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民居的作文 > 导航 >

民居的作文

范文资讯网主题阅读推荐:“民居的作文”。

相信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接触过写作文吧,一篇作文可以体现我们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一篇好的作文往往是写作者一遍一遍的修改后的成果,你觉得什么样的作文才算是好作文?范文资讯网编辑花时间整理了关于民居的作文,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关于民居的作文【篇1】

在繁荣昌盛的中华大地上,盛开着五彩缤纷的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不一样的热闹节日、不一样的穿着打扮、不一样的美味食物、不一样的新颖民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土家族的民居——吊脚楼。

吊脚楼是土家族人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多数吊脚楼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吊脚楼就是在平地上,用高大的木头撑起,用木板将房子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一般人家中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附近有小溪,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十分朴素。有点类似于诗中所写的“小桥流水人家。”

大家可别小瞧了吊角楼,它可是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呢!除了土家族的民居建筑注重地理位置,依山傍水而建;而且土家族民居的建筑艺术,毫无疑惑是中国建筑中的一块文化瑰宝。建筑师和环境艺术设计家们都在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传统居民建筑与现代民居住宅科学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朋友们,百闻不如一见,你还是自己去欣赏一下土家族吊脚楼,亲身去体验一下那浓厚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关于民居的作文【篇2】

《致敬,我的母校我的老师》黎民居中学13年903班毕业班主页最后演讲

在我们这一届,开始是6年级604班、605班、606班、607班;然后在7年级的时候,班级名称开始改变,而在这时,我们并未分班。而又变成了711班、712班、713班、714班;8年级的时候班级名称并未改变,依旧是8年级11班、12班、13班、14班;到了9年级,人员少了,也就合成了两个班级,分别是:903班与904班。

在这13年,我们成为了毕业班,在这两个班级里只有99名学生。正因如此,毕业班学生交流的也多了,学业也开始加重了,我们就更要勤奋图强!

如今,到了13年的麦熟,我们毕业了,在此,

查看全文>>>

一、新民居规划建设情况

王桥乡董井寨新民居规划在215省道西,董井寨村东南,占地面积400亩,由董井寨、李井寨、张井寨、冯井寨、赵庄、北留庄东等村联村建设,定名“井寨新村”,计划入住540户,3200人,规划xx年内新村建设完成,打造新型中心社区。

“井寨新村”按照“典型引导、梯次推进、突出特色、创先争优”的工作思路,结合该村地理位置,规划沿106国道建设临路商铺、百货、农资超市、宾馆、饭店、医疗门诊、停车场,沿新村中心大街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民中心)、幼儿园、群众休闲娱乐场所、绿地等公益设施。新民居设计为单院二层建筑,楼房建筑面积分210平方米、191平方米和161平方米三种,每平方米造价650元。

通过合理规划,上下努力,全乡新民居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在全县观摩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尤其是今年4月份,按照武书记视察王桥乡新民居建设时的指示精神,我乡组织有关人员到河南新乡、邯郸县兼庄、山东高唐进行参观考察,并联系县规划局和山东筑铭建筑设计院对新民居进行了重新规划,改变了民居样式,并在村域内规划了居民区、林果种植区、项目建设区、商贸区等功能区,做到了分区明确,功能完善。截止目前,xx年开工建设四栋32户,已完成主体建设28户;xx年新开工六栋46户,其中一栋完成主体建设,其余五栋正在建设中;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竣工,广场、村民中心等配套设施主体完工,新民居整体框架基本完成。

二、新民居建设的几点做法

王桥乡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县委“三个一”要求,将新民居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党委书记一线指挥,主管副职和村党支部书记盯死一线解决问题,明确职责,相互配合,全力投入到宣传、发动和推进新民居建设的各项工作中。

1、多渠道筹资,大力破解资金难问题。乡村多方筹集资金,用于新民居建设。一是采取“开发商先期建设、农户分期偿还”的办法,由开发商投资建设主体工程,一层竣工时农户付款总额的30%,二层竣工时农户付款总额的40%,工程封顶完工时农户付清余下的房款,减轻了农户的资金压力。二是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联系新民居建设专项贷款,每户贷款3万元。三是制定了奖励补助政策,先期报名建房户免收土地占用费,并补贴每户5吨水泥。四是为率先入住户奖励太阳能一台,推广太阳能取暖,实现节能减排。

2、全方位运作,大力破解用地难问题。推进新民居建设,“用地难”是摆在乡村面前的一道难题,特别是实施村

查看全文>>>

设计意图: 遮挡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尽管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空间概念,但在操作中常常不能较准确地表现出来。因此,结合幼儿园十二o五课题《主题背景下融地方特色的幼儿美术活动研究》的需要,我设计了《江南民居》这一活动,让幼儿通过欣赏、探索、操作等途径来了解房子间的遮挡现象,正确表现其中的遮挡关系,领略江南民居层叠、黑白相间、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遮挡的作画技巧大胆构画江南民居并进行合理布局。 2.领略江南民居层叠、黑白相间、错落有致的建筑风格。 3.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视频:《江南民居》。 2.房子操作卡人手一份,黑色画笔、画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感受江南民居之美。 (1)师:老师拍了很多房子的照片,你们想看吗? 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照片里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回答。(白墙、黑瓦、高高低低、屋顶)(2)引导幼儿观察房子间的遮挡现象。 师:小朋友看一看,你能数出这里有几幢房子吗? 提问:为什么会数不清楚呢? 小结:许多的房子层层叠叠,互相遮挡,有的我们只能看见一部分,所以数不清。 总结:这些黑白相间、高高低低、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房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江南民居,美丽极了。 二、探索操作,感受房子间的遮挡关系。 (1)介绍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师: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当回小小设计师,把这些江南民居都规划在景区的这块空地内,摆一摆,让他们紧紧地靠在一起,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2)观察操作结果,进一步感受遮挡关系。 展示幼儿操作材料,师:你觉得他规划的景区怎么样呢?哪些房子被遮挡了?谁挡住了谁? 三、幼儿操作,大胆构画孩子眼中的江南民居。 (1)示范遮挡师:景区规划好了,开工啦!想请小朋友来做做建筑师,愿意吗? 出示已有两幢房子的画面,着重勾画出有遮挡现象的房子。 师:看,前面已经造了两幢房子了,我们想造更多的房子,你觉得还可以造在哪里呢? (教师恰当示范)。 (2)幼儿操作师:把你看到过的美丽的江南民居造出来吧,造的时候要注意先造前面的房子,让更多的房子紧紧地靠在一起,层层叠叠,错落有致。 四、展示评价,领略江南民居之美。 师:请已经完成的建筑师们把房子放到景区里来吧!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说说你最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欣赏各地区的民居建筑,感受中国民居建筑的多样性。

2.了解民居与当地地理气候、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3.能有序地观察各地的民居,并在比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民居的建筑风格。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欣赏各地区的民居建筑,感受中国民居建筑的多样性。

活动难点:

了解民居与当地地理气候、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世界各地的民居图片。请幼儿事先手机民居图片。

2.幼儿用书:《中国民居建筑》ppt。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

1.师:你家住在哪儿?

(幼:住在老街的小区里/楼房里面/自己家里面宅基地的小院子里面,等)

2.你家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幼:我的家住在11楼/我家的房子是1楼和2楼的,1楼有个小花园很漂亮,等)

3.你见过什么样的房屋?

(幼:我见过北京的故宫/我见过海南的用草做的屋子,等)

二、教师出示不同地域特色的民居图片(幼儿用书里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

1.播放ppt,图2、3、4,师:这里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师:这是江南水乡的民居,民居就是老百姓住的的地方。

那这些民居的房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窗户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门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2.播放ppt5、6、7,师:这里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师:这是徽州民居,请小朋友们两个两个来讨论一下

(1)这些民居的房顶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2)窗户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3)门是什么样的?像什么?上面有什么颜色?

3.播放ppt图8、9,师:请小朋友们看一下这个北京四合院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播放ppt图11、12,老师介绍厦门的客家土楼,让孩子们来说说自己听到的感兴趣的地方。

师:土楼,也称客家土围楼、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龙岩,漳州、广东梅州的大埔县、广东潮州饶平县。 客家永定土楼坐落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内。有的人叫他们客家围屋,距离厦门有170多公里,车程是二个半小时左右。地域广阔、历史悠久的中国,民居丰富多彩,四合院、围龙屋、石库门、蒙古包、窑洞、竹屋等等,早已为人世所知晓,而掩藏在崇山峻岭之中的福建省民居永定客家土楼,

查看全文>>>

县农震办:

20xx镇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农震办的监督和指导下,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全镇基本情况

xxx镇是一个集山区、多民族、原战区、贫困为一体的乡镇。金水河自20xx年20xx月成立乡,20xx年20xx月撤乡建镇,镇政府所在地即从20xx搬迁到现驻地??xxx口岸。镇位于县城南部,国境线长126千米,东与xx镇相连,南与20xx乡为邻,东北至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全镇国土面积436.17平方千米,辖6个村民委员会71个村民小组,共4117户,总人口18557人。少数民族人口18236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27%,全镇粮食总产8298吨,农民人均有粮415千克;农村经济总收入2833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741万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1208元。20xx年未统计,有贫困户2055户,贫困人口9661人。其中低收入户1027户,4728人;绝对贫困户1028户,4933人。

二、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任务及完成情况

(一)、县级下达撤出重建任务数181户(含残疾人10户),实际完成181户,完成任务数的100%。

(二)、县级下达加固改造任务数294户,实际完成355户,完成任务数的120.7%。

三、资金兑现情况

(一)、撤出重建181户,按上级规定每户补助4000元的标准,共兑现资金72.4万元。

(二)、加固改造355户,补助资金由县农震办兑现。

四、具体做法

1、领导重视,工作队伍到位。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镇人民政府成立了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镇城建、民政、扶贫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扶贫办,负责处理具体事务。

2、工作人员耐心,细心,做到底子清,情况明。镇下派工作组三番五次入村入户,摸清建设户实情,做好入户调查表,对建设户名单、补助标准、技术要求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干部群众认识到位,心中明白。

3、积极建立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户档案。根据农震办的要求,全面建立各农户的档案,做到调查参与人员有签名,村民小组长和户主有签名,调查房屋完好程度有评估,补助标准群众认可签章。

五、xx年工作安排

xx年的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县级下达的任务是撤出重建100户,加固改造100户。现在已

查看全文>>>
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意见xx市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实施意见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及省、xx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部署要求,现就全面推进我市农居地震安全工程,提高农村民居防震能力,提出以下意见: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法制,依靠科技,通过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保障体系和技术服务网络,增强广大农民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全面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二)工作目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市防震减灾工作要在继续大力提高城区防震减灾能力的同时,以发生中等强度地震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为基本目标,将村镇民房和公用设施抗震防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动用有关力量,启动“农村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力争使我市农村民居在2020年前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基本烈度抗震能力。“十一五”期间,建立完善适合我市农民需要的房屋抗震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在各镇乡(街道)建设一批分布范围较广、能影响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区、示范户,并逐步推广。(三)工作原则1、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在加强政府支持和社会扶助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通过典型宣传、科学指导、政策扶持等多种途径,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愿参与。防止违背农民意愿,脱离实际,盲目建设,硬性推进。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我市农村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3、坚持经济实用、抗震安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帮助和引导农民建造抗震性能好、造价合理的房屋,改善农民居住条件。4、坚持统筹安排、协调发展。把实施农居安全工程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面貌的整体改善。二、主要任务(一)制定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规划在市建设、规划、地震部门的指导下,各镇乡(街道)应制定本区域农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规划,明确总体思路、分阶段目标、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规划要紧密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充分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二)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农村建房抗震管理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选址、配套建设的原则,做好村镇建设规划的编制和修编工作,把抗震设防作为村镇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村镇规划的 查看全文>>>

这次农村新民居建设工作会议是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农村新民居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对我县农村新民居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刚才,**同志宣读了我县《农村新民居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会后,县委、县政府还要和有关单位签订工作责任状,希望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认真抓好工作,确保我县这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效果。各部门、各乡镇、村要认真研究县《新民居建设实施方案》,如土地政策、税费减免、财政扶持力度等,通过学好、用好政策、抓住机遇,促进新民居建设工作的开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思想上位,充分认识新民居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农民需求的现实需要,对于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推进新民居建设是新时期上级赋予我们抓好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把农村新民居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有力抓手,并取得了实际成效。为了推广成果,改善民生,去年省委七届四次全会通过了《关于认真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对我省推进新民居建设做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今年2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村新民居建设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各县区每年至少建成2个市级农村新民居样板村,建成多个县级示范村。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研究好政策,抓住当前发展机遇,争取各级资金支持,搞好新民居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新民居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在符合***实际、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采取一切积极可行的办法,认真抓好我县新农居建设工作。

其次,推进新民居建设是改善农村面貌的现实需求。当前,农村住房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传统的住房观念未能得到扭转,民居建设还没有步入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之路,农村民居建设存在着布局分散、结构陈旧、新技术含量低等问题。搞好农村新民居建设,可以有效整合各方面力量,加快村庄改造步伐,引领农村居住方向,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同时,还可以带动与之配套的水、路、电、气、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让广大农民更多地分享发展成果,进而推动统筹城乡发展。

第三,推进新民居建设是当前形势的必然要求

查看全文>>>

市长在全市新民居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同志宣读了全市新民居建设实施方案,占银同志宣读了全市新民居建设考核办法,这两个文件已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下发,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新民居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是实现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保持农村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大力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首先,推动新民居建设可以大大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过上现代文明新生活。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民对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的愿望日益迫切,农村住房建设规模、投资及消费支出逐步增长。但是由于缺乏科学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受传统住房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民居布点凌乱,结构陈旧,功能不完善,外观特色不明显,基础设施不配套,人居环境差,生活起居不方便等问题非常突出。因此,搞好新民居建设不仅可以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还可以带动与之配套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村庄改造步伐,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农民生活方式转变,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其次,推动农村新民居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今年中央明确提出,把农村、农业做为加大投入的一项重点工作。省委、省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的重大项目,因此,加快推进新民居建设,恰逢其时,也势在必行。新民居设计科学,造价适中,经济适用美观,适合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可以节约大量土地,延长房屋的使用周期。据统计,xx年我市广大农村建房超过27900户,建筑面积近310万平方米,投资额近21.6亿元。如果加强引导,科学规划,不仅可以大大改善住房结构,提高建设质量,促进农村整体面貌改观,而且可以有效拉动钢铁、建材、建筑等产业的发展。我们在去年推进“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探索总结出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建设改造模式,为我市全面推进新民居建设,树立了样板,奠定了基础。

第三,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的农村工作,必须不遗余力,全面推进。省委七届四次全会

查看全文>>>

《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课文讲述了傣家竹楼和客家民居各自的特色,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异彩纷呈。

客家民居是客家人为了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而建筑的,稳固而耐用,布局均匀,宏伟壮观。令我惊奇的是:客家民居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仍能完好如初,简直比现在的防震建筑还厉害!并且客家人不分贫富贵贱,都能团结同住,和睦相处。客家民居深深体现了客家人的智慧、勇敢和勤劳。

傣家竹楼掩映在一片翠绿欲滴的竹林中,环境幽雅美丽。竹楼建造虽然简单朴素,却宽敞舒适,坐在楼中,花果阵阵清香不断袭来,多么惬意!而且竹楼能防酷热和湿气,真是避暑乘凉的好去处!

这篇文章运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如:列数字、打比方等,让文章更为生动,具体可感。以后我在写说明文的时候,也要把这些说明方法用上呢!

查看全文>>>

各具特色的民居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1.关于土楼和竹楼的图片 2.一组中国民居邮票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识民居。 1.出示民居邮票一组,说说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民居。 2.介绍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读后划出不懂的词句。 2.先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词句,再同桌交流。 3.再读课文,把读不通顺、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4.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 5.初步交流阅读感受,并分别用一个词形容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楼──绿色之家。 三、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梳理。 1.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大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研读要求如下: ①研究内容: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

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在哪? ②研读方法: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划主要词句、标感受、列提纲等方法。 2.四人一小组交流整理结果,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 四、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 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①由甲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 ②乙组成员针对甲组介绍情况质疑,甲组成员答疑。 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 ①由乙组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

②甲组成员针对乙组介绍情况质疑,乙组成员答疑。 3.总结: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

查看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