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 > 导航 >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2024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范本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

语文园地一  一、我的发现 这一项安排了两组汉字,每组的前一个字都是学过的熟字,后一个字都是要学习的生字,而后一个字都是前一个字表示读音的部分。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辨一辨,从中发现规律——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在“我会读”中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记住生字。在“我会写”中引导学生写出带有“木、月、艹、宀”偏旁的字,从中加以巩固和运用识字方法。 过程建议: 我会认 1、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2、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3、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 4、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5、出示“我会认”中生字,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 6、扩词练习。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扩词。 7、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 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交朋友交通支招一支笔九龙坡龙头巨龙龙舟 要求请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我会写: 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 3、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家、定 二、日积月累 这部分是由“我会读”和“读读背背”组成。“我会读”是本组教材中所学生字的复现,帮助学生加以巩固。“读读背背”是一首表现秋天丰收景象的儿歌,与“我会读”共同起到促进学生对语言积累的作用。 过程建议 我会读: 1、学生分小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后全班进行读词训练。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3、交流词语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记住词语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进。 读读背背: 1、教师示范读。 2、轻声读儿歌,不认识的字,看看音节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品读,比一比谁读得有味道。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2、拓展  将收集的秋天的儿歌读给同学听或自己写一写儿歌展示给同学。  (朗读时需注意:轻声:庄稼高粱葡萄一声:黄

查看全文>>>

以下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人教版),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课妈妈老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颂妈妈、老师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2、通过音乐活动,逐步培养听辨声音高低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师生之情。

4、通过欣赏歌曲和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想像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述妈妈、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

2、在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感受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注意歌曲的分句和声音强弱力度的控制。

4、在歌唱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情带声,注意气息的控制、力度的对比。

5、通过演唱、欣赏教学,使学生增强对妈妈、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

第一课时

音的高低

听一听,学一学

(音乐律动)

1、师:小朋友,生活中除了美妙的音乐还有很多更加好听的声音,你们听(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汽车、轮船、敲大鼓、敲三角铁、鸟叫、牛叫等,请

学生说一说是什么声音。)

2、出示图片,请学生模仿它们的声音,讨论一下谁的音高,谁的音低,相互交流。

3、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奇妙的声音,你能说说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

请你模仿给大家听。

高音低音

拍手————跺脚

雨声————雷声

猫叫————虎叫

马蹄声———象的脚步声

高跟鞋声——平底鞋声

老爷爷说话——小朋友说话

小结:大家说的都对,正因为有了这些声音的变化,我们的世界才更美好。

4、活动延伸:鼓励学生回家后继续寻找生活中高低不同的声音,和家人朋友一起讨论

二、创编小故事

(根据教科书插图让学生自由创设音乐故事,模仿各种人物、动物声音的高低)

1、让学生观察图画,四人小组自由讨论、创编故事。

2、分组展示

三、我编你唱

1、师生同读童谣

2、让学生自己读

3、找出规律

4、全班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播放《鲜花爱雨露》音乐,师生律动。

三、尊师小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爱师情绪。

1、师讲故事

2、小结:听完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生答略)

3、老师还有个好主意,把我们这节课学的歌曲作为礼物送给你喜欢的老师,你愿意吗?

四、初步感受歌曲《鲜花爱雨露》

1、初听,感受歌曲旋律。

2、再次听,可以随音乐最简单动作

3、揭题,简介歌曲

五、学读歌词

1、师生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以及给人带来的欢乐,培养学生[此文转于范文资讯网 f132.com]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如何在美读课文中让学生去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培养学生[此文转于范文资讯网 f132.com]流利正确地说话。

教学难点:

句式训练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还记得练习1里关于秋天的成语吗?师起头:金风——

恩,多好的秋天,闻一闻,秋天是香的,看一看,秋天是五彩的,在这美好的季节里,让我们继续去——《秋游》,来,开心地读课题——(生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请大家轻轻的打开书,(表扬姿势)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这一个自然段。一二起!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 真棒,小朋友们去郊游多开心呀!让我们赶紧跟上,请自由朗读课文第二和第三自然段,要求:咬准字音,读通句子。好,开始吧!

2、准备好,让我们出发吧,先抬头看看,天空是什么颜色的?(出示:蓝蓝的)(全班齐读。)可平时我们都说天空是?蓝的,(贴词)大家比一比,在这里,哪个词好,为什么? (生思考作答)(师总结)

3、对了,秋天的天空格外的蓝,秋高气爽,(加天空两个字)谁看到的天空更美?来,就读这5个字。(评:你看到的天空真蓝啊)(读得真棒)(好美的天空)

4、蓝蓝的天空真大啊,书上有一个词写出了天空的大,就是——,(根据回答板书:一望无边)什么意思?哦,原来天空是这么广阔啊,你觉得我们能不能把它读得更大点?(评:真是一眼望不到边)把美丽的颜色带上(齐读: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

5、你还知道什么词语也能形容天空的宽广?(读词语积累:无边无际等)(指导读好)

6、这么大,这么美的天空上,住着会变魔术的白云,一阵秋风吹来,它们就像一个个魔术师,变了样子。闭上眼睛,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第二段)生回答仿佛看到了什么。师:多有趣啊,那他们还能变出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7、秋天的天空多美呀!美在几朵白云有时像一群白兔,有时像几只绵羊,还像(带上学生的想象回答),多神奇!秋天的天空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多么广阔啊!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天空记在心里吧!(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喜欢秋天的天空吗?那有谁喜

查看全文>>>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箫》。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汉族民歌《萧》感受歌曲流畅、起伏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表的抒情、愉悦的情感,体验歌曲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能用连贯、有支持的气息和舒展流畅、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并用适当的表情记号演唱。 教学重难点: 1.能唱好歌曲中出现的一字多音处 2.能运用适当的表情记号来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幻灯片、节奏卡片、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学吹歌曲最后一乐句 1.师指导学生拍击附点四分音符节奏。 2.集体拍击最后一乐句节奏 3.请学生自己学吹旋律 4.展示学习成果 (1)视唱乐句旋律 (2)集体吹奏旋律 三、学唱歌曲《箫》 1.导入: 提问:你知道口风琴是哪个国家的?请学生说说我国的民族乐器 2.听师范唱 提问:歌曲中唱到的是那种乐器? 3.出示幻灯片:教师讲解“箫” 4.听师再次范唱 提问:歌曲是几拍子的? 5.请学生跟着音乐拍击歌曲的强弱规律。 6.学习歌曲歌谱 (1)分组拍击歌曲前四乐句的节奏 (2)在钢琴的伴奏下,各小组以开火车的形式拍击节奏 (3)出示字母谱,跟钢琴视唱歌谱 (4)师生合作厂歌曲歌谱 7.学唱歌词 (1)请学生自己跟琴学唱歌词 (2)教师指导歌曲一字多音处 (3)完整演唱歌词 (4)用高兴得心情演唱歌曲 8.歌曲处理 (1)提问:讲讲你所知道的表情术语? (2)分组讨论:为歌曲《箫》加入适当的表情术语 (3)各小组展示,点评 四、总结、结束

查看全文>>>

这篇《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假如》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提问引入:同学们知不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你们最喜欢马良什么?你知道他用神笔画了些什么吗?

2.师:是啊!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文中的小作者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23课“假如”。(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两遍。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教学

1.范读。师:你们想知道诗的内容吗?先听老师读一遍。我读书前,你有什么悄悄话告诉我吗?(让学生逐一说出朗读时的具体要求)你们要边听边思考:假如有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师:课文中几次出现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2.整体感知,识字读文。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语。

师:你们也想像李老师这样读吗?我相信你们比老师读得好!不过,现在有几个小淘气在和你们捉迷藏,你们能找到它们吗?请大家一边读书一边用铅笔勾出生字词语。

(2)说出生字朋友的名字。

师:这几个小淘气都找到了吗?你们的这些小淘气朋友叫什么名字呢?请看课后“我会认”里的生字。请把每个生字朋友的名字叫三遍,你刚才读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3)送生字”回家”。

师: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蹦蹦跳跳地又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快!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呢?谁愿意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4)找“朋友”。

师:你们在课文中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那么离开课文你还认识吗?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找朋友”,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找,找到一个领着大家读两遍,并把生字卡贴在黑板上。

师:9个生字都找到了,你们仔细看看有些字是好朋友,组在一起是个词。现在从这9个生字中找朋友组词。(寻食、健康)文中说:“谁到哪里去寻食?”在文中找出含有“健康”的句子读一读。

(5)识记生字朋友的样子。(小组讨论交流)

师:9个生字朋友都认识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不然的话你会叫错朋友的名字,多不好意思啊!请四个人为一组讨论一下,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6)与生字广交“朋友”,并送“朋友” 回家。

师:这些可爱的小淘气可以交许多朋友(组词),请你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淘气帮它找朋友,再把你找的朋友送回家。(就是用组成的词说一句话)

(7)凭借生字卡片,指

查看全文>>>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一篇课文,10个会认的字,会写8个生字。《称赞》使我们懂得要学会欣赏别人,称赞别人。你看,本课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小獾说:“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小刺猬说:“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看来,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准备:

头饰。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结合拼音读准生字,结合图和语言文字,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指导朗读。

教学目标:

1.感悟课文,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出示:课文四幅插图)

2.师音配画,讲故事,简单讲述课文内容。

3.你喜欢这个小故事吗?(喜欢)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8课吧!

4.板书课题,齐读。

二、学生自学:

1.你想来读读课文吗?(想)用你喜欢的方式开始读吧?注意可要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呀!

2.成果交流:

①出示生字:谁来考考大家?(选不同的方式:开火车、想记字方法等)

②长句训练:小刺猬连忙从背上取下两个大苹果。

③汇报读课文情况,学生评议。

三、指导书写:

1.课文和生字都会读了,相信这一课的生字一定也难不倒你!

2.出示“田字格”

3.学生自学:

(1)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板、椅、但、傍”是既要求认读又要求书写的生字,可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字形特点,并结合已学过的“饭、奇、骑、旦、旁、膀”等字识记字形。

(2)写字指导: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怎样写好它?

①写正确。

“采”字上面是爪字头,注意中间一点与竖不要相连。“背”字下面的月字底撇变成竖。

②写美观

“采”字最后两笔“撇”和“捺”要对称、舒展。“背”字上宽下窄,上短下长。其余六个字的结构都是左窄右宽。注意“但”的“日”要写小些,“清、消”右边的部件,要比三点水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字卡。

2.训练识字方法:猬、板、椅、瞧,你是怎样记住的?(偏旁表义)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乐、奇怪、亲切的语气。 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初步感知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回声吗?你在哪儿听过?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指名读课文。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班上汇报。 5、写字指导。 (1) 学生观察。 (2) 教师示范:“纹、影、倒、游”四个字。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感悟。 1、默读思考: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画出有关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在哪儿听到的?妈妈是怎样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把你画出的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 3、课件演示回声的成因。在读读妈妈说的话。 4、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理解回声的成因。 三、实践活动。 回家后做实验或到郊外听回声。

查看全文>>>

这篇关于《二年级上册语文计划》,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二xx班现有学生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由于他们各自的家庭不同,家庭教育、经济基础等因素都不同,因此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优秀的孩子较突出,学困生也占了相当的比例。但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而且在上一学年里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语,为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依然有几位同学学习语文的态度不正确,不喜欢读书,认字的数量少。这部分同学也是我这学期需要监督的和帮助的对象。这个学期我对语文教学更是充满信心,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全班同学有会有好成绩的。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个专题的涵盖面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 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多音字随文注音,生字在当页文下列出,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构字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

查看全文>>>

【设计理念】 由于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并且好动、持久性较差。本课设计时注意到这些,采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拉他们走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娱、自悟中完成学习任务。 【设计特色】 教师教,重在"引导";学生学,重在"自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画面激趣谈话导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画面)这里的风景到底是哪个季节呢? (学生根据画面上的红色枫叶、金黄的稻田、往南飞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画面上出示课题:秋天 [利用多媒体生动逼真的有声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轻松的谈话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进入课堂,并且自己揭开了题目。] 二、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画面配乐朗诵)学生听读课文,要求看清哪三种动物在说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说的?记住它说了什么? 2、学生各抒己见(画面出示学生说到的某个句子) [让学生练习边听边看,还要边记,由于是选择自己的所爱,所以特别感兴趣,画面出示句子的一刹那,让学生体验成功。] 三、自读感受角色体验 1、初读课文,(可以选择最喜欢的句子)要求读准,读通,模仿刚刚听的录音朗读。 2、(让小老师上台)点好画面,读自己选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画面也相应点出)领读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读要求。 [充分给予学生时间,自读感受,注意字音,尝试读好。并且安排他们体验"老师"这个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学习兴趣浓了,学习积极性高了。] 四、比较异同感悟语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欢这一句的小朋友读,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 (画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边上,出示"小鸟说,秋天是蓝色的,因为天空是瓦蓝的。")学生比较异同,你认为哪一句好,为什么? 2、后两句与上面教法相似。 3、指导读好第四自然段。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理解"多彩的图画" 4、你认为秋天是怎样的?为什么?小组交流。用"我认为秋天……我喜欢秋天"说话。你也可以注意观察周围之后再与老师、同学交流。 [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叠词、形容词的美妙,在比较后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后一句感叹句的意思。后面的延伸问题,让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五、创设情景表演巩固 1、(画面、配乐、头饰)分角色朗读,给时间准备。 2、上台表演,巩固课文内容。 [机械的背诵学生没有丝毫兴趣,创设有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有趣的头饰

查看全文>>>

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北京》》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4、感受北京的美,热爱祖国的首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背诵课文第3、4段。

2、难点:用课后练习里6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6课《北京》。齐读课题。

2、到过北京的同学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过?

3、北京多美呀!没去过的小朋友不用着急,现在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出示课件。学生看、听。

2、听教师读课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三、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图。

(1)课文有几幅图,图上画的分别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1)读完这一段,你又知道了北京的什么?

(2)出示课件,让学生结合画面和上下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两个词语的意思。利用课建立节“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读。

5、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出示课件。

(1)这一段又给我们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

(2)结合课件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6、分组读二、三、四自然段。

讨论:你爱北京吗?为什么?

7、提问引读第五自然段。

(1)哪儿美?爱什么?

(2)这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齐读第五段,读出热爱北京的语气。

五、指导背诵

1、怀着热爱、赞美的感情,朗读全文。

2、北京真美!我们都爱她。让北京美丽的景色留在我们记忆里,好不好。

(1)指名读三、四自然段。

(2)教师引背。

(3)同桌互相背。

(4)齐背。

(5)闭上眼睛,想着北京的美景背诵

查看全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等情况进行教学方法和步骤具体设计安排的文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栏目给大家带来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2024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范本等内容,供各位教师参考设计出合适的教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