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思想录读后感200字 > 导航 > 思想录读后感

思想录读后感200字

思想录读后感。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在阅读了作品后,我想您对于这个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也许下面的“思想录读后感”正合你意!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思想录读后感(一)

人因思想而伟大,人的全部尊严就在思想,这是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一书中的主线。书中用理一性一来怀疑一切,另一方面指出真理的矛盾。读完帕斯卡的【思想录】,我觉得应该说这本书像是一本作者的随想录,因为它由零散的碎片组成,而这每一块碎片都蕴含一着丰富的内容;但也不乏很多碎片由于过度的零散,以至于让我摸不到头脑。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关于如何看待别人犯错误的想法。帕斯卡说当我们想要有效的纠正别人并指明他是犯了错误时,我们必须注意他是从哪个方面观察事物的,因为在那方面他通常总是真确的;我们必须承认他那方面的真理,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所犯的错误。他对这一点会感到满意的,因为他看到自己并没有错误,只不过是未能看到各个方面而已;人们不会恼恨自己看不到一切,然而人们却不愿意自己犯错误;而这也许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看到一切的缘故,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在自己所观察到的那一方面犯错误的缘故,因为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的。当然,我认为帕斯卡的说法也有所偏颇,因为我不认为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正如我们女孩子经常说,凭着女人的第六感,我认为怎么样怎么样,可这些认为经常被验证是错误的。但是,我认为帕斯卡在这里有一种很独特的思路,即在前提是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的下,肯定犯错误者的正确一性一,但又指出犯错误在于没有全面的看问题,并且把这种现象的产生归咎于人的天然。从思路上讲,这又是一种另辟蹊径的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从内容上讲,我认为这是帕斯卡在从人的本一性一的角度上对犯错误的分析,他不认为犯错误这件事是错误的,而是一种正常的事情;而且他的这番话符合大多数犯错误者的心理,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难道不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吗?

帕斯卡认为,人在这无穷中是有限的,这种有限就决定了人不可能完全认识我们这个世界。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我相信人的认知能力不可能达到这个世界的全部,毕竟活到老学到老不是妄言诳语。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部分,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个世界的某些基本的原则,我们不是主宰者,尽管我们很多时候凭借进化了的头脑极大程度的干预了自然的过程,但是很多人似乎在人类业已取得巨大成就之上有了彻底认识和控制一切的野心,我想这种极左的想法古已有之。但是,我们虽不能完全认识这个世界,但我们至少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中,努力探求这个世界的奥秘也就是说,我们承认自己的局限,但是我们并不悲观。帕斯卡在这里则暴露出了极度的悲观。他说,既然我们与极端有距离,那末人类多了解一点东西又有什么意义呢?假如他多有了一点,他就了解得更高一点。但他距离终极,岂不永远是无穷的遥远吗?

作者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深刻剖析自我,指出人内心的虚无、自欺欺人。如他要求自己伟大,却发现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却发现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却发现自己充满缺点因此他要费劲苦心积像他自己也想别人来遮蔽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使他看到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于是充满缺点而又不承认缺点它在缺点之上又增加了一项故意制造缺点作者指出发现指出确定并没有伤害我们,反而对我们是好事,它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但由于自一爱一的存在,是我们在不同程度都有对真理的反感。所以正是这种恶劣的娇气,才迫使那些必要责备别人的人采取那么的曲折委婉,以免激怒别人。一定要缩小我们的缺点,一定要做的好像要原谅我们的我的,并且在其中要搀杂进去称赞以及一爱一护与尊重的凭据。作者尖锐的指出人不活在当下。我们不满当下,把一切给予我们并不知道的未来。假使我们检查自己的思想,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完全被未来占有。现在永远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都是手段,唯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生活着,我们只是在希望着生活;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能够幸福,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幸福也救不了避免了。

不得不说帕斯卡尔真是个论说的天才,自圆其说的能力真的很高!他的表达思想的才能异常出色,对于思想表达笨笨的我,帕斯卡尔表达思想的手段非常值得我学习。虽然帕斯卡尔的观点有很多是我所不认同的,但是也有很多见解令我叹服、令我沉思。帕斯卡尔的发现能力和逻辑能力让我惊讶,帕斯卡尔的语言变化万端且出神入化,尤其是对我这种不善于言谈的人来说,帕斯卡尔的语言让我受益匪浅。读【思想录】最能让我有收获的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思想。思想有超越一切的力量。任何欲禁止思想的举措都是徒劳的。除了吃喝玩乐、追名逐利、人云亦云外,人还有超越这些的思想之存在,还有追求完美之探索,还有任监禁、一槍一杀、失败、穷困和软弱所不能侵蚀的一精一神尊严。这是人类有别于其他万物的伟大之处,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目的所在。

帕斯卡说,人不过如一根脆弱的苇草,但他是一根能够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来自思想。尽管这个学期把他的这本思想的语录半知不解的看完,但是也颇有一些收获和想法:在书中我强烈的感受到西方哲学对人内在一精一神生活的反思,强烈的要求认识自己的那股劲!人认识自己是既幸福的又痛苦的。

思想录读后感(二)

人因思想而伟大,人的全部尊严就在思想,这是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一书的主线。书中用理一性一来怀疑一切,另一方面指出真理的矛盾(帕斯卡尔方法论)。

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中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不需要整个大自然,一点水一口气就能要我们的命,但相对于大自然,我们知道我们就要死了,以及我们对大自然的优势,而但自然却一无所知。

人的思想记忆是必要的因为偶然的机会引起思想,偶让的实惠也会注销思想。我们正在记录我们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它却逃走了。这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脆弱。可对这一事实的认识难道亚于逃走的思想吗?这也是作者反复论证的人的伟大与脆弱。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人时代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会认识到自己的可悲。认识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我们之所以可悲,却是伟大的。可被是从伟大中得出结论,伟大是从可悲中得出结论来的

作者指出人的内心是最大的矛盾体。如人的最大卑鄙就是追求光荣,然而这一点本身又正是它的优越行最大的标志我们是如此的狂妄,以至于我们想要我们想要为全世界所知,甚至于为我们不存在的以后的世界所知:我又如此的虚荣,身边五六个人的尊敬就会使我们欢喜和满意了。

作者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深刻剖析自我,指出人内心的虚无、自欺欺人。如他要求自己伟大,却发现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却发现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却发现自己充满缺点因此他要费劲苦心积像他自己也想别人来遮蔽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使他看到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于是充满缺点而又不承认缺点它在缺点之上又增加了一项故意制造缺点作者指出发现指出确定并没有伤害我们,反而对我们是好事,它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但由于自一爱一的存在,是我们在不同程度都有对真理的反感。所以正是这种恶劣的娇气,才迫使那些必要责备别人的人采取那么的曲折委婉,以免激怒别人。一定要缩小我们的缺点,一定要做的好像要原谅我们的我的,并且在其中要搀杂进去称赞以及一爱一护与尊重的凭据。作者尖锐的指出人不活在当下。我们不满当下,把一切给予我们并不知道的未来。假使我们检查自己的思想,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完全被未来占有。现在永远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都是手段,唯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生活着,我们只是在希望着生活;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能够幸福,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幸福也救不了避免了。

作者的一些独特思索也给带来不小收获,如强力是世上的女王,指出法律仅仅是法律,和正义没关系。人们服从多数是强力的作用。再如作用的原因欲念和强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根源:欲一望形成自愿的行为,强力形成不自愿的行为。赤一裸一一裸一的透彻过瘾!比起那些长篇大论抢夺了。

在书中我强烈的感受到西方哲学对人内在一精一神生活的反思,强烈的要求认识自己的那股劲!人认识自己是既是是幸福的有时痛苦的。就是笛卡尔那句读好书就和作者进行反复的对话,好一爽啊!

思想录读后感(三)

帕斯卡尔在科研和读书的间隙,把思绪随时写在纸条上,整理起来,便成了思想录;

我在暑假闲思游荡的时候,把每一点思考都敲打在电脑上,发表出来,就有了博客。

我这样比较,并不是想抬举自己,而是因为我写博客,帕斯卡尔写思想录,都不是刻意的,它都出于人一性一的本能,那就是会思考。人永远不能停止思考,否则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

血缘让动物世代交替,而思想却让人类一脉相承。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帕斯卡尔说,人因为思想而伟大。我们广泛的阅读,就是吸取或是交换思想的一种形式。年轻的人,通过获取或继承先辈的思想遗迹,然后才知学问之大,才会有提升和成熟。

帕斯卡尔教导我写作的原则,那就是文如其人。写作,就是表达自己,求一个真字,真实所以感人。写作不能放弃自己的风格,必须要坚持到底。帕斯卡尔首先是数学家,物理学家,所以他的随笔总是简练而又一精一准。是人生阅历,一性一格习惯成就了他的文风,这并非一般人所能模仿的。又比如张晓风是一个幸福的人,所以她的笔调温和柔美。两个截然不同的风格,却都是受欢迎的,因为他们都一操一守了文如其人的规则。写作是一扇窗口,可以让别人了解你,然后喜欢你。可如果你做作了,是虚伪的,谁愿意与你交朋友呢?

我曾经犯过这方面的错误。是在写话题作文【孤独】的时候。在这以前我接受过很多话题作文的熏陶,怎样开头,怎样强调,怎样讨巧,怎样举例子等等。我十分辛苦得把那篇文章写完了,然而那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篇文章,我觉得他十分别扭,看得我一毛一骨悚然。不仅如此,许多认识我的人都不觉得好。是功力心吧,它让我放弃了太多自己的东西,以至于成为了文字的堆砌。诚如书中说的,不能为了对称而做假窗户不知怎样正确地讲述,就不应该摆出正确讲话的样子。一精一心的模仿,也许不如坚持自己粗糙的风格。

写作是这样的,做人恐怕也不外乎于此。

帕斯卡尔教给我的第二样东西,就是关注人。【思想录】这整一本书,就在关注人一性一。许多时候我知道的仅仅是人应该怎样,为了整个集体,人该培养哪些品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它让我更清楚的看清了个体,人的本能本一性一。它天生具备的丑恶和善良,高尚和平庸,一操一守和欲一望,宽容和自私等等。也许清晰地剖析下来,我们会更加容易的理解一些浅陋的行为,它们不过都是一些人一性一的需要。这样,我们会更宽容地包容和接纳他们。

玖了【思想录】,多多少少对我有一些启迪。我想我会一如既往的热一爱一生活,热一爱一读书,热一爱一思考。

F132.cOM更多读后感小编推荐

《随想录》读后感



巴金先生逝世后的第二天晚上,电视台在播放一个巴金专题节目时,出了一道征答题,问:(1)《家》、《春》、《秋》,(2)《寒夜》,(3)《随想录》,观众印象最深(或最喜欢读)的是哪一种?那节目结束之前,荧屏右下方显示出观众反馈的统计结果:《家》、《春》、《秋》占了百分之六十几,而《随想录》仅得百分之十几。这可以理解。《家》、《春》、《秋》问世最早,又得戏剧、影视剧演播之利,早已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无怪乎在这项征答中,要“遥遥领先”于《随想录》以及《寒夜》了。近日,91岁的贾植芳先生给出的却是另一种答案,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个人最推崇的还是《随想录》,“很多人都将‘文革’期间所发生的错误推在别人身上,李先生(即巴金)没有,他体现了自己的真诚,这本书的价值很大,将传诸后世。”贾老的这个答案,正与巴金先生自己的想法相似,1998年巴金曾对新华社说过,他一生没写什么东西,只写了《随想录》这一部作品。笔者的第一选择与贾老相同,也是《随想录》。理由能说出几条,其中的一条是:《随想录》中一以贯之的“真诚”——说真话的真诚,反思的真诚,自我解剖的真诚,自我忏悔的真诚。在“文革”的十年中,巴金历尽种种劫难,这种“受难者”的身份,能用来作为一种自我标榜的资格,甚至当作利益索取的资本;——事实上,这种“资格”和“资本”,确有不少人相当充分地利用了;——而对巴金而言,如果要说“利用”的话,他是作了相反的“利用”,用他自己在十年浩劫中的切身经历,来反复地反躬自问、自责、自省。他不只一次说,在“文革”中自己“中了催眠术”,“喝了迷魂汤”,是个“奴在心者”。他痛切地说:“总结(‘文革’)十年经验的时候,我冷静地想:不能把一切都推在‘四人帮’身上,我自己承认过‘四人帮’的权威,低头屈膝,甘心任他们宰割,难道我就没有责任!”在《解剖自己》一文中,他甚至作了如此犀利的解剖——“在那个时期我不曾登台批判别人,只是因为我没有得到机会,倘使我能够上台亮相,我会看作莫大的幸运。我常常这样想,也常常这样说,万一在‘早请示、晚汇报’搞得最起劲的时期,我得到了解放和重用,那么我也会做出不少的蠢事,甚至不少的坏事。当时大家都以‘紧跟’为荣,我因为没有‘效忠’的资格,参加运动不久就被勒令靠边站,才容易保持了个人的‘清白’。使我感到可怕的是那个时候自己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况,没有掉进深渊,确实是万幸,清夜扪心自问,还有点毛骨悚然。”这种“清夜扪心”的自我解剖和灵魂拷问,笔者读之不禁怦然心动,而且也为之汗颜。巴金本来似乎无须也不该来做“忏悔者”的,然而恰恰是这位饱尝苦难的老人,在世人面前敞开心扉,做了最为真诚、痛切的忏悔!结果是:真诚的巴金赢得了世人的敬意,被人们视为“知识分子的良心和良知”。巴金是一面“镜子”。面对这面“镜子”,会照出我们自己的行状乃至隐秘的灵魂,就看我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以及像他那样的真诚。数月前的一个深夜,笔者无意间摁到某地卫视的频道,正在播一档谈话节目,两位学者嘉宾侃侃而谈,语词慷慨激烈,其谈说的内容,一言以蔽之,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是最愚蠢,最无耻的”(笔者在其中一位学者的某本书里,还看到另一个断语:“最下流”)。这种“所向披靡”的批判,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整体性的“宣判”,那么两位学者阁下自己又置身于何处?令人称赏的是,年轻的女主持人在节目最后也问了这样意思的问题:假如中国知识分子都是这样的,那么您二位呢?笔者连忙竖起耳朵,恭听学者如何应答。学者的答词有点“绕”,但意思还算明白:他们是不在其中的。哦,他们是“出污泥而不染”呵,无怪乎他们能毫无挂

随想录读后感


随想录读后感(一)

在起笔之前,我想说:我并未完全看懂这本书,到目前还没看完。因为巴金先生要求我写一真话。既然巴金先生将心交给读者,把写作当成与人交流,那么我就要延续他的道路。如果连真话都不敢说,那就等于白看此书。

很多人将此书认为是对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回忆,可像我这样的人对这段历史能有多少了解呢?我只看到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与我触膝而谈。

随想,也许就是随便想想罢了巴金先生就是从随便谈谈开始解析自己,重新审视自我。从无标题到有标题,从无计划到有计划,从初醒到清醒,从随想到探索,渐渐写成了这本启示世人的书稿。我看到他始终摆脱不了过去的一陰一影。为了净化心灵,不让内部留下肮脏的东西,他拿起笔一次次解析自己,获取心灵的慰藉。

与这位老人对话,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每天一点点地看,像蜗牛一样慢慢爬,可我没有背着重重的壳,因为那一切压力由先生承担。

他每写一篇,那些不曾愈合的伤口就流一出脓血,挤出它们必须经历苦痛。对于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要是我这样的人早已经麻木了,变成一个木鱼随人敲打都能发出声音,腔调自然是一个味道。

【随想录】感觉像是【忏悔录】,我也看到巴金先生将卢梭当作老师,学习他的真诚。他推崇将心交给读者,敢于说真话。鲁迅先生是旧社会里的呐喊者,那巴金呢?在风雨过后,一位真诚的呐喊者。当很多人淡忘过去,胆怯得躲在心的炼狱里,一直庆幸毒火已不在燃一烧。可先生不一样,他无法将罪恶推脱得一干二净,而是将埋在心里,积累十年的怨恨与悔悟留给世人。他像一个对社会主义虔诚的信徒,将自己不断剖析,让鲜血流淌在历史的缝隙里。让这段错误的历史为后人留下借鉴。

如此压抑,如此沉闷,每次阅读,总感觉先生的眼里含一着苦泪。他以自己的方式来回归纯真。

在我狭小的视野里,究竟有多少真诚的人像巴金先生那样?那么这个社会呢?应该有一些吧。至少巴金的读者是坦诚的,是可以说真话的。

在书本里,巴金先生去了一些地方,见了一些人,也想到了另一些事与人。我有时徘徊在巴金先生门前,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是一件难事。在他面前我感到惭愧,懊恼曾经的假话,为此难受。我迟疑着,因为做个敢讲真话的人太难。

我想:社会上缺乏像先生那样的作家。谁曾是在乌云密布的旧社会里,刺破天际,打破沉寂呢?是那些作家,握笔与恶魔作战。还记得鲁迅先生竭力呼唤猛士,激起国民觉醒。

在当今提倡诚信,建设和谐社会的时期,更加需要一批人来提出意见,指出得失与利弊。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挤出一些时间,来认清自己,审视自己,完善自己。

在我的日记中,每一个字将成为一滴水,洗净心中的污垢。

我没有资格再写什么,因为我还得继续阅读。巴金先生是我的领路人,我将试着沿着他的足迹来遨游书海。

每本书有它存在的意义,那便是一本好书。能将自己的思想赤一裸一一裸一地展现给读者,那便是一位勇者。

随想录读后感(二)

作为80年代后的一代,我对于文革的认识从来都是很模糊,都是从父母的只言片语中才有了很少的了解。从来不觉得那个十年与我们经历的任何一个十年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甚至经常开玩笑般的说,反正现在也不是文革时期,说什么也没有人管的!总之是谈起了那个十年动乱总是没有所谓动乱该有的沉重。也就是一些红卫兵到百姓家里读一下一毛一主席语录;学生都不用上课,就是在搞运动;上大学不用考,直接来保送工农兵大学生(高考前我都羡慕过那个时候)。

前几天读了巴金的晚年作品【随想录】,我对文革有了崭新的认识,多了我以前所没有感到过的沉重和压抑。在序言中,巴金写了自己在十年牛棚的生活后急切的倾吐的心情,语言不是很尖刻,却有一种泣血的感觉。他说自己明明记得自己曾经由人变兽,十年关牛棚的生活可以说把人变成了兽!巴老在终于恢复成了人以后,挣扎着拿起了沉重的笔继续写着表达了心声的滴血的文字。虽然道路仍然是艰辛,但是总算是有了坚持下去的可能。比起来那个十年,什么能算是挫折呢?我只是在电视里面见过那种头上戴着高高的帽子,胸前挂着着写有罪名的牌子。但是在这个十年里面,巴老一定是经常被拉去作为批斗的对象,承受着子虚乌有的罪名。这个痛苦应该是我们这些没有见过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的。

【随想录】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怀念萧珊那个部分。作为从读者变为妻子的伴侣,萧珊从来都是对巴金表示全面的支持,从未红过脸和吵架。甚至在十年的时候,她想通过把罪名转移到自己身上来排解巴金的窘迫。就是这样一位贤妻,最后在十年动乱的时候是什么结果呢?由于李先生(萧珊对巴金的称呼)做了坏事,成了臭老九,她也跟着成了臭婆一娘一。默默承受着劳动、学习、写检讨,承受着斥责和侮辱一性一的示众,还有连先生都不曾经受的铜头皮带。期盼着自己先生有朝一日能够沉冤得雪,决心一直陪在自己先生的身边。就是这种只能共患难的日子都不能长久,长期的一精一神折磨使她患了癌症却因为历史问题得不到治疗,最后终于怀着不能亲眼见到先生昭雪的遗憾孤独的离开人世。这一切,都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吧。那个十年人不像人,如果那个时候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有现在在么密切的话,美国一定会斥责我们中国丧失人权吧?其实,有知识就是走资派吗?那么我们国家科教兴国的政策不是会让那些资本主义国家高呼万岁?我一直都不明白为什么那么明智的一毛一主席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也许真的是身边的一奸一佞蒙蔽了他的双眼。后来的平反也就说明了主席还是很明智的。我说这些话的时候就想像自己要是在文革的时候会是什么下场,也许也就一起进了牛棚吧。

关于萧珊的部分是我觉得对于巴金来说意义最重大的部分,还有一些是我也很有感触的,最主要的就是文革对人一性一的泯灭。对于自己曾经的亲人朋友,一但是给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就不再敢接近,就此断绝联系。小狗包弟那篇文章我没有看完,因为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人做不到的狗都能做到,但是一只单纯的小狗却得到的是那样的结果,真的让人不忍心继续看下去,当人还不如动物的时候,那是什么世界!统治者和走狗是禽一兽不如,受迫害者是行一尸一走肉。一片肃杀的景象。文革,文革,说到底就是十年的动乱换来了二十年的倒退。到后来能够允许用动乱来形容这个事件足以说明事件的严重程度。一般的小的过错是可以掩饰过去的吧。

书里提到老舍的死,以及【望乡】的有关内容。每一个内容都不是随便说的,都是作者的心声表露,是对一段痛苦的回忆,虽然痛,但是却不曾忘记,不再回避。

整本【随想录】里面说的提到的大多数都是与文革、良知有关的话题。都是值得读者思考的问题,这五个集子是巴金留给读者的伟大的一精一神财富。

随想录读后感(三)

看了巴老的【随想录】,读了【怀念萧珊】、【望乡】等若干篇,胸中沸腾的气泡已经快要漫溢了,眼睛看不清楚字迹,脑海中只充满着一种复杂的情感,那是面对一位巨人时的尊敬、仰慕、钦佩、共鸣

玖他的随想录,思维跟随他的思维,他带领我体验我无法体会的事件,他坚持着他的写作原则和唯一的技巧:用心写作。他的一生,仿佛一碗放过所有调料的面条,他吃了一辈子,而我们也只能一根一根地吃才可能稍稍分享一些他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想,我们是可以理解他的,这不是我们的狂妄,而是他的仁慈和伟大,他这101年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为读者工作、服务,用他的心、灵魂和生命,如果我们还不能说我们理解他、了解他、懂他,那么我们就真的是连禽一兽都不如了。

表达他最真诚的感受,表达他的一切,他的人生是用文字累成的,没有文字就没有巴金,一般人由细胞组成,而他却是用由灵魂的文字组成的巨人。他拥有的是一般人见了就惭愧地无地自容的灵魂。

【随想录】,我不知道要用几次才能勉强自己的一精一神承受那样的痛苦。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官都怕听真话,接受事实真相是要有极大的超越自己一般承受能力的勇气的,而且那勇气必须在短时间内仓促生成、拔地而起,何其困难?

我仅仅是在阅读别人的真实生活,就这样无法承受,可见,我要走的路不是普通的长,我要建的楼不是普通的高,现在唯有勤勉勤勉再勤勉,除了埋头疾追没有任何方法。他的痛苦我们无法减轻,那么就让他的痛苦成为教诲我们的导师吧,愿他的作品和灵魂的价值里也有我们的一分贡献,我们愿意为他的一精一神所净化而后蜕变成长,以此来纪念一个真正的巨人曾经存在,现在存在,将来永远存在。

季羡林随想录读后感


季羡林随想录读后感

自从认识了几个字,读了几本书,走了几里路,我便开始思考人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可那时候小,没经过世事,自然也就没有答案。今天,当看到季羡林随想录时,又勾起了我心底沉睡的思考。

季羡林说,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当看到这句话时,我顿悟,终于找到了一种完满的答案,能够解释所有人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答案。但他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归结于有没有责任感,这一点我的理解又跟他有所不同。我认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

若论一个普通人的存在,放在小小的一辈子里,局限于这狭小的时间与空间里,或许很难明了我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亦看不出我们对于人类发展所做的贡献在哪里。但如果是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环节,一段链条,或者是接力赛中的一段路程呢,我们的存在明显就具有了不可或缺的意义与价值。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平凡的,谈不上为社会做了多大的贡献。但作为一个社会人,他必然与周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每一种联系又都会产生相应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不可否认,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都有它自身的意义。这就是一种传承,一种人类文明的进化方式,最终形成一股推动人类不断发展的默默的力量。我觉得这就是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季羡林还说,这个道理不是很多人都能够明白的,他们都活的浑浑噩噩,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但我要说,明不明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使不知道意义何在,就像广大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人,还有我们,每个人都同样努力的活着,关于生命的责任并没有被推卸掉,我们都承担起了本该承担的一切,完成了人生的接力赛,怎么能说是没有价值的呢。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主要力量。这当然包括了所有的人,好人坏人,平庸的人,杰出的人等等,他们都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或多或少的作用。好人自然受到推崇,被作为社会道德的典范;而坏人则作了反面教材,教会了人们什么事情是错的,是不能去做的。平庸的人和杰出的人也都创造了社会价值,只是按照现代人的标准,价值的大小不一而已。

总之,我认为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与价值。

随想录读后感精选


范文资讯网相关栏目推荐:“随想录读后感”。

读书对读书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很多人在阅读了作品这本书后,被他的故事情节所感动。此时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写一篇读后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撰写出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我们的范文资讯网小编特意搜集并整理了随想录读后感,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随想录读后感【篇1】

若想文笔、思维双提升,看这本书就够了。

下午,我在咖啡馆等女儿跳舞,一边无聊地喝着咖啡,一边随意翻着一本刚刚入手的《琼美卡随想录》打发时间。可是,随着书页在指尖的滑动,我渐渐沉浸在这本精致轻巧的小书中,仿佛自己是个多年的寻宝专家,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宝藏,贪婪地要把每一个宝贝都争分夺秒地塞进脑袋里,生怕别人抢了去。

似乎说得有点夸张,但这的确是我翻开这本书之后的感受。这是一本散文集,作者是木心。对于木心,我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著名画家、诗人,曾定居在纽约。听说他是个极有思想极富个性的艺术家,属于大师级人物,但他的作品读起来却不太容易理解。我只是怀着一种好奇购入的这本书,初读时虽然正如大家评论的那样,有些文章如果不读上几遍,基本不知道他在讲什么,思维的跳跃性非常强,而且看似好像没有明确的主题,只是书写了自己灵感迸发时的一种独特感觉。

但是,我还是被木心先生的文笔和思想深深地吸引了,读这本书的文字就如同冒险品尝了一次罕见的山中野味,新奇、忐忑、别有情趣……当然,同时,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阅读水平的薄弱和文学功力的不足,对大师的作品只能在山脚下仰望,努力踮着脚也只看到了几处朦胧的“风景”。

随想录读后感【篇2】

嫉妒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应当团结的人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亦是敌视的心理状态,故一旦放任即可能产生嫉妒心,它让人感受到难过的滋味,严重时,人自然会产生恨的情感。

回想我们身边很多悲剧的发生无不是由于攀比后产生的嫉妒心所致。更有意思的是,一般人们嫉妒的对象总是自己身边的人,而不是与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嫉妒心也正是近年来同窗之间发生凶杀案的罪根。

试想:如果是不认识的同龄人一夜成名,红遍大江南北,人们要么羡慕一下,要么随意发一番感慨了事。但如果这位名人是自己的同学或者身边的同事,恐怕心如止水的人会有,但应该不多吧,绝大部分人心中的潮水一定汹涌澎湃,严重的甚至巴不得自发一场海啸,将自己不想看到的一卷而空。

嫉妒是人之本性,正如木心先生所说,它是不知道休息的。个人认为,嫉妒心不是不可有,但应适度。轻度的嫉妒心可以引领自己“见贤思齐”,帮助自己提升能力和水平。但嫉妒心过重不但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也应该算是一种心理问题,如若不能通过健康的教育或自我调节控制好,最好还是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辅导,否则它就会如泛滥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随想录读后感【篇3】

看了巴老的《随想录》,读了《怀念萧珊》、《望乡》等若干篇,胸中沸腾的气泡已经快要漫溢了,眼睛看不清楚字迹,脑海中只充满着一种复杂的情感,那是面对一位巨人时的尊敬、仰慕、钦佩、共鸣、

读他的随想录,思维跟随他的思维,他带领我体验我无法体会的事件,他坚持着他的写作原则和唯一的技巧:用心写作。他的一生,仿佛一碗放过所有调料的面条,他吃了一辈子,而我们也只能一根一根地吃才可能稍稍分享一些他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想,我们是可以理解他的,这不是我们的狂妄,而是他的仁慈和伟大,他这101年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为读者工作、服务,用他的心、灵魂和生命,如果我们还不能说我们理解他、了解他、懂他,那么我们就真的是连禽兽都不如了。

表达他最真诚的感受,表达他的一切,他的人生是用文字累成的,没有文字就没有巴金,一般人由细胞组成,而他却是用由灵魂的文字组成的巨人。他拥有的是一般人见了就惭愧地无地自容的灵魂。

《随想录》,我不知道要用几次才能勉强自己的精神承受那样的痛苦。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官都怕听真话,接受事实真相是要有极大的超越自己一般承受能力的勇气的,而且那勇气必须在短时间内仓促生成、拔地而起,何其困难?

我仅仅是在阅读别人的真实生活,就这样无法承受,可见,我要走的路不是普通的长,我要建的楼不是普通的高,现在唯有勤勉勤勉再勤勉,除了埋头疾追没有任何方法。他的痛苦我们无法减轻,那么就让他的痛苦成为教诲我们的导师吧,愿他的作品和灵魂的价值里也有我们的一分贡献,我们愿意为他的精神所净化而后蜕变成长,以此来纪念一个真正的巨人曾经存在,现在存在,将来永远存在。

随想录读后感【篇4】

自从认识了几个字,读了几本书,走了几里路,我便开始思考人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可那时候小,没经过世事,自然也就没有答案。今天,当看到季羡林随想录时,又勾起了我心底沉睡的思考。

季羡林说,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当看到这句话时,我顿悟,终于找到了一种完满的答案,能够解释所有人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答案。但他把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归结于有没有责任感,这一点我的理解又跟他有所不同。我认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

若论一个普通人的存在,放在小小的一辈子里,局限于这狭小的时间与空间里,或许很难明了我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亦看不出我们对于人类发展所做的贡献在哪里。但如果是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环节,一段链条,或者是接力赛中的一段路程呢,我们的存在明显就具有了不可或缺的意义与价值。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是平凡的,谈不上为社会做了多大的贡献。但作为一个社会人,他必然与周围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每一种联系又都会产生相应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不可否认,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都有它自身的意义。这就是一种传承,一种人类文明的进化方式,最终形成一股推动人类不断发展的默默的力量。我觉得这就是人生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季羡林还说,这个道理不是很多人都能够明白的,他们都活的浑浑噩噩,一无意义,二无价值。但我要说,明不明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使不知道意义何在,就像广大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人,还有我们,每个人都同样努力的活着,关于生命的责任并没有被推卸掉,我们都承担起了本该承担的一切,完成了人生的接力赛,怎么能说是没有价值的呢。马克思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主要力量。这当然包括了所有的人,好人坏人,平庸的人,杰出的人等等,他们都对人类的发展起到了或多或少的作用。好人自然受到推崇,被作为社会道德的典范;而坏人则作了反面教材,教会了人们什么事情是错的,是不能去做的。平庸的人和杰出的人也都创造了社会价值,只是按照现代人的标准,价值的大小不一而已。

总之,我认为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与价值。

随想录读后感【篇5】

我想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造反、颠沛流离……这些对我们来说都太远了吧!但偏偏有两个人在不经意间将那场浩劫拉到我面前,一位是余秋雨,另一位就是巴金。

当一个儒雅、高尚的知识分子被侮辱、被折磨、被损害……时,这个世界干了些什么!最先剥夺的是过去的荣誉,然后是最起码的人格尊严、再然后就是生存的自然权利。当年老体弱的巴金强迫去高强度的劳动,当应家境紧迫巴金被迫求人,当过去好友揭发他的“罪行”,当巴金被阻止见临终的妻子最后一面……但这他都熬过来了,世界没将他压垮,病魔没让他屈服。

我找不到当这一切都过去后他有什么理由不去抱怨,甚至报复曾经让他万劫不复的卑鄙小人。但他做到了,磨难与痛苦没有让他的心灵受污,反而将他的灵魂打磨的晶莹剔透。他坦诚,他率直,他真正做到了以德报怨。一个干净的灵魂占据着他已经被病痛掏空的身体,但他圣洁的光芒却辐射到每一个接触他的人。

现在这可灵魂终于自由了,我在厚实、质朴的书页中看到了他的背影。

随想录读后感【篇6】

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在父母的无限期盼中成长,我们被期“成功”。而“成功”是什么呢?古往今来,“成功”在大多数眼里无非就是获得金钱、地位、名誉。作文然而,这些作为身外之物,岁岁年年,年年岁岁地绑架了人类最真最纯的自然情感,绑架了生命本身,我们要透过它们拨云见日地看到真正的人的本质就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被这些物质的东西牵绊,或忧愁、或焦虑、或撕心裂肺,被折磨得体无完肤依然不松懈,不放弃。这种追求的毅力当然是值得肯定的,但退一步想,人生如此短暂,又为何总是自寻烦恼呢?古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退居田园,躬耕创作,难道不算成功的人生吗?

“成功”二字,不应该是我们给它定义的那么俗气,它应该是一种形而上的,是一种心态,你认为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成功可以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可以是具有一种乐观开朗的心态,也可以是夫妻在粗茶淡饭中的不离不弃…….

随想录读后感【篇7】

《随想录》是些很沉重的文字,朴实的像冬天里北方的乔木,没有一丁点绚丽,甚至绿色都没有一片。浮躁时读他,听到的只是些絮絮叨叨,不着边际,决不会有丝毫美的感觉。这本书,只适合在,夜深人静大家都睡下时、清晨世界尚未完全醒来时。静静的读,听到的是他低低诉说,诉说着过去的一个个春夏秋冬、一场场暴风骤雨、一片片风和日丽。我深深的被它吸引,惊异于我这只二十几岁的灵魂居然不时的和他产生共鸣,我知道为什么。其实我也是一个习惯了反省的人,行李箱里累集的那一大堆日记,就是的见证。呵呵,想想我的所谓日记是不适宜称之为“日记”的,或许称之为“随想”更为妥当,它们都是随感而发,时断时续,并没有每日的特征。

《随想录》在几年前就读到了它的单行本,记不清是那一集,只记得封面好像是一个雕塑的头像,枯槁茫然的那种。震惊于一个年过古昔的老人,却在解剖自己的灵魂,深刻而残忍,很难过,没敢买。当时我也正处在一个很无助的阶段,反省是那段时间里的主要内容,我恶狠狠的剖析自己,现在还记得那种苦楚,很痛。那段时间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写完后就封存了,直到现在都没敢重读,想着也许要到几十年后才敢去读它。但我记住了巴金和他的《随想录》,想着哪天肯定要买它读它。

转眼几年过去了,又发生了好多事情,但生活主旋律还是越来越主动的,虽经历了些个悲欢离合、好聚好散,但我对自己的满意度还是有所上升的。说实话,巴金的名号,和很多人一样,很小就晓得,但他的作品,确实没有读过多少,《随想录》是我第一次真正读巴金,我感受的到他伟大的人格,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赞美(我的文字一向藐视任何华丽辞藻的堆砌,这几个字出自真情实感)。

《思想与性情》读后感


《思想与性情》读后感

文/谢雅星

闲时阅读陆永建的新着《思想与性情》,早就知道他是个文章高手、摄影奇才。看了第三辑《砚边闲谈》14篇艺术评论后,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没想到他还精通书画艺术,真是个遗世大才。想来惭愧,我爷爷是乡下秀才,一手好字,我父亲也跟着学了点儿,家乡每逢喜庆丧事,都请他们挥毫弄墨,可我愣着就是没学会,可能是兴趣不到位的原因。

最喜欢的还是第一辑《永恒的飞翔》,该辑文美境美,思想之深,性情之实,入世出世演绎感悟,为我不及,真应读而拜之。因为也有个严厉的爷爷熏陶了我的诗词格律,因此喜欢《我的爷爷》;后街是个社会,于童年却真是个娱乐好场所;成由勤俭败由奢,如今捡起来说了,《走进承德避暑山庄》两年多前就讲到了教训;晚上睡时,《感觉是否可靠》让我颇感惊悚;可惜啊,金骏眉因为北京法院的判决被褫夺了地标,兄弟阋于墙两败俱伤;到了浦城县城入口看见了匡山四贤雕塑,才知道《苦斋记》的出处浦城真是个文化富矿啊!

《行走与思考》是第二辑,可以说是个感悟小集,只麟片爪,短小精悍,前14篇讲现象,中间7篇讲辩证,后8篇讲景致,之前我不太明白的是最后一篇《思想》,好象文序结构上很突然,现在想来是不是对前29篇的总结与思考?很喜欢《孤独》,可能我终其一生,都是孤独的行走者。我在西藏工作的很长一段时间,心灵的孤独是无以言表的,我想永建兄能理解。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孤独,它使我们冷静、清醒地思考我们在人生之中所遇到的问题,谢谢永建兄,这篇美文说出了我很多心声。

其实,在阅读《思想与性情》之前,我承认对永建兄的了解和理解还不够深入。多年的人生经历,总结对人事的感悟,明白这个世界充满了辩证,所以这本书很有教益。永建兄思想深邃不复杂,性情朴实且善美,斯世称为兄当以同怀视之。


思想的星空读后感


思想的星空读后感范文一

似乎每一个假期,学校都回布置读书的任务。在老师的建议下,我终于在寒假里把周国平的散文文化陶冶卷读完了。

之前周国平这个名字,很多人都觉得陌生。倒是和他一字之差的周和平老师更有些知名度。读他的文章可以发现周国平老师是一位典型的读书人,著书立说和翻译外国哲学著作似乎就是他工作的全部。他的书或是文章,无非两个方面:散文随笔和哲学论著。前者描绘了一个文人的精神家园,后者反映了他的学术生活。我读到的,自然是他文人的一面。

周国平说:一个人越是珍视心灵生活,他就越容易发现外部世界的有限,因而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面对。相反,对于没有内在生活的人来说,外部世界就是一切,难免要生怕错过了什么似的急切追赶了。在我看来,就是应该努力使自己的心灵品质得以升华,你才会知道任何外部事物是有局限性的,我们才会更有战斗力和激情,敢于挑战一切,才能以更好的姿态,从容地面对世界。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力解决面前的一切困难阻碍!

对于我们,人生的大半都是未知,都需要探索;可是如果在迈出探索的步伐之前,连自己的目的地都不清楚;或是在行进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那又有什么资格口称自己是在探索人生呢?前进的步伐一刻也不能停下,了望的目光更是一刻也不能松懈。周国平用他的散文教给我们把握出世入世的度:即不能不问世事,那是不可能且自私的;也不能沉浸于俗世,迷失了自我。

如果把攀登人生的高峰类比于登山,那么最佳的状态应该是:肉体在不懈的攀登,步步为营,深陷崇山的掩映之中,灵魂则跳出山外,以旁观者的清澈目光为前进指明方向,永远不迷失。这显然是神仙的境界,凡人想要达到无疑是奢谈。我们只有退而求其次,在每次出发之前先问问自己够不够坚定;定期停下来修整,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看看自己的路线是否偏移。认识你自己,这是指导精神生活的圣经。

学习的范畴,不只是我们现在体会到的那么浅薄,我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明白更多。

《思想的星空》读后感范文二

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这样集中时间快速的把一本书读完了。生活的琐事、工作的忙碌,还有自己对互联网的迷恋,让我平时只是在零零散散的读着书。

读《思想的星空》,让我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这是周国平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散文以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独特魅力,让人们读起来总是那样的舒适、自然而又充满思考。自己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无时不刻的在发生接触、碰撞、纠缠。让我深入去思考我的阅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对美、对诗、对文章、对作者、对世界,还有对自己的看法。

现在人们的生活充斥着时髦、时尚,但我觉得那都是在追求外在的物质生活。而人与人的差别在于灵魂,在于精神世界。现在社会上越来越推崇读书,好像读书也成了一种时尚。如果我们把读书当做一种时尚的话,那很有可能是我们在读一些时尚类的书,消遣我们的时间,把这当做一种休闲。这应该不能算作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也就是说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是阅读。

读书犹如交友,在这旅途上,人与书之间有邂逅、离散、重逢、诀别、眷恋、共鸣也可能误解而后恍然大悟。人与书的关系如此的微妙,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人生的路还得自己走,书只是给人生添加了如此多的情趣。所以说读书不仅仅是消遣,要读好书,而不是天天看一些娱乐新闻,或者某些明星的八卦。

那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呢?我们又应该怎么样选择?周国平先生说,我们也许可以粗略地把书分为三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不能提供任何精神的启示、艺术的欣赏和有用的知识。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这种书读了可能有益处,但是不读肯定不会造成重大损失和遗憾。专业书籍应该归入此类,对于专业人员可能是必读书,对于其他人却是不必读的。三是必读的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好书。这些书就我们的精神生活而言,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就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

那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生命有没有终极意义?相信每个人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没有,那有两种可能:一是在逃避这样一个问题;二可能是年龄还太小。我在读硕士的时候,面对学习压力和即将要毕业找工作的压力,向自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活着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我没有终极意义,因为人最终都是要死的。你看历史上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一代女皇武则天,最后不都归入历史的尘埃中嘛。有何意义可言,身后万事空。人不过是由化学元素组成,死后又回归成那些化学元素,继续去循环。

也许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困惑,但是都逃避了这样的问题,不再问自己这个问题而是浑浑噩噩的继续活下去。但当我读了《思想的星空》,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这是无数前人、现代人思考研究的问题。有这样一句话:人的终极差别不会是别的,只能是思想。只有思想可以使现实生活中的卑微者变的高不可攀。人之间的差别在于内在、在于灵魂、在于精神世界,如果是出于灵魂的需要去生活,也许生活就有了终极意义,使我们享受生活而不沉湎其中,看透人生而不消极对待。生活本身就是意义。

读书应该是人生的种种享受之一,读书可以满足人的求知欲,可使自己与书中的灵魂交流,可以丰富和增长自身的精神。我们应该好读书,也应该读好书。好的书籍是一个伟大的精神宝库,如果我们只是热衷于享受人类的物质财富,而不去享用人类的精神财富,这蒙受的损失该是多么大啊!

在此书中作者提到了作为普通人,我们应该怎么读经典书。时间帮助我们挑选出了经典,我们应该以轻松的方式和态度来阅读,没必要刻意求解,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久而久之便会熏染出人文修养。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毛泽东思想读后感


篇一:《毛泽东思想》读后感

篇二:毛泽东思想读后感

篇三:《毛泽东思想》读后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