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雪蒋勋读后感 > 导航 > 关于蒋勋说宋词的读后感范文

雪蒋勋读后感

关于蒋勋说宋词的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是写阅读作品后感受最深的一点,它不是书评。我们可以经常去读一些经典的书籍作品来丰富自己,阅读作品后受益匪浅,心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懂得了更多道理,通过写一篇作品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正当其时,应该怎么写好一篇作品的读后感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蒋勋说宋词的读后感范文,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导语:蒋勋﹙1947年-﹚,台湾知名画家、诗人与作家。福建长乐人。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

只因为平时喜欢几句宋词名句,就在众多图书中,选择了这一本。没想到一开卷就爱不释手,既放不下手,又不忍迅速看完,因为“养料”太多,得慢慢去消化。所以花了一个多月才品读完。

真的是一本好书,值得“为伊消得人憔悴”。蒋勋是台湾美学大家、文化教父,书可能是讲座稿整理而成的,非常口语化,有点罗嗦,但也体现他的细腻。就象听《百家讲坛》一样,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他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为我们娓娓道来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篇——宋词,对宋词进行一次通俗化的全面解读。为了把这“安静、圆满的果实”讲解透视,蒋勋从唐后主李煜讲起,讲为什么在唐诗的顶峰中,如何产生宋词,宋词在中国文化长河中的历史意义,按照五代、北宋、南宋词的脉络,分别讲述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苏轼、柳永、李清照、辛弃疾,最后以姜夔收尾。

蒋勋说:在宋词中,你会觉得有一种饱满与安静,它酝酿了另外一颗新的种子,与花的骚动性的美非常不同。骚动是因为它正在开花,开花自然要吸引别人注意,而果实不见得有那么多吸引力,但自有一种圆满。宋词是一种简练,一种淡雅,一种不夸张的情绪。阅读蒋勋,你会发现宋词的颓废、平实和自然,发现现实的美,其实人生是一场美的沉思。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平安无事,必定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免不了风风雨雨,冷冷热热。对于困难和挫折,人们有不同的态度,有的退缩,有的回避,有的逆流而上,有的战而胜之。

人生问题也是古代哲人难以回避的。孔子以现实的、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他总结自己的一生,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庄子很感叹大树的长寿和蜉蝣的短命,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词人也经常涉及人生态度问题。对此,他们作出各种各样的解答。苏轼屡言人生短暂,人生如梦。最经典的是《念奴娇·送钱穆父》的下片: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时代使苏轼成为一个令人仰望的大文豪,可是在政治上他却不是一个成功者。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都是颓废的人生观、没落的情趣。其实不然。比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苏轼追求个人生活的志向确实比较一般。但是,苏轼以此谆谆劝慰朋友:人生就像逆水行舟,我同你一样逆流而上。这些言辞,虽然不是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然而也还是积极进取,难能可贵。人生短暂,万事匆促,这是不争的事实。荣辱得失本来就是相对的,过于执着,就会走向对自己的束缚。

读了这首词,我认为,我们应该像苏轼那样,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不论受到什么委屈,都不要对人生失去希望,而应该调整心态,怀抱一种飘然自适的性情,在“逆旅”中做一个坚定的、自觉的“行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不能缩在乌龟壳里过局天促地的生活,而应该走向广阔的世界,呼吸自由的空气,在世间寻找人生的情趣,焕发出浪漫的青春。这是人性的觉醒,欲望的复苏。这种理念,将有力地推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成为促使人自身最佳发展的原动力。

蒋勋不仅仅讲词,还讲作者的经历,历史背景,所处环境,深入剖析作者的创作意景,以及作者与作者的比较,结合美学、书法、陶瓷等不同形态的艺术侃侃而谈,丝丝入扣,到点到位,让你赏心悦目,品尝阅读的快乐!有空你不妨读一读,对人生进行一场美的沉思。

[关于蒋勋说宋词的读后感范文]

f132.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蒋勋《孤独六讲》读后感


蒋勋《孤独六讲》读后感

从书架里随意抽出一本书,是蒋勋的《孤独六讲》,这让我想起很久以前初中毕业时,老师送我的一句话:“守得住寂寞的人,才会是最后的成功者。”

书分六辑,分别讲述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聆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落寞寂寥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之名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几乎将关于“孤独”的话题论述得题无剩义。蒋勋是美的善述者,知性而动情,于是这给他关于孤独的议论添了一层美学的光彩。

因为孤独难谈,谈得不好,读者越发忧悒越发孤独。就像在生活中,很少谈到孤独,也常常令人难以理解。但孤独,有好似流感,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患过。在强调个人独立和个性的当今,孤独成为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困境,人类是群居动物,当一个群居性的动物独处的时候,是彷徨失措的,更甚至于会心哀致死,我们的对策便是发自本能地回避孤独。蒋勋给予了我们新的视角来发掘孤独,欣赏孤独的美学。

一、情欲孤独

早在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就在《飨宴》中写下寓言:每一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的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就这样,我们寻寻觅觅,有时候以为自己找到了,有时候以为自己永远找不到,这个了不起的寓言,正说明孤独是人类的本质。

儒家所阐述的往往是一种“中庸之道”,既不做出头鸟,也不做最后一个,但是这与现代人独立的个体意识发生冲突,追求自我,恪守原则,即使大逆不道却要对得起自己的心。说道这里我说一下红楼梦。宝黛的争论由来已久,曾经认为宝钗熟知社会性,知道如何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获取自我利益,而林黛玉似乎作为一个另类,不拘泥于世俗,有种遗世独立之感,却最后有一个悲伤的结局,可现在看来,黛玉算是活得潇洒的一个,至少她活得对得起自己的心,追寻的是个体的自我和独立的思想,反而宝钗是活得比较累得一个,为了种种世俗伦理不得不屈就,不得不逢迎,她并不为自己而活着。

随着逐渐长大,在青春的岁月中,面对父母反而是我们最孤独的时候,因为他们听不懂我说的,而我也不理解他们的观念,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反而在同类的朋友之间能获得共鸣,通过书刊、音乐、媒体,反而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空间,让我获得快乐。这样的孤独的渴望,有了让自己和自己对话的机会。

二、语言孤独

经常在很多公共场合你会发现很多人一直叽里呱啦地在说话,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他的语言背后有没有思想。有的时候我们所说的话,多数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看到这里瞬间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多数时候我们一意孤行的表达自己,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背后的结果。在很多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大师级人物闭关、静修,因为当你静下来的时候,出于孤独的状态,你内心的语言就会浮现,此时的你忽视和别人的沟通,而是在和自己沟通,语言呈现一种不一样的状态。

事实胜于雄辩,有的时候,只要心领神会,并付诸实践,说不说又有何区别呢?蒋勋在文中举例诸多,每一个都令人印象深刻。

说自己的话,大声说话,而不是人云亦云,成为一只只会学舌的鹦鹉,那将是人类作为灵长类的悲哀。

我们有时候做不到对语言的颠覆,来阐述白马非马的逻辑,没有那么强的逻辑的推论和思辨,我们能做的最简单的,莫过于听不同的声音和听听不懂的声音。

三、革命者的孤独

革命这个词,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脑海里,只是一个抽象性的词,关于革命的种种的思考和来源,无非是书籍、媒体。不论其描绘的多么让人身临其境,没有实际的体验,对于革命很多时候都将是一场空谈,因为你不会知道在一场真正的革命中你所扮演的是什么样的一个觉得,反贼、英雄、叛徒、还是一个打酱油的小人物。

蒋勋说,刘邦和项羽,之所以刘邦赢了江山,失了历史,是因为项羽作为一个孤独革命者失败了,失败的英雄同司马迁一样,作为一个诗人的选择,司马迁更愿意赋予项羽这个失败的英雄一种美学的凄美感。蒋勋,把革命者视为一个怀抱梦想,而梦想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人。梦想越是无法完成,越具备诗的美学性,如果在现实中梦想可以实现,那么革命就会变成体制、变成改革,而不再是革命。在《史记》里,荆轲失败了、屈原失败了、项羽失败了,可是他们失败的惊天动地。

四、暴力孤独

蒋勋在其中指出,如果说美学是为了怡情养性,那么,那些像培根、马蒂斯的画是什么,他们充满了暴力性的笔触、不安的焦虑性色彩。

暴力便是人压抑的一种表现,在原始社会,征服野兽便是英雄的象征,他们将野兽的特征性物件制作成饰品,一次来展现自己的英雄性,殊不知这真是展示他们暴力的最好手段。有一个经典的论题“如果你有权利,你会不会焚烧一座城市?”,就像在古代战争中,屠城成为一个屡见不鲜的名词一样。

我们喜爱极限运动,爱看恐怖或者是枪战暴力的影片,这都是人内心压抑的暴力因素的体现,通过视觉感官触觉的刺激来发泄这种力量。

高度的落差被蒋勋认为是产生暴力的一大因素。美国的双子星大楼被炸毁,当看着美国民众的泪水和悲伤,袭击者将会产生一种大大的满足感。美国人可以轻松的说这是恐怖分子策划的恐怖事件,可是在伊拉克、在阿富汗的人民,他们会告诉你世界上只有一个恐怖分子,那就是美国。

认清暴力因子的客观存在,是我们如何将暴力合法化,如何排解暴力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首先要认清问题,认识暴力,对暴力思辨的过程将是我们避免暴力最好的方法。

五、思维孤独

黑格尔有正反合的辩证法,一个左边的观点,一个右边的观点,最后将两者相结合。我想这将是教育体制的一个重大发展。在中国,我们往往被告知,而这正是将思维扼杀的罪魁祸首,所谓经验之谈,能经得起时代的变迁吗?正如在艳照门之后,社会大肆讨论,批评之声不断,并最后将此作为一个社会的黑暗面被查封。既然问题存在,给予一种思辨的氛围,让公众一起探讨艳照门事件究竟是私人问题还是社会公众问题,如何来解读这样的事件,这才是教育应该做的。

只有一种声音的社会是有问题的,同时,没有一种声音是完美的,任何一种声音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只有对立,只有斗争,才会有发展的动力。马克思的矛盾观点很好的解释了只有对立才有发展。

像庄子一样,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已经不多见了,庄子的精神从来没有成为过社会的主流,可是他追求个人的解放,追求个人的自由,追求个人在孤独里的自我觉醒。庄子最爱一个“无”字,无中生有,代表着,让自己从孤独中走向未知的领域,你给他定位,给他挖掘,最后一个人走到黑,最远的的那个人便是站得最远看的最高的人。

六、伦理孤独

其中蒋勋将“乱伦”与“伦理重新分类”想区别,将道德批判转换为一个思辨的过程。伦理与社会条件和经济状况有关,并不是一个主观的东西,需要从很多客观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一个合理的境况。

在世俗伦理的框定下,伦理成为一个牢笼,监禁这一群追寻新空间的人,以伦理的名义——爱、关心、忠诚这些名义将个人压制在伦理之下。蒋勋认为,个体孤独的健全就是要对抗不适当的爱,将不恰当的爱做理性的分类纾解,才有可能保持孤独的空间。这个空间不仅是实质上的,更是心灵上的空间。

没有思维的伦理很容易变成堕落,因为太习以为常。

当这个社会有了孤独的出走者,有了特立独行的思维变形,这个伦理的迷障才有可能会解开。

无论是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还是暴力上的孤独,都是一种孤独,但是这么多的孤独存在着,也因而造成了社会上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孤独六讲》讲述了孤独的美学,让我有幸窥视到孤独的美丽,如果人人都肯面对自己的孤独感,而不是选择逃避,也许这个世界很多问题就不会发生,至少很多人的心理问题就不会出现。许就是因为我们习惯在群体里面的生活,我们习惯了身边有人的存在,即使他与你根本上是绝缘的,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在,都会令自己的感觉好受些;因此,我们还未能习惯面对自己。

孤独,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个能让我们好好面对自己的机会。“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这样或许你就是那个成功者。

蒋勋作品《孤独六讲》读后感


蒋勋作品《孤独六讲》读后感(一):

孤独作为一种美学,是可能的吗?

这是我翻看蒋勋新著《孤独六讲》前内心最迫切的犹疑。孤独,当下好似流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患染过。吊诡之处在于,最害怕孤独的现代人其实最孤独。很简单,现代性的一大特点即是,个体意识的明确。随之而来的既有所谓独立人格的确立,也有此前意想不到的困境,譬如说孤独。更搞笑的是,当人们意识到陷入孤独之境时,第一反应则是回避孤独,这是群居动物的本性,却于解脱孤独无益无用。更深在的问题是,当孤独作为一种群体性症候,我们能否给予孤独多一重维度的探勘,并赋予美学上的好处,使得孤独不再只是一个现代人口中熟滥的词语,心中单一错误的观念呢?

这回,听蒋勋谈孤独,总算能将上述所言一一落实了。书分六辑,分别讲述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聆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最后落寞寂寥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之名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几乎将关于“孤独”的话题论述得题无剩义。蒋勋是美的善述者,知性而动情,于是这给他关于孤独的议论添了一层难得美学观照,正因孤独难谈,谈得不好,读者越发忧悒孤独。

每一天看一章,舍不得快快读完。最喜爱“革命孤独”那一章。中国好革命,但似乎至今未有对革命美学的深度透视,历来谈革命者多是嚣骚空论,催生的不是对于革命的切实了解,反倒激发出不自知的群体盲目。至于由革命而言及孤独,更是少见。在蒋勋看来,“革命跟诗有关,跟美学有关,而它最后导致的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正因唯有孤独感会让人坚信乌托邦”。革命者并非仅是不满现状,毋宁说对现状的不满只是革命者内心孤独的一种外在表现,巨大的孤独感迫使革命者透过革命来消解或完成自己的孤独。好像书中提到的托尔斯泰,抛弃爵位、土地、财产,毅然出走。若是仅从表面所谓对农奴的关切来明白,未免现实功利了点,在那里,托尔斯泰想要进行的是一场关于内心的革命,自我的革命。爵位、土地、财产不仅仅是他所拥有的物质,同时这些物质是与整个阶级体制紧密联系的。当他决然舍弃这些时,他是在与这背后的阶级体制作战,同时更是在与内心的不安作战。这种内心的革命其实是越出世俗藩篱的,而但凡超越世俗所能容纳之定则之人,必定要饱受讥嘲,正因世俗本身不容许这样。常识告诉我们,这些革命者注定是失败者。

有深意的是,失败者才能获致美学好处。在蒋勋眼里,《史记》就是司马迁为无数失败者所进行的美学书写,他“成功地营造了一个革命者美丽的结局和孤独感”,进而动问“文学是不是去书写一个孤独者内心的荒凉,而使成功者或夺得政权的那个人感到害怕?”,“正因他有所得也有所失,赢了政权却输了诗与美”。这是我读见的对《史记》最好最美的一种解读。

我们这天读《史记》,照样会喜爱那个失败的项羽,而不怎样喜爱那个最终成功的刘邦。理性的读者也许会猜测彼时情形是否果真如此,但“项羽的英雄化正代表了司马迁内心对孤独者的致敬”。那里有颜容憔悴跳水自沉的屈原,有易水畔的荆轲,有不为俗世所容的游侠。因此“司马迁是以《史记》对抗权力,取得权力的人,就失去美学的位置”。

因此再度思考“什么是革命孤独”的问题时,我们会把革命者视为一个怀抱梦想却最终无法实现梦想的人。正因怀抱梦想,因此有诗与美的可能;正因终其世无法实现,也就不可能为任何体制虽捆缚。这种现实好处上的失败造就出强大的美学力量,进而拷问世俗——我们到底能不能容纳他们?

而一个成熟健康的社会,就应拥有足够多的面向与可能。

那么,现代人如此惧怕孤独,是不是正是正因我们太过单一,社会面向不够丰富呢?

在这个好处上,我歆服蒋勋所言“这本书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昆德拉在评析弗朗西斯?培根时如此说道:“画家的强暴之手以‘突兀暴烈的手势’放在肖像主人的脸上,试图在某个深处,找出肖像主人逃逸的‘我’。”如果借用这个诠释,我愿说,对“孤独”的探讨与珍惜,本质上也正是基于找寻那个逃逸的“我”的企图。在与自己相处之时,我们质问自己,一个人会在何等情形下变得不可辨识自己?又会在何等情形下歪斜到仍然是自己?换言之,一个人之因此为自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蒋勋作品《孤独六讲》读后感(二):

孤独,当下好似流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患染过。吊诡之处在于,最害怕孤独的现代人其实最孤独。很简单,现代性的一大特点即是,个体意识的明确。随之而来的既有所谓独立人格的确立,也有此前意想不到的困境,譬如说孤独。更搞笑的是,当人们意识到陷入孤独之境时,第一反应则是回避孤独,这是群居动物的本性,却于解脱孤独无益无用。更深在的问题是,当孤独作为一种群体性症候,我们能否给予孤独多一重维度的探勘,并赋予美学上的好处,使得孤独不再只是一个现代人口中熟滥的词语,心中单一错误的观念呢?

书分六辑,分别讲述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聆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最后落寞寂寥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之名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几乎将关于“孤独”的话题论述得题无剩义。蒋勋是美的善述者,知性而动情,于是这给他关于孤独的议论添了一层难得美学观照,正因孤独难谈,谈得不好,读者越发忧悒孤独。

每一天看一章,舍不得快快读完。最喜爱“革命孤独”那一章。中国好革命,但似乎至今未有对革命美学的深度透视,历来谈革命者多是嚣骚空论,催生的不是对于革命的切实了解,反倒激发出不自知的群体盲目。至于由革命而言及孤独,更是少见。在蒋勋看来,“革命跟诗有关,跟美学有关,而它最后导致的是一种巨大的孤独感”,“正因唯有孤独感会让人坚信乌托邦”。革命者并非仅是不满现状,毋宁说对现状的不满只是革命者内心孤独的一种外在表现,巨大的孤独感迫使革命者透过革命来消解或完成自己的孤独。好像书中提到的托尔斯泰,抛弃爵位、土地、财产,毅然出走。若是仅从表面所谓对农奴的关切来明白,未免现实功利了点,在那里,托尔斯泰想要进行的是一场关于内心的革命,自我的革命。爵位、土地、财产不仅仅是他所拥有的物质,同时这些物质是与整个阶级体制紧密联系的。当他决然舍弃这些时,他是在与这背后的阶级体制作战,同时更是在与内心的不安作战。这种内心的革命其实是越出世俗藩篱的,而但凡超越世俗所能容纳之定则之人,必定要饱受讥嘲,正因世俗本身不容许这样。常识告诉我们,这些革命者注定是失败者。

有深意的是,失败者才能获致美学好处。在蒋勋眼里,《史记》就是司马迁为无数失败者所进行的美学书写,他“成功地营造了一个革命者美丽的结局和孤独感”,进而动问“文学是不是去书写一个孤独者内心的荒凉,而使成功者或夺得政权的那个人感到害怕?”,“正因他有所得也有所失,赢了政权却输了诗与美”。这是我读见的对《史记》最好最美的一种解读。

我们这天读《史记》,照样会喜爱那个失败的项羽,而不怎样喜爱那个最终成功的刘邦。理性的读者也许会猜测彼时情形是否果真如此,但“项羽的英雄化正代表了司马迁内心对孤独者的致敬”。那里有颜容憔悴跳水自沉的屈原,有易水畔的荆轲,有不为俗世所容的游侠。因此“司马迁是以《史记》对抗权力,取得权力的人,就失去美学的位置”。

因此再度思考“什么是革命孤独”的问题时,我们会把革命者视为一个怀抱梦想却最终无法实现梦想的人。正因怀抱梦想,因此有诗与美的可能;正因终其世无法实现,也就不可能为任何体制虽捆缚。这种现实好处上的失败造就出强大的美学力量,进而拷问世俗——我们到底能不能容纳他们?

而一个成熟健康的社会,就应拥有足够多的面向与可能。

那么,现代人如此惧怕孤独,是不是正是正因我们太过单一,社会面向不够丰富呢?

在这个好处上,我歆服蒋勋所言“这本书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而是如何完成孤独,如何给予孤独,如何尊重孤独”。

昆德拉在评析弗朗西斯?培根时如此说道:“画家的强暴之手以‘突兀暴烈的手势’放在肖像主人的脸上,试图在某个深处,找出肖像主人逃逸的‘我’。”如果借用这个诠释,我愿说,对“孤独”的探讨与珍惜,本质上也正是基于找寻那个逃逸的“我”的企图。在与自己相处之时,我们质问自己,一个人会在何等情形下变得不可辨识自己?又会在何等情形下歪斜到仍然是自己?换言之,一个人之因此为自己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蒋勋作品《孤独六讲》读后感(三):

《孤独六讲》读后感1500字2024

台湾学者蒋勋最近在大陆十分走红,谈论艺术的《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谈论生活的《生活十讲》《孤独六讲》等等,都深受读者宠爱,《蒋勋说红楼梦》更是由上海三联一辑、二辑地连着出版,据说要出到第八辑。为什么当当网上蒋勋的书节节走俏?他靠什么魔力征服读者?笔者认为,他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和你谈心,轻轻淡淡,柔美醉人,让你和他一齐走,一齐看,一齐思考,一齐应对——这难道不是我们期望许久的读书的享受吗?

在当下这个时刻,效率决定一切的机器化时代,为了生存,为了名利,为了爬得更高些,为了情妇再多些,无数的人都在忙碌着,去展现生命的卑微、现实的严酷与制度的不公。人作为社会的机器,无目的地运转、消耗着,在喘息的间隙,谈论着住房、孩子,蒜菜的价格……想一想,在这个现实里,谁静下心来读书、谈心,谈生的好处,存的价值?在忙碌一天后的夜晚,关掉电视,应对家人,相互交流,彼此倾听?

——太久远了,久远得令我们怀念、流泪。我们渴望交流,却将门窗持续加固;渴望热热闹闹,却在喧闹后陷入更深的孤独。换句话说,这天没有人耐心地和我们说话,认真地与我们交谈,更没有人让谈话充满爱,盈满美。蒋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以美学家特有的思维和情感切入孤独,融个人记忆、美学追问、文化反思、社会批判于一体,指出如何完成孤独、给予孤独、尊重孤独。因此,他让我们惊喜,让我怀疑,让我们审视自己,体察内心。

据说,电影明星林青霞为了听蒋勋的讲座,曾在一段时刻每周专门从香港乘飞机赶到台湾。《孤独六讲》就是蒋勋六次讲座的结集。书中的他像在跟你随意闲聊,一段段文笔优美的随感录式的文字,一个个生动的生活故事,留给现代人“一小段阳光,一小段享受,一小段沉思”,并在书中寻得异样的共鸣;然后去疗世俗的伤。

在《孤独六讲》里,作者与我们交流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聆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最后落寞寂寥的“革命孤独”,潜藏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我们能够很随意地寻找到自己的对应:“在这个城市里有一种长期被忽略、被遗忘、潜藏在心灵深处的孤独”;“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每个人都在说,却没有人去听”等等。孤独原来无处不在,原来令人如此害怕。

然而,作者认为,“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正因你害怕孤独”,“在孤独中有一种很饱满的东西存在”,孤独是和自己相处,和自己对谈,人心真正的丰富,正是靠了孤独。儒家文化“不谈保密,不注重个人的私密性”,国人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传统下,远离孤独,逃避孤独,耻谈孤独,从而使每个人成为不尊重自己和别人的孤独的人,而这样的状态不利于大家成为现代公民。作者说,“推动民主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人的职责,而这些首先要从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孤独开始”。

蒋勋在一次理解采访时说,“孤独”在汉字里是很负面的意思。但在西方文字里,“孤独”字根sol的原义是太阳,说明每个个体在宇宙之间都是唯一的,不可代替的。因此,孤独就应是人的一种权利,每个人都就应应对自己,叩问自己的灵魂,探寻灵魂的秘密,在最隐秘的空间摇醒自我,完成美致。在书中,读者能够跟着作者去感受、体悟、反思、学习,去慢慢明白:美学的本质或许就是孤独。

《孤独六讲》文图并茂,深远高迈,行文天马行空,语言精妙流畅,插图优美和谐,让读者在品读孤独之美的同时,也可领略作者独特的文字之美、意境之美。

蒋勋作品《孤独六讲》读后感(四):

我这人有个不好的习惯——一本书我能够反反复复地读上好几年。这个学期,在“莫言热”的大潮下,我选取了蒋勋的《孤独六讲》和吴思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蒋勋写的文字总是温和的,中国式美丽的,甚至是阴柔的,或者是缓慢的。力量内敛却极有力极深沉,让阅读世界里面生活的人们无法绕开他,就如同日本作家妹尾河童在细致观察生活这个方面做到了所向披靡,蒋勋的艺术评论也是一种登峰造极了。我早早地在晓风书屋买到青花般色彩的《孤独六讲》,书本的外貌就是一团浓浓的孤独,盘踞手中化不开去。当时我对它的预期是劝导心灵干涸的人们寻找生活的好处云云,万万想不到其实这难以启齿的孤独二字竟能够坦然成为生活的方法。享受孤独也好,思索孤独也好,或曰畏惧孤独还是好,人其实不能总是太苛求,生命中该来的自然会来,如果孤独了,反而能够是新生活的一扇窗。

蓝白色相间的《孤独六讲》,我有的时候坚信它是一本哲学书,正因“这是一个愈来愈孤独的社会,快速而进步的通讯科技,仍然无法照顾到我们内心里那个巨大而荒凉的孤独感”,那里似乎是对人类情感关怀的提出问题环节,我们每个人都急着说话,每个人也都没把话讲完。是不是社会的发展真的应验了人常说的“表面愈华丽,内核愈空虚”呢!蒋勋对孤独的处理是有条理的,他创造了孤独美学,那里面包括: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孤独。一个人到头来还是一个人,孤独是生命存在的常态,但是主流的声音永远是在避免这个常态,相反地总是更多的讨论群众、外在的形制来造成生活的繁荣。孤独长期不被重视,逐渐边缘化,成为了生存的变态,以前张楚唱“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孤独在每个人心里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正因孤独是软弱的,愚蠢的,不识时务的,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是个拿不到台面上的情绪。

孤独,其实是一种境界,是一个能让我们好好应对自己的机会。我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我们在思考中所进行的活动,我们对某件事或是某种时刻的感受,我们是否仔细的琢磨过原因呢?我们对很多事情,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有的很深刻很强烈,但是如果要让我们说出原因的时候,我们大概都很难说出来,而需要去思考、探究了之后才能说得出来。其实我们都缺乏对自己的了解,我们以为知道自己的好恶就算是了解自己了,但是仅仅是知道自己的好恶是不够的,我们还要知道我们的好恶的来源。为什么我会这么想?为什么我会这样?当我们能解答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能称得上了解自我,而只有在了解自我之后,才能知道自我当中存在什么问题,自我才有可能得到发展。

其实,蒋勋这本书所写的,要比我所感受的更加深刻。无论是情欲、语言、革命、思维、伦理还是**上的孤独,都是一种孤独,但是这么多的孤独存在着,也因而造成了社会上的大大小小的问题。儒家虽然说到慎独,然而却没有教会人应对自我的方法。记得之前去逝了的台湾圣严法师说过的,“应对它、理解它、处理它、放下它”。我们应当谨记。

至于《潜规则》,我尚未读完。在未读完全之前发表言论,略显不妥。同时,预定了一本书——《香蕉哲学》,是最近在微博上大热的神秘人物,他有二十万多粉丝,其中大部分是中国最年轻、最活跃、最先锋的创意人,媒体人,以及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其“坏品位谬论”更是用独特的语言魅力赢得全国读者的喜爱的杨昌溢所著。

看的书都略显杂乱,今后可能更多地看些更加专业的著作吧。

蒋勋作品《孤独六讲》读后感(五):

《孤独六讲》读后感:语言孤独

语言孤独,语言的不准确性,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隔阂。即语言孤独

当我认识到语言的神奇的时候,也在高中的觉醒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心智结构被一本书改变的时候,我发现我自己开始转变的时候,我开始思考语言背后的神奇。文字,语言代表着一个人的内在思想。从那时候起我要拿起文字去追求自己的真善美。追求世界的真善美。

但是语言的局限性,又造成额内心世界与外在的隔阂,我想去表述自己的感受,却永远不会被明白的明白,据说这是悖论?这个社会越来越孤独,每个人都在倾述,但是你的倾述的好处又会有多大呢。沉默吧。佛的教诲,就是说不得,说不得,一说即是错。深刻内涵我还是没有体悟多少,至少佛的教诲就是要随顺自然,超越善恶,超越美丑,一切都是主观的决定。不好有任何的情绪来给身心带来束缚。如此大的境界,是受佛法的影响。带着对佛法的信念,去慢慢感受。合掌,善哉!

说到儒家经典,书中说,儒家的经典是不重视语言的精准性,因此看着寥寥数语的古文,很会造成很大的歧义的。一向对“君子之交,淡如水”有很大的疑问。

书中有个论点“当语言不具有沟通性时,语言才开始有沟通的可能”很有意思的论点,我想难道是心的感受吗?不交流,怎样会有沟通的可能,确然,交流会有误解的可能。

书中说到中国文字是比较有弹性的文字,不像法国的文字比较严谨,不会产生歧义,一般来说诗比较美是正因,语言的不准确,给每个读者留下自己的想象空间吧!

读蒋勋先生《舍得,舍不得》有感


读蒋勋先生《舍得,舍不得》有感

蒋勋先生的《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是透过金刚经和佛学智慧来抒发自己生命、自然、文学、艺术的种种感悟以及自己对生活的参悟。他品古论今,游历四方,将自己顿悟的道理透过一篇篇散文在不经意间向我们娓娓道来,帮我们解答生命中的一些惊慌、畏惧。清晨翻阅此书,犹如春日里忽如其来的一阵清风,将我的不安抚平,烦闷吹散。

蒋勋先生笔下描述的都是一件件小事,都是些会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不知道如何安慰受伤的朋友,劝朋友要懂得舍,可自己在当下却也是无法做到,个中不舍只能自己体会。蒋勋先生提出坚信每个人都有使自己心安的办法,办法不一样,能心安就好这样的观点。确实是,我们在理智上知道遇事不惊不怖不畏是最好的处理办法,然而当问题、麻烦来了,我们惊慌、害怕的情绪是难以抑制的。大概有前后两年的时刻,我习惯性地在早起的时候翻阅此书,走进大师的世界,让我多了一种平和的心态,也许短暂,却也是一种自我修行。

以前觉得,得失平衡是一种定律,有得必有失。看过此书,会产生更大的一个疑问,到底什么是舍得什么是舍不得,简单的五个字,浓缩了多少人生哲理,不经历人生种种,真是无法真正明白的。蒋勋先生一贯倡导做一个纯粹的人,而平淡天真是最难做到的,是种很难到达的境界,往往一卖弄就无法天真,一矫情刻意就无法平淡。此刻,大家对所有事情的态度,大多以越多越好为准则,我们常会花很多时刻为得到更多的钱、更多的房子、更多的关联网,我们常会舍不得这些身外之物,蒋勋先生在自序中就言,原来都务必舍得;舍不得终究只是妄想而已,他可谓是开启了一个精神的浩瀚。

书中收录蒋勋先生书法、摄影、画作,并超值赠送蒋勋念诵《金刚经》CD。《金刚经》是他为朋友祈福而读诵,也为父母手抄,深具祝福意味。《金刚经》于蒋勋先生而言是一种心安的途径,他诵读、抄写、体会。我想,他的每一份经历都是在不断的自我修行吧。他在苏东坡、张若虚、张籍等人的诗词里品味生活细节的完美;从日本到温哥华,巴黎到西湖,清迈到台北,把自己放在路上品位生命细节的完美。

蒋勋先生认为幸福就是一件件简单的琐碎小事。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有一个能够低声询问心事的人,是多么大的幸福;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人世温暖,我们能够发奋寻找自己的幸福,证明自己的幸福。

学会自我修行这门生命中必备的功课,说到底就是让自己时刻持续幸福感。幸福感的来源除了好好处理舍得与舍不得之外,也需要我们学会从做简单的小事做起,学会感受一点点的小幸福。生命如果不是从一点点小的赞叹开始,大概最后要坠入什么都看不顺眼的无名痛苦之中。蒋勋先生在开篇就为我们揭示了这一道理。

蒋勋先生在书中写到:一件简单的事,做起来不难,能够日复一日,成为每一天例行的公事。每一天做,却不觉得厌倦、烦躁;每一天做,都有新的领悟;每一天都欢喜去做。这会不会就是修行的本质?

我坚信,这就是自我修行这门生命中必备的功课的本质,对于渺小的我们在浩瀚世界中的一次这段旅行而言,那些日常该做的事都不是小事。看似安逸适足、波澜不惊的平淡的每一天构成了每个人各自独特的一生,我们在这过程中只需要看淡人生舍与得,守着一个小小的本分,实实在在地不断精进,也就是一种圆满。

每一本优质的书,都不会告诉我们答案,《舍得,舍不得:带着金刚经旅行》也是如此,读它,只是一种引发思维的过程。我最喜爱蒋勋先生在书中提到的一句话光读没有用,还要在生活里参悟。

读书,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放下书,在生活中学会自我修行。

《宋词》读后感900字


《宋词》是本好书,是中华文明的集现,我喜欢读,它在我心中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辉。

读《宋词》是我每晚的习惯。带着丝丝倦意,放起悠扬小歌,细腻的指尖划过百溜的页面,丝滑享受,沉浸在无边无际的畅想之中,耳畔响起熟悉的旋律,在宋词世界中,独领文学之风骚。天下乎,还有甚比此乐?这一切都是窒息的美,无与伦比的美。我觉着吧,虽说宋词与唐诗,元曲,同为史诗之丰碑,交相辉映,可宋词应排第一,也比排第一。至于为何?我也说不上,只觉得,唐诗结构过于严谨,不自由元曲曲风过于悲凉,不自然。而宋词不,一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为例,名为婉约,但字迹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憧憬,积极向上乐观。下面就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一段来品析。

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中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清照一生可谓坎坷,词风以北宋灭亡为界,前多为清新秀丽,后因经历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词风变得凄楚哽咽。《凤凰台上忆吹箫》为前之作。同看全段,乃知此篇为清照思夫之作。而我们看文章,不能看表面,有些时候,即使内在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真的,我咋天看了关于此词的鉴赏时,很不以为然。文中说:此文渲染她万千心事无从诉说的哀愁,抒发了离别后思念的深情与独居的幽怨。我认为这篇此不仅表达了这些,更是抒发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试问:清照若不热爱生活,又何会思念丈夫呢?所以看文章,看诗词,要从多角度,换位理解。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理解。词中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中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更是千古一绝,通过的景物的抒情,表达了作者心中所思,也让我看到古时候,交通不方便,想与亲人会面,却只得朝朝暮暮等待那驿站

传来的书信报平安。若是在国家蒙难之时,则更是音讯全无。也让我感到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定要好好珍惜。

《宋词》中,好文不止李清照所作之词,还有以苏轼,辛弃疾为首的豪放派,词风雄壮伟丽,有如太山之巅。与婉约派形成对比,截然不同,生动地表现了宋朝人民的见闻感受,它们形式不同,主体不同,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因此读《宋词》养我浩然正气,使我热爱生活,玩味人生真谛。

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


篇一:《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

我从小就开始读词,但词对我而言依旧是艰涩的。我看词就如同雾里看花,美则美矣,却美得懵懵懂懂。在我眼中老师所讲的词,不过是一种文学样式。即便在很凑巧的情况下对词人在词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些微领悟却也说不出,道不明其中的真意。而词中隐含的词人本身的形象更是朦朦胧胧让人看不真切。这些都让我对词望而却步。词中的世界我不得其门而入,难以窥见其中的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唐宋词十七讲》,大致有几个重点:一是介绍每位作者时都特别注意其风格之特色与其所传达的感情之品质的差别;二是对词之演进和发展之过程的介绍;三是对词之特质及传统词评中两种重要模一式的介绍;四是结合了一些西方理论;五是冀望能传达出来一种感发的力量,感受到词作的生动的美感。此外作者还对词与诗做了初略的比较,对词在形式及内容上的分析解释了王国维先生对词所下的定义,即“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言尽诗之所能言。诗之境扩,词之言长”。

这本书所面向的是广大的诗歌一爱一好者。“内容深一入一浅一出,融贯中西,独造一精一微,自成体系。使人读之可以温故,可以知新,对古典诗词的学习与评赏获得更多的感悟与启发。”

迦陵先生在讲述韦庄的《菩萨蛮》中说道,一个美好的遇合是值得珍重的一件事情。对我而言邂逅这本书便是一桩十分美丽的遇合。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深藏闺中的杜丽一娘一,需要有人将我们领进那个姹紫嫣红的花园。对于我而言,叶嘉莹先生就是一个领路人,她似是为我推开了一扇虚掩的门,向我呈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面对春一光如许,良辰这般,由不得你不感叹:“不到园林,怎知春一色如许也!”在这里有“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有“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也有“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那些曾经隐没在黑暗中的人,那些柔情似水,似曾相识的人们穿越千年光一陰一向我徐徐走来……这本书,字里行间满溢着温暖与热情,我想是因为作者的热忱与真心将词的生命力引发出来,唤一起了我心底久违的感动。

这本书给了我多方面的启发,有种心有戚戚焉的感觉。

篇二:《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

今天终于啃完了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这本书,可算是解读“词”这一文体的入门书吧。这本书,是叶嘉莹先生在1987年先后在北京、沈一陽一、大连三地连续所作的一系列讲演。

读完了这本书,回忆一下这本书的内容结构吧。这本书主要通过介绍唐五代两宋的重要词人,分析其最能代表其风格或具有开拓一性一的作品及前后词人之间的影响,,以使读者(听众)了解词的演进即发展过程,把握词的解读办法。所讲的词人,有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欧一陽一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15家。词,原是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曲的歌词,初始题材狭窄,不外乎男一女情一爱一、相思离别。温、韦、冯、李、晏几位词人作品,内容都是与男一女情一爱一有关,但有强大的兴发感动的力量,特别是李中主李后主的词,有感发的生命。欧一陽一修的词可以读出作者的品格、修养,有遣玩的逸兴。不过这些词人所作之词,题材还是限于男一女相思离别,较为狭窄。柳永把市井长调引入词中,开拓了词的形式,而且把自己的理想的追寻与落空也结合进了词里有一种高远气象。苏轼开拓了词的题材,使词摆脱了绸缪婉转之态,有了浩气逸怀,使词在他那里达到“诗化”的高一峰。苏东坡的词把词变成诗了,而秦观的词把它又拉回到词来了,常写那种最柔婉、最幽微的感受,应当记住的是他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用一抽一象的事物来比喻具体的事物。周邦彦,接北开南的词人,写长调,用安排勾勒来填词,不再是用直接的感发来写词,用思力填词,读他的词,你也要思索才行,不像前面此人的作品,不用思考,自然感受到那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而且词中时间和空间常常是跳接,不连贯。南宋辛弃疾,用生命填词的,是叶嘉莹最欣赏的词人。

词里典故特别多,我上学时读他的词,对他的用典有些腹诽:是不是有吊书袋嫌疑呢?现在才知道,因为他饱读诗书,而且对所读书有真切的感受,典故已经化进生命里,所以可以信指拈来,每个典故都是带着他……

篇三:《唐宋词十七讲》读后感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通过专业阅读来提高自己,最近阅读的是《唐宋词十七讲》,看了之后,心里颇有感触。

什么是大师,就是能将知识深一入一浅一出,于是我就试着用叶嘉莹大师告诉我们的方法去解读我们所接触到的诗词。而这本书中就给我们提一供了许多的例子。所用的方法最多的便是用符码及一种感发的力量去体会诗词。符码,我以为,姑且可以看作是有类似于意象的一些词吧,因为这些词带上了我们传统的内容,使得当我们看到这些词便会联想起些东西,一些情感,所以,凭着这些内容,我们一方面领会作者所想传达的内容,而更重要的是读出自己的感受。也许这些内容是作者所想要表达的,也许不是,这就看你个人的情感经历,生活阅历,不同的人就会读出不同的内容,这就是通过符码对诗词进行解读,而在前五讲中,温庭筠的词应该是很适宜用符码的方式去进行解读的。另外的一种方式,那就是感发力量。我以为,感发,就是通过所读到的诗词中的物,事,情,然后联想到其他的内容,可以是事,物,但更多的是情,通过作者所描绘的画面,表现情感的词眼,从而我们也受到了感染,得到共鸣,用这样的一种形式去理解诗词,既走近作者,又走近诗词本身,而更重要的,也是读出自己,读出自己的感受。在这里,主题帖中包括唐宋词十七讲本身反复提到的还有一点就是忘掉作者,忘掉作者的经历,身世,真正走进作品,理解作品,这在以前的课堂上是很少有的。因为,凭经验,讲解作品时,往往会和作者的身世,生平,情感等联系在一起,从而通过理解作品来理解作者,来体会作者的情感,那个时候,以为这才是真正的读书,真正的理解作品,现在,我感觉自己走错了方向,如果是那样的话,就仅仅是为了理解作者而去读作品,反倒是忽略了作品本身,而同时也就让学生失去了从作品找到自己的感受的契机。在作品里,只有作者,而没有自己,这真的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现在,我明白了,理解作者固然需要,但实际上更重要的还是作品本身,以后,我会尝试着用书中的方法,先试着自己去解读诗词,抛却作者,只有作品。

《宋词三百首》的读后感2000字


最美的爱情作品不必要华丽的辞藻,只需朴素的语言就能表达出精美的极致。真正具有魅力的作品是用简单的厨具炒出最可口的饭菜,最可口的饭菜也不是繁琐费事的满汉全席,或许正是那让人垂涎的一俩道家常便饭。

东汉乐府诗歌《上邪曲》山无棱,天地合,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秦观《鹊桥仙》中"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晏殊《玉楼春》中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拿子虚乌有来写誓言,写相逢,写相思,想象丰富而形象不具,虽也算佳品,却难算上乘。

至于现代的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则俗的不可理会;我的爱,赤裸裸。更是在用猥琐的词语彻底玷污了爱情的瑰丽,这样的东西不提也罢。

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正脍炙人口,真实感人的对爱情的描写正如:

写幽会:元宵灯节是难得的允许妇女出游的日子,女子们活泼姣好,笑语盈盈暗香去。盛装的女子们三五成群,衣香袭人,有说有笑,一阵阵从词人眼前掠过。但众里寻他千*,词人怀着焦渴、望眼欲穿的心情等待心上人。他一直在茫茫人海中寻觅那个自己所爱的人,却始终没找到,苦苦搜寻,几近绝望,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竟然发现,一直苦苦寻觅的人就在自己身旁,只是自己未发现只见自己的意中人正娉娉婷婷,淡泊安静地站在灯火稀少的地方!在如醉如痴的热闹欢乐中,这位女子是如此不同寻常。那人为什么落落寡合?那人在想什么?是在考验我对你的情意?全词至此戛然而止,描写的场景并非惊天动地,不过一场普通的幽会罢了,词汇也未经华丽的粉饰却留给读者一大片思索想象的空间。

诉相思:柳永在《蝶恋花》中先有望极春愁一句,写他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下去,恰是因为他不想摆脱这春愁 的纠缠。那么他的春愁 到底是什么呢?直到词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佳人啊,我的思念消瘦了形体,憔悴了神魂,我也只能在这孤寂的小楼上与春愁缠绵,感叹夕阳,对酒当歌,试图消去相思之苦,却清醒的知道,这一切不过是刻意的快乐,又怎么能让我真正的开心起来呢此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以衣带写相思,朴实无华,字字真实,感情自然迸发。非是无痛呻吟,隔靴搔痒。

伤别离:兰舟催发,欲留难留,就要分别的人拉起手再看一看,但各自泪眼模糊,想要再讲几句话,却说不出来,好象喉咙被堵塞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所谓多情自古伤离别,抒写离愁别恨的诗词数不胜数,但惟这首词不像某些小令词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只写离愁别恨的一个侧面;更不像今天的某些歌曲如突然恨透这个世界,因为要离别得纯属无理取闹,无病呻吟;而是笔墨拓展,打开大合,词中所写景多为实景,是借景抒情,不但写当前情景具体形象,就是设想的情景也真实感人。铺叙情景,不用典故,不堆砌辞藻,能做到语意清新,情致缠绵,一派离情曲曲写出,意兴尽致。

怀永别:情侣逝去,已成永别,哀莫大焉。然千百年来写此情切者莫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在这首小词中,读不到一句令人感觉矫情之语,词语的运用简练凝重。每一个音节的连接都有冷涩凝绝之感,犹如声声咽泣,压抑沉重的气氛就在这幽咽泉流中弥散开来,让人艰与呼吸,又难以逃避。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白居易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因无切身之痛,所写多为场面描写,华而不实,与东坡先生的亲身感受相比则稍逊风骚。

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相濡以沫,生死相许。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最完美的爱情作品正是对它们的最好诠释。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