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大班科学南方和北方教案 > 导航 >

大班科学南方和北方教案,2024大班科学南方和北方教案

大班科学南方和北方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狐狸和狼

活动目的: 1、通过比较认识狐狸和狼,使幼儿能区分狐狸和狼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外型特征。并了解它们的共性。 2、丰富词:群居、野兽。复习词:狡猾、蓬松

活动准备:狐狸和狼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介绍狐狸 1、提问: (1)什么动物是很狡猾的?(出示狐狸图片) (2)狸什么地是很狡猾的?(狐狸会装死,会用尾巴把脚印扫掉,会放臭气熏人,会守在兔子洞口,会游水偷鸭子吃,狐狸知道猎人来捉它时还会把放出的臭气除掉。) (3)狐狸住在哪里?吃什么东西?(草原、树林,专吃兔、鸡、鼠)

二、讲故事:狐狸的一家(见综合191页)

三、用比较的方法介绍狼: 1、出示狼的图片:这是什么动物? 2、比较狼和狐狸的不同点 (1)狐狸喜欢吃鸡、兔,狼喜欢吃什么? (2)牛、马的力气、身体都很大,狐狸吃不下,狼怎么吃得下?(狼的身体比狐狸大,狼是一群一群出来找食的) (3)狼和狐狸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大小、尾巴) 小结:不同点: 狐狸:狡猾、是一只或两只生活在一起,吃兔、鸡等小动物,尾巴蓬松。 狼:冬天群居,吃鸡、兔、羊、牛、马等动物,尾巴像条绳子,向下垂。 相同点:狐狸和狼都吃动物的肉、都有尖锐的牙齿和爪子,是晚上出来找东西吃,都生活在树林里,没有人养的,所以它们都是野兽。

四、思考提问:狐狸和狼谁凶?谁比狼还凶?(老虎、狮子等)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了解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基本特征,初步知道它们的不同点。(重点) 2、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辨认几种常见的落叶树和常绿树。(重难点) 3、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难点:为什么有的会落叶,有的树不会落叶?

重点突破策略: 1、表格梳理(侧翻的方法) 2、游戏巩固(我来考考你) 3、操作体验

难点突破策略: 1、三个多媒体课件的层层递进。考考你常见的两种树欣赏感受现象 2、图片两张,直观(蜡质的表现用塑封纸封起来)

流程: 发现问题(小问号)解决问题,观察、比较及时提升,每个环节知识点的及时小结回到问题(小问号)

过程: 一、小问号引题: 师:秋天到了,各种各样的树会发生许多的变化,你有哪些关于树 的问题要问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并用图文的形式进行记录,主要是落叶和变色) 二、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 1、师: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关于,我为大家准备了两片树叶,梧桐树和茶花叶,请大家比一比、看一看、摸一摸,对着光照一照,看看有什么不同? 2、幼儿操作、比较(幼儿围坐成半圆,在椅子上比较) 3、集体交流,教师记录(共六点) 颜色 表面 大小 硬度 厚薄 常绿树(画树叶) 落叶树(画树叶)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字卡和记录 光泽像镜子 小结:一年四季都是碧绿的树叫常绿树,像梧桐树那样到了秋天要落叶的树叫落叶树。 三、考考你(复习巩固) 出示ppt,这片树叶是绿色的,可能会是哪种树?让幼儿先看一看,然后猜猜是哪种树,然后出示答案。共5片树叶,分别是绿色、黄绿色、厚的、软的、粗糙的。 四、幼儿操作 1、教师讲要求,先认识挂件,两串分别是落叶树和常绿树,每人一碗树叶,里面放四种树叶,两片落叶树、两片常绿树。 2、出示两块黑板,上面挂两行钩子,以便让幼儿操作后把挂件挂到相应的黑板上。 五、交流 1、幼儿检验对错,然后针对放错了进行纠正,如松针,叶子的是尖尖的,硬硬的。 2、看ppt图片,欣赏一些常见的落叶树和常绿树。(落叶树:柿子树、枫树、柳树;常绿树:广玉兰、桂花树、松树) 师:你还看到过哪些落叶树和常绿树? 3、师:为什么有些树一到秋天就要落叶呢? 先请幼儿猜测 播放课件,介绍其中的科学原理。 提问:你听清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 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

2 探索两个物体以上比高矮的方法。

3 通过与朋友之间比高矮,体验团结,合作的快乐。

4 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操作材料重难点分析

重点:感知物体的高矮,学习正确的比高矮的方法。

难点:探索两个物体以上比高矮的方法。

活动过程:

1 幼儿通过游戏,用自己的身体感知高矮的区别。(音乐游戏高人走和矮人走)天气渐渐的冷了,(教案出自:)让我们先来做个热身运动 ,跟着音乐一起来走路,好吗?

(幼儿学习高人走和矮人走,体验高矮)

2 (教学课件)通过让幼儿比较课件上两个小朋友的高矮,讨论正确比高矮的方法。

(1)(出示教学课件一,设置情境:男孩站在椅子上,女孩站在地面上比高矮)现在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一起比高矮呢,你们愿不愿意帮他们比比看?他们两个谁高,谁矮?为什么?

(2) (设置语言情境)哦,原来男孩站在椅子上,他当然高了,但是女孩现在不服气了,她说呀,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站在了椅子上吗,我也会站呀?女孩站到了更高的桌子上。(出示教学课件二)你们说,象他们两个这样比来比去能比出高矮吗,为什么?

那怎样才能比出高矮呢?

(3)幼儿讨论得出正确的比较高矮的方法。(出示教学课件三)原来呀,要让他们站在同样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的比出高矮。

3 音乐游戏:找朋友比高矮(幼儿跟着音乐找一个朋友比较高矮)

(1)小朋友想不想也找一个自己的好朋友用正确的方法比比高矮呢?

有哪两个小朋友愿意先上来比一比?我们家帮助他们比比看,谁高谁矮?

xx小朋友,你是不是比他高?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引导幼儿说出:我比你高和我比你矮的句子。)

(2)(出示教学课件四) 马上我们就跟着音乐一起来找一个好朋友比比高矮,当音乐停时,(教案出自:)我们就说比一比,谁是高来谁是矮然后好朋友之间相互说一说谁高谁矮,好吗?

(3)刚才我们找了朋友比了高矮,但是老师发现有的好朋友之间意见不统一,谁有好办法,正确的比出两个人之间的高矮?

(4)幼儿讨论:两人必须站直了;我们可以先比一比肩膀,或者比一比鼻子。

(5)幼儿根据讨论经验再次与朋友比高矮。

4 设置情境,学习3以内正确的排序方法。

(1)刚才我们玩游戏高兴吗?(出示教学课件六)猴宝宝们看到我们小朋友玩的这么开心,他们也想来凑热闹。它们也想来比比谁高?谁矮?(出示教学课件七)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习区别1个物体和许多物体。

2.认识1和许多的关系,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条、1条、1条它们合起来是许多。

3.激发幼儿对数的兴趣,发展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

小动物图片若干、小鱼图片若干、音乐磁带《去郊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主题

师:今天的天气可真好,让我们一起去郊游好不好?

教师与幼儿一同听音乐《去郊游》。

(二)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1.巩固幼儿对数量1的认识。

《祝你生日快乐》音乐响,师:今天是谁的生日呀?(出示小猫家的图片)今天是小猫的生日,我们看看是谁跟小猫一起过生日,好吗?

家里有1只小猫、1个生日蛋糕,巩固对1的认识。

2.了解很多1合起来是许多。

咚咚咚,有人敲门,是谁呀?一只小狗、一只小兔、一只小鸡、一只小青蛙、一只白鹅、一只小牛、一只小猪,来了许多小动物,教师引导幼儿说许多小动物。许多小动物都是有谁呢?小狗、小兔、小鸡、小青蛙、白鹅、小牛、小鸭、小猪。

3.许多可以分成很多个1。

他们给小猫送的生日礼物是什么呢?(教师出示许多小鱼),引导幼儿说出许多小鱼,教师把许多小鱼分别对应放在每只小动物身边,说:我们看每只小动物给小猫送了几条小鱼?

让幼儿知道许多可以分为许多的1, 教师重复:小猫过生日,来了许多小动物,他们每人给小猫一条小鱼,送了许多小鱼,

通过小动物的礼物,我给小猫送来了一条小鱼,了解许多可以分成许多的1。

(三)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掌握1和许多的关系。

小猫过生日了,小朋友也给他准备了礼物,教师出示许多小鱼,(幼儿说:许多小鱼)小朋友把小鱼送给小猫好吗?教师把鱼发给小朋友,每人一条小鱼,边分边说:许多小鱼可以分成一条一条。

通过小朋友给小猫送礼物,说我送给小猫一条小鱼最后小猫得到许多小鱼,让幼儿进一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四)小朋友听郊游音乐休息。

活动延伸

幼儿到院子捡树叶,每人捡一片,合起来是许多。

引导幼儿寻找周围环境中存在的1或 许多的关系。

查看全文>>>

这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比较狐狸和狼》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认识狐狸和狼,使幼儿能区分狐狸和狼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外型特征,并了解它们的共性。 2、丰富词:群居、野兽。复习词:狡猾、蓬松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狐狸和狼

活动过程

一、介绍狐狸

1、提问: (1)什么动物是很狡猾的?(出示狐狸图片) (2)狸什么地是很狡猾的? 教师小结:狐狸会装死,会用尾巴把脚印扫掉,会放臭气熏人,会守在兔子洞口,会游水偷鸭子吃, 狐狸知道猎人来捉它时还会把放出的臭气除掉。 (3)狐狸住在哪里?吃什么东西? (草原、树林,专吃兔、鸡、鼠)

二、讲故事:狐狸的一家

三、用比较的方法介绍狼 1、出示狼的图片:这是什么动物? 2、比较狼和狐狸的不同点 (1)狐狸喜欢吃鸡、兔,狼喜欢吃什么? (2)牛、马的力气、身体都很大,狐狸吃不下,狼怎么吃得下? (狼的身体比狐狸大,狼是一群一群出来找食的) (3)狼和狐狸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大小、尾巴)

3、教师小结 (1)不同点 狐狸:狡猾、是一只或两只生活在一起,吃兔、鸡等小动物,尾巴蓬松。 狼:冬天群居,吃鸡、兔、羊、牛、马等动物,尾巴像条绳子,向下垂。 (2)相同点:狐狸和狼都吃动物的肉、都有尖锐的牙齿和爪子,是晚上出来找东西吃, 都生活在树林里,没有人养的,所以它们都是野兽。

四、思考提问: 狐狸和狼谁凶?谁比狼还凶?(老虎、狮子等)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能区分葱和蒜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知道他们都是植物,也属蔬菜。 2、会认真整理葱和蒜,对蒜的球茎感兴趣,有求知的表示。 3、了解葱蒜的药用作用,有想吃的表示。

【活动准备】 葱、蒜、剪刀、筐子、老蒜头。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把桌面的葱、蒜分别摆放,请各组组长介绍区分的依据(有什么不同),不同者补充发言。 2、在幼儿发现的事实中,要幼儿分别取样作验证。同时要求幼儿取一棵蒜苗,指认其根茎与叶。( )教师及时出示小班曾穿过的蒜串作引子,启发幼儿回忆小班认知蒜苗的经验。 3、要幼儿取一根葱,仔细观察其各部分的色、形,知道名称,教师对葱的茎做重点介绍,鼓励幼儿描述,如葱叶像什么等。 4、分组自然常态地整理葱蒜、分别摆放,理好后请组长送回厨房。 5、每人一个蒜头让幼儿分别解剖,看其特点,作感受性认识,用蒜瓣形态和排列常态作数数和联想,对形态、结构好奇即可。 6、为每桌提供工具2-3个(可收集借用,也可以用其他器物代替。)让幼儿捣蒜泥,在活动中感受蒜味,事后小组长把食物送到厨房。 7、集中交流,教师朗读书本知识(辞海)或网上截取的知识。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泥土和石头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区分泥土,石头,了解它们的性能用途。 2.通过尝试,激发幼儿观察、了解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石头、泥土、水箱、小筐、小工具、抹布等。

活动过程:区分泥土和石头 1.幼儿尝试区分泥土和石头。 师:这是什么?请你们试着把他们分开。 2.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区分? 3.引导幼儿边分边讲,鼓励幼儿讲述。 4.说一说你是怎能么发现这里有泥土和石头的。 5.老师归纳小结不同的区分方法。 6.让幼儿再尝试的分找泥土和石头。

一、给泥土石头洗澡 1.师:给石头洗澡,看看石头有什么变化? 2.试说给石头洗澡后的结果。 3.给泥土洗澡,观察泥土的变化和洗后的结果,引导幼儿将两种物体作比较,并小结。

二、做泥团 1.能不能试着把泥做成团? 2.引导幼儿尝试泥干了怎么办?湿了怎么办? 3.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成功地把泥团起来的? 4.观察泥土在水里的变化。(变混合)

三、介绍泥土和石头用途 1.请幼儿试说石头的用处。 2.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造桥、铺路、假山、石雕、石桌等)。 3.请幼儿试着说出泥土的用处。 4.老师和幼儿一起小结(种杆、雕像、陶器、泥房、泥娃娃)。 5.大家都知道石头和泥土的本领。等我们长大,我们要让石头和泥土为人类做更多的好事。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知道运动时出汗后,要及时擦汗。

·初步了解用毛巾擦汗的方法,并愿意尝试。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已初步掌握摊开毛巾擦嘴的方法;

(材料准备)幼儿人手一块干净毛巾。

活动重点:知道出汗后要及时擦汗。

活动难点:根据顺口溜的提示学擦汗。 活动过程:

一、听听议议:

·教师讲故事——小猴跟着母鸡老师在操场上玩皮球,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他随手用手往脸上一擦,脸上马上出现了几条黑手印。

·讨论:怎么会有黑手印?

小猴的脸看上去怎么样?(辅助提问:干净吗,漂亮吗?)

天气热了,运动了一会儿就容易出汗。应该用什么擦汗呢?怎么擦汗呢?

二、学习擦汗:

·说说脑袋上哪些地方最容易出汗。

·请个别幼儿演示,用毛巾擦汗。

·教师念顺口溜,并演示正确方法:“小毛巾摊开来,擦脸蛋,擦额头,脖子上面再擦擦,小小汗珠不见了。”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边念顺口溜边逐一指导。

(用顺口溜提示幼儿“小毛巾摊开来”,以及各个部位都要擦)

重难点:根据顺口溜的提示学擦汗。

三、活动延伸:

运动后继续引导幼儿正确擦汗。

查看全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变废为宝

活动目标:

1、幼儿会用语言讲述收集的废品及收集中发生的趣事,尝试用多种方法给废品分类,拓宽幼儿的思维。

2、使幼儿在废品利用中得到乐趣,在变废为宝制作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及交往能力。

3、通过活动使幼儿懂得保护环境,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家长共同填写的废品调查表。

2、奇妙的商店的场景;大象、小猴、小猫、小猪、小狐狸、小鸡的图片及相关的礼物,各种废物自制的玩具等。

3、幼儿收集的各种废品。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奇妙的商店导入活动。

(1)小朋友,你们平时吃桃子、西瓜、葡萄时会将桃核、西瓜皮、葡萄籽如何处理?有位大象伯伯可能干了,它将这些废品变成一件件的礼物送给它的动物朋友,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请听故事奇妙的商店。

(2)提问:小动物们用什么废品制作了哪些礼物?大象伯伯开的奇妙的商店有什么用?(利用废品,变废为宝,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2.幼儿讲述收集的废品及收集趣事。

(1)在我们生活中每天也有许多废品,前几天我们还做过收集废品的调查,请与你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说说你收集了哪些废品,在收集过程中发生的有趣、好玩的事也可以说一说。

(2)请2-3位幼儿介绍调查表,说说收集中发生的趣事。

3.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给废品分类。

(1)你们看,这些纸箱里就是小朋友从家中收集来的废品,这么多摆放在一起很乱,有什么好方法让这些废品摆放整齐?

幼儿说方法:如相同物品放一起。如瓶子一堆、盒子一堆等,幼儿动手摆放箱中brp/p的废品。你觉得还有哪些废品摆放得不合适?请1-2位幼儿检查摆放。

(2)除了这样分,你还能想出其它更好的分法吗?教师鼓励幼儿想出各种不同分法如:盒子分(糖盒、牙膏盒、鞋盒);瓶子(洗发瓶、药瓶、饮料瓶)等。

(3)教师适时地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按废品材料进行分类。如幼儿说:可以把纸做的东西放一起。找找还有哪些是纸做的?看看还有的废品是什么材料做的?幼儿说出金属类、玻璃类、塑料类等,并找找相关的废品有哪些?商讨分别放哪更合适?

幼儿按材料再次对废品进行分类。师生共同检查分类情况,对摆放不合适的废品,请幼儿帮忙送到该类废品材料中。

4.说说废品的利用。

(1)提问:收集来的废品怎样利用?(有的废品可以变废为宝,保护环境,防止污染;有的废品可以回收、利用,节约资源。)

(2)

查看全文>>>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尝试让纸站起来,并探索让纸站得稳得多种方法。

2.探索通过改变纸的形状,增加纸的支撑力。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白纸人手若干张、书若干本、记号笔、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书和纸

1、老师:书和纸这对好朋友,今天发生了争执。

瞧!书神气地说道:当我站起来的时候,能稳稳地站住!老师操作:书本稳稳地站着。

可是,纸听了很不服气,说:你能站,我也能稳稳地站着!

2、猜想:你们觉得纸能站起来吗?

请幼儿交流介绍自己的猜测,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幼儿第一次实验。

1、到底你的好办法能不能帮助纸稳稳地站起来?

2、老师在后面的每个桌子上都放了许多纸,待会请你去试一试你的办法,并把你的方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记录纸上。(出示记录纸)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了解幼儿操作情况。

4、集合幼儿,请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小结:纸真神奇,大家通过折、卷等方法,改变它原来的形状后,使纸站了起来,纸开心极了,它在你们的帮助下终于稳稳地站起来了。

三、幼儿第二次实验。

可是,书又说了:我不仅能站站住,而且还能把你纸稳稳地托起来呢!老师演示,书托起一张薄薄的纸。

1、纸也能托起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请幼儿再次实验。

幼儿根据记录表讲述,教师进行小结。

四、提升难度(幼儿第三次实验)。

你们听,书又说了:你才托起一本书,我可是能托起好多纸呢!老师演示,书托起好多纸。

1.纸也能托起很多书吗?幼儿猜测。

2.教师交代操作要求,幼儿实验。

小结:教师统计托书最多的是哪一种形状的纸?

五、总结。

纸的支撑力跟它接触的地方、高度都有关,上下接触的面大,它的支撑力就大,相反,接触的面小,力就小。(.)在这个活动中,还有好多科学知识呢,我们以后再去慢慢探索。

六、拓展生活经验。

1、在生活中有好多东西也使用这种方法使它们的力气大起来的。

2、教师举例讲述。

七、延伸活动。

请幼儿找找幼儿园里有哪些东西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的?

查看全文>>>

大班科学南方和北方教案

范文资讯网大班科学南方和北方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大班科学南方和北方教案,2024大班科学南方和北方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