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三年级科学教案教育出版社 > 导航 >

三年级科学教案教育出版社,2024三年级科学教案教育出版社

三年级科学教案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黄帽》,并能自主地、有创造性的参与表现歌曲。

2.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能真正体会到交通安全对生活的重要。 教学重点:学唱和表演歌曲《小黄帽》。

教学难点:歌曲中b段歌词的学唱及活动的组织。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小黄帽、路队牌、斑马线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交通图标知识,引出课题《小黄帽》

由师生交流讨论交通标示的话题引出课题《小黄帽》。(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交通图标)

二、学念儿歌《爱的寄语》

1.生自由读儿歌。

2.师按节奏示范读儿歌。

3.生按节奏读儿歌。

4.师带动作示范读儿歌。

5.生带动作读儿歌。

6.师生带动作一起读两次。

三、学习《小黄帽》a段

1.由放学铃声导入歌曲学习。

2.聆听《小黄帽》a段。(多媒体播放a段flash动画)

3.学唱《小黄帽》a段。

(1)小哑巴唱(2)轻声唱(3)神气的演唱

4.加入过门和儿歌连起来演唱。(出示a段歌单)

(1)听赏一次,师加入儿歌。(2)生随着音乐跟唱,师生加入儿歌。

(3)生随着音乐演一演并唱一唱。

四、学习《小黄帽》b段

1.学唱b段第一段歌词。

(1)导入聆听一遍。(2)师生问答的形式学唱b段第一段歌词。(3)强调附点的演唱。(4)完整地演唱b段第一段歌词

2.学唱b段第二段歌词(方法同上)

3.男生唱第一段 女生唱第二段。(出示b段歌单)

五、完整演唱《小黄帽》

师导言: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名叫《小黄帽》,老师这里也有一群小黄帽们要放学啦!(看flash动画)自由地跟唱。

六、学习歌曲a段的歌谱

1.师弹琴,生找正确的乐句(多媒体出示:a段的四个乐句)

2.师弹奏正确顺序,生给乐句排序。

3.四个乐句重新排序后,完整的演唱。

七、表演唱《小黄帽》

1.师导言:小黄帽们,你们真棒,一个个难关都被你们克服了。现在让我们一起边表演边演唱这首《小黄帽》。

2.明确表演唱的规则。(多媒体出示:表演唱规则)

3.全班表演唱

八、结课

结束语:有了小黄帽的警醒,有了小黄帽的保护,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让我们在小黄帽的陪伴下,平平安安的走过每一天!现在我们就唱着响亮的歌曲排着整齐的队伍带着鲜艳的小黄帽放学吧。

查看全文>>>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歌词大意,熟练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表演的能力

3、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第一段,让学生通过视、听、唱、表演等多角度感受歌曲雄壮、神气的进行曲风格,体会歌曲刻画的少先队员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歌曲第一段,感受、体验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难点:感受歌曲中表现的少先队员骄傲、喜悦、勇敢、坚定等不同的情绪,并用歌声和舞蹈进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红领巾数条、多媒体课件、钢琴、大队旗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用三种方式进教室,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风格的曲子的作用。 第一次:播放《出旗》背景音乐,学生听着音乐踏着有力的步伐走进教室,把学生带入雄壮有力的音乐情绪中去。请学生说出曲子的名字是什么?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小结:曲子的名字是《出旗》。 第二次:老师播放音乐《春之声圆舞曲》,学生说出感觉。 第三次:没有音乐伴奏,学生进入教室,说出有什么不一样。 最后重新播放《出旗》,学生再次说出感觉。

小结:《出旗》是进行曲。

2、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刚才的感受说出进行曲的作用。

小结:能激发我们雄赳赳、气昂昂的行进的音乐就是具有进行曲风格的音乐。

3、请学生说出自己听过或学过的进行曲。

4、简单了解进行曲的节拍。

通过与三拍子音乐《春之声圆舞曲》相比较,让学生知道进行曲一般为二拍子。

5、简单谈话,引出课题《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许多动、听等相结合的音乐环境,使学生简单了解进行曲,并初步感受进行曲雄壮有力的气氛,满足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

(二)欣赏歌曲,感受情绪

1、初步欣赏,整体感知

①学生带着思考演唱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老师在关键处提示演唱感觉。)

问题一:歌曲的情绪怎样?问题二:歌曲属于什么风格?

小结:《队歌》和《出旗》一样都是进行曲。

②作品介绍: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原名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它原是电影《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由周郁辉和寄明合作创作于1962年。在1978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歌曲、交流感受歌曲情绪以及简单了解队史,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那种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激发学生热爱少先队的情感,培

查看全文>>>

《三轮车》

教学目标:

1.学会念唱歌曲。

2.学会用主唱和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感会歌曲的诙谐幽默。

教学准备:

歌曲《三轮车》的学唱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看见过三轮车?有没有坐过三轮车?有没有谁骑过三轮车呢?

二.欣赏歌曲,初步学唱歌曲

1.欣赏《三轮车》的学唱视频,理解歌词的内容。播放视频。

师:有人为三轮车编了个曲子,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提问歌词内容。 师:刚才这首歌里唱了谁?你听到了那几句?发生了什么事?

2.初步学唱歌曲。念歌词。

师:现在小朋友们已经熟悉了歌词,现在让我们一块来念一念。按节奏打拍子。

师:现在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块来打拍子,把这首歌变得更加好听。

三.学会伴唱

1.学伴唱

师:小朋友们,三轮车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生:其噶其噶铃铃。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块把这声音学会。

2.歌曲与伴唱结合

师:歌曲和三轮车发出的声音我们都学会了,小朋友们真厉害啊。接下来啊,我们试着把这两个声音配在一起,不知道会不会更动听呢? 把小朋友们分成两队,一半唱伴唱,一半唱歌曲,边打节奏。

查看全文>>>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歌词大意,熟练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表演的能力

3、欣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第一段,让学生通过视、听、唱、表演等多角度感受歌曲雄壮、神气的进行曲风格,体会歌曲刻画的少先队员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歌曲第一段,感受、体验歌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

难点:感受歌曲中表现的少先队员骄傲、喜悦、勇敢、坚定等不同的情绪,并用

歌声和舞蹈进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红领巾数条、多媒体课件、钢琴、大队旗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用三种方式进教室,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风格的曲子的作用。

第一次:播放《出旗》背景音乐,学生听着音乐踏着有力的步伐走进教室,把学生带入雄壮有力的音乐情绪中去。请学生说出曲子的名字是什么?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小结:曲子的名字是《出旗》。

第二次:老师播放音乐《春之声圆舞曲》,学生说出感觉。

第三次:没有音乐伴奏,学生进入教室,说出有什么不一样。

最后重新播放《出旗》,学生再次说出感觉。

小结:《出旗》是进行曲。

2、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刚才的感受说出进行曲的作用。

小结:能激发我们雄赳赳、气昂昂的行进的音乐就是具有进行曲风格的音乐。

3、请学生说出自己听过或学过的进行曲。

4、简单了解进行曲的节拍。

通过与三拍子音乐《春之声圆舞曲》相比较,让学生知道进行曲一般为二拍子。

5、简单谈话,引出课题《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许多动、听等相结合的音乐环境,使学生简单了解进行曲,并初步感受进行曲雄壮有力的气氛,满足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

(二)欣赏歌曲,感受情绪

1、初步欣赏,整体感知

①学生带着思考演唱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老师在关键处提示演唱感觉。) 问题一:歌曲的情绪怎样?问题二:歌曲属于什么风格?

小结:《队歌》和《出旗》一样都是进行曲。

②作品介绍: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原名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它原是电影《英雄小八路》的主题歌,由周郁辉和寄明合作创作于1962年。在1978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歌曲、交流感受歌曲情绪以及简单了解队史,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那种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激发学生热爱少先队的情感,

查看全文>>>

初识因特网 教学目的: (1)了解因特网的用途 (2) 认识ie浏览器 (3)掌握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 (1)ie浏览器的基本操作。 (2)有目的的搜索。 教学难点:网页浏览的基本操作步骤。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上过网吧没有?上网已经成为我们一个非常流行的日常生活之一,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上网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回答)(查阅信息、网上学习、游戏娱乐……)。我们大部分都会上网,这节课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有关因特网的基础知识。 二、新授 1.认识浏览器(p3) 要上网,就要用到浏览器,常用的的器有哪些,(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学生:现在普遍使用的浏览器有internet explorer(ie) 、遨游(maxthon)、世界之窗(the world browser)和火狐(firefox)等等。 老师:这些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大同小异,其中ie的使用最为普遍,我们就以internetexplorer(ie)浏览器为例学习上网的方法 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打开ie浏览器(并说说是如何打开的) 老师:浏览器的启动有几种方法:(分组讨论) 学生答:(有4种方法) 老师板书 1. 单击“开始”——“程序”命令,在出现的菜单中单击“internet explorer”。 2. 双击桌面上internet explorerie>浏览器的图标 3. 在桌面上“ie”图标处单击右键执行“打开主页” 4.在桌面任务栏中找到ie图标,用左键单击即可。 老师用幻灯片打开浏览器的窗口,请同学们观察浏览器的窗口,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答有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地址栏、内容区域以及化、最小化、和关闭按钮>) 老师板书 2.认识网址 老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浏览器的启动的方法以及浏览器窗口的组,请同学们打开以下几个网站的任意一个或者打开你们喜欢的网站。看哪位同学操作又准又快?操作完成的同学请举手。找同学到前面来演示他的操作并作适当的补充。 中国中央电视台: www.cctv.com 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中心: www.hunanedu.net 郴州教育信息网: www.czjy.gov.cn 中国国家图书馆: w

查看全文>>>

知冷知热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 会使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水温。

2. 会用温度单位做好每次测量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遇到问题善于思考,观察测量时能做到细致认知。

2.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注与温度有关的事物或现象。

科学知识:

1. 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知道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表示的温度。

教学准备:

冷水、温水、热水、温度计、温度计模型、烧杯、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一.教学导入:

1.讲述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记载的人们当时制作豆豉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一事。

2.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形也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

二.活动 感觉冷热

1.过渡:同学们从生活经验中说出了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的情形,我们怎样判断物体的冷热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2.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做教材第2页的活动。

3.当学生发现同一杯温水,不同的手感觉竟然不一样时,教师提出:这个活动告诉我们什么?

4.释疑:光凭感觉难以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5.教师讲解温度的概念。

三.活动 测量温度

1.出示温度计模型,学生观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刻度、玻璃管、玻璃泡)

2.利用南车信箱介绍了“摄氏温标”。 知道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

3.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4.测量水温:教师应首先示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说明道理。让学生学习使用 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再测4杯水的温度。(安全教育)

四.拓展: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1.)出示学生搜集来的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并先让他们做些介绍,教师再做补充。

(2.)详细介绍体温计的认识和使用。

课后反思:

查看全文>>>

范文资讯网相关栏目推荐:“科学教案三年级”。

教师是学生时期的摆渡者。好的教案能给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坏境。写教案可以让教师对知识点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教案你有好好写吗?经过搜索和整理,范文资讯网编辑为大家呈上小学科学教案三年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科学教案三年级【篇1】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比较植物和动物的相似和不同。

2、会比较人与黑猩猩的相似和不同。

3、能通过文字、语言交流比较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物、植物、人等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共同特征,要有一定的空间、能生长、能繁殖后代、会死亡等。

2、知道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人和动物、植物都享有生存的权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与其它生物和谐共处。

2、意识到要为自己及其它生物保持一个健康的生存环境。

3、养成爱惜生命、爱小动物、爱护花草树木的好品质。

二、教学准备:各种动植物、人的图片。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你知道哪些动植物?

2、每种动植物都一样吗?

3、人是不是动物?

4、人与动物有何关系?

二、新课

1、揭题:“植物 动物 人”

2、动物与植物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以兔子和萝卜为例作比较)

相同点:

(1)都是生物。

(2)都会生长。

(3)都需要水、阳光。

(4)都需要营养……

不同点:

(1)兔子会运动。

(2)兔子有血、肉、骨。

(3)它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

(4)各自的味道也不一样……

3、 观察书本上第18页。

(1)这些是动物还是植物?

(2)这样有什么好处?

(3)教师小结:有些动物在某些时候与植物几乎一模一样,有些植物在某些时候与动物十分相似,简直是真假难辩!怎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的呢?它们这样是为了更好的伪装自己,防止被敌人发现,有时也为了捕捉猎物。

4、这些动物和植物之间有什么不同与相同之处?

(1)老虎和松树

(2)鱼和水草

(3)袋鼠和树叶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完成在自备本上)

5、人

(1)人是动物吗?

(2)为什么?

(3)人与黑猩猩比较,完成表格。

人和黑猩猩的相似点人和黑猩猩的不同点

都要吃东西人会制造东西

小学科学教案三年级【篇2】

为进一步抓好我校学生体育训练,深入研究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结合实际训练经验,对我校体育基础训练作系统、科学、有计划的安排,以

查看全文>>>

生物的特征 教师寄语:有生命,就精彩!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说出生物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生物的各特征对生物生活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一定认识其中不少的生物。那么,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生物?请各小组讨论后出示课前观察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 (一)通过各小组的回答说明,要想区分生物与非生物,我们必须首先学会观察。阅读课本p2页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学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b.科学观察必须借助有关用具才能进行 c.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事实就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阅读课本p2-p5页,探究下列问题: 1、填充下图,识记生物的基本特征。 2、观察动物题材的投影片和教室里盆栽植物,结合课本第插图,讨论: (1)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获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人类同其他生物呼吸均需要吸入__________、呼出_______________。 (3)动物和人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 (4)课本第五页插图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四、拓展创新 1、除了课本介绍的,你还知道生物有哪些特征?看哪个小组说得好 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 (2)猫生小猫属于 。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 五、归航拾贝 六、达标测试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弹钢琴 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查看全文>>>

范文资讯网栏目精选:“科学教案三年级”,欢迎阅读。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是老师。教案体现了教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前准备所需重点,您是否还是不太了解教案该如何写呢?范文资讯网编辑花时间特意编辑了小学科学教案三年级,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小学科学教案三年级【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

教学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三、教学准备

“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活动过程

(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

1、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

2、生回答。(好!)

(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

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

(1)学生活动。

(2)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

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

3、生回答。(颜色、形状、大小、弹性)

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

(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

(学生自由结组)

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

(学生讨论)

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

(生汇报方案)

(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

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

(四)扩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

小学科学教案三年级【篇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

查看全文>>>

热胀冷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学会自制“液体温度计”。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滴瓶或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水槽或大烧杯(无条件的可用矿泉水瓶剪成杯子)、热水、冷水、酒精、煤油(其它液体)等。

教学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的温度计,提问:你们想自己有一支温度计吗?

2.教师介绍伽利略和雷伊发明的温度计。

3.这两种温度计利用了空气与液体的什么性质?让我们来研究吧!

一.活动 自制“液体温度计”

1.指导学生自制“温度计”。

(1.)出示器材:小药瓶、橡皮泥、红墨水、空玻璃管。

(2.)要求:聪明的同学们,能否利用这些器材和以学的知识讨论这怎样来制作“液体温度计”?

(3.)小组讨论制作方法。

(4.)制作“液体温度计”,对于学生作品,教师组织进行评价。

2.观察自制“温度计”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对学生的实验、记录、描述提出要求并予以方法上的指导。

(3.)学生观察。

(4.)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3.研究不同液体制作的“温度计” 在热水和冷水中液柱的变化。

(1.)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预测: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3.)方法指导。

(4.)学生观察。

4.整理分析实验记录,形成概念得出结论。

(1.)实验中,几种“温度计”发生了哪些共同的变化?

(2.)引起变化的实验条件是什么?

(3.)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4.)结论: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学生解释自制“温度计”的原理。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经历对气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科学知识

1.知道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

一.教学导入

1.复习: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2.提问: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活动 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实验的设计:

(1.)教师组织学生针对两个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讨论:

①把空气装在什么容器里?

②用什么方法能看到空气的膨胀和收缩现象?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补充或完善:

查看全文>>>

三年级科学教案教育出版社

范文资讯网三年级科学教案教育出版社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三年级科学教案教育出版社,2024三年级科学教案教育出版社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