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推进两学一做心得体会 > 导航 > 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推进“三化一转移”

推进两学一做心得体会

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推进“三化一转移”。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一般通过心得体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推进“三化一转移””,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今年以来,我区各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着眼长远,把握全局,把加快推进“三化一转移”作为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产业化飞速发展,工业化持续推进,城镇化进展顺利。**月份,全区农村经济在中所占比重达**;农民现金收入**元,同比增**;从事非农劳动的人数占农村总劳力的**。

一、以加快推进产业化为龙头,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一是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我区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对创办、领办者实行以奖代补,积极鼓励专业大户、专业基地、科技推广机构组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今年以来,全区新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个,入社农户**人,新增销售收入**万元。二是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月份,我区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全区重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巡回检查,现场办公,帮助园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专项扶持资金中对重(本资料权属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政策,在金融支持、税收交纳、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许可证发放等方面给予倾斜,鼓励发展园区经济。我区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平方公里,进区企业**家,园区总投入达**亿元。二是加大技改力度。我区以技术改造为重点,努力提升企业综合素质。今年以来,全区各地实施技改项目***个,总****亿元,同比增**,实际投入**亿元,同比增**。目前,已竣工的**个,完成投资**亿元,**、**等**个镇技改投入已超过1亿元。三是搞好协调服务。对企业规模较大、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企业发展潜力较大的重点企业,优先安排贷款资金,对重点技改项目给予财政贴息。定期召开全区重点个私企业座谈会,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现场办公,为企业协调解决资金、土地等各种具体问题。四是加快发展个私经济。鼓励厂长、经理带头买企业,带头发展个私经济,鼓励农民办实体、当老板。将现有资产优惠出售、优先转让和配股、送股,把企业让给私人经营。全区乡镇企业二次改制率达**。

三、以加快提升城镇化为依托,增添农民增收的后劲。一是完成省级卫生镇创建。到去年为止,我区还有3个镇没有通过省级卫生镇验收。今年以来,我区多方筹(本资料权属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做好各项服务协调工作,促进“三化一转移”的发展。三是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建立巡回监督机制,按照各相关部门的不同责职,进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强化考核,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快全区“三化一转移”的建设步伐。

二、多方筹集资金。一是增加财政投入。把有关激励政策切实落到实处,继续实行以奖代补方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引导企业主、农户发展生产;对于重点技改项目,将集中精力、物力和财力给予支持。同时,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引导农户自己投资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吸引民资投入。鼓励有志于投身农业生产的企业,积极投资,发展农业产业化。利用改制筹资、盘活困资、银行融资、企业投资等多种形式筹措工业园区建设资金,形成多元化的工业投资格局。完善“经营城镇”的机制,通过组建投资公司,利用银行贷款,提取(本资料权属家园,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请登录原创网站)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让广大人民群众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营造较为浓厚的法制氛围。三是进行专项整治。继续开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整治工作,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依法维护企业和消费者权益。加大农业污染事故的查处力度,对化工企业坚决实行达标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在“两违”清理整顿结束后,建立全区用地、建设巡回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遏制“两违”的发生,规范城镇建设和用地秩序。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优秀范文:两建一转剖析材料


《优秀范文:两建一转剖析材料》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对网友有用。

“两建一转”活动剖析材料

——铁厂镇政府杨建国

在市委组织的“两建一转”活动中,通过毛泽东同志的《反对自由主义》、《为人民服务》、《改造我们的学习》、******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和郑培民、郭秀明、李家庚、周国知等先进人物事迹,通过对照标准,跟先进找差距,并认真反思在思想作风、组织观念、纪律观念、自律、公仆意识、、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认识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充分认识了学习和开展“两建一转”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整改的重要意义,现将有关问题剖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学习不够。主要是学习自觉性不强,学习理论不够深入,掌握不够全面,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密切,有时存在学用两张皮现象。

2、工作标准不高,争先创优意识不强,工作主动性不强,干工作有时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领导安排的多,自己主动创造性的少,虽未落后,也未争先,工作热情不够高。

3、干工作有时有畏难情绪。尤其是对农业税征收、农村两委换届、土地延包等工作,因困难较多,难度较大,自己畏难情绪较为严重。

4、公仆意识有待加强。尤其是对无理上访、无理闹事,自己有时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思想认识不够,态度不够好。其实他们也是人民中一员,自己应用政策,用情理用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他们,教育他们,而不应凭自己认识处理。

5、工作中存在漏洞。如超前意识不强,工作思路有时不清晰,分不清主次,尤其是工作繁多时;有的工作因政治敏感性不强,该抓的而抓不到位,如高拔岭井盖子事;有时因工作水平低,处理不好,如板城田淑莲事,虽然自己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是经常找书记镇长;有时干工作没态度,存在老好人思想,表扬人多,批评人少,尤其是村干部,总觉得村干部不容易,不宜批评较多。

二、造成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是乡镇干部,不是理论工作者,学点就够了,态度不谦虚,学习不到位。

2、艰苦奋斗作风有待加强。吃不得苦,受不得累。

3、公仆意识应进一步加强。为人民服务意识树立不牢固,没能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

4、工作水平和工作标准不高,主动性不强。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通过认真查找自己在思想作风、组织观念、纪律观念、自律意识、公仆意识、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刻剖析形成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对照标准,对照先进,今后,我将努力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同志有关重要讲话,学好有关材料和文件,学好先进事迹,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并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增强艰苦奋斗意识,深刻领会领导讲话精神。“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看看雷锋董存瑞”。现在工作再苦再累,跟革命战争时期相比也算不上苦,算不上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要不断增强艰苦奋斗意识,克服畏难情绪,搞好工作。

3、提高工作标准。干工作不仅过得去,更求过得硬,要工作超前,积极主动,提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4、要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牢记三代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群众心贴心,背靠背,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004年11月26日

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工业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是社会经济结构演变的必然结果,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水平的重要标志。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对安康社会实现突破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跟进西部强省步伐的关健和突破口。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势在必行

“十一五”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工业,全市上下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氛围浓厚,工业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全市gdp达到137.85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5.54:29.79:44.67,以工业为主的二产成为拉动增长的中坚。经过三年的努力,到,全市生产总值(gdp)达274.9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9:34.6:41.5。二产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提高了4.81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我市工业占gdp比重仅为22.6%,分别低于国家、省上17.7个、21.3个百分点,说明安康仍处于欠发达、欠开发的地区,工业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工业经济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当前,国家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后期,我市尚处于初期阶段,全市工业总产值在全省所占份额不足2%,在陕南三市中工业占生产总值比例最低。

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展中,我市面临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良好机遇,应注意把握本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点,放开视野,登高望远,加强战略思考和谋划,积极应对新挑战,牢牢把握新机遇,牢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走出一条具有安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新型工业化的重点选择

全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工业,抓好工业是实现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保障。突出清洁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全力以赴抓好新型工业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2:45:43左右,每年工业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推进清洁能源建设。加快汉江干流旬阳、白河水电站建设进度,完成岚河、任河、旬河、南江河等汉江支流小水电开发。力促石泉、旬阳火电项目尽早开工。密切与中广核集团的合作,坚持做好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大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原料基地建设力度,适时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积极筹划高纯硅、单晶硅、多晶硅项目,启动光伏产业。逐步形成水火并举、核电、生物质能、光伏产业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兼具的陕西新兴能源基地。

——打造新型材料基地。以实施《安康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为带动,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突出发展有色金属材料、钢铁、硅材料、钡化工、新型建材等矿石采选及其新型材料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以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为主的新型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硅材料和建筑材料工业体系,使之成为安康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陕南新型材料产业基地。

——壮大富硒食品集群。依托富硒资源,加快肉类、矿泉水、魔芋、茶叶、蔬菜等资源开发,引进战略投资,打造产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围绕富硒产品的加工、销售,重点发展五条产业链。一是富硒茶生产、销售的链条,二是富硒水果、干果的品牌化包装、果脯生产以及核桃粉等固体饮料的开发、生产链条,三是富硒菌类的烘焙、包装、销售链条,四是魔芋相关产品的开发、生产链条,五是富硒肉制品的加工以及相配套的种猪培育、饲料加工、包装材料、物流运输以及相应的服务业链条。

——扩张生物医药规模。围绕“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扩张规模、提高效益”的思路,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对现有医药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要素整合,体制、机制、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壮大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激素类原料药、中药饮片、植物提取、配方颗粒和各种剂型成药,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建设3-5个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自主品牌。

——提升安康丝绸水平。高度重视茧丝绸产业对带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和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和创新制种、收烘、蚕茧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积极研发和引进优质桑蚕种,广泛应用鲜茧收烘新工艺,提高蚕桑比较效益。加快捻丝、丝绸、服装、旅游产品开发,延伸茧丝绸产业链。加强蚕桑副产品开发利用,提高丝绸产业综合效益。

——扶持装备制造发展。以引进龙头企业作为主要发展手段,利用近年来世界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的契机,寻求与世界级企业合作的机会。利用金融危机后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引进国内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利用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逐渐形成以价值链分工主导的先进产业集群形式。同时,利用与周边城市十堰、、重庆等汽车制造中心距离较近的优势,寻求与这些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合作的机会,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的配套产业。

——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电子信息产

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的思考第2页

业作为“第四产业”,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望成为安康的主导产业。利用支柱产业之一的新型材料产业培育的资源优势以及技术优势,重点发展三个产品系列:一是微电子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二是各种信息材料产业;三是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数据、检索、查询、商务咨询,形成信息的收集、生产、处理、传递、储存和经营的产业链。

三、我市新型工业化的路径

(一)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引领安康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一是抓招商。要进一步扩大开放,狠抓招商,敢于做出一定的牺牲,出让一定的利益,集中策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要立足矿产、中草药等优势资源,瞄准省内外的有色、医药、保健品等大集团、大企业,实行叩门招商、以企招商,千方百计引进大企业、企业集团,借力整合资源,聚集资本,形成工业经济大发展格局。二是抓项目。认真做好项目的包装、衔接、汇报、洽谈、争取工作,做到储备项目多方争取,意向项目广泛接触,在谈项目紧盯不放,签约项目狠抓落实,在建项目加快进度。三是抓培育。下硬茬、出实招,力促企业做大规模,每年滚动培育一批企业成为年产销过亿元的企业。抓大不放小,实施小企业成长工程,每年滚动培育一批企业进入规模企业统计“盘子”。四是抓落实。要切实做好西洽会签约项目的服务和跟踪落实工作,努力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推动签约项目尽早落户、尽快开工。

(二)放手发展非公经济,扩张安康工业经济总量。安康工业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总量太小,规模太小,企业太少,发展工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总量做大。一是要在发展理念上实现突破。要继续解放思想,在发展理念上实现新的突破。二是要在做大总量上实现突破。把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对内发动千家万户,对外引进重点大户,内外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大力培植一批规模大、有特色、效益好、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产业关联度高、拉动力强的企业集群,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努力在做大总量上实现新突破。三是要在提升层次上实现突破。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内部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梯度转移的良好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特别要把那些有实力、有技术、有品牌的企业和产品引进来,实现高位嫁接,借梯爬高,借力发展,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层次。四是在发展模式上实现突破。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顺应市场经济规律,加大改革、改制、改组的力度,加快改变家族式、作坊式的落后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要吸引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进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走集约发展道路。五是在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上实现突破。要积极引进和培养大批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要关注优秀民营企业家,大张旗鼓地树立和宣传一批业绩突出、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有针对性地培训民营企业家,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企业家传授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引导民营企业家大胆创业,谋求更大发展,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

(三)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多元化开放的产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大力帮助中小企业经营者提高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境内外的培训,开拓视野,不断提升他们经营管理企业的能力。二是推进产业创新。采取进一步放开投资领域、强化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大胆地推动产业创新,支持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投资发展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扩展产业领域,提升产业层次。三是推进市场创新。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四是推进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适应市场变化,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推进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实行清洁化生产,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五是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张扬个性,创造特色。鼓励企业开展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创建,打造具有鲜明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

(四)扎实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建设,提升我市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从以来,我市进入了较快发展时期,随着我市发展思路的进一步明析,交通等一系列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改善,以及一批大项目的引进,安康突破发展前景非常光明。安康发展的根本是要能形成强大的企业集群,要进一步强化工业园区的承载功能,使之成为我市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发展集约的重要载体。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为突破口,全面提升现有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引导新建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关联企业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提高集约发展水平。一是高起点规划。切实抓好省上已批的10个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各县区要结合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现状,编制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县域工业园区发展规划。二是高标准建设。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工业园区的水、电、路、通迅、污水处理设施等基础工程建设,通盘考虑工业园区环境评估和安全评估,打造低成本经营的洼地,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入园。三是高水平管理。组建高效的园区管理机构,选派精干的工作人员,为园内企业提供全天侯、无障碍的优质服务,使园区建设再上新台阶。四是要在突显特色上下功夫。目前在县域工业园区建设上,产业雷同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全国新一轮的工业园区建设上,彰显特色成为各类园区建设的焦点。开发区招商引资的博弈已不再是优惠政策的比拼,而是园区特色的选择。所以各县园区一定要在特色上做好文章,以特色占优取胜。五是要建设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体系。加强市县区联动,加强县域间合作,在招商引资上既要竞争,更要互补。只要项目能够在安康境内落户,都要做到地域不分南北,园区不分东西,同心协力,促进项目落地。要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使我市十个县域工业园区都成为省级产业示范基地,引领县域工业和产业的发展。

(五)切实做好生产要素的协调,确保良好的经济运行态势。一是做好监测。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分析,准确把握工业经济形势,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做好预警预测。二是抓好服务。继续强化煤电油运生产要素的协调服务,帮助企业化解阻碍生产经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障企业健康运行。三是及时引导。对全市规模工业实行动态监管,密切关注重点企业运行走势和主要产品价格变动趋势,对可能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发布预测信息,增强经济运行调控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四是加大扶持。千方百计做好中省技改项目、新增产能、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扶持资金的争取工作,以技改扩能和新增项目,确保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五是搭建银企平台。签订我局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合作框架制度。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及时向金融部门推介好项目、好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扰。六是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和优化配置现有的社会服务资源,支持发展一批市场化运作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的一点体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下发过四个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用了四个“不仅而且”,即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应该说,这四句话引证了整个文件的核心主题——促进农民增收。围绕这个中心,文件出台了关于发展粮食生产、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等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因此,深入领会好、贯彻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就必须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我县而言,全县32万人口中80%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增收就没有全县的富裕和小康,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县的繁荣和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来,全县上下扎实苦干、顽强拼搏、努力克服前进中的种种困难,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是随着宏观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的深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县域农民增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农产品卖难、农业投入少、农业科技投入率亟待提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等现象相继显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结构层次有待提升。目前县域农业在注重种植业内部品种结构调整的多,而注重大农业和战略性调整的少;注重量的增减多,而注重质的提高少;跟风走的多,而根据市场调整的少;注重生产的多,而提供服务的少,这与全方位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缺乏一批实力强、层次高的农业骨干企业带动,农业产业链条短,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只得户自为战,农业资源大多以初级产品低价进入市场,不能做到精深加工,分类开发,导致增值效益流失严重。三是农民就业途径有待拓宽。本土乡镇企业发展萎缩,吸纳劳动力能力差,外地输出又缺乏组织和服务,就业竞争力较弱。解决存在的这三个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必须紧紧抓住中央一号文件所赋予的机遇,切实抓好三个转换,促进农民增收。一、加快产业转换,着力提升农业结构调整层次过去的农业结构调整被简单理解为调整粮经比,种养比,往往无视市场需求变化,搞一厢情愿,结果大多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今后的结构调整要取得成效,就必须以新思路,应对新问题,求得新突破,牢牢把握以下几个原则。(一)在产业转换中实现特色化。所谓“特色”,就农村经济而言,就是具有独特市场优势的资源、产品(包括加工制成品)和产业。结合我县实际,我们务必利用好各种独特资源。一是要利用好一个水系。县域北部濒临长江,东、中、西段各有几十公里夹江,其水势缓慢,含氧量高,浮游生物多,水域面积较大,且无商业船只通行,是发展水产品动态养殖的极佳场所。胥坝乡率先依托这一自然优势发展夹江网箱养殖名贵水产品,现已初具规模,养殖农户人均年增收数千元。我们一定要用足用好自然合成的水域资源,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重点推广池塘精养、河流拦网和夹江网箱养鱼技术,尽快形成规模,抢占周边市场,拓展江、浙等地区市场。二是要利用好一个板块。县内后山区这一块,有两个特色产品——丹皮和生姜。要以市场优质化、多样化为目标,在山丘区大力发展丹皮、生姜等特色农产品,优化其种植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壮大基地规模,吸引鼓励省内外、国内外厂家、商家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扩大“以销促产”,发展订单农业,增加收入,促其早日成为全国名牌农产品。三是要利用好一个长廊。县内城关到胥坝公路两侧十余公里,近两年养殖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目前有数十家企业入驻,初步形成育、种、繁生产模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扩大铜胥公路沿线禽类养殖长廊龙头企业的生产规模,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提供等服务形式,支持农民和企业优化畜牧禽结构,把长廊发展成大走廊,形成名符其实的特色产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二)在产业转换中实现优质化。只有优质化,才能满足国内变化的市场;只有优质化,才能在国际上逐步提高竞争力。而优质化,不仅是选择优良品种,还要有科学技术和生态环境作保证。品种是根本。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品种更新为载体,切实推广市场畅销的优质品种,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重点推广“三优”水稻品种、双低油菜品种及抗虫棉、保龄棉品种,在东联乡、西联乡等洲圩区乡有步骤地实施优质粮棉油产业工程,努力实现品种优质化。技术是关键。农产品的竞争,关键取决于农产品的科技含量。目前,我县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竞争力还不强,农业科技化进程还不快,故而必须要以良种良法示范推广为主体,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转换,全力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提高园区科技含量和辐射带动能力,使科技示范园区真正成为本地新技术示范中心、新品种繁育中心和新技术推广培训中心。生态是保障。我县有江心洲4个,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洲内空气清鲜、土地肥沃、水质较好,极适宜于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产业。要在优化现有的大通、老洲、胥坝、西联沿江蔬菜基地的基础上,建立县无公害蔬菜质量检测站和无公害蔬菜基地检测点,大力推广保护地栽培,主攻精细菜、反季节菜和无公害蔬菜,争取形成沿江无公害蔬菜产业链,扩大规模,促进增收。(三)在产业转换中实现规模化。我县人均耕地约0.9亩,粮食总产量约9.5万吨,历史和现实上都不属粮食主产区。去年,国家实行粮食直补,县内每亩粮食作物可获补贴7元,显然不足以提高种粮积极性,如何提高这部分农民的收入,关键还是要引导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一要规范流转程序。必须加强各级政府对土地流转的监控,完善土地流转合同,变口头流转为书面流转,明确流转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做到“合法、有序、自愿、有偿”。二要提高流转层次。制定土地承包优惠政策,有意识地引导农民将土地向种植大户流转,以利土地聚集和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农业部门要督促指导承包方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发展高效、安全、生态、有机的经济作物,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要畅通流转渠道。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小城镇建设等形式,畅通土地流转的各种渠道。同时,不断完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使农民在转让土地时不贴钱,在接受土地转让时不背“包袱”,进一步提高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二、加快产品转换,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多年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这样一个事实已不容置疑,即农业生产能力与现实的生产条件已基本吻合,有的地方甚至大大超出,再在有限的资源上过多地要求产出并非易事。而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潜力却非常巨大。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其转换率,达到农产品的转换增值,做到物尽其用,从而缓解农业资源不足与人口增长的矛盾。(一)搞好农产品流通,为农业产业化拓展发展空间。农产品流通,要以市场为载体实现有效转换,而市场制约又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的主要矛盾。因此,要适应规模经济的发展,拓展产业化发展空间,必须抓好载体建设。首先要建设硬载体。要因地制宜,在抓好现有农贸市场建设的同时,重点搞好钟鸣、顺安农业大市场和大通、西联(太平)等蔬菜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着力培育生姜、花卉、瓜果、肉禽、水产等专业市场,进一步增强我县农产品市场的辐射能力。其次要激活软载体。要进一步加快“农网进村入企”工程建设,促进信息网络向涉农企业、部门、农村经纪人、运销大户和批发市场延伸,针对现阶段消费的核心区域在大中城市的现状,把着眼点放在大中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上,在大中城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上设立销售窗口,发展连锁经营,推行“订单农业”,最大限度地扩大我县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三是要培育活载体。要大力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营销队伍和各类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上连市场、下连农户的桥梁作用,搞好协调和服务。重点扶持培育生姜、丹皮、花卉苗木、蔬菜、特种水产、畜禽养殖、蚕桑等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帮助农民增收。去年,全县成立农民专业技术协会16个,涌现各类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及种养示范大户160人,户均纯收入均在万元以上。(二)实施品牌战略,为农业产业化注入新的活力。品牌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入证”,名牌是农产品打入市场的“绿卡”。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强化以标准育品牌,以质量创名牌,以名牌争市场的意识,做强老品牌,创建新品牌,增强竞争力。一要以标准育品牌。培育农业品牌产品,关键是实施农业标准化。因此,对于农产品生产、加工,凡是目前有标准的,要做到有标必依,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凡是上级没有标准的,要制订地方标准,努力培育农产品新品牌。二要以质量创名牌。培育名牌农产品,关键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我们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升规模产品的质量、档次上,重点加强生姜、丹皮、棉花良种繁育、无公害蔬菜的基地建设和樱桃谷鸭、三黄鸡、四川黄羊等养殖基地建设,做到品种优质化、栽培清洁化、养殖生态化、加工现代化,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创建新名牌。三要以名牌争市场。目前,我县有“和平”牌糖冰姜、“铜官乐”牌开胃姜、“铜凤”牌凤丹皮和“皖陵”牌优质梅花鹿种群等四个省级名牌农产品。要充分发挥名牌效应和带动作用,形成商品基地,实现规模效益。同时,要积极对主导产业中的优势农产品进行商标注册,争创名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三)扶强龙头企业,为农业产业化构造重要载体。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支柱,其经济实力强弱和牵动能力大小,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效益。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要以龙头为主体,在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上下功夫。一是在发展方向上,注重培育主体。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在信贷、贴息、财政投入、税收减免等方面重点扶持生姜加工、江南油脂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加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同时,要加快培育造就一批农业企业家。农业企业家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突出代表,是龙头企业的灵魂。抓住了农业企业家,就抓住了农业产业化的“牛鼻子”。二是在发展方式上,注重提高效益。当前要继续深化龙头企业改革,遵循市场规律,实施“捆绑”战略,通过引导、扶持,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走兼并控股、强强联合之路,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力求“顶天立地”,避免“铺天盖地”,以增强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的能力。三是在发展机制上,注重增强辐射力。任何优势企业的成长壮大,都是紧紧围绕着该企业的专长,即核心竞争力展开的。我县龙头企业的发展,要立足专业分工,通过引进先进经营和管理理念,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增强和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防止盲目攀比、主业萎缩。三、加快农民转换,着力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的根本在于要打破城乡二元化发展体制制约,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让农民起码是一部分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因此,结合县域人均耕地少、富裕劳动力多、且全年有近5万人在外务工的县情,要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向小城镇建设、劳务输出、招商引资要出路,做好富裕劳动力就业这篇大文章。(一)以城镇建设为突破口,转移劳动力。小城镇建设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牵动点和联结点,加快小城镇建设要突出规划,注重基础,强化功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农民居住城市化,真正使小城镇成为“三地”。一是农村二三产业的集中地。当前,要结合乡镇区划调整,重点加大公路沿线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建设,积极发展餐饮、娱乐、服务等二、三产业,增加农民就业,使之尽快带动农村地域性经济发展,承接城区辐射

,形成“扩散效应”,带动周边乡镇的城镇化建设。二是农民居住的集聚地。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对农民工的户籍限制,允许外出务工农民完成资本积累后,在城镇居住发展产业。同时要抓住国家加大对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加快编制、申报农村六小工程项目,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三是农副产品的集散地。要通过培育农产品的特色品种,建成远近闻名的特色市场,以形成较大的人流、,使人口要素和经济要素在小城镇相对集中起来,使之真正成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二)以外出务工为突破口,输出劳动力。目前,我县外出务工人员4.8万余人,劳务经济高达1.5亿元,是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所以要引导、组织、服务、优化劳务输出,解决富裕劳动力就业。一要加强信息收集甄别,引导输出。要面向周边省市、面向互联网,不断拓宽用工信息收集渠道,建立起与深圳、北京、上海等外地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长期联系机制,加强劳务信息交流,通过对信息进行整理、甄别、发布,引导劳动力输出。二要加强基地建设,组织输出。充分发挥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在巩固江苏盛泽丝绸厂、北京保安公司等老基地的基础上,开辟家政、建筑、缝纫等新基地。三要搞好跟踪随访,服务输出。要进一步完善劳务输出管理制度,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一站式服务,方便外出人员办理外出手续。同时在用工地建立办事处,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预防侵权行为的发生。四要开展技能培训,优化输出。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程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重点对外出人员进行建筑、缝纫、保安、家政服务、厨师等技能培训,打造输出品牌,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三)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消化劳动力。招商引资是解决富裕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区域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要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创造条件、选准方向、瞄准目标,逐步消化农村富裕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一要创造引资条件。建立以社会和外商投资为主,财政投入、信贷投入和争取上级支持为重要补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体系,为农业招商引资创造条件。二要选准引资方向。以江浙沪产业梯度转移为契机,利用我县劳动力和政策优势,主动承接辐射,构筑产业转移洼地,使之进得来,留得住,富得了。三要瞄准引资目标。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作用,瞄准农业生产型、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项目,紧盯不放,促其在乡镇落户,消化富裕劳动力。今年一季度,全县共引进各类项目74个,就地消化劳动力2000余名,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建一转解决问题阶段学习心得


重温《党章》有感
我们每一个党员,都经历过从申请入党到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参加组织生活,参加定期培训学习,每次都要提到《党章》,对《党章》学了一遍又一遍,然而每次学习都基本上粗枝大叶,虽然有点印象,但印象总不深刻;虽然对党章中的条条款款也清楚,但对其内容并没有深入地思考,因此对党章的学习也就停留在了表面内容上。
2005年元月开始,旨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的肩负历史使命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高潮。
7月9日,山西冲压厂召开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各党支部积极组织支部全体党员集中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全国上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热火朝天,全厂上下学习情形如火如荼的感染下,我们再次学习《党章》,不仅认真仔细通读,而且认真作笔记。通过学习交流,对党章的内容及内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深入的理解,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如何学好《党章》,从而明白了党中央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开始便提出的认真学习掌握“”重要思想,重点学好党章的要求。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集中概括了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了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学习、理解、认同党章,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
学好党章一定要在增强党的观念上下工夫,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服从党的组织,执行党的纪律。
学好党章要在增强党员意识上下工夫,共产党员在享有六项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八条义务,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学好党章要在强化党章的权威意识上下工夫,党章作为总章程、总规则,规定了党的宗旨、党的性质、组织机构、党的纪律,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时刻以党章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党章的目的是贯彻党章,我们期望执行党章的自觉性普遍提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进而更好地带动全体员工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工厂,保证生产。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