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小班数学教案大全 > 导航 > 小班数学教案设计:一颗纽扣

小小班数学教案大全

小班数学教案设计:一颗纽扣。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要在教案课件中可以体现出教学过程中智慧与创造性。那写教案课件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小编花时间专门编辑了小班数学教案设计:一颗纽扣,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这篇《小班数学教案设计:一颗纽扣》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纽扣的多个特征进行匹配,促进幼儿多角度思维的发展。
2、初步懂得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感受物归原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画面。
2、人手一份与故事描述相同塑封的动物图像和可以匹配的纽扣。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名称
1、介绍故事名称,找找自己身上的纽扣。
2、说说自己身上有几颗纽扣,是不是相同。
二、按故事线索参与讨论
(一)小老鼠发现了纽扣
1、看看说说纽扣什么样。(教师归纳:“这是一颗白色的、圆圆的纽扣,纽扣上还有两个小洞,它会是谁的衣服上掉下来的呢?)
2、掉了纽扣的朋友一定很着急,该怎么办呢?
(二)小老鼠去问小狗
1、小老鼠问小狗:“这颗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纽扣不是小狗的。
3、小狗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是黄色的,不是白色的。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纽扣?”
(三)小老鼠去问小兔
1、小老鼠问小兔:“这颗白色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颜色相同,但是形状不同,不是小兔的。
3、小兔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是方形的不是圆形的。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圆形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圆形纽扣?
(四)小老鼠去问蟋蟀
1、小老鼠问蟋蟀:“这颗白色圆形的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虽然颜色和形状相同,但是大小不同,不是蟋蟀的。
3、蟋蟀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是一颗小纽扣,不是大纽扣。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圆形大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圆形大纽扣?”
(五)小老鼠去问大象
1、小老鼠问大象:“这颗白色圆形大纽扣是你掉的吗?”
2、虽然颜色、形状和大小相同,但是洞孔不同,不是大象的。
3、大象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上有四个钮洞不是两个钮洞。谢谢你!”
三、归纳提升,破解悬念
1、动物们都愿意帮助小老鼠一起去找纽扣的失主。
2、共同描述纽扣的特征:“白色、圆形、大大的,中间有两个小纽洞。”
3、大家正在寻找时,发现小老鼠妈妈的衣服上少了一颗纽扣。
4、共同比对,重复特征,发现这颗纽扣正是小老鼠妈妈掉落的纽扣。
四、操作尝试,迁移运用
1、小老鼠想:我的朋友们都掉了纽扣,让我再来帮助他们找回纽扣吧。
2、运用操作材料进行匹配。
3、看看说说:动物们都找回自己的纽扣了吗?

fwr816.cOM展读推荐

小班数学教案:一颗纽扣


小编为网友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一颗纽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纽扣的多个特征进行匹配,促进幼儿多角度思维的发展。
2、初步懂得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感受物归原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画面。
2、人手一份与故事描述相同塑封的动物图像和可以匹配的纽扣。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名称
1、介绍故事名称,找找自己身上的纽扣。
2、说说自己身上有几颗纽扣,是不是相同。

二、按故事线索参与讨论
(一)小老鼠发现了纽扣
1、看看说说纽扣什么样。(教师归纳:“这是一颗白色的、圆圆的纽扣,纽扣上还有两个小洞,它会是谁的衣服上掉下来的呢?)
2、掉了纽扣的朋友一定很着急,该怎么办呢?

(二)小老鼠去问小狗
1、小老鼠问小狗:“这颗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纽扣不是小狗的。
3、小狗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是黄色的,不是白色的。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纽扣?”

(三)小老鼠去问小兔
1、小老鼠问小兔:“这颗白色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颜色相同,但是形状不同,不是小兔的。
3、小兔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是方形的不是圆形的。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圆形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圆形纽扣?

(四)小老鼠去问蟋蟀
1、小老鼠问蟋蟀:“这颗白色圆形的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虽然颜色和形状相同,但是大小不同,不是蟋蟀的。
3、蟋蟀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是一颗小纽扣,不是大纽扣。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圆形大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圆形大纽扣?”

(五)小老鼠去问大象
1、小老鼠问大象:“这颗白色圆形大纽扣是你掉的吗?”
2、虽然颜色、形状和大小相同,但是洞孔不同,不是大象的。
3、大象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上有四个钮洞不是两个钮洞。谢谢你!”

三、归纳提升,破解悬念
1、动物们都愿意帮助小老鼠一起去找纽扣的失主。
2、共同描述纽扣的特征:“白色、圆形、大大的,中间有两个小纽洞。”
3、大家正在寻找时,发现小老鼠妈妈的衣服上少了一颗纽扣。
4、共同比对,重复特征,发现这颗纽扣正是小老鼠妈妈掉落的纽扣。

四、操作尝试,迁移运用
1、小老鼠想:我的朋友们都掉了纽扣,让我再来帮助他们找回纽扣吧。
2、运用操作材料进行匹配。
3、看看说说:动物们都找回自己的纽扣了吗?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一颗纽扣》


活动目标:

1、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尝试按钮口的特征(颜色、大小、纽扣上的洞洞的数量等)进行配对。

2、乐意帮助别人,感受帮助小动物找到纽扣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故事ppT、塑封的小动物、塑封纽扣、草地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师:这是什么?有几颗纽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个故事一颗纽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观看ppT

1、观看ppT1提问:这颗纽扣是什么样的?

小结:小老鼠捡到了一颗白白的、圆圆的、上面有4颗洞洞的纽扣。

2、观看ppT2提问:

(1)这颗纽扣是小狗丢的吗?

(2)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小狗的纽扣是红色的,小老鼠的纽扣是白色的,它们的颜色不一样,所以不是小狗丢的。

3、观看ppT3提问:猜猜小兔会怎么说?

小结:小兔的纽扣是三角形的,小老鼠的纽扣是圆形的,它们的形状不一样,所以不是小兔丢的。

4、观看ppT4提问:

(1)小老鼠会怎么问呢?

(2)如果你是小松鼠会怎么回答?

小结:小松鼠的纽扣上有5个洞洞,小老鼠的纽扣上只有4个洞洞,(教案出自:)它们的洞洞不是一样多,所以不是小松鼠丢的。

5、观看ppT5提问:小朋友想一想,这颗纽扣是小蚂蚁丢的吗?为什么?

小结:小蚂蚁的纽扣小,小老鼠的纽扣大,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也不是小蚂蚁丢的。

6、观看ppT6提问:

(1)它会怎么问妈妈,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老鼠的话。

(2)这颗纽扣是妈妈丢的吗?为什么?

小结:妈妈的纽扣和小老鼠的纽扣都是白白的,圆圆的,上面有4个洞洞,大小也是一样的。

7、观看ppT7

三 幼儿操作

1、还有一些小动物没有找到纽扣,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2、每人抱一个小动物,在草地上找到相应的纽扣并贴在小动物身上。

3、交流分享,并验证。

小结:你们也是爱动脑筋又会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幼儿园小班优秀数学教案《一颗纽扣》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纽扣的多个特征进行匹配,促进幼儿多角度思维的发展。
2、初步懂得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感受物归原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画面。
2、人手一份与故事描述相同塑封的动物图像和可以匹配的纽扣。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名称
1、介绍故事名称,找找自己身上的纽扣。
2、说说自己身上有几颗纽扣,是不是相同。
二、按故事线索参与讨论
(一)小老鼠发现了纽扣
1、看看说说纽扣什么样。(教师归纳:这是一颗白色的、圆圆的纽扣,纽扣上还有两个小洞,它会是谁的衣服上掉下来的呢?)
2、掉了纽扣的朋友一定很着急,该怎么办呢?
(二)小老鼠去问小狗
1、小老鼠问小狗:这颗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纽扣不是小狗的。
3、小狗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是黄色的,不是白色的。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纽扣?
(三)小老鼠去问小兔
1、小老鼠问小兔:这颗白色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颜色相同,但是形状不同,不是小兔的。
3、小兔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是方形的不是圆形的。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圆形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圆形纽扣?
(四)小老鼠去问蟋蟀
1、小老鼠问蟋蟀:这颗白色圆形的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虽然颜色和形状相同,但是大小不同,不是蟋蟀的。
3、蟋蟀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是一颗小纽扣,不是大纽扣。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圆形大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圆形大纽扣?
(五)小老鼠去问大象
1、小老鼠问大象:这颗白色圆形大纽扣是你掉的吗?
2、虽然颜色、形状和大小相同,但是洞孔不同,不是大象的。
3、大象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上有四个钮洞不是两个钮洞。谢谢你!
三、归纳提升,破解悬念
1、动物们都愿意帮助小老鼠一起去找纽扣的失主。
2、共同描述纽扣的特征:白色、圆形、大大的,中间有两个小纽洞。
3、大家正在寻找时,发现小老鼠妈妈的衣服上少了一颗纽扣。
4、共同比对,重复特征,发现这颗纽扣正是小老鼠妈妈掉落的纽扣。
四、操作尝试,迁移运用
1、小老鼠想:我的朋友们都掉了纽扣,让我再来帮助他们找回纽扣吧。
2、运用操作材料进行匹配。
3、看看说说:动物们都找回自己的纽扣了吗?

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一颗纽扣》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纽扣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纽扣上的扣眼数量等)进行配对,并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胆表达。
2.乐意帮助别人,知道捡到的东西要归还主人。
3.体验匹配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起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和纽扣有关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天,天气真好,一只小老鼠出来散步,走着走着,他看见前面有个东西向他滚来,捡起来一看,哦,原来是颗纽扣。
提问:咦,这是一颗怎么样的纽扣呀?谁能来说一说?(圆形的、白色的、上面有四个洞眼)
师:嗯,观察的真仔细,那这颗扣子会是谁的呢?小老鼠决定去问问它的朋友们。
二、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的颜色、形状、扣眼数量的不同。
(一)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颜色不同
问:小老鼠在路上看见了谁?(小狗)它会对小狗怎么说呢?小老鼠拣到的纽扣是小狗丢的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狗,应该怎么说呢?
(二)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形状不同
问:小老鼠来到了萝卜地里,看见了谁?(小白兔)它会对小白兔怎么说呢?小白兔拿起放大镜看了看衣服的我纽扣,会怎么说呢?为什么?如果你的小白兔,应该怎么说?
(三)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扣眼数量不同
问:小老鼠这回找到了谁了?(小猫)它对小猫怎么说呢?小老鼠捡到的纽扣是小猫丢的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猫,会怎么说?(要求说完整话)
(四)引导观察画面,感知发现纽扣大小不同
看接下来小老鼠遇到了谁?(大象和蜜蜂)小老鼠说:大象、蜜蜂你们好,我捡到一颗纽扣,是你们丢的吗?为什么你觉得不是?
小结:大象的纽扣比小老鼠的纽扣大,蜜蜂的纽扣比小老鼠的小。
三、观察画面,感知发现小老鼠拣到的纽扣与妈妈的纽扣相同
(一)师:那纽扣到底是谁丢的呢?小老鼠回到家,发现了什么?(妈妈身上的衣服纽扣丢了)你们和小老鼠一起观察观察它手上的纽扣和妈妈身上的纽扣一样吗?有哪些地方一样呢?
小结:小老鼠拣到的纽扣与妈妈纽扣的颜色一样、形状一样、扣子上的洞洞数量一样,还有大小也一样,是妈妈的纽扣。
(二)小老鼠帮妈妈找到了纽扣,妈妈心里怎么样?
四、操作感知,体验匹配活动的乐趣
(一)出示操作图片,交代要求。
师:刚才我们帮小老鼠找到了丢纽扣的人,今天,许多小动物的纽扣丢了,想请小朋友帮它们找回来,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只小动物,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找一找它的纽扣是哪一个,然后把纽扣贴上。
(二)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根据需要择时介入指导
(三)小组或个别分享幼儿操作作品。
五、活动延伸
这些操作板放到区角里,我们下次还可以玩,也可以给更多的小朋友玩。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一颗纽扣


这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一颗纽扣》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照纽扣的多个特征进行匹配,促进幼儿多角度思维的发展。
2、初步懂得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感受物归原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画面。
2、人手一份与故事描述相同塑封的动物图像和可以匹配的纽扣。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名称
1、介绍故事名称,找找自己身上的纽扣。
2、说说自己身上有几颗纽扣,是不是相同。

二、按故事线索参与讨论
(一)小老鼠发现了纽扣
1、看看说说纽扣什么样。(教师归纳:“这是一颗白色的、圆圆的纽扣,纽扣上还有两个小洞,它会是谁的衣服上掉下来的呢?)
2、掉了纽扣的朋友一定很着急,该怎么办呢?

(二)小老鼠去问小狗
1、小老鼠问小狗:“这颗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纽扣不是小狗的。
3、小狗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是黄色的,不是白色的。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纽扣?”

(三)小老鼠去问小兔
1、小老鼠问小兔:“这颗白色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颜色相同,但是形状不同,不是小兔的。
3、小兔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是方形的不是圆形的。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圆形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圆形纽扣?

(四)小老鼠去问蟋蟀
1、小老鼠问蟋蟀:“这颗白色圆形的纽扣是你掉的吗?
2、发现虽然颜色和形状相同,但是大小不同,不是蟋蟀的。
3、蟋蟀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是一颗小纽扣,不是大纽扣。谢谢你!”
4、小老鼠就去找掉了白色圆形大纽扣的朋友“谁掉了白色的圆形大纽扣?”

(五)小老鼠去问大象
1、小老鼠问大象:“这颗白色圆形大纽扣是你掉的吗?”
2、虽然颜色、形状和大小相同,但是洞孔不同,不是大象的。
3、大象说:我真的掉了一颗纽扣,但是,我掉的纽扣上有四个钮洞不是两个钮洞。谢谢你!”

三、归纳提升,破解悬念
1、动物们都愿意帮助小老鼠一起去找纽扣的失主。
2、共同描述纽扣的特征:“白色、圆形、大大的,中间有两个小纽洞。”
3、大家正在寻找时,发现小老鼠妈妈的衣服上少了一颗纽扣。
4、共同比对,重复特征,发现这颗纽扣正是小老鼠妈妈掉落的纽扣。

四、操作尝试,迁移运用
1、小老鼠想:我的朋友们都掉了纽扣,让我再来帮助他们找回纽扣吧。
2、运用操作材料进行匹配。
3、看看说说:动物们都找回自己的纽扣了吗?

小班数学教案设计:玩筷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粉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
2.四种颜色的插筷筒,三种图案的插筷筒。
3.人手一个碟子,一双筷,四个插筷筒。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
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
2.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我,好吗?
二、学习配对
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
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
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
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儿活动――配对。
6.xx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
(请2-3名幼儿)
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学习分类
1.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吗?
2.(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那就请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吗?待会请你们轻轻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家了。
3.幼儿活动――分类。
4.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5.我们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红筷子送到了红色的插筷筒里,把黄筷子送到了黄色的插筷筒里,
把蓝筷子送到了蓝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厉害!
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瞧!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有什么不同啊?(图案)
这个是什么图案?这个呢?对了,一个上面是花花的,一个有蝴蝶,还有一个上面有绿色的图案。
7.现在请你给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欢什么样的筷子,你就轻轻地把他从老家拿出来,
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吗?要一个一个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儿活动――再次分类。
9.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10.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孙悟空还厉害啊!
四、学习使用筷子
1.刚才,我们帮筷子找了好朋友,还把他送回了家,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
2.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请幼儿说说)
3.们数数筷子有几根?--小小筷子两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间对对齐。
再怎么用?我们请中指帮帮忙,把嘴巴张开来。--张开嘴巴夹夹紧。
最后怎么样?--阿呜阿呜吃个饱。
4.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再念一遍儿歌)
五、水果大餐
1.(出示小熊)小二班小朋友真棒啊!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么多的困难,为了谢谢你们,
我就请你们吃水果大餐,好不好?
2.今天我要请你们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们一定要用筷子夹,千万不能用小手抓,
因为我们的小手刚才玩过了,很脏,知道吗?这里的筷子也脏了,我一你们准备了干净的筷子
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时候也要有秩序,一个跟着一个,好吗?
然后把食物夹到盘子里吃。

小班数学教案设计:小兔过生日


设计思路:
数数活动一直渗透于各种活动之中,数的机会蛮多,但对于两堆东西进行比较还未曾开展过,而针对小班孩子的数领域基本目标中有“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或一样多,并在游戏分发玩具及用品结束后知道什么多了,什么少了,或是一样多”这一要求,因此活动就此产生。
整个活动借助ppT为媒体,以“过生日”情境为主线,以“请客人”“送礼物”、“收礼物”等游戏情节贯穿其中,将数学内容融进游戏中,通过创设与生活有关的一些场景,选用幼儿熟悉的游戏玩具做为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自主探索、感知数量之间的关系。在数礼物过程中数数数量,在比较中发现有多有少的基础上渗透一一对应的方法。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谁来了,情境导入,激发幼儿过生日的兴趣;第二环节:过生日,感知物体的多少,比较多少;第三个环节:送礼物,个体尝试感知多少。

活动目标:
1、在小兔过生日的情境中,引导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2、体验与朋友过生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ppT、图片若干(饼干、萝卜、骨头等)

活动过程:
一、谁来了——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新朋友。看看它们是谁?(小狗,小兔)
2、今天是它们的生日,欢迎小狗和小兔。
小结:和好朋友一起过生日真开心。

二、过生日——感知物体的多少,比较多少
1、第一次收礼物
(1)今天是小狗和小兔的生日,他们收到了许多许多礼物。
(2)小兔收到了什么礼物?(萝卜)有几个?我们伸出小手数一数。
(3)小狗收到了什么礼物?(骨头)有几根骨头?
(4)请幼儿想办法比较谁的礼物多?
小结:小狗收到3根骨头,小兔收到4根胡萝卜,小兔礼物比小狗多一个。
2、第二次收礼物
(1)小兔收到了什么礼物?小狗收到了什么礼物?
(2)如何知道,是4个苹果多,还是5个蘑菇多?
(4)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幼儿操作)
3、小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块饼干?小狗收到了什么,有几根骨头?
请幼儿比较,谁的礼物多?
小结:小狗和小兔收到的礼物一样多。

三、送礼物——个体尝试感知多少
我们也来为小兔和小狗送礼物,数数红红苹果多还是绿绿苹果多?
提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小班数学教案设计:纸盒的一家


这篇《小班数学教案设计:纸盒的一家》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1. 比较大和小,根据纸盒的特征进行分类和配对。2. 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活动准备:1. 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鞋盒,其中大小鞋盒各一半。将大小配对的两只鞋盒使用相同的包装纸进行包装。一只特大纸盒;大小不等、形状相同的球和积木若干;一大一小两只塑料筐。
2. 自制图片两张。
3. 幼儿两两分组就坐。
4. 伴奏音乐《大雨和小雨》。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认识纸盒一家,两两对应区分大小。
1.老师变魔术,变出一大一小两个盒子,请幼儿观察,找出两只纸盒相同的地方,比较两只纸盒的大小,区分“纸盒妈妈”和“纸盒宝宝”。
“这两个盒子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你知道谁是盒子妈妈?谁是盒子宝宝?为什么?”
3. 幼儿每人取一个纸盒,要求根据包装的特征找到与自己相同的纸盒,分组进行比较,区分大小。
根据相同的纸盒特征,两两分组。
“找一找,哪两个是一家人?一家人坐在一起。”
将相同图案的纸盒进行比较,区分大小。
“比一比,谁是纸盒妈妈?谁是纸盒宝宝?”
帮助幼儿加深对纸盒的大小的认识。
“请纸盒妈妈们一起来打个招呼”
“纸盒宝宝们来亲一亲。”
4. 将小纸盒放进大纸盒里,再次帮助幼儿比较大小。
“纸盒宝宝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快把纸盒宝宝藏到纸盒妈妈的怀里去。”
二.情境游戏,根据物体的大小特征进行分类和配对。
1.游戏一:运果果。
老师拖一大盒子装满大小不同的球,扮纸盒爷爷。
“嗨哟嗨哟,我是纸盒爷爷,今年我的果园大丰收,收了好多果子,可是我年纪大了,没力气了,想请盒子妈妈和盒子宝宝帮我运果子。”
“大、小不同的果子,应该怎么运呢?纸盒爷爷把要求都画在图片里了,请你们看一看,说一说。”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小班数学教案设计:一颗纽扣”一文,希望“小班数学教案设计:一颗纽扣”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小小班数学教案大全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