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案范文

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案范文。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而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也能提升老师教学水平。那大家担不担心写不好教案课件?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教学内容:

课本22页例3和做一做及练习四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用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师:老师站在大家的正东方向上,那么你们站在老师的什么方向上呢?(西方)对,我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2、分别指两名学生,让大家根据方向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先弄清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根据两名学生的位置分别说一说谁站在谁的方向上,使学生初步理解位置的相对关系。)

3、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两个物体位置的相对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上两节课学习内容有一个大体的回顾,为本节课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22页例3主题图。

(1)让生观察地图

师:北京和上海两地相距大约 1000千米,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①组织学生用直尺,量角器测量出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

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②讨论: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30℃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什么位置呢?

组织学生观察上图,在小组中讨论,然后交流说一说。

出示提示

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并建立方向标。

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生汇报。

可能会说出:北京在上海的西偏北60℃方向上或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的方向上。

师对照图示指一指,肯定两种说法都是正确的。

师小结: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观测点不同,物体的相对位置就会发生变化。这就是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书: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设计意图:利用已有的知识,小组合作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又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努力获取知识的那份成功的乐趣。)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课本22页做一做

(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

(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

“你在我的( )偏( )( )℃的方向上,距离( )米。”

2、完成练习四第1题。

组织学生先动手量一量再填一填,在小组中交流。

3、练习四第2题。

(1)组织学生先动手量一量各家和学校的位置关系及路程;

(2)相互说一说。

4、联系实际,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学校各建筑物之间的相对位置。例如

大门口在教学楼的南偏东方向上,距离150米。

(设计意图:巩固应用环节让学生从基本应用、综合应用、思维拓展三个层次进行了练习,从多种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会做的基础上达到熟能生巧。)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今天你们学到什么?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总结,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范文资讯网 f132.com]反思意识和总结能力的好方法。)

板书设计:

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例3

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

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约(30度)的方向上。

教后反思:

1、收获: 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的位置

2、不足: 有的学生分不清楚到底谁是观测点

3、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加强学生辨别谁是观测点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辨认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

Fwr816.COm精选推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向与位置


方向与位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
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
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小组讨论:
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

①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②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
二、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质疑:
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
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小组讨论: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标:地。
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
(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 偏 , 的方向上。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
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 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
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
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试一试解决。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三、练习: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巡洋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鱼雷艇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
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四、课后延伸
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方向上,约15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标:位置。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绘出物体的位置》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19页例2及练习三3、4题。
教学目标:
1、能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此文转于范文资讯网 f132.com]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范文资讯网 f132.com]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重点难点: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准确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演示讲解;
学法:观察思考,操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上节课给出地图,同学们能说出位置,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讨给出了方向和距离,我们如何画出这个物体所在的位置。
板书课题:绘出物体位置
2、说一说: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
出示数据
(1)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 150米处。
(2)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 150米处。
(3)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 200米处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入课题。一上课就使孩子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使孩子迅速调动认知体系中与本节课有关认知,为学习新课做准备。 )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2、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出,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 150米, 20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3、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4、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距离怎么确定?可以画线段表示,“可以用 1厘米代表 50米”,150米便可以画一条 3厘米长的线段。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 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
(设计意图:例2是通过学习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它与例1是相互联系、互逆的。教学时,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 ,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团队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完成课本21页练习三3、4题。
1、组织读题,明确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辅导学困生
3、展示交流,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1、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给出方向和距离,就能画出这个物体所在的位置。大家的收获真大!
板书设计:
绘出物体位置
方向 距离
绘制平面图
教后反思:
1、收获:学生在画图时参与的热情比较高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基础较差的同学也能积极的投入到这节课中来。
2、不足:同学在画图时对于物体的方向容易弄反,还有的同学在定距离是不够准确。
3、改进措施:积极纠正学生画图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努力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教案


第 一 课 时
复习内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500÷500 0×250 100÷25 58÷29 250×1 9×15 33÷3+1 6×7+5
1、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同桌互说再集体反馈 )
47×28-735÷49+7 47×28-(735÷49+7) 47×(28-735÷49)+7
2、说一说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是什么?
二、组织练习
1、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
235+5×(200-100÷25) 5×(12-12+12+12)
=240×(100÷25) =5×(0+12)
=240×4 =5×12
=960 =60
2、说说运算顺序
4300-(224÷7×8) (41-16)÷(89-64) (375+31-16)×(89-64)
3、小结:四则运算顺序
4、小组讨论: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 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6点、4点、2点、3点
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
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板书:用字母表示各个运算定律)
2、课堂练习
(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
578+3864= 178×26=
(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
25×12 514-389-111 87×201 125×88
66×99 25×47×40 98×27
23×37+27×37 28×3+28×5+2×28
(3)应用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
四、总结
五、作业:计算下面各题,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75×99+75 103×85 125×72 86×201
41×25-25 99×36 25×32×40 47×63+37×47
第二 课 时
复习内容: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二)
教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乘法分配律,能正确计算三步混合运算式题,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进一步提高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灵活应用简便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3、通过知识的梳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请运算顺序及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一些易混题能准确辨析并灵活应用所学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小卡片,小黑板
复习过程:
一、复习混合运算:
1、过关箱抽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分类归纳运算顺序
没有括号,先乘除后加减
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
3、拓展箱抽1题(拓展在哪一个方面?)
4、独立完成( 给分步式整理成综合式)
20×5=100 70-30=40 477-27=450
150-100=50 15×40=600 450÷9=50
50+25=75 27+600=627 4500÷50=90
5、 按照指定的运算顺序,给下面的式子添上括号。
(1)先算加,再算除,最后算乘:360÷10+2×5
(2)先算除,再算加,最后算乘:360÷10+2×5
(3)先算加,再算乘,最后算除:360÷10+2×5
二、复习简便计算:
1、过关箱抽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分类交流,复习各种运算律和简便方法,以及字母表示法。
3、归纳板书: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减 法 性 质:a-b-c=a-(b+c)
4、分组练习:比较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加深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40×4)×25 25×28 25×28
(40+4)×25 =25×(4×7) =25×(20+8)
=(25×4)×7   =25×20+25×8
=100×7   =500+200
=700   =700
5、拓展箱抽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6、交流反馈
98×18+36 37×56+43×37+37
45+54+63+72+81 321×4+963×3-642×2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例题:校园里有38棵松树,杨树的棵树是松树的2倍,柏树的棵树比杨树的棵数少24棵。校园里有柏树多少棵?
(1)观察图意,学生独立解决书上的问题
(2)讨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出示例题:学校舞蹈队购买了23套服装,每件上衣84元,每条裤子66元。学校舞蹈队买服装共花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1)学生读题并独立列式解答
(2)学生交流说说思考的过程。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简便计算
298+135+102 372-72-28 88×25 56×125
125×13×8 99×23+23 270000÷(125×3) 25×32×125
第三课 时
复习内容:位置与方向(练习卷)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能够准确描述。
3、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路线图
复习过程:
一、复习方位图:
幻灯片显示方位图,并标有角度。让学生根据图说一说各个地点距离学校的位置。(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看图说位置,并正确说明是在哪个方向偏几度)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1
二、复习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1、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2(注意: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并注意一段线段表示实际距离多少。
2、巩固练习:测一测(练习卷3、4题)
三、算平均距离、平均速度( 让学生说一说方法,再做一做练习4(2))
四、画路线图
1、注意:在描绘路线图的时候要注意确立坐标,并且坐标不止一个,走到哪就要在那个地点确立目标,并且在每个坐标里要找对方向
2、幻灯显示:
例: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2)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一份小练习,巩固知识。

第 四课 时
复习内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一)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意义、读法、写法、改写、化简)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
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
复习重点:数位顺序表
复习过程:
一、复习概念:( 将第四单元的概念画出,让学生归纳在练习本上。p51、p52、p58的概念)
二、复习数位顺序表(书p52)
1、请一学生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记数单位的区别,帮助学生记忆。
2、小组比一比:
(1) 小数点( )是整数部分,( )是小数部分。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
(2)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左边第二位是( ),它的计数单位是( )。
(3)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一定比1小吗( )举例
(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 )
(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 )个,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 )个,二位小数有( )个
(6)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
(7)0.4里有( )个十分之一,有( )个百分之一
三、小数读法和写法
1、复习小数的组成有几部分
2、复习小数的读写法则,强调小数部分的读写法
3、复习小数的性质
4、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
注意: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是如果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
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
四、课堂练习
(1)0.6里面有( )个0.01 (2)0.61里面有( )个0.01
(3)3.61里面有( )个0.01 (4)0.061里面有( )个0.001
(5) 改写成小数( ); 改写成小数( )
改写成小数( ); 改写成小数( )
(6)把小数90.90100化简后是( ),将小数40.070化简后是( )。
(7)0.35读作( ),三十五点零七八写作( )
五、自己总结
六、作业:
1、读出下面的小数
0.58 0.04 6072 0.015 6.5 340.09
2、写出下面的小数
一点八 四点五 四十一点四七 十二点三七八 五点六三 零点二九


第 五 课 时
复习内容: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复习目标:
1、巩固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使学生熟练进行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3、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过程:
一、讲评第六单元试卷
1、口算。
2、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及验算。
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1)复习将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要求掌握好单位间的进率和小数点的移动)。
(2)将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4、小数的简算(复习巩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连减的简算方法)。
5、解决问题(复习购物小票的填写方法)。
二、复习小数单位改写、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1、复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想—想,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2)如何应用这个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缩小它的1/10、1/100、1/1000……
(3)练习:12.376÷10=( )×100=( ) ÷1000=( )
2、复习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1) 2.37米=( )厘米 1.46米=( )毫米 5070千克=( )吨
6.5吨=( )千克 1吨25千克=( )吨 52米4厘米=( )米
(2)提问:这些题是从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还是从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3)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4)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几位?
(5)想一想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低级单位的单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
(6)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这个方法与以前学的名数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3、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
(1)345670000千米=( )亿千米≈( )亿千米(保留二位小数)
(2)想—想,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怎样求?
(3)与求整数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注意取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
(5)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位?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
三、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25页的内容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p128 1、2、3
第 六 课 时
复习内容: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内角和。
复习目标:
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复习过程:
一、复习三角形的特点、特性、分类、内角和
1、说一说三角形的特点
2、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谈谈注意什么问题?(强调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3、三角形的稳定性。(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4、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并说出为什么?
3.4.5 3.3.3 2.2.6 3.3.5
5、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
二:解决问题
1、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1)三边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50度
3)有一个锐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解决——汇报解题思路)
2、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度,顶角是多少?
观察找信息——分析——解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三:提高题
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
2、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四、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127 8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p130-131第10—12题

第 七课 时
复习内容:统计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巩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复习过程:
一、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二、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是要注意什么?
1.练习:1991—2003年沙尘暴总天数的变化情况(幻灯片显示)
(1)让孩子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沙尘暴情况,它有什么危害。
(2)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我们能够怎样解决问题。
(4)关注现实生活中环保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p127统计9、根据1997-2003年全国每年出生人口数统计图回答问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请交流。
(2)分组讨论,每组自由选择一小段时间(如:1998—2000的变化情况)
(3)汇报交流各自的研究情况。
(4)让学生体会到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p131 第 14 题 根据我国1997—2003年博物馆数量统计图回答问题。)
三、课堂小结:通过复习,你对统计这部分知识掌握了吗?

第 八课 时 : 综 合 复 习
复习目标:使学生对知识有个综合的输理,通过讲评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加灵活、牢固。
复习过程:
一、概念部分填空题
1、100.0103读作( ),五十点五零写作( )。
2、一个数由5个十和10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
3、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两位,当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时,近似值是5.0,这个数原来最小是( ),是( )。
4、小华和妈妈今年的年龄和是48岁,再过a年,两个人的年龄和是( )岁。
5、某三角形中,∠A=40°,∠B=80°, ∠C=( )。
6、1米70厘米=( )米,8千克10克=( )千克
7、0.78缩小( )倍是0.078,扩大100倍是( )。
8、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
二、判断。正确打“√”,错误打“×”。
1、被除数比除数大,商就一定大于1。 ( )
2、大于0.4小于0.6的小数只有0.5。 ( )
3、等边三角形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 )
4、正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 )
三、计算。
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45+63+37+22 (2)8×(11×125) (3)25×11 (4)72×125
(5)54×99+54 (6)3900÷25÷4 (7)(100+4)×25 (8)16×43
强调:
(1)注意在简算过程中要凑成整数的需要加上括号
(2)注意8和125的关系,8×125=1000,所以要把他们先乘
(3)注意要拆最接近整数的数,所以25×11=25×(10+1)=25×10+25×1
(4)注意72×125,看到125想到要找个8相乘,所以可以拆成(8×9)×125=(8×125)×9
(5)(7)(8)注意用乘法分配率
(6)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减去连个数的积
2、递等式计算;强调计算准确,并在稿纸上列竖式检查
四、选择:
(1)下面数量中与1.2分米不相等的是( )
①0.12米 ②1.20分米 ③1.02分米 ④12厘米
(2)下面每组3个角不可能在同一个三角形内的是( )
①90°、95°、25°、 ②90°、65°、25° ③90°、25°、25°
(3)下面每组三个角,不能为成三角形的是
①2cm、3cm、4cm、 ②2cm、3cm、6cm、 ③2cm、5cm、10cm、
(4)下面小数中最接近于10的数是( )
A 10.01 B 9.998 C 9.9
五、实践操作
(1)位置与方向
强调要先找出观测点,在观测点上画十字。先看所去地点在观测点的什么方向上,最后量角度,并标上角度和线段
(2)统计图
注意:画统计图时要先描点再连线,并要标上数字
六、列式计算
1、54.6减去31.4的差,加上0.6除0.96的商,和是多少?
2、一个数的5倍与17.83的和是117.83,这个数是多少?
七、动手画一画:
下面每个小方格边长是1cm,请你画一个长是4cm,宽是3cm的长方形;
1.画一个底是4cm, 高是3cm的平行四边形;
2.画一个底是8cm,这条边上的高是3cm的三角形。

八、走进生活,解决问题。
1、下面是小丽、小乐两位同学在舞蹈比赛时,五位评委打的分数。
评 委 小 丽 小 乐
① 9.65 9.56
② 9.58 9.48
③ 9.70 9.80
④ 9.45 9.55
⑤ 9.22 9.60
成绩汇总的方法是去掉一个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下的几个成绩相加再除以几,就是该选手最终得分。 请你算一算,小丽和小乐最终得分,谁高?高多少?
2、一个滴水的龙头,每天白白浪费掉0.012立方米的水。
(1)某社区有100个这样的水龙头,一个月浪费掉多少立方米水? (按一个月30天计算)

(2)此社区2005年一年浪费掉水多少立方米?

(3)宁夏回族自治区某地严重缺水,每100户每天用水只有1.5立方米,此社区每天浪费的水可供宁夏回族自治区多少户用?
3、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买来200支钢笔和150个文具盒奖励红花少年,一共花去2660元。已知每支钢笔8.5元,每个文具盒多少元?

4、司机王叔叔在加油站加了30升油后,去距离加油站180千米的公司去办事,按每升汽油可行驶8千米计算,回来还需要加多少升汽油?



四年级下册数学《确定物体的位置》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18页例1 及做一做,练习三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演示讲解。观察思考,操作交流。
教学用具: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1、大家回忆以前我们数学上学过的关于辨认物体位置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生回答。师结:一般定方向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的。还有吗?
(引导学生回顾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学生汇报。学生指认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图)
2、春季是运动的时节,我们同学们都很爱好运动,不久我校就会举行一次越野比赛,现在老师将越野图展现给大家。
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下面我们一起探究1号点、2号点、终点与起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确定它们的位置与方向。
板书课题:确定物体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越野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出示越野图的起点和终点位置。
2、如果你是一名运动员,你将从起点向什么方向行进?(方向标)加方向标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方向标画在起点的位置?(以起点为观测点)
3、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 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确定哪些条件?
知道在出发点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吗?如果这样会发生什么情况?这样确定方向准确吗?怎么样走会更加的准确?
准确的可以说是东偏北30°,那可以用北偏东60°这样表示吗?在说具体位置时,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夹角较小)的方向。——靠近哪个方向就把那个方向放在前面。
(距离 1千米)如果没有距离又会怎样?
1号点在起点的东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 1千米。你学会表示了吗?
(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确定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板书:方向 距离
4、练一练:让学生找出2号点和终点的位置。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努力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学生讨论充分,积极参与学习,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小主人的主体地位。)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做一做 。
师:这是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仔细看图,填空
(1)学校在小明家北偏( ) ( )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2)书店在小明家( )偏( ) ( )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3)邮局在小明家( )偏( ) ( )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4)游泳馆在小明家( )偏( ) ( )方向上,距离是( )米。
指名填空,集体评议。
2、练习三第1、2题。
认真思考,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确定方向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师小结: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提供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首先要确定方向标。
板书设计:
确定物体位置
方向 距离
确定位置
教后反思:
1、收获: 在这节课中,学生表现积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大多数同学都能够掌握一个物体位置的方向与距离。
2、不足: 有的同学说了方向后忘了说物体的距离。还有的同学有时会将物体的哪偏哪与度数弄反了
3、改进措施
注意学生回答问题的严密性,及时纠正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度数与所偏方向的一致性。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案范文”一文,希望“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案范文”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