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统一长度单位教案 > 导航 >

统一长度单位教案,2024统一长度单位教案,统一长度单位教案范本

统一长度单位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 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 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 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4、 让学生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 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 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根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 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教学从两个方面来组织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 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学生先

查看全文>>>

[教学目的] 创设情境,使学生体验人类在生活实践中统一度量衡的过程。

[教学材料及准备] 软尺、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发现了吗,我们今天用的课桌和教室里的课桌不一样,教室里的是小桌子,我们这里用的是大桌子。桌面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长方形。 教师:对,长方形有几条边? 学生:四条边。 教师:看屏幕。(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分清什么是桌子的长,什么是桌子的宽)。 教师:学校还想买一些这样的桌子,那我们就得知道这桌子有多长,有多宽,你们愿意帮老师量一量这桌面的大小吗?

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 教师:用什么来测量呢? 学生:用尺子。 教师:可是,我们的尺子留在教室里了,怎么办?不用尺子,你能不能想出巧妙的办法测量出桌子有多长,多宽?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交流:

1、用手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手长)

2、用铅笔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长)

3、用铅笔盒测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铅笔盒长)

4、用书量。(到黑板上来演示,表明是几个书长)

三、实施方案学生分小组测量桌子的长和宽。

要求:①开动脑筋,多想办法

②分工明确,注意合作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可以写字,写拼音,也可以用图表示。利用课件举例讲解记录方法。

量一量桌子方法:长 宽 1 7 3 2 3 4

看一看,谁用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巧妙? 学生测量。(1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测量。发现典型数据。

四、交流汇报阶段研究成果,碰撞出现矛盾学生:

5——6名学生汇报,用实物投影展示他们的记录表。(学生的记录表大部分以童趣十足的图画来表示)。

教师:同学们想出的办法真多。看样子,没有尺子的情况下,你们用这么多巧妙的办法告诉老师这桌子有多大。真聪明。但是,你们看看,测量同一张桌子,这几个得数一样吗?学生:不一样。教师:为什么?学生:因为用来量的东西不一样。教师:(展示同样是用铅笔测量的数据对比)都是用铅笔量的,得数怎么还不一样呢?学生:(展示所用的铅笔)它们不一样长。教师:这么多不同的数据,我用哪一个呢?

五、继续研究教师:

我们用尺子测量一下桌子的长,看看有什么结果。(指令小组长领尺子和发尺子)学生用尺子测量桌子的长。(教师巡视,纠正学生测量时的小错误)

教师:谁来汇报他们组测量的结果?学生1:长是90。学生2:长是27。教师:怎么用尺子量,得数还是不一样?哪个

查看全文>>>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合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重点。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估测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准备:学生尺、剪刀、宽1厘米的白纸条、1角的硬币、回形针、小刀、棱长1厘米的小方木。 教学过程 课堂导语:同学们,比一比粉笔和回形针,哪个长,哪个短?粉笔和铅笔哪个长,哪个短? 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粉笔短,这是为什么呢?这根粉笔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统一长度单位。(板书课题) 一、 探究新知 (1) 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让学生讨论,想办法,小组交流。 (2) 汇报交流,分组活动。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1角的硬币、手、三角形学具、方木块等作为工具测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5人一组,和老师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度。更多 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3) 小组交流。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测量结果。显然,同学们和老师的测量结果不同。 (4) 质疑问难。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为什么同学们一拃一拃地量,老师也一拃一拃地量,结果也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渐明白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作为测量标准,所以量出的结果不同。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用相同标准进行测量)让全班同学选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测量课桌的长度,并汇报测得的结果。由此归纳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5) 活动延伸。 ①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一个文具盒的长。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回形针的长,文具盒的长是5个小刀的长) 师:数学课本和文具盒不一样长,为什么它

查看全文>>>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合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重点。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估测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准备:学生尺、剪刀、宽1厘米的白纸条、1角的硬币、回形针、小刀、棱长1厘米的小方木。 教学过程 课堂导语:同学们,比一比粉笔和回形针,哪个长,哪个短?粉笔和铅笔哪个长,哪个短? 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粉笔短,这是为什么呢?这根粉笔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统一长度单位。(板书课题) 一、 探究新知 (1) 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让学生讨论,想办法,小组交流。 (2) 汇报交流,分组活动。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1角的硬币、手、三角形学具、方木块等作为工具测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5人一组,和老师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度。更多 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3) 小组交流。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测量结果。显然,同学们和老师的测量结果不同。 (4) 质疑问难。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为什么同学们一拃一拃地量,老师也一拃一拃地量,结果也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渐明白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作为测量标准,所以量出的结果不同。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用相同标准进行测量)让全班同学选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测量课桌的长度,并汇报测得的结果。由此归纳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5) 活动延伸。 ①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一个文具盒的长。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回形针的长,文具盒的长是5个小刀的长) 师:数学课本和文具盒不一样长,为什么它

查看全文>>>

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法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2)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合学生亲身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合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突破重点。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估测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难点。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将学生分成4—6人的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准备:学生尺、剪刀、宽1厘米的白纸条、1角的硬币、回形针、小刀、棱长1厘米的小方木。 教学过程 课堂导语:同学们,比一比粉笔和回形针,哪个长,哪个短?粉笔和铅笔哪个长,哪个短? 一会说粉笔长,一会说粉笔短,这是为什么呢?这根粉笔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大家想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统一长度单位。(板书课题) 一、 探究新知 (1) 提出问题。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让学生讨论,想办法,小组交流。 (2) 汇报交流,分组活动。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办法,用1角的硬币、手、三角形学具、方木块等作为工具测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分成5人一组,和老师一起测量课桌的长度。更多 测量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3) 小组交流。 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测量结果。显然,同学们和老师的测量结果不同。 (4) 质疑问难。 为什么我们测量的都是课桌的长度,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为什么同学们一拃一拃地量,老师也一拃一拃地量,结果也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渐明白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手作为测量标准,所以量出的结果不同。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用相同标准进行测量)让全班同学选同一物品(如小刀或小方木)再一次测量课桌的长度,并汇报测得的结果。由此归纳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5) 活动延伸。 ①用回形针测量数学课本的宽,用小刀测量一个文具盒的长。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数学课本的宽是5个回形针的长,文具盒的长是5个小刀的长) 师:数学课本和文具盒不一样长,为什么它

查看全文>>>

你知道如何写一篇全面的教案吗?做好课堂准备工作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应具备的,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义务和责任。教案是整堂教学课程的框架和方案,“长度单位教学反思”为栏目小编为您收集并提供,您在阅读本文以后相信有所收获吧!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篇1】

《认识长度单位》第一课时教后反思本节课开始,通过教师和学生,用自己的拃为单位测量课桌的长,由于所用的标准不同,所以量得的长度不同,由此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就对统一长度单位有了想要进一步探究下去的欲望,在解决这种冲突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认识尺上的刻度0及由于学生带的尺子规格不同,演示的尺子又距离比较远,因此花的时间比较多,以致后面的练习进行的比较仓促。

《认识长度单位》第二课时教后反思学生认识“米”是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米比厘米的机会少。本课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进行的,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认识米,体会1米的长度。在数中理解,1米=100厘米,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比划,测量讨论,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时,所学的知识不断内化为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构建起知识体系,而且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动手操作,观察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长度单位》第三课时教后反思线段作为几何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要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有些难度。因此本节课教师主要分两个层次教学来达到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比较一根线拉直后的样子,引入线段,是学生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再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他们明白,直尺,黑板,教材的边都可以看成线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二、在教学中,用直尺或其他合适的工具画线段时,注重教师引导和学生的操作相结合,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画线段的方法。体会线段与多边形的内在联系。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篇2】

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主要策略是通过用不同的物品量统一长度,量出的结果不一样;用不同的物品量不同的长度有时量出的结果一样,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在量的练习中,先是用同一样的物品一个接一个摆着量,再是用同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的测量。后者有一定的难度。

课前让学生自带的硬币或曲别针,在活动过程中,感觉操作活动组织还不够有序。如果能小组活动,教师准

查看全文>>>

这篇文章探讨的是“《长度单位》教学反思范文”的历史和意义,如果您喜欢本文可以分享给身边朋友喔。教师的素养决定学生的格局,每一位教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教案积累着教师教学的丰富经验。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范文【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写6,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并能掌握6、7的乘法口诀。

2、熟记6、7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运用。

3、让学生初步体验6,7乘法口诀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经历编6、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算一算。

64=

56=

75=

47=

3、质疑定标。

师:看来你们已经能熟练的运用我们所学习的口诀,今天我们学习6、7的乘法口诀。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生:我想知道可以用编学习前面口诀的方法来编6和7的乘法口诀吗。

师:你说的就是可以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现在的知识,非常好。

师:6、7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

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6、7的乘法口诀呢?你能告诉我吗?

师:看来你们已经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6、7的口诀了。而且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提问,同学们真能干。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今天的知识。

师:三个小朋友去商店买台历,售货员告诉红红每本台历6元钱,小明和小青说一个星期有7天。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那么现在红红要买4本台历,是几个几?应该怎么列算式呢?

生1:因为一本台立式6元,4本就是4个6相加,所以我用6+6+6+6=24

生2:我是用的口诀计算的,四六二十四,4本台历是24元。

师:同学们真能干,想一想,哪种方法计算方便呢?

师: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乘法口诀的原因。那如果买6本、7本、8本、9本台历,分别需要多少元?应该怎么列算式呢?同学们拿出数学书,试着写一写算式。

生1:66=36,我是这样想的.,56=30,66就是在30上加一个6,所以是36。

师:孩子你真棒,会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未知的知识。还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的吗?

师:你很好的预习了今天的新科,这是个很好的习惯,还有用其他方法吗?

师:孩子们非常棒,把掌声送给自己。现在你们能根据算式试着编6的乘法口诀吗?

生:它的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6,积是36,所以口诀是六六三十六。

师:真聪明,口诀就是这么来的,其他的口诀应该怎么编呢?

师:孩子们真了不起,自己编出了6的

查看全文>>>

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这篇揭示“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内涵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 教案课件的准备,是新老师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有趣。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质疑反思。

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

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

小结: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

1.教学例8。

教师谈话:(多媒体课件出示旗杆。)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让学生猜测。)

降低难度: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l3米?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想法。

1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米。

方法二:推算法。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该是13米高。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方法三:类比法。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小结: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多媒体出示)。

指名汇报,说说理由。

让学生自己说说思考的方法,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大,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1厘米。

3.做一做。

(l)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题目。

引导:60米是多大?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6米,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大吗?(不会。)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

(2)选择合适的单位。

查看全文>>>

在娱乐圈中,美女的确是数不胜数。本来,美女应该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但就是有那么一些美女,美得一塌糊涂,甚至是倾国倾城,但却不是“人见人爱”,而是“人见人黑”。跟煮娱君来盘点一下吧,都有哪些女星这么悲催。

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著名作家王蒙论学习

德意志第二帝国从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王国威廉一世统一日耳曼地区到1918年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该帝国在1918德国十一月革命中被推翻。主流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个帝国应该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政体。

因此,从这个建议来看,卢克纳尔少校应该是疯了。然而,威廉二世却认真听着这位少校的“疯话”,皇帝相信他没疯,他太了解这个人了。出人意料,皇帝居然同意了这个疯狂的建议。

如果不能够发掘我,那你就不要利用我。宁可不拍戏也要等好戏。 ——历经磨砺的“小燕子”赵薇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关于人生的内涵,在中国的词典上大多是这样说的:“人生是指人的生存以及全部的生活经历。”但在美国的教科书上却被表述为:“人生就是人为了梦想和兴趣而展开的表演。” ——一曰“生存”,一曰“表演”,中西不同的文化色彩可见一斑

每个儿童出生时就有的潜在智能比达·芬奇使用的还要大得多。 ——英国教育家格伦·多曼说

要让孩子懂得自己照料自己。他不用帮助就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他的欢乐中,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 ——意大利教育家和医生蒙台梭利谈尊严教育

为隆重纪念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等题词44周年,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深化一系学雷锋活动,培养当代大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优良品质,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为响应一系团总支发起的“学雷锋,春暖校园”的活动主题,我班将在本月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

婚姻好比一辆自行车。刚买来新车时,你特别注意保养爱护,拧拧螺丝,点一点油,每日洗擦得一尘不染。可无论你怎样保养,自行车总会出些这样那样的问题:链条松了,螺丝掉了,擦掉一块漆,甚至说不出什么原因就“吱吱”地响。于是你懒得保养,干脆随它去…… ——流传很广的一个有关婚姻的比喻

小学生是一队一队的;中学生是一堆一堆的;大学生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时代的三次飞跃 印好的书一半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在尝试与比较中,使幼儿不受位置、形状、粗细的干扰,感知长度守恒。

2、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培养幼儿小心验证的科学品质。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使用自然测量

材料准备:教具:等长铅笔两支、例图、操作纸、回形针、生活用品伞两把

学具:回形针、操作纸、记号笔人手一份、自制牛奶盒容器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走进线条王国

2、初步感知:以位置的不同为干扰因素

1)出示平行放置的2支等长的铅笔,这两只铅笔一样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位置干扰:将其中一支铅笔向左或向右错开,现在这两支铅笔是一样长吗?

谁有办法,来证明它们到底是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请幼儿上来操作

教师小结:一样长的物品,虽然摆放位置改变了,但是长度还是不变。

3、初步理解阶段:以形状的不同为干扰因素。

出示一张例图:一条直线和一条折线

a两条线有哪里不一样?

b两条不同形状的线,它们一样长吗?为什么?

c你们可以怎么证明谁长谁短?

师:我们可以用测量的方法来准确的只是是不是一样长,张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测量工具,谁来测量?

d教师引导幼儿用测量工具来验证

e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一样长的物品,虽然形状不同,教案来.自:但它们的长度没有改变。

4、进步巩固阶段:增加粗细干扰因素,幼儿自主探索。

查看全文>>>

统一长度单位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统一长度单位教案栏目给大家带来统一长度单位教案、2024统一长度单位教案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