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案 > 导航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乘火车》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乘火车》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要在教案课件中可以体现出教学过程中智慧与创造性。那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乘火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六单元

乘与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列出是否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尝试并学习估算;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 3 课时

乘火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计算时要耐心仔细,养成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火车上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你们发现了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研究火车上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火车车厢:卧铺车厢和硬卧车厢,最后出示主题图。

(1)请学生独立看图,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2、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1)指名列式: 72 × 5 = (元)

(2)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第二种算法

7 2

× 5

3 6 0

引导学生讨论:假如竖式上的“0”漏写,得36,对吗?

答:5节卧铺车厢可乘360人。

3、练习:7节硬卧车厢可乘多少人?

生在书上填写。

4、小结: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讨论后得出:(1)书写格式

(2)计算顺序:从个位算起,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数。

三、拓展应用

1、采蘑菇。

2、摘香蕉。让学生先估算,再计算。

3、森林医生。

让学生观察,交流每道题出错的原因,

四、总结:今天学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倾听

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议一议。

先自己说说图意,再讲给同桌讲一讲;

说给你的同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指名说

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第一种算法

70 × 5 = 350

2 × 5 = 10

350+10=360

学生练一练

学生讨论

指名板演,其余生练习。

集体订正。

学生讨论

让学生寻找信息,合理地提出问题,并解答

二生板,其余生练习,集体订正。

五、作业设计

57页第2题

板书设计:

乘火车

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72 × 5 =360 (元)

第一种算法

70 × 5 = 350 2 × 5 = 10 350+10=360

第二种算法

7 2

× 5

3 6 0

fwr816.cOM展读推荐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蚂蚁做操》教案


乘与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列出是否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尝试并学习估算;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 1 课时

蚂蚁做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交流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竖式计算乘法。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竖式乘法运算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

点子图,多媒体电脑,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2、谁愿意根据题中的信息提出乘法问题?谁能完整地说给大家听?

3、谁愿意解答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师板:12 × 4 = 48(只)

指名说算法。

4、用点子图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1)让学生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

(2)汇报不同的思考过程。

要求学生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5、乘法竖式的学习。

(1)让学生尝试用竖式

(2)学生方法交流。

(3)师讲解乘法竖式的简写写法及每步的含义。

三、拓展应用

1、圈一圈,算一算。

14×2= 12×3=

让生独立完成,指名说出圈法

2、填表。

大车限乘客30人,小车限乘客10人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后,再填写表格。

集体订正。

四、总结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

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同桌互相提问题。

指名根据题意,提问题。

指名列式。

学生尝试口算。

指名说算法。

生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

指名汇报。

1 2

× 4

4 8

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生交流不同的方法。

指名说每步的含义。

五、作业设计

53页第2题

板书设计:

蚂蚁做操

12 × 4 =48

1 2

× 4

4 8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去游乐场》教案


乘与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列出是否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尝试并学习估算;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 2 课时

去游乐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算法探究过程,体验出发计算过程和方法。运用迁移,类比和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类比迁移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都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游乐园玩,好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指名列式,12 × 5 = (元)

4、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利用学生的资源,出示三种不同的方法。
(1) 口算

10× 5=502× 5=1050+10=60

(2)竖式

1 2

× 5

6 0

5、13人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

指名列式,指名2生板书。集体订正。

6、追问:14人,15人,16人坐电动火车分别需要多少元?

学生体会: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7、小结。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注意点, 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三、拓展应用

1、做一做,算一算

学生圈一圈,填一填,指名汇报。

2、竖式计算

2 3 1 6

× 2   × 5

四、总结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倾听

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学生根据问题,列式,其实生列竖式计算。

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汇报算法。

学生体会:个位满十,

向十位进一。

学生想一想,指名列式,指名板书。其余生用口算,竖式算一算。

指名板书。其余生用竖式算一算。

生尝试解答。

集体订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小结。

学生圈一圈,填一填,

指名汇报。

指名板,其余生练习

集体订正。

五、作业设计

55页第3题第1竖行竖式计算

板书设计:

去游乐场

5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元? 12 × 5 = 60 (元)

1 2

× 5

6 0

答:5人坐太空船需要60元。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蚂蚁做操》教案范文


第六单元

乘与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列出是否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尝试并学习估算;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 1 课时

蚂蚁做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交流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竖式计算乘法。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竖式乘法运算每一步的具体含义。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

点子图,多媒体电脑,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2、谁愿意根据题中的信息提出乘法问题?谁能完整地说给大家听?

3、谁愿意解答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师板:12 × 4 = 48(只)

指名说算法。

4、用点子图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1)让学生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

(2)汇报不同的思考过程。

要求学生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5、乘法竖式的学习。

(1)让学生尝试用竖式

(2)学生方法交流。

(3)师讲解乘法竖式的简写写法及每步的含义。

三、拓展应用

1、圈一圈,算一算。

14×2= 12×3=

让生独立完成,指名说出圈法

2、填表。

大车限乘客30人,小车限乘客10人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后,再填写表格。

集体订正。

四、总结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

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同桌互相提问题。

指名根据题意,提问题。

指名列式。

学生尝试口算。

指名说算法。

生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

指名汇报。

1 2

× 4

4 8

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生交流不同的方法。

指名说每步的含义。

五、作业设计

53页第2题

板书设计:

蚂蚁做操

12 × 4 =48

1 2

× 4

4 8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去游乐场》教案


第六单元

乘与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列出是否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尝试并学习估算;在具体的情境中,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乘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能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 2 课时

去游乐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算法探究过程,体验出发计算过程和方法。运用迁移,类比和推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类比迁移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都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游乐园玩,好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指名列式,12 × 5 = (元)

4、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利用学生的资源,出示三种不同的方法。 (1) 口算

10× 5=502× 5=1050+10=60

(2)竖式

1 2

× 5

6 0

5、13人坐电动火车需要多少元?

指名列式,指名2生板书。集体订正。

6、追问:14人,15人,16人坐电动火车分别需要多少元?

学生体会: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7、小结。 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竖式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注意点, 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三、拓展应用

1、做一做,算一算

学生圈一圈,填一填,指名汇报。

2、竖式计算

2 3 1 6

× 2   × 5

四、总结

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倾听

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再给同桌讲一讲。

学生根据问题,列式,其实生列竖式计算。

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汇报算法。

学生体会:个位满十,

向十位进一。

学生想一想,指名列式,指名板书。其余生用口算,竖式算一算。

指名板书。其余生用竖式算一算。

生尝试解答。

集体订正。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小结。

学生圈一圈,填一填,

指名汇报。

指名板,其余生练习

集体订正。

五、作业设计

55页第3题第1竖行竖式计算

板书设计:

去游乐场

5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元? 12 × 5 = 60 (元)

1 2

× 5

6 0

答:5人坐太空船需要60元。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交通与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 能运用周长、乘除法、搭配方案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在我们日常的交通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数学在交通中的应用。

二、步行中的数学问题

1、边谈话边出示小东从家里走到学校的两幅图片,理解图意。

①这两幅图有什么变化?

②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小东从家到校用了10分钟,,他每分钟走65米。

2、先独立思考并解答下列问题,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①小东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65×10=650(米)

②小东每天上学和放学至少走多少米?

650+650=1300(米) 或 650×2=1300(米)

③如果中午回家吃饭,小东每天上学、放学至少走多少米路?

1300+1300=2600(米)或1300×2=2600(米)或650×4=2600(米)

3、小东家在6楼,小东每上一层楼大约用12秒,他在1分时间内能从一层走到家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学生可能会出现12×6=72(秒)的错误。]

②帮助解决问题:小东共上了几层楼?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从1楼到6楼共走了几层?(5层)

③订正:小东从一层到家的时间是12×5=60(秒)=1分

三、买火车票的数学问题

1、出示一张火车硬卧票价表,引导学生观察票价表理解题意,知道在一定的里程范围中票价是固定不变的。

2、出示问题,先独立解答,再组织交流。

①北京到郑州有689千米,每张票多少元?买4张需多少元?

先明确689千米是在671~700千米之间,找到相应的票价为每张156元;买4张就是156×4=624(元)

②郑州到长沙有898千米,每张票多少元?买3张票,500元够吗?

191×3=573(元) 500元不够

③北京到长沙有1587千米,每张票多少元?(310元)

④张叔叔预定2张北京到长沙的火车硬卧票,每张需要交手续费5元,一共需要付多少元?

票价+手续费=310×2+5×2=630(元)

四、线路图中的数学问题

1、 出示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独立观察并思考: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估计走哪条路最近。

2、 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 算一算:最近的路大约有多少米?(将计算各条路的长短与观察路的长短两方面结合起来。)

280+150+190=620(米)

五、课后实践活动

1、 找一找交通中的数学问题,与同伴说一说。

2、 交通标志知多少:通过向父母长辈、交通警察请教,上网、看书查询,认识一些交通标志,比一比谁认识的交通标志多。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桃子》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掌握、规范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首位能整除)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及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桃子图等。学生每人准备4篮桃子图和8个桃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笔算:48÷6=

说说算理。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师板书例题(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师:该怎样列算式呢?师根据学生回答并板

书:48÷2=

解决48÷2= 师:48÷2你们会算吗?

我们可以用桃子来分一分。(请学生分桃子。)

1、用小木棒代替桃子,先分四捆,每捆10个,每个猴子分两捆(20),剩下8个每个猴子分4个,所以每个猴子分得24个。

2、交流口算方法: 40÷2=20 8÷2=4 20+4=24

3、尝试写竖式。谈话:如果做题都用实物分一分,那太麻烦了,而且我们以后还会学更大

数的除法,经常是不能直接口算出答案的,那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列竖式

来计算)前面我们复习了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现在出现了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你们

会不会写竖式呢?大家想一想,分桃子用了两次,写竖式时要分几步来写,大家试一试,写

出竖式。同桌两个人可以讨论,不会写,也可以看课本第54页。展示同学在试写竖式中有代表性的几种竖式,进行评讲。(为了不乱,又让人看得清楚,写竖式时,一般都采用逐位除的方法。)

4、师结合分桃子,规范竖式写法。因为先分整篮,所以先把4平均分两成2份,得到2,商在

什么位上?(十位)为什么?(表示2个十)下面算2乘2得4,4表示什么?(表示分掉了4篮桃子),4减4得0,因为还没分完,这里不写0,整篮的分完了,就要分单个的,为了看得清楚,把被除数个位上的8落下来放在这里除,把8个1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所以商4,写在什么位上?(个位),2乘4得 8,8表示什么?(表示分掉了8个桃子),8减8得0,0表示分完了,没有剩余。

5、写竖式时应注意什么?

笔算时,从被除数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四.三只猴子分桃谈话:两只小猴都分到了24个桃子,正准备回家,,他们的好朋友来了。

不能让好朋友空手回家呀,于是决定把48个桃子重新平均分给3个小猴,每人能分得多少呢?该怎样列式?

6、鼓励探究算法

师:请同学们动手分,边分边想,把48平均分成3份,应该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根据分的过

程,试着列出除法竖式。(学生活动)

师:大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根据分的过程,你是怎样列出竖式的,并选出小组发言人,

代表你们组的发言。

7、指生发言师:大家评价一下,这两位小老师当得怎么样?

8、总结归纳计算方法。师:观察黑板上的竖式,都是从哪一位除起?(十位)每次出得商写

在什么位上?(去除被除数十位时商写在十位上,去除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时,商写在个位。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48÷4 69÷3 86÷2的竖式。

四、教师总结

笔算时,从被除数的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值得表扬。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第十单元 总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系统的复习,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2.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加强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重点难点:
1. 连续进位的加减法和连续退位的加减法。
2. 培养并使学生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教 具:算卡片,投影
教学流程:
一、 复习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说结果。
二、 基本复习
1.120页第一题。
学生先估计再计算。
出示黑板上的题,错在哪里。
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如何进行计算?
2.课本第120页第2题。
3.课本第120页第3题。
4.学校回收废电池,三年级四个班共回收废电池38节,平均每个班回收几节?还剩几节?
5. 课本第121页第4题。
三、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有余数除法,大家要注意在做加减法列竖式时,数为要对齐。
第二课时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掌握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乘法的实际问题。
2. 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能熟练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3.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 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笔算和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2.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具:口算卡片,投影片
教学流程:
一、 复习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得数。
二、 基本练习
1、 课本121页第5题。
学生估算后连线。
计算后验证。
2、 课本第121页6题。
3、 买两个书包,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
4、 三年二班组织羽毛球比赛,买6副,一共需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5、 什么是周长?怎样计算一个图形的周长?
6、 课本121页第7题。
7、 小丽家的餐桌布是正方形的,边长1米,桌布的四周缝着一圈金线,请你算算这圈金线的长度。
三、 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时大家要养成估算的好习惯。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和估算。
2.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长度、质量单位及进率,使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重点难点:加强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钟表
教学流程:
一、 复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时间、长度和质量单位?
二、基本练习
1. 2时=( )分 180秒=( )分
3千米=( )米 300分=( )时
7米=( )分米 7吨=( )千克
2. 出示课本第122页的第10题。
(1)独立在书上完成。
(2)全体交流,轮流说正确答案。
3. 填上合适的单位。
4. 列式计算
(1)5吨比3000千克多多少吨?
(2)2千米比3000米少多少千米?
(3)1时与90分相差多少分?
5. 早晨8点到中午11点30分,经过( )时( )分。
6. 一辆小货车的载重量是500千克,10辆这样的小货车共能装货多少吨?
三、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的感受是什么呢?你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呢?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日期: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理解含义,并能使学生正确、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 使学生能用分数与他人交流,并能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分数发表自己的观点
重点难点:
能应用分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彩笔
教学流程
一、复习梳理
1、这节课我们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这学期我们学会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板书:
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读、写分数
比较大小
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这些知识中哪些你有点忘记或者还有问题的?
二、基本练习
1、看图说一说能否用分数表示,能的说出分数。
2、抽取其中一个分数说一说各部分名称。
3、比较大小
问:你能比较题1中哪两个分数的大小?(生自由比较)
问:你是怎样比较这些分数的大小的?
练习:从小到大排一排
①2/10 8/10 6/10
②1/5 1/10 1/7
③1/8 3/8 1/16
4、加减法
1/4+2/4= 8/10-1/10= 2/5+3/5= 1-8/10=
1/8+3/8+2/8= 8/9-2/9-5/9=
说一说:计算这些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练一练:数学书126页第9题、第10题。
5、解决问题
①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用这样的1份做幸运星,3份做花,做幸运星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做幸运星比做花少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②小明倒了一杯水,第一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二,第二次喝了这杯水的十分之五,还剩这杯水的几分之几没喝?
三、拓展练习
1、完成123页第12、11题
指导第11题
先问:你觉得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数?
练习并校对
可能有学生用不同方法表示8分之4,教师可问:这几个分数的大小是怎样的?
2、说出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①(见课件)
②完成123页动脑筋
3、爬山坡比赛
丁丁用了八分之一小时,东东用了八分之二小时,明明用了二分之一小时,谁跑得最快?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周长的含义。

2. 使学生通过围、量、算等具体的活动,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方法。

3. 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周长

1. 剪一剪。

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非常可爱的卡通头像图片(电脑演示:三幅卡通头像图片),认识它们吗?在三幅卡通头像图片中,你最喜欢谁就把它从纸上剪下来,看谁剪得又快又好!

学生拿出图片,剪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卡通头像。

2. 说一说。

讨论:你是怎样剪的?(沿着头像的边剪的)学生互相评价剪出的作品,体会头像的边的意思。

小结:沿着头像的边剪,就是沿着头像四周的边线剪。你能指一指你剪出的头像四周的边线吗?(先指名指一指,再在同桌间互相指一指)

揭示:头像四周边线的长就是头像的周长。(板书:认识周长)

二、 提供实例,认识周长

1. 教学例题。

出示游泳池图:这是一幅儿童游泳池图,你能指出它四周的边线吗?

指出:游泳池图池口黑色边线的长就是池口的周长。

出示树叶图:你能指出树叶四周的边线吗?

指出:这片树叶四周边线的长就是树叶的周长。

2. 练一练。

(1) “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你还能指出我们身边一些物体某一个面四周的边线吗?

学生可能指出数学书的封面、文具盒的上面、黑板面、课桌面等一些熟悉的物体的面的边线,并说一说它们的周长分别指什么。

(2) “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题目。

谈话:你能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吗?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在书上第62页第2题上描一描。

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业,互相评价。

提问:我们描出的每个图形的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什么?

三、 引导探究,测量周长

1. 自主探究。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怎样测量物体的面或平面图形的周长呢?请同学们看这三件物品。(出示长方形的名片、五角星纸片和1元的硬币)先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测量它们的面的周长?你能想到哪些好方法?

学生可能想到量、围、滚等不同的方法。

组织活动: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这三件物品,小组分工合作,用你认为合适的方法,分别量出它们的面的周长。

学生按要求测量长方形名片、五角星纸片和1元硬币面的周长,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2. 反馈。

提问:哪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测量长方形名片的周长的?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1) 量出四条边的长,再相加;(2) 量出名片的长和宽,再计算;(3)用一根细线沿名片的边线围一周,再量细线的长;(4) 把名片沿直尺的边翻动一周。

比较: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名片的周长,在这些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五角星纸片的周长的?有不同的方法吗?

再问:你认为测量五角星的周长,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量出其中一条边的长,再用这条边长乘10)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1元硬币的周长的?(学生可能会用围或滚的方法测量1元硬币的周长)

追问:为什么不能直接量出1元硬币的周长,而要用围或滚的方法呢?

3. 小结。

提问:你学到了哪些测量周长的好方法?在测量周长的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现?

谈话:看来测量周长要根据物体形状的不同,灵活地选用合适的方法,才能达到的效果。

4. 教学“试一试”。

出示题目。

提问:你有办法知道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吗?自己先试一试。

反馈:你是怎样知道的?把你的方法和同学进行交流。

5. “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

提问:你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周长吗?(学生抢答,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6. “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不同的算法,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 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一片树叶,你有办法量出这片树叶的周长吗?(在讨论不同方法的基础上,明确用围的方法测量树叶的周长)

谈话:请同桌同学合作,用围的方法测量这片树叶的周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反馈测量的结果,并说一说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

课件演示:用细线沿树叶的一周围一圈,最后展开细线,量出树叶的周长。

五、 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共同认识了周长,你有收获吗?如果用一句话表达你对周长的认识,你想说些什么?

谈话:认识了周长,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其实,周长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你发现了吗?

欣赏短片: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

谈话: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学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总说明

“认识周长”的教学设计凸显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赋予教学内容更丰富的内涵,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开拓了十分广阔的空间,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课堂的生命活力来自于学生对事件或事实的感受、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敏感、好奇,来自于丰富活跃的猜想、假设,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争辩、启迪、认同,更来自于探究过程中的时而山穷水尽、时而柳暗花明的惊奇和喜悦。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灵活使用教材,把对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分解为认识边线、认识周长两个阶段,并创造性地把对边线的认识融于学生熟悉、喜爱的卡通图画之中,使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丰富的感知过程。剪一剪、指一指、说一说、描一描等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探索活动中充分地实践着、思考着、感受着……如此丰富的感受之后,周长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

课堂的生命活力体现在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要求小组成员讨论如何测量长方形名片、五角星纸片和一元硬币的面的周长,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在这样开放的探索空间中,教学过程呈现出双向的交流、动态的建构,师生分享着发展的快乐,成长的愉悦。

课堂生命的活力更要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周围丰富多彩的世界,发现、提升数学的美,使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让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享受的家园。本课的结束环节,教师安排了“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短片欣赏,一个个鲜活的画面,使学生对周长的理解进一步得到深化,学习数学的情感也由此被进一步激发。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乘火车》教案”一文,希望“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乘与除之乘火车》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测量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