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 导航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用乘法解决问题。

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要知道写了教案课件,是可以体现老师在教学上面的专业素养。那写一篇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用乘法解决问题》,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具、学具准备:

不同颜色的圆纸片,相同长度的小木棒若干根,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教学过程:

一、联系与引入

根据下面的图示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

△△△ △△△ □○□=□

☆☆☆☆ ☆☆☆☆ □○□=□

●● ●● ●● ●● □○□=□

二、问题与探索

多媒体显示:用相同小棒摆成的两组正方形。

第一组第二组

提问:看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第二组比第一组多几个正方形?

第一组比第二组少几个正方形?

第二组用的小棒比第一组多几根?

第一组用的小棒比第二组少几根?)

提示:想一想,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待学生实在找不到问题时。)

师:你们看是不是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1)第二组正方形的个数里有几个第一组的个数?

(2)第二组用小棒的根数里有几个第一组用的根数?

从正方形个数来说,第一组1个,第二组两个1个;从用的根数来说,第一组用了1个4根,第二组用了3个4根。3个4根也可以说是4的3倍。

以前我们学习了两个数比大小的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数之间的倍数问题。

(接着把第二组的正方形换掉,改为3个正方形。)

师:现在大家研究一下,第二组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数与第一组有什么关系?(把教学思路引导到有关“倍”的研究上来。)

三、学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动手摆学具,要求是先想出摆的根数,再有顺序地一组组摆出来。

(1)●●●

是上一行的2倍

(2)●●

是上一行的4倍

(3)/ / /

是上一行的5倍

独立摆完后,小组讨论: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怎样计算?为什么?

小结:教师充分了解情况后,根据学生理解的水平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小结。

四、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1.多媒体出示第77页“学生打扫教室卫生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动脑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的内容是:

(1)根据给出的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是什么意思?

(3)怎样进行计算?请讲出道理。

2.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fwR816.cOm同步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用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二年级(2)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

a.抽生回答,并讲一讲思考过程;

b.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2.二年级(2)班学习唱歌的有6人,学打乒乓球的是学习唱歌的3倍,学打乒乓球的有多少人?

3.二年级(2)班学习弹琴的有4人,学吹号的是学习弹琴的4倍,学吹号的有多少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动画课件)

师: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

2.活动:学生动手摆飞机;(播放音乐)

3.汇报结果

师: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

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数的除法含义”

4.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

5.小组讨论

6.汇报结果,学生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15÷5=3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2.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抽生讲解题思路;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基本练习:

完成第55页的做一做

自己独立分析题目,然后解答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学生自选一问解答,并相互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变式练习:

完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1.要求学生认真看图,图中画了哪些小动物?分别是多少只?

2.自己独立分析解决: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列式是:18÷6=3)

3.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学生相互解决)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二年级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评课稿


一、教学特点
(一)情境创设为教学目标服务
1.课前交流,也是为本课解决问题服务的。比如:堆雪人的问题。堆4个雪人,每个雪人需要5个纽扣,
2.分析问题时注重了学科的整合。让学生在反复的读题中比较两个题目的区别。(1)堆4个雪人,每个雪人需要5个纽扣,一共需要多少个纽扣?(2)堆2个雪人,大雪人需要5个纽扣,小雪人需要4个纽扣,一共需要多少个纽扣。比较下面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学生1汇报:用画图的方法解决了(1);学生2:画了两组4个纽扣,两组5个纽扣。
2.问题设计很有意义。都是求2个人,一共需要多少个纽扣,但是,(1)两个雪人需要的纽扣是1样多的,而(2)是一大,一小的两个人,虽然也是两个人,但需要的纽扣总数却不一样多。这样设计的好处,对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非常重要。这样的设计,很好的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无效的分析和无赖的强化。让学生在读题中,在思考中,在交流中,在比较中形成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二)教师的教学特点鲜明
1.设计有味。2.评价真诚。(1)评价语言细腻得体。
“一个用认真的思考帮助了同学,一个通过同学的帮助,改正了错误。多好的两个孩子呀。”
3.引导科学。该讲的地方讲,比如,(1)是求4个5是多少?(2)是求5和4的和一共是多少?先读题,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分析题意,并且解答。该练的地方就练。比如,第一组练习做(1)有5串糖葫芦,每串糖葫芦上有6个山楂,一共有多少个山楂?(2)草莓有6串,山楂有5串,这两种糖葫芦一共有多少串?4.注意利用了学生的错误资源。比如,纠正了学生们错用的单位名称。第三组练习题。滑雪的有3组,每组有5人,滑冰车的3人。(1)滑雪的一共有多少人?(2)滑雪的比滑冰车的多几人?
二、教学思考
1.上课老师要注意倾听。上课的哨音早已吹响,老师过5分钟后才说上课。老师也应该注意倾听呀。
2.要注意按教材的编排意图进行。图上有什么?(你看懂了什么?),你会解答吗?你解答的正确吗?
三、教学反思
为什么没有用书上的例题?书上的例题,一共有多少张桌子的问题。如果用书上的例题,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基于此用东北的雪景贯穿全课。问题,去了情境,抓核心关系。的数量关系要找出来,加和乘就是表示这种关系。对于错误资源的利用。用4个5相加,引导非常有道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了还不够,对了还要寻找的优化思想。我们已经会乘法了,用加法算式对不起,你不对。接下来,一个熊,两个熊的问题,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把两个式子进行对比,让学生自我顿悟。思考:学生已经会了,还需要不需要画扣子?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用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二年级(2)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
a.抽生回答,并讲一讲思考过程;
b.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2.二年级(2)班学习唱歌的有6人,学打乒乓球的是学习唱歌的3倍,学打乒乓球的有多少人?
3.二年级(2)班学习弹琴的有4人,学吹号的是学习弹琴的4倍,学吹号的有多少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动画课件)
师: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
2.活动:学生动手摆飞机;(播放音乐)
3.汇报结果
师: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
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数的除法含义”
4.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
5.小组讨论
6.汇报结果,学生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15÷5=3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2.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抽生讲解题思路;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基本练习:
完成第55页的做一做
自己独立分析题目,然后解答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学生自选一问解答,并相互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变式练习:
完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1.要求学生认真看图,图中画了哪些小动物?分别是多少只?
2.自己独立分析解决: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列式是:18÷6=3)
3.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学生相互解决)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


以下内容为小编收集整理《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供大家学习参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4、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角度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观察主题图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还有想去做什么的,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人?这幅主题图将告诉我们什么数学知识呢?我们具体来看。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木偶戏的情景图。
(1)说一说,图上给我们提供了那些信息?(文字信息:原来有22人在看戏,又来了13人,图中信息:走了6人)
(2)要解决什么问题?(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
2、小组交流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试着用文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原来的人数+又来的人数=总人数 总人数—走了的人数=现在看戏的人数)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原来的人数—走了的人数=还剩下的人数 还剩下的人数+又来的人数=现在看戏的人数)
方法三、13-6=7 (人) 7+22=29 (人)
(又来的人数—走了的人数=多来的人数 多来的人数+原来的人数=现在看戏的人数)
5、比较以上方法的异同。明确这三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只是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让学生体会对于一个实际的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答方法。
6、你能把每种计算方法的两个小算式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 (2)22-6+13 (3)13-6+22
 再次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1)学生尝试自己说。
(2)小组内互相说。
(3)全班交流说,老师适时纠正说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去掉中间量,把分步计算变成综合算式。
三、指导学生脱式计算。
22+13-6 22-6+13 13-6+22
=35-6 (先算加) =16+13 (先算减) =7+22 (先算减)
=29 (再算减) =29 (再算加) =29 (再算加)
比较计算的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在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四、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给得数相等的两个算式连线.
分析:须一算、二想、三连.即先将每个算式的得数算出来,再根据得数想哪两个算式可以连线;然后再动笔.
2、p6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3、p7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四、课堂总结
你能用我们今天学会的数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吗?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用乘法解决问题”一文,希望“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用乘法解决问题”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二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