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动能定理课件 > 导航 >

动能定理课件

篇一:动能定理 本次课是高三复习课,经过精心的准备顺利地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回顾一下感觉本节课有一些成功之处: 1、事先充分了解了学生,掌握了学生的程度,知道了同学们的接受能力; 2、组织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学生熟悉的每天都做的游戏活动出发,效果很好; 3、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4、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比较合适; 5、例题和变式训练题有梯度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能力; 6、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该启发、该提问、该训练的内容都有学生完成教师并没有一言堂; 7、整节课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国共产党同完成了学习任务,自认为达到了快乐学习的效果; 当然众所周知每节课不论多么完美都会留有遗憾自认不足之处有: 1、板书的设计可以更完美一些; 2、由于学生程度较高,所以有些问题可以再深挖一下。 篇二:动能定理教学反思 2011年5月19日,根据学校的安排,我在全校上了一次高效课堂的示范课,课题为《动能和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最重要的定理之一,本节课是动能和动能定理教学的第一课时,是整个动能定理教学中基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动能的表达式,掌握动能定理的内容,学会简单应用动能定理解决物理问题,体会到应用动能定理研究问题的优越性。动能定理主要从功和动能的变化的两个方面来入手。里面包含了:功、能、质量、速度、力、位移等物理量,综合性很高。并且动能定理几乎贯穿了高中物理的所有章节、是物理课程的重头戏。本节课我采用新泰一中“七步教学”模式,按照以下的思路进行:导入新课─探究动能的相关因素(定性)─探究功与动能的关系(推理、演绎)─问题引领、总结知识─知识应用─方法总结─巩固训练,课堂效果较好,受到了听课领导、教师的好评。不过通过反思,我认为在这次示范课教学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应加强实验探究 在探究动能的相关因素(定性)时,本节课只是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及想象,但没有通过实验实际操作,如果事先准备好实验器材,让学生当堂实验,效果会更好。 2、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的素质,驾驭课堂的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按照我的思路进行思考、探讨、交流并得 查看全文>>>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本节课以活动为主线,通过从估算到实验活动结果的产生让学生总结过程,最后回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思路清晰,脉络明了。 例如:活动1问题:据说古埃及人用下图的方法画直角:把一根长蝇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以3个结,4个结、5个结的长度为边长,用木桩钉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便是直角. 这个问题意味着,如果围成的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4、5.有下面的关系“32+42=52”.那么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育思想;突出了“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思考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例如:命题2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如下图,欲过基线mn上的一点c作它的垂线,可由三名工人操作:一人手拿布尺或测绳的0和12尺处,固定在c点;另一人拿4尺处,把尺拉直,在mn上定出a点,再由一人拿9尺处,把尺拉直,定出b点,于是连结bc,就是mn的垂线. 建筑工人用了3,4,5作出了一个直角,能不能用其他的整数组作出直角呢? 生:可以,例如7,24,25;8,15,17等. 3、在本节教学活动过程中,我经常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以学生身份和学生一起探讨问题。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激励回答问题的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师生在和谐的教学环境中零距离的接触。课堂上学生们的思维空前活跃,发言的人数不断增多,学生能从多角度认识问题,争先恐后地交流不同的意见和方法,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这是本节课的特色。 二、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法: 1、本节课我没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学习目标的发展、习题训练内容的展示、学生活动的要求、作业布置等,这些内容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可以增大了教学密度,使学生的双基训练得到了加强,使传统的课堂走向了开放,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方式在发生变化。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加强。 2、在重难点的突破上还应加一些递进的习题,降低题的难度,使优生学好,中等生也能跟上。这是我在以后教学 《反比例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把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成面上。在本节课数学中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5、能用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解释简单的现象. 6、通过演示实验、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想象、归纳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教材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势能的大小的决定因素.最后,教材给出了机械能的概念,并指出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教法建议 对于能量的引入,可以从一些涉及能量的词中,知道“能”是重要概念.再联系做功的知识,列举实例如课本上的实例和演示小实验.

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列举运动物体能做功的现象,并分析这些不同事物的相同点,进而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是动能的结论.进一步用实验或多媒体资料发现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并进而用学到的知识,即动能定义、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来分析和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对于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学习,也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设计与动能相同的学习框架,让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加深体验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感觉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对于机械能的学习,可以用学生阅读课本或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教师进行总结,注意要用联系实际的事例使学生能够分析机械能的实际问题,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中“统称”的含义.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节 动能和势能

【课题】动能和势能

【重点和难点分析】动能和势能概念的建立.重力势能概念建立:由于实际看到的下落物体做功都表现为有速度的物体的做功,所以在建立重力势能概念时,要强化能够做功的物体就有能量.

【教学过程设计】

1, 引入新课 由于能量和做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由功和能的关系理解能量的概念.提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有:怎样才算做功了;功的必要条件

查看全文>>>

课题:“勾股定理”第一课时 内容: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设计、设计说明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 这节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探索勾股定理第一课时,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的数量关系。它在数学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时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作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二)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 能说出勾股定理的内容。 2、 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3、 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4、 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三)本课的教学重点:探索勾股定理 本课的教学难点:以直角三角形为边的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可选择引导探索法,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基本教学流程是:提出问题—实验操作—归纳验证—问题解决—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部分。 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出问题: 首先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某楼房三楼失火,消防队员赶来救火,了解到每层楼高3米,消防队员取来6.5米长的云梯,如果梯子的底部离墙基的距离是2.5米,请问消防队员能否进入三楼灭火?问题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也就是“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如何求第三边?” 的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从而教师指出学习了今天这一课后就有办法解决了。这种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引入新课,不仅自然,而且反映了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这一认识的基本观点,同时也体现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 (二)实验操作: 1、投影课本图1—1,图1—2的有关直角三

查看全文>>>

推动能人创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在全民创业中,能人创企业是核心。干部创事业,要围绕能人创企业来开展;百姓创家业,要依靠能人创企业来带动。能人创企业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干部创事业的成败,直接决定了百姓创家业的前景。因此,要开展好“全民创业、富民兴赣”主题活动,实现中部崛起、构建和谐社会宏伟目标,就必须突出重点,致力促进能人创企业。近年来,***始终坚持“全民创业以能人创企业为主,能人创企业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主为,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繁荣、城乡更加协调、文明不断提升的非凡成绩。截止20xx年7月底,全县“***个一”特色支柱产业,有生产经营企业193户,解决就业9万多人。今年1—7月,七大特色产业实现增加值2.99亿元,同比增长15;上交税金3210万元,同比增长17.5。回顾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五点体会:第一,推动能人创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必须以弘扬创业文化为先导投资建厂、办企业、搞经营,是经济行为,更是创业文化、商业文化的物化。没有深厚的崇商意识、不懈的进取精神,就不可能有积极的创业行为,更不可能有持续的创业成功,也不会有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之初,***即以崇商重能的抚河文化为基础,大力培育大气大度、宽容宽松、理智理性、精明精致、诚实诚信的人文素质;大力弘扬敢于冒险、勇于进取,坚韧不拨、奋力拼搏,勇于创新、积极开拓的创业精神;大力营造“以富为荣,以富为能,以富为强”,人人想创业、会创业、敢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在这种创业文化的强力支撑下,全县掀起了全民创业的热潮,***、***等镇更是家家搞生产、户户有作坊,盛况有如浙江温州。“华夏笔都”***,有文化用品生产经营企业123家,带动就业3万多人,并有1.2万人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文化用品销售窗口5000多个。***镇,有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20家,吸纳群众就业超过3万人,并有500多人在外办实业。***镇,有200多人经营钢构网架产业,带动就业8000人。第二,推动能人创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必须以激活创业体制为前提体制是活力之源、创业之基。僵化的体制,育不出巨大的发展热情,形不成涌流的创业源泉。要实现全民创业,把各方面创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一切有利于创业的思想观念充分活跃起来,使一切创业人才的能量完全释放出来,就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限制,为敢于创业者提供方便,为善于发展者创造条件。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早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 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能举例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 2, 理解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能举例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 3, 分析和解释实例,说明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4, 建立能量的概念,树立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念,为后面学习能的转化和守恒大小基础. 5、通过分析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习惯和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安排了麦克斯韦滚摆实验来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接着又安排了把用细线悬挂起来的金属小球拉到一定高度放开,以及木球与弹簧片碰撞两个实验,来说明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使学生一开始就注意到动能和这两种势能都可以相互转化.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减少转化为内能的问题安排在下一章讲,在这里没有涉及.教材最后分析了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目的是加强物理知识与现代科技的联系,使学生了解他们所学的物理知识,也可以用来解释一些高科技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法建议 注重实验教学,分析上抛小球的实验到观察麦克斯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观察物理现象,清楚具体的过程,从速度变化、高度变化到能量变化,学生能从能量变化中知道能量的转化.

课本实验中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不用细致分析,但是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的分析木球碰撞弹簧片的过程,由于碰撞非常短,所以应当帮助学生想象弹簧片的形变,从而理解动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

教学中注意把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注重分析实例,例如分析射箭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分析卫星运行时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在分析卫星运行时,应当利用板图标出远地点和近地点,使学生养成画图帮助分析的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节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课题】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重点难点解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分析转化过程.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教学过程】

1, 实验引课

观察滚摆实验,用板图帮助分析.

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滚摆在下降过程中速度如何变化;上升阶段速度如何变化.

注意分析的问题:到点时,高度、速度特点;说明了什么;到最低点时,高度、速度特点;说明了什么;在下降过程中,高度、速度如何变化,说明了什么;在上升过程中,高度、速度如何变化,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

查看全文>>>
 在全民创业中,能人创企业是核心。干部创事业,要围绕能人创企业来开展;百姓创家业,要依靠能人创企业来带动。能人创企业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干部创事业的成败,直接决定了百姓创家业的前景。因此,要开展好“全民创业、富民兴赣”主题活动,实现中部崛起、构建宏伟目标,就必须突出重点,致力促进能人创企业。近年来,***始终坚持“全民创业以能人创企业为主,能人创企业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主为,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繁荣、城乡更加协调、文明不断提升的非凡成绩。截止2005年7月底,全县“***个一”特色支柱产业,有生产经营企业193户,解决就业9万多人。今年1—7月,七大特色产业实现增加值2.99亿元,同比增长15%;上交税金3210万元,同比增长17.5%。回顾发展历程,主要有以下五点体会:第一,推动能人创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必须以弘扬创业文化为先导建厂、办企业、搞经营,是经济行为,更是创业文化、商业文化的物化。没有深厚的崇商意识、不懈的进取精神,就不可能有积极的创业行为,更不可能有持续的创业成功,也不会有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之初,***即以崇商重能的抚河文化为基础,大力培育大气大度、宽容宽松、理智理性、精明精致、诚实诚信的人文素质;大力弘扬敢于冒险、勇于进取,坚韧不拨、奋力拼搏,勇于创新、积极开拓的创业精神;大力营造“以富为荣,以富为能,以富为强”,人人想创业、会创业、敢创业的浓厚社会氛围;在这种创业文化的强力支撑下,全县掀起了全民创业的热潮,***、***等镇更是家家搞生产、户户有作坊,盛况有如浙江温州。“华夏笔都”***,有文化用品生产经营企业123家,带动就业3万多人,并有1.2万人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文化用品销售窗口5000多个。***镇,有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20家,吸纳群众就业超过3万人,并有500多人在外办实业。***镇,有200多人经营钢构网架产业,带动就业8000人。第二,推动能人创企业。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必须以激活创业体制为前提体制是活力之源、创业之基。僵化的体制,育不出巨大的发展热情,形不成涌流的创业源泉。要实现全民创业,把各方面创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一切有利于创业的思想观念充分活跃起来,使一切创业人才的能量完全释放出来,就必须破除体制机制限制,为敢于创业者提供方便,为善于发展者创造条件。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早在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我县就在全省率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能够积极参与谈话。

2、大胆的说出自己对冬天和夏天的观点。

3、让幼儿养成专注倾听,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话题

1、现在是什么季节? 夏天

2、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请喜欢和不喜欢夏天的小朋友各自陈述理由。

幼1:我喜欢夏天,夏天可以吃冰棍。

师:是的,夏天天气非常炎热,吃冰棍能起到一定的解暑降温的作用,但是冰棍不能过多食用,不然会容易刺激肠胃,引起身体不适不利于身体健康。

幼2:我喜欢夏天,夏天可以游泳。

师:对,夏天可以游泳,游泳也可以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还可以提高肺活量,增强抵抗力。但是小朋友必须在大人的陪伴下去游泳。

幼3:不喜欢,夏天很热,太阳很大

师:

幼4:不喜欢,夏天会把我晒黑的

师:

二、谈论话题

1、出示ppt图片(夏天)

师: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出示ppt图片(冬天)

师: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请你们说一说冬天与夏天有什么不同,分析冬天是这样的,夏天又是这样的。

幼①冬天天气寒冷,夏天天气炎热。②冬天白天短夜里长,夏天白天长夜里短。③冬天天气干燥皮肤干要保湿,夏天热皮肤要补水。④冬天要穿厚衣服,夏天穿薄衣服

3、师:在冬天可以做那些事?在夏天我们可以做什么?

幼:冬天可以打雪仗、堆雪人、滑雪、看冰雕、玩冰柱、溜冰

夏天可以游泳、打水仗、吃冰棍、赤脚跑、捉知了、吃西瓜

4、冬天和夏天可以做这么多的使,你们是喜欢冬天还是夏天?(投票)

三、拓展话题

1、师:小朋友有的不喜欢冬天,有的不喜欢夏天,说明冬天和夏天都有许多缺点,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解决?请你们说一说夏天有什么缺点。

幼1:夏天太热了

我们可以开电风扇、空调,出门要做好防晒,戴帽子等。

幼2:夏天有很多蚊虫

睡觉的时候在房间里挂个蚊帐,身上盆一下驱蚊水,衣服上可以贴防蚊贴等。

幼3:夏天食物容易变质

吃不完的东西可以放冰箱里。

2、师:冬天有什么缺点呢?请小朋友说一说。

幼:

(1)冬天太冷了,出门要穿厚衣服,带上帽子和手套

(2)冬天皮肤容易干裂,要擦维生素e

(3)冬天小河结冰,不能下去游泳

(4)冬天下雪,走起路来容易摔倒

3、如果没有冬天会怎么样?

4、如果没有夏天又会怎么样?

总结:

冬天和夏天虽然都有人们感到不好的地方,但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我们要想办法解决冬天喝夏天里遇到的问题,使我们

查看全文>>>

今年11月16日至22日我有幸参加了辽宁省中小学多媒体课件高级研究班的学习。通过七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作为教师,作为面临素质教育在全国全面推行的今天的教师,课件的制作已经是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它将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走上现代化的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走上自主性、主动性,能更加体现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面对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学习知识的多面性、广泛性、自主性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靠一本教案,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产生,所以课件制作方面的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势在必行,更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七天的学习,我有了一些收获与反思。

一、清楚地认识到我省及我市课件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培训第一天,朱建主任谈了我省近三年来课件的制作情况。我省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无论是普及上还是提高上,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全国其他省相比,我们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中,成绩很不理想,连续两届没有入围决赛,只获得三等奖(xx年第八届1名)和优秀奖(xx年第八届3名、xx年第九届1名)。xx年因质量原因未能上报参加第十届大奖赛。从xx年以后,逐年无论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特别是一等奖越来越多,这也是我省的可喜可贺之处。

我从展示的数据上看到,上报的多媒体课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内容不完整,不具有教学性,技术手段运用不多,包装比较粗糙。我省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质量不高,精品不多的原因很多,有体制方面、组织管理方面、宣传培训方面、参赛评价方面等等。作为我们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应该做到指导和评价多媒体课件,以促进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应用。然而,现实中我们教育技术研究人员了解多媒体课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不够,不能对多媒体课件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科学的评价。

而我铁岭市情况更不乐观。身为铁岭人,真感觉脸上无光。xx年以前几乎没有参赛作品,近两年只是参加了省里的课件评比,没有一件上报过国家的课件。就连参加省级课件比赛,也只是二、三等奖居多。我不禁想起了5年前讲的一节省优秀课,当时全省14个地级市50多位教师参与了会议。在会议上看到其它市的课件,做得特别精美,技巧与艺术性真是让我望尘莫及。这种差距一直延续到了今天,都没有改观。我市的课件制作在全省处于底层,它的发展相对滞后。缺乏观念的认识,没有统一的组

查看全文>>>

感谢信,感谢信的写作格式是书信体,下面带来写给感谢信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感谢信【1】

文章正文:

感谢信:感谢信是受到对方某种恩惠,如受到邀请、接待、慰问,收到礼品及得到帮助之后,而表达感谢之情的信函。

格式:1.称谓。

2.说明为什么要感谢。

3.再次表示致谢、问候。

4.署名、日期。

范例:

感 谢 信

xx公司并xx总经理:

首先让我们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

日前,我们中美贸易和投资洽谈会青岛分团正着急为赴美选带什么礼品时,是您总经理毅然伸出友谊的手,xx公司的姑娘们昼夜加班,赶制出一份丰厚独特的礼品,使我们深深感到,xx公司的花边美,礼品更美:xx公司的姑娘们手巧,心灵更美。

让我们再次感谢总经理和xx公司姑娘们的支持和诚挚友情。

此致

敬礼

分团

x年x月x日

感谢信【2】

所有的好心人:

首先向你们表达我的谢意。

我是山东莱芜的赵琳,现在就读于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交通工程专业。

201*年的8月,白血病恶魔降临在了我的身上,对于自身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人间处处有真情,作为普普通通学生的我却因为乐观,上进赢得了大家的怜悯与帮助。在我无助几乎想放弃治疗的时候,是大家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给我筑起了如此庞大的爱心大家。朋友给我送来祝福,学校组织捐款,知情后老师们也纷纷送来了爱心,现在又能得到这么众多好心人巨大的帮助,衷心感谢这么多关心我、爱护我的好心人。

因为你们,我手术资金有了希望,是你们所有人给了我重生的机会。

截止201*年10月17日,大家的爱心已达90万,很感谢大家的爱心帮助。我没有华丽的语言,唯有用这朴素的语句来传达我对所有好心人的感谢。

是你们让我学会了感恩,给了我更多战胜困难的勇气,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一定更加努力坚强去战胜病魔。因为我有对生的渴望,同时也有对未来的向往,在治病的同时,我要好好学习,顺利完成我的学业,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更为将来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再次向所有献出爱心和帮助的人表达我的谢意!

赵琳

201*年10月18日

感谢信【3】

尊敬的各位爱心捐款的爱心人士:

我叫瞿光爱,今年26岁,是一名普通的支边教师,20xx年师大毕业以后报名参加西部志愿者来到太拥小学任教,201*年3月不幸身患尿毒症这一晴天霹雳的消息使我们一家陷入了极度绝望的痛苦之中,在得知我患病的消息后各级各部门领导

查看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