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 导航 >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为了更加具体地去陈述一些数据,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写一份完整的报告,我们才能更全面地分析事物。一篇优秀的报告如何才能写好呢?这篇网络上的好文“关注农民增收问题调研报告”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优美,我将在这里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供您选择!

关注农民增收问题调研报告 篇1

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以来,农民增收问题成了热得发烫的话题。的确,“三农”问题值得我们如此关注。但很多地方会议开又开,政府文件发又发,学者演讲震天响。可你如果问农民,农民大叔回答说:搞不懂这新花样。我们把讨论农民增收的常委会搬进农家小院来如不确定,请部长提出建议,就是要不光我们讲,还要让农民兄弟知道。我建议,凡是以后出台的涉农的文件也要让农民先晓得,听听他们的意见,看看我们制定得是现实、是否合乎民意。

今天,我们讨论农民增收这个问题,我认为不能寄予太高的期望,要放弃“一抓就灵”、“立竿见影”的空想,因为,制约农民增收,长期存在着以下因素:

第一个因素,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第二个因素,农业结构不合理。

第三个因素,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第四个因素,农技推广工作薄弱。

第五个因素,农业和农村投资不足。

第六个因素,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

第七个因素,农民自身素质不够高。

第八个因素,深层次的体制问题阻碍发展。如农民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如何与国内外市场衔接等全区、全国仍然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原因众所周知,在此就不展开来讲了。

那么,在新形式和新要求下,如何才能使我县农民增收呢?我的观点是不妨跳出农业看农村,走出农村看发展,兴许就能透视“三农”症结。近段时间,我就是带着这种相法深入农村开展调研,这当中,我感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要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注重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为此,我提出以下看法:

关注农民增收问题调研报告 篇2

“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功夫不在农内,而在农外。如果我们仍然重复过去’打补丁’的做法,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这是我国改革发展报老总温铁军所说过的一句话。其实,变通一下他的观点的就是,在看待问题时能跳出问题本身来解决问题,问题往往能看得更透,解决得更彻底。

我说用工业化的理念增加农民收入,就是要确立“跳出粮食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农村”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靠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农村经济的

查看全文>>>

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但凡是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需要写报告。报告可以提升经济效益,这份“农民增收调研报告”是我用心制作的请您欣赏,请将这篇文章收藏下来以备日后查看!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篇1

农民收入问题可以说是农业与农村问题的集中反映,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事关全局。为此,近年来的中央相关文件反复强调,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问题,并在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的目标。根据这一目标,我区农民人均

纯收入2020年将达到23184元,平均每年递增5.94%,而在今年的区人代会上,我区已明确农民人均收入增长8%的目标任务。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负面影响日益加深的大环境下,如何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通过近期调研,本文拟对近年来我区农民收入增长情况的分析,找出影响收入变化的因素,结合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出实现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有效途径。

一、农民收入结构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区农民收入从总体上看增长较快,每年增幅都在2位数以上,尤其是2008年农民的收入增幅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幅。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农民收入的来源结构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趋势性变化,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力基本保持平衡。2008年我区农业收入51430.8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3.53%,分别比前两年的9.5%、8.7%增加4到5个百分点;农业的净收入15552.72万元,按全区农村87282个农业人口计算,人均收入1782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592元的15.37%,虽然收入的比重分别比前两年的17.33%、19.30%下降2到4个百分点,但绝对增加值基本上与前两年的1764元、1771元持平。由此可以看出,我区农业占整个农村经济的比重不是很高,但农业净收入的稳定增长,对于实现农民增收仍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

(二)财产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明显强化。随着我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外地务工经商人员进入我区,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全区外来人口已超过25.4万人,暂住登记人口1

查看全文>>>

关于乡镇农民增收情况的

泰兴市七圩镇镇长 董剑东

今年9月上中旬,本人对我镇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在全镇8个行政村召开由镇分管农业负责人,农经站、农技站、企管站负责人以及村委会成员,纯农户、种养大户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收集情况,深入开展讨论,突出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在农民增收方面对镇党委、政府有何意见和建议三项内容。现将调研如下:

一、 农民增收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来,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落实政策为动力,坚持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控减农民负担,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xx、20xx、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102元、4360元、4660元,分别较上年增收206元、258元、300元。

1、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乡镇企业和三产企业的加快发展。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在利用“三资”(外资、民资、内资)、园区开发、小城镇建设、致富群众上求突破,加快了富民强镇的步伐。20xx年全镇共有乡镇企业220家,比20xx年增加12家,安排就业人员6736人,比20xx年增加903人,共发放劳动报酬4190.25万元,人均6560元,比20xx年增长820元。同时20xx年三产企业发展到2397个,个体户增加到65个,吸纳从业人员2600人。

2、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把它作为世纪工程来抓,建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形成了一套工作制度,强势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0xx年、20xx年、20xx年劳动力转移输出人数分别为1670、1990、2200。20xx年新增劳务输出300人,农民人均劳务增收84元。

3、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全镇农业围绕增值增效抓调整,围绕江滩优势抓调整,围绕品牌创建抓调整,20xx年农业的比较收益有所提高。一是特水养殖规模扩大,养殖面积扩大到1000亩以上;二是江滩意杨种植取得突破,种植面积达到近1000亩;三是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仅七圩村花卉苗木一期工程建设面积就达500亩;四是订单农业巩固发展,全镇夏

查看全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xx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现阶段农民是否能够增收,增收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大多数农民的情绪,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威信和执政党地位问题。全党必须从贯彻“”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

我们**镇是**县的中心大镇之一,地处**县最南端,东与河北省玉田县接壤,南与天津市宝坻区相邻。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津围公路、津蓟铁路纵穿南北,杨玉公路横贯东西。全镇辖67个行政村,12874户,46933人,总面积7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310亩。20xx年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678元,比上年增长11.2%;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5156元,比上年增长10.2%;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116元,比上年增长8.9%;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5616元,比上年增长9%。农民增收的困难越来越大。

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查找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采取相关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那么,现在农民的收入状况如何?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该采取何种措施解决?下面我就从下仓镇的农民收入情况入手,通过分析现状,提出几点农民增收的建议。 一、 当前我镇农民的收入情况 1、非农业的收入比例大。农村经济以工业收入、乡镇企业收入为主,以20xx年为例,国内生产总值为64348万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708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2000万元,而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15268万元,所占份额仅约为24%。 2、城镇化程度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务工收入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部分,然而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未能以劳动力产生价值,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据20xx年统计,我镇总劳动力人口21355人,其中常年外出劳动力仅为3120人,约占总人口46868人的7%,外出务工收入仅为3000万元。同时一些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依靠农业生产收入的增收困难。 3、当前农民的消费开支负担过重。据分析,农民的收入主要支付于农业生产、学费、医疗费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日渐增长,农业生产的费用占农民

查看全文>>>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基本满足现阶段农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新阶段也出现了新问题,主要是粮棉等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品质不完全适销对路,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促进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国家和专业人士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下面,笔者试从我国农民增收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和促进农民增收对策三个方面做以论述。 一、农民增收的现状 (一)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传统农业资源开发及农业产业组织方式下,由于其中的粮食生产等基本产业的产业利润率明显偏低,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等产业改造缓慢,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农业相关产业发育滞后,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具体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这是建国以来农民收入增幅最快的时期。在这六年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增长1.3倍,年均实际增长14.8%。 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8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农业生产连续三年徘徊不前,但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仍以5%的速度保持增长,但增长势头较前一时期有所减缓。 第三阶段,从1989年到1991年,农业生产走出低谷,粮棉油等主要产品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在同时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局面。这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0.7%,其中1989年还出现了负增长。农民收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退到了农村改革以前的增长水平。 第四阶段,从1992年到1996年,农民收入增长形势逐渐好转。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这5年间农民收入实际年增长5.6%,但其间波幅较大。 第五阶段,从1997年到2002年,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形势,农民收入增长再度缓慢,增幅回落。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6%,较1996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62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97年实际增长4%,增幅比1997年回落0.6个百分点。1998年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是来自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的增加,而农民从农业中获

查看全文>>>

为了加快北王村“515”社会主义示范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升级晋档”的目标。北王村两委会一班人经商讨研究,制定我村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北王村位于王村镇政府一公里处,全村516户,xx口人,总耕地5649亩,全村总面积为8平方米。现有两委干部5人,村组干部12人,党员56人,村民居位分布王(村)黄(龙)公路东西两侧,原村位于村西部,南北居民,宅地依靠沟边,水土流失现实较为严重。近年来,村两委会一班人按照“抓好产业促民富、改变基础变村貌、规范管理促和谐”的思路,不断创新,狠抓落实,先后获得了“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村、平安村、民主依法示范村”等荣誉。

近几年来,北王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先后修建了村活动场所、图书室,对村硬化巷道进行全方位、高标准的绿化。xx年全村的“双千亩”(千亩核桃、千亩花椒)已全面挂果,实现人均纯收入645元,存栏能繁母猪300多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41元,地膜玉米已种植xx亩,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85元,劳务输出全村外出从业务工490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641元,以上方面加起来使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18元,村党支部顺利晋升为二类支部。发展目标:xx年计划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10000元,较去年增加4000元左右,计划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发展设施农业大棚100棚,正在开挖建设,预计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8000元以上,能够实现升级晋档目标。

二、规划目标

(一)种植业。xx年种植玉米3000亩,实现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745元,千亩核桃、千亩花椒实现人均纯收入680元,小麦种植实现人均纯收入420元,种植业总计实现人均纯收入1845元。

(二)畜牧业。全村能繁母猪500头,年产仔猪6000余头,实行自繁自养方式发展,每头生猪出栏价约为1200余元,即每头可获利500元可实现收入300万余元,实现人均纯收入1450元。

(三)设施农业大棚。两委会多次组织群众到外参观,确定发展设施农业大棚思路,目前已协调土地200余亩,落实建棚意向户100户,正在开挖建设,预计可实现收入200余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左右。

(四)劳务输出方面。全村外出从业务工520人,实现收入600万元左右。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012元。

(五)国家政策补贴收入。全村47户享受低保940

查看全文>>>
关于切实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关于切实转变农民增收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启动六大行动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方案》、县委《关于切实转变农民增收方式的决定》精神,加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全县今后5年(20xx—20xx)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一、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今后5年,全县上下要坚持“一片一业”的思路,大力发展“三品两化农业”(三品:改良品种、提升品质、创优品牌,两化:产业化、高效化),西片重点发展棉花、蜜瓜、葡萄、设施蔬菜产业,积极发展林果业、牛羊育肥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郊特色经济;东片重点发展蜜瓜、番茄、酒花、甘草等特色产业,农牧结合、以草定畜,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和牛羊产业;南片以畜牧业为主,加快养殖方式转型,重点发展肉牛产业;移民片区以优先做大劳务产业为主,一次性导入新兴产业。使全县农业形成“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益、外向型”的现代化生产经营格局,加速农民增收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外延型向内涵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收目标是,在20xx年的基础上,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幅达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每年调整发展“双千元田”和“五千元田”5万亩,扶持推广“万元田”1万亩。畜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以上,劳务收入年均递增20%以上。经过五年的努力,各大片区形成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新培育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以上,新建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2-3家,全县农产品加工率达到80%以上,外销率达到90%以上,培育农业优质品牌5个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8%以上。力争到20xx年底,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70元以上(不含新建移民乡),新建移民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二、促进农民增收的10项重点任务1、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在坚持抓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示范推广的基础上,以做大规模、做强产业、万亩连片为调整方向,大力实施“251”种植增收计划,调整退出亩收入千元以下的低效田,大力发展“双千元田”和“五千元田”,扶持推广“万元田”,力争户均发展1亩“ 查看全文>>>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收的通知》精神,我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加强劳动力转移作为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帮助我县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扩宽增收致富渠道。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

为切实做好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工作,使劳务输出成为南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我局将其作为一个黄金产业来经营。健全组织。成立了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工作领导小组,局长x同志任组长,就业服务局局长x同志为副组长,x科、x科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劳务输出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沟通协调等工作。明确目标。遵循“重点扶持、政策倾斜、全力推进”的原则,确定了“着力提高南部地区农民技能水平,不断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合理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千方百计扩大南部地区输出规模”的工作指导方针,提出了全年南部地区劳务输出x人,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x人,年增加劳务收入x万元的目标。严格考核。将全年目标分解到了有关科室及南部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作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二、开展阳光培训工程,提高农民技能水平。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水平是促进其外出务工的基础。为此,我局着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对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大规模的技能培训活动。一是开展技能性培训。联合县职校、x校、驾校等x个培训单位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并对达到一定技术标准的帮助其办理各种资格证书。今年以来,共为南部地区开办地毯绢花、计算机、电气焊、采煤知识、市场营销等技术培训班x期,培训人数达x人。二是开展引导性培训。考虑到南部地区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利的实际困难,本着就近培训的原则,特设定南部地区的各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和劳动保障事务站为引导性培训基地,为初中毕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就业政策、劳动法等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破除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陈旧思想,引导他们主动走出山门,走出家门,从农业以外的方面想办法来增加自身收入。今年以来,共组织引导性培训x期,培训人数达x人。通过开展阳光培训工程,使我县的农民,特别是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转变了思想观念,拓宽了致富的视野,而且使他们掌握了一门外出务工的技术敲门砖,大大地增强了外出务工的成功率。

三、

查看全文>>>

农民增收工作自查总结

下面是我们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农民增收工作自查总结供大家参阅!

县农办:

根据中共xxxx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农民增收工作自查总结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我局高度重视,庚即进行自查,现将扶贫攻坚农民增收情况汇报如下。

一、扶贫开发攻坚农民增收工作情况

20xx年1—10月,我县实施xxxx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1个,整村推进项目1个,产业扶贫项目1个,贫困村建设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420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达到2498万元,县级配套21万元,整合各类资金616万元,农户自筹资金1068万元。截至目前,完成总投资3363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达到2000万元。通过以上项目实施,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入,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通过产业扶持直接增加了贫困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农村贫困群众经济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在1600元左右,减少贫困人口5992人。

(一)xxxx区连片扶贫开发项目

20xx年xxxx扶贫攻坚项目计划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省级专项扶贫资金800万元。规划项目为新建农房21户,改建农房11户,硬化村组道30.51公里,新建泥碎石路14.11公里,联户路建设2.74公里,集中供水3处,解决安全饮水630人,沟渠修建2.4公里,公益性渡口2处,茶叶种植994.7亩,乌骨鸡养殖25383只,仔猪养殖675头。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546.0825万元,占目标任务的85.89%。新建农房21户,改建农房11户,联户路建设2.74公里,集中供水3处,沟渠修建2.4公里,公益性渡口2处,解决安全饮水30人,茶叶994.7亩,仔猪675头,乌骨鸡养殖25383只,硬化路建设部分正建,其余正在准备建设。 项目建成后,人均年增加纯收入1193元。

(二)整村推进项目

整村推进项目计划总投资850万元,其中省级专项扶贫资金350万元。规划项目硬化村组路8.94公里,新建村组泥碎石路9.5公里,解决安全饮水150人,新建农房21户,改建农房10户,种植茶叶500亩,中秋酥脆枣60亩,魔芋74亩,胭脂脆桃135亩,种植珍稀苗木(槐树、台湾甜象草、大果红花油茶)125亩,养殖山羊200只,种羊100只。截至目前,完成投资792万元,占目标任务的

查看全文>>>

创新实干方法 促进农民增收 元谋地处滇中高原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国土面积2021平方公里,辖10乡3镇,总人口20.4万人;属南亚热带干燥气候,年降雨600毫米,年平均气温21.9℃,干旱少雨,气候炎热,素有"天然温室"之称;以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以年产15万吨的鲜销蔬菜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近两年来,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七次和州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抓住全县人民要求加快发展的共同愿望,凝聚人心、吸取众智,挖掘资源和社会新特点,整合优势资源,以创新为主要手段,系统创新实干方法,大胆实践,在经济领域方面,制定了"双目标、双支柱、双动力"的发展战略,按照"发挥优势、打牢基础,突出绿色、建好'一会一园'(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形成两大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和专业联防植保体系),开拓两大市场,实现两大目标"的思路,首先在农民增收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在社会发展方面,按照"扩大民主,推广科学,建立竞争,引导宗教,加强法制,树立公证,巩固地位"的发展思路,实现了全县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全县1至11月,国内生产总值共完成6427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5万元,增长8.7%;财政收入共完成366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44万元,增长13.8%(如按同口径相比,比去年同期增加759万元, 增长26.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71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42元,增长19.8%(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2260元,比上年净增374元,增长19.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469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40万元,增长8.64%。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改革、开放顺利推进,社会稳定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我县从过去的倒数第二名上升到了顺数第二名,各类群体性上访和群体性纠纷得到杜绝。 之所以取得上述成绩,我们经过认真的总结反思后认为,基础是运用民主的方法制定出了一套系统科学的发展思路,关键是找准难点和突破口,运用创新的方法和手段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干部队伍建设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着力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上创新,开拓经济增长源 在元谋,反季节蔬菜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也是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基础性产业

查看全文>>>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范文人农民增收调研报告栏目为您提供最新的农民增收调研报告、2025农民增收调研报告以及农民增收调研报告格式与范文等相关内容。同时,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希望农民增收调研报告专题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