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高三语文辅导教案 > 导航 >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辅导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要知道写好了教案课件,老师面对学生时也会心有成竹。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名句名篇默写
上一讲引用了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民先生这样的话:“名句名篇默写首先要能默写课文要求背诵的篇目,在些基础上能够背诵一些课外的但常见常用的名句则更好。”2003年的高考试题果真有课外的一小题。这就是《论语雍也》中的“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能默写出来的极少。本讲专门选编课外(含初中学过的)名句名篇。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备考不仅要注重背诵,还要注重“默写”,把句序写对,把字写正确。从这两年高考情况看,有的考生虽然会背诵,但默写时常常写错字,尤其是《陈情表》中的那两句出现了几个莫名其妙的错字,因而不能得分,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历代散文中的名句名篇
补出下列文中空缺的部分。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 。是故
,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故曰: 。(《礼记学记》)
2.独学而无友, ;燕朋逆其师; 。(同上)
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 ,故能成其大;
故能成其深; ,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李斯《谏逐客书》)
5.暮春三月, , , 。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忄良 !(丘迟《与陈伯之书》)
6.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 , ,
,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韩愈《进学解》)
7.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 , ,殡殓不得凭其棺,窆不得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韩愈《寄十二朗文》)
8. , ;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9.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事务;每读史书,多求理道,始知 。(白居易《与元九书》)
1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其必曰“ , ”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1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
, , ,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停记》)
12.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 ,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读〈孟尝君传〉》)
13.故予与同社诸君子, ,而为之记,亦以 ,
。(张溥《五人墓碑记》)
14.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 ,自力者也。(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二、默写唐诗中的名篇
补写出下列诗中空缺的部分。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 。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蜀州》)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黄河远上白云间, 。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末还。 , 。(王昌龄《出塞》)
5.独在异乡为异客, 。 ,遍插茱萸少一个。(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渭城曲》)
7.朝辞白帝彩云间, 。 , 。(李白《朝发白帝城》)
8.故人西辞黄鹤楼, ,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天门中断楚江开, , , 。(李白《望天门山》)
10.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流。乃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1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高适《别董大》)
1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
(崔颢《黄鹤楼》)
13.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
14.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 , 。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15.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月半入云。 , 。(杜甫《赠花卿》)
16.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7.月落乌啼霜满天, 。 , 。(张继《枫桥夜泊》
1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 。(韦应物《滁州西涧》)
19.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孟郊《游子吟》
2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 。(刘禹锡《竹枝词》
2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2.客舍并州已十霜, ,无端更渡桑乾水, 。
(贾岛《渡桑乾》)
23.远上寒山石径斜, 。 , 。(杜牧《山行》)
24.长安回往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 。(枚牧《过华清宫》)
25.千里莺啼绿映红, 。 ,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2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李商隐《夜雨寄北》)
2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三、默写唐宋词名篇
补写下列词中空缺的部分。
1.西塞山前白露飞, 。 , ,
。(张志和《渔歌子》)
2.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
思悠悠, , , 。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
浊酒一杯家万里,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
4.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5.去年元夜时, 。月上柳梢头,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 。(欧阳修《生查子》)
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此事古难全。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8.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 ,
。(李清照《如梦令》
9.常记溪这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
, , 。(李清照《如梦令》
10.当年万里觅封侯,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 ,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
1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咏梅》)
1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 。 ,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1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 ,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4.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面战未体。 ?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四、默写宋诗中的名篇
补写出下列诗中空缺的部分。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王安石《泊船瓜洲》)
2.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苏轼《题西林壁》)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天时夜扣门。(陆游《游山西村》)
5.僵卧孤村不自哀, 。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6.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扉九不开。 , 。(叶绍翁《游小园不值》)
7. ,石桥朱塔两依然。
,细雨垂杨系画船。(范成大《横塘》)
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9.梅子黄时日日晴, 。绿阴不减来时路 。(曾几《三衢道中》)
10.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文天祥《过零丁洋》)
附:答案
1.弗学不知其善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教学相长也
2.则孤陋而寡闻 燕辟废其学
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4.太山不让土壤 河海不择细流 王者不却庶众
5.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
7.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
8.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9.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12.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
13.哀斯墓之陡有石也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4.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
二、1.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2.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3.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
1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5.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16.正是江南风景好,落花时节又逢君。
17.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8.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9.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0.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21.几处早莺夺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2.归心日夜忆咸阳,却望并州是故乡
23.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5.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2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三、1.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2.吴山点点愁 恨悠悠 , 恨到归时方使休
3.长烟落日孤城闭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花市灯如昼 人约黄昏后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6.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8.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9.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0.匹马戍梁州 胡未灭 ,鬓先秋,泪空流
11.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零落成泥碾作尘,惟有香如故。
12.沙声秋点兵 弓如霹坜惊弦。也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4.工尽长江滚滚流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四、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尚思为国戍轮台 铁马冰河入梦来
6.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7.南浦春来绿一川 年年送客横塘路
8.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9.小溪泛尽却山行 添得黄鹂四五声
10.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fwR816.COm阅读欣赏

高三语文复习课教案范文


编写者:淳安中学 蒋金海

课题:修辞(修辞方法)复习第一课时
课型:复习策略指导课
教学目标 :
学会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
学会把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重点;
学会设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方法;
学会调控修辞方法部分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
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 :
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
学生解答近几年高中会考、高考中有关修辞方法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修辞方法部分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 :
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可能一:不知道,或不太知道。
可能二:根据高考说明回答“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应该根据以下两方面——
考试说明(包括会考高考) B、考试试题
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4个能力考核点:(幻灯投影)
能够辨识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列出8种,会考列出12种);
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
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
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修辞部分的复习重点
教师提引: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
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
会考的选择题中,修辞方法是必考题,题型已由单一的辨识题演变为辨识修辞方法与理解表达作用结合考的形式。
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法在内的写法;b 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c 语言运用题(第五大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写作(造句)。② 根据自己的知能结构现状:
在预习中,我们利用会考高考试题作了先测,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答题的情况,分析自己在修辞方面掌握的程度,找出薄弱点,以此作为自己以后复习的重点。
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1.教师导引:确立了复习重点后,我们还要设计好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才能使复习真正有效。我们要时刻都有学习效率观,并努力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科学地安排复习的内容、复习的时间,这样才是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如何设计有效的复习方法。
2.学生讨论献策,教师点评。
3.师生共同小结:
遵循的原则: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以训练带知识的原则,
查漏补缺及时矫正的原则。
具体的方法:
辨识题。我们要善于抓住各修辞方法的特征加以辨析,特别是几种不易辨别的修辞。同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来分析。辨识题的复习要结合理解题同时进行。
理解题。对于理解语意,我们要考虑不同文体的特点,并且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表达作用,我们则既要考虑各种修辞的一般作用,也要考虑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殊作用。
评价题。我们要掌握各种修辞在具体运用中的要求,也就是要掌握评价的标准。评价题虽不常见,但也应做好相应的准备。
运用题。往往是综合题,需要我们考虑各方面的命题要求,既有修辞上的,也有可能是句式上的,还有可能是内容上的。我们可以结合小写作练习进行。
调控训练内容
教师提问:
大家都很反对“题海战术”,但缺乏必要的训练,也是不可能形成能力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好训练的“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调控自己的训练呢?大家不妨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指点以下内容:
大家可以对《强化训练精编》中的修辞练习题作一分析,按照复习目标中的四个考查点,看一看这个练习题题型分布得合理不合理?
(辨识题太多,运用题、评价题太少)
每一个能力点大致需要训练多少次才能达标?
我们还应该再增加一些什么题型才能复习到位?
师生一起总结:
对现有的训练材料,我们千万不能拿来就作,不加辨析,不加选择。否则既有可能造成无效劳动,也有可能造成训练不到位。
要调控好训练,应注意几点:
要注意题型分布的合理。
要根据自己的现状确定训练的“度”。
要会选择有效的训练题。
要学会控制训练的节奏。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没有在修辞本身的认知上作更多的讨论讲解,而是着眼在如何复习修辞,其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提高自我复习的能力,能够提高语文学科元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才是我们要培养的终身需要的能力。
这种元认知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清楚地认识到“我应该学哪些内容?”“我应该如何地学?”“我学的效果怎样?”“我应该怎样改进自己的学习?”等等问题。
语文学科的知识是非结构性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策略。只会被动的学习,而毫不讲究学习策略,决不会提高语文的素质。
因此,希望大家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提高自己在语文学习上的元认知能力。这才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
六、作业 布置:
用25分钟的时间作完《强化训练题精编》的修辞练习,并思考评价修辞运用优劣的标准是什么。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病句修改


修改病句比辨析病句更难、难就难在其较强的主观性。另外,此题型常把语法。语句简明连贯、用语得体等方面内容放在一起考查,又有较强的综合性。
●难点磁场
[试题1]下面一句话中,编号的地方有些是可以删去的。请将可删去的序号写在题后横线上。(2001年春季高考试题京、皖、蒙卷)
由于①人体②脂肪的③密度远④小于人体⑤肌肉蛋白和水的密度⑥,所以减掉一公斤脂肪后⑦所减去的体积⑧远大于由脱水而减少的体积。
可以删去的是
[试题2]下面是某校黑板上的一篇报导,在标点、词语、语法方面都有一些毛病。读完后完成(1)(2)两题。(1997年全国高考题)
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到会的15名与会者,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不把这一点重视好,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1)找出文中的毛病,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横线,并标出①②……序号。
(2)把序号改正结果填入表中。修改时不能改变原意(将正确处改错要扣分)
●案例探究
[案例1](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
成年累月的战事,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经济的不断衰退,动荡不安的政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威胁,甚至连生命财产都没有保障。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语句的修改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依托:短语的结构知识,使修改后的格式符合要求;逻辑知识,按一定顺序对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排序。
解析:此题的要求是通过调整语序,使“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且“匀整对称”。
答案:修改为:①成年累月的战事,②动荡不安的政局,③不断衰退的经济,④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⑤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
错解分析:如答成“战事的成年累月,政局的动荡不安,经济的不断衰退,社会治安的每况愈下,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给3分(满分为4分)。其原因是,此种短语结构在表达效果上不如提供的参考答案。
方法技巧:此题要求提是“调整”语序,并要注意到对短语“格式”的要求。因此,不能改动太大,不能重新撰写。要以原语段为基础,以试题要求为标准进行修改。
[案例2](2000年春季高考试题)
下面一则擦玻璃器的广告在语言表达上有毛病,请加以改正(不改变原意)。将修改后的结果写在横线上。
本产品根据玻璃导磁原理而制造,是随着城乡高楼大厦逐年增多的今天,普遍存在着擦玻璃难和窗外擦玻璃危险等问题。为此,本公司特向用户推荐这一理想产品。
改正: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依托:语法知识,对《考试说明》中所列病句类型的掌握情况,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等。
参考答案:例1.本产品根据玻璃导磁原理制造。随着城乡高楼大厦逐年增多(或“在城乡高楼大厦逐年增多的今天”),普遍存在着擦玻璃难和窗外擦玻璃危险等问题。为此,本公司特向用户推荐这一理想产品。
例2.随着城乡高楼大厦逐年的增多,普遍存在着擦玻璃难和窗外擦玻璃危险等问题。为此,本公司根据玻璃导磁原理制造了擦玻璃器,特向用户推荐。
错解分析:对不完备答案,可参照以下评分标准来把握:此题满分为3分。①通顺又不改变原意,给3分;②通顺但改变原意,给1分;③没有改变原意,但语句不通顺的,不给分。
方法技巧:原句的语病在于主语不一致,缺少主语,语意层次不清晰等。
首先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基本内容,然后按某一句式或结构重新组织语句。答案即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结构方式,可参考。
●锦囊妙计
一、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内容,不能重起炉灶另写。
2.改动尽可能少。
3.要注意试题的修改要求,忌盲目修改。
4.修改后的文字只要符合语法等基本规则即可。而不需要润色,以使其“更好”。
二、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1.了解病句的基本类型。
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辨析并修改病句”,并对病句的类型做了说明,它们分别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述不当、不合逻辑。因此在复习时,首先要参照《考试说明》中对病句的六种考查类别,并结合具体例句,加深对各种病句特征的了解。
2.语法分析。把握语句的各个成分,注意各成分的搭配与照应;删除多余成分,补足缺少成分。
3.语意分析。这主要是结合语段的整体意思,理清语段中各层次之间的关联,注意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
4.逻辑分析。
●歼灭难点训练
1.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横线上,只填三个。
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己,
① ② ③ ④ ⑤
受了坏人的影响,才逐渐变坏的;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能抵制多方面的 各种 坏的影
⑥ ⑦ ⑧ ⑨ ⑩ ○11
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
○12
必须删除的是 。
2.下面一篇广告,在用词、语法、表意等方面有不恰当之处,请修改。
“太阳红集团”现为业务发展需要,经本市人事局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同意,招聘医
① ②
药推销员若干名。应聘者必须有志于药品推销工作,为人诚恳,事业心强,年龄在35岁
③ ④
以下,具有本市户口,医学、药学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对有一定临床经验或推销经验者将会
⑤ ⑥
得到优先考虑。有意者请于5月10日携带身份证、毕业证书原件,个人简历,两张一寸免

冠近照,到新世纪大厦105房间面试。未经录用者,资料概不退还。
把需改正地方的序号和改正的结果填入下列表中。
序号 改正结果
3.下面一段文字,在数字表达、语法等方面存在毛病,请根据要求做题。
20年来,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各个教育阶段的学校
a
教育制度。到九九年,全国小学62.9万所,基本实现了每个孩子能上小学。全国初中
b c d
六.六万所,有94%的小学毕业生可以升入初中。高中阶段教育学校31000所,有50%的初
e f g h
中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今后,我们必须进一步执行和明确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
i
目标和基本政策,为科教兴国做出贡献。
(1)文中数字表达不规范的是 ,应分别改为 。
(2)文中有两处语病,( )处修改为 ,( )处修改为 。
4.下文是某小区管理部门致全体居民的公告,其中有多处不当之处,请按文后要求把相关的标号填在横线上并加以修改。
为了加强小区管理力度,搞好环境卫生,本小区新建了多处袋装垃圾回收点。从5月1
① ② ③
日起,居民的生活垃圾 用塑料袋一律包装完毕后,投入垃圾回收点的塑料桶内,工业垃圾、
④ ⑤ ⑥ ⑦
建筑垃圾 一律不准包装后投入。与居委会联系后再行处置,千万留神。
⑧ ⑨ ⑩ ○11 ○12
(1)应删去的一处是 。
(2)应修改的五处是: 处应改为 ; 处应改为 ; 处应改为 ; 处应改为 ; 处应改为 ;
5.下面这段文字,在字、词语、语法方面都有一些毛病,请指出并改正四处。
这些年,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很快,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是擢发难数的。许多国外的旅游者到中国来,对居住条件要求并不高,只有服务水平高他们才满意。他们来,希望领会的是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的文明、情调,甚至希望好奇地住一住北京的四合院、东北的热火炕……而我们一些从事旅游业的同志却总认为这些太“土”,不够品位,蹬不了大雅之堂。他们不了解中国的某些“土”在外国人眼里恰恰是难得一见的“雅”。
6.下面语段有四处不妥,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①我国北方地区去年春天遭受13次沙尘暴侵袭的情景令人没齿难忘。为了解决沙化急速加剧这一紧迫问题。②我国将出台防沙治沙,以维护生态安全。③如何确立防沙治沙的法律地位,是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措施。草案规定。④国家在沙化土地所在地区建立政府行政领导生态保护政绩考核制度,对本辖区生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的政府行政领导不得继续担任原职或晋升。
7.下面一段句子中六处有语病,请标出四处,标好序号并加以修改。
节食和强制限食,并非与肥胖作斗争的好办法,重要的是要选择科学的营养。英国的原则值得借鉴,进食的时间应尽量拉长,每道菜要有很大间歇,这样可以避免不过量进食。因为当体内血液中的糖减少时,人就会觉得饿。如果先吃一块小食品充饥,然后休息15至20分钟,这期间血液中的糖含量增加,饥饿感就会减少。英国人的科学进食法就这么简单,这也是英国人体态优雅的结果所在。
A.(只填序号) 修改:
B.(只填序号) 修改:
C.(只填序号) 修改:
D.(只填序号) 修改:
8.阅读下面文段,并根据上下文,修改画线的部分。
去年冬天,①一只病危的天鹅被一位农民救护,在他的精心医治、护理下,天鹅终于②康复了健康。③但当时的季节已时至盛夏,越冬的天鹅都已北迁到很远的地方去了。而天鹅离群是无法生活和生儿育女的。这位农民凭借多年的经验,④知道这只天鹅是属于新疆巴音布鲁克群体。 ⑤于是向乡亲们借了路费,带着天鹅到了新疆。在当地环保组织的帮助下,他将这只离群的天鹅送到巴音布鲁克天鹅湖,⑥此为何人?乃被称为“天鹅卫士”的山东荣城农民袁学顺也。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考语文病句修改总复习教案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①②③⑤⑥⑦[删去的标准是:一要简明,二要不影响内容的表达(包括程度等),三要使语句的结构合理、完整。④⑧不能删除,每删除一处,扣一分;删除两处,此题不得分。]
2.到会的15名与会者 就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 当说话做事前 要提高
① ② ③
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 不把这一点重视好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人意的地方
④ ⑤ ⑥ ⑦
序号 改为
① 15名与会者(到会的15名团干部)
② 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的问题
③ 说话做事前(在说话做事前)
④ 加强团员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提高团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
⑤ 不重视这一点(对这一点不加以重视)
⑥ 将分号改为逗号(在上句的“事”及下句的“地方”后加逗号)
⑦ 不尽如人意
[①处错误是成分赘余,这个病句的特别之处是“到会的”和“与会者”两个短语意思重复。②处成分残缺。③处属成分杂糅,可说:“当……之时”,或“在……之前”。④处“提高”与“意识”不搭配。⑤处两种句式杂糅,造成错误。⑥处标点(逗号)使用不当。⑦处是很多人的一种习惯性错误。]
歼灭难点训练
1.①或②,⑥,⑨或⑩[此题考查对病句中赘余成份的修改。①“之所以”与②“的原因”都表示原因,应删除其一。③处已经说“受了坏的影响”,因此⑥处“受了坏人的影响”属重复,必须删除。⑨处“多方面的”与⑩处“各种”属重复,应删除其一。]
2.
序号 改正结果
① “现为”可改为“现在因为”“现因”或“因”
② “同意”可改为“批准”或“批复”
④ “必须”应改为“要”或“应”
⑤ “医学、药学专业”应改为“医学或药学专业”
⑥ 删去“对”或“得到”,也可将两者都删去
3.(1)e处改为6.6万所,g处改为3.1万所。[文中数字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学校统一用“万”为单位。]
(2)d改为“基本……的目标”,i改为“……明确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执行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政策”。[d处缺少宾语。i处应分别表达“明确”和“执行”的内容,且“明确”应在“执行”之前。]
4.(1)①[“加强管理”与卫生这一主体内容无关。]
(2)⑤处改为“一律用塑料袋”[语序不当]。⑥处删去“垃圾”[语言不够简明]。⑨处改为“一律不准投入”[成分赘余]。⑩处改为“这些垃圾请与居委会联系”[表意不明,缺主语]。处改为“处理”[用词不当]。处改为“敬请协助”[语言不够得体]。以上六处任选五处修改。
5.
错处(抄原文) 改为
擢发难数 不少的,(很多的)
国外的旅游者 删“国外的”
只有服务水平高他们才满意 只要……就……
领会 领略
希望好奇地 好奇地希望
住一住……“热火炕” 睡一睡东北的热火炕
蹬 登
[简析:擢发难数,比喻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6.(参考)①“没齿难忘”改为“终生难忘”②“防沙治沙”后加“的法规”③删去“如何”④“生态质量”后加“恶化”
7.(参考)“科学的营养”(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改为“科学的营养法”。“每道菜”(表意不明)改为“各道菜之间”。“避免不过量”(不合逻辑或滥用否定)删掉“不”。“一块小食品”(语序不当)改为“一小块食品”。饥饿感就会减少(搭配不当)。“减少”改为“减轻”或“消失”。“优雅的结果所在”(不合逻辑或因果倒置)改为“优雅的原因所在”。(任选四句修改)
8.(参考)①改为:一位农民救护了一只病危的天鹅(被动句变为主动句,使上下文衔接)。②改为:“恢复了健康”或删掉“了健康”。③改为:但当时已至盛夏。④句末加“的”或删“是”。⑤加主语“他”。⑥改为:他是谁呢?他就是被称为“天鹅卫士”的山东荣城农民袁学顺。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范文:字形专题复习


一、考点解说
[目标指导]
《2006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规定“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
所谓“现代汉字的字形”,是指现代汉语目前所通行的汉字的规范书写字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区分形近字、音近字,不写错字、别字、繁体字、已经淘汰的异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连笔字等方面,这是汉语书面运用最基本的能力。
《大纲》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A级。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确把握字形,不写错别字;二是工整书写汉字。关于错别字,既是作文评分因素之一(占5分),也是单独命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占3分)。
[重点难点]
纵观近几年高考字形师可知,字形考试重点有以下几点:
1.音近致误的别字。
2.形近到致误的别字。
[教学课时]
本专题共 课时。其中讲读课 节,练习课 节,讲评课 节。
二、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 重点难点:全面了解错别字考试的重点与解题的技巧
(一)考点精析
错别字产生的原因
1、因受形似字的影响而导致用字错误。如误将“眼花缭乱”的“缭”写作“燎”,误将“销声匿迹”的“销”写作“消”,误把“国籍”的“籍”写作“藉”等。
2、因受同音字影响而导致用字错误。如误把“矍铄”的“矍”写作“攫”,误把“贪赃枉法”的“赃”写作“脏”,误把“纷至沓来”的“沓”写作“踏”,误把“人才荟萃”的“荟”写作“汇”等。
3、因词语的意义理解不准确而导致用字错误。如把“川流不息”的“川”误作“穿”,把“稗官野史”的“稗”误写作“裨”,把“鸠占鹊巢”的“鹊”误写作“雀”,把“针砭时弊”的“砭”误写作“贬”,把“脱颖而出”的“颖”误作“颍”等,都 是由对词语意义不理解而造成的。
4、因受社会上不规范用字影响而导致 用字错误 。如将“家具”的“具”误作“俱”等。
(二)方法精讲
要避免写错别字,必须利用汉字的特点,掌握必要的正字法:
1、以义为纲,据义别形。如“交”与“缴”均有“交出”的意思,但“缴”有强调履行义务或被迫的意思,所以“交纳”“交税”也可用“缴”,但“缴获”“缴械”应当用“缴”。“杆”与“秆”,“杆”的一个义项是“器物的像棍子的细长部分”,组成词可有“枪杆”“笔杆”;“秆”的意思是“某些植物的茎”,组成词可有“麦秆”“麻秆”“烟秆”。
2、读准字音,以音辨形。如“奴颜bì膝”用“婢”不用“卑”(bēi)。“赝”yàn,意为“假的,伪造的”,组词有“赝品”“赝币”等;“膺”yīng,意为“胸,承受”,组词有“义愤填膺”“荣膺”等。熟记字音,有助于辨别形近字。
3、分清笔画,认准字开形。将形近字集中起来细加比较,找出特点,加强记忆。如:“炙”与“灸”、“茶”与“荼”等。
4、抓住形旁,别义选字。如“燥”与“躁”,一从火有“干”的意思,“干zào”“zào热”取“燥”;一从“足”,有“急”的意思,“急zào”“烦zào”,取”、“躁”。
(三)例题精析
1、辨”与“辩” “辩”中间是“言”字,表示与“说、论”有关。而“辨”是分辨,不一定“辩”和“论”。 “辨白”与“辩白”,“辨正”与“辩正”,可以通用,但某些专业术语却不能通用,如中医“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的“辨证”不能误为“辩证”。
2、“采”与“彩” 要区别“采”与“彩”,关键在于辨清这两个同音字的字义。“采”主要表示人的容貌、姿态、神情和精神境界,如神采、风采、文采、神采奕奕、风采动人、无精打采、兴高采烈等。“彩”则主要表示颜色,在与颜色有关的词里,都用“彩”,如色彩、彩云、彩虹、五彩缤纷等。“剪彩”“张灯结彩”中的“彩”都指彩色的丝绸之类;“彩礼”指订婚用的各色财物。“彩”有时不表现色彩,如精彩、多姿多彩,是表示出色、多样的意思。还有“喝彩”表示称赞、夸奖的欢呼声:“挂彩”表示负伤流血:“彩排”表示演员化装排练,这些词中的“彩”都不直接表示颜色。“光彩”本意表示颜色、光泽,后常用来表示光荣的意思。
3、“长”与“常” “长”指两点之间距离长,与“短”相对,既指时间也指空间。如长河、长途、长空、长年、长期、长跑、长篇、长卷、长寿、长眠、长逝等,都是指时间或空间“长”的意思。而擅长、一技之长、长于书画等,是表示特长、长处和优点。 “常”却不与“短”相对,它对时间长的表示是:时常、经常、常常。如常来常往、常受表扬,表示时常;常备不懈、常川往来,表示经常。主持日常工作的,如常务副市长,日常即经常。这里要注意,“常年”与“长年”的词义和用法的不同,应加以区别。“常年”指终年、长期,如山顶常年积雪、解放军常年驻守边疆。而“长年”常与“累月”组成词组,长年累月表示经历很多岁月。
4、“词”与“辞” “词”与“辞”这两个字音同义近,有时可以通用,但并非所有语境中都可以通用,也应加以辨析,区别使用。如词典与辞典,词讼与辞讼均通用,按首选词型,应用前者。辞赋与词赋,辞令与词令,辞章与词章,辞藻与词藻亦通用,按首选词型,应用前者。词调、词法、词锋、词根、词汇、词话、词句、词类、词牌、词语、词曲、词人、词素、词尾、词性、词序、词义、词韵、词组、词缀等,不能用“辞”。辞别、辞呈、辞费、辞工、辞年、辞色、辞书、辞岁、辞职、辞退、辞行、辞谢、辞灶等,也不能用“词”。成语如义正词严、词不达意、理屈词穷、陈词滥调等,也都用“词”。
5、“趁”与“乘” “趁”为利用时间、机会,如趁早、趁便、趁手、趁势、趁热打铁、趁火打劫等。方言为富有、拥有意,如趁钱;也作追赶解,如趁逐。“乘”表示在数与数之间或其他运算对象间进行乘法运算,如乘除、乘法、乘方,亦指佛教的派别,如大乘、小乘。除上述两层意思外,主要还指用交通工具或牲畜代替步行,如乘车、乘船。“乘”也可解释为利用机会,如乘机、乘隙、乘兴、乘虚而入、乘人之危、乘风破浪。
6、“淳”与“醇” “淳”用于指人的品质,如说这个人很淳厚,或说此人淳朴:也可形容音色,如音色淳美。“醇”是指浓度高,一般指含酒精度高的酒,酒精就叫乙醇,“醇厚”说的是酒的气味、滋味纯正浓郁,不用来表示人品。与“淳”“醇”音同义不同的还有“纯”,也需仔细分辨,不能混用。如纯粹、纯度、纯洁、纯净、纯良、纯美、纯情、纯贞、纯真、纯正等,均不能用“淳”或“醇”,只有“纯朴”和“淳朴”可以通用。
7、“担”与“耽”“眈” 要正确使用这两个同音字,必须辨清它们的字义。“担”有两层意思:一是用肩挑,如担水、担柴:二是担负、承担,如担保、担待、担当、担负、担任、担心、担忧等。“耽”的词义主要是迟延、停留、拖延,如耽误、耽搁,也作沉溺、入迷解,如耽于幻想。 “耽”与“眈”是同音字,字义不同,但形较接近,容易混淆,如将“虎视眈眈”误写为“虎视耽耽”。“眈眈”形容眼睛注视,所以要用目字偏旁。
8、“倒”与“捣” “倒腾”与“捣腾”可以通用,以用首选词型“倒腾”为好。若把“捣鼓”写成“倒鼓”,把“捣乱”写成“倒乱”,就错了。因为,“捣”表示撞击、捶打、搅乱的意思,如捣蛋、捣鼓、捣鬼、捣毁、捣乱、捣麻烦;“倒”则表示转移、转换、倒下、倒过来以及失败、垮台的意思,如倒把、倒毙、倒仓、倒戈、翻江倒海等,都不能写成“捣”。
9、“叠”与“迭” 国家语委会1986年10月10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对少数字作了调整,其中就有“叠”不再作“迭”的繁体字处理。两个字的区别是:“叠”有两层意思,即一是加层、重复,如重叠、叠印、叠罗汉、叠石为山、叠床架屋等;二是折叠,如叠衣、叠被、把纸叠好等。而“迭”有三层意思,即一是轮流、交替,如更迭、弟兄迭为君等;二是屡次,如迭次、迭出、迭起、送有发现、迭挫强敌等:三是及,如忙不迭。“妙对迭出”是说妙对一个接一个不断地出来,而不是一个个重叠起来。
10、“定”与“订” “定”在表示决定、确定、规定、必定等意思时,不会误写为“订”。但在表示约定、制定等意思时,就与“订”关系密切,有时可以通用。如订购与定购,订户与定户,订婚与定婚,订货与定货,订阅与定阅,均通用,但习惯上用“订”不用“定”。在表示改正的意思时,如订正、修订、校订等,只能用“订”,不能用“定”。 “订”含有协商之意思,经过研究商讨而立下条约、协定、合同并签字,这时只能用“签订”“订立”,不能用“签定”“定立”。 而往往容易混淆的是“制定”与“制订”,这两个词词义是有区别的。 “制定”表示确定、决定的意思,如“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而“制订”则表示创造拟定的意思,如“初步制订汉语拼音方案”。
11、“度”与“渡” “度”与“渡”音同而词义有明显区别,报刊上常常误用。仅在标题上出现的例子就不少,如《欢渡国庆节》、《初渡老人节》,还有《XX渡假村建成》《X X航线喜渡X周年》等,都把“度”错成“渡”,要人们在水中“渡”假过节,岂非笑话。也有的报刊把“渡关”“过渡”错写成“度关”“过度”。其实,要准确运用“度”与“渡”并不难,只要分清两字的字义即可。 “度”,指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如度日、度年、度假、度命、度活等。“渡”,却是指与空间相关的概念,说明从这里到那里,从此岸到彼岸。如渡口、渡头、渡船、渡轮、渡槽、渡河、渡海、过渡、渡过难关、远渡重洋等。应注意“普度众生”的“度”作度化与超度解,故不宜用“渡”。
12、“烦’与“繁” 要区别“烦”与“繁”的用法,主要掌握“烦”表示人的心态,有三层意思:一是烦闷,如烦乱、烦躁、心烦意乱等;二是厌烦,如不耐烦、这些话都听烦了等;三是烦劳,如烦劳您捎个信等。又可以表示又多又乱,如烦杂、要言不烦等。而“繁”主要表示事物的繁多、复杂,如繁博、繁复、繁华、繁丽、繁茂、繁密、繁荣、繁重、纷繁等。也可以表示繁殖的意思,如繁衍、繁育、自繁自养等。除了通用的几组词(烦冗与繁冗、烦琐与繁琐,繁杂与烦杂、繁难与烦难)以外,要仔细分清不同意思,正确使用“烦”与“繁”。
13、“分”与“份” “分”在读fēn时,表示分离、分别、分布、分寸、分红、分析等意思,这时不会和“份”混用,但“分”在读fèn时,就容易和“份”混淆,引起误用。在报刊上常看到:“过份”“缘份”“份量”“份内”“份外”“看在朋友的份上”等等,这些“份”都用错了,应该用“分”才对。 “分”和“份”所表示的意思不同,一般不能通用。“分”在读fèn时,表示的意思大体上有:①表示物质成分,如水分、盐分、糖分等:②表示重量,如分量超重、分量不足等;③表示不同身份、职业,如工人成分、农民成分等;④表示工作上本分以内或以外的事,如分内事、分外事;⑤表示格外的意思,如分外高兴、分外明亮等;③表示职责和权限,如守本分、太过分、恰如其分等;①表示属于一阶级、阶层和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先进分子、落后分子、不法分子等。 “份”表示的意思大体有:①表示行政区域和年月,如省份、县份、年份、月份等;②表示量词,如一份报纸、一份礼品、一份账单等;③表示整体的一部分,如股份、有我的一份等。 “分”和“份”也有通用的地方,如“成分”与“成份”,“身份”与“身分”均通用,用首选词型“成分”“身份”为好。
14、“复”与“覆”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1986年10月10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对原文字改革委员会1964年编印的字表的少数字作了调整,指出“覆”不再作“复”的繁体字处理,应根据不同语境,准确地运用“复”或“覆”。 “复”仅作为“復”和“複”的简化字,如复原、恢复、复杂、重复、答复等。 “覆”的使用,通常表达下面两层意思:①表示盖住,如覆盖、被覆:②表示倾倒,如覆舟、覆没、覆灭、天翻地覆、重蹈覆辙、覆巢之下无完卵。
15、“含”与“涵” “含”与“涵”都有包含、包容的意思,但用法不尽相同。“含蓄”与“涵蓄”通用,但一般都用首选词型“含蓄”;“含义”与“涵义”也通用,但一般都用首选词型“含义”。反映概念的内容,称“内涵”;某一事物包括、包容的内容,称“涵盖”,这里都只能用“涵”。表示人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夭叫“涵养”,与此有关的“涵容” “海涵”等,不能用“含”。若表示内藏而不外露的,如含笑、含怒、含苞欲放等,只能用“含”,不能用“涵”。应注意,包含与包涵,两个词常常误用,包含意为里面含有,包涵一般用于客套,表示请人原谅。
16、“候”与“侯”
“候”的使用范围较广:①等待,如等候、候车、候诊、你稍候一会;②问好,如问候、致候、敬候起居;③时节,如时候、气候、候鸟;④表示情况,如征候、火候等。 “侯”的用法较简单,只有两种:一是表示姓氏,也用于地名,如福建闽侯;二是表示封建社会爵位,如公侯伯子男、封侯。 这两个同音字只要仔细辨别字义,就不会用错。
17、“慌”与“惶”“慌”意为慌张,常用词语有惊慌、心慌、恐慌、慌促、慌乱、慌忙、慌神、慌手慌脚等。“惶”意为恐惧,常用词有惶恐、惊惶、惶惶、惶惑、惶遽、惶然、惶惊等。这里惊慌与惊惶、恐慌与惶恐可以通用,其他均不能通用。由于紧张、着急或担忧而心慌、慌张、慌手慌脚,都不能用“惶”。人心惶惶、惶惶不可终日,都是指恐惧不安的心情,惶惑是指疑惑恐惧,这里也不能用“慌”。
18、“恍”与“晃” “恍”表示恍惚、恍然、忽然和仿佛的意思,如精神恍惚、恍然大悟、恍如隔世等。“恍”不表示一闪而过的意思,不能说一恍而过,也不表示摆动,不能用“摇恍”。而“晃”表示摇动、摆动的意思,如晃荡、晃动、晃悠、摇头晃脑。“晃”又表示闪耀、闪过的意思,如晃眼、虚晃一刀、一晃眼就不见了。
19、“籍”与“藉” 这两个同音字的字义很不同,仔细区别,就不会用错。“籍”是竹字头,用法有三:①书籍、册子,如古籍、簿籍;②籍贯,如原籍;③代表个人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如国籍、党籍、厂籍、学籍等。“藉”是草字头,意为垫、衬,如枕藉。有时用法同“借”。杯盘狼藉,则表示杂乱不堪。“籍”与“藉”均可作姓氏,不要弄错。
20、“即”与“既” “即”表示靠近,如若即若离;又表示临时,如即兴赋诗;也表示当下,如即日、即期、成功在即;还当就、就是、就着讲,如一触即发、非此即彼、即景生情等。在表达上述意思时,“即”与“既”不会混用,问题出在“即使”与“既然”“既而”的用法上。 “即使”作为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如即使你取得了很大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即便”“即或”“即若”,也表示“即使”的意思。“既然”作连词用,用在上半句话,下半句往往和副词“就、也、还”相连,如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当赶快纠正。“既是”同“既然”,如既是他不愿意,那就算了。“既而”是时间副词,表示上句所说的情况发生之后,如既而雨霁,欣然登山。“即使”可用“就是”代替,“既然”“既是”“既而”均不能用“就是”代替。
21、“记”与“纪” 一般说来,“记”的使用范围广,如记得、记分、记工、记功、记挂、记过、记恨、记号、记取、记事、记诵、记性、记叙、记忆、记账、记载等。“纪”的使用范围较小,如纪纲、纪律、纪元、纪年、纪传等。 “记”和“纪”有时也可以通用,如纪念和记念、记录和纪录、纪要和记要。所谓通用,即是说用了哪个都不算错,但不等于说可以任意使用。人们在习惯上,是加以区别的。如“纪念”不用“记”;“会议记录”不用“纪”,而“纪录片”就不用“记”;“会议纪要”“纪实文学”又不用“记”。这是约定俗成的。例如,书名、文章名均用“记”,如日记、笔记、传记、游记;而记载旅行的文章,却称之为“纪行”,不能用“记行”。“游记”和“纪行”意思差不多,用词有分工,不能混用。
22、“捡”与“拣” “捡”表示拾取的意思,如捡东西、捡破烂、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等。“捡”可用“拾”来代替,有捡拾、拾取、拾荒、拾物等词。“拣”表示挑选、选择的意思,如拣选、拣择、挑肥拣瘦、挑三拣四等。“拣”不表示拾取的意思,所以不能用“捡”或“拾”代替,不能说“挑肥捡瘦”或“挑肥拾瘦”。
23、“交”与“缴” 当“交”表示到达、连接、交叉、结交、交往等意思时,不会与“缴”混淆。当“交”表示转移的意思时,就容易与“缴”混淆了。区别这两个近音字的关键在于:当把事物转移给对方时用“交”,如交班、交差、交白卷、交代工作、交付订金、交换商品等:而当这种转移是指履行某种义务或被迫交出时,就应该用“缴”字,如上缴、缴费、缴纳公粮、缴纳党费、缴获敌人武器、缴枪不杀等。
24、“决”与“绝” 区别“决”与“绝”的用法,关键在于:“决”作为副词用时,表示一定、坚决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异言、决无例外、决没有好下场等;“绝”作为副词用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如绝对正确、绝没有错、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相同等。两者所表示的意思是有差异的,不能混淆。比如“绝不同意、绝不动摇、绝不等闲视之”都误用了“绝”,本意是“坚决”,应用“决”而不能用“绝”。“决无此事、决无次品、决没恶意”,本意是“绝对”“完全”没有的意思,所以应用“绝”而不能用“决”。此外,“绝”还表示极、最的意思,如我们的同志绝大多数是好的、这位艺术家的技艺绝高、他的比喻绝妙等。
25、“恳”与“肯” 要正确使用这两个字,必须辨清这两个字的字义。“恳”表示真诚、诚恳的意思,例如诚恳、勤恳、恳切、恳求、恳请、恳谈等,这些词里的“恳”,都不能写成“肯”。“肯”表示的意思是乐意不乐意、承认不承认,例如肯去、不肯去、肯接受、不肯接受、肯干、不肯干、肯定、不肯定,还有表示同意的首肯。 这两个字的使用,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表示诚恳请求,用“恳请”或“恳求”,但在回答“你肯不肯求我、肯不肯请我”时,就可以用“我肯求你”“我肯请你”,当然这两种用法意思是很不一样的。 “恳”和“肯”在用法上,也是有明显区别的。“恳”经常作为一个词素和另外的词素构成词语,作形容词或动词用。如恳切、诚恳是形容词,恳求、恳请是动词。“肯”除了构成肯定、肯干等词之外,一般是单独作为一个词,作助动词用。如肯来、肯去、肯承担、肯接受等,这些都是词组,其中的“肯”作为一个词。
26、“兰”“蓝”“篮” “兰”指兰花、兰草,不表示颜色,该用“兰”不能用“蓝”。“蓝”指颜色,如蓝色、蓝晶晶等,又如感光后变成蓝色的图纸叫“蓝图”,著作所根据的底本称“蓝本”。“兰”“蓝”也作姓氏,不可混淆。花篮、菜篮、篮球等,都要用竹字头的“篮”,与颜色无关,不能用“蓝”。 蘭、欄、攔已简化为兰、栏、拦,但“澜”并未简化成“栏”,不能混写。色彩斑斓,不能写成“斑澜”。“阑干”与“栏杆”可通用。衣衫褴褛的“褴褛”可写成“蓝褛”,但不能写成“篮褛”。
27、“愣”与“楞”
“愣”为竖心旁,意为失神、呆、鲁莽,常与人的性格、情态有关,如发愣、愣神、愣怔、愣头愣脑、愣小子、愣头青等。而“楞”是木字旁,与“棱”字同,表示棱角或物体突出部分。所以两个字字义不同,是不能混用的。
28、“练”与“炼” “练”主要表示训练、练习的意思。如练功、操练、练兵、练武、勤学苦练等。凡表示训练、练习的,都用“练”,不能用“炼”。还有,表示人的老练、熟练;表示语言的精练、简练,也用“练”。 “炼”则是锻造和冶炼的意思,人的各种锻炼均用“炼”,如体育锻炼、思想锻炼。“精炼”是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如精炼石油。炼字炼句,表示反复锤炼,使语言精美,所以用“炼”不用“练”。
29、“蔓”“曼”“漫” “蔓”“曼”是一对同音字,义相近,但有细微区别,不能混用。“蔓”是一种草,叫蔓草,是具有攀援茎的植物。“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如荒草蔓延滋长、火势蔓延等。“曼”表示长、远的意思。“曼延”表示连绵不断,如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没有向周围蔓延开来的意思。“漫”也有扩散的意思,但一般是指水过满,向外流,如漫溢。也有“漫延”,虽有远的意思,但扩散的范围广,如沙漠一直漫延到遥远的天边,这里不能用“曼延”,也不能用“蔓延”。
30、“渺”与“缈”“渺”意渺茫,表示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如渺若烟云、渺无人迹、渺无声息;“渺”也指小,如渺小、渺不足道。而“缈”常与“缥”组成“缥缈”一词使用,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如虚无缥缈、云雾缥缈,也作飘渺,但不能用缥渺。渺茫与淼茫、渺远与邈远,可以通用。
31、“模”与“摹”
“模”与“摹”音同,义近,有时可通用,有时不能通用,要仔细区别,避免误用。模仿与摹仿、模拟与摹拟通用,用前者为好。摹写与模写也通用,用前者为好。“模”除了仿效的意思外,还指法式、规范、标准,如模型、模本、模式、楷模、模特儿等,这里用“模”,不能用“摹”。“摹”指照着样子写或画,如描摹、临摹、摹写、摹本等等。
32、“磬”与“罄” 这两个字从字形上就能辨清它们的区别。“磐”下从“石”,指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也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钵,用铜制成。“磬”下从“缶”,缶是一种装物品的瓦器,类似缸。“罄”原指瓦器中空了,后引申为空、尽的意思,如告罄、罄尽、罄竹难书、罄其所有等。
33、“溶”与“融” “溶”表示溶化、溶解,“融”也表示融化的意思。冰雪化成水,可用“溶化”,也可作“融化”。但“溶解”与“融解”意思不同,就不能通用。“融解”仅指积雪融化,而“溶解”意思更为复杂,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成为溶液,如糖溶于水、溶液、溶剂等。 “溶溶”与“融融”也往往混用,其实意思不同,不能通用。“溶溶”表示宽广,如月色溶溶、江水溶溶:“融融”则形容和睦快乐,如春光融融、其乐融融。 凡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称“融合”。融洽、融会、融通等,都用 “融”。“溶”表示溶解,成为溶液,而不用“溶合”。
34、“擅”与“善” “擅”与“善”同音但义不尽相同。它们都可以与另外的词素构成表示“长于、善于”意思的词,但用法不同,若不加以细辨,就容易混用。表示长于的,如擅长书画、擅长刻印;表示擅自的,如擅自做主、擅离职守,这里都要用“擅”,不能用“善”。表示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除了用“擅长”,也可以用“善于”,如善于辞令、善于公关、善于团结群众。但不能用“擅于”“善长”,如“擅于书画”“善长(于)辞令”,这样就用错了。
35、“生”与“身”“出生”与“出身”的词义完全不同。“出生”是动词,如出生地、出生日、出生证等。“出身”有其独特含义,指家庭出身成分,又可表示人的地位、身份、职业、职务的来历,如行伍出身、科班出身等。
“终生”与“终身”都用得十分普遍,二词大同小异,区别较微小。“终生”指生命的全过程,即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的一生,且多就事业说,如终生劳累、终生从教、奋斗终生等。“终身”往往指生命的未来直至生命结束即“死”,且多就切身的事说,如终身不娶、终身残疾、终身伴侣、抱恨终身、终身制等,均指“后辈子”,非“一辈子”。弄清两词的“微殊”,才不致用错。
36、“厮”与“撕” 要正确使用“厮”与“撕”这两个同音字,必须辨清宇义。“厮”除了指男性仆人如小厮,对人轻视称呼这厮、那厮外,主要意思为互相,多见于早年白话小说,如厮打、厮杀、厮混等。“撕”是用手撕裂东西,泛指使事物分裂。如撕书、撕布、撕掉画稿、撕毁协定,还有绑票的匪徒勒索钱财未得逞把掳去的人质杀害,叫撕票。 与“厮”“撕”同音的还有“嘶”,意为马叫,如人喊马嘶,亦指声音嘶哑,如声嘶力竭。
37、“滩”与“摊” “滩”指河、海、湖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泛指河、海、湖边比岸低的地方,如河滩、海滩、沙滩等;也指江河中水浅多石而水流急的地方,如险滩。而“摊”主要有四层意思:①摆开、铺平,如摊牌、摊场、把凉席摊在床上,把事情摊到桌面上等;②指设在路边的售货处,如地摊、菜摊、水果摊等;③分担,如分摊、摊派等;④指烹饪时把糊状食物倒在锅中摊平,如摊鸡蛋、摊薄饼等。这两个字的区别还在于:“摊”可以作为量词,而“滩”不作量词。“摊”作为量词时,用于指摊开的糊状物,如一摊血、一摊水、一摊稀泥、一摊污渍等。
38、“详”与“祥” 要正确使用“详”与“祥”就要区别这两个字的字义。“详”有三层意思,即:详细、说明、清楚。如详谈、详尽、详密、详明、详情、详悉、不厌其详、这本书的注释详略不一、这些人的生享年月不详等。“祥”主要指吉利、吉凶之兆,如吉祥、不祥、祥云、祥瑞等;也用于丧祭名,如大祥、小祥等。
39、“象”与“像” 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1986年10月川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对原文字改革委员会1964年编印的字表中的少数字作了调整,其中就有“像”不作“象”的繁体字处理。两字的区别如下:“象”表达下述三种意思:①表示动物,如白象、象牙、象鼻山;②表示形状、样子,如景象、气象、印象、万象更新;③表示仿效、模仿,如象形、象声、象征。 “像”表示下述四种意思;①表示人像,如肖像、画像、绣像:②表示相似,如两人很相像、他像他父亲、这只猫画得不像:③表示如同,如天像要下雨了、工地上的灯火好像布满天空的星星:④表示比如,如瓜子的种类很多,像西瓜子、南瓜子、香瓜子等。“想像”与“想象”通用,首选词型为“想像”。
40、“须”与“需” 要区别“须”与“需”这两个同音字的用法,主要掌握:“须”表示人的意愿,如必须努力、务须注意、须要坚持等;也表示对所从事活动必须知道的事项,如大会须知、考试须知、参观须知等。“需”则表示需要、需求的意思,如需要空气、需要粮食、需要知识、按需分配、从群众的需要出发,等等。 书报刊上最易相混的是“须要”与“需要”,“必须”与“必需”。其实要加以区分辨别也不难。“须要”是一定的意思,而“需要”则表示需求的意思,如教育儿童须要耐心,教育儿童需要时间,这样就分清了。“必须”有一定要的意思,而“必需”则有一定得有的意思,如学习必须刻苦钻研,学习必需合理安排时间。
41、“意”与“义” “意”与“义”音同,义并不完全相同。“意”在表示心愿、愿望(中意、满意)和意料、料想(意外、出其不意)的意思时,不会与“义”混用。“义”在表示正义(道义、大义灭亲)、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演)和因抚养而成亲属(义父、义女)等意思时,也不会与“意”混用。 但“意”常构成“意思”一词,“义”常构成“意义”一词,这时其意思差不多,容易混淆,必须加以辨析。 用“意”构成的词语很多,所表达的意思也是多方面的,如“意表、意会、意见、意匠、意境、意念、意趣、意识、意图、意味、意向、意象、意译、意志、意蕴和词不达意、言不尽意、心慌意乱、心猿意马等,这里只能用“意”,不能用“义”。 用“义”构成的词语也不少,其表达的意思也是多方面的,如字义、词义、语义、广义、狭义、同义、反义、歧义、引申义、比喻义、言不及义、义形于色等,这里只能用“义”,不能用“意”。
42、“阴”与“荫”
“阴”的义项较多,其中有一层意思指不见阳光 的地方为“阴”,如阴天、阴沉、阴暗、阴凉、阴森、树阴、绿阴等。而“荫”主要指“荫庇”,比喻尊长照顾着晚辈或祖宗保佑着子孙;也指遮蔽,如荫蔽、荫翳。《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版)对这个词的区分未加统一,存在矛盾。如第1175页的“树阴”是对的,但到了第1499页却成了“树荫”。第1499页的“阴凉”是对的,到了第1507页,却变成了“荫凉”。应该规范化,不要混用。
43、“鱼 与“渔” 鱼的本身、鱼吃的饵料及鱼制品等,均用“鱼”,如鱼饵、鱼白、鱼刺、鱼肚、鱼肝油等。另外,鱼雷、鱼雷艇及鱼贯入场等,也用“鱼”。而人们捕鱼的活动、工具、场所及从业人员等,一般都用“渔”,如渔场、渔船、渔村、渔夫、渔港、渔歌、渔家、渔业等。谋取不正当的利益,叫渔利。鱼具与渔具,鱼竿与渔竿,鱼网与渔网,鱼汛与渔汛可以通用,用首选词型(前者)为好。
44、“园”与“圆” 要正确使用“园”与“圆”,首先要辨清这两个字的字义。“园”的使用范围较小,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如菜园、果园、园艺、园圃,以及从事园艺工作的园丁;二是指供人游乐的场所,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圆”的使用范围较广,主要有六:①圆周所包围的平面,如圆桌、圆柱、圆筒;②圆周的简称;③像球的形状,如滚圆、滴溜圆;④圆满、周全,如这事做得很圆、此话说得不圆;⑤使圆满、使周全,如圆场、圆谎、自圆其说;③货币单位,如一圆、银圆,也作元。
45、“躁”与“燥” “躁”是表示人的性格、情绪等状态,如急躁、烦躁、暴躁、浮躁。不骄不躁等。而“燥”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其词义是指缺少水分,如空气干燥、天气燥热、山高地燥等。要区别这两个字可先从偏旁入手,火字旁,表示干燥;足字旁,表示急躁。
46、“账”与“帐” 为了使汉字规范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1996年版)把“账”与“帐”分列条目,并将义项加以区别。“账”为贝宇旁,其义一是关于货币、货物出人的记载,如记胀、查账;二是指账簿,如账本、账册、账单、账房:三是指债务,如欠账、还账、放账。“帐”为巾字旁,指用布、纱或绸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如蚊帐、营帐、帐篷、帐幕、青纱帐等。现在应该规范地使用这两个字,不能混用。
47、“涨”与“胀” “涨”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固体吸收水分后体积增大,如豆子泡涨了;二是指头部充血,如脸涨得通红。而“胀”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膨胀,如热胀冷缩:二是指人体内部受压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如肿胀、胃胀、肚子发胀等。“涨”还表示多出、超出的意思,如物价上涨、河水暴涨等。
48、“诊”与“疹” “诊”表示医生对患者诊察、诊断的意思,如诊疗、诊脉、诊视、诊治、出诊、门诊、会诊等。而“疹”表示病人皮肤上起的很多小疙瘩,如丘疹、疱疹、麻疹等。这两个字字义完全不同,是不能通用的。
49、“震”与“振” “震”表震动的意思,如震动、震荡、震波、震源、震中、震耳欲聋、震古烁今、威震四方等。“振”也有振动的意思,如振动、振荡、振幅、共振、谐振、振聋发聩等。两者的区别是:震动指颤动、使颤动,如大地震动、房屋震动了一下、春雷震动了山谷等;振动则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往复运动。震荡有动荡的意思,如社会震荡、回声震荡;而振荡,除有振动的意思外,还指电流作周期性变化。“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而“振聋发聩”则是说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两者是有区别的。
50、“至”与“致”
“至”有三层意思:①表示“到”的意思,如至今、至此、自始至终、至死不渝等;②表示“最”和“极”的意思,如至多、至迟、至上、至理、至德、至高无上、欢迎之至等:③表示达到某种程度,如甚至于、以至于、不至于等。 “致”则有四层意思:①表示给予,如致函、致电、致谢、致敬、致辞等;②表示集中于某一方面,如致力、致使、专心致志等;③表示招致的意思,如致病、致残、致命等;④表示以致的意思,如以致使人误会。 由上可以看出“至”和“致”两字意思不同,常被混淆主要是因为字义未辨清。如“以至”与“以致”在书报刊上常被混用。“以至”作为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和发展,如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或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作为连词,也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上下文的因果关系,多指不好的结果,如由于事先没有充分调查,以致作出错误结论。两个词有明显区别。
51、“坐”与“座” 要正确使用“坐”与“座”,关键在于辨清这两个字的字义。通常“坐”的字义有五:①人坐到椅子或其他物体上,如请坐、坐等、坐待、坐下来谈、坐冷板凳等;②乘、搭,如坐船、坐火车、坐飞机等;③房屋的位置朝向,如坐落、坐北朝南等;④把锅、壶放在炉于上,如坐一壶水、快把锅坐上;⑤指定罪,如连坐、反坐等。“座”的词义有四:①坐位,如满座、座无虚席;②放在器物下垫着的东西,如茶碗座、石碑座;③星座,如大熊星座:④量词,如一座山、一座水库、一座座房屋。这两个同音字也有通用的地方,如坐次与座次,坐位与座位。用首选词型(前者)为好。
第3课时
● 重点难点:运用解题方法解决问题
(四)好题精练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哀叹 唉声叹气 记数 不计其数
B.手指 暗伤 黯然神伤
C.委屈 委曲求全 修养 休养生息
D.激发 一触即发 淹没 淹没无闻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折叠 叠床架屋 更迭 迭挫强敌
B.人才 人尽其才 奇才 大材小用
C.简练 千锤百练 锻炼 军事训炼
D.时常 常备不懈 长年 长治久安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权力 国家权利 启示 征文启事
B.厉害 利害攸关 常年 常年累月
C.处事 立身处世 暴发 爆发战争
D.事物 事务繁忙 修养 修养生息
4、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毛骨耸然 义愤填膺 劳动锻练
B.励行节约 一枕黄粱 妄费心机 通宵达旦
C.堰苗助长 结局园满 不可思议 一劳永逸
D.记忆犹新 乔装打扮 顷刻之间 罄竹难书
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舟楫 开门缉盗 无赖 万籁俱寂
B.装潢 梳装打扮 撒谎 谎诞不经
C.杂糅 矫揉造作 回溯 扑朔迷离
D.禁锢 涸泽而渔 溪落 自辟蹊径
6、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相亲 文人相轻 大事 大势已去
B.成功 大功告成 自己 不能自已
C.抱怨 以德报怨 直言 仗义执言
D.伤心 丧心病狂 提名 金榜提名
7、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殒落 编纂 暴戾恣睢 舍身取义
B.引申 痉孪 气势汹汹 文过饰非
C.切磋 蛰伏 贸然相撞 真知灼见
D.风彩 机杼 姗姗来迟 一枕黄梁
8、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气慨 防微杜渐 脉膊 处心极虑
B.形象 窥豹一班 想像 莫名其妙
C.泻漏 墨守成规 技俩 食不裹腹
D.瀚墨 不厌其繁 斟酌 运筹帷幄
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直言 仗义执言 委屈 委曲求全
B.闻名 闻过饰非 代替 责无旁贷
C.拙劣 相形见绌 汇集 融汇贯通
D.青年 年轻力壮 推托 推托责任
10、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生杀予夺 直截了当 贻笑大方 隐约其辞
B.自惭形秽 莫可名状 名列前矛 轻手蹑脚
C.深沟险壑 影影绰绰 满目疮痍 暴戾恣睢
D.花团锦簇 好高骛远 谬种流传 贫瘠不堪
1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乌烟障气 欲盖弥彰 层峦叠障 瘴雨蛮烟
B.貌合神离 合盘托出 和风细雨 和衷共济
C.无事生非 莫衷一是 各行其是 唯命是从
D.目不暇接 直截了当 交头接耳 接长补短
1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博 学识渊博 辐射 副业
B.矫键 一代天骄 勉励 磨砺
C.拥戴 一共带天 布署 布置
D.磐石 馨竹难书 膨胀 涨红
13、选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真缔 萎靡 荼毒 膨涨 暮蔼
B.漫延 帐蓬 协迫 繁琐 挑衅
C.亵黩 浮燥 重迭 蜕化 蕴藉
D.奢糜 修葺 熏陶 蹉商 凑效
14、选出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
A.暴涨 辨驳 牟利 葱笼 爆满
B.泊位 彩排 战栗 融资 反聩
C.抵押 赊账 卸任 气绥 污告
D.鬼蜮 顷轧 融会 谄媚 更叠
15、选出错别字最多的一项()
A.舆论 刊误 显赫 精辟 掣肘
B.箴言 决择 宫阕 收迄 媒界
C.辍学 对恃 善长 病征 贸然
D.干炼 谙习 妥贴 缅怀 颐养
16、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感概 峻工 游戈 伎俩 勖勉
B.膨胀 流览 造旨 诅咒 慌张
C.浮躁 催促 挛生 清冽 风采
D.赝品 融恰 鼓惑 呆滞 竟赛
17、下列四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恶耗 苦脑 粗旷 坦护 演绎
B.颂读 以至 化妆 跨台 搪塞
C.眩耀 泄漏 慰籍 座标 亨通
D.通谍 陨命 风姿 涣散 伥然
18、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磋商 分辨 开源截流 置若惘闻
B.衷肯 札记 扑朔迷离 谍谍不休
C.事绩 伸张 博闻强记 骄健多姿
D.脉搏 像册 赈灾济民 徇私舞弊
19、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狭隘 羁绊 人心向悖 带罪立功
B.黯淡 疲惫 专横跋扈 稗官野史
C.轩昂 贬谪 事半功倍 断壁颓垣
D.毁谤 澄清 风靡一时 百战不殆
20、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反馈 扫瞄 照像机 立竿见影
B.脉搏 跻身 吓马威 无上光荣
C.坐落 账单 百叶窗 事必躬亲
D.喝采 岔道 林阴道 指手划脚
21、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有()
A.漱口 国藉 雄赳赳 源远流长
B.斑斓 沉湎 金刚钻 打浑插科
C.诠释 惦量 荧光屏 雀巢鸠占
D.宣泄 竣工 家具店 委屈求全
2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正经 正襟危坐 预料 出乎意料
B.艰苦 坚苦卓绝 留恋 流连忘返
C.休憩 休戚相关 叩头 磕头作揖
D.长谈 老生常谈 碧玉 璧玉无瑕
2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屈 委曲求全 淡薄 淡泊名利
B.义气 意气用事 修养 休养生息
C.融会 融会贯通 自视 自恃功高
D.是非 闻过饰非 违犯 违反纪律
2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追究 深究 引咎自责 既往不咎
B.烂熟 陈词滥调 烂醉如泥 随便乱说
C.借故 借故推托 借古讽今 借故逃走
D.敲诈 敲诈勒索 压榨 压榨百姓
2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狭隘 羁绊 人心向悖 戴罪立功
B.黯淡 疲惫 专横跋扈 稗官野史
C.轩昂 贬谪 事半功倍 断壁颓垣
D.毁谤 澄清 风靡一时 百战不殆
26、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A.侍养 侍业 伺候 伺机而动
B.实录 实业 拾零 拾人牙慧
C.翱翔 翔实 祥和 举止安祥
D.轻率 轻佻 清爽 轻歌曼舞
27、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过度 过渡地带 联翩 连篇累牍
B.行销 形销骨立 直言 仗义执言
C.截止 截止日期 密语 甜言蜜语
D.深山 名落孙山 身手 大显生手
28、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9、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饯别 鉴别真假 桃园 世外桃源
B.适才 恃才傲物 努力 戮力同心
C.学力 本科学力 致意 遵从旨意
D.工事 攻势凌厉 休憩 修葺一新
30、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卓见 真知灼见 代劳 以逸待劳
B.雀巢 鸠占鹊巢 付出 入不敷出
C.相应 心心相应 触目 怵目惊心
D.漠视 漠不关心 旁证 旁征博引
31、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栉风沐雨 坐收鱼利 功败垂成 犯而不校
B.乔装打扮 悬而未决 削足适履 矫揉造作
C.勉为其难 花团锦簇 洁身自好 尔虞我诈
D.不刊之论 耳濡目染 管窥蠡测 咎由自取
3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折叠 叠床架屋 更迭 迭挫强敌
B.人才 人尽其才 奇才 大材小用
C.简练 千锤百练 锻炼 军事训练
D.时常 常备不懈 长年 长治久安
3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舟楫 开门缉盗 无赖 万籁俱寂
B.装潢 梳装打扮 撒谎 荒涎不经
C.杂糅 矫揉造作 回溯 扑朔迷离
D.禁锢 涸泽而渔 溪落 自辟蹊径
3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自出机抒 居高临下 气势碑礴 虚无缥缈
B.披枷带锁 连绵不断 荆棒遍地 喘息甫定
C.眼花缭乱 化险为夷 载沉载浮 瞬息万变
D.珊珊移动 娓娓动听 立竿见影 横征暴敛
3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思忖 赋予 人才辈出 食不裹腹
B.装潢 向往 原形毕露 以逸代劳
C.幅射 谜团 欲盖弥彰 察言观色
D.臆测 奥秘 剑拔弩张 以德报怨
36、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勘察 市脍 长吁短叹 百折不挠
B.含义 梗概 建言献策 妙手偶得
C.荡涤 契机 摩肩接踵 别出新栽
D.朗颂 唯恐 头昏脑胀 贻害无穷

A.厉行 例行公事 无望 无妄之灾
B.惹事 惹是生非 礼遇 不可理喻
C.国事 共商国是 欣喜 心喜欲狂
D.怠慢 漫不惊心 桃园 世外桃源

第4、5课时
● 重点难点:试题讲解,达到巩固的目的
(四)答案精解
1、D(“淹没无闻”改为“湮没无闻”,是指名声或事迹被埋没,没人知道。“淹没”指大水漫过、
浸过、盖过。)
2、C(“千锤百练”应是“千锤百炼”,“炼”是炼钢。“练”是练习、训练。)
3、C(“国家权利”为“权力”,“长年累月”为“长年”,“修养生息”为“休养”。“权力”指
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驶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多与“义务”相对。“长年”是指整年,“累月”指很多月,形容经历很多时间;“常年”是终年,
长期之意,似乎不能与“累月”构成一个并列的成语。“休养”是休息调养;“修养”则指理论、知
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或者指养成的正确的等人处事的态度;“休养生息”指在战乱之后,
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民生产,恢复元气,是不能写作“修养生息”的。)
4.D(“耸”为“悚”,“练”为“炼”,“励”为“厉”, “妄”为“枉”,“堰”
为“揠”,“园”为“圆”。)
5、C(“楫”是浆,“揖”是拱手行礼。“装”是假份,“妆”是打扮得更好。“溪”改为“奚”,
即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6、D(“金榜提名”为“金榜题名”)
7.B(“殒”为“陨”,“身”为“生”,“彩”为“采”,“梁”为“粱”,“孪”
为“挛”。)
8、D(“慨”为“概”,,“膊”为“搏”,“极”为“积”。“班”为“斑”。“泻”
为“泄”,“技”为“伎”,“裹”为“果”。“瀚”为“翰”,“繁”为“烦”。)
9、A(“闻过饰非”改为“文过饰非”,“融汇贯通”改为“融会贯通”,“推托”是借故拒绝,“推
脱”是推卸,与“责任”搭配。)
10、B( “矛”改为“茅”。)
11、C(“乌烟障气”改为“乌烟瘴气”,“合”改为“和”,“接”改为“截”。)
改为“健”,“馨”改为“罄”。)
12、C(“不共带天”改为“不共戴天”,“布署”改为“部署”,“脉博”改为“脉搏”,“键”
13、B(A缔-谛,涨-胀,蔼-霭,B蓬-篷,协-胁,C黩-渎,燥-躁,迭-叠,D糜-靡,蹉-磋,凑-奏)
14、B.(A辨-辩,笼-茏,B聩-馈,C绥-馁,污-诬,D顷-倾,叠-迭。)
15、B.(B决-诀,阕-阙,迄-讫,界-介C恃-峙,善-擅,征-症,D炼-练,贴-帖)
16、B(A概-慨,峻-竣,戈-弋,B流-浏,旨-诣,C挛-孪,D恰-洽,鼓-蛊,竟-竞)
17、A(恶-噩,脑-恼,旷-犷,坦-袒B.颂-诵,跨-垮,C.眩-炫,籍-藉,座-坐D.谍-牒,陨-殒,伥-怅。)
18、D(A截-节,惘-罔,B衷-中,谍-喋,C绩-迹,骄-矫,D.像-相)
19、A(悖-背)
20、C(A瞄-描,像-相,B.吓-下,D.采-彩,划-画。)
21、C(A藉-籍,B浑-诨C惦-掂C雀-鹊,D屈-曲)
22、D(“长谈”改为“常谈”)
23、D(“闻”改为“文”)24、C(故-古)25、A(悖-背)26、C(安祥-安详)27、D(大显生手-大显身手)28、C(心喜欲狂-欣喜欲狂)29、C(本科学力-本科学历)30、C(心心相应-心心相印)
31、A(坐收鱼利-坐收渔利)
32、C(千锤百练-千锤百炼,军事训炼-军事训练)
33、A(开门缉盗-开门揖盗,梳装打扮-梳妆打扮,溪落-奚落)
34、C(自出机抒-自出机杼,气势碑礴-气势磅礴,荆棒遍地-荆榛遍地,珊珊来迟-姗姗来迟)
35、D(倍出-辈出,裹腹-果腹,以逸代劳-以逸待劳,幅射-辐射)
36、B(市脍-市侩,别出新栽-别出心裁,朗颂-朗诵)
第6课时
《咬文嚼字》啄出百个常见别字
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昨日正式公布了《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表中所列的100个别字,在如今的出版物中长期、广泛、反复地出现,而且具有极大的易混淆性和顽固性。
今年是《咬文嚼字》创刊10周年。10年间,编辑部组织审读了约3000本图书、1000种期刊、100种报纸,并请人民教育出版社、新华日报社等100家新闻出版单位协助调查。这次公布的100个别字,就是在10年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出错频率和专家评议拟订出来的。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特别强调,认定别字是一个严肃的过程。“有些字一般认为是别字,如‘好象’的‘象’、‘陷井’的‘井’,但语文界和辞书界至今还有不同意见,所以我们没有把这些字贸然列入字表。”
附: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括号中的字为正字)
1.按(安)装 2.甘败(拜)下风 3.自抱(暴)自弃 4.针贬(砭) 5.泊(舶)来品
6.脉博(搏) 7.松驰(弛) 8.一愁(筹)莫展 9.穿(川)流不息 10.精萃(粹)
11.重迭(叠) 12.渡(度)假村 13.防(妨)碍 14.幅(辐)射 15.一幅(副)对联
16.天翻地复(覆) 17.言简意骇(赅) 18.气慨(概) 19.一股(鼓)作气
20.悬梁刺骨(股) 21.粗旷(犷) 22.食不裹(果)腹 23.震憾(撼) 24.凑和(合)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语句复位


语句复位是高考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题型,它和语言衔接、排列句序的考查点是一致的。从命题的角度、考查的方式来看,此题型更注重对整体内容的把握。

●难点磁场

[试题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花,草地边的蒲公英。 。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能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

A.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又是多种多样的

B.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不尽相同

C.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人们既爱牡丹、菊花,又爱紫罗兰、蒲公英

D.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利

[试题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认为,如果没有塞纳河,巴黎只是精雕细刻的大理石堆砌而已。我到巴黎,第一眼看到巴黎的柔波,我就浮想起这样一个思想:塞纳河给予巴黎以生命。事实证明了我的想法,巴黎圣母院在塞纳河中心的一个岛上,法国朋友告诉我,这个岛屿是巴黎的摇篮,巴黎是从这个岛上开始的,是在塞纳河的浇灌下诞生的。

A.在巴黎的那些日子,走来走去总是看见塞纳河

B.游塞纳河是我向往已久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

C.在巴黎我最爱的是塞纳河

D.每次走过塞纳河,我都凝视着它

●案例探究

[案例](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 ,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连贯这一考查要点。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依托:语言连贯的特点与要求,一般篇章结构知识,逻辑知识等。

解析:语段开始“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仔细体会就会品味出作者要强调的是“少读”,而不是“多读”。第一处横线后“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一句,与“少读如果彻底”内容衔接紧密,语意贯通。第二个横线处后面的语句“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喻只求多,暗含“多读而不求甚解”之意,选“少读而不求甚解”则解释不通。第三处横线后的语句是“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是对那种只以读书为装点门面之人的讽刺和批评。⑤⑥两句的区别在于:⑤句中有“许多人读书”,着眼点是读书这件事;⑥句中有“许多读书人”,对象是人。从上下文来看,作者主要对“以多为贵”的读书方法进行批评,所以应选“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一句。

答案:A

错解分析:错选C(④句),从内容来说,没有把握语段的整体内容,简单认为此分句的主语应与上分句(“少读”)一致。

方法技巧:本题考查在具体语境中语句的连贯和衔接能力,在题型上以分组选句复位为主。对于此题来说,首先要把握好语段的整体内容,既要考虑到句子的形式,也要注意语句内容前后的照应,这后一点尤为重要。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说,读书少而精远胜于多而不求甚解。抓住这一主题就比较容易看出语句的层次关系。

●锦囊妙计

语句复位一般有“定位选句”和“定句选位”这两种主要的题型,其解题思路和方法基本一致,下面结合有关例句简要归纳其解答技巧。

一、内容吻合

内容一致、意思吻合是语句衔接的关键的一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也就谈不上连贯。

[例题]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利民饭庄和新风小吃店为元宵节特别制作的“迷你”小元宵, ,好吃、好煮、好熟。

A.口味独特,价格合理 B.每50克竟有五六个

C.真正“利民”树“新风” D.随到随卖,保证质量

[简析]“迷你”的关键之处是“小”,下文的“好吃、好煮、好熟”也体现了元宵“小”的特点,综观以上的四个选项,只有B项是对“小”的具体说明,和上下文意思吻合。

二、语境相同

语境是指语言环境,包括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是指语言本身所构成的环境条件,在书面语中主要指上下文。外部语境指言语以外的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交际目的、表达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感情基调。语境一致,言语的思想感情才会贯通。

[例题]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 ,就连我自己也在这闪闪的绿色之中了。

A.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 B.大地像一块鲜艳的地毯

C.碧绿的江水轻轻拍打着船舷 D.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

[简析]语段所描写的自然环境突出了一个特点——绿,故排除A、B两项;另一方面语段是属于静态描写,而C是动态描写,且与下文“就连我自己也”衔接得不够紧密,故选D。

三、句式一致

句式是指句子的形式,即句子内部的语言结构。句式一致,一般能比较好地保持话题一致、主语一致,并能明显地体现内容上的承接关系,使语言衔接更为严密。句式一致,有时候表现为短语的结构一致。

[例题]下列一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进。他身体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简析]所给的两个短语,A.为偏正关系,b?为主谓关系,从上文来看,(他)“身体魁伟”属主谓关系,如果选用偏正关系的“粗黑的眉毛”,则上下语意不畅,衔接不当。

四、语气一致

句子的语气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体现了一定的思想感情或基本观点,一个语段中的思想感情或观点应是一致的,语气不一致,往往会破坏感情的表达或对基本观点的确认,导致内容前后不协调。

[例题]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黄老妈妈躺在土炕上,睁大眼睛,从破窗棂望着黑沉沉的夜空,心里像麻一样乱。唉!老赵完了,又损失了一个好同志!几年来,多少革命同志,

A.一个个的流血牺牲了! B.一个个的流血牺牲了。

C.不是一个个的流血牺牲了吗? D.不要一个个的都流血牺牲了吧!

[简析]黄老妈妈心理活动所表达的感情基调是悲愤,而能表达这一感情基调的是感叹句。这四个选句中B为陈述句,C为反问句,D为祈使句,故选A。

当然,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有时需要综合运用上述几种方式;另外,由于语句复位题与语句衔接、语句排序题都是考查语言连贯这一考点的,因此,解这几类题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一致的,方法上可以相互参考。

●歼灭难点训练

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我爱纯真浪漫, ;我欣赏“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美意境, ;我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亘古不变的友谊; ;我很想将忧伤埋在心底以笑声取悦生活,。

①也惊叹于沧桑的滋味

②却难免强颜欢笑的悲凉

③却只能告诉自己这是幻想而不敢轻易付出

④却在现代重金属摇滚中宣泄心灵的疯狂与不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④② D.①④③②

2.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填入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句是( )

故乡与游子,这似乎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心理学家分析,人自离开母体,来到这个纷繁扰攘的世界,便有一种回归母体的冲动,每当遇到挫折、痛苦与烦恼,回归母体便成为一种本能的心理反应。,而故乡则是这种回归冲动的曲折反映。

A.因而,母亲与故乡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B.因而,母亲成了保护神的代名词。

C.因而,母亲时常成为作家、艺术家歌颂的对象。

D.因而,母亲永远意味着亲切与温暖。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山顶的白云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了紫色,最后它们又发出了金色的霞光

B.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织在一起

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了灰色的露水

D.它射下了几道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一般贯穿了整个树林

4.与前后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个比喻句是( )

夜色浓了,灯亮了起来。环绕在海湾沿岸山坡上的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了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 ,和那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A.像散落在蓝色天鹅绒上的颗颗钻石

B.像一串流动的珍珠

C.像夜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

D.像无数个在水面舞动的小精灵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一句话,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那么,何以无知无情的自然景物会异态纷呈,美不胜收,使人身入其境而流连忘返呢? 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A.自然景物真的无知无情么? B.为什么它对待人类最公平呢?

C.自然景物究竟美在哪里? D.自然景物究竟美不美呢?

6.“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未来的世纪是一个创造的世纪,各种竞争实际上是一种创造力的竞争”是下面语段中的一句话,它的位置应在什么地方?( )

①头脑奥林匹克竞赛是一种创造力的竞赛,简称OM竞赛,旨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②它的发起人是美国葛拉斯堡罗州州立学院教育博士塞米尔米克卢教授。③米克卢先生认为,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飞跃发展的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都无不在变。④有时变化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⑤因此,人们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智力,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A.①②句之间 B.②③句之间

C.③④句之间 D.④⑤句之间

7.“太阳活动的强弱一般以黑子多寡为标志。”这句话是从下面这段文字中抽出来的,它的合适位置是( )

①太阳黑子是太阳炽热表面上相对温度较低、颜色也较为暗淡的斑点。②太阳黑子的增多,太阳上耀斑等爆发活动也随之活跃和增多。③它们以每小时上百万千米的速度向地球辐射和喷射高能粒子流,从而对地球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A.在①句之前 B.在①②句之间

C.在②③句之间 D.在③句之后

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B[对整体语段内容的分析与把握是解题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段开始有“我们不但要”“我们也要”,表明是从人们的需要出发;横线以后两句是对整体内容的概括与提升,其中有“不但让读者能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看来,“各取所需”是此段内容的核心。选项中C、D两项的着重点在“花”(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利),而非“人”,因此可首先排除。A项中“每人的爱好又是多种多样的”强调的是个人的爱好不只一个;而B项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爱好的不同,与语段“各取所需”之意一致。]

2.B[首先要注意段首句的有关特征。横线后,用“我认为”引起对塞纳河的联想,此句内容应与自己的“联想”“感受”有关,“愿望”则隐含了这种意思,能够领起下文。A项描写性较强,C项可能侧重于“风光”,D项“凝视”与后文的“我认为”在情景上不一致。]

歼灭难点训练

1.D[把握整个语段的内容倾向,则可看出分号所标明的层次内的内容前后两句之间在语意上属对比关系,只要把握这一点,则可选出适当语句。]

2.D[注意内容的衔接(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式的一致。]

3.B[全句的主体是“太阳……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在衔接上要注意主语的一致。同时要把握整个语段的意境和情感氛围。]

4.B[要注意以下两条重要信息:一是“环绕在海湾沿岸”,隐含“串”“线”之意。从这一角度来看,A、C、D三项皆描写“面”“片”(天鹅绒、夜空、水面)之景象,皆不恰当;二是“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显示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若描写的是一种静态的景象(A项),那自然不合适。]

5.C[先分析内容与情境。自然景物为什么会美?究竟美在何处?这是集中一个问题步步深入的发问,符合表达逻辑。特别是后面“对于这个问题”中“这”指代的是前两问中的内容,这样就更应该是对同一个问题的发问了。而A、B两项内容与前面一问无关;D项内容实际上也岔开了话题。]

6.D[该句是对“创造力的竞争”的高度评价,属于深一层的内容,自然前面应有一般性的介绍;第五句是对整个语段的总结,在这总结与基础性介绍之间,应有一个过渡性的句子。]

7.A[题干中所提供的语句是总括性语句,因此应放在分析性语句(①②③)之前。]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成语使用辨析


本文题目:高三语文复习教案:成语使用辨析复习教案
近年来,成语命题的再现率是100%。其难点主要在于:把握成语的确切含义,不可望文生义;了解成语的使用对象或范围,并结合具体语境恰当使用。
●难点磁场
[试题1](2002年北京高考试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B.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
C.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D.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协议。
[试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个人最爱听评书了,经常听得出神入化,有时听起来竟忘记了吃饭和睡觉。
B.这位教授正在讲堂里口若悬河地讲着法律知识,他的儿子却在家中被执法机关缉拿归案。
C.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D.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素养、举止言谈等都显得格格不入。
●案例探究
[案例1](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D.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依托:成语知识,相关社会文化知识等。
解析: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春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偃旗息鼓,一指放倒军旗,停止打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也可指停止战斗;二比喻停止批评、攻击等。
答案:A
错解分析:错选D,未把握成语的确切含义及使用对象。
方法技巧:成语的正确使用要靠扎实的平时积累,要多记成语,并准确把握成语的出处、本义、比喻义及感情色彩等,只有在积累的基础之上,掌握有关命题方面基本规律和解题技巧,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使用成语的能力。
[案例2](2001年全国高考试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
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
D.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畅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知识依托:成语知识,相关文化知识等。
解析: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的傲慢神气。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辆很多,来往不绝。蓬荜生辉,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荣耀。
答案:B
错解分析:错选C项,未能把握车水马龙的使用对象。
方法技巧:此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涉及的方面较多,有一定难度。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①把握成语的具体含义。②分析语境。如,A句中成语“安步当车”有闲适的意味,此意明显与抢险队员们的紧张行动不符。C句从语境来讲,摊位前不过几米或几十米,也无法形成车如水、马如龙的景象。D句中的“蓬荜生辉”是个谦词,不能用于别人。
●锦囊妙计
成语的辨析及运用主要从以下方面把握:
1.望文生义辨析
成语都有其固定的意思,因此使用时一定要弄清成语的确切含义,切忌望文生义。
[例句]①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②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③我们上车时,他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我们几套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辨析]上面三句中的成语皆使用不当,都属于不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以致望文生义。“差强人意”意思是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差”是稍微、较、尚之意,如天气差暖、差可告慰等。“文不加点”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指涂上一点,表示删去。“大方之家”指专家学者或内行人,属书面用语,如贻笑大方等。
2.范围错用辨析
有些成语使用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不能随意搬用。

高三英语复习教案:Advertising教案


重点短语

1. be aware of 知道,明白,意识到 2. play tricks on 欺骗,捉弄

3. believe in 信任,相信 4. be bored with 对……感到厌倦

5. appeal to迎合,对……有吸引力 6. trick sb into doing sth诱使某人做某事

7. be satisfied with 对……感到满意 8. be used to对……习以为常,习惯于

9. fall for 上……的当,受……骗 10. deal with 处理,对付

11. commit suicide/a crime 自杀 /犯罪 12. be intended for 为……而打算

13. be concerned with 对……关心 14. get sth across 传达

15. be particular about 对……挑剔 16. soft drink 软饮料

17. come up with 提出,拿出 18. according to 根据

19. agree with sb. on sth.同意某人的意见 20.hold one’s breath 屏住呼吸

21. in public 在公共场所 22. at one’s service 听候某人吩咐,为某人服务

23. cure sb. of a disease 治愈某人的病 24. be proud of 以……感到自豪

25. even if 即使 26. at a low price 以低价格

27. be popular with 受某人欢迎 28. senior high 高中

29. be of good / high quality 高质量 30.be on sale 在销售中

31. make an announcement 宣布 32. keep away from 远离

33. No comments 不加评论,无可奉告 34. bad breath 口臭

35. be similar to 和……相似 36. up to (数量,程度等)达到

37. in particular 尤其,特别 38. introduce ……to …… 向……作介绍

39. recommend sth. to sb. 向某人介绍某物 40. protect … from … 保护…免于……

41. stand for 代表,表示 42. be responsible for 对……负责

43. in one’s opinion 依某人看 44. warn sb. against

45. attract/catch/draw one’s attention吸引..注意力

46. take turns to do sth. 依次做某事,轮流做某事

47. persuade sb into doing / to do sth 说服某人做某事

48. have/keep/hold sth. in mind 把……记住

重点句型

1. We are so used to them that we do not even realize how many we see and hear in a day.

2. A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 is one which someone has paid for to promote a product or service.

3. pSAs are often placed for free, and are intended to educate people about health, safety, or any other issue which affects public welfare.

4. China has strong laws to protect people from advertisements that lie or try to make people believe untrue claims about products or services.

5. However, we still must be aware of the methods used in advertisements to try and sell us things.

6. Even if an ad does not lie, it does not mean it tells you the complete truth.

7. All of these ads are meant to be helpful, and you can often learn a lot by following the advice they give.

8. The boss can then choose the right product to produce , the one which is expected to be most popular with consumers.

9. Also important are the sales targets.

10. If they want to become the market leader, the company must ensure that their product is of high quality.

11. That is why we are considering repackaging our chocolate bar as well.

12. Not all ads play tricks on us though.

13. These ads deal with large social issues.

14. In my opinion, this may have harmful effects.

15. What they don’t mention is how bad these things can be for our teeth.

16. Have you ever regretted not having snapped those unforgettable moments?

17. Unlike a single advertisement, an ad campaign is an organized programme of advertisements using various kinds of ads to reach a particular audience.

18. When you start a successful ad campaign, you must have a clear goal and target audience in mind.

19. In order to determine your audience, you will need to do a little research.

20. It is important to always try to appeal to the way the audience will react.

21. What parts of this issue would they care about or be concerned with?

22. The way you choose to advertise should depend mainly on your target audience and which kinds of ads reach that particular group best.

重点语法: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4模块Unit 2 Sporting events

重点短语

1. share with 与…分享 2. every four years每四年,每隔三年

3. take part in参加 4. in honour of纪念,向……表示敬意

5. side by side一起,共同,肩并肩 6. come to public attention引起公众关注

7. at the opening ceremony在开幕式上 8. know of了解

9. be recognized as被认为是 10. play a role/part in在…起作用

11. break a record打破纪录 12. make contributions to作贡献

13. set an example to树立榜样 14. look forward to

15. come up with想出(计划、回答) 16.plenty of许多,大量

17.tourist attractions旅游景点,旅游胜地 18. pay attention to注意

19.be similar to 与……相似 20.play leading roles in起主导作用

21. meet one’s requirements满足需求 22. daily routine日常工作,日常安排

23. make way for给…让路 24. hope for希望,期待

25.maintain a balance保持平衡 26.be involved in涉及

27.add to增加 28. keep…under control使…处于控制之下

重点句型

1. I am delighted to have been invited to your school to talk to you about the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Olympic Games.

2. Today, athlet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can take part, no matter what languages they speak.

3. His dream was that the Olympic Games would make it possible for countries and people to live peacefully side by side.

4. I am sure the whole of China must have felt proud when Xu Haifeng won the first gold medal for his country.

5. Today, players from China, South Korea and Germany among others play leading roles in the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competition.

6. Join me in wishing the Olympic movement a successful future to match its beautiful glorious past.

7. I hope this information will be of use to you.

8. I advise that you watch less TV at night.

9. My advice to you is that you should drink more water.

10. If I were you, I would certainly go to the football match instead of doing work at home.

11. Will Thursday morning do? I happen to be in town then.

12. What/How about the high jump then?

13. In order for a new sport to be added , a current sport must be dropped.

14. Supporters of wushu would like to see it entered as a branch in the Martial Arts category.

15. The IOC is looking at revising the number and type of sports involved in the Olympics in the future, so wushu fans may finally get what they are hoping for.

重点语法: 情态动词

4模块Unit 3 Tomorrow’s world

重点短语

1. be set in以…为背景 2. pass on 传递

3. be connected to 与……相连接 4. give out 发出(气味、热等);用完,耗光;筋疲力尽

5. put forward 提出(观点、议案等) 6. last but not least 最后但同

样重要的

7. be accused of 被控告犯有……罪 8. set up建立,竖立

9. a tourist destination 旅游目的地 10. leave sb with…给….留下

11. make a profit赚取利润 12. go on a virtual trip to 虚拟旅行

13. belong to属于 14. be responsible for对….负责

17. move round四处移动 18. be worth doing/n.

19. add to 增加 20. deliver into 送进

21. have an area /population of面积或人口是…. 22. play a role in 在……中角色

23. in one’s opinion在..看来 24. sign one’s name for 给……签名

25. send sb. on a trip to 送某人旅行 26. in reality 实际上

27. bring history alive 历史再现 28. leave sb. with 给某人留下….

29. take the risk of… 冒……危险 30. invest in 投资于

31. make a profit / money 获取利润/赚 32. end in failure 以失败告终

33. win the admiration of 赢得……的敬 34. draw a conclusion得出结论

35. (be) on display展览 36. the latest wave of new technology

37. tell…..from….把…和…区分 38. concentrate on 专注于

39. go bankrupt 破产 40. voice one’s opinions 表达某人的看法

41. at one time/at a time/at any time 42. have letters missing 使得字母丢失

43. fall off从…上掉下来;脱落 44. come across遇到,遭遇,偶遇

45. tell of讲述 46.keep/get in touch with和…保持(取得)联系

47. take sb. on the journey to 带某人一起去旅行 48. be trapped in 被困在……

49. at a speed of以……..的速度 50. with the help of ..由于..的帮助

重点句型

1. What would you like to see happen in the future.

2. Not only is every step of climbing Mount Qomolangma felt by viewer, but also the cold, the tiredness, the food, the smells, the sights and the sounds of the mountain can all be experience.

3. Upon reaching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a feeling of happiness and a sense of achievement will be experienced.

4. RealCine works by making the viewers feel that they are actually in the film.

5. The movements of the headset indicate the direction in which the view wants to go.

6. In scientific studies it has been shown that VR can provide teenagers with another way to experience the world and make them work harder to make their dreams come true.

7.The teenager was made to think that he had scored the winning goal.

8. An argument has been put forward that some viewers will be disappointed by Realcine.

9. Firefighters could be trained using Realcine without the risk of sending them into a burining building.

10.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travel sickness should/can be reduced by using virtual reality.

11. This could be of great benefit to people and will be researched further.

12. Also, we need to buy new keyboards and mousse because many of the keyboards have letters missing….

13. If the pC (No.7) I was using had had a good keyboard, I would not have made so many mistakes.

14. He left university in order to concentrate on the writing.

15. The teacher wont mind you using the computer.

16. The Time Traveller journeys through millions of years, seeing even more alien creatures than before.

17. He finally stops thirty million years into the future and experiences a future time where the sun no longer shine brightly.

18. Scared and cold, the Time Traveller starts back towards the present.

19. Instead of waiting to be rescued, the three young people teach themselves astrophysics.

20. With the help of force from a black hole, the are able to guide the lost spaceship safely back to the Earth./pp

高三物理复习弹力教案


一、设计思想

高一新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跨越阶段的特点,本节教材在文字叙述上非常简洁并配有大量的插图。内容直观、感性,较易为学生接受,加上学生们在初中时对弹力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与理论基础,若只是照本宣科,教学会很空泛。教师觉得“没戏可唱”,学生则有“炒冷饭”之感。因此将弹力这节课设计成了探究性学习课,采用了“参与──体验──内化──外延”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自评和互评来不断完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本教学设计特别强调了对实验的挖掘。通过引入新课时设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中的若干个演示实验的设计,特别是精心设计了研究桌面的微小形变实验,使学生感悟科学的探究方法和强化创新的意识。学生在互动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获得探究的成功体验,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有声有色。

二、教材分析

《弹力》是高中物理新课程(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以后正确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其重点是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弹力的方向,难点是常见的弹力方向的确定。教材从物体的明显形变引入,继而通过放大的思想演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用实例引出了形变、弹性形变和弹力的概念。并通过研究形变来探究弹力产生的原因、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探究支持力、压力和绳子的拉力这几种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对于胡克定律的教学,要先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索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大小之间的关系”,这种先从感性认识出发,上升到理性认识,再通过实验检验并进行具体运用的研究办法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渗透。

三、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对“重力及相互作用”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力的三要素及作用效果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也对弹力有了初步感性的认识和一定的理念基础。在高中教学中要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化对弹力的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及其方向的判定,是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把握的问题。为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通过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真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形变和弹性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知道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2.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

3.知道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了解劲度系数的单位、符号及物理意义,并能运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4.知道胡克定律的图象的意义,掌握利用图象法计算劲度系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

2.通过分组“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中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进行处理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用简单器材显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体会放大法的实验思想,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

2.通过学习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将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愿望。

3.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认识事物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科学观。

五、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2.自主设计实验探索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及实验操作。

(二)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主,结合问题法、演示法、启发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

(1)本节课流程设计:实验引入(产生疑问)→设计实验→学生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拓展应用(产生新疑问)。

(2)对探究实验设计好实验的内容、步骤和表格,便于学生的探究。

(3)教学中通过设计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创设物理情景,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以便于学生的思考分析。

七、教学准备

细钢丝、钢锯条、弹簧、海绵、橡皮泥、白纸,通过橡皮塞插有细玻璃管的椭圆形玻璃瓶、激光光源、平面镜及支架(两套)、小车、橡皮筋、气球、、纤维板、演示胡克定律用的米尺、弹簧、钩码、力传感器等等。

八、教学过程(略)

高三语文复习教案: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仿用
仿用,在修辞学上称为仿拟。这是传统的表达手段。高中语文读本选用的清人全祖望所写的《梅花岭记》中就有很典型的例子: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问曰:“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孙公答曰:“经略从北来,审知故松山殉难督师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畴大恚,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洪承略为什么大为恼怒,急忙呼喊部下将孙兆奎推出却斩杀呢?洪承畴原来是明代大官(经略),督师松山抗拒清兵,后来投降了清人。明朝还以为他已殉难并大肆祭奠。洪承畴内心畏惧在扬州抗清的史可法(人称史阁部)。虽然史可法已经殉难,但洪承畴心有余悸,于是乘机向孙兆奎打听:“您在军队中,确实知道在扬州,抗清的阁部史可法是真死了呢,还是没有死呢?”孙兆奎仿用他的句式,针锋相对地反问道:“您从北方来,确实知道在松山殖难的督师洪承畴是真死了呢,还是没有死呢?”这句话触动了洪承畴的痛处,气急败坏的洪承畴,“急呼麾下驱出斩之”。
在鲁迅和*的文章中,这类仿用经常可见。从仿用到创新,是学习语言的必由之路。
一、仿用的基本形式
高考仿用类试题,大致有下列三种:
1.续写
这种仿用的基本做法是:按照既定的内容,仿照上文规定的句式,接着往下写。这种仿写的形式,与“扩展语句”相似。
例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
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与标有 号相同。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纳目》的问世!
这是较早的一道高考仿用题。提供的是一段议论的文字。第一句是论点,第二句以李时珍为例作论证。画线句总体上是一个假设复句。“如果没有……没有……哪里会有……”。要求续写的一个句子,在内容上应举“彪炳史册”、“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的“杰出人物”,句式上应是由三个分句组成的假设关系的复句。
2.嵌写
这种形式是提供一段文字,让学生“填空”。这种形式与扩展语句也有相似之处。
例2:(1999年27题)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
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它融仿写、比喻、排比于一题。所给出的文字,实际上是填句的语境。因此,解答本题,首先要正确理解所给的文字的基调,是赞扬人民共和国在起伏、曲折的道路上向前发展的历史趋势。其次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认定句子所用的修辞技巧,同时还要凭借想象和联想,这样才能填出符合要求的句子,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参考答案举例:五十年像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乐曲渐趋高潮)
3.所谓另写,就是按照试题所给的语句的形式,另选内容,组织答案
例3:(2000年26题)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俄]契诃夫)
这题所给的材料,其话题是“虚伪”,仿写的句子以“友谊”或“勇敢”、“信任”为话题。这种仿用,实际上只是仿其“形”而换其“神”。在“形”似上,既要符合“直接表述,言简意赅”、“连续类比,形象生动”的要求,又要注意句式、句子结构方面的要求。否则,不算是很好的仿写。
二、仿用题的发展变化
由于“仿用”已经考了好几次,其间有一些变化。这变化主要表现为两点:
1.仿句与仿段
高考仿用题,以“仿句”为多见。前面的三例已可以看出这一点,请再看看一例:
例4: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为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的心灵的智慧之窗。
这显然也是“仿句”。2002年出现了“仿段”题。
例5: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和海鸥是海的文字。
这四句话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段。这道仿写题,不仅有仿写形式的要求,而且要求“意思完整”,体现了“仿段”的基本要求,即几句话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2.仿形与仿神
在语言表达中,“形”与“神”本来是密不可分的。这里将它分开,是从试题考查重点这一角度说的。前面所举五个例子,都是侧重于仿所给材料之“形”的,即句式和修辞手法。但是,2003年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仿写题。
例6: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写改为:
这道题对“仿照”的形式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只是在表达效果上提出“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这显然是要求仿其“神”——保持原意,但是语言要亲切、友善、生动,这其实是把仿用和语言“得体”的要求结合起来了。
从“仿句”到“仿段”,从仿“形”到仿“神”,标志着仿用要求的逐步提高。
三、仿用的主要技巧
1.准确把握题面提出的仿写要求
仿写题的题面要求总是相当明确的,应细心地一一把握住。就本文所举例说,它包含这几条要求:①表述形式:一是“直接表述”,一是“连续类比”;②表达效果:一是“言简意赅”,一是“生动形象”;③话题: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④数量:仿写两句话。答案只有满足这四项要求,才能是正确答案。有一项不能满足,答案都有问题。
(2)弄清材料中隐含的仿写条件
仿写题所给的材料,一般是仿写的样式,其中包含着仿写的条件,也应一一弄清楚。前文所举例4便隐含着这样三个仿写条件:①同一话题,这话题是“时间”,而不能用具体的时间来取代;②两个比喻句之间是并列关系;③每一个比喻的内部前后的语意必须相衔接,“梯子”→“引导”→“登”,“钥匙”→“开启”;即前面是比喻,后面说作用。例5“海是水的一部字典”等四句话中,隐含着这样几个仿写条件:①第一句是一个层次较高的比喻,它领属三个低一层次的比喻;②左边“海”与“浪花”、“涛声”、“鱼虾和海鸥”是领属关系;③各句为合理贴切的比喻句。仿写的答只有满足材料中隐含的这些条件,才能成为正确答案。
四、典型题分析
1.仿写。请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原作: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就小了。
这是2002年春季考试第23题。题面规定了三项要求:①另选一事物;②写出一种情境;③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材料中隐含的仿写条件:①应选一具体事物作描写对象;②前一句点明描写对象;③前两句表现一种情境;④第三句点明思想感受。据此,你可以这样写:井底的蛙,你坐井观天时,眼界就窄了。又如:荒地的种子,你怨天尤人时,生命的希望就小了。
2.见例6
本题总体上是仿写,但重点是修辞。它涉及修辞的诸多方面,包括修辞行为的动机的确定,话语信息的选择、修辞方式的取舍,以及话语的语气、态度等。同样是表达揭示公园的游人不要攀折花木、乱扔垃圾的意思,但原提示语中,是一种冷冰冰、硬棒棒的警告,让人看后很不舒服甚至产生反感,因为它反映了说话人的权势,暗示了双方不平等的角色关系。修改后的提示语,是一种文明的劝导,使交际双方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游客通过富有诗意的话语,既可领悟到管理者的劝告,又可以体会到对他人的尊重,符合游人的心理需求。其效果肯定大大好于原提示语
根据这样的分析,提示语(1)可以修改为:小声说话,静静行走——做现成文明人;也可以修改为:让静谧围绕在身边,让文明驻扎在心间。提示语(2)可以修改为:把自己的钱带走,读过的报刊还是留在这里;也可以修改为:请不要让报刊离井背乡,否则你将付出一笔搬迁费,等等。
五、练习及答案
1.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句,使其与前后文组成一段谐调完整的话。海潮,放远了谛听才觉得深邃,山峰 。忠告,放远了品味才觉得亲切,友情: 。所以,哲人说“距离产生美”,确实如此。
2.仿照下面文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式,再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没有蓝天的深邃但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但可以有小溪的优雅; ;
!命运可以剥夺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不能够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
3.仿照下面的句式,选择新的话题,另写一组句。
海洋,诠释着全部的水性;滴水,也透视着浩瀚的海洋。
4.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以“燃烧”为话题,再补写一个句子。
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我们拒绝腐烂,因为腐烂意味着灭亡,且在灭亡之后,会让自己遗臭万年。
仿句:
5.依例仿写,要求字数、内部结构一样。
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那么便有寒来暑往,草荣草枯,花开花谢。
仿句:如果把人生比作 ,那么 ,
, 。
6.以我国闻名的自然景观为对象,仿写两个句子:(4分)
万里长城,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蜿蜒于峻岭之间,她是中华民族不的周围飘着粉笔屑,不,那不是粉笔屑,而是老师撒出智慧的花朵。
仿写:
13.仿照下列文字第二句的句式,接写两句话,使之成为一个统一体。
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我懂了作为女性的自尊;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
14.下面的句子都写到“浪花”,前一句简单描述,朴素自然;后一句运用比喻的排比,形象生动。请在“彩云、雨点、清风”中任选一个,仿写两句话。
例句:①江面上浪花飞舞,水光粼粼。②一朵浪花,一个跳动的音符;一簇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迎的生命。
仿句①

15.根据文意,仿造画线句的句式扩展语句,形成排比,使上下文连贯。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打造各种“幻象”。给少男少女打造潇洒自由众星捧月的明星“幻象”,给莘莘学子打造大学出国美梦的求学“幻象”,
。文化与商业联姻,传统与时尚共塑,
。人间万千“幻象”,都被有声有色地打造出来。
附:答案及简析
1.放远了眺望才会觉得秀美(友情)放远了回忆才会觉得珍贵。(意思对即可)
2.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没有高山的巍峨,但可以有岩石的坚定。
(意思正确、符合转折句的要求即可)
3.略(句式符合要求,内容前后两个分句相关联即可)
4.答案举例:我们选择燃烧,因为燃烧意味着给予,且在给予之时,会让生命熠熠生辉。(答案不仅要句式符合要求,而且意义与“腐烂”相对)
5.答案举例:如果把人生比作登山,那么难免峰回路转,柳岸花明,升降浮沉。(要注意字数及内部结构的要求)
6.答案举例:九曲黄河,犹如一条长长的彩练,横亘于中华大地,她是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象征;巍巍泰山,就像一位历史巨人,矗立于齐鲁大地,她是祖国沧桑历史的见证。(描写对象应是“自然景观”,仿写两个句子,每个句子中都要运用比喻)
7.略(要从正反两面立意,有“寓意”)
8.略(要分析题目的要求和材料中隐含的条件)
9.答案举例:水滴,没有大海的浩瀚,没有江河的奔腾,却以穿石的不懈告白——什么是执着。又:垂柳,没有松柏的挺拔,没有梅花的孤傲,却以柔枝的依依告白——什么是多情。
10.略(要兼顾物象、修辞、句式、寓意诸方面)
11.答案举例: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撷起一片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答案要解回答“感谢”的原因;分清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12.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黑板,不,那不是黑板,那是播种知识的沃土。(注意原句的格式是:具体事物+否定+想像)
13.答案举例:当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当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既要注意句式,又要注意“重塑了我的灵魂”,“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感悟”的内容)
14.答案举例:①池塘边清风徐徐,水波不兴;②一丝清风,一个浅浅的微笑;一绺清风,一声轻轻的问候;一阵清风,一次真诚的会悟。
15.答案举例:(1)给青年男女打造缠绵悱恻死去活来的爱情“幻象”;又:给青年男女打造风流调傥香车宝马的成功“幻象”。
(2)旧俗与新潮合流;又:高雅与通俗交融。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一文,希望“高三语文复习教案:名句名篇默写复习教案”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高三语文辅导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