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迎客松句子 > 导航 >

迎客松句子

1、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2、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3、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4、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5、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6、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8、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9、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

10、不如酸涩棠梨树,却占高城独放花。

11、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12、却惹空山旧烧烟。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

13、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1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15、翠盖烟笼密,花幢雪压低。与僧清影坐,借鹤稳枝栖。

16、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

17、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18、名华非典实,翦弃徒纤茸。刻削大雅文,所以不敢慵。

19、一阵雨声归岳峤,两条寒色下潇湘。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

20、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21、落落出群非榉柳,青青不朽岂杨梅。

22、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

23、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24、此松天格高,耸异千万重。抓拏巨灵手,擘裂少室峰。

25、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26、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

27、震泽平芜岸,松江落叶波。在官常梦想,为客始经过。

28、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29、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

30、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

查看全文>>>

1、寒影烟霜暗,晨光枝叶妍。李胄《文宣王庙古松》

2、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3、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4、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

5、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杜甫《古柏行》

6、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皇甫松《古松感兴》

7、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李山甫《松》

8、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曹松《僧院松》

9、缘岸蒙笼出见天,晴沙沥沥水溅溅。皎然《赤松》

10、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贾岛《松下偶成》

11、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廖匡图《松》

12、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杜甫《四松》

13、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杜荀鹤《小松》

14、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

15、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白居易《松树》

16、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白居易《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松树》

17、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吴芾《咏松》

18、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李商隐《高松》

19、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

20、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21、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孤桐》

22、独抱岁寒心,不知时有四。赤日行炎天,林下自秋至。胡仲弓《咏松》

23、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白居易《题流沟寺古松》

24、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

25、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26、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陆惠心《咏松》

27、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李涉《题五松驿》

28、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咏松》

29、迎寒冒暑立山冈,四季葱茏傲碧苍。陆惠心《咏松》

30、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吴芾《咏松》

31、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范云《咏寒松诗》

32、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柳宗元《孤松》

33、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

查看全文>>>

于武陵 赠卖松人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 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 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赏析】 唐代的长安是高门贵族豪华竞逐的地方。买花是当时贵族社会的一种风尚。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利之所在,人必趋之。在待价而沽的浓香艳色中,居然连瘦叶、淡花的松树也出现了;于是诗人产生了感慨,叹息卖树人这种行为的不合时宜。 诗题为赠卖松人,就从卖松人这一角度来着笔。卖松人把松树做为商品送入市场,和夭桃秾李去竞争,意在求利,结果却不能达到目的,这件事的本身就具有讽刺意味。诗人借题发挥,用婉而多风的语言寄托了自己的情愫。 本来,松树是耐寒的树木,生长在深山大谷之中,葱郁轮囷,气势凌云。人们称赞它有崇高的品德,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卖松人为了求利,才把它送到长安,希望卖与翠楼人。这些富贵人家看惯了宠柳娇花,对松树的瘦叶、淡花的外表,是不屑一顾的。这样,松树崇高的美学价值在这种场合之中,就不会为人们所认识。翠楼人不爱寒涧树,卖松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的社会需要很不一致。即使松树得售于翠楼人,这时,它失去了原来生长的土壤,就不能托根了。在微婉的词句中,表明松树是大不该被送到长安来寻求买主。 诗人慨叹的是长安只能够欣赏夭艳的桃李,松树的价值当然不被认识;但是卖松人不卖春花,只卖青松,似乎是认识到松树的美的价值了,可惜他不懂得这个社会。无怪乎所得的结果,只能使寒涧青松徒为六街尘染而已。 用意很微婉,松树也只是一个比喻。诗人所讽谕的是:一切像松树似的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的重视,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对卖松树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情,却是诗人的自寓。 据《唐才子传》称:于武陵名邺,以字行,大中(唐宣宗年号,公元847─860年)时,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这个决弃了长安的荣名利禄的人,因为平素有所蓄积于心,通过卖松这件事而写出了这首别具一格的讽刺诗来。

查看全文>>>

1、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皎然《咏敡上人座右画松》

2、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李山甫《松》

3、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崔涂《涧松》

4、迎寒冒暑立山冈,四季葱茏傲碧苍。陆惠心《咏松》

5、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

6、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范云《咏寒松诗》

7、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李白《南轩松》

8、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狄焕《咏南岳径松》

9、青苍初得地,华省植来新。李正封《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10、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曹唐《题子侄书院双松》

11、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杜荀鹤《小松》

12、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白居易《松斋偶兴》

13、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成彦雄《松》

14、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白居易《赠王山人》

15、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杜甫《四松》

16、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

17、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白居易《题流沟寺古松》

18、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杜荀鹤《题唐兴寺小松》

19、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吴芾《咏松》

20、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柳宗元《孤松》

21、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李峤《松》

22、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李群玉《赠元绂》

23、缘岸蒙笼出见天,晴沙沥沥水溅溅。皎然《赤松》

24、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韩溉《松》

25、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白居易《松树》

26、独抱岁寒心,不知时有四。赤日行炎天,林下自秋至。胡仲弓《咏松》

27、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白居易《池上即事》

28、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29、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李涉《题苏仙宅枯松》

30、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李商隐《高松》

31、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柳宗元《孤松》

32、凉飚起深谷,清影摇空山。醉眠石上人,梦中度百滩。胡仲弓《咏松》

33、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白居易《寄题盩厔厅前双松》

34、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陆惠心《咏松》

35、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查看全文>>>

1、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2、吴台越峤两分津,万万樯乌簇夜云。吟尽长江一江月,更无人似谢将军。

3、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4、湖北湖西往复还,朝昏只处自由间。暑天移榻就深竹,月夜乘舟归浅山。绕砌紫鳞欹枕钓,垂檐野果隔窗攀。古贤暮齿方如此,多笑愚儒鬓未斑。

5、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6、三茎瘦竹两株松,瑟瑟翛翛韵且同。抱节乍离新涧雪,盘根远别旧林风。岁寒相倚无尘地,荫影分明有月中。更待阳和信催促,碧梢青杪看凌空。

7、便向中流出太阳,兼疑大岸逼浮桑。门前白道通丹阙,浪里青山占几乡。帆势落斜依浦溆,钟声断续在沧茫。古今悉不知天意,偏把云霞媚一方。

8、操斤走宇内,濯濯无遗育。坚刚老不枯,允哉东山麓。

9、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

10、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双鹤冲天去,群羊化石眠。至今丹井水,香满北山边。

11、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

12、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

13、君不见巫山神女作行云,霏红沓翠晓氛氲。婵娟流入楚王梦,倏忽还随零雨分。空中飞去复飞来,朝朝暮暮下阳台。愁君此去为仙尉,便逐行云去不回。

14、枝干怪鳞皴,烟梢出涧新。屈盘高极目,苍翠远惊人。待鹤移阴过,听风落子频。青青寒木外,自与九霄邻。

15、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

16、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17、曾于西晋封中散,又向东吴作大夫。浓翠自知千古在,清声谁道四时无。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

18、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19、偃盖当衢莫记年,独含苍翠鹤应怜。垂阴独向笙歌地,有韵自成风雨天。尘□路岐分夜月,烧侵根脚起残烟。论功只合行人赏,销得烦蒸古道边。

20、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21、白社风霜惊暮年,铜瓶桑落慰秋天。怜君意厚留新画,不著松枝当酒钱。

22、五粒松深溪水清,众山摇落月偏明。西林静夜重来宿,暗记人家犬吠声。

23、求利有何限,将松入市来。直饶人买去,也向柳边栽。细叶犹粘雪,孤根尚惹苔。知君用心错,举世重花开。

24、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25、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26、松子落何年,纤枝长水边。斫开深涧雪,移出远林烟。带月栖幽

查看全文>>>

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2、独抱岁寒心,不知时有四。赤日行炎天,林下自秋至。

3、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4、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5、松柏云霞凝剑气,江山风雨铸诗篇。

6、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7、应有山神长守护。松风时为扫埃尘。

8、自种双松费几钱,顿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却惹空山旧烧烟。枝压细风过枕上,影笼残月到窗前。

9、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0、萧萧琴瑟鸣,洒洒霜露下。愿期素心人,同游明月夜。

11、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12、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

13、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

14、为草当作兰,为本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15、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

16、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17、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18、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

19、虽过老人宅,不解老人心。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

20、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21、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22、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

23、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

24、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

25、松寂风初定,琴清夜欲阑。偶因群动息,试拨一声看。

26、老枝髯鬣动,古干鳞甲翻。积阴生润气,芳菲翳兰荪。

27、列植成均里,分行古庙前。阴森非一日,苍翠自何年。寒影烟霜暗,晨光枝叶妍。近檐阴更静,临砌色相鲜。

28、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29、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不如酸涩棠梨树,却占高城独放花。

30、写得长松意,千寻数尺中。翠阴疑背日,寒色欲生风。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一枝遥可折,吾欲问生公。

31、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32、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33、凉飚起深谷,清影摇空山。醉眠石上人,梦中度百滩。

34、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

查看全文>>>
篇一:黄山松 《黄山松》是一篇文质优美的课文,作者以饱满的情感刻画了黄山松顽强的品格,奇特的姿态。课文详写了迎客松的枝干遒劲,生机勃勃和满腔热情;陪客松的青翠欲滴,伟岸挺拔;送客松的的姿态奇特,深情款款。文字运用娴熟流畅,让人恍如身临其境,感受到黄山松的神奇秀丽。作者用精妙的语言描绘了黄山松的奇美,我认为在教学本文时,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感悟黄山松的“奇”。 这节课的第三段描写黄山松的“千姿百态”,作者是按由远及近、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来写的。这段应该让学生读读句子便可以理解了,但是我却作了过多的渲染和讲解。应着力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观察插图,边读边展开想象,加深对“千姿百态”的理解和感悟。 本课时的教学,以引导学生朗读为主。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有效的层面上来讲,本课时的教学,的确需要相关的图片、影像资料进行支撑。由于条件限制,没有运用相关的媒体进行教学,使课堂失色不少。因为光靠语言创设的情境,有时也很难感染学生。 篇二:黄山松教学反思 《黄山松》一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在教学本课时,我抓住黄山奇松的“奇”让学生来理解课文。教学目标定位好后,如何让学生在读中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和奇,成为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呢? 一、以读书为主线。 苏教版小语教材特别注重“读”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朗读作为学习语言行之有效的方法。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首先我要求学生自由读,然后让学生深入学习迎客松,通过课文插图感悟文中“枝干遒劲”的意思,利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让学生理解“饱经风霜”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体会迎客松的奇,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细读品味,读出感情,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陪客松和送客松的句子。这样,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体会情感。 二、重视图文结合。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都有插图,插图的内容都和课文有一定联系,是一种不错的资源。 在《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中有三张插图,我 查看全文>>>

1、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2、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

3、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5、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6、谢公莫道东山去,待取阴成满凤池。

7、时时数点仙,袅袅一线龙。霏微岚浪际,游戏颢兴浓。

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缘岸蒙笼出见天,晴沙沥沥水溅溅。何处羽人长洗药,残花无数逐流泉。

11、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2、阴阴清禁里,苍翠满春松。雨露恩偏近,阳和色更浓。

13、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4、偃亚长松树,侵临小石溪。静将流水对,高共远峰齐。

15、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封。倘得回天眷,全胜老碧峰。

16、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17、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18、鹤栖何代色,僧老四时声。郁郁心弥久,烟高万井生。

19、雪霜知劲质,今古占嘉名。断砌盘根远,疏林偃盖清。

20、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南园桃李虽堪羡,争奈春残又寂寥。

21、名华非典实,翦弃徒纤茸。刻削大雅文,所以不敢慵。

22、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23、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24、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

25、恍惚诚有之。泽中生乔松。

26、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咍。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27、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飞鸟还旧巢,迁人返躬耕。

28、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29、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30、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31、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

32、却为离披无俗姿。影入岩廊行乐处,韵含天籁宿斋时。

33、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34、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35、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36、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37、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

查看全文>>>

也谈蒲松齡

也谈蒲松齡 “癸亥年,我父食饩。其实惨淡经营,冀博一第,而终困于场屋。至五十余尚希进取。我母止之曰:‘君勿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矣!’自是我父灰心场屋。而甄匋,一世之意,始托于著述焉。” ——摘蒲箬《柳泉公行述》 的确,蒲翁的一生是清苦的,自十八岁应试至七十一岁彻底绝望,他由青年考到壮年,由壮年考到老年。头发一天天变白,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如果把渔洋先生的庄园比作大家闺秀,那么蒲翁的小院则是小家碧玉了。小则小矣!可是排列的却是和谐之至。一树藤花,几株幽篁,下有二凳一桌,一把茶壶。想当时蒲翁于晓月初升之时,坐于此,手捋胡须,看小儿嬉戏于庭前,妻子刘孺人温婉和雅,于旁侍立;一边是贤慧的妻子,一旁是可爱的儿子,小园香径,其乐融融。只是这样的生活不能长久,更多的是看到他为生计而四处奔波的身影。此时的先生,已不是“庶使一日无书则愧”的潇洒的郢中诗人。为此,先生曾作诗自嘲曰:君子受艰难,斯文不值钱,有人成书馆,便是救命仙。 进了一拱圆门,便可看见路大荒先生手书的“聊斋”一匾横于檐下。右边一房为先生读书之所。正中乃先生卧室,内有先生画像,设置简陋之至,无如一桌,二椅,一炕而已。想先生从31岁应孙蕙之请做幕僚到71岁从毕际有家撤帐回家,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奔波之上。虽有生花妙笔,但却与八股文无缘,与仕途背道而驰。此怕先生才华横溢却终究不能及第的原因吧! 康熙十八年,先生结束了飘泊不定的生活,设帐毕际有家之“绰然堂”,这一呆就呆了三十年,好在毕际有为人厚道,宾主相处还算融洽,但也难为先生了。我仿佛看到,如血的夕阳下,一个佝偻的老头,仰天长叹一声,又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杖走自己的路了。寒尽暑来,朝迎暮别,一个老人于路上徘徊掉了自己一生。“眼泪忍不流,鼻酸不成涕。”晚年稍稍安定的先生,不想孙子又被天花夺去生命;老伴也因病撒手人寰,离他远去。先生老泪纵横,悲痛欲绝,终在康熙五十四年,倚窗危坐而卒,走完了他艰难的漫漫人生路。 先生生前虽默默无闻,死后却有那么一大批文人仰仗他来吃饭,这不知是对先生的一种调侃,还是一种安慰,有时我就硬着心肠想:大约先生真的沾了与科举无缘的光吧!否则,何以有《聊斋志异》呢?天空中传来了一声哀叹,一串词从干瘪的嘴里断断续续地吐出:“漫向风尘试壮游,天涯浪迹一孤舟。新闻总入夷坚志,斗 查看全文>>>
篇一:黄山奇松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它使传统教学变多元化、立体化,并使教学内容图、文、音、像得到了相得益彰的充分体现,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各种情感因素、心理因素,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意识,并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主动性、创造性。 (一)、以画想象催化感知 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拓展视野,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促其思考。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利用课件出示三大名松的图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感知三大名松的姿态,说说各自的特点。直观的画面唤起了学生记忆中已有的表象,学生用流畅的语句说出了名松的特点。多媒体的展示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激情体验激励想象 针对课文的重点,用多媒体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表达能力。在教学“陪客松”时,创设情境,驱谴学生的想象。想象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中,又能超越教材本身,使学生的思维呈现出多元态势,还能培养学生不受制约、纵横思考的习惯。录像中迷人的黄山风光,优美动听的旋律,点燃了学生的情感火花,激起了学生畅所欲言的愿望。学生仿佛成了黄山上的“陪客松”,声情并茂地为人们介绍着迷人的黄山风光。同学们在侃侃而谈中真切地体会到了陪客松的神奇,大自然的壮丽。 (三)、以实引虚放飞想象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勾勒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这一处正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口。我利用课件展示了几种姿态不一的黄山松。学生在和谐、充满美感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着一幅幅的奇松图,脑中会想象出更多不同姿态的松树形象,极大丰富了课文内容,再用语言激励学生放飞想象,补充在省略号处。此时学生扬起了想象的风帆,开启了思维的闸门,情绪高昂。课堂教学达到了“任情感激荡,任思维涌动,任想象飞翔”的高潮。 篇二: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在教学本课时,我抓住黄山奇松的“奇”让学生来理解课文,教学目标定位好后,如何让学生在读中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和奇,成为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呢?我是这样教学的。 一、以读书为主线。   查看全文>>>

迎客松句子

迎客松句子栏目为您整理了大量的迎客松句子、迎客松句子大全、2024迎客松句子。更多迎客松句子相关内容,请关注本网站的更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