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大班幼儿音乐活动教案 > 导航 >

大班幼儿音乐活动教案,2024大班幼儿音乐活动教案

大班幼儿音乐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 2.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 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录音机、音乐磁带《拉拉勾》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情绪经验,为歌曲学习做好准备。 1.教师: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吗?事情发生后心情是怎样的? 2.教师:当你和好朋友不吵不闹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3.教师: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矛盾,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 (二)幼儿学唱歌 1.教师:示范唱歌曲《拉拉勾》,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歌词内容。 教师:请你们仔细听一听,老师的歌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再次示范唱歌曲,引导幼儿重点关注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教师:你们感觉这首歌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3.教师引导幼儿初步学唱歌曲,注意在唱到切分音符和休止符处,教师要有较明显的动作暗示。 4.教师引导探索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用断顿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轻快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 (三)幼儿按歌词内容创编动作,学习与同伴合作表演。 1.幼儿根据每一句歌词内容,分乐句创编响应的动作和表情。 2.教师引导幼儿不仅注意动作还可以运用表情来表现歌曲内容,重点创编动作:生气、不理睬、翘嘴巴。

活动延伸: 熟悉歌曲后,启发幼儿在歌曲的最后两句做出各种友好的动作,如拥抱、触摸、拉手等。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谱,学习秧歌的基本步伐和简单动作。 2.知道秧歌是汉族的一种传统特色舞蹈,感受秧歌热闹、喜悦的舞蹈特性。 3.乐意主动参与学习和表演活动,体验舞蹈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秧歌舞录像、音乐资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绸带等。 3.秧歌舞图片、十字步图谱、秧歌动作分解图谱

活动过程: (一)看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展出秧歌舞的图片,让幼儿欣赏。 教师:老师带你们去个非常热闹的地方,看看那里的人们在干什么? 2.幼儿自由欣赏图片,模仿动作。 教师:他们在干什么呀?你可以学一学他们的样子。 (二)欣赏《秧歌舞》,了解它是我国汉族的一种传统特色舞蹈。 1.教师介绍秧歌舞,丰富幼儿知识。 教师:有谁知道这种舞蹈叫什么名字?你愿意学一学他们的样子吗? 2.欣赏《秧歌舞》录像,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 教师:老师还带来了这些叔叔阿姨跳舞的录像呢,想看吗? (三)学习《秧歌舞》 1.回忆录像内容,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动作。 教师:叔叔阿姨跳得真好啊!你特别喜欢哪一个动作?请你来学一学。 2.了解十字步是秧歌舞最基本的步伐,结合图谱练习。 教师:学习秧歌舞有一个秘诀,(神秘地告诉幼儿)那就是十字步。 3.幼儿选择动作的分解图谱,自由模仿跳秧歌舞。 教师:请你选自己喜欢的动作,看着图谱来学一学秧歌舞。学会了一个动作还可以换另一个学一学。 4.对于能力差的幼儿给予帮助,还可以建议他们看着电脑视频模仿。 教师:如果你遇到看不懂的,可以问一问其他小朋友或老师,也可以请教一下电脑博士。 (四)自由表演秧歌舞 1.引导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表现。 教师:你学会秧歌舞的动作了吗?谁愿意把自己学会的动作和大家分享一下? 2.请大胆表现的幼儿当小老师,教大家学习动作。 教师:还有谁也学会了这个动作?你们一起来表演给大家看看。没学会的小朋友可以跟他们再学一学。 3.配合道具,集体表演秧歌舞。 教师:秧歌舞会开始啦,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舞起来吧!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将秧歌舞的稠带和手绢花投放至表演区,幼儿继续表演秧歌舞。 创编活动:引导幼儿创编秧歌舞动作,并画出动作图谱,提供给大家模仿。 家园活动:利用网络视频资源,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民族风情。

查看全文>>>

活动设计理念: 海军是幼儿普遍喜爱和崇敬的对象,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倍受幼儿的注目。在前些天的自主性活动中,班上幼儿在一次谈及了我的理想,谈话中,许多幼儿希望自己长大后做一名军人,警察,公安,消防员他们对军人尤为感兴趣。最后,幼儿由海军一直谈到了军舰,手语等问题,有的甚至学起了他们的动作。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该活动是我班主题我长大了的一个延伸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出发,以幼儿自由探索发现为主要方式,让他们在了解海军基本常识的同时感受海军的风采,增强对海军热爱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坚定、有力、雄壮的气氛,唱好附点音符。 2、学习用简单、形象的动作配合歌曲,表现出勇敢的小海军形象。 3、探索学习海军手语,激发对活动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海军、军旗、军舰模型等图片。 2、海军系列片、小海军舞蹈视频。 3、幼儿人手两面小旗。 4、《小海军》课件活动重点:理解歌曲的性质和主要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能较好地演唱附点音符。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在《海军进行曲》的音乐中踏着有力的步伐进入教室。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海军基地,认识一下海军,看看海军叔叔是怎样训练的,你们高兴吗?我们出发吧! 二、看课件,引起对海军的崇高敬意。(《小海军》伴奏作为背景音乐) 1.海军基地到了,看:海军叔叔在迎接我们呢,仔细看看海军叔叔是什么样子的啊,你们认识海军了吗?(出示海军的图片) 2、小朋友想不想参观一下海军叔叔是怎样训练的呀?(出示海军训练图片) 3、海军叔叔开着炮艇每天在海上行驶怕刮风,怕海浪吗?他们表现的怎么样? 4、海军叔叔在炮艇上不怕困难,非常勇敢,他们常年在海上作战,保护者祖国的海疆,你们喜不喜欢海军? 5、如果你是小海军,你会做什么? 三、欣赏歌曲《小海军》 1、小海军究竟会做什么呢?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海军好不好?老师这里有一首歌曲,名字就叫《小海军》,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播放《小海军》的动画) 2、你听到的歌曲里唱了什么?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感觉?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达这种感觉呢? 3、我们再来听一听!你又听到了什么?你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能不能用恰当的动作表达出来? 四、学说歌词 1、根据图片学说歌词,鼓励幼儿创编合适的动作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垫步动作,能跟随音乐舞蹈。 2、感受新疆的欢快旋律,体验跳新疆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 走进新疆ppt、新疆的歌曲、铃鼓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着小车去新疆。(播放ppt)去过新疆吗?新疆有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1、如何去新疆--幼儿讨论去新疆的方法。 2、开着小车去新疆--幼儿探索垫步的要领。 (1)教师示范开小车屈伸(给汽车加油)--脚掌单一垫地(踩油门)--垫步(开车) (2)幼儿说说开车前的准备及开车中脚是怎么动的。 (3)教师再次演示垫步,炎症幼儿说的要点的正确性。 (4)集体尝试模仿开小车(垫步) (5)请个别幼儿示范*请幼儿说说为什么他的小车能够开到新疆? (6)集体再次尝试开小车(垫步)师:新疆很远,小司机可要跟上了。我请铃鼓来帮忙,听到鼓声我们就踩下去代表踩油门。这样,我们就能更快一些到新疆了。 二、新疆葡萄沟摘葡萄。(播放ppt) 1、参观新疆美景*来到葡萄沟,看到最多的是什么? 看,新疆阿姨来摘葡萄了! 2、摘葡萄*新疆阿姨在什么地方摘葡萄 (1)幼儿探索用动作表示摘葡萄。 (2)师生共同创编摘葡萄的儿歌。 (3)师生共同用动作摘葡萄。 *师:这边的葡萄摘完了,要到另外一边怎么办呢?(垫步过去摘) 三、新疆朋友大联欢。(观看视频)新疆的阿姨、叔叔们跳起了快乐的新疆舞。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曲调,学唱歌曲,并尝试用常见的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2、能分辨歌词中勤劳与不勤劳的动物。

活动准备:挂图3号《小朋友的书。美工》磁带及录音机打击乐器活动过程(预设):

1、复习一组学过的关于劳动的歌曲。

复习《勤劳人和懒人》等歌曲。

教师: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唱过哪些关于劳动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可进行集体演唱或请熟悉此歌曲的幼儿单独表演唱,演唱时,引导幼儿关注歌曲所表达的劳动内容)

2、欣赏歌曲,了解歌词含意。

提出欣赏要求:现在我们来听一首关于劳动的新歌曲,听听这首歌曲里唱了什么?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可根据幼儿的需要反复多听几遍歌曲)教师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幼儿欣赏。并在欣赏中,让幼儿说说有哪些听不懂的词句,如:梳妆、说不尽、要靠劳动来创造等,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

(教师要遵照歌曲的节奏型来念歌词,可适当加入一些衬词,如:在雄鸡唱三唱后面加上喔喔喔在鸟儿忙梳妆后面加上叽叽喳)幼儿跟着教师学习朗诵歌词一遍幼儿说说喜欢歌曲中的那些小动物?不喜欢谁?为什么?

3、继续欣赏歌曲,尝试跟唱。

教师弹奏歌曲旋律,向幼儿提出欣赏的要求:乐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再次欣赏,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活泼和有力。

教师示唱,幼儿跟唱。

4.尝试为歌曲伴奏幼儿跟唱,教师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幼儿分组跟唱,并互相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熟悉《挪威舞曲》曲调,初步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2、借助故事情节,结合音乐形象,创编鸭子游泳、嬉水以及大风的动作。 3、在游戏活动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并以此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鸭子、大风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伴随音乐《鸭子走路》进教室。 二、幼儿欣赏音乐: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仔细地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感觉,或者听完后你想到了些什么? 三、教师讲述故事: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了自己听了这首音乐后的感觉,有的小朋友把自己听了音乐后想到的告诉了老师,老师听了这首音乐后,想到了一个小故事:清晨,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来到草地上,走走、玩玩,有的鸭宝宝池塘里去游泳、嬉水,玩得真高兴。突然,天气变了,刮起了大风,鸭宝宝可害怕了,鸭妈妈说:孩子们,别怕,赶快找个地方躲起来,一动不动,大风就不会把你刮走。后来,风停了,鸭妈妈继续和她的鸭宝宝在草地上走走、池塘里游游,玩得很高兴。 四、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联想故事情节,鼓励幼儿自由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师:现在请小朋友再来听一遍音乐,听听音乐的哪里是鸭妈妈和鸭宝宝在草地上、池塘里玩耍,哪里是大风来了,如果你听出来就用动作表示出来。 五、分段欣赏,引导幼儿创编动作,感知乐曲的aba结构。 (1)欣赏第一段,师引导幼儿创编鸭子游泳、嬉水的动作。 (2)欣赏第二段,师引导幼儿创编大风的动作。 (3)欣赏第三段,师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的aba结构。 六、完整欣赏音乐。 师:现在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老师师扮演大风,小朋友扮演鸭宝宝,记住大风来了,一定要一动不动,不然就会被大风刮走。 七、结束活动: 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在草地上开心地玩了一天,现在她们也累了,鸭妈妈带着她的鸭宝宝们回家休息了。(幼儿随音乐,模仿鸭子走路走出教室。)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在玩土豆一家的游戏情境中,尝试进行默念,感知休止节奏。 2.能用语言、动作有节奏地大胆表现。 3.体验节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了解土豆能做成哪些菜肴和土豆的各种营养,会做《土豆一家》的手势菜谱。 2.物质准备:《土豆一家》的ppt

活动过程: 一、复习儿歌《土豆一家》 1.看图片复习儿歌 2.跟随音乐尝试说唱儿歌重点关注:儿化音清晰到位,节奏、动作稳定。 二、吃土豆,感知休止符 1.初步感知游戏方法过渡语:每个小朋友都念的整齐、接得好,接下来老师要带你们做一个游戏,看看怎么做?(播放课件)重点提问: ◆你能看懂图片上讲的什么?(丝儿手心朝外、片儿手背朝外) ◆那么怎么做呢? 小结:把丝儿、片儿吃到肚子里了,嘴里就没有声音了,而用不同的动作变现。 2.分组操作探索发现要求: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儿歌图片,分成男女2组,8个人一组每组好好商量一下先吃一样什么,然后把吃掉的这样东西去掉,一起试一试、练一练,等会儿邀请你们表演哦! ◆交流表现,(根据幼儿选择的出示相应ppt4或5) ◆重点提问:哪组先来? 他们表现的好吗?为什么?你们用什么好办法说的这么整齐的?(吃得这么干净?)小结:哦,虽然不能说出来,但空格在,节拍还在,只是心里数了,这样的话不会乱,也不会丢掉了,行不行?我们一起试一试,别忘了好办法噢! ◆跟着音乐旋律节拍集体用语言、动作表现小结:哦,难不倒你们。原来不管吃掉丝儿还是片儿,我们可以用心理数的方法不说出来,留在这个节拍整齐地表现出来,真能干!接下来老师觉得刚才吃掉一样东西还不够,现在请你们把丝儿、片儿全吃掉,行不行?用刚才的好方法。 3.分组操作探索--吃掉丝儿、片儿 ◆幼儿分组观察图片(吃掉二样东西)探索学习 ◆2组幼儿同时表演,教师做观众,观看并评价。 ◆再次合着音乐表演,大胆用语言、动作表现三、完整表现--全部吃掉 ◆重点提问:全部吃掉,怎么办?(不发出声音,只做动作) ◆完整表现把土豆全部吃掉。 ◆表演--全部吃掉与客人老师pk。

查看全文>>>

一、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激发对幼儿园生活的依恋及争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2、唱出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唱准附点音符。

二、活动准备: 1、有回忆、讨论并学习毕业献词的基础。 2、配套磁带或cd。

三、活动过程: 1、引发孩子学歌的愿望。 师:小朋友要从幼儿园毕业了,我们可以朗诵诗歌、表演节目,也可以唱一首歌表达自己的感情 2、初步感受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老师有感情地弹奏歌曲曲调1~2遍,让幼儿感受歌曲三拍子的旋律,并鼓励幼儿用拍手表现歌曲节奏。 (2)老师范唱,幼儿理解并朗诵歌词。 师:歌里唱了些什么呢? (3)学唱歌曲2~3遍。 3、较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随着歌曲旋律歌唱,注意唱出歌曲的节拍重音。 (2)启发幼儿有感情的演唱。 4、幼儿自由结伴,随着歌曲的旋律,边唱边用优美的动作表现。

查看全文>>>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初步学跳双圈集体筷子舞。 2、通过使用道具,尝试探索筷子舞的舞蹈动作。 3、表现舞蹈欢快、热烈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让幼儿欣赏乐曲,并准备好配套磁带或cd。 2、每人一副筷子(两双一捆,用橡皮筋扎紧,尾部系上绸带),幼儿腰扎红腰带。

三、活动过程: 1、跟随音乐拍手。 2、学习舞蹈动作。 (1)自由创编男、女小朋友的舞蹈造型动作(预备动作)。 (2)探索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师:小朋友,筷子可以在胸前敲,还可以在身体的什么位置敲呢? (3)和老师一起练习在身体不同位置敲击筷子的动作。 (4)看两位教师完整示范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5)男女小朋友分别学习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6)站成双圈(女内、男外),完整地跳1~16小节的舞蹈动作。 (7)听17~24小节的音乐,看教师的舞蹈示范动作。 (8)学做17~24小节舞蹈动作。 3、完整地跳双圈集体舞。 (1)第一、第二遍注意动作合拍。 (2)第三、第四遍,逐步能有表情地跳舞。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为乐曲《朋友来跳舞》伴奏。 2.尝试自选材料做打击乐器,并听辨其音色进行归类。 3.体验演奏自制乐器活动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学会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为歌曲伴奏。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区投放经过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如锅、碗、筷子等。 2.幼儿利用废旧材料与父母合作自制的打击乐器。如纸箱、饮料瓶等。 3.圆舞板、铃铛、响铃等。

活动过程: 一、熟悉乐曲旋律,倾听音乐《朋友来跳舞》。 二、设计用乐器演奏的节奏型。 1.边听音乐边即兴做身体动作。 2.教师归纳幼儿的创造,并带领幼儿做随乐动作。 如:拍手 拍腿 拍手 拍手 拍手 拍肩 教师指挥,幼儿用打击乐器伴奏。 三、分声部练习。 确定一种节奏型,教师担任指挥,根据其节奏特点,进行分声部练习。如:一组为 ,另一组为 等。其他节奏依次类推。 四、乐器演奏。 1.倾听各自选择或自制乐器的音色。 2.持相同音色自制乐器的幼儿集中就坐。 3.确定节奏型,由教师指挥演奏。 4.幼儿间交换乐器演奏,体验各音乐的不同及演奏带来的快乐。

教后反思: 今天的音乐活动我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用多种身体动作和借助多种物品自制的打击乐器自由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体会。因为音乐热情活泼,因为我的引导恰如其分,孩子们格外投入,格外地积极。可以说这时候孩子们的眼中到处都有音乐,他们想唱,想跳,想表现自我。对主要两种节奏型也掌握得较好。充分调动了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

查看全文>>>

大班幼儿音乐活动教案

范文资讯网大班幼儿音乐活动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大班幼儿音乐活动教案,2024大班幼儿音乐活动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