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工笔花鸟画范文 > 导航 >

工笔花鸟画范文

学习花鸟画的点滴体会

中国画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现着中国艺术的强大生命力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我认为,老年人学习绘画是极佳的选择,既学习技艺又陶冶情操,既丰富生活又愉悦身心。下面谈一谈我学习花鸟画的些许体会。

首先,要专心听讲、重点记录。课上认真看老师示范,学习老师的笔墨运用,注意老师不同的用笔方法和力度。老师对写意画中的开合、虚实、层次及构图等重要问题会反复强调。对学员作业的点评,会结合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讲解相关的画理、画法,并常用一些恰当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增强我们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要加强课余时间的学习,提高眼界。多欣赏名家作品,从中学习构图方法,分析笔墨的用法;通过书画频道、国学频道的国画讲座,了解不同流派的画法特点;有选择性地看一些绘画专业书籍,从理论上"武装"自己;经常观看画展,特别是名家作品展,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眼高"方能"手高",要知他人所长、自身之短,绘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第三,动手练习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创作参展作品的过程,也是画技提高的必经之路,需要反复调整。每个相同的构图形式我都要画10张左右,最多时画过20张。熟悉了构图后,再就是熟练运用笔墨。我曾利用假期时间集中地练习一种花卉,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为了增加作品的画面气势,处理好虚实关系,我确定了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一是要使自己下笔果断,用笔尽量苍劲有力且增加节奏感;二是追求水墨韵味,使水与墨自然交融、颜色和谐。

此外,要了解物象的外形与结构。生活中的认真观察与写生是必不可少的,有时需要借助照相机来记忆。我曾拍过许多牡丹花和菊花的照片,参照照片画出各种花头,并存为创作素材,此法对我而言行之有效。

从2008年起,我先后加入了东城书画研究会、朝阳诗书画研究会、东城老干部书画研究会,增加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常在、笔会、画展中,主动请专业老师指导我的作品,长知识、增技能。入校以来,我共有38幅书画作品在老干部大学、各区书画组织及孔庙国学文化节等活动中展出,其中,收编入册的约14幅;另外,我还参加了朝阳社区和部队的文化建设等公益活动;并连续几年参加居住社区的写春联活动。

我所取得的这些成绩,皆因老师的倾囊相授和同学、画友的鼓励,我参展的一些作品,也都是经过老师的指点和画友们建议的,在这里一并表示感谢。我会一如既往地努力

查看全文>>>

1.通过临摹写意花卉,便学生将前课所学的中国画花鸟《中国画的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初步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方法 . 2.使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中国画花鸟珍爱自己的民族艺术,弘扬民族花鸟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国画花鸟 1.重点:中国画写意花卉的作画步骤。 2.难点:花鸟用笔、用墨、着色的技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 牵牛花的生长规律 牵牛花又名喇叭花,为缠绕性草本。叶互生,形态有两种,一种为心脏形,一种为三裂形,如枫叶,夏日叶腋出花,一般一腋一至三花,花冠呈漏斗形,有红、白、紫、蓝等色,朝开暮萎。 2、作品分析 翻开课本p、14,左上角有一幅“牵牛花”的彩色照片,与写意画《牵牛花》比较,花鸟写意画与实物照片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学生先作答,然后教师总结) a“以意写之”: 花鸟写意花卉,强调作者的主观作用,描写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表达其主观的思想感情,画面寥寥数笔,却画出了牵牛花那生机勃勃,蓬勃向上的神态,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美的感受。 b、以少胜多: 花鸟画面以少胜多,笔墨高度概括,画面只有几朵花和数片叶,却把一丛花甚至满园花的感受呈现出来。 c、以书法为画法: “书画同源”,可见书法的功夫在国画中的生要作用。国画的作笔,每一笔都有是写出来,笔笔见笔,笔笔有墨,不能描,也不能填,不然画面就会没生气,软弱无力。中国画花鸟 2、 作画 步骤 (1) 起稿,(2)画叶,(3)画花点叶蕊,(4)画枝藤,(5)勾叶筋。 写板书时,可只写几个序数,等画完牵牛花的每一个步骤后,要学生总结归纳,再把内容填上,使学生对作画的步骤及加深印象,在作画之前,胸有成竹。 (1) 起稿:中国画花鸟 用铅笔轻轻画出轮廓,也可用大拇指的指甲在生宣纸上大致划一下位置。 (2) 画叶: 以羊毫笔为佳,用墨加花青略调匀,笔尖蘸较浓的墨,用侧锋画叶,几片叶子一气呵成,不要调一下墨,画一下,显得不连续。 (3) 画花点花蕊: 用曙红画花瓣,笔尖略加胭脂点花蕊。一笔笔画,不能填。 (4) 画枝藤: 先要弄清楚枝藤的来龙去脉,利用笔墨的浓淡,运笔的快慢,画出枝藤的虚实、主次关系。 (5) 勾叶筋: 勾叶筋时,注意要在叶子的墨色还是半干时勾,太干,线条浮在纸面上,太湿,线和叶子糊成一片。 作业要求: 临摹课本p、18《牵牛花》一幅,要求构图饱满,运笔流畅。 萧然美术 xx-11-3 15

查看全文>>>

描写花的诗句

1、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龚翔麟《菩萨蛮题画》

2、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曹组《蓦山溪梅》

3、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4、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5、借问孤山林处士,但掉头、笑指梅花蕊。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6、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7、暗香院落梅开后。毛滂《踏莎行元夕》

8、斜横花树小,浸愁漪。姜夔《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9、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辛弃疾《生查子重叶梅》

10、一番荷芰生池沼,槛前风送馨香。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11、只恐梅花,瘦倚夜寒谁暖?不成便没相逢日,重整钗鸾筝雁。张翥《陌上花有怀》

12、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王磐《古蟾宫元宵》

13、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张惠言《风流子出关见桃花》

14、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15、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

16、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孙光宪《河传风飐》

17、大嫂采芙蓉,溪湖千万重。李白《湖边采莲妇》

18、渭城丝雨劝离杯。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19、芙蓉老秋霜,团扇羞网尘。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20、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21、问谁调玉髓,暗补香瘢。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22、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于谦《过菊江亭》

23、醉后莫思家,借取师师宿。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24、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25、桃杏风香帘幕闲,谢家门户约花关,画梁幽语燕初还。孙光宪《浣溪沙桃杏风香帘幕闲》

26、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吴文英《高阳台落梅》

27、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28、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29、吹了南枝吹北枝。刘克庄《长相思惜梅》

30、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31、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32、落花迤逦层阴少,青梅竞弄枝头小。沈蔚《菩萨蛮落花迤逦层阴少》

33、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秋

查看全文>>>

描写花的诗词

1、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2、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3、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4、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辛弃疾《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5、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6、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7、斜横花树小,浸愁漪。姜夔《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8、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9、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10、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陈子龙《诉衷情春游》

11、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12、相思一夜梅花发。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13、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

14、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阎选《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

15、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16、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张道洽《岭梅》

17、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白朴《得胜乐夏》

18、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吴涛《绝句游子春衫已试单》

19、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朱淑真《菩萨蛮咏梅》

20、初发黄梅插稻时。蔡伸《长相思村姑儿》

21、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张道洽《岭梅》

22、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23、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绿。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24、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张可久《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25、帘影碧桃人已去,屧痕苍藓径空留。纳兰性德《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26、谢却兰桡信杖藜,千峰盘磴入花畦。德元《玄墓看梅》

27、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28、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包融《武陵桃源送人》

29、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古风其十九》

30、雁背夕阳红欲暮。周邦彦《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31、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平乐怀人》

32、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33、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李方膺《题画梅》

34、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35、逋曰不然,暗香浮动,

查看全文>>>

学习工笔已有一个来月,对于以前从来没接触过的学科,现在才算有了些了解,总之是感慨颇多,不得不赞叹中国工笔文化的深厚和技艺的高超。

中国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隋唐、五代再至两宋,工笔画从幼稚走向成熟,元后,文人画的兴起,工笔画其势渐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代工笔画复兴。这体现了中国古典艺术传统的不断延续,也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画艺术的一种革新、新生和希望。80年代以后,中国历史进入新时期,画坛也出现了新的面貌,工笔画以开放的包容性向其它艺术门类借鉴吸收,用以充实自身。

由于工笔画的工具材料与形式技巧的特性,形成工笔画在表现上对细节的观注。尽其精微,而至远境,这也正是与水墨写意画相比而呈现的一个特点。工具材料的特性,也为工笔画的表现细节,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

在题材方面,人物也不仅限于神话人物和历史故事,而是转向现代的人物,展现现代人的生活。花鸟、山水题材也有所扩展,民居、城市景观、静物等等都纳入画中。

当代工笔画的新异和突出成就,重要在于风格、样式、手法、表现形式的拓展于创新。无论是古老的勾勒加渲染的传统风格,平面表现的装饰性趣味,还是来自西方的写实主义手法,或是扑朔迷离的梦幻般的意境,或者稚拙朴实的民间画风,以及强烈的现代样式都溶入当代工笔画中。

从当今繁荣的工笔画坛可以看出,工笔画的重新崛起,不是传统工笔画简单的延续与复古。而是在相应文化背景下对工笔画的重大开拓与革新。因而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中国工笔画要走向现代,不能够把传统精神与现代语言对立起来。应该对传统精神进行有效的把握和继承,使之与现代题材相结合,创造出有东方意蕴的现代作品,使工笔画获得新的发展。

所以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和联系中,要通过对于自然的观察,不断培养我们对艺术的感受力和对自然的知觉能力。

程 祥

查看全文>>>

工笔,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工笔又分为工笔白描和工笔重彩两类。工笔白描就是完全用墨的线条来描绘对象,不涂颜色。白描本来大抵是用来打草稿的,宋代画家李公麟把它发展成独立的画种,他的白描如行云流水,变化无穷丰富,有很强的表现力。他画的《五马图》,人和马都用单线勾出,比例准确,肌肉骨骼的结构清楚,甚至马的毛色所具有的光泽也细致地表现出来,动态极为生动,是古代第一流的白描作品。工笔重彩,就是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中国画。在中国绘画的早期,工笔重彩占有主要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帛画、都是道地的工笔重彩,特别是轪妃墓的t形非衣,构图巧妙,线描精细,设色绚丽,显示了当时工笔重彩达到了高度的成就。古代绘画普遍使用丹砂和青绿之类的重彩颜料,因此称绘画为丹青,由此可见工笔重彩在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了。

工笔画在勾线时行笔不要太快,要有节奏。勾画短线时执笔以腕肘着桌面,以手指活动为主;勾稍长一些的线应悬腕而肘着桌面,以腕部活动为主,手指执笔要实,使腕部活动灵活;勾更长一些的线应腕部着桌面而肘部悬起,线随腕动(不要随着手指动)。无论勾哪一种线,在行笔的过程中,都要摒住呼吸,不要太快,一气呵成。总之无论哪一种执笔方法,都应保持线条的圆浑与流畅。

例如:白描勾线不是用细线沿着轮廓去描,而是书法中讲究的用笔去写出形象。工笔白描不只是讲究工细,更重要的是追求线条的力感和美感,所谓工细兼力,反对纤细柔弱的线条。

勾线之初,先练习使用中锋,避免侧锋。中锋用笔饱满而有弹性,线条圆润浑厚,结实而有力感;开始练习勾线时,很容易出现侧锋,特别是在线条转折的地方,因为毛笔是圆锥形,转弯时必须提笔,并轻转笔管扭转方向,使笔锋平行圆转过来,才能保持中锋。线条产生力感的关键在于笔锋与纸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线为了细,不敢用力,勾出的线浮滑在纸面上,不符合要求。勾线时要把笔按下去,使笔锋对纸面有一个压力,同时又要擎住毛笔,向上有一个提力,两力平衡再用一个拖的力量行笔。只压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现侧锋败笔;只提不压就是飘,线条滑而无力,用线切忌撩、挑、滑。所以说,每勾一条线都应该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

(1)起笔藏锋:如起笔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锋顿笔,然后再向右行,这叫欲右先左,反之,则欲左先右。上下行笔也是这样,欲下先上,欲上先下,这样笔与纸就有了摩擦。

(2)行笔:行笔要稳,速度要慢,对纸面压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自己和同伴的牙齿,画出自己牙齿的主要特征。

2、运用简单的线条,形象的表现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

3、乐意讲述自己的画面,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绘画。

活动准备:

1、人手一面镜子。

2、勾线笔、白纸。

活动过程:

1、玩具鲨鱼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

幼:大鲨鱼。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鲨鱼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说出鲨鱼的牙齿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的牙齿。

师:大鲨鱼的牙齿尖尖的,真厉害!那小朋友知道自己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吗?

幼: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说出自己牙齿的特征。

师:请你们再来看一看,说一说好朋友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

幼:幼儿之间互相观察同伴的牙齿。

师:我们的牙齿真是有趣可爱,你们想把它画下来吗?

3、幼儿绘画活动。

师:打开图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人物的头像。问:“画面上有谁?他们的嘴巴为什么张的大大的?

(提示:为了画出有趣的牙齿,小朋友可以将嘴巴画的特别大一些,这也是画画中的一种夸张手法。)

幼:幼儿照镜子作画。

师:提醒幼儿讲嘴巴画大一些,线条要清晰。

4、评价。

师:鼓励先画完的幼儿将自己的画去讲给观摩的老师听。另外将幼儿的画都展示出来,举办一个“牙牙画展”。

查看全文>>>
篇一:画 《画》是一首五言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点展开描写,图文对应。这一课是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诗文。我抓住学生好动、好奇、爱表现的特点,利用他们感兴趣的谜语儿歌引出课题,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心,激发了孩子们学习课文的热情,为教学成功地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并让学生先从整体再由远到近观察,知道这是一幅山水画,画上有山、水、花、鸟,感受景物的美。我抓住教学的重点及难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读诗,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用低年级小学生喜欢的方法进行检查反馈:出示课件“生字宝宝”请学生开火车认读;用生字卡片请学生抢读。在学生读通诗句后,我抓住诗句中的着眼点,把精力放在诗句的品析朗读上,借助精美课件在读中让学生感悟诗句的美,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学习主体,通过自由读、分组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图文对比,感悟诗句的内容。诗句的节奏感很强,朗读时我十分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在读中感悟、体会诗的读法,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在引导朗读的同时,我还指导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让他们从一年级第一学期起就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活动,从而培养他们注意学会倾听的能力和良好的评价能力。诗中有几对意思相反的词,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了解它们的意思。然后说一说课后的几对反义词,用音节把它们写下来,再说说生活中还知道哪些反义词,学生说的很多。最后用了十几分钟指导写了两个字。识字教学是很枯燥的,在教学识字时,我善于总结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识字方法,同时还适当的渗透一些识字的知识和方法,采用活泼有趣的方式重复再现生字,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总之,这节课我能抓住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突出了识字和写字的过程,并扎实有效。一类字的教学,我还是觉得老师自己在黑板上范写、多次范写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的教学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越熟练,对在黑板上书写就越来越生疏,孩子们被课件上的图片、生字卡片“惯”得有些懒于动笔了。今天的课上,我反复地在黑板上 查看全文>>>

今天,我看见一幅画,一个小朋友在捉青蛙来煮汤,我看了以后,心里觉得很难过,因为人们太残忍了,我想对这个小朋友说:“小弟弟,你知道吗?青蛙是益虫,专门吃害虫、保护庄稼、为民除害,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你不能捉它,要好好保护它,如果没有它,蚊子来咬你,庄稼被虫咬,农民伯伯就没有收成,没有了粮食,那你还能长大吗?环境会美吗?现在你懂了吧,以后不要去伤害青蛙了,好吗。”

查看全文>>>

这篇《小班美术教案范文:印画“小鸡”》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用积木、颜料以及勾线笔等材料工具探索小鸡的各种动态。 2、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颜料(黄色加点橘黄)、积木两块(一大一小)、勾线笔、抹布、范画(小鸡的各种动态)、磁铁若干、“小鸡、小鸡在哪里”音乐磁带 操作纸每人两张(供前后两次操作)、颜料、积木、勾线笔、抹布、展板。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激发探索欲望。 *师:“我们上次用积木在颜料盘里亲了亲,在纸上变出了什么来了呀?”引导回忆出以前印过的如:泡泡、皮球等。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一个新本领,用积木去亲亲颜料在纸上变出小鸡来。那小鸡长着什么样子啊?”启发幼儿说说。 *师小结:小鸡长着圆圆的头、圆圆的身体,头上有眼睛、尖尖的嘴巴,身上长着黄黄的毛,身体下面还有两只小脚。 *师:“你们来看,今天老师帮宝宝准备了哪些材料来变小鸡呢!”教师一一出示材料:颜料、积木、勾线笔,一块小抹布,请幼儿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 2、交代要求,明确操作规范。 提出要求:下面我们来试一试,变出小鸡来,手脏了用抹布擦一擦。小朋友两个人一张桌子。 3、幼儿第一次尝试操作。 教师全面观察,选取成功作品,展示出来。 4、幼儿示范,教师讲解。 师:“这个宝宝真能干,你的小鸡是怎么变出来的?请你上来变一变。”*引导幼儿观察,鼓励个别幼儿用自己探索的方法,示范小鸡的作画过程,教师及时用语言提示帮助幼儿介绍作画的方法。 *师小结:“噢!原来小鸡是这么变出来的!用小圆印小鸡的头,用大圆印小鸡的身体。头是长在身体上的,两个圆是紧紧地靠在一起的。再用勾线笔画小鸡的眼睛、嘴巴、小脚。” *师:这只小鸡在干什么呢? *师:小鸡还会干什么呢? 5、出示范例,引导欣赏。 师:“叽叽叽,这里又来了一群小鸡,看!它们在干什么?”请幼儿回答他看到的小鸡在干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提醒幼儿看小鸡走路、吃虫时的头和嘴巴是什么样子的。说完后,带领幼儿来学小鸡走路、吃虫、说悄悄话等动作。 6、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 *师:“宝宝也来变许多小鸡,变在走路、变在吃虫的小鸡……好吗?” *师巡回指导、观察。 7、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查看全文>>>

工笔花鸟画范文

范文资讯网工笔花鸟画范文栏目为大家整理工笔花鸟画范文、2024工笔花鸟画范文开头、工笔花鸟画范文大全等。欢迎阅览,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