Step1 : 预习温故(用时5分钟)
1.Review the words and phrases and sentences in U.4.(多操练)。
Step 2. 新课内容展示(用时15分钟)
1. 复习四会单词,四会句子,三会单词。(读课本四单元单词和句子)
2.Main scene(多操练)
(1)Ss自己观察主图,自读句子,再教读正音。
(2)Listen to the tape and follow it.
3.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ish Let’s check.
1)学生观察图片上画的什么?
2)T播放磁带,学生听音为图片标号后讲评订正。
3)T再次播放磁带,Ss cross out the words you didn’t hear,后讲评订正。
4. Let’s wrap it up. Talk about the changes below.
Step 3. 合作交流,师生共建(用时10分钟)
Story time.
1)T: Look ,Zoom and Zip are talking about changes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Let’s read.
2)观察主图,让学生阅读故事,了解故事大概,画出不理解的句子。
3)听录音理解并仿读故事。绿色圃中小学
Step 4. 达标检测(用时9分钟)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Unit 4 Then and now
It was raining. In summer, the tree was green. There was a building before. The cat was on the chair. 抄写并背诵本单元的四会单词及句子并写出汉语意思。
2.完成相关练习。
单元开始页
备课内容:Recycle Mike’s happy days 备课人:
课时分配:3课时 备课时间:2015/3/4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下册复习单元。本单元通过Mike幸福的几天生活情况,讨论:1.有关农场的情况,2.Mike和新朋友的学校生活的情况以及对未来的规划等。3.Mike的学校发出了晚会邀请,学生参加送别晚会,并在小故事中感受友情的可贵。 单元的学生通过几个单元的学习,对六年级下册的英语知识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利用复习单元,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并在情感方面有了更高层次的升华。
单元教学目标:
1. 会给单词归类;
2. 去市场之前会列好清单;
3. 会描述在农场的活动内容,会描述自己的学校生活;
4. 会规划自己的未来,有自己的理想;
5. 会写邀请函,会列举晚会需要的物品。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Recycle Mike’s happy days 备课人 上课人:
教学目标:
1.会给单词归类;2.去市场之前会列好清单;
3.能介绍新朋友的外貌特征;4.能描述农场生活和活动。
教学重点:
1.会给单词归类;
2.去市场之前会列好清单;
3.能介绍新朋友的外貌特征;
4.能描述农场生活和活动。 教学难点:
1.去市场之前会列好清单;
2.能介绍新朋友的外貌特征。
教具学具课件准备:ppT 第几课时:period 1
探索流程 个性添加(教学反思)
Step 1 Warm-up
1. Greeting.
2. Free talk.
Step 2 presentation
Day 1: A beautiful farm
Day 2: Farmers’ market
Day 3: Life on the farm
Day 4: Mike’s day on the farm
Step 3 Extension
Step 4 Summary
Step 5 Homework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Recycle Mike’s happy days
1. Can you name the group of the words? 1. 完成活动手册 read and write.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Recycle Mike’s happy days 备课人: 上课人:
教学目标:
1. 能看懂Mike学校生活的ppT,复习学科名称,理解Mike对各科的喜好。
2. 能用简单的英语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朋友。
3. 能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找出错误理由。
4. 通过故事的阅读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教学重点:
1. 能掌握表示各个学科的单词及喜欢和不喜欢该学科的理由。
2. 能理解故事并能流利地朗读故事。 教学难点: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规划好自己的未来。
教具学具课件准备:ppT 第几课时:period 2
探索流程 个性添加(教学反思)
Step 1 Warm-up
1. Greeting.
2. Free talk.
3.看课表,同桌展开问答练习。
复习句型I like…best.=My favorite…is…/…is my favorite.
Step 2 presentation
1. Watch the ppT of the story.
2. Read the story and find the mistakes.
3.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
4. Look at Bill’s poster.
Step 3 Extension
Design your own poster.
Step 4 Summary
Let the students tell the class what we learnt today.
Step 5 Homework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Recycle Mike’s happy days
1. Mike’s school life
2. Read and underline the mistakes
3. Read and tick or cross.
Write your own poster.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Recycle Mike’s happy days 备课人: 上课人:
教学目标:
1. 能看邀请函,并自己设计邀请函。
2. 能恢复别人的邀请函。
3. 能自己合理安排晚会内容。
4. 能为举办晚会筹划各种所需物品。
教学重点:
1. 能掌握邀请函的主要内容,如:时间、地点、人物等。
2. 能自己做好晚会准备工作。
3. 能恢复邀请函。 教学难点:
复习will,be going to 构成的将来时在句中的运用。
教具学具课件准备:ppT 第几课时:period 3
探索流程 个性添加(教学反思)
Step 1 Warm-up
3. Greeting.
4. Free talk.
Step 2 presentation
1. Day 7:Mike’s surprise
2. Write a reply.
3. Design your own invitation.
4. Day 8: A farewell party
5. Story time
1. 读故事,领略故事大意。
2. 教师点拨难读的单词和句子。
3. 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
4. 有能力的学生组成小组分角色表演
5. 读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友情的重要性。
Step 3 Extension
Step 4 Summary
Let the students tell the class what we learnt today.
Step 5 Homework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Recycle Mike’s happy days
1.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at the party?
2. Group the words. 写一封回复函。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难忘的小学生活
教学目标: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
教学重难点:会制定计划
课前准备:有关材料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导语:、你们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六年来,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其中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吧。
2、 学生读导语和活动建议。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123和135页。
4、学生自由读 “活动建议”。[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 学生谈论哪些活动有可行性,还可以补充什么活动。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学生汇报活动内容
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2)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
出示课件:“成长足迹” 要做的是(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
“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4)出一期“再见吧,母校”的黑板报,(5)开展“我为母校捐本书”活动。
作业:预习新课。板书:制定计划

第二课时: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
教学目标
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课前准备
有关材料、多媒体课件。
一、出示课件导入
1我看到了这么一首诗歌:
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
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
教师是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
老师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阳光。
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老师期望我们成为新世纪的太阳。
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
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你的情;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话。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爱;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是您的一朵花。
2 从这两首诗歌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谈。
二、学习《难忘的启蒙》
1、童年的生活是难忘的。童年的启蒙老师更使人难忘,他们更能永远留在每个人的记忆之中。因为是他们打开了我们知识的大门;在我们童稚的心灵播下美好的种子;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使我们能健康地成长。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难忘的启蒙》。(什么叫启蒙?(教你基础知识)
2、“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难忘呢?他在文中写下了哪几件令他难忘的事情呢?
学生交流后,归纳板书:抗日讲演 、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 、抵制日语课。
3、体会“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这句话,在课文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
4、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启蒙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热爱自己的祖国,严格要求学生,写作要实事求是,学习要认真。)。
5、总结课文中心思想。出示课件:
文章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三:学习《老师领进门》
1、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课件: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娓娓动听的讲述,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3、你对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怎样理解?(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
4、 能说说你的启蒙老师吗?
四、学习《新来的王老师》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讨论思考你佩服这位老师吗?为什么?
3、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回忆老师帮助、鼓励你进步的点滴往事。学生交流。
五、比较三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1、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难忘的启蒙》),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老师领进门》)有的是难忘当年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新来的王老师》.
2、 都写了具体事例,有的写一件事,有的写多件事。


第三课时;阅读学习4-5
教学目标: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教学重难点: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课前准备:有关材料
一、导入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启蒙老师的教诲使我们终身难忘,然而六年来小学同学富有个性的特点相信也深深印在每个同学的脑海中,让我们一同走进《忘不了的笑声》。
二、新授
1、自由朗读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 学生总结。
出示课件: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
3、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说说自己班上同学的笑声特点。
5、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
(1)自读课文,提出学习方法。
(2)按照学生的提示学习。
预设: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体会感情,提出不懂之处等。
出示课件:
黄蓓佳的文学之路是从98个“红双圈”开始的。有一次学校开展征文比赛,黄蓓佳的一篇《补考》写了5000字,后来这篇文章被放在橱窗里,那时老师改作文时习惯把好的句子用红双圈圈起来,黄蓓佳很孩子气地隔着玻璃一个个地数老师圈的红双圈,发现一共是98个,正是这98个红双圈成为她写作的起点。
(3)从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你想到了什么?
(4)文章标的中心是什么?
作业
1、收集描写笑的词语书上的和课外的歌5个。
2. 自习观察本班的同学写写他们的特点或用“难忘——”来回忆小学生活。为下面活动作准备。

第4课时
教学目标: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回忆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增进同学情,师生谊。
教学重点:指导写作
课前准备:照片、奖状等。
准备阶段:学生收集六年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人和事或者自己成长的故事写下或者口头准备好。
主持人准备好台词。
活动过程:习作指导;主持人:学生代表

一、谈话导入
六年了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游戏。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情景,唐我们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最深的老师、同学,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吧。
拓展:翻开自己的日记、习作再次进行整理,注意真情实感。
二、学生开始写作。
作业:准备自己成长的故事


第5.6课时
教学目标:和同学们一起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教学重难点: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课前准备:有关材料
一、学生主持过程(要求每个学生能上台演讲)
二、老师总结
1、师生共同评选活动中的优秀学生发奖品。
2老师总结。
作业:预习新课
活动准备:
1、 主持人
2、 学生继续收集资料
活动过程:
一 、导语
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珍贵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重温那过去的岁月,唤起美好的回忆吧。下面老师将活动交给中队长,让他来给我们主持。
二、学生主持活动。
三、师生共同总结评出此次活动度的积极分子。
作业:准备好资料制作班级卡

第7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作文。
3.说写结合,完成两篇作文:
(1)介绍照片中的“我”;
(2)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照片中的“他”)。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课前准备:选好照片
1.导语。
你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必定有些依依不舍。为了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建议你们每人挑选一张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汇集成一本“班级纪念册”送给母校。你们同意吗?但是,光有照片还不够,建议你们各自为自己的照片写一点说明,附在其中,好不好?
2.范例及讲评。
你为什么带这张照片来?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它能说明什么?先想一想,谁愿意说说?
讲评重点:有无具体内容,是否介绍清楚。
3.练习。
(1)独立思考: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
(2)小组交流,练习口述。
4.大组交流。
请各小组推荐:哪位同学说得较好?
讲评:进一步启发思维,介绍各自的特点。
5.当堂习作。
限定时间,快速习作。
6.相互修改。
找一个朋友,征询意见,自行修改。
7.小结。

第八课时:选制作班级纪念册具体学生
教学目标: 1、认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意义
2、讨论“班级纪念册”的内容和形式。
教学重难点:认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意义
课前准备:准备纪念册资料
一、导入
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难忘的。让每一个学生都把那些珍贵的回忆留住,那不仅是对过去日子的美好回忆,也将是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激励。许多年后,当一个个同学长大成才,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的时候,班级纪念册将永远连接着小学老师和同学的情谊。
二、讨论活动卡内容
1、分小组讨论
2、集中每小组的建议
预设:
卡上的内容如,“师恩难忘”“同学情深”“个性特点”“集体荣誉”“运动场上”“艺术天地”“美好祝愿(离别赠言)”“依依惜别”。班级纪念册是为了留下美好回忆,所以形式可以多样。可以是书刊式的纸制班级纪念册,也可以是网页式的多媒体班级纪念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班级纪念册,都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努力做到图文并茂,有的还可以用实物。教师要鼓励有创意地制作“班级纪念册”。
三、选取活动卡的制作负责人
1、学生提名美编、资料收集人、文字编辑、审稿人等
2、每个学生要做的:上交一张照片写上自己的特点(简明扼要)
3、有特色的照片要配上说明和故事。
作业:预习新课
教后反思:
小学生活令人难忘,六年来,学生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这六年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综合性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
我班根据教材上的活动建议和班级实际情况,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共同制作了两本“班级纪念册”,纪念册里融“集体荣誉”“同学情深”“师恩难忘”“我爱我家”四个栏目,在“集体荣誉”栏目里,学生搜集了六年来班级的奖状和同学参加各种赛事获得的荣誉;“同学情深”栏目里有“最难忘的一件事”,用习作形式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有六年来同学们的合影,并加上了标题,记录自己成长的点滴;擅长画画的为同学画像后写下了心里话,记录下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师恩难忘”栏目里不仅有六年来老师对同学们的口头评语、书面评语等,而且有老师和同学们的合影,表达了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我爱我家”这个栏目,孩子们更是别出心裁,通过搜寻学校几年来每个角落的点滴变化,利用拍照做展板的形式来记录见证他们成长足迹的母校,表达对母校深深的爱。


第九课时:依依惜别
教学目标:1.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2.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教学重难点: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课前准备:有关材料
一、自学“阅读材料”中5篇文章
1、想想他们都围绕一个怎样的话题,有什么不同指处。(“告别母校”这个话题,但文体各不相同。)
2、自由朗读。(喜欢哪篇读哪篇)
结合自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可以是写作方法上的,也可以是感受最深的部分)
3、预设:《给老师的一封信》是上海市虹口区第三小学学生翁钦露写给她的老师顾家璋的一封信。作者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读书。在信中,她记下了顾老师曾经给予自己的种种关爱和教诲,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给老师写信,对学生来说也不是陌生的事,阅读时着重要体会作者把叙述、描绘、想象结合在一起,用优美抒情的语句,用对具体事例的回忆,表达对老师真挚的感谢之情。
《在小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是一篇激情昂扬的演讲稿。文中回忆了六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三件往事──上小学的第一天、三年级时的运动会和六年级的家长会,表达了对母校的留恋,对老师的感激,以及对同学的依依不舍。以情感人,激发共鸣是演讲稿的基本特点。学生可以以此为范本,学写演讲稿。
《给校长的建议》是一位六年级毕业生写给校长的信,侧重于提出建议。信中针对学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新开放图书室的建议。不但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办法,言辞恳切,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母校表达了热爱之情。以这封建议书为范例,可以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发现学校存在的不足,学习本文的写法,向校长写一封建议书。
《同学录》是一首短短的诗。同学录,是种在校园里永远的记忆,是留在岁月中忘不掉的纯真。这首诗也是一个情味浓浓的倡议,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了解同学录的作用,也来做一个自己班级的同学录。
《毕业赠言》中选登了两组赠言,一组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一组是老师给学生的。学生临近毕业,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赠言”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现才情的平台。虽然毕业赠言人人都能写,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纪念意义,毕业赠言应尽量写得精练、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能给人以启迪,情真意切,能根据同学和老师的特点写。写好的赠言可以在班内进行交流,评一评谁写的赠言最有个性,谁写的赠言最风趣,谁写的赠言最幽默,谁写的赠言最有文采。要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用比较生动、得体而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祝愿。
4、出示课件:
(1)激励性赠言。
“分别后的人生犹如一条街,让我们共同为长街增添美丽的景致。”
(2)祝愿性赠言。
“生活如一条长河,愿你是一叶执著的小舟;生活如一叶小舟,愿你是一名风雨无阻的水手。”
(3)褒扬性赠言。
“你不张扬的个性,让我领略到宁静,感受到宁静里有一颗平静如水的心。”
(4)怀念性赠言。
我把缕缕的情思拧成一股长长的红线,让你这即将远飞的风筝时时飞翔在我蓝蓝的天空中。”
(5)鞭策性赠言。
“你没有摘到的只是春天里的一朵花,而整个春天还是属于你,朋友,别灰心!”
2.风格独特。
开放热情的学生大都喜爱富有个性的赠言。对此,教师可教给他们一些有鲜明风格的赠言形式。常见的有:
(1)诗歌式。如,“阳光会走/花儿会谢/唯有你我的友谊/才是永恒。”
(2)抒情式。如,“临行前,我赠你一个美好的理想,让他成为你坚韧的拐杖;我赠你一只智慧的行囊,让他成为你人生的通行证。”
(3)格言式。如,“什么是路,路是从荆刺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从没有路的地方踩出来。”
(4)对偶式。如,“真诚的友谊无需承诺,永恒的情缘无需约定。”
(5)相等式。如,“你的美=严谨的工作作风+热心助人的精神+富有活力的创新能力。”
3.因人而宜。赠言要避免千篇一律,要根据同学的个性、兴趣、爱好、志向、特长、属相以至长相的不同而创作出“这一个”。
赠给意志坚强的朋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的赠言
写建议书


第十课时:告别校园中队活动
教学目标:围绕生命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对师长的尊敬,在同学们即将小学毕业,踏上人生的又一段征程时,回顾六年小学的点点滴滴,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感谢母校的辛勤培育,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选定目标,知难而进,破浪而行,早日成为祖国的栋梁。
教学重难点:回顾六年小学的点点滴滴,感谢老师的谆谆教导,感谢母校的辛勤培育。
课前准备;纪念品若干、鲜花若干、道具若干、节目磁带、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前准备:
1、分小队准备好节目
2、选好主持人和节目负责人
活动过程:
一、队仪式
甲:是谁,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点燃一盏最明亮的灯?
乙:是谁,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平凡地做那引路人?
(全体女生):是您,我们敬爱的老师!
丙:是谁,像一棵参天大树,庇护着棵棵幼苗?
丁:是谁,像一艘乘风快船,带领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全体男生):是您,我们亲爱的母校!
合:在即将扬帆远航的今天,有多少昨天值得我们回忆,当我们又重新翻开过去的点点滴滴,才发现昨天的一切是那么美丽,那么绚烂。
甲:我宣布,《别了,亲爱的母校》六年级联合中队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二、过程
甲:又是一个洋槐纷扬的日子,当毕业的最后一天,每个人的心中都饱含深深的留恋。
乙:当一片片洋槐奇迹地飞临每个毕业生手中,我们又再次唱响了再熟悉不过的校歌。(全场高唱校歌)
谢师篇
丙:朦胧的月光,无尽的思念,让我们用点点星光写下难忘年代最动人的诗,
丁:把梦留给夜,把爱留给您——母校,请听诗朗诵《谢谢您老师 》(1小队表演)
甲:老师,您是大山里涌出的一眼温泉,叮叮咚咚奏响我进取的心音。
乙:为了铸就我们理想的支架,塑造我们拼搏的羽翼
丙:您窗前的那盏小灯常常彻夜不眠。(音乐声起)
三、小队演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丁:老师,您的风筝就要高飞,而此刻,我们怎能不思绪起伏?我们曾调皮过,我们曾把您的话抛在脑后,可您知道吗?我们在一起,说的最多的是您;我们说起您,最多的字眼就是“好”!不信,您听
快板:《夸夸咱们的好老师》
才艺篇
甲:人的一生有多少个五年,多少个五年都会被我们渐渐淡忘,可是,在育才的六年,它将永远深藏在我们的心中。育才的六年,是我们茁壮成长的六年,我们从懂得1+1=2开始,收获了那么多那么多。感谢您,育才,您的博学造就了我们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我们正如那初升的太阳,喷发出勃勃的生机!(音乐起,台上的同学退场)
器乐表演篇、舞艺展示表演(个人)
离别篇
合:当我们捧起一张张奖状,我们怎能不感谢您,老师!当我们唱起来舞起来弹奏起来,我们怎能不感谢您,老师!
甲:您是那红烛——(场下)为我们献出所有的光和热
乙:您是那园丁——(场下)满园春色是您日夜浇灌
丙:您是那火种——(场下)点燃我们心灵之光
丁:您是那春蚕——(场下)默默耕耘从无炫耀
合:您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您用真心谱写了一首永唱不衰的师之赞歌,如今,我们即将离别校园,即将离别亲爱的老师,心中怎能不无限感慨,怎能不深深怀念。
甲:请听口风琴合奏(同学甲)
馈赠篇
乙:假如我能搏击蓝天,是母校给我弄潮的力量
丙:假如我能施展才华,是母校给我丰沃的土壤
合:亲爱的母校,让我们用最真诚的语言,大声告诉您——(场下)我们忘不了您!
丁:下面,请XXX代表我们所有六(2)班的同学向母校赠送纪念物,向母校献上我们最真诚的心。
请班主任为我们说几句话。(音乐起)
合:虽然即将离别,虽然即将远航,但请让我们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爱心永留在育才这美丽的校园里。
回忆篇
甲:别了,敬爱的老师,您已为我们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乙:别了,亲爱的母校,您已为我们鼓足了远航的风帆
丙:我们飞得再高,心总要与您连在一起
丁:我们航行再远,人总要与您遥遥相望
(场下)放心吧,老师,放心吧,母校,您的教诲我们终生不忘,放心吧,您必将以我们为傲!
甲:听,那熟悉的声音开始在耳边回响,听,那悦耳的旋律在会场里激荡。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聆听老师们的声音,聆听他们深情演唱那动听的歌曲,把这悦耳的歌声永远留在我们记忆里。
(音乐起《同一首歌》)
队仪式
1、中队辅导员讲话、领呼号
2、退旗
3、宣布结束
教后反思:
《依依惜别》这是本学期的一组综合性学习的文章,孩子在离校之际与同学、老师、母校都有说不完的话以及六年级语言积累的一次综合应用,效果鲜明。
孩子们即将离开母校,尤其是跟随他们六个多年头的 班主任老师,课堂上孩子都能回忆起从小到大与老师的点点滴滴。其中饱含着深情,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他们将心里读出来的时候,有的同学激昂、有的同学悲伤,这些都体现孩子们真实的一面。
孩子们在作文时,将平时积累的语言,学过的写作方法都运用到写话练习中,有的同学排比反问句的运用将情感推向另一个高潮,拟人比喻的运用恰到好处。因此,在最真实体验后才是孩子最有话可说的。这也是最真实的一节课。
近期每每走进教室,总发现同学们在争相传阅着什么,不用猜都知道他们在写毕业留言,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写毕业留言时除了有真诚的祝福、相互的勉励外,也不乏一些不恰当、不健康的内容,结合最后一个单元的学习我精心设计一节口语交际课。 我设想先以相关资料,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以实践活动,强化认识,深化感情。当我把这59张没有雷同的赠言送给同学们的时候,同学们的脸上、心里都写满了欣喜,而我收到的更是七十二颗沉甸甸的诚挚的童心和深情的祝福。然后我展示了一些学生赠言进行探讨,让学生明白赠言应选取合适的内容,组织学生当堂写作,要求学生以生动、得体的语言,写一赠言、赠诗或赠文,送给母校、老师或最要好的同学。最后是学生互赠留言的活动。
真希望能给孩子们一辈子的东西——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一种积极的生存心境、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古诗词背诵》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学
1.根据拼音和工具书,读熟10首古诗词。
2.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10首古诗词的意思。
3.背诵古诗词。
二、交流展示
1.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如:看图吟相应的诗词)。
2.全班交流10首古诗词的大意。
教师相机检查学生对下面句子或词的理解:
①“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豆”喻谁?“萁”喻谁?
②“鸟鸣涧”是什么意思?诗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③“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什么意思?“冰心”“玉壶”象征着什么?“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时时舞”“恰恰啼”是怎样的景象?
⑤“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是说石灰,实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⑥《竹石》中赞美的是竹子,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⑦“白日”“青春”“妻子”各是什么意思?哪些词与现代意思不同?带有“白日”的诗还有哪首?
⑧《已亥杂诗》中表达作者愿望的诗句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
⑩《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
三、讲述关于10首古诗词的逸闻或故事。
如:曹植的故事,于谦的故事,郑燮的故事等。
四、有机联系,拓展读《江畔独步寻花(黄狮塔前江水东)》《春望》

第二板块
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
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联想到: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咏物言志诗──《石灰吟》《竹石》
联想到:咏鹅(鹅鹅鹅)骆宾王
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
写景诗──《鸟鸣涧》《江畔独步寻花》
联想到: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杜甫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
二、以作者为生发点,复习积累的有关作者的诗词。
如:王维、王昌龄、杜甫、郑燮、苏轼等。
教后反思:
《古诗词背诵》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最后一个内容,学习这个内容时我做了一个大胆尝试:十首古诗我先让学生读熟,然后每一个组重点研究一首诗词,上课时让小组代表在全班面前讲解,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布置下任务以后,小组同学下来积极查找资料,进行备课。尽管这样我还是有些担心——害怕学生抓不住重点,对诗词的意境理解不到位,于是下来后我也认真研究了教材并备了课。
上课伊始,我按照我的布置先让第一小组代表讲解,学生上了讲台后学着老师的样子讲了起来。充当老师的学生刚开始有点紧张,当他进入角色后完全放开了自己。同时我发现这个小组在讲解的过程中,其他同学都能认真听讲,当讲解的同学提问时,同学们也都能积极举手发言 。讲完后我当堂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了一下小测验,结果是我没有想到的——就连我们班学习最差的王斌同学都能很好地掌握这首诗的内容,这节课虽然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需要改进,但是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我认为我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这节古诗词的学习,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大胆放手,不要怕浪费时间,在课堂上尽量给学生一定的空间锻炼自己,让他们自由地理解,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人们常说能力是练出来的,只有这样经常地锻炼下去,我觉得我们班学生的能力肯定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综合复习》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读自悟,完成文后练习。
1.学生自主阅读前8篇文章,尝试完成文后练习题。
2.同桌或小组逐篇交流讨论。
二、全班交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逐课交流自学成果,小组提出学习中的难点。
2.根据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与教学的重点,相机加强指导和习练。
例如:
(1)关于查字典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A 根据《养花》一课总结方法:不仅要查字典,还要联系上下文选择多义字在词中的合适义项。
B从其他文章中选出几个词语,学生试着来理解。
《生活是多么广阔》──芬芳
《中华第一龙》──游弋
《狱中联欢》──高歌曼舞
《名碑荟萃》──荟萃、博采众长、劲峭、刚劲
(2)关于“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除了结合《琥珀》一文练习,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养花》《名碑荟萃》《狱中联欢》的主要内容或其他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短文。
教后反思:

第二板块
一、随文练笔和习作的评价
1.《生活是多么广阔》仿写
评价着眼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及句式的积累和运用(去……去……)
2.《名碑荟萃》的关于介绍书法家作品的解说词
评价重点:一是介绍清楚书法家及其作品的特点;二是从解说的角度,考虑是否能吸引别人,也就是表达方式要灵动,要有听众和观众感。
3.《智慧之花》的缩写及读后感
缩写的练习要抓住主干,重点稍稍多用点笔墨。读后感可结合四组作文的讲评,再引导学生自评自改。
4.《看说明书做玩具小台灯》的片段修改
片段修改只要写明白就可,用词要准确,力戒语言啰嗦。
5.给外地亲友写封信
写信一是注意信的格式,二是主要内容──最近的情况和暑假的打算,三是要有强烈的对象感,对什么人说什么话。
当然,也可以根据本班实际,创设情境,多为学生提供写信与人交流想法和思想的机会。
二、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小学毕业优秀文集,可以按文体分类, 可以按年级分类,然后交流阅读,对作文进行一个总体的回顾和复习。
教后反思:
1、全面铺开,狠抓基础。
学生要全面把握知识,内化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复习中,应该结合复习内容,有效合理地整理学生的基础知识,内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亲自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一阶段的复习应该是全面铺开,抓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首先,教师应对学生掌握知识状况进行全面试探、了解。其次指导学生理清自身掌握情况。然后,学生建立了基础知识结构网络后,让学生重新去品味基础知识、归纳重点,理清各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
2、专项训练,各个击破。
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普遍性错误和个别性错误的知识点,我采取典型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加强针对性训练,采取各个击破的复习方法。第一,重视班级学生的“分层导学”,发展共性,培养个性。第二,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训练。第三,注重各章节试卷的评价反馈。在复习中要灵活选择时机进行专题测试,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补缺补漏,定向复习。训练中做到定时定量,追求速度和效果的统一。
3、出一系列的过关试题,让学生过关。
由于这些题目都是学生平时易错的题目,所以对学生的挑战性很大,特别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信心,答题习惯过关,如答题字迹清楚工整、作图规范、在指定位置答题等。不过关的同学就重做这份卷子,直到过关为止。这一举措对后30%甚至更多的学生都有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要让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巩固小学六年所学的知识,在小考中发挥出的成绩水平,教师有计划、有条理的辅助他们进行小学阶段的总复习是较为关键的。由于我教学经验的欠缺,在复习内容上详略处理不当,造成了复习时间显得紧迫的情况,而且对计算方法和计算准确率的要求不够严格,没有坚持始终的训练,一部分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简便方法,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低。我以后一定要吸取这个经验教训,更好地有计划、有条理地完成辅导学生进行小学阶段总复习的教学任务。
教学的进步贵在经验的积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不仅要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更要在实践工作上勤勤恳恳,多钻研新教材、新课程标准,不断地总结出新的经验心得,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装饰柱


装饰柱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认识柱子,了解各种柱的,使学生对柱子产生兴趣,进而研究柱子的形态,结构与柱子上的装饰。
2、制作装饰柱,培养学生学生设计,制作及装饰技能。
3、体会生活中的美,欣赏自己作品的美。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柱子相关知识,制作一个漂亮的装饰柱子。
教学难点:柱子的形状及装饰。
教学准备: 纸箱,纸卡,彩色笔,彩纸。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检查用具准备
二、导入
1、教师黑板上画一个柱体,让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与现实生活中联系,可以将柱体想象成什么?回答:柱子。
2、教师将柱体添上几笔,画成一个亭子,然后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亭子的主体是靠柱子支撑。(教师板书柱子作用之一:承重、支撑)
3、教师继续绘画,将亭子变成房子,反问学生,房子中有柱子吗?(可以联想古代建筑)
教师总结:柱子是我们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它无论是在建筑物的里面还是在建筑物的外面,都有着承重支撑的作用。但是露在建筑外面的柱子光秃秃的,不好看,那么古代时候的人就非常的聪明,他们对柱子进行了装饰,。
出示课题:装饰柱
三、新授课
1、他们是怎么样装饰的呢?
学生回答:雕刻,镂空,彩绘……
2、这些资料是哪里得到的?学生回答:自己收集的。
3、谁还收集到了资料,说一说。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内外。
4、今天我们也有一个任务,做一个现代的立体装饰柱,你们愿意吗?
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5、欣赏书中的作品,根据书中学生的作品,想象一下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柱子。
(1)根据自己的材料,讨论装饰柱的设计形式?
(2)你的装饰柱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
学生汇报: 戏剧脸谱 立体纸塑 手工折纸 花纹装饰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教师对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给予指导。
五、展示学生作品
小组队长介绍自己的作品
六、教师对本课进行小结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藏戏


藏戏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准备有关戏曲种类的录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观看录象,感受丰富多样的戏曲种类。听一听,看一看,你能说出这些戏曲的名称吗?
2.上节课,我们随作家老舍一同感受了美好快乐的春节,我们的祖国不仅有丰富多彩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黑格尔曾经说过:“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生活在我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就是一个古文化十分发达,堪称相当成熟的民族。她所创造的举世瞩目的藏戏艺术之神奇独特、灿烂辉煌,正好印证了世界智者有关民族成熟与否的论述。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它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最久远的戏剧之一。藏戏艺术,剧种流派众多,表演形式富有民族特色,《文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苏吉尼玛》八大剧目已成经典,音乐唱腔韵味隽永,面具服饰五彩缤纷、瑰奇神异,名角新秀不断涌现。所有这些,无不昭示着藏戏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去领略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读后划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懂的词语。
4.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讲了藏戏的形成,哪些段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
读后交流、梳理:4-7段讲的是藏戏的形成,8-19段讲的是藏戏的艺术特色。
三、自主研读4-7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1.自由读4-7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义举,……
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在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有他的画像,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四、自主研读8-19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研读主题:①( )的面具;②( )的舞台;③( )的演唱风格;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从哪知道的。
①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②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3.补充阅读短文,感受藏戏的地域文化特点。
阅读材料如下:有人跟我说,一听到藏戏,尤其是身在他乡,就仿佛又回到在辽阔的草原上,感受着高原的蓝天白云。这话并不夸张。藏戏的声音悠远而铿锵,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劲的疾风,它是唱者全身气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丰富,曲调跳动而激越,带点悲伤,带点忧郁,更包含沧桑;藏戏是高原的艺术,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气魄与雄浑。它那类似西洋咏叹调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紧紧抓住,一顿一扬,忽高忽低之间,贯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因此听藏戏实际也是在感悟和体会,一曲一调,一章一节也许正应和了你心灵深处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听时便边舞边合,这便是藏戏唱功的神奇了。
藏戏的形式也大有可说之处,仅面具就多样而且表意丰富,这有点象京剧,借助脸谱能够反映人物的性格形象,不过前者的色彩不是直接勾勒在人脸上,藏戏佩带的面具造型粗犷、抽象。从形状上分,藏戏面具有直板式的,也有形象立体的,而质地则多为皮革、绒布,也可以泥塑而成。至于颜色的表意:黑色代表阴险,红色代表权力,黄色代表智慧……传统悠久,博大精深,这就是藏戏得以传世的根本所在了。
尽管短暂的接触,使得我至今还没有完整的欣赏过一场藏戏。但是以采访为机缘,在视听中感受震撼,在震撼中有所感悟,藏戏在我的西藏之行中已经注入了额外的意义,它也将我引入西藏的神奇之中。
读后交流:藏戏独特的地域特点体现在哪?
4.对照开头,体会写法。①再读8-19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
②指名读1-3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概括的?③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5.总结: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她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六年级下册英语《My favourite Subject》教案”一文,希望“小学六年级下册英语《My favourite Subject》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六年级英语下册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