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铁人观后感 > 导航 >

铁人观后感-2024铁人观后感精选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铁人观后感900字模板,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铁人观后感(篇1)

最近公司组织观看了《铁人王进喜》的影片,影片通过两代石油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来讲述了铁人的坚定意识,起初的黑白影像仿佛将我带回到过去那段坚苦岁月,能够感觉到他们真的很艰辛,但他们却传达出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那就是不管怎么艰难都不放弃。当时人们的思想很单纯,从不掺杂其它自私的想法,只要有了目标,就奋不顾身的去努力达成目标,而且把国家的需要当成自己最大的使命。可能当下的人们会认为他们有点傻,说那么苦,自己却得不到一点好处,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吧!生活逐渐好了,但人们的那份纯真,朴实的生活态度,却渐渐离我们而去了,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活着,并不是说这样不对,必竟那个年代和我们现代的社会背景完全不同,不是我们在改变,而是社会也在改变,但在这个时间我们通过看这部影片,是不是应该反醒一下自己,不论社会怎么改变,我们的身体里还是应该有那么一种精神的,否则我们的前辈为了我们后代的幸福生活而流下的血和汗,不就是白流了吗?给我们创造了富裕的生活,但是人们都变得自私了,我想这可能并不是他们想看到的吧?

戏里还有一个情景对我触动很大,就是铁人王进喜在誓师大会上的那一番讲话,非常地感人。把作为一名中国人那种真挚朴素的爱国情感,表现了出来;把一个共产党员,敢于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境界表现了出来,让人很受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在世界各国紧密交流的今天,金钱最大化,物质最大化,变成了我们的追求,太多的人忘却了国家,忘却了民族,眼里面只有自己,只有个人。共产党员,数量在增长,可是质量却没有成正比,在这种时刻,真的应该反思了。

作为一名当代没有经历过去那段坚若岁月和战争的党员,无法亲身去体会那份艰辛,但我们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这种精神,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吃苦耐劳,不要光在形式上入党,而且也要在思

想上真正入党,我们可能不会做像前辈那样伟大的事情,但我们至少要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起码认真工作,认真生活,珍惜前辈们给我们创造的幸福美好生活。

铁人观后感(篇2)

做为铁人工作过的公司的一名员工,我曾在铁人所在的钻井大队工作过,与铁人的战友接触过,听这些战友讲

查看全文>>>

篇一:《铁人》观后感 ——宋宇杰

艰苦奋斗 创新奉献

——电影《铁人》观后感

今天,在单位的组织下观看了电影《铁人》,这部以歌颂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电影,让我更深刻的理解铁人精神的同时,更给了我特别的震撼与感动。

《铁人》为我们描述的不单单是一位被冠以“铁人”称号的历史性人物,这部电影用两代油田一线钻井工人的时空穿插,黑白与彩色的交叠更替,描绘出了一种宝贵的时代精神的变迁与传承。

王进喜和刘思成是两个时代的石油工人,影片的两部分故事在情节上没有十分必然的联系。但看过影片后,我感到在他们心中以及所有奋斗着的石油工人的心中的铁人精神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影片的一个可贵之处在于没有把已被载入史册,树立为榜样和标志的王铁人塑造成一个完人,而是把铁人放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一个个典型的事例和对铁人人性的形象描述,一步步在我们心中树立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工人老大哥王进喜,树立了一个艰苦奋斗,讲拼搏,讲奉献的有着崇高信仰的王进喜;同时也让我们看到铁人也是人,铁人也会骂粗口,铁人也会踢人,铁人脚砸伤了也会疼,铁人吃不饱了也会腿酸胳膊软。铁人也有自己的爱好——唱秦腔。在真实中树立起了一座铁人精神的丰碑。

影片还有另外的一位主人公,他叫刘思成。作为一名老大庆石油工人的后代,同样是榜样和楷模的他,在对物欲横流的新时期,面对着茫茫戈壁,每日重复着枯燥繁重的工作。他会怀疑过,彷徨过。但在一次同事失踪的突发事件中,他勇敢的他踏上了寻找同事的的征程,在刘思成身上体现出的正是铁人精神的发扬和延续。铁人精神在新时代石油工人身上熠熠生辉。

观看影片《铁人》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回顾了过

去的艰苦岁月的奋斗历程,更让我们明白了铁人精神的可贵之处。铁人,是那种无坚不摧的顽强精神,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寄托。在经济高速发展、物欲横流的今天,时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地价值观也产生了很大的转变。我们有必要重温和需要发扬王进喜铁人的艰苦创业精神与无私奉献的精神。铁人精神对于作为新一代石油工人的我是一种前进的榜样和动力。铭记铁人那艰苦奋斗,创新奉献的崇高精神,在现实的工作中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对企业有所贡献,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正式我现在和以后应该为之努力的!

宋宇杰

2009-5-26

篇二:影片《铁人》观后感

影片《铁人》观

查看全文>>>

《铁人》观后感

《铁人》这部电影是2009年上映的,当时我还在大庆石油学院上大学。我曾在学校门口看见这部电影在招聘群众演员,却一直也没看过这部片子。今天下了班,突然想起这部电影,于是打开电脑把它看完了。

电影讲述了铁人王进喜等参加松辽盆地石油大会战和现代石油工人在塔里木油田沙漠地区进行物探作业2个不同时期的艰苦奋斗的工作生活场面。我的四年大学生活是在大庆度过的,而如今此刻我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上班。看了这部能把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的片子让我想到了很多,感想很多。

电影里的萨尔图火车站就是现在的大庆火车站。萨尔图是蒙古语,翻译过来是泥沼、湿地的意思。萨尔图到处都是湖泊可是不大水也不深,大庆也因此有了天然百湖之城的美称。如今的萨尔图区,已经发展成为大庆的商业物流中心,是大庆最繁华的地方之一。我们学校就坐落在这座石油之城中,是大庆油田蕴育发展起来的。刚入学,我们就听老师讲铁人王进喜的事迹,深受其熏陶。大会战时期机械化程度低,全都是靠人力,只有肩拉背抗。冬天也没有取暖设备,住的是干打垒,也只有大家伙挤在一块取暖。遇到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却要干沉重的体力活,这些都在电影里重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是我们很难想象的,但更难想象的是,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还能,可是看着那风风火火的大场面,人们那个热心劲,任劳任怨的积极干劲而不图回报的境界,在那种环境和条件下他们坚持下来了。这个是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是我们体会不到的。现在我们好多人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坚持,物质上他们什么都得不到,他们却有那么大干劲,大伙的心都联系在一块儿。换着现在打死也没几个人愿意去受那苦受那罪,去了也免不了全是抱怨唠叨。想了很久我想到了,他们都是有梦的人,当时都怀揣着一个梦,为了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缺油帽子,他们都知道而且亲身体会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他们的思想不是为己而是为别人,为祖国,因此他们留下了一个个伟大的事迹。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石油工人生产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可是一线石油工人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依然存在。手机经常没信号,生活用水匮乏,天气变化恶劣等等都是我们面临的考验。电影里讲的是物探队的生产生活环境。塔里木沙漠地区作业是国内条件最艰苦的地方,物探队又是勘探的最上游,承担着盆地里找凹陷,凹陷里找有利圈闭,最后提供局部构造最有利位置进行下一步钻井勘探工作。因此他们去的是别人没去过的地方,其

查看全文>>>

篇一:参观铁人纪念馆感想

参观铁人纪念馆感想

2009年5月27日,我参加了大队组织的参观铁人纪念馆活动。大家共同重温铁人精神,大庆精神。

参观当日,我们充满着缅怀与敬仰的心情共同来到位于大庆让胡路区铁人广场对面的铁人纪念馆。当同志们随着纪念馆解说人员的讲解和带领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铁人王进喜带领上万人开发我们大庆油田时的会战场景。在展厅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响亮口号与“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萦绕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令人感慨万分;那一幅幅铁人王进喜在发生井喷的危急关头,奋不顾身,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壮烈画面,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大庆油田企业员工的责任与使命。铁人王进喜病重时还嘱咐身旁的同志要将大家看望他留下的钱一定要交给党组织,他年仅47岁就与世长辞,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了我们伟大的石油开发事业。他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一名同志,也深刻地教育了我。

参观后,队里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就参观铁人纪念馆让同志们发言谈观后感。有的同志就引用铁人王进喜说的一句话:“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在实际工作中,我要将铁人精神真正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为

创建百年油田、为实现“轻烃上产100万、天然气集输30亿”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准备队:陈丽红

2009年6月3日

《铁人》观后感

电影《铁人》以刘烨扮演的新一代劳模为贯穿影片的一根主线,进行细腻的人物刻画,再以黑白的场景再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人为建设祖国、为祖国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的感人事迹。那时候搬运设备不足,他就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井架立起来后,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组织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钻井队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王进喜右腿被砸伤,他在井场坚持工作。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一次次的事迹成就了他“铁人”的称号。

影片中有一幕我个人觉得很真实,也很感动,好多人也都留下了眼泪,就是过年的时候王进喜违反纪律用油换了一些肉回来,却发现自己最看重的徒弟刘文

查看全文>>>

【第1篇】

电影《铁人》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誓师大会,各个井队拉歌,零五队吼出了一曲豪迈秦腔。虽然我没有听出表演者在上面唱的是什么,但是就他那字正腔圆的唱腔,高亢浑厚的曲调却深深的打动了我。在那样一个时代,大雪飘飞的环境下,人们完全靠一腔热诚与大自然顽强抗争,是什么才能调动他们的满腔激情。只有秦腔。吼出了那西北汉子的铮铮铁骨,唱出了那中华儿女的赤诚之心。

记得小时候语文课大家都想听听真人版演绎秦腔,语文老师说等天气好时到高坡上唱给我们听。那时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到高坡上才能唱秦腔。后来真正听过了才知道那不用假声的高八度,几近吼出来的高音。只有在广阔的地方才有震撼的视听效果。很多南方人不明白那扯着嗓子吼既不优美也不悦耳,有什么好听?因为他们不懂西北人的高昂与激扬。没有手舞大刀的英勇杀敌,没有枪林弹雨的前赴后继,没有只身奋战的慷慨就义就不懂得那平地的一声吼,那响彻高原的信天游才是西北人的真性情。西北汉子的热血柔肠。

从《南京南京》到《铁人》不同的题材,不同的时代,但是始终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的视死如归,顽强拼搏,存民族大义,与中华民族生死同亡,呼吸与共的民族责任心,荣誉感。永不变的民族魂。

【第2篇】

前面是白皑皑的荒原,脚下是一望无边的黑土地。在鲜无人烟的北大荒上,我们的石油勘探先辈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将一座座井架树立了起来,同时也为他们忘我的拼搏精神矗立起了一座时代的丰碑。

影片中王进喜带领石油工人们,勇敢应对各种艰难险阻:打井缺水,他带着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没有吊车,他们拿自己的脊梁当吊车;井喷了,水泥沉淀散不开,他跳进泥浆池里充当“人体搅拌机”。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将石油工人铁打的顽强精神淋漓尽致的刻画了出来。无不让人在观看中感到一股暖流自脚到头不断涌来。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在人们对物欲的追求达到极致的现在,还有什么是我们所信仰的,还有什么能触动我们那根早已麻木的神经,还有什么能唤起我们所剩无几的爱国情怀。很久很久我没有找到答案。一直的彷徨和迷茫。但是当我看到铁人义无反顾的跳入寒冬腊月的冰冷水泥池中时,我知道这就是我要的答案。也就是在这一刻,我被他那种为了让新中国摘到“贫血”的帽子而时刻准备牺牲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所触动。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这就是我们在心底深深呼唤的。谢谢电影《铁人》。它在我们心灵的荒漠中掘出了水源,让

查看全文>>>

铁人,如钢铁般的人,拥有了铁人的精神,就可以实现任何一件事。《铁人》这部影片,讲述了第一代石油人的故事,以及他们寻找油田的艰苦生活。

那时,中国处于落后的状态,外国人耻笑我们没有石油。第一代石油人出发了,他们来到大庆,寻找油田。为了寻找油田,为了国家的复兴,为了新中国的自立自强,他们奋力寻找。严寒的冬季,大雪纷纷飘落,不禁让人直哆嗦,雪下,第一批石油人还在为寻找油田忙碌着。

由于气温急剧下降,水泥结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个纵身跳入泥浆中,用自己的身子来搅拌,向前、向前、再向前……因为,他们有一颗铁一般坚强的心,有一个信念——宁可少活20年,也要为国家找到油田。

然而,他们白天高强度的工作,晚上的睡觉却是简简单单。搭个帐篷,背靠背,打几个盹儿,就解决了。

现在想想,如此疲惫的工作,谁会去呢?如此清苦的生活,又有谁能忍受呢?如今,即使是干这种工作,也轻松多了!飞机把工人送到目的地,卡车把机器设备运过去,机械化的生产,人力劳动解放了!

然而,虽然生活是富裕了,但铁人般的精神却没有了;虽然现代化的机械技术提高了,但人却越来越懒了,失去了铁人的意志。就拿我们学生来说,有一些同学,学习上一碰到难题,马上上网查资料,翻看参考答案,根本不愿意多想一想,多动动脑筋。虽然这件事很小,却经常发生,也反映出了我们同学中某些人的怕苦怕累。因此,我们更应该从小学铁人,学习铁人如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和精神。

[关于铁人的观后感范文] 查看全文>>>

篇一:《铁人》—观后感

学习铁人精神,实现自我价值

《铁人》—观后感

电影《铁人》展现了两代石油工人的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集中反映了两代石油工人的心态与精神。电影再现了王进喜及大庆石油工人的尚高形像,同时也追忆了当年大庆油田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铁人曾经是一个时代的符号,一个时代的标识。上个世纪60年代石油大会战期间,石油工人那种热爱祖国、艰苦奋斗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触摸到一股豪情,一种为民族争光的爱国情怀,不为艰难困苦压倒,永不言退的民族精神。

从电影中可以看出,虽然现在石油工人的条件好了很多,但是依然处在沙漠戈壁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在这种精神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很容易让人压抑,两代石油工人都有着自己的苦与乐。王进喜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条件下,依然能保持乐观的心态,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为国献身的意志力,他们值得我们敬仰,更值得我们学习。“刘思成”在电影中作为石油工人的后代,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下想发扬老一辈石油工人的精神,但是在沙漠中没人跟他交流,没人理解他,造成了自己极度压抑,以至于快要崩溃。在一个女心理医生的指引下,最终刘思成克服了困难,找到了自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现实中我们其中有很多刘思成的模版,他们也是极度矛盾,一直在徘徊之中,不知道是不是该继续走下去,我相信《铁人》这部教育片会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今天的我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工作条件也不断改善,

对比当年会战的情景,我们没有理由不惭愧。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继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无疑对我们是一种指引和激励。通过组织观看影片,引导职工把学“铁人”和学身边先进人物结合起来,把传承老一代劳模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争取国家石油工业更好更快发展中我们要以这种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我们要用知识完善武装自己,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企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大化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王作明

2009年5月26

篇二: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主题宣讲会观后感

对照铁人找差距 立足岗位争贡献

5月25日,在公司统一组织下,我聆听了集团公司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西部钻探专题

查看全文>>>

从最初抱着抵触的心理,完成任务的态度走进了电影院,到心灵被“铁人”精神震撼着走出了电影院,这就是电影《铁人》带给我的思想转变。

“我偏好的是肉体,你崇尚的是精神。”“摆在我这里的是物质的体现,摆在你那里的是灵魂的升华。”这是电影《铁人》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两句台词,我感觉,这种物质的享受与精神的信仰的鲜明对比正是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生活在安逸环境中的我,偶尔也会听到父辈们在耳边述说他们那时候的故事,听完后最多也只是感到现在的我是幸运的生在了幸福的年代里了,从未真正去设想父辈们走过的到底是一种怎样艰辛的道路,也无法想象吃不饱肚子还要干很重的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电影中的黑白与彩色画面的反差,新老两代石油工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与精神信仰的对比,带给我的都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振撼,同时也压得我有些喘不上气来。

父辈那一代的物质生活是很贫乏,可是精神生活却远比我们富有,他们有“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生活追求,还有“人贫血没有关系,国家不能贫血”的人生信仰,而现在的我却每天安逸的生活着,从未去想过自己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也没有想过我的一生能给后代留下些什么。而更可悲的是一直以为,自己没有做过损坏别人利益的事情,所以心灵也算是比较纯洁高尚的,可是看完电影《铁人》后,我才深深的意识到,我的思维很狭隘,崇尚的其实就是一种物质的享受,心灵深处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叫“自私”的杂质,而这些杂质会随着安逸的生活而任意滋长,就像是土地肥沃了,杂草也自然会多起来一样。电影《铁人》就像是一个过滤器,将我心灵深处的杂质给与了过滤,使我的灵魂得到了洗刷。

而有些杂草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拥有安逸生活的我们,物质生活是很丰富,每天不愁吃穿,可是我们目前最缺少、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像电影《铁人》这样的精神食粮。

查看全文>>>

cctv-1的节目: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快三十的我看了被震撼了,有太多的感动感慨,深入了自己的灵魂深处…… 以前看过cctv的感动中国一般都是年纪大的,这个节目都是十五岁以下的小兄弟小妹妹,一般都是家里条件都不是很好的孩子,条件不好就不好吧,他们有失去母亲的也有失去父亲的,有父亲或是母亲重病的,他们肩负起家庭的重担,有的还要同时照顾七八十岁的老人,十岁左右失去母亲或是父亲是什么感受,就算没有失去的,当他们看到同龄人被爸妈疼爱的时候,看到他们受委屈的时候会依偎在父母怀里,内心会受着怎样的打击…… 因为他们不能,就算他们没有钱,哪怕是为爸妈做点小事,在他们天真的心里的想法是能挽救他们的父母,他们没有抱怨,他们默默的接受了这种命运,或许是因为这种命运我们才能感受到这种大爱,这种坚强,这种令世人都为之振奋的情感…… 是媒体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坚强的孩子,这节目没有任何做秀的成分 在医院和学校两头跑,看望病重的母亲,还在中午或下午放学的时候 送票来赚点钱来维持生活,有一对姐弟父母不在了姐姐带着弟弟相依为命,还要照顾生病的奶奶,就连给奶奶买药的费用,都得姐姐带着弟弟背着花篓装着玉米和茶叶去镇上卖去……到了镇上累的肩膀都磨血印了…姐姐问弟弟疼不疼,弟说一会就不疼了,到了收购站姐弟俩个央求那老板说多出点价钱,这是我妈妈种的茶树留给我们的,最后多给两块钱好像,姐弟俩人那个高兴劲,我们是无法感受的到那种喜悦……最后弟弟对着镜头说:妈妈、我会保护姐姐的,我长大了我听话……说到最后一句:妈妈我想你了……就这么一句多么普通的话,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一点寄托都没有,唯有的是自力,倒下了在爬起来继续自己的路…… 我敢说当你们看过这个视频的时候都会被震撼到…… 那些整天被娇生惯养的孩子或整天游手好闲的人你们还抱怨(包括我),你们和这些孩子比,你们有什么好抱怨的,这些不公平发生在他们身上,假如发生在咱们身上,想想自己会怎样承受,有没有勇气和他们一样…… 如果cctv这期节目全中国强制性的收看,看完了大家的心理肯定会有感触,希望这些感动感触能洗礼每个人的心灵,放下歧视的眼光,放下虚荣,放下所谓的权势和虚荣心,假如人人的心态放正了,这个社会就和谐了……人人都活的更真实 那些每天都假惺惺的人,你们活的不累吗?为了自己那点利益在拼命伪装,你总装犊子就不累? 希望我们活的真实,希望我们能活出最原本的那种人性。

查看全文>>>

心灵的震撼,不知不觉中,他已让我跨入了超级记忆的门槛,魔术记忆观后感。

众所周知,要运用魔术记忆记住任何事情只需要三个步奏:

1.找到放信息的地点---桩子

2.将信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

3.用心灵胶水把图像与桩子连接起来。

那么运用到实际记忆当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管好你的桩子

桩子就好比你的容器,好比你的电脑上存放文件的文件夹。比如数字桩,比如人体桩等等。桩子是可以创造的,而且最好是你自己创造的;因为,自己造的东西自己才会容易熟悉不是吗?我们要无限熟悉我们的桩子,道理很简单。比如你把文件放在某个文件夹里了,现在你连文件夹都忘记了,还能想起文件吗?所以不断的练习是很在必要的。熟能生巧。

其次-丰富你的想像力

超级记忆的精髓就是想像力;记忆力的好差,其根本差别也是想像力的差别。那么怎么样的想像更容易使人记住东西呢?凯文告诉我们几个要素:疯狂的、无意义的、有趣的、不合常理的。

举个例子:我们想创造铃和衣(0和1)的图像

你可以想像这个铃是个法器,法海一边揺着它,一边念着咒语;只见一件衣服从半空中飘起,越来越大,最后把整个天都盖住了。

最后-心灵胶水

把我们想要记住的东西,和我们已经记住的东西(桩子)联系在一起!原则就是,可以让自己更容易记住。这里,我们可以用到李博士平时强调的-以熟带新,观后感《魔术记忆观后感》。这时候,我们运用到的还是我们的想像力。我个人有种想法:想像的时候如果能把自己加进去可能会更容易记住。因为,别人搞过什么我不知道,我自己做了什么自己还不知道吗?

以上所说全是方法论。那么,我们平时要怎么做才能得到好的记忆呢?怎么样才能两分钟内记住一副牌,并且倒背如流呢?

(想想你在一帮朋友面前表演这个,让他们目瞪口呆的拉风场面吧)

还是那句--熟能生巧

还是那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平时运用软件,和科学的方法不断的锻炼,这就是我们平时应该做的。给自己设下目标,比如36计通关,也许你一开始要400-500秒,后来200秒就能解决,再后来150就可以搞定。只到有一天,你在点击过关的时候发现自己似乎根本就没有经过思考。那么你离成功就不远了(单指36计过关的成功)。哪天人品爆发,也许你可以超过那个保持记录的小丫姑娘。

关于桩子:

为了方便你记忆你想记忆的任何事情,桩子得是你自己的。

如果是别个创造的,你得把他变成你自己的东西。

查看全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