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工匠精神观后感 > 导航 > 铁人精神初中观后感

工匠精神观后感

铁人精神初中观后感。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范文可以为我们平时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让我们来参考一些范文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铁人精神初中观后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从最初抱着抵触的心理,完成任务的态度走进了电影院,到心灵被“铁人”精神震撼着走出了电影院,这就是电影《铁人》带给我的思想转变。

“我偏好的是肉体,你崇尚的是精神。”“摆在我这里的是物质的体现,摆在你那里的是灵魂的升华。”这是电影《铁人》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两句台词,我感觉,这种物质的享受与精神的信仰的鲜明对比正是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

生活在安逸环境中的我,偶尔也会听到父辈们在耳边述说他们那时候的故事,听完后最多也只是感到现在的我是幸运的生在了幸福的年代里了,从未真正去设想父辈们走过的到底是一种怎样艰辛的道路,也无法想象吃不饱肚子还要干很重的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电影中的黑白与彩色画面的反差,新老两代石油工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与精神信仰的对比,带给我的都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振撼,同时也压得我有些喘不上气来。

父辈那一代的物质生活是很贫乏,可是精神生活却远比我们富有,他们有“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生活追求,还有“人贫血没有关系,国家不能贫血”的人生信仰,而现在的我却每天安逸的生活着,从未去想过自己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也没有想过我的一生能给后代留下些什么。而更可悲的是一直以为,自己没有做过损坏别人利益的事情,所以心灵也算是比较纯洁高尚的,可是看完电影《铁人》后,我才深深的意识到,我的思维很狭隘,崇尚的其实就是一种物质的享受,心灵深处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叫“自私”的杂质,而这些杂质会随着安逸的生活而任意滋长,就像是土地肥沃了,杂草也自然会多起来一样。电影《铁人》就像是一个过滤器,将我心灵深处的杂质给与了过滤,使我的灵魂得到了洗刷。

而有些杂草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拥有安逸生活的我们,物质生活是很丰富,每天不愁吃穿,可是我们目前最缺少、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像电影《铁人》这样的精神食粮。

Fwr816.COM文章精选

初中观后感作文范例


导语: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初中观后感作文范例。欢迎阅读及参考!

篇一、初中观后感作文范例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隐行的翅膀“这部电影,看完后我以被深深的感动了,主角名叫枝华是一个天真可爱又善良的大学生,她有一个梦想,就是能上医科大学,正当她满怀希望时,灾难降临在她身上。

枝华放高点,枝华正与她的朋友放风筝,突然一阵大风把风筝刮到了高压电杆上,枝华拿来木棍,一股电流从电箱中流出。

在医院,因为高压电击,使她永远失去了双手,父亲深受打击,母亲昏倒了……,回到家,枝华首先想到了自我了结,多亏父母提早发现,开学了,因为她没有双手,校长没让她去上,在家枝华通过努力,终于能用自己的脚写字了,因为太过忙,母亲再次晕倒了,于是她有了住校的念头。经过许久的努力,学校同意了。

在一节体育课上,她得到了一名游泳教练的认可,开始她没有答应,直到老师告诉她这样可以给期末考试加分,她才答应,但命运又给了她一个灾难,母亲得了精神分裂,家里失去了一个“顶梁柱”,父亲也多了一份工作。

大考到了,她加被努力,心里一直想着她的医学梦,可是她的母亲因想起了她失去双手的那一幕,竟然往深水里跑就再也没有上来,枝华非常伤心,但母亲对她的爱使她从悲哀中走了出来,在比赛中她得了第一,医科大学也收了她,她实现了她的梦想。

看完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多么困难的时候,不要放弃,打败它、战胜她、抓住自己的梦想,不放手,给自己一片绿地,开辟一片蓝天。想到这时我听到了“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 飞过绝望……”。

篇二、初中观后感作文范例

今天上午,我们全班来到了电影院,一起观看《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电影。这时我的心情十分激动,因为我期盼了一个星期的电影终于要开始了。

一开始,我就看到了一个庞然大物,它就是20,你看,它能很轻松的吊起60顿重的东西,不仅如此,他却还能在空中360度的旋转,真是太厉害了!接下来是“天眼”,天眼是我们国家专门用来观测太空的一个巨大的仪器。从高空上看感觉它就是一个巨大的眼睛,而中心的控制仓就好像是眼睛的瞳孔,它的英文名字叫FAST,就是能快速而又准确的观察太空。我还知道了,自从有了天眼,我们国家就成为了能看得最远的国家。我的国真是太厉害了!我真为我的国家而骄傲呀!

接着,我看到许多无人驾驶的货车在有规律的运输货物,这真是太神奇了!因此有许多国家的船都选择来中国运货,因为在这里比在别的国家要节约10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国家强大的高科技力量,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还节约了最宝贵的时间。

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我要加倍奋发图强,努力学习,长大为我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三、初中观后感作文范例

2018年3月2日,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正式上映,我也有幸在单位组织下第一时间观看了这部充满正能量的记录电影。

电影时长90分钟,从各行各业全面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下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影片气势恢宏,振奋人心。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影片中的多项中国制造在目前均居世界前列,所展现出来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引发出强烈的反响,在场观众无不油然而生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

身为一名铁路工作者,最让我深受感触的便是中国路和中国车了。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中国高速铁路迅猛发展,中国目前在营高铁里程达到2。2万公里,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二至第十国家的总和,其中六成都是这五年建设的;中国高速公路也以13。1万公里的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中国在铁路方面取得瞩目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靠着前辈们的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来的。影片中以兰渝铁路为例,兰渝铁路正线全长855公里,一头连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一头牵着群山起伏的秦巴山区,兰渝铁路经过的区域,便是古蜀道之一。蜀道在唐代诗人李白的诗里早有描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畏途巉岩不可攀。兰渝铁路修建难度可见一斑。但是中国的工程师和工人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凭着一股中国精神和智慧硬是在兰渝铁路上建起226座隧道和396座桥梁,其中最难的胡麻岭隧道一打就是八年。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后将改变兰州到重庆迂回绕行的历史,成为中国继京广线、京沪线之后,第三条纵贯中国南北的铁路大动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国路取得的成就正是这些无所畏惧的建设者们的以巨大的勇气和毅力持续不断的默默付出才得来的,是他们承载着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作文:铁人观后感


大庆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大庆人都听说过:“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苦难也不怕。”大庆石油工人的楷模就是令人敬佩的铁人王进喜爷爷。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铁人纪念馆门前。

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雕像,那不正是投身工作忘记吃饭的;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王进喜爷爷吗?他的后面不正是那象征着王进喜爷爷47岁的47个台阶吗?我走过去,一步、两步、三步??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着47个台阶。

到了馆内,首先是一个硕大的屏风,上面刻的是王进喜爷爷带领几名工人奋斗的场面。我真佩服王进喜爷爷啊!我们上了楼,到了一厅,先是王进喜爷爷留下的格言,其中一句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时家里穷,我就给别人放牛,我知道牛脾气,牛总是付出的多,享受的少,所以,我要为革命当一辈子的老黄牛!”这句话体现出王进喜爷爷生前是多么的热爱革命呀!里面一件陪伴王进喜爷爷一生的破烂不堪补了又补的羊皮袄也让我记忆犹新,如果换成了我,换成每一位同学,都不可能穿这样的衣服。这样我更加敬佩王进喜爷爷了。

到了第二厅,我看到了那一台摩托车,那是王进喜爷爷得奖时得到的。我还从妈妈口中得知,那时,王进喜爷爷的住处离工作的地方很远,每天王进喜爷爷起的最早,睡的最晚,而且每天要走二十多里路那。我想:有了摩托车该不用那么辛苦了吧!在二厅,我还看到了那时的学校,里面灯光很暗,但黑板上方的八个大字非常明显“好好

学习,天天向上”我为他们破旧的学校感到震惊!

最后,我们走进第三厅。在哪里,我了解了王进喜小时候的情况。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生下了他,很高兴,便按习俗把他称了一下——十斤。父亲便管他叫十金娃。可长大却又黑又瘦,便改名为王进喜。王进喜爷爷三岁时他父亲便去世了,六岁便上山砍柴换钱了,七岁就给地主放牛,经常被地主骂,常常吃不着饭。看到这,我为王进喜爷爷感到悲伤,如果他生活在这个年代,早是被家人宠着的心肝宝贝了。

假如王进喜爷爷还活着,我就会站到他的面前,大声喊道:“爷爷,您是我们的骄傲!”

电影《铁人》观后感


篇一:《铁人》观后感 ——宋宇杰

艰苦奋斗 创新奉献

——电影《铁人》观后感

今天,在单位的组织下观看了电影《铁人》,这部以歌颂王进喜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艰苦奋斗的电影,让我更深刻的理解铁人精神的同时,更给了我特别的震撼与感动。

《铁人》为我们描述的不单单是一位被冠以“铁人”称号的历史性人物,这部电影用两代油田一线钻井工人的时空穿插,黑白与彩色的交叠更替,描绘出了一种宝贵的时代精神的变迁与传承。

王进喜和刘思成是两个时代的石油工人,影片的两部分故事在情节上没有十分必然的联系。但看过影片后,我感到在他们心中以及所有奋斗着的石油工人的心中的铁人精神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影片的一个可贵之处在于没有把已被载入史册,树立为榜样和标志的王铁人塑造成一个完人,而是把铁人放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一个个典型的事例和对铁人人性的形象描述,一步步在我们心中树立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工人老大哥王进喜,树立了一个艰苦奋斗,讲拼搏,讲奉献的有着崇高信仰的王进喜;同时也让我们看到铁人也是人,铁人也会骂粗口,铁人也会踢人,铁人脚砸伤了也会疼,铁人吃不饱了也会腿酸胳膊软。铁人也有自己的爱好——唱秦腔。在真实中树立起了一座铁人精神的丰碑。

影片还有另外的一位主人公,他叫刘思成。作为一名老大庆石油工人的后代,同样是榜样和楷模的他,在对物欲横流的新时期,面对着茫茫戈壁,每日重复着枯燥繁重的工作。他会怀疑过,彷徨过。但在一次同事失踪的突发事件中,他勇敢的他踏上了寻找同事的的征程,在刘思成身上体现出的正是铁人精神的发扬和延续。铁人精神在新时代石油工人身上熠熠生辉。

观看影片《铁人》不仅仅是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回顾了过

去的艰苦岁月的奋斗历程,更让我们明白了铁人精神的可贵之处。铁人,是那种无坚不摧的顽强精神,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寄托。在经济高速发展、物欲横流的今天,时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地价值观也产生了很大的转变。我们有必要重温和需要发扬王进喜铁人的艰苦创业精神与无私奉献的精神。铁人精神对于作为新一代石油工人的我是一种前进的榜样和动力。铭记铁人那艰苦奋斗,创新奉献的崇高精神,在现实的工作中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对企业有所贡献,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正式我现在和以后应该为之努力的!

宋宇杰

2009-5-26

篇二:影片《铁人》观后感

影片《铁人》观后感

看完《铁人》电影,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老一辈石油工人质朴的奉献精神让我感动!眼前仿佛浮现了金色的大漠和白皑皑的荒原;浮现了高耸入云的现代化钻台和在人拉肩扛中缓缓竖起的井架;听到了老铁人高亢的号子,听到了新铁人悠扬的歌声……这一幕幕在我脑海中环绕,《铁人》用两代石油工人的时空交替,黑白与色彩的融合,物质与精神的碰撞,展现出历史的沧桑和今天的责任,讲述着两代劳模创业拼搏的精神。在我懂事的时候,铁人的名字就铭刻在心,但那时的记忆是浮浅的,铁人也曾经是一个时代的符号,英雄王进喜和他的团队激励了几代人。《铁人》震撼了我,英雄的气概感染着我。 影片中,石油大会战期间,铁人的脚被砸伤了,但他还是拄着拐杖,坚持奋斗在工作第一线,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钻井发生井喷,可是又没有重晶石粉压井,现去找也来不急,铁人当机立断,采用水泥来压井,投入了大量水泥,但池内的水泥一时也不能和泥浆混合,铁人不加思索,扔掉拐杖,奋不顾身的跳进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在场工人也都纷纷跳入池中,井喷终于被止住了,铁人却病倒了。正是在困难面前,让我们触摸到一股豪

情,一个有血有肉的硬汉子场景。

那个时代,也许物质很贫乏,可是我觉得他们的精神世界比起现在来要丰富,充实得多,他们有信念,有追求。而我们这一代,虽然

物质生活好了,但是我们缺少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总觉得生活里缺点什么。我甚至在想,我怎么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啊。那样的生活,有理想,有追求,没有那么多的诱惑和干扰,生活是纯粹,简单的。不像现在,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充斥社会,选择多了,好像

人的心灵那种宁静反而越来越难得到。

“北风当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地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铁人这种以苦为乐,不向恶劣环境低头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这首没有经过任何刻意修饰雕琢的语言体现出了铁人对祖国、对民族、对工作、对同志充满激情,是一个有信心,负责任的人,正是在铁人这种以苦为乐,不向困难低头精神的带动下,大庆油田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在那种要啥没啥的环境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哲学的角度看,铁人是一名不折不扣、勇于创新的实干家。干起工作来,不仅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而且肯动脑子,用心去干好工作,他是油田第一个提出用小钻机代替大泵的人,以前用大钻机干的活在他那用小钻机就能代替,并能打出双眼井。所以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更要学习铁人的这种钻研精神,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从而节省人力、物力及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经济的飞速

发展。

从政治的角度看,铁人是一名始终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优秀党员。他是先进的文化的代表,是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是党和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代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始终起到了党员的先进带头作用,关心同志,吃苦受累走在大家前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坚持

真理,主动向领导汇报情况,恢复生产,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的损失。不管站在何种立场,从任何角度看,铁人王进喜都是一名崇高而伟大

的人。

铁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气冲云天;在地位和荣誉面前,他掷出了“我要的是工人阶级的地位,全国人民的荣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铿锵有力,落地有声,“铁人精神”是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发扬光

大并传承下去。

影片还塑造了一位新时代石油工人刘思成。作为大庆石油工人的后代,作为单位的业务标兵,他曾经孤独、困惑,甚至怀疑自己患上了自闭症。但是,在工友失踪的突发事件面前,他义无反顾地踏上寻找工友的征途,让铁人精神在新一代身上回归。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铁人精神都不会过时。作为你一代的石油人我们应当铭记铁人精神让我们新一代的石油人涌发出更多王进喜无论是过去、现在还

是未来铁人精神.铁人精神都不会过时。

最后,感谢公司领导让我能有机会观看《铁人》这部新时代的电影,让我看到了新一代铁人标兵的思想历程与老一辈铁人的事迹。荒原戈壁,大漠黄沙,黑白与彩色的交替,无论是节奏明快的历史,还是舒缓却静中有动的现实,都给予了我巨大的心灵震撼。特此写下

观后感,以表心中激昂之情。

高巍

2009年7月

篇三:《铁人》观后感

《铁人》观后感

茫茫沙漠,石油汉子日夜不歇;酷暑冰霜,一路挫折勇往直前;饥寒交迫,报效祖国永不言苦??前几天,我观看了电影《铁人》,电影拍摄的场景大气磅礴,六十年前石油工人的豪迈如史诗般拉开序幕。电影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场面都令人震撼,人物既有荡人心魄的力量,又有通情达理的柔情,让我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刘思成的父亲刘文瑞是和王铁人并肩战斗过的战友。铁人后辈的身份在带给刘思成无上荣誉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他的困扰:成为周围人眼中的傻瓜、担心辜负父辈的期望,与父亲人生观的差异更让他不知所措。但最后在矛盾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父辈相同的抉择。

每个时代,都要需要一种精神。在石油勘探的初期,我们初次见到了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当他在誓师大会上喊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当他带领这只除却血肉之躯和钢铁意志几乎一无所有的队伍苦干5天5夜,当他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一种蓬勃热烈的爱国精神荡气回肠,高山仰止,肃然起敬。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同样需要一种精神,一种心怀大局,报效祖国,无坚不摧的铁人精神。电影中刘思成的父亲最终还是偷偷踏上了返程的火车,师傅王进喜留下的那袋口粮和孤独的背影成为他一生的心债。刘思成虽然也有过矛盾,但作为“铁人”的后代他依旧表现出坚韧正直、吃苦耐劳,敢于舍己为人的精神,他继承了上一代人的优秀高尚的品格——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这个时代有所缺乏的。在电影最后,我们也欣慰的看到刘思成坐在铁人的摩托车后座上,穿过岁月的峥嵘,永远地向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铁人激励我们自尊,自信,自强,将青春的汗水溶入中华崛起的力量之中。铁人精神是一种高度觉悟的爱国主义精神;铁人精神是一种不计名利和报酬,埋头苦干的拼搏奉献精神;铁人精神更是一种对技术精益求精,为事业练就一身硬工夫、真本领的科学求实精神;一种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的创新精神。当我再次迎着新一天的朝阳走向自己的生活,我感到“铁人”来了,确切地说,他从不曾离我们而去,“铁人”精神一直在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铁人的精神永不过时。


电影《铁人》观后感作文


《铁人》观后感

《铁人》这部电影是2009年上映的,当时我还在大庆石油学院上大学。我曾在学校门口看见这部电影在招聘群众演员,却一直也没看过这部片子。今天下了班,突然想起这部电影,于是打开电脑把它看完了。

电影讲述了铁人王进喜等参加松辽盆地石油大会战和现代石油工人在塔里木油田沙漠地区进行物探作业2个不同时期的艰苦奋斗的工作生活场面。我的四年大学生活是在大庆度过的,而如今此刻我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上班。看了这部能把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的片子让我想到了很多,感想很多。

电影里的萨尔图火车站就是现在的大庆火车站。萨尔图是蒙古语,翻译过来是泥沼、湿地的意思。萨尔图到处都是湖泊可是不大水也不深,大庆也因此有了天然百湖之城的美称。如今的萨尔图区,已经发展成为大庆的商业物流中心,是大庆最繁华的地方之一。我们学校就坐落在这座石油之城中,是大庆油田蕴育发展起来的。刚入学,我们就听老师讲铁人王进喜的事迹,深受其熏陶。大会战时期机械化程度低,全都是靠人力,只有肩拉背抗。冬天也没有取暖设备,住的是干打垒,也只有大家伙挤在一块取暖。遇到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却要干沉重的体力活,这些都在电影里重现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是我们很难想象的,但更难想象的是,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还能,可是看着那风风火火的大场面,人们那个热心劲,任劳任怨的积极干劲而不图回报的境界,在那种环境和条件下他们坚持下来了。这个是我们现在想象不到的,是我们体会不到的。现在我们好多人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坚持,物质上他们什么都得不到,他们却有那么大干劲,大伙的心都联系在一块儿。换着现在打死也没几个人愿意去受那苦受那罪,去了也免不了全是抱怨唠叨。想了很久我想到了,他们都是有梦的人,当时都怀揣着一个梦,为了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缺油帽子,他们都知道而且亲身体会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他们的思想不是为己而是为别人,为祖国,因此他们留下了一个个伟大的事迹。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石油工人生产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可是一线石油工人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依然存在。手机经常没信号,生活用水匮乏,天气变化恶劣等等都是我们面临的考验。电影里讲的是物探队的生产生活环境。塔里木沙漠地区作业是国内条件最艰苦的地方,物探队又是勘探的最上游,承担着盆地里找凹陷,凹陷里找有利圈闭,最后提供局部构造最有利位置进行下一步钻井勘探工作。因此他们去的是别人没去过的地方,其危险性和不可预知性最大,他们还要忍受沙漠中的孤独寂寞,要与恶劣的沙尘暴作斗争,他们吃不到可口的饭菜,享受不了城市的繁华与便利。但尽管条件是如此艰苦,依然有千千万万员工坚守在自己工作岗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什么他们在这种环境下依然能兢兢业业,恪守本分的干好自己的工作呢,除了养家糊口外一定还有一份对工作执着的爱。环境的艰苦,条件的恶劣也让我们有的人无法忍受,不能坚持而投向喧闹的城市,因为他们缺少对工作岗位的热爱,经受不住繁华便利城市生活的诱惑。想想自己,大学时代的梦想,那时的豪言壮志也曾被这恶劣环境所击倒,想过逃离。经过激烈斗争梦想终究战胜了残酷的环境,要时刻牢记自己的梦想,坚持那一份热爱,为了那些豪言壮语而努力。虽然没有王进喜时代为了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缺油那么伟大的梦,只需要要完成自己人生的梦。

国家要成就中国梦,我们就要实现我们自己的梦。现在我就在这浩瀚的大沙漠之中坚守自己的岗位,只为坚持实现自己大学时代的梦,要在荒凉沙漠之中成就不荒凉的人生梦。今晚的沙漠很平静,我的血在沸腾,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活力。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篇一:参观铁人纪念馆感想

参观铁人纪念馆感想

2009年5月27日,我参加了大队组织的参观铁人纪念馆活动。大家共同重温铁人精神,大庆精神。

参观当日,我们充满着缅怀与敬仰的心情共同来到位于大庆让胡路区铁人广场对面的铁人纪念馆。当同志们随着纪念馆解说人员的讲解和带领下,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铁人王进喜带领上万人开发我们大庆油田时的会战场景。在展厅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响亮口号与“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钢铁誓言,萦绕在每个人的脑海中令人感慨万分;那一幅幅铁人王进喜在发生井喷的危急关头,奋不顾身,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壮烈画面,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大庆油田企业员工的责任与使命。铁人王进喜病重时还嘱咐身旁的同志要将大家看望他留下的钱一定要交给党组织,他年仅47岁就与世长辞,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献给了我们伟大的石油开发事业。他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在场的每一名同志,也深刻地教育了我。

参观后,队里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就参观铁人纪念馆让同志们发言谈观后感。有的同志就引用铁人王进喜说的一句话:“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在实际工作中,我要将铁人精神真正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为

创建百年油田、为实现“轻烃上产100万、天然气集输30亿”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准备队:陈丽红

2009年6月3日

《铁人》观后感

电影《铁人》以刘烨扮演的新一代劳模为贯穿影片的一根主线,进行细腻的人物刻画,再以黑白的场景再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辈人为建设祖国、为祖国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的感人事迹。那时候搬运设备不足,他就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井架立起来后,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组织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端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钻井队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王进喜右腿被砸伤,他在井场坚持工作。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一次次的事迹成就了他“铁人”的称号。

影片中有一幕我个人觉得很真实,也很感动,好多人也都留下了眼泪,就是过年的时候王进喜违反纪律用油换了一些肉回来,却发现自己最看重的徒弟刘文瑞不见了,他想刘文瑞可能当了逃兵,就到处去找,最后,在一节车厢里看到了哭的泪流满面刘文瑞,口中还痴痴的念着“我受不了了”,王进喜呆呆地看了他半天,失望,痛苦,震惊种种感情涌上心头,最后狠狠地说:“受不了了,那就滚。”然后走到另一个徒弟身边,抢过他手中的干粮,又把自己的干粮袋,衣

物都交给他,怜惜地说:“回去好好活着,不管到了哪里,都活出个人样来。”这个场景的拍摄,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一个疼惜徒弟的师傅,恨铁不成钢的那种失望、心痛和即使心痛而又出于父爱般的关心更让人感动。

王进喜在参加“五一”万人誓师大会时,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等的口号,让我深受触动。这是现代年轻人没有经历、没有感受过的时期,是老一辈人艰苦奋斗,为祖国建设可以奉献一切的直接表现。

从中我们学习到东西是我们终身受用的。“铁人”是种精神,是种让你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退缩也不想退缩的精神。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不会因此而放弃我们的责任,只会把它做的更好。虽然我们身处在不同时代,但是我们对祖国的爱是不输于老一辈人的,我们会以我们的方式爱着我们的岗位、我们的家、我们的祖国。

江洪

2009年6月29日

篇二:大庆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大庆人都听说过:“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苦难也不怕。”大庆石油工人的楷模就是令人敬佩的铁人王进喜爷爷。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铁人纪念馆门前。

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雕像,那不正是投身工作忘记吃饭的;遇到困难永不退缩的王进喜爷爷吗?他的后面不正是那象征着王进喜爷爷47岁的47个台阶吗?我走过去,一步、两步、三步??我迈着轻快的步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了着47个台阶。

到了馆内,首先是一个硕大的屏风,上面刻的是王进喜爷爷带领几名工人奋斗的场面。我真佩服王进喜爷爷啊!我们上了楼,到了一厅,先是王进喜爷爷留下的格言,其中一句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我小时家里穷,我就给别人放牛,我知道牛脾气,牛总是付出的多,享受的少,所以,我要为革命当一辈子的老黄牛!”这句话体现出王进喜爷爷生前是多么的热爱革命呀!里面一件陪伴王进喜爷爷一生的破烂不堪补了又补的羊皮袄也让我记忆犹新,如果换成了我,换成每一位同学,都不可能穿这样的衣服。这样我更加敬佩王进喜爷爷了。

到了第二厅,我看到了那一台摩托车,那是王进喜爷爷得奖时得到的。我还从妈妈口中得知,那时,王进喜爷爷的住处离工作的地方很远,每天王进喜爷爷起的最早,睡的最晚,而且每天要走二十多里路那。我想:有了摩托车该不用那么辛苦了吧!在二厅,我还看到了那时的学校,里面灯光很暗,但黑板上方的八个大字非常明显“好好

学习,天天向上”我为他们破旧的学校感到震惊!

最后,我们走进第三厅。在哪里,我了解了王进喜小时候的情况。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生下了他,很高兴,便按习俗把他称了一下——十斤。父亲便管他叫十金娃。可长大却又黑又瘦,便改名为王进喜。王进喜爷爷三岁时他父亲便去世了,六岁便上山砍柴换钱了,七岁就给地主放牛,经常被地主骂,常常吃不着饭。看到这,我为王进喜爷爷感到悲伤,如果他生活在这个年代,早是被家人宠着的心肝宝贝了。

假如王进喜爷爷还活着,我就会站到他的面前,大声喊道:“爷爷,您是我们的骄傲!”

篇三:参观铁人纪念馆有感

参观铁人纪念馆有感

10月16日公司组织全体党员来到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参观,铁人纪念馆外观独特的、气氛庄严、展示形式多样,在这里我们寻找到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历史渊源,重温了大庆油田成立近半个世纪经历史沉淀留下的优良会战传统,使我们再一次被震撼和感动。

铁人纪念馆新馆座落于大庆西城区,和大庆石油管理局、美丽的石油广场仅一路之隔。下车后映入眼帘得是一座造型别致、气势雄伟的建筑,沿着四十七级台阶看上去首先感受到它的庄严和肃穆。我们怀着崇敬之情走进纪念馆,犹如走进一座神圣的殿堂。

深入展馆,我们看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艰辛的童年生活。王进喜同志的父亲双目失明,年幼的他早早地担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六岁赶车百里送羊毛,十岁给地主放牛……如此的艰辛,让王进喜同志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壮丽人生,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英雄形象,更加熠熠生辉。

那一幅幅照片,一个个场景,向我们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故事,随着讲解员的叙述仿佛回到了那荒原一片、艰苦卓绝的年代,让我们感受着黑土地上跳动不息的历史血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在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被铁人的事迹所震撼着,其中,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铁人王进喜同志为了制服井喷,奋不顾身的跳入泥浆池中的事迹。如今,当年铁人那勇敢的一跳已经被永久地记录了下来,在大屏幕里向游人讲述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然而,当年铁人用身体搅拌泥浆时穿的那件四十八道杠棉工作服,如今却孤独地躺在展柜里,向世人讲述着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铁人精神,就是“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铁人精神,就是为“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铁人精神,就是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

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铁人精神,就是“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铁人精神,就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铁人带领着我们国家的第一代石油工人,在大庆这个不毛之地,顶风雪,冒严寒,在极其恶劣的艰苦条件下展开了大庆油田的第一次创业历程。如今,我们大庆石油管理局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在中央、地方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二次创业,打开了国有企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局面,靠的就是大庆精神,靠的就是铁人精神,靠的就是我们铁人队伍铁一般的意志!如果说,一次创业,英雄的大庆人发扬铁人精神,创造了企业辉煌,那么,二次创业,面对重组改制后的重重困难,大庆人又是依靠铁人精神,开拓进取,负重前行,使企业重新焕发了朝气和活力。

在观看铁人王进喜跳入泥浆池的纪实短片时,在场的人都被铁人的大无畏精神深深震撼,大家神情凝重,纷纷感慨道:“铁人一生心里只装着祖国的石油事业,惟独没有他自己,真是了不起!要是所有人都能向铁人一样,我们的社会将更加和谐,祖国会更加强大。”

在铁人的手记前,看着铁人一笔一划工整的字迹,我们被他识字搬山的韧劲所感动,在那种物质资源极其匮乏的条件下,铁人还时刻不忘学习,如果不是为报效祖国和实现远大的理想,这样的努力谁会坚持呢?

一幕幕场景、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大家回忆、思索、感慨……铁人精神不仅仅是动力,更是一个标准,一个高度,一个我们永远仰止的山峰。新中国几代石油人正是依靠“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传统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工作作风,为了国家战略安全、国家荣誉和彻底摘掉贫油落后的帽子,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从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正是几代石油人的不懈努力使得大庆油田连续稳产5000万吨27年,成为我国头号油田和闻名世界的大油田。

参观完毕大家纷纷表示,铁人精神对当代我背年青工作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年青工作者知国、爱国、报国,激发年青工作者爱国主义情感为重点,着力培养青年投身祖国建设的雄心壮志和努力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工作者,更应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把“爱国、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发扬光大,把“对待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一代一代的传下去。继承弘扬、创新发展铁人精神,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需要,人民的愿望,是我们必须承担起的神圣使命。

铁人纪念馆以翔实的史料生动地再现了大庆油田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突出反映了大庆油田会战的优良传统和以“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的感人事迹。是新时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宣传和打造“中国大唐电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品牌,建设一溜的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开发部:程云玲

2010年10月22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