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初一历史下册第十一课教案 > 导航 >

初一历史下册第十一课教案,2024初一历史下册第十一课教案

初一历史下册第十一课教案

关于对x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

关于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 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来说,有这样几点建议:一、要体现号召性。现在看,这个《纲要》对未来五年的规划已经很宏伟了,但我觉得在一些具体工作上最好还应该进一步作以前景性的描绘,尤其是能用数字描述的用数字描述,能用语言描述的用语言描述,体现出市委、市政府对未来五年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比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章,最好说明到“十一五”期末,全市要有多少个村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使多少人口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借以鼓舞人心,振奋精神。 二、要体现针对性。就是安排的工作任务要抓住要害,有针对性地进行部署,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就工业经济发展而言,我觉得除了规划中所说的发展医药、化工、食品、麻纺、机械、建材等主导产业,建设园区和经济开发带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上项目,培育特色知名品牌。可以说,工业要发展,必须得有项目作支撑,必须得有品牌作保障,这方面必须得加强,在未来五年内应该有大的突破。 再比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章,第一个大题“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第一小题“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增加“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因为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普遍存在力量薄弱、体制不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很难适应科技兴农的需要,急需加大工作力度进行改革完善。这也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 再一个就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一题中,应把发展农民经济人队伍点一点。因为农民经济人是农村中介组织的基础,只有基础牢靠,才能发展壮大。 再一个就是第五章“优化升级服务业”中,应把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内容加进去。因为传统服务业在各市县还占有一定比例,在发展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措施。 另外,农村民主管理和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多着一些笔墨,点出未来五年的战略性目标和措施。 三、要体现严谨性。主要是就结构而言,要前后照应,能合并同类项的合并同类项,是一个事的放到一起说。 比如,第八章专列了一个“深化各项改革”的题,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章中,还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内容。实际上农村改革也是深化各项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建议把农村改革拿到“深化各项改革”中来阐述,这样使结构更加严谨。 再比如,“建设社会 查看全文>>>

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

文章标题: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

今后五年,是落实市委、市政府总体发展战略,促进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及实现我镇经济发展途径的角度出发,认真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新村镇的区位条件及发展潜力,制定“十一五”规划,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我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使全镇的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 1、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8000亩,养殖业健康发展,奶牛、肉牛、生猪生产呈现良好势头,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其它各业的发展,花卉种植业和家庭养殖业的悄然兴起,已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为建设生态型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一产业国民生产总值稳中有升。 2、工业经济持续攀升。20xx年工业生产总值达10.3亿元,年递增15%;协议利用外资12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50万美元,初步形成了以医药化工、生物制品、轮胎制造、食品加工四大行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确立了医药化工产业集群区,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条件。通过企业改制工作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了生机活力,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成为我镇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xx年三产增加值完成1.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68万元。完成商贸园区建设工程,形成了商贸、餐饮、娱乐、美容、健身、游泳、浴池的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了消费场所。 4、城镇建设步伐加快,镇容镇貌明显改观。确立了镇区新的建设规划,五年内全镇已累计基础设施投资3.2亿元,集中供热、供水、排水、供电、电话、有线电视实现配套,完成了新村大道、中兴大道、裴李岗路的拓宽改造工程及西气东输镇区段工程。 5、实施科教兴镇战略,推动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了《科教兴镇意见》,“普九”成果不断巩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投资累计达8000万元,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全面启动,调整后的学校实现了规模办学。 6、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卫生事业发展迅速,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人民的医疗卫生防疫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完成各项指标,环境保护完成市下

查看全文>>>

县民政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文章标题:县民政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县民政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十一世纪第一个五年已快结束,总结新世纪前五年的各项民政工作,规划好下一个五年任务,对今后一时期全县民政事业的发展,促进**县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期间**县民政事业发展的简要回顾 “十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广大民政工作者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自觉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和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全县民政事业的发展步伐,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全县社会稳定,推动全县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五”期间,**县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成绩是: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启动,保障金逐步到位,初步筑起了一体化的保障体系。累计将4962户11369人纳入城市低保,累计发放低保金1870万元。这项“民心工程”对维护全县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入开展了创建双拥模范县活动,双拥工作多次得到省市肯定和好评。进一步规范了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社会统筹制度,基本解决了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 平均每年各类定补优抚对象3890人,累计发放优抚款1480万元,义务家属优待累计2200户,累计发放优待金 310万元。 ——全面推进以实现“四个民主”、建立“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活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城镇居委会组织和社区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社会团体的日常管理、年度检查、清理整顿和行政处罚等一系列措施,总体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各类社会团体16个,民间组织42个,维护了社会政治稳定。

——社会福利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积极兴办了一批乡(镇)级福利设施,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对社会福利日益增长的要求。 累计投放资金60万元,修缮改造乡镇敬老院四家。 ——社会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取得新的突破。殡葬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火化率得到有效巩固,累计火化尸体近3000具,大力革除陈规陋习,积极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殡葬管理硬件设施建设有了新进展。荆山陵园良性运行,婚姻管理实行了集中登记,累计办理结婚登记17500对,办理离婚登记350对。 ——出台了《**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完善了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体系和应急响应程序,建立了灾害信息报

查看全文>>>

“十一五”时期(2008年—2010年),是实现致富奔小康、构建和谐定远的关键时期。本规划的制定立足定远县情,突出加快发展主题,坚持农业稳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战略不动摇,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把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推向新阶段。本纲要根据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制定,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工作重点,是定远未来五年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十五”计划完成情况

“十五”以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主题,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战胜了“非典”、禽流感和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明显进步,基本完成了“十五”发展目标,保持了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1、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高。“十五”末,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8.86亿元,按调整后计算年均增长6.7%,经济结构逐步优化。财政收入可达1.53亿元,按可比口径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8.6亿元,年均增长10.6%;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2.1亿元、20.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1.2%、0.6%。五大支柱产业发展加快,规模不断壮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明显增强。民营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私营企业发展到453家,比“九五”末增加241家。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养殖业、劳务输出、林业已成为农民增收重要渠道。生猪饲养量和出栏量始终保持全省前列,2004年肉类总产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居全国第88位、全省第6位;劳务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年输出劳动力达18万人;森林覆盖率达15.5%,比2000年提高6.6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农产品优质化发展步伐加快,全县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158家,其中1家省级、2家市级龙头企业。一批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农业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

2、改革开放步伐显著加快。稳步推进企业改制,企业改制面达80%以上,其中粮食、供销系统改制走在全省前列。县乡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撤销了18个自设乡镇;完成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妥善分流安置人员900多人。财政支出改革和行政审批改革不断深入,组建了县核算中

查看全文>>>

梁山县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十一五”规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党中央提出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通过编制“十一五”规划,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审视研究我县未来发展战略及发展重点,把宏伟的奋斗目标阶段化、具体化,对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十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一)主要发展情况

“十五”期间,全县上下高举伟大旗帜,全面贯彻“”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事业全局,牢牢把握“搞好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坚持真抓实干”三个关键环节,按照“发展民营、壮大工贸、调整农业、开发旅游、提升城建”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十五”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了新的成就,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

1、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十五”末,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可达到65亿元(初步核算,下同),较2000年年均递增1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6亿元、30亿元和19亿元,年均分别递增8%、28%和15.8%。全县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6亿元。

2、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果,90%以上的国有集体企业通过改制实现了主体多元化,一批骨干企业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税费改革为重点的农村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城镇土地使用制度和户籍制度改革成效明显,社会保障、投融资体制、财政管理、教育卫生等配套改革全面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取得新成效。

3、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十五”期间,我们把结构调整放到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到24:46:30。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面积逐年增加,林牧渔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升。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有了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0%以上。

4、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截止到目前,全县民营业户达到1.85万户,资产总额达45.8亿元,从业人员达6.9万人,民营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产业优势日渐突

查看全文>>>
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州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xx市委关于制定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xx实际,制定《xx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 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时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五”时期,我镇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中央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州委、州政府“创优升位”四大机遇,围绕建设经济强镇的发展目标,结合xx实际,抢抓机遇,自我加压,克难奋进,开拓创新,突出抓好“创优升位”,着力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增强后劲,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向上势头,综合经济实力和财政收入跃上新的台阶。全镇生产总值2005年完成32301万元,年均增长10%以上;2005年财政收入达到592.39万元,基本实现了翻番目标,年均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43元,年均增长10%以上,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3.17亿元,比“九五”期末翻1.86番,年均增长25.89%。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集镇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新阶段扶贫开发扎实推进,“两基”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科技普及与创新能力逐步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实施西部大开发“五年打好基础”的目标基本实现,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奠定的良好基础。 第二节 “十一五”发展环境和条件 “十一五”期间是我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我镇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出台优惠政策的机遇,积极争取小城镇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村基础 查看全文>>>
关于对《××市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建议 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来说,有这样几点建议: 一、要体现号召性。现在看,这个《纲要》对未来五年的规划已经很宏伟了,但我觉得在一些具体工作上最好还应该进一步作以前景性的描绘,尤其是能用数字描述的用数字描述,能用语言描述的用语言描述,体现出市委、市政府对未来五年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比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章,最好说明到“十一五”期末,全市要有多少个村达到新农村建设标准,使多少人口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借以鼓舞人心,振奋精神。 二、要体现针对性。就是安排的工作任务要抓住要害,有针对性地进行部署,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就工业经济发展而言,我觉得除了规划中所说的发展医药、化工、食品、麻纺、机械、建材等主导产业,建设园区和经济开发带外,最重要的还是要上项目,培育特色知名品牌。可以说,工业要发展,必须得有项目作支撑,必须得有品牌作保障,这方面必须得加强,在未来五年内应该有大的突破。 再比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章,第一个大题“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第一小题“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应增加“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因为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普遍存在力量薄弱、体制不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很难适应科技兴农的需要,急需加大工作力度进行改革完善。这也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现实选择。 再一个就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一题中,应把发展农民经济人队伍点一点。因为农民经济人是农村中介组织的基础,只有基础牢靠,才能发展壮大。 再一个就是第五章“优化升级服务业”中,应把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内容加进去。因为传统服务业在各市县还占有一定比例,在发展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措施。 另外,农村民主管理和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多着一些笔墨,点出未来五年的战略性目标和措施。 三、要体现严谨性。主要是就结构而言,要前后照应,能合并同类项的合并同类项,是一个事的放到一起说。 比如,第八章专列了一个“深化各项改革”的题,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章中,还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内容。实际上农村改革也是深化各项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建议把农村改革拿到“深化各项改革”中来阐述,这样使结构更加严谨。 再比如,“建设 查看全文>>>
县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下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了构建和谐xx,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制定《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如下: 一、“十五”时期的简要回顾 “十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继续保持了健康、稳定、快速发展。预计,2005年末,我县地区生产总值可实现100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90.9%,比2000年增长85.8%,平均递增13.2%。其中:一产业增加值可实现24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85.7%,比2000年增长31.9%,平均递增5.7%;二产业增加值可实现42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91.3%,比2000年增长186%,平均递增13.2%;三产业增加值可实现34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94.4%,比2000年增长61.9%,平均递增10.1%。“十五”期间,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突出成绩是: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预计,2005年末,农业总产值实现44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78.6%,比2000年增长23.2%,平均递增4.3%;粮食总产量达到53万吨,完成“十五”计划的96.4%,比2000年增长43.6%,平均递增7.5%;肉、蛋、奶及各类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有大幅度增长。造林面积达到30万亩,经济田达到23万亩。农村人均收入实现4400元,完成“十五”计划的80%,比2000年增长30.8%,平均递增5.5%。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05年末,具有一定规模的西红柿、黄瓜、韭菜、茄子、大葱、架芸豆、香瓜等农业生产基地达到10个;富民小区建设680个;各类专业村可达60个;各类农事企业可达300家;各类专业协会500个以上。 ——工业生产发展速度加快。预计,2005年末,全县工业总产值可实现170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85%,比2000年增长73.6%,平均递增11.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实现40.2亿元,完成“十五”计划的365.5%,比2000年增长475.6%,平均递增41.9%。“十五”期间,新建工业企业65户,总49亿元,技术改造项目196项,共投入改造资金13.2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127.6%。工业 查看全文>>>

灿烂的宋元文化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绘画及书法成就。 通过学习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地位,以及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宋元文化,而且是灿烂的宋元文化,可见宋元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又一个文化高峰。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的传播。“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是本课的重点子目。 本课的难点,是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回忆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的发展状况以及现存的雕版印刷品等相关知识。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思考“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处”? 教师适当举例说明。如: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由学生通过示例归纳出结论,并切实感到改革雕版印刷术的必要。 (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观察教材中毕升的画像,阅读小字部分,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简要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 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活字印刷术发明的作用”。体会毕升的创“新”在哪里?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结合地图了解活字印刷术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进一步了解活字印刷术在以后的不断改进和发展的状况(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以及套色印刷等)。

查看全文>>>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百分数、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圆的周长和面积。

百分数:从生活中引出,便于学生理解,从意义和写法到百分数和分、小数互化等。

分数乘法: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

分数除法:在学习整数除法和分数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的。

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材在如何找出“1”的量作为重要内容。

圆的周长和面积:在初步直观认识圆和学习过几种常见直线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能正确地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

3、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4、正确地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5、掌握圆和扇形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6、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认真负责、工作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切实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的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学进度

略。。。

查看全文>>>

初一历史下册第十一课教案

范文资讯网初一历史下册第十一课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初一历史下册第十一课教案,2024初一历史下册第十一课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