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五年级上册教案 > 导航 >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西部放歌

五年级上册教案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西部放歌。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尤其是老师想要浓郁课堂氛围,高质量的教案课件是必要的。那写教案课件时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西部放歌,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西部放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黄河船夫曲》,了解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教学目标:

1、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弘扬民族精神。

3、了解并认识能分辨小节、小节线、终止线,认识4/4拍号 教学重难点:

了解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能分辨能分辨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诗词,提问:这几句诗词都诗描绘什么的?是我国第几长河? 2、简单介绍黄河的历史文化。 3、揭示欣赏曲目

思考并回答

听一听,看一看,了解黄河的历史文化。 二、欣赏《黄河船夫曲》 1、播放《黄河船夫曲》,提问:你听过能联想到什么情景?你的心情如何? 2、介绍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船夫曲》。出示协奏曲的概念。每听过一段,引导学生想象

当时的情景。 (l)、聆听

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 生:黄河上。

师:河面上飘来的歌声会是谁唱的呢?他们在干什么? 生:船夫,在边划船边唱歌??

师:对,这首歌就叫《黄河船夫曲》。你听出它有几段歌词?以什么形式出现? 生:两段,一问一答的形式。

师:我有幸在黄河上采集到了一段真正的船夫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听听! (播放船夫的歌。)

师:太地道了。听完了这两个版本的《黄河船夫曲》,你能说说这首歌的风格特点吗?师:这首歌的节奏是紧密的还是自由舒展的? 师:这么悠长的节奏,让你感受到什么? (2)跟唱

师:好,我们就在这开阔的黄河上,拉开嗓子,一起唱起《黄河船夫曲》。 (全班随乐唱一唱,唱出它的高亢粗犷。) 师:最后一句比较难一点,跟我唱。 师:这一句中的“艄公”用了什么语言?

陕北方言。 “我晓得”的“我”,唱成“e”。 3、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块表示这三段旋律 初听歌曲,初步感受其音乐形象及情绪。 思考并个别回答。 知道协奏曲的概念。

分段复听钢琴协奏曲《黄河船夫曲》。 思考并回答联想到的每一段的画面。

1、放磁带,初听歌曲,感受明快的曲风 2、再听,并进行跟唱

3,比较两首歌曲的风格,说说感受 四、音乐知识

1、 出示旋律,介绍小节、小节线、终止线 2、 拓展,请生找一找

3、 复习4/2,4/3拍号,认识4/4拍号,击掌体会强弱, 五、总结全课

fwr816.coM编辑分享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可爱的家乡


可爱的家乡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蓝色的雅特朗》,并能分别参与高、低声部的演唱;能积极参与“唱一唱”的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合唱习惯。
62、能正确识读拍号,知道其含义和强弱规律;能随琴哼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合8
唱部分的旋律。
3、能安静地聆听《还乡》,感受和体验音乐的情绪。
4、能随乐跟唱歌曲《故乡的亲人》。
教学重难点:
歌曲的二部合唱。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习
1、播放音乐《刘阳河》。
2、交流:这是我们家乡的闻名全国、全世界的民歌。她使我们感受到了可爱的家乡山美、水美、人更美。
3、揭题:可爱的家乡。
二、创设情境,体验学习
1、听一听《还乡》
(1)介绍作者:喜多郎。
(2)初听全曲。
(3)复听全曲。
2、唱一唱《家乡美》
(1)分声部学唱。
(2)两部合唱。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家乡美》
二、学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
1、音乐知识:八六拍子
(1)回忆八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2)用击掌表示拍子。
(3)学生用手势感受节拍的韵律感。
2、学唱歌曲
(1)感受旋律;
①模唱;
②突破难点
附点八分符:1.; 切分音:6 5 5. ;
(2)学唱旋律
①学唱齐唱部分;
②分声部学唱;
③依琴轻声、完整练唱旋律;
④小组之间合作练习。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旋律。
二、继续学唱歌曲
1、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
(2)轻声分声部演唱;
(3)师生合作演唱;
(4)小组合作演唱; 前倚音:
(5)全体演唱。
三、听赏与跟唱《故乡的亲人》
四、课堂小结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绿色的呼唤


绿色的呼唤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积极参与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动参与即兴接唱的音乐创遍活动。

2、能认真听赏电子音乐《森林晨光》,并能用语言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3、能用欢快,明亮的音乐跟唱《绿色的歌谣》。体验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动搜集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并参与课堂交流。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怎样指导学生创遍歌词、歌曲是本节课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讲述《小鸟的故事》 二、导入

播放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听了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结合你看到的一些现象来说一说。 三、导学

1、范唱

播放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2、即兴接歌词

用响板击拍节奏: 2

xx xx |xx x| 4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学生按此节奏接着说:这里 。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生:这里 森林 长成 排。 这里 草地 像绿 海。 这里 鲜花 为你 载。 这里 清泉 为你 开。

听老师弹奏四段曲子,想一想:这四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3、排列旋律

(1) 听旋律(1~4句); (2) 说联系,组合旋律; (3) 唱旋律。

四、组装词曲

将首先接歌词的内容添到旋律里,大家唱一唱。 五、学唱歌曲

1、 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对比一下,这首歌曲有那些地方和我们创作的歌曲不同呢? 2、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1)用小鸟展翅的动作解决八分休止音的节奏问题。 (2)用“啦”轻唱旋律。 (3)跟琴模唱第二乐段。 3、全班齐唱歌曲

第二课时

一、表现创作 1、情感处理

(1)第一乐段;

①学生轻声唱一遍,感受体验歌曲情绪;

②分析讨论:小鸟们渐渐地飞回来了,飞来了。力度?情绪 (2)第二乐段:

①轻唱一遍,感受、体验;

②分析讨论:小鸟多自由吧!多快活呀!小朋友高兴地呼唤着小鸟快回来。这里力度?情绪?

③老师总结:

很好,这一段我们应该唱得跳跃一些,用明亮的声音表现小鸟那种自由飞翔,

自由歌唱,愉快生活的情景。 六、表现歌曲

(1) 全班随乐轻唱歌曲; (2) 分角色演唱;

(3) 用身势动作为歌曲配节奏。

七、交流体会,升华美感

1、和小鸟做游戏

22

小鸟唱:1?C 学生唱:1?C

44

55 35 | 16 5 | 56 53 | 21 2 | 你们这里有什么 这里 树木 长成 排 2、听赏跟唱歌曲《绿色的歌谣》 3、总结。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祖国在我心中


祖国在我心中

教学目标:

1、 能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听赏合唱《我爱我的祖国》时,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永不分割的真挚情感。

2、能积极参与二部轮唱,体验轮唱的乐趣;能在音乐活动中将曲子按拍号分类存档。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二部轮唱、体验二部轮唱的乐趣;

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电子琴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在每周都要进行升旗活动吗?每当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你都想到了什么?

2、 揭示课题

二、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1、 全班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2、 听录音范唱,整体感受歌曲的情境及节拍特点; 3、 复习3/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4、 引导学生说出6/8拍子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并讨论歌曲中几种典型节奏 x,x.,x.x.6/8拍子中各唱几拍;

5、

6、 随琴跟唱歌词三遍,第一遍用“|a”模唱,第二、三遍带词演唱; 7、 突破难点,分组划拍演唱; 8、 艺术处理:

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三、感受《我和我的祖国》

1、初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拍特点;

2、复听全曲,体验“我”和祖国永不分割的情感; 3、再听全曲,表现情感,可跟唱,身势律动等。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演唱歌曲《祖国印象》,并随机评价。 二、读谱学唱《美妙的歌声》

1、介绍各种演唱形式; 2、随琴识读乐谱; 3、熟唱歌曲;

4、将全班分成两个轮唱组,并进行轮唱练习

(1) 要求:轮唱是不同时开始,但同时结束的演唱形式,结束时两个声部一定要整齐。

(2) 方法:当第一声部唱到回时,第二声部从 处进入,第一声部将 反复一次,以便两个声部同时结束。

5、说说轮唱与齐唱的气份是否一样,轮唱有何特点。 三、给下载的音乐存档

1、学生回忆2/4,3/4拍子的含义及其规律;

2、教师弹奏谱例,学生随及轻轻划拍,辨别拍子;

3、请学生为教师弹奏的谱例存档,将相应的拍子写上序号。 四、课堂小结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鱼水情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八三拍子的含义,能按其节拍规律击拍或划拍学唱歌曲的旋律。
2、能与他人合作,用优美和谐的声音学会合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并选用打击乐器参与表现。
3、能联系近年来在抗洪抢险、救人、救火中解放军的英勇行为和感人事迹,结合本课三首音乐作品的听赏和演唱的体验,说说解放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1、体验和感受军民鱼水情。
2、歌曲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电子琴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恩军民鱼水情
1、 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
(1)导入 引用歌舞剧《白毛女》导入新课
(2)介绍 了解中国旧社会的历史
(3)小结:这部舞剧描述了旧中国东北农村的一户苦难人家的真实故事。在很多影片中可以看到,在旧社会,中国老百姓深受三重压迫。他们不仅要受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且还要受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整个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全国军民奋勇抗战,誓死保卫了我们的祖国。抗战胜利后,各地的老百姓都把八路军当成自己的救命恩人,他们纷纷拿出自家舍不得吃的蛋、粮食、枣儿等来欢迎八路军战士。
(4)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 了解歌词,都说了些什么?
(5)唱《大红枣儿甜又香》 随音乐哼唱《大红枣儿甜又香》的旋律。
2、听赏《洗衣歌》
(1)看插图听赏《洗衣歌》 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河北的老百姓拿出了他们的特产——大红枣来欢迎八路军叔叔。在我国的x藏老百姓又是怎样来表现他们和解放军是一家亲的呢?
(2)了解歌词.说说藏族姑娘为什么要帮助解放军洗衣裳。
(3)跳《洗衣歌》 随音乐跟老师跳x藏舞的简单舞步,感受军民浓浓的鱼水情。
二、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感受到河北人民和x藏人民与解放军之间的鱼水情,这节课我们也来表达我们的心意。
二、表现军民鱼水情
1、 学唱歌曲
(1)初听《唱支最美的歌》了解歌的内容
(2)二声部学习
①反复听歌曲二声部。
  ②学习分组随琴学唱二声部的高低声部。
  ③声部合作学习
(师生合作 .学生合作 )
(3)学唱新歌
①再次聆听全曲
②随琴用u哼唱全曲。
③听老师用四三拍子弹奏歌曲。
你觉得四三拍和八三拍哪种节拍更适合这首歌曲,为什么?
④指出八三拍和四三拍的共同点——强弱规律。
⑤随琴唱歌词
2 、演唱歌曲
(1)有感情的试唱全曲。
(2)演奏全曲,加以伴奏。
三、课堂小结
说说解放军叔叔为我们所做的贡献。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绿色的呼唤


绿色的呼唤

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积极参与这首歌曲的表演。能主动参与即兴接唱的音乐创遍活动。

2、能认真听赏电子音乐《森林晨光》,并能用语言描述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3、能用欢快,明亮的音乐跟唱《绿色的歌谣》。体验歌曲中的情感;能主动搜集与环保相关的资料并参与课堂交流。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轻快、圆润的声音演唱《小鸟,请到这里来》。

怎样指导学生创遍歌词、歌曲是本节课老师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讲述《小鸟的故事》

二、导入

播放音乐《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听了这首曲子后你想到了什么?结合你看到的一些现象来说一说。

三、导学

1、范唱

播放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2、即兴接歌词

用响板击拍节奏:

2 xx xx |xx x| 4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学生按此节奏接着说:这里 。 师:小鸟 请到 这里 来。生:这里 森林 长成 排。

这里 草地 像绿 海。

这里 鲜花 为你 载。

这里 清泉 为你 开。

听老师弹奏四段曲子,想一想:这四个乐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3、排列旋律

(1) 听旋律(1~4句);

(2) 说联系,组合旋律;

(3) 唱旋律。

四、组装词曲

将首先接歌词的内容添到旋律里,大家唱一唱。

五、学唱歌曲

1、 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对比一下,这首歌曲有那些地方和我们创作的歌曲不同呢?

2、学习歌曲第一乐段

(1)用小鸟展翅的动作解决八分休止音的节奏问题。

(2)用“啦”轻唱旋律。

(3)跟琴模唱第二乐段。

3、全班齐唱歌曲

第二课时

一、表现创作

1、情感处理

(1)第一乐段;

①学生轻声唱一遍,感受体验歌曲情绪;

②分析讨论:小鸟们渐渐地飞回来了,飞来了。力度?情绪

(2)第二乐段:

①轻唱一遍,感受、体验;

②分析讨论:小鸟多自由吧!多快活呀!小朋友高兴地呼唤着小鸟快回来。这里力度?情绪?

③老师总结:

很好,这一段我们应该唱得跳跃一些,用明亮的声音表现小鸟那种自由飞翔,

自由歌唱,愉快生活的情景。

六、表现歌曲

(1) 全班随乐轻唱歌曲;

(2) 分角色演唱;

(3) 用身势动作为歌曲配节奏。

七、交流体会,升华美感

1、和小鸟做游戏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音乐家贺绿汀


音乐家贺绿汀
教学目标:
1、在自学或聆听《贺绿汀落水生还记》的过程中,对音乐家贺绿汀的人品有初步的认识。在听赏和演唱活动中,能对音乐家贺绿汀及作品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在听赏乐曲《嘉陵江上》的活动中,了解音乐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和表现的情感。能在地图上指出嘉陵江和长江的地理位置;能采用伴奏的形式参与《晚会》的听赏活动,感受音乐的气氛;能随乐哼唱《清流》,能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时光一去不回头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了解音乐家贺绿汀先生的生平及部分音乐作品;
2、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晚会》的表现和创编。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牧童短笛》。
二、自由介绍音乐家生平:
1、由学生自由介绍:出生、经历、时代背景;
2、学生讲小故事;
3、老师或学生讲《贺绿汀落水生还记》;
4、过渡:作为一名音乐家,我们就不能不说说他的音乐作品。
三、按历史线索介绍贺绿汀先生的作品
1、1903年湘江边 出生;
2、1934年《牧童短笛》、《摇篮曲》分别荣获“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一、二等奖; 感受音乐:你是否能在音乐中听出中国风味?
3、1934年的简介
教师演唱《天涯歌女》。
4、1937年 重庆 日军侵华 引出《游击队歌》
学生聆听《游击队歌》轻快的旋律表现了游击队的什么特点?
5、1934年 嘉陵江畔 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
结合教材聆听《嘉陵江上》。
四、课堂小结
简介作品,布置学生收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你能说说你所了解的贺绿汀吗?
2、汇报收集到关于贺绿汀的作品。
3、布置学唱一两首为下节课的活动做准备。
二、听赏与策划
1、聆听《晚会》。
2、老师简介作品。
3、思考:这是一场怎样的晚会?描述一下你想象的热闹场景。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嘀格伢儿的梦


嘀格伢儿的梦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嘀格调》和《脚踏水车唱山歌》。

教学目标:

1.能用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脚踏水车唱山歌》,能学会演唱《嘀格调》,并用明亮、流畅的生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听赏《土家喜欢咚咚喹》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的跳起摆手舞,并主动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教学重点:能用明亮、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及体会乐曲《土家喜欢咚咚喹》。 教学难点:注意音色与节奏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课前工作

1、组织上课。

2、本学期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

二、新课学习《了解土家风俗》

1、播放《土家喜欢咚咚喹》

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谁知道刚才乐曲是与哪个民族有关?(学生回答)你们学过或听过那些土家族风俗?(对山歌)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土家寨,体验土家民情风俗,听,土家族的水车在唱着山歌欢迎我们呢?让我们一起来练唱《脚踏水车唱山歌》.

2、电脑放《脚踏水车唱山歌》。让我们来与他们一起唱一唱

(要求:声音活泼,圆润,有弹性)

三、学唱《嘀格调》

出示《嘀格调》曲,大家边听边在心里默默学唱歌曲《嘀格调》。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在欢快的歌舞中了解了土家族的风俗民情,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民间音乐舞蹈丰富多彩。希望大家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走进精彩的民间文化大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完成节拍练习

教学目标:

1、能安静的聆听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体验优美抒情的情绪,并能轻声跟唱歌

2、能通过游戏自主学习了解2/4和3/4的含义,并能辨别这两种拍子的歌曲或节奏。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体验《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抒情优美的情绪

2、了解2/4和3/4的含义,并能辨别这两种拍子的歌曲和节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嘀格调》。

三、学习新歌曲。

1、引导谈话,进入新的教学

刚才我们学唱了很活泼热情的歌曲,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曲风不一样的歌曲。

2、听赏歌曲《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

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能了解是几拍子的歌曲,并谈一谈对于歌曲的感受。

3、介绍:《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是一首抒情优美又童趣盎然的优秀儿童歌曲。歌词本身就象一首清新婉约,充满幻想的小诗,仿佛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风景淡雅的画学完成。歌曲表现了少年儿童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的精神风貌生活情趣。

4、复听,让学生能在心里默默跟唱,试着默唱自己的声部。

5、再听,让学生有情绪的轻声跟唱,注意提醒学生要“带着耳朵唱”,就是边唱边聆听。

6、让学生分两组复习或听赏《嘀格调》和《我躺在绿色的草地上》这两首歌曲,学生讨论歌曲的拍号,了解这两种拍子的含义。进一步深化对2/4和3/4 含义的理解。

7、在书上找找哪些歌曲是2/4和3/4的拍子

四、总结全课。

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长白山下的歌谣


长白山下的歌谣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朝鲜民歌《道拉基》和《阿里郎》,感受朝鲜人民的思乡之情,了解他们勤劳、俭朴的个性。
2、能用愉快、风趣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 嘿呀》,体验朝鲜民歌“安旦长短”(节奏)的韵律,并能为歌曲伴奏。
3、能积极主动地参加本课的各种音乐活动,增加自己对祖国民歌音乐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演唱歌曲《 嘿呀》,用“安旦长短”为歌曲伴奏。
2、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我国有哪些名山,你们知道吗?
2、在我国有座长白山,山下住着一群朝鲜族的人们,我们去那儿看看。
二、听长白山的乐曲
1、听赏朝鲜民歌《道拉基》又名《秸梗谣》。
2、对比听赏合唱曲《道拉基》。
3、听管弦乐曲《道拉基》。
4、说说这三种表现形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5、谈谈感受与理解。
三、拍长白山的节奏
1、介绍长鼓。
2、用小鼓拍节奏。
3、说出强弱规律,引出节奏特点:“安旦长短”。
4、分组自选打击乐器演奏,教师指导。
5、播放歌曲《 嘿呀》的旋律,集体用打击乐器和乐打击。
6、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朝鲜族的民歌节奏叫什么?
2、你能哼一哼《道拉基》吗?
二、唱长白山的歌谣
1、播放歌曲《 嘿呀》,学生用“安旦长短”伴奏。
2、出示歌谱,集体跟琴轻唱。
3、出示各小节中的“ 嘿呀”歌词,引导学生用兴奋、愉快的声音学唱“ 嘿呀”。
4、小组互相学习,依谱唱词。
5、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6、学生评价纠错,教师指导纠正。
7、集体跟琴齐唱。
三、课堂小结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西部放歌”一文,希望“湖南文艺出版社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西部放歌”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五年级上册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