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卷讲评教案 > 导航 > 二年级上册数学《折一折,做一做》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试卷讲评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折一折,做一做》教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因此老师会仔细规划每份教案课件重点难点。要知道好的教案课件,是能让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升不少的。你对于写教案课件有哪些疑问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二年级上册数学《折一折,做一做》教案”,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学习内容:

教材p 26—27

学习目标:

1、 结合有趣的剪纸活动,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 在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欣赏数学中的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学习过程:

一、预习任务

1、同学们,你们喜欢上手工课吗?都会做什么手工呢?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淘气和笑笑在手工课上剪的一些漂亮的图案。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二、合作探究

1、 你能剪出上面的图案吗?试一试。

2、 说一说,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说一说)

三、巩固提升

照样子试一试、剪一剪。

四、当堂检测

你能试着剪一剪吗?

错题改正及整理

你对你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能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主动参与小组活动。

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

fwR816.COm阅读欣赏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折一折,做一做》教案设计


学习内容:

教材p 26—27

学习目标:

1、 结合有趣的剪纸活动,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2、 在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欣赏数学中的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

学习过程:

一、预习任务

1、同学们,你们喜欢上手工课吗?都会做什么手工呢?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淘气和笑笑在手工课上剪的一些漂亮的图案。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二、合作探究

1、 你能剪出上面的图案吗?试一试。

2、 说一说,操作中要注意什么问题?(说一说)

三、巩固提升

照样子试一试、剪一剪。

四、当堂检测

你能试着剪一剪吗?

错题改正及整理

你对你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能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主动参与小组活动。

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折一折,做一做


折一折,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
教学难点
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用具
剪纸艺术作品,绘画颜料,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
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
(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如图1)
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
(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到白纸的另一边上。(如图2)
整个过程,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说说这图案有什么特点?(沿中线(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是一样的。)
这是图形,都是“对称图形”(板书:对称图形)
二、认识对称图形
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出示课本上剪纸图)
2、学生动手操作。
(1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
(2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3告诉学生,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
3、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对称有什么功能呢?
(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4、猜一猜,剪一剪。(课本27页的下半页部分)
三、课堂活动
1、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在这样交流中,能进一步感受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2、练一练第1、2和3题。
五、作业设计
1、给对称图形打“√”。
2、找一找哪些字是对称的。
6 8 H M 责 文 育
六、板书设计
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玩一玩,做一做


玩一玩,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结合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 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图形或评议或旋转的运动问题。
3、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具准备:
课件、圆形、正方形硬纸板、三角形、火柴棍、竹蜻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 玩一玩,华容道
1、 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了解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
(1) 分组活动。
(2)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 练一练:超级小司机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
3、 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
4、 小结:玩一玩的台式,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
1、 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2、 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 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4、 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 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活动三、做一做,竹蜻蜓
1、 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
2、 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
3、 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回家做竹蜻蜓。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在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做家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2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

过程与方法:1、结合“摆碗筷”的具体情境,使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连加算出得数。

2、借助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经验,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利用数学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关系。

〖学习重点〗让学生利用经验规律探索编制2的乘法口诀,掌握2的乘法口诀。

〖课前准备〗投影、图片、小棒、口算卡片

〖学习方法〗自主探讨

〖教学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谈话:(用义乌方言讲故事)星期天,明明家里来了好多客人,爸爸妈妈给客人烧菜、做饭,明明也过来帮着做家务活,你们看明明在做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摆筷子”来学习2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做家务)

观察回答(生:帮着摆碗筷。)

谈话:小明要摆几双筷子?我们一起来帮小明摆一摆。

摆一摆,数一数。

(1)请每位同学用小棒代替筷子摆一摆。想一想:共要摆几次。(9次)要求边摆边说:一双筷子有2根,2双筷子有4根……

(2)学生自己动手摆。

(3)汇报:你摆了几双筷子?共几根?你是怎样数的?

(4)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先让每个学生看着摆的小棒与同桌互相说,然后全班闭着眼睛说,个别说。

填一填。(同学们摆的很好,能不能一边摆一边填上第14页的表格?)

(1)观察思考。这个表格表示什么意思?

(2)试一试。独立把书上的表格填完整。

(3)交流订正。“你填的数是几?为什么填这个数?说说你的算法。”

4.试一试。

(1)根据表格写乘法算式。

1双筷子2根也就是几个2?(1个2),1个2是2,用乘法算式表示,你们会吗?

2双筷子呢?(2个2)

2个2是4,乘法算式又是怎样的呢?

师:同学们很聪明,那你们能根据表格写出3双、4双、5双……9双所对应的乘法算式吗?(老师按顺序板书乘法算式)

(2)根据乘法算式,编一编乘法口诀。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了5的乘法口诀。想一想,5的乘法口诀是怎么编的呢?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能)并整理2的乘法口诀。

(3)学生齐读乘法口诀,并仔细观察: “2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5.读一读、记一记。

(1)按顺序齐背。

(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3)教师指表格中任一组信息,学生说口诀。

学生独立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说(两根两根跳着数:2,4,6,8,…,18根。)

认真观察操作后同桌互说。

2、完成填表格。

先数一双2根,2双就是在一双的基础上加2根,即用2连加的方法。

试一试

1×2=2。

2×2=4

3、独立列算式,小组交流汇报

4、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编制乘法口诀

5、对口令游戏

做练习,进行星际争霸大赛

1.游戏(小蜜蜂采花蜜)。计算哪乘法时用二三得六这个口诀?二八十六呢?

看口诀写乘法算式。

(1)二九十八 (2)五八四十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对口令2×3,3×2,对口诀二三得六。

3、比一比,谁获胜了?(第3题)

4、综合拓展题。(15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订正。要求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3,3×2。

师生对口令,小组之间对口令。

独立做:

每人两只手,4人就有4个2只。(2*4=8)

一只手有5个手指,8只手就有8个5。(5*8=40)

课堂总结:请小朋友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板书设计〗 做家务

几双筷子 1 2 3 4 5 6 7 8 9

几根筷子 2 4

1×2=2 一二得二

2×2=4 二二得四

2×3=6

2×4=8

2×5=10

2×6=12

2×7=14

2×8=16

2×9=18

〖教学反思〗

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成功方面有:

(1)新课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做家务“摆碗筷”具体生活情境导入,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想,动口与同学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与探索精神;

(3)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巩固了新知,拓展了思维。

不足:学生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语言表达能力欠佳,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培养。

体会: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探索编乘法算式与口诀时,如果有些学生有困难,老师可以先让个别编得好的小组说说他们是怎么样编的,再让全体同学进行第二次合作探索,效果会更好。

小学二年级美术教案:雪花(折撕纸)


雪花(折撕纸)
教学目的:
1.学会用纸张,运用折、撕、贴的方法制作
简单雪花图形。
2.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认真细致的
好习惯。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
-、组织课堂纪律。
二、谈话导入。
1。谈话:冬天里的雪花,你见过吗?我省的闽西、闽
北一带冬天可见下雪,其他地方要想见到雪就难
了。但小朋友在图画书里,电视上,一定见过飘
飘扬扬的雪花。
下雪是一种帛然现象,即空气中的小水气,在
高空遇冷便会凝结成小冰晶,许多小冰晶在空中
相碰凝结成一朵朵小雪花,从天上落下,就是下
雪了,冬天里的雪花是晶莹美丽的,每一朵雪花都是一个有趣的图案,既有规则,又好看。
用一张白纸就能撕出小雪花来,你相信吗?下面我们不妨来试一试。
3.制作步骤:选一张白纸,裁成正方形,先对折,然后再按教材右下图中的虚线向内折两次即可,在折好的纸上可先用铅笔画些凹凸的线条(曳口教材例图所示),然后慢慢地用手指按线把它撕下来,撕完后把纸打开,就成了六角形的雪花。白纸对折后,也可按教材左下图的图示折三次撕纸的方法,这样撕出的雪花图形更饱满,结构变化更多。
撕纸雪花完成后,可用深蓝色彩纸衬底,使雪花更美,更白。也可以如教材所示,画出一扇积雪的窗户,涂上深蓝色的背景,再把撕好的雪花贴在画面,就成了一幅雪花飘飘的美景了。
三,巡回辅导。要由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既要照顾全班同学,又要注意对个别同学的帮助。
四,进行小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间活动》教案


学习内容:

教材p 34—35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生活场景,能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图与式的对应,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提高灵活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意识,体验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

在具体环境中,掌握并灵活应用2、5的乘法口诀。

学习难点:

区别乘法与加法的含义,熟练掌握2、5的口诀。

学习过程:

一、预习任务

1.直接写得数。

2×3= 3×3= 2×2= 2×1=

2×5= 口诀:________ 3×5= 口诀: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大胆质疑,透析重难点

1、观察课本34页主题情景图,找数学信息说一说, 5×2能解决操场上的哪些问题?(至少写出两个数学问题)

2、观察课本34页说一说,算一算。你能说出这些题目的意思吗?我们能从中发现那些数学问题?(试写出一个并解答)

三、当堂检测-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升平台

1、一共有几只小鸡?

加法算式:_________

乘法算式: _____________

口 诀: ____________

2、计算。

5×5= 3×5= 2×5= 5×1= 5×4= 5+5= 4×5= 5×3=
3、把口诀补充完整。

五九( ) ( )得五 ( )十六 ( )二十 ( )一十 三五( )
4、填空。

(1)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5条红领巾有( )个角。

(2)一只手有( )根手指,一双手有( )根手指。

(3)1面国旗有5颗星,( )面红旗有40颗星。 错题改正及整理

四、课堂总结

你对你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能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主动参与小组活动。

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折一折,做一做》教案”一文,希望“二年级上册数学《折一折,做一做》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二年级上册数学试卷讲评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