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托班数学比一比教案 > 导航 >

托班数学比一比教案,2024托班数学比一比教案

托班数学比一比教案

一、目前已完成的工作:

(一)、完成了学习宣传动员阶段任务

1、成立了学校“比师德、比师能、比业绩”活动领导小组,讨论、制定了学校活动方案。

2、利用每周一下午教师集中学习时间向全体教师宣讲了活动方案,布置了活动安排。

(二)、校内组织实施阶段完成部分任务

(1)、开展“比师德,讲奉献”活动。

活动契入点:关爱系列活动:《关爱从我做起》。将活动与师德月活动、学校关爱特色活动有机结合。

①撰写“我的关爱座右铭”。每位教师收集一则典型关爱故事,撰写一条关爱座右铭。

②进行了“关爱叙事”征文评比。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撰写了一篇关爱叙事。学校组织评委进行了评比,并公示、奖励。

(2)、开展“三优”竞赛活动。

活动契入点:关注课堂,重塑行为:“有效预设与智慧生存”研究。将活动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开展优质课、优质案例、优秀论文等“三优”竞赛活动。

①开展了“关注课堂,重塑行为”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优质课竞赛。

②完成了“有效预设与智慧生存” 优质案例竞赛前期工作:教师 “案例素描”或“课例诊断”撰写培训。

(3)、开展“比业绩,讲贡献”活动。

活动契入点:寻找身边的伟人——榜样。将活动与学校规范建设相结合,与政教处、教导处、教科室工作相结合。以活动为载体,树立身边的榜样,激发和引导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建功立业劳动中去。

①开展了“常规展示”示范活动。从“作业批改、教案复备、家校联系”微观入手,小切入,大动作,用榜样引导、激励、带动他人。

②开展了“常规达标验收”活动。一周一评,一月一达标验收,对“行为习惯示范班”进行了授牌、挂牌表彰。典型人物做了经验交流。

③开展了“关注课堂,重塑行为”——课堂教学中“有效预设与智慧生成”系列校本研究活动。

④启动了“爱心帮扶天使”行动,建立了相关资料档案。

⑤开展了学生及家长评教评学调查。在全校学生及家长中从“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学校工作”四方面进行调查,真实、有效地加强了家校联系与沟通,扩大了学校办学影响力。

二、下一阶段要完成的工作:

1、开展“关爱教育”沙龙活动:针对我校学困生、特异体质学生相对较多的现状,探讨、交流学困生、特异体质学生的教育问题。先组内交流,再每组推荐一名教师代表本组在全校交流。要求提出具体的操作办法和相关的理论依据。

2、启动教师“爱心义务帮扶”行动。全面推广教师一帮一或一帮多的义工式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情景表演,了解睡觉的正确睡姿,知道睡觉时不能随便玩玩具。

2、乐意参加歌表演,能运用自己掌握的正确的健康知识指导玩具娃娃睡觉。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小狗玩偶一个,任何形象的玩偶幼儿人手一个。

2、挂图

活动过程:

1、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向幼儿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对不健康的午睡行为的思考。

(1)问题一:为什么不能蒙头睡觉。

小结:睡觉时蒙着被子,会感觉很闷,喘不过气来。(文.章出自教.案网)我们睡觉的时候也要呼吸新鲜空气,不能蒙头大睡。

(2)问题二:树胶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玩玩具?

小结:不能带玩具上床睡觉,玩具上的尖角很危险,会伤害小朋友。

(3)问题三:为什么不能趴着睡?

小结:趴着睡觉,身体会压到自己的心脏,就会感觉很不舒服。

2、引导幼儿观看图片,了解睡觉的正确姿势。

3、游戏宝宝睡觉了。

想一想,宝宝怎么睡才更舒服?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数学区--比较7以内的两数关系

目标:

1.发现7以内前后两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2.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

【活动准备】会沉的材料、会浮的材料,装有清水、盐水与糖水等水盆若干,记录表。

【指导要点】

一、1.感知7以内数量,点数操作盘中的点卡。

2.感知7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引导幼儿目测点数,比较7以内相邻两数多1和少1的关系。

问题:点卡上有几个点子?比7多1的点卡是几?比7少1的点卡是几?

3.按数量多少排点卡或数卡。

二、介绍开设区域

1.科学区(各种各样的杯子(一)):提供各种不同形状、材质的杯子,引导幼儿区分各种杯子,知道名称。了解各种杯子的特性,并能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语言区(借你一把伞):提供借你一把伞的背景图,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较清楚地讲述图片内容,理解适合自己的东西不一定适合别人的道理。

提供木偶、卡片、图书,引导幼儿说:请把借给我,好吗?等句式。

3.绘画区(繁华的街头):继续提供繁华街景的课件或图片、水彩笔等绘画材料,大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各式各样的房屋。

4.操作区(筛花生、绿豆、米):继续提供筷子一双、小筛一个、小碟,花生、绿豆、米若干,让幼儿练习用筷子夹的动作。

5.手工区(我设计的船):提供各种建构材料、泥塑及制作船材料的辅助材料,剪刀、透明胶等工具,让幼儿初步学会用多种材料制作喜欢的船,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6.运动区(轮胎):继续提供轮胎若干,探究轮胎的各种玩法。

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四、收拾材料、集中讲评。

角色游戏:饮食店

(一)理发店娃娃家医院游戏总目标:

1.对游戏活动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能自愿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游戏。

2.积极参与游戏表现各角色的行为、活动,逐步拓展游戏主题和情节。

3.能与同伴友好协商、合作,尝试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4.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饮食店一游戏目标:

1.了解厨师、收银员、顾客不同的角色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简单的对话。

2.积极参与游戏环境的布置,感受快乐。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与爸爸、妈妈一起到小吃店进餐,观察了解小吃店的人员及环境。

2.物质准备:餐具(一次性纸盘、汤匙、叉子等),材料(饺子、面条、扁食、等食物)小吃店ppt。

3.环境创设:收集餐具、用具布置游戏环境。

游戏过程:

1.谈话引入师:你们有吃过小吃吗

查看全文>>>

幼儿园中班体育教案:比一比赛一赛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运动水平,提高幼儿的肌体协调能力。

2、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二、活动准备:

一些小型的篮球架和小篮球(幼儿分成几组,数量就为几)。

三、活动过程:

1、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

2、每一小组都排成一列,站在统一的起跑线后。

3、排头小朋友跑到篮球架处(距离幼儿队伍1015米),然后跳起来投篮。

4、要求捡起投进篮筐的球,抱着球跑回出发地,把球交给后面的幼儿。

5、第二名幼儿接到球后,重复第一名幼儿的动作。

6、以此类推,直至排尾幼儿抱着球回到队伍中,才算结束任务。

7、比较哪组幼儿投进的最多则赢得比赛。

四、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幼儿的安全,特别是队伍中幼儿会出现推搡的动作,尤其要当心。应多做提醒!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运动水平,提高幼儿的肌体协调能力。 2、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一些小型的篮球架和小篮球(幼儿分成几组,数量就为几)。

【活动过程】 1、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 2、每一小组都排成一列,站在统一的起跑线后。 3、排头小朋友跑到篮球架处(距离幼儿队伍10~15米),然后跳起来投篮。 4、要求捡起投进篮筐的球,抱着球跑回出发地,把球交给后面的幼儿。 5、第二名幼儿接到球后,重复第一名幼儿的动作。 6、以此类推,直至排尾幼儿抱着球回到队伍中,才算结束任务。 7、比较哪组幼儿投进的最多则赢得比赛。

【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幼儿的安全,特别是队伍中幼儿会出现推搡的动作,尤其要当心。应多做提醒!

查看全文>>>

教学意图: 在开展主题活动大与小的过程中,幼儿对于量的比较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图画书《阿比比一比》通过角色游戏将大小、多少、长短等量的比较蕴涵其中。在小班后期为使幼儿进一步复习、巩同相关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活动充分挖掘图画书在科学领域的教育价值,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教师设计了讲述与实物操作交替进行的活动形式,帮助幼儿理解书中内容,感受阅读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物的探索性活动,理解书中蕴涵的比较关系,感受从不同角度比较结果的不同。 2、能自主翻看图书,理解画面和故事内容,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 1、物质准备:实物梨和李子、帽子和围巾;图画书人手一本;故事课件、电脑、投影仪。 2、经验准备:幼儿对比较大小、多少、长短有一定的经验。图画书《阿比比一比》投放在阅读区供幼儿自由翻阅。

重难点: 重点:幼儿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难点:自主翻看图书,了解故事内容,理解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比较,其结果不同。

教学过程: 1、边讲故事边演示幻灯片,并出示实物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1)阅读故事《阿比比一比》,着重观察人物的表情和语言。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想法并进行演示。 (2)幼儿操作实物梨和李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教师:这是谁的梨和李子?他们要比一比谁多谁少?他们会怎么比?请幼儿将实物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好。 教师:小朋友是按一个梨一个李子这样摆的,那谁多谁少? 幼儿:李子多。因为李子还有呢。 (3)出示实物帽子和围巾,引发幼儿讨论,大胆演示自己的想法。 教师:围巾和帽子怎么比?你们觉得是帽子大?还是围巾大? 幼儿:围巾大,帽子小,围巾能把帽子盖住。 教师:那帽子还能把围巾扣住呢?到底谁大呢? 幼儿:就是围巾大。 2、幼儿阅读图书,了解书中人物的比较方法和结果。教师:请小朋友自己看看,之后他们又比了什么? 幼儿自主翻阅图书。教师指导幼儿有序翻阅,通过看图寻找答案。引导幼儿说说在书中发现了哪些不同的比较方法,鼓励幼儿进行尝试。 幼儿:小猫的尾巴长,小兔子是拿线比的,小兔的尾巴短。 教师:小猫和小兔子用他们的身体比长短,小朋友可以用什么地方比长短?我们来比比谁的长谁的短。 幼儿:用手,用脚,用头(与同伴

查看全文>>>

设计意图: 最近发现我班的孩子对测量身高很感兴趣,一有空就去身高尺上量一量,然后互相比较。在这期间我发现,高的孩子有点沾沾自喜,矮的孩子则有点闷闷不乐,结合我们幼儿园开展的新健康教育课题,我觉得要给孩子一种正确的观念。 另外我觉得大班的小朋友应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并有与同伴合作、协商的意识。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比赛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同时通过比赛孩子们还能发现一些决定输赢的好办法,从而激发孩子间不断竞争。自己和自己比我把他当作是个拓展的内容,主要是让孩子们明白,只有通过自我的不断比较,才能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内容与要求: 1、分享比的经验,感受比的方法。 2、在比的过程中增强幼儿与同伴间合作、协商的意识。

活动准备: 字卡、四张长方形卡片、五张图片、两副大小不一的手套

活动过程: 一、交流大家的比 1、出示字卡比,这是什么字? 2、这几天我看到小朋友都在玩比的游戏,你们都在比什么?(比力气、比身高、比体重等) 通过交流、演示等分享比的经验,比的方法。 3、总结: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比,同样的事情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 二、讨论比赛的要求 1、刚才你们说了很多的比,比如比身高等,我觉得这些比只是比较,是没有输赢的,可还有一种比是有输赢的,是什么? 2、出示汉字比赛 3、你们知道有哪些比赛? 4、怎样知道比赛谁赢谁输呢?(看分数) 5、在比赛中有些什么要求?(分队、人数一样、有裁判等) 6、总结:原来一场比赛有一定的规则。 三、尝试比赛 1、分队(分四队) 分成了几队?每队有几人?一样多吗? 2、给自己的队起名字,记在卡片上,并作自我介绍。 3、还缺什么? 4、出示图片 有几个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交代比赛内容与要求 6、检验、统计比赛结果 7、质疑:人数一样、时间也一样,为什么结果却不一样? 8、总结:比赛总会有输赢,但还是有好的办法,就拿画圆来说,他们胜利的原因就是听清要求,动脑筋想好办法,大家一起合作,我们要向胜利者学习。 四、拓展 1、自己能和自己比吗?怎么比? 2、出示自己和自己比的卡片 (出示2副大小不同的手套)这都是我们班露露小朋友的,你发现了什么? 3、现在的你和以前的你比一比 原来自己和自己也能比,我们小朋友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故事,理解内容,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发准字音李、梨,理解多少、大小、长短。 3、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善于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大书、积木、帽子和方巾、长和短的物体。 2、幼儿操作材料。 3、幼儿对数与量之间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书,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本大书,哪这是什么书呢? 问:封面上有什么?你们想想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观察大书,理解故事 1、阅读书24页 (1)师:一天天气很好,阿比到西山去,阿吉到东山去,你们看一看他们采来了什么?(认识梨和李) (2)师:他们要来进行比较,谁来帮他们比一比?(幼儿用积木进行比较) 2、阅读书715页 (1)过渡:小朋友,你们观察一下,是帽子大还是方巾大?(幼儿进行比较) (2)师:好,哪让我们看一看阿比和阿吉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3)问:他们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4)小结:小朋友,方形和圆形能不能比?原来图形不一样是不能进行比较的。 3、阅读1623页 (1)师:接下来他们又要比什么?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2)问:接下来他们又比什么啦?又是怎样进行比较的?谁来比一比? 4、完整阅读大书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本大书。 三、幼儿观察,比较物体 幼儿操作,比一比。

【活动评析】 活动开始,我通过观察大书封面,猜测故事内容,引起幼儿兴趣。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我分段让幼儿欣赏,并在分段欣赏时发准相近字音、理解相应词汇。在理解每段内容的时候我还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比一比,感受故事中的情境。幼儿在比一比的过程中情绪很高涨,很快就理解了词汇多少、大小、长短。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非常比一比

活动背景: 大班的孩子对于文字非常感兴趣,尤其是生活中常见的汉字。我班的大部分孩子识字量较高。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意在让幼儿的思维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与强化,通过这样的相互带动和影响,以此增强孩子的识字愿望,在活动中主动认识和运用常见的汉字。 《幸运52》是近期热播的电视节目,小朋友们经常收看,喜欢各种激荡脑力的挑战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模仿节目的形式,每一关内容的设计上更注重了生活化、多样化、层次性,逐步增加难度,让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充分感受团队合作的成就感,获得更多的知识经验,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与成功。

活动目的: 1、学习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汉字。 2、培养幼儿对汉字的兴趣,愿意主动学习常见的汉字,增强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 3、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主动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

活动准备:队伍名称的招牌、汉字卡片、象形文字的图片、奖品、娃娃等。

活动过程: (一)师生喊口号,进入主题: 1、非常比一比,快乐在一起!耶! 通过口号调动幼儿的激情,激发幼儿参与比赛的欲望。 2、现场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本期非常比一比节目。我是主持人快乐,今天我们要来一场关于汉字的比赛。在比赛的最后我们还有一个幸运大抽奖,看谁能把大奖带回家。 师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将幼儿带入电视节目的氛围,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依次介绍三队成员和小组长,并喊口号互相加油。 主持人向观众和其他队员介绍每个参赛队伍的名称,以及他们的小组长。并让每个队伍分别喊出自己的口号互相加油打劲。队伍的名称、小组长以及口号都由他们事先商量拟订。通过喊口号调动他们团队合作的积极性。 (二)教师出题,由幼儿回答。 宣布规则:由我出题,有抢答题和必答题,答对后小组长可以拿一个娃娃放在桌上,最后娃娃最多的队伍获胜。 为幼儿树立规则意识,引导幼儿主动遵守游戏规则。 第一关:谁是我的好朋友。 玩法:每组的黑板上贴有8张汉字卡片,每组请一幼儿,在相同时间内把他的好朋友(相同的汉字)找出来,看谁找的最快。 第一关为难度最低的一关,教师有意请识字比较少的孩子参 加,在寻找对应汉字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结束这一关的比赛时,可以和全体幼儿共同进行检验,老师可以和幼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裤子比一比。 1、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2、比裤子。 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二、裤子排一排。 1、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2、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3、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三、给物体排排队。 1、讨论活动规则。 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2、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查看全文>>>

托班数学比一比教案

范文资讯网托班数学比一比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托班数学比一比教案,2024托班数学比一比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