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演讲稿全文 > 导航 > 何平九论全文

演讲稿全文

何平九论全文。

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何平九论全文,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何平九论全文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在哪里
一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一)一场新的征程即将开启,一幅新的画卷渐次展开。大时代呼唤大变革,大转变酝酿新机遇。
在十二五即将到来之际,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做出了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做出了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重要战略抉择。这是对以往发展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河南实际的又一次重大提升。
承天时、秉地利、聚人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蓄势待发。在推进这项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必须抢抓机遇,加快转变,乘势而上。
(二)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纵观古今中外,机遇可谓解读历史进程的一把钥匙。围绕机遇,世界各国演绎出一幕幕兴衰活剧。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也是抢抓机遇的竞争。鸦片战争的硝烟、洋务运动的挫败、戊戌变法的鲜血近现代的中国,一次次与发展机遇擦肩而过,一次次蒙受灾难屈辱,教训不可谓不惨痛!
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体,谁能慧眼发现机遇、大力创造机遇、有效把握机遇、成功驾驭机遇,谁就能实现跨越发展、升级蝶变。机遇并不常有,机遇来之不易,机遇稍纵即逝。面对机遇,如果我们不思进取、麻痹懈怠,思想汇报 就会错失良机,坐困愁城。
(三)时代在前进,机遇在叩门。改革开放30多年,河南抓住历史机遇,在一次次困惑中求索,在一番番砥砺中前行,在一回回变革中提升。
(四)回头看,这30多年河南的发展总是与机遇的把握息息相关。
当姓资、姓社的思想坚冰开始被打破,河南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方向,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唱响团结奋进,振兴河南,确定一高一低战略目标,使河南的发展方向更明确,路子更顺畅。
当我们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踏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之际,河南果敢地选择了三化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明确提出奋力实现中原崛起,使河南的发展思路更清晰,目标更远大。
当我们肩负党中央的殷殷重托,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之时,河南豪迈地提出两大跨越的战略任务,树立起河南开放包容、奋发进取的良好形象,使河南的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今天,在的指引下,中华大地浓墨重彩展开统筹协调、全面繁荣的时代画卷东部沿海发展势头强劲,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中部地区崛起风生水起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确立了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把河南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层次、新境界、新阶段。
机遇来自于河南自身具备的区位优势、人口优势、文化优势、农业优势、基础优势、后发优势等;

但说到底,机遇更离不开人的自身作为,它同样来自于我们的头脑里。
(八)机遇是事物发展到一定时期所累积叠加的、推动实践飞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当外部的客观条件与人的主观努力相结合,机遇才能真正成为机遇。建设中原经济区,如果没有抓住、用好的能力,一切机遇无从谈起。
(九)毛遂自荐的故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具备了抢抓机遇的高素质、主动性,真心实意、果敢果断,才能牢牢把握机遇,成就一番不平凡的功业。
(十)正确的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加快转变领导方式,就是为了让领导干部炼出一双洞悉大势的火眼金睛,练就一身能将各种外部条件为我所用、点石成金的高超本领。


与这种要求相比,毋庸讳言,现在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在抓机遇、促发展上,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繁重的任务面前,还存在着种种的不自觉、不主动、不到位、不适应,经常在机遇面前犯幼稚病、糊涂病、懒惰病,暴露出麻痹症、迟钝症、虚躁症,工作总结 工作报告 贻误发展良机,贻误崛起大业。
抢抓机遇意识不敏感。一些领导干部抢抓机遇的意识淡薄,不是主动研究当地发展的机遇在哪里,面对市场竞争、面对未来发展,缺主意、少办法,反应迟钝,做事常常慢半拍甚至慢几拍,更找不到、找不准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
抢抓机遇判断不准确。有的领导干部缺乏大局意识、国际视野,目光短浅,思路狭隘,找不准自身在全局中的定位,看不到未来发展的趋势,辨不清前进路上的机遇和陷阱。喜欢照抄照搬、跟风赶潮,人家上什么项目我也上什么项目,甚至把别人淘汰掉的落后产能当作宝贝引进来,为决策失误付出昂贵的学费。
抢抓机遇思维不辩证。有的领导干部不善于逆向思维,一说到发展,先摆出一大堆客观的困难、不足、局限,过分看重自然条件、历史基础、资金实力等因素,总是把机遇与现成的优越条件、上级的优惠政策挂上钩、画等号,看不到后发优势,想不透危中有机,殊不知破解难题是机遇,应对挑战是机遇,勇于创新也是机遇。
抢抓机遇准备不充分。有的领导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不注重调查研究,对自身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当中的定位、职能、作用缺少通盘考虑、超前谋划。一事当前,手忙脚乱,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自身环境不优,效率效能低下,服务意识很差。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免费范文 不栽下梧桐树,怎能引来金凤凰?
抢抓机遇运用不得力。有的地方下了很大气力、花了很多工夫,争取到了资金、项目,但却因为吃、拿、卡、要等种种原因,好的企业引进来却留不下;有的地方,对新生事物缺乏大力扶持、精心培育,机遇的种子难以长成参天大树,甚至于出现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
抢抓机遇态度不端正。还有些领导干部拈轻怕重,明明看到了好机会,却不愿主动伸手去抓;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明哲保身;不思进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混日子,随大流,得过且过;更有甚者,在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的支配下,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关心的是个人升迁和自己的名利,不愿意在发展上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缺乏事业心、责任心,缺少抢抓机遇的使命感。


抢抓机遇氛围不浓厚。对机遇最敏感的是市场,把机遇变成发展动力要靠每个人。有的领导干部思想僵化,因循守旧,没有建立起科学发展的评价机制,对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人,不能真正起到督促、警醒、问责的作用;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真正做到放开、放手、小编 放活,让市场主体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十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当前领导干部在抢抓机遇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根源都在于思想不够解放,观念严重滞后,方式方法不适应发展需要。如果不尽快转变领导方式,来一次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能力的大提升,河南就会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新一轮发展大潮中落在后面,拖全国发展的后腿。只有摆出问题,正视差距,认清自己,我们才能在发展中抢占先机,把战略机遇期转化为黄金发展期,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十二)时代在发展,机遇在拷问。省委书记卢展工一语中的:我们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倍加珍惜机遇,牢牢抓住机遇,不断创造机遇,切实用好机遇,做到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有所作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已经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迫在眉睫。
(十三)当此之时,我们需要有一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狠劲。今年以来,河南招商引资高潮迭起,大项目、大投资让人倍感振奋,富士康等产业巨头纷至沓来,靠的就是大招商、招大商活动的空前力度。转变领导方式,就是要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拿出抢抓机遇的勇气和魄力,挥洒大发展、大跨越的大手笔、大文章。
当此之时,我们需要有一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闯劲。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我省工商、司法、国税、海关等部门主动融入,强化服务,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为河南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转变领导方式,就是要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论文网 发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进取精神,把边缘当前沿,变后卫为前锋,从跟跑到领跑,不甘人后,力争上游,勇闯新路。
当此之时,我们需要有一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拼劲。狭路相逢勇者胜,破解四难靠打拼。转变领导方式,就是要发挥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奋勇拼搏、克难攻坚的顽强作风,不畏压力困难,直面风险挑战,踏平坎坷艰险。
当此之时,我们需要有一股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钻劲。干大事者,须心无旁骛、明察秋毫;成伟业者,必凝神聚气,全力以赴。转变领导方式,就是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见微知著、反应灵敏,上下求索、左右逢源,沉下心打基础,跳起来摘桃子。


(十四)时代在变革,机遇在召唤。
近在眼前的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起步之年。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就是准确认识机遇、有效把握机遇,并把机遇成功转化为实实在在发展成果的过程。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抢抓先机,突出特色,我们就能牢牢占据发展的制高点,紧紧抓住发展的主动权,使中原经济区建设动力澎湃,论文参考 破浪前行。
(十五)在大有作为的时代更加奋发有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机遇就在这里。

忧患是发展的清醒剂
二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一)居安必须思危,有备方能无患。历史经验一再证明:形势越好,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二)忧患是发展的清醒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苦奋斗,河南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成绩背后的差距和问题。
去省会郑州的各大医院看一看,门诊大厅排起的长队、病房走廊挤满的病床让人揪心;到各地的人才市场转一转,求职大军挤挤扛扛,为找一份工作劳碌奔波;到新开楼盘的销售部问一问,动辄数千上万的房价让人望房兴叹;再到大中城市的主干道走一走,水泄不通的拥堵真让人着急上火


记者在豫西山区拍下这样的镜头:简陋的教室四下漏风,孩子们的小脸冻得通红;靠墙一排烟熏火燎的灶台,蹲着一群自己做饭的小学生。他们坚强的身影、渴望的眼神,让人心酸动容。
在一些厂矿集中的地方,天空灰蒙蒙一片,空气弥漫着粉尘和异味。当地群众不无黑色幽默地说:我们一年得吃掉半块预制板。
(三)民生连着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今年12月13日,山西被批准设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高屋建瓴地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中国就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深刻敏锐地指出:面对很不安宁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强调:成绩越大,喝彩声越多,我们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经济社会向前发展,越是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就越不能忽视可能发生的风险。只要我们始终忧患在心、准备在先,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就一定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领导不是万能的,领导者的正确决策和举措只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小编 全面的范文写作小编站 否则,无论多么高明的领导者,一旦脱离人民群众的实践,他的智慧就会枯竭,工作必然失误。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以权谋私。要想依靠人民,首先为了人民。领导干部要经常想想群众在自己心里是什么位置,自己在群众心里是什么形象,正确处理权力与义务、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部门利益与集体利益等关系。
中原经济区是为亿万人民群众谋福祉的伟大事业,也需要无数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难、侠肝义胆的河南人投身其中,我们要充分调动蕴藏其中的无穷智慧,上下同心,众志成城,汇聚成推动发展进步的强大合力。
(十九)跨越历史沧桑,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从来不缺乏砥砺奋进的伟大力量。
岁月峥嵘,几多春秋。我们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屈精神所感动,被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浩然长歌所震撼,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远大抱负所激励。
心手相牵,薪火相传。秉承民族精神的血脉,高扬时代精神的旗帜,亿万中原儿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就一定能够创造新的辉煌,谱写新的华章。
(二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当我们推开十二五发展的大门,站在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起跑线上,可曾感到肩上的压力、背负的希望?
一场新的大考已经开始,我们付出所有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都为了追求那份永不放弃的光荣与梦想。
心得体会 春风浩荡,春意融融,春光无限。
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中原崛起新的春天。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何平九论心得体会


何平九论紧扣河南发展脉搏,从机遇、忧患、规律、大局、创新、责任、求实、为民8个方面,深入地阐述了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握的关键、遵循的原则、注意的问题,深刻阐释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首先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起。
一是强化发展意识。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离开发展,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无从谈起。转变领导方式,就是要把思想观念真正转到科学发展上来,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结合新密实际,就是要紧紧抓住当前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的发展机遇,提升新密发展空间;就是要围绕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探索实践更加有利于广大职工和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围绕新密的羲皇文化优势,全面推进文化旅游区建设,培育文化旅游、房地产等三产发展新的增长点;就是围绕集聚区和重点项目建设、企业发展等大局,组织各级各部门创建更加有利于促进发展的服务机制和社会环境,论文网 以此来带动全局,在发展中求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二是要强化忧患意识。当前面临着困难就业人员多、城镇居民医疗和养老保险覆盖面低、文化旅游区内涵亟待丰富等诸多问题,转变发展方式既是大势所趋,更是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要切实树立起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强化忧患意识,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加快发展的动力。新密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县市经济发展的前列,但是随着我们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渐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的发展已经趋于落后,如果再不迎头赶上,我们新密市的经济发展将会落后于周边县市,所以现在到了急需转变的紧要关头,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才能迎来经济发展的有一个春天。
三是要强化攻坚意识。转变发展方式,必然会经历一段阵痛期,也难免会付出一些必要的代价。必须充分认识到转变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既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有敢于挥刀割病灶的勇气;又要有打一场攻坚战的准备,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我们新密市作为资源型县市由来已久,靠资源吃饭的意识也根深蒂固,要转变发展方式就是一场攻坚战,但是我们要把基础打牢,一步一步往前走,而不能为了出成绩走捷径,从而给经济发展留下毒瘤。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一要勤于学习。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学习已经成为各级干部履职尽责的迫切需要。
《何平九论》给我们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带来了新的理念,新的意识,我们需要不断深入学习,转变工作作风,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发展理念,将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为新密经济的腾飞作出贡献!

学何平九论心得体会


《何平九论》一论讲的是“机遇”。其告诉我们:中原经济区建设目前已“承天时,秉地利,聚人和”,因此,我们要抓住此时机遇。因为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体,谁能慧眼发现机遇,大力创造机遇,有效把握机遇,成功驾驭机遇,谁就能实现跨越发展,升级蝶变。同时告诫我们机遇是“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而如果我们不思进取,麻痹懈怠,就会错失良机,生困愁城。
目前,我们会遇到许多怀才不遇的现象。如常常会有人说,如果我去做这件事会怎样怎样的,属事后诸葛亮型;也有人说如果给我机会,属于“怨妇(夫)”型;也有人说,现在真的什么都不懂了,小孩子说的东西都不知道是什么了,教授不会做小学生的作业屡见报端,属于患得患失型,等等。他们没有正确认识到机遇的真谛。有一句诗“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虽然是赞扬老黄牛精神,但是用到此处很有启发。
一是树立危机意识,增强紧迫感。机遇人人想抓,但真正抓住机遇却并非易事。时代在飞速发展,世界随着网络化进程加快,世界已进入扁平化时代,竞争日益激烈,不但体现在世界经济领域,已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中。作为我们基层工作的人员,守株待免肯定不行,要树立危机意识,增强紧迫感,毛遂自荐,主动而为,抢抓机遇,才能有所作为。
二是内强素质,增加竞争力。机遇是事物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累积叠加的,推动实践飞跃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只有具备了抢抓机遇的高素质、主动性,真心实意,勇敢果断,才能牢牢把握机遇,成就一悉不平凡的功业。具体到我们每个人来说,要“沉下心打基础”,才能“跳起来摘桃子”。
三是要有政治敏锐性。政治敏锐性是指能通过各种复杂现象深入洞察事物的政治本质及发展趋向,并及时作出反应的能力。作为基层人员,也应该有政治敏锐性。具体来说,就是具备政治敏锐性,工作上才能与党和国家政策保持高度一致,为人民服务时才能有的放矢;具备政治敏锐性,才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质,避免幼稚病、糊涂病,贻误良机;具备政治敏锐性,才能使认清自己不足,发现人的长处,扬长避短;具备政治敏锐性,才能使我们具有前展性、超前意识,做事运筹帷幄。
不用扬鞭自蹄。省委书记卢书记一语中的: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有所作为,不甘人后,力争上游。

读何平九论心得体会


我觉得,何平九论里面谈到的领导方式存在的那些问题在我们各级党政机关中相当普遍,可谓切中时弊。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国家政令的畅通,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甚至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体联系到我们单位和我们自己,作为普通的公务人员,虽然谈不上领导方式问题,但工作作风的转变也是当务之急。何平九论文章中谈到的那些问题,也或轻或重、或多或少地出现在我们的自己的工作中。让我们好好想一想,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是积极主动地去开展工作,还是在被动的应付?在推进和拓展民政事业发展方面,是仅凭自己的经验和印象去处理事务,还是能够深入了解实际情况,仔细考虑和分析各方面优势和问题,认真探讨更深层次的矛盾,自觉地有意识地按客观规律去统筹谋划?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是否从实践工作中来、是否从群众的需要中来、是否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看好不看坏、算得不算失、报喜不报忧的情况是否还存在?在处理所有公务的过程中,能否做到彻底抛开个人利益的得失,一心为公?这是问题的存在,不仅仅是个人素质的问题,更多的是我们机关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形成的官僚习气和工作方式所致,当然也有更深层次的行政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原因。

农民们干了一天的农活,会很清楚自己今天锄了多少地,收割了多少庄稼。每年付出多少代价,可能会生产多少粮食,心里也会有一个基本的概算。具体到我们这些机关工作的人,每日里都做了些什么,产生了多少价值,却不一定能说得清楚。虽然无法估计我们的行政管理成本到底有多高,但至少我们心里明白,我们所做的许多工作都是务虚的,是无法用经济价值的方式来考量的。许多人看起来很忙碌,但细细分解一下,除去那些应付性的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以及一些纯个人行为的无谓的消耗,真正用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时间还有多少?难道是因为单位里的人太多,或者业务工作太少,不得不以这样的工作方式来打发那些多余的时间吗?显然并非如此,归根到底还在于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积极主动,还是被动应付。

去年以来,我市的民政工作进入了快车道,各项活动依次展开,工作节拍迅速加快,每一名干部职工都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和压力。一方面积极跑部进厅、争取项目和资金,为我市民政事业的基础建设打开了令人振奋的新局面。另一方面,我们牢牢把握为民解困这个主题,深入全市的村村寨寨,广泛开展访贫问苦解民忧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跑部进厅、加快民政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各项业务工作有序跟进,上下局面迅速打开,我们明显感受到了努力工作所带来的效果和快乐。在深入乡村调研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生问题的真实存在,也认识到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机关干部作风的改变。展望未来轰轰烈烈的民政事业,分析日新月异的形势发展趋势,结合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我们还能坐得住吗?不说别的,仅看看年初规划的建设项目,就足以让我们心潮澎湃,民政综合服务中心、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儿童福利中心、生态养老城,要建成这些民生项目,仅凭几句口号是无法办成的,需要我们全局干部职工群策群力,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和气势去完成它。

从今年召开的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一种昂扬的气息。会上明确了XX年民政工作的基本思路:以民生调研活动为引领,以民生项目建设为龙头,以加强民政队伍建设为保障,全力打造项目民政、服务民政、创新民政三个民政,促进民政事业的大发展,为实现和谐兴市的目标提供坚强的民生保障。要把知民情、访民苦、解民忧贯穿于我们民政工作始终;要以项目带动民生,把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建设一流队伍,把民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这样的工作思路和理念,充满了激情,暴发出了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精神,一种活力,一种斗志。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将成为我们做好工作的主要体现。由此可见,工作方式的转变在我们单位、在我们的身边已经切切实实的展开,我们已经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二五的美好蓝图在召唤我们,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在激励我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奋进团体的一部分,决不能无动于衷,否则,就无法跟上整体的步伐,将被众志成城所激发的激情所淹没。

近日,河南省社会救助工作会议在范县召开,王全东局长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充满激情的介绍了我市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和民生调研活动的具体做法,得到了省厅领导的高度赞扬,并将我市的工作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同时向民政部进行了推荐。这不仅仅是一项荣誉,这将为我市民政事业的进一步辉煌掀开新的序幕。至所以能得到省厅如此重视和关爱,首先得益于我们的努力工作。王局长说得好,我们必须以工作取胜,才能赢得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支持。没有像样的工作实绩,没有脚踏实地的努力,没有主动积极的进取精神,仅凭几句花言巧语,是不会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认可的。

工作作风的转变就表现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的工作态度、我们的工作成果将说明一切。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时间是检验事实的试金石,努力工作的人必将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