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中班科学讨论活动教案 > 导航 >

中班科学讨论活动教案,2024中班科学讨论活动教案

中班科学讨论活动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2024教案推荐 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1250字)”,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一】

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为什么有些东西回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也可以沉下去?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沉在水里而且可以浮在水面?为了使幼儿满足幼儿的的好奇心,在探索身边的的科学,接触沉与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因此设计了这个科学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

1、能主动探索,寻找让物体沉下去的多种方法,体验实验快乐

2、实验中探索怎样使浮起来的物品沉下去,使沉下去的物品浮上来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音乐、沙子、(棋子、药瓶、石头、积木已消毒)温水、水箱、皮筋、等、ppt

活动过程:

一、音乐律动《科学泡泡》

二、找呀、找呀、找朋友

1、什么是浮,认识浮在水面的物品有哪些?有哪些物品?在放到水里试一试,哪些是浮在水面呢?

2、认识沉在水里的物品有哪些?都有什么物品?在放到水里试一试,哪些是沉在水里呢?

3、实验小结

三、奇思妙想、想一想

1、小朋友用什么方法把浮在水面的物品沉下去?

2、小朋友用什么方法把沉在水里的物品浮上去?

3、小朋友开发想象力,今天我们要去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四、小实验

1、介绍材料

2、"实验安全提示"

3、幼儿操作教师、教师巡回指导

五、回忆录

1、我知道怎样可以把沉在水里的浮上来

2、实验后整理材料

六、活动延伸

活动反思:

本次科学活动《沉与浮》,小朋友在操作中感受,并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幼儿兴趣浓厚,喜欢动手操作,大胆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我在上课时思路清晰,活动中每个环节都有小结,小结语言还是很精准有效,帮助孩子理解沉与浮的秘密。

但是作为一个科学活动,需要老师的提问时语言简练,在这方面我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在小朋友猜想记录时,可以记录小朋友的猜想时的个数,并现场做实习,科学活动并不是一定要让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动手,还可以结合已有的经验,切记不误导孩子。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空气娃娃在哪里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欲望,萌发幼儿初步的科学意识。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二、活动准备 塑料袋、气球、玻璃杯、土块、、蜡烛、奶瓶等材料。

三、活动过程 1、 请幼儿猜谜语,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 鼓励幼儿分组自由探索:找找空气在哪里。 (1)请幼儿分别用塑料袋在活动室及户外装一袋空气,并请幼儿说出自己是从哪里装的。 (2)请幼儿将土块放到水里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有气泡冒出)再用吸管向水里吹气,发现了什么?(有气泡冒出)使幼儿初步感知土里有空气。 (3)出示酱油、醋、橙汁等,请幼儿观察品尝,说出什么颜色?什么味道?提问:空气有没有味道?有没有颜色? 教师小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它就在我们周围,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

3、了解空气 的作用 (1)请幼儿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2)点燃蜡烛,请幼儿用玻璃杯慢慢罩住,问幼儿发现了什么?(蜡烛慢慢熄灭了)幼儿思考空气还有什么作用? (3)师幼一起讨论空气的作用和用途,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4、教师讲解小火箭的制作方法(师幼共同制作)。

5、制作完成后,让幼儿各自展示自己的火箭,看谁的火箭发射的高。

6、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火箭会飞起来?萌发他们初步的科学意识。教师向幼儿讲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情况,使幼儿感受作为一名中国的自豪感。

7 、带幼儿到户外玩小火箭,结束游戏。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球宝宝玩滑梯

设计意图: 球是幼儿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最常见、最喜爱的玩具。一次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正自由地玩球,无意间阳阳的球落到了滑梯上,球自然地从滑梯上滚下来,他大声地喊到:我的球在坐滑滑梯呢!孩子们都围了上去,把自己的球也放到滑梯上玩,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设计了《球宝宝坐滑梯》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玩球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探究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探索活动,体验探索的乐趣。 2、能合作进行探索活动。 3、初步感知球滚动的快慢与滑梯的高低有关、不同的球滚动的快慢不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孩子们对球已有浓厚的兴趣,知道球能滚动。 2、物质准备: 木板14块、积木若干、木棒、绳子、大小皮球、垒球、统计板。 3、环境准备: 家长、教师、幼儿共同收集不同的球投放在球类活动角。

活动流程: 探索一:球在不同高度滚动时的情况探索二:不同球在同高度滚动情况讨论实验结果延伸:玩球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场地,导入主题。 二、球宝宝玩滑梯 1、探索:谁的球滚的快,为什么? 2、用图画方式统计探索结果 三、垒球宝宝和皮球宝宝比赛 1、探索:怎样比赛才公平什么球先滚下来,为什么? 2、统计探索结果 四、根据图形统计讨论操作结果 五、活动延伸: 1、你们还知道哪些球? 2、活动角:在玩中继续探索球的秘密.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里面有什么

名称:里面有什么 目标: 1、知道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身边到处是空气。 2、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3、在科学活动中,用语言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

准备: 1、塑料袋若干 2、各种实物,如积木等 3、水缸、充气塑料袋

过程: 1、教师让幼儿摸摸几个塑料袋(其中有积木、空气等) 通过幼儿对固体、液体的感觉,引出对空气的性质的发现 教师同时点一下三态的性质 1、把有小洞的塑料袋放进水缸中,发现了什么? 2、哪里有空气?教师记录 3、幼儿找空气 4、交流分享最后得出结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我有好办法

中班科学:我有好办法

活动目标:

(1)能动脑筋尝试使用磁铁、大头针、糨糊、双面胶等不同材料,使小图片固定在不同质地的直立的板上。

(2)能分析比较使用不同材料进行固定的特点。

活动准备:双面胶、磁性板、动植物、人物的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小图片及各种材料,引起幼儿动脑尝试的欲望。教师:秋天真美丽,这里有许多小朋友自己涂。剪的秋天的花果树。人和动物的图片,我们来把这些小图片放在板上,看画讲故事,好吗?可是我们用什么办法让这些小图片固定在这几张直立的板上呢?

2.幼儿动脑,根据已有的经验想出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表述给大家听。(可以用糨糊贴,大头针钉)

(2)幼儿自选图片尝试用几种方法来固定,并注意画面的安排。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尝试过程并与其适当交流。如教师问:你用什么方法固定小图片的?

(3)幼儿在集体中表述自己尝试使用的方法,并讨论在什么板上用什么方法最好,哪些方法不能用。

(4)幼儿再次尝试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固定,并注意在不同质地的板上选用不同的较为合适的方法。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冰中取物

科技活动:冰中取物(中班)

活动目的: 1.了解冰融化的过程。 2.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3.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

活动准备: 两块大小一样的冰块,托盘,每人一块冰(里面冻有一个小礼物)记录卡每人一张,笔,毛巾,缸子,热水,温水,凉水,棉被,酒精灯,小锤等工具。

活动过程: 1.引发问题,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1)用什么方法能让冰块慢点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这有一块冰,我不想让这块冰融化,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想想办法。 (2)讨论用一种记号,记录下自己想到的方法。 请小朋友们把你想到的方法记到你的纸上。 幼儿可以展开讨论,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想到的方法。 2.在操作中去验证自己的猜想。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好多的材料,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试一试,看看哪个小朋友的冰融化的最慢?并把你使用的方法记录下来。 幼:老师我用被子盖起来它就不化了。 老师我把它放进冰箱里他也不化了。 老师我把它放进了凉水里。 (2)总结哪种材料使冰化的慢一些。 请幼儿比一比剩下的冰,讲讲使用的方法,就知道使用哪种操作材料融化的慢了。 3.提出新问题:用什么方法使冰化的快一点。 (1)师:老师这又有一块冰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使冰化的快一些?请小朋友们用周围的材料试一试。 幼:老师我把它放在热水里,冰变小了。 老师我把它放在暖气上,冰都化了,变成水了。 老师我把它砸碎了,放在水里冰不见了,变成了水。 (2)请幼儿比一比谁的冰最小,讲讲它的融化方法。总结出冰化的快的方法。 (3)通过比较,让幼儿学会几种使冰融化的快的方法及保存冰块的方法,使幼儿学会探索的方法。 4.玩游戏:冰中取物。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老师带来了好多的小礼物,藏在冰里了,请小朋友们用你刚才学过的方法,把礼物取出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先拿到礼物。 好,预备开始。 幼儿开始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使用热水以及操作工具时注意安全,如果水洒了提醒幼儿及时地用抹布清理干净。 (幼儿开始了自己的探索,都想第一个把礼物取出了,有的幼儿就很快想到了刚才使用过的方法,有的小朋友把冰放在暖气上,静静的等待冰的融化过程,一点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油和水

油和水(中班系列活动设计) 活动一:醋和水(略)

活动二:油和水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油和水倒在一起,油在上水在下互相不相溶的现象。 2、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 3、初步尝试用绘画记录的方式。

活动准备: 1、每人水、油各一小杯、备用的油和水 2、筷子若干 3、记录单、记录笔、黄色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问题引入 1、杯子里有什么? 2、如果把水和油倒在一起,可能会怎样?

二、猜想记录 1、简单介绍记录表 2、幼儿记录并讲述自己的猜想

三、进行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认真观察,把你看到的记录下来。 2、幼儿实验,老师观察实验情况,提醒幼儿进行记录。

四、交流、讨论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办法让油和水混在一起?幼儿讲述自己想到的方法,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让幼儿或教师进行演示。

五、提出新问题 有什么东西可以让油和水混在一起呢?我们下次再来研究。

活动三:让油和水混在一起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尝试把油和水混在一起的方法。 2、体验实验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油水混合物数瓶 2、洗洁精、肥皂粉、盐、筷子若干 3、记录表、记录笔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师生共同回忆油和水的实验情况。上次我们做了一个油和水的实验,知道油是浮在水上面,那有什么办法让油和水混在一起呢? 2、提出问题 老师这里有三样东西,请你们猜猜看,哪样加到油和水里会让它们混在一起?

二、猜想、记录 1、幼儿猜想、记录 2、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

三、幼儿进行实验 1、提出实验要求: (1)每种材料都要试到。 (2)试一样记一样。 (3)可以用筷子等材料进行搅拌。 2、幼儿实验,老师观察指导

四、交流、讨论 1、你刚才试了几种材料? 2、那几种材料加到油和水里会混在一起?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蝌蚪宝宝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养成观察事物细微变化的习惯,能把自己对小蝌蚪变青蛙过程的猜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3、喜爱青蛙,初步具有保护青蛙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知道青蛙的外形特征,了解它是人类的朋友。 2、小蝌蚪变青蛙的vcd一张,《小鱼与水草》录音带一盒。 3、记录卡片每人一张,彩色笔每人一支。

三、活动过程: 1、导入主题,介绍记录卡片 引入:(小朋友们,我们的生物角里有很多的小蝌蚪,大家是不是经常去看它们、照顾它们啊?小蝌蚪长大会变成什么?) 介绍记录卡片:(小朋友们有的通过观察生物角的小蝌蚪,有的听爸爸妈妈说,自己心里对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都有了想法,下面请小朋友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猜想的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画下来。) 出示卡片:(老师已经给小蝌蚪画好了家,我们数一下,小蝌蚪有几个家) 手从左到右指着框框(对,共有5个家)(有的小朋友认为小蝌蚪变成青蛙很快,觉得3步或4步就够了,没关系的,小蝌蚪的家可以空出来,你认为要几步就画在几个框框里。还有有的小朋友可能不会画完整的青蛙,那画个青蛙的头表示,只要你自己知道图画代表的意思就可以了,画地不好没关系。在卡片的下面写上学号,不会写的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 提要求(小朋友在画的过程中不要看别人怎么画,也不要讨论,自己动脑筋,每个人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样。起立,拿起小椅子,轻轻地坐到位置上。) 2、幼儿在记录卡片上完成猜想过程(这里基本不进行指导,只鼓励幼儿把这个过程完成) 3、讲评卡片,组织讨论。 选两张错误的卡片,请完成该张作品的小朋友讲一下。 选一张正确的卡片,请完成该张作品的小朋友讲一下。(后来此步骤没完成) 在小朋友讲自己的猜想时不进行对与错的评断。 组织讨论(有的小朋友认为小蝌蚪是先长出前腿再长出后腿,有的小朋友认为青蛙一下子就长出了四条腿。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现在请小朋友想个办法来说明你自己的看法是对的。) 教师引导小朋友回忆过去的观察经验,解决本次活动认知上的难点小青蛙是先长前腿还是后腿,还是四条腿一下子就长出来了。(我们生物角的小蝌蚪是不是都一样的?有没有小朋友看到过只长了两条腿的小蝌蚪?请看到过的小朋友讲一下长两条腿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油纸伞

一、设计意图: 晨晨小朋友带回来一把与众不同的油纸伞。它挂在教室里特别好看,孩子们问:这是一把什么伞啊?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设计了这一活动。引导幼儿了解不同伞的制作及特征,开拓他们的知识面。

二、适用对象:中班幼儿

三、活动建议:鼓励家长多收集一些油纸伞让孩子欣赏。

四、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油纸伞与一般用的伞不同之处。 2、知道油纸伞是一种传统艺术的继承。 3、萌发爱科学爱自然的情感。

五、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不同的油纸伞。 2、有关油纸伞制作的cd碟 3、把收集的图片,文字资料贴在墙上,供幼儿观察和欣赏。

六、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油纸伞及一般的伞,让幼儿自由观察及讨论这两把伞的不同之处。 2、教师小结幼儿讨论的结果。 3、让幼儿观看油纸伞的工艺制作cd碟,让幼儿带者问题来观看。 4、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所看到的,说说油纸伞与一般伞的不同,有什么特征? 5、自画一幅美丽的油纸伞图案。

七、活动评价: 幼儿对油纸伞美丽的图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知道油纸伞主要是用棉纸来绘画的,它是一种手工制作过程,而一般的伞是机械制作过程。萌发了爱自然的情感和敢于探索的精神。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站稳的乒乓球

中班科学:站稳的乒乓球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人手一个乒乓球和几张纸。 2、各种瓶盖、纸杯纸盒、橡皮泥等。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2.幼儿将球放在桌子上玩,师巡视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过渡:乒乓球说它有个愿望,就是想在桌子上站稳了,不想再滚来滚去的,可是材料只有一张纸,小朋友们能帮助它实现这个愿望吗?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五、再次分组活动:探索其他材料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1.过渡:小朋友们帮助小球实现了它的愿望,它真高兴,想再请你们帮助它一次,你们愿意吗? 2.师提出问题: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再让小球站稳来,行吗?你们试一试吧。 3.幼儿分组尝试。 六、结束:我们到班上再去玩一玩吧,帮助老师把东西收一收吧。

查看全文>>>

中班科学讨论活动教案

范文资讯网中班科学讨论活动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中班科学讨论活动教案,2024中班科学讨论活动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