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教案 > 导航 >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推动骨牌》

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推动骨牌》。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只有提前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样才不致于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那大家担不担心写不好教案课件?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推动骨牌》,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活动目标】
1、了解多米诺骨牌的名称及玩法。
2、初步了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骨牌数量相同的条件下,它的倾倒速度与路线、间隔有关。
3、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排列轨道示意图:(1)长度相同轨道不同;(2)长度相同轨道相同。
2、记录表2张;
3、每人10块骨牌。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的兴趣,理解多米诺骨牌的名称及玩法。
1、教师出示骨牌,讲解多米诺骨牌的名称和历史。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种特别的游戏多米诺骨牌。什么叫多米诺骨牌呢?多米诺骨牌是个外国名字,他其实就是一种用木头、骨头或者塑料做成的长方形骨牌。虽然这个多米诺骨牌有一个外国名字,但是它实际上起源于我们中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2、教师演示玩法,提醒幼儿注意排列的特点。
师:(一边说一边出示自制骨牌)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10块骨牌,注意在排列的时候距离尽可能是一样的,用手指轻轻推动第一块,我们就可以看到后面的骨牌跟着倒下了。(电视机出现教师事先排列好的骨牌),你们想来试一试吗?开始吧。
二、了解推力的作用,知道在骨牌数量相同的条件下,它的倾倒速度与路线、间隔有关。
1、幼儿个人自由探索,初步尝试多米诺骨牌的玩法。
幼:利用10块骨牌排一排,推一推,可以反复的实验。(老师辅导,反复强调骨牌排列时距离尽可能是一样的,并及时给予帮助,观察幼儿操作过程中的亮点。)
师:请你和边上的小朋友把骨牌放在一个盒子里。
结束提问:骨牌好玩吗?你成功了没有?
幼1:我成功了,我把骨牌一块块竖起来,轻轻一推就倒下了。
幼2:太好玩了,我排了3次3次都成功了。
幼3:我没有成功,前面几块倒下了,可是最后2块没有倒下去。
师:请成功的小朋友来说一说骨牌为什么会一块接一块地倒下?
幼:我看到是第一块倒下去时碰倒了第二块,第二块倒下时又碰到了第三块,这样一块接一块就全倒了。
总结: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很厉害,很快就会玩骨牌游戏了。有的小朋友非常聪明,说看到第一块碰倒第二块,第二块碰倒第三块对了,这就是推力的作用,使得骨牌依次倒下去,就像A小朋友推B小朋友,B小朋友推C小朋友一样。还有的小朋友暂时没有成功也没关系,下次排列时只要把骨牌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排列的一样就可以了,加油。
2、探索规律之一:在同等数量的条件下,排列的路线不同倒下的速度就不同,越弯曲的就越慢。
师:老师带来了2幅长度相同轨道不同的轨道图,请和边上的小朋友两两合作,用盒子里的骨牌排列在轨道上,排列时距离尽可能是一样的。排好后数一数轨道上用了多少块骨牌。(出示轨道图1)
师:为什么有的组排得快,有的组排得慢?(排得快的组每个小朋友都合作得很好,排得慢的组也要象他们一样更合作才行)。
师:出示记录表(记录骨牌的数量、轨道、推倒速度快的打)
师:轨道上用了几块骨牌?请一个小朋友来记录。
幼:20块
师:你排列的轨道是什么样的呢?请排列不同轨道的小朋友上来画一画。
幼1:我们排列的是直线轨道
幼2:我们排列的是曲线轨道
师:想想哪一个轨道上的骨牌倒下的速度快呢?
师:每一组请一个小朋友同时推倒轨道上的第一块骨牌,看一看哪个轨道上骨牌先倒下。
为什么有的组倒得快,有的组倒得慢?
师总结:虽然是同样数量的木块,排列的路线不同倒下的速度就不同,越弯曲的就越慢。
3、探索规律之二:同一路线里间隔密就倒得快,间隔疏就倒得慢。
导语:假如是在同一路线下木块的间隔疏密不同又会怎样呢?
师:我们来看一看第二张轨道图(2),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2个轨道是一样的
师:在相同轨道上排列骨牌,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请你们一组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出示线路相同,长度相同的轨道图和记录表,其中一组提供15块骨牌,另一组提供20块)
要求:
①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②过程可以反复尝试;
活动评价:
1、展示幼儿记录单,引导幼儿观察
师:请记录好的小组把记录表粘贴到展示板上来。并和边上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幼1:我们分别在2条相同曲线轨道上排了15和20块骨牌,我们发现骨牌之间的距离大的倒下的速度就快,距离小倒下的速度就慢。
幼2:我们也分别在2条相同曲线轨道上排了15和20块骨牌,可我们的结果和他们相反,骨牌之间距离大倒下慢,骨牌之间距离小倒下速度就快。
2、引导幼儿集体验证
师:老师把这个推到的过程拍成了一段视屏我们来看一看。
师:你们发现了吗?哪一条轨道上的骨牌倒下的速度快?
幼:上面一条
师:你是怎样看出它倒下速度要快的,为什么呢?
幼:因为骨牌之间的距离比较密,倒下的速度就快。
3、提升与总结:从我们刚才的实验可以看到骨牌倒得快与慢是和排列的路线、间隔的疏密、木块的数量有关的。同样长短同样路线的轨道,骨牌间隔距离密倒下的速度就越快,间隔疏倒下的速度就慢。
三、请幼儿看玩多米诺骨牌的录像,幼儿合作玩多米诺骨牌。
小朋友们今天是第一次接触多米诺骨牌,有个姐姐她排多米诺骨牌已经很厉害了,还可以参加比赛呢,我们来看一看。
师:其实呀骨牌还有很多种玩法,录像中的姐姐真厉害,排出一个大型的多米诺骨牌,还会转弯呢。
你们想像她一样吗?(出示数字宝宝2、3、4、5、6、)
师:老师希望一组上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合作,用骨牌在数字宝宝上排一排。注意排的时候间隔的距离要相同,排好后可以选一个小代表或者邀请你旁边的老师来和你们一起推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活动,并适时地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你的骨牌这样排能倒吗?;你这样排真的很好,可是只能推一次哦;有时教师和幼儿一起玩骨牌。)

Fwr816.COm小编精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路线》


[活动目的]
1、发现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不同物体、重量不同下落的路线不同;同一物体大小、形状不同,下落的路线也不同。
2、能用直线和曲线来记录重的和轻的物体下落时的路线。
3、仔细观察事物,主动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纸飞机、竹蜻蜓、积木、彩纸、手工纸、蜡笔、作业纸、沙包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
1、幼儿自由玩竹蜻蜓和纸飞机,提出问题:竹蜻蜓和飞机开始在哪里飞行?最后又落在哪里?
2、讨论:它们飞到天上,为什么会落下来?
3、知识点:地球有引力,所以物体会落下来。
4、所有的物体都会下落吗?
二、幼儿实践
1、问题:它们下落的速度一样吗?为什么?(重的快、轻的慢)
2、你可以用不同的线来画出他们下落的路线吗?
3、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些物体下落的路线?
三、探索发现
1、如何让两张一样大的纸走不同的路线(直线、曲线)
2、知识点:同一物体形状不同下落路线不同。

[活动延伸]
没有引力会怎样?(观看视频)了解宇航员是怎样在太空生活的。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赛车》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赛车

活动目标:

1、通过小实验,知道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和表面光滑度有关。

2、运用材料自由操作,获得小球减缓速度的方法,学习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3、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培养有条理、有序的操作习惯,激发探索与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纸板、小车、纸、毛巾、橡筋、席子、积木、沙、记录表A、B、铅笔)

2、VCD机,(有关斜坡的内容)

活动过程:

1、引入:小朋友你们玩过滑滑梯没有?滑下来时的感觉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玩小球滑滑梯的游戏,请你们用积木、纸板搭成滑梯,看谁的小球滚得快。

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小球滑落的速度跟斜坡高度的关系。

(1)老师交代要求:幼儿三人为一组,两人分别用不同数目的积木和纸板搭成滑梯操作一辆小车同时滑落,一人负责记录比赛的情况,可轮着交换玩。

(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A,老师巡回指导。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提问:比赛结束了,你们的小球赢了吗?告诉老师,做完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才会赢呢?(幼儿自由议论,将自己发现的说出来)提问个别幼儿,在黑板记录情况:第一局谁嬴了?为什么你的小球比他的跑得快?(老师操作教具空中滑道)示范、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发现了:积木越少,滑梯的坡度越平缓,车子滑落的速度就越慢;相反,积木越多,坡度越斗,球滑落的速度就越快。

3、幼儿操作探索球滑落跟滑梯表面光滑有关系。在下斜坡时滑得太快会很危险,得想个办法减慢速度,小朋友你们也一起来想想办法,让小球滑得慢起来。

(1)老师交代要求:两个滑梯下面都是放五个积木,幼儿在一个滑梯上用老师给的材料进行尝试,另一个滑梯保持原状,然后两个小球同时滑下,看一看小球的速度有没有减慢,最后填好记录表。

(2)幼儿自由操作实验B,老师巡回指导。

(3)归纳小结实验结果提问:小朋友都很聪明,用了各种方法使小球慢了起来,谁能告诉我,你用了什么方法使小球慢起来,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在黑板简单记录)老师示范、小结:原来我们的小车速度的快慢,也跟滑梯表面的光滑度有关的,表面光滑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会,表面粗糙的小车滑落的速度就慢。

4、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积极去探索的精神。

(1)(向幼儿介绍斜坡防滑的方法)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与我们实验有关的例子,请小朋友先看看录像,再想一想,为什么?

(2)知道小车在斜坡滑落的一些规律,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应不断去探索,发现更好的方法。好!那我们就把我们发现去告诉开车的爸爸妈妈和叔叔阿姨。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雨

分析:
雨是自然界中幼儿最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特别是夏天,绵绵不断的雷雨更给幼儿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然而,我们发现许多的幼儿都不知道或说不出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以及雨是怎么形成的。针对此状况,为了让幼儿知道雨的形成的奥秘,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内容:
奇妙的自然━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观察雨的自然现象,通过故事及实验探索雨的形成的奥秘,引起幼儿对自然界的关心与注意。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观察雨的自然现象,通过故事及实验知道雨的形成的奥秘。

活动难点:
能和同伴一起去探索雨的形成的奥秘。

活动准备:
挂图、雨形成的图书资料、小实验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说相反。
教师带领幼儿于户外玩说相反的游戏。
二、幼儿亲身体验:下雨啦
下雨啦,下雨啦。幼儿与教师共同进入活动室。
讨论:雨是哪里来的?从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三、探索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谈话、试验操作、观察图片、书籍、探索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2、幼儿进行经验交流。
3、教师讲述故事《水滴的旅行》。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实验,发现水受
热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里,它们升到天空中,遇冷变成小水滴,无数这样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变成云。这些水滴在云中互相碰撞,合并变大。当水滴重到空气的浮力再也托不住时,它们便会从云中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
四、活动延伸:
去寻找为什么向日葵会下雨的答案。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种丝瓜


活动目标:

1. 知道丝瓜的名称、种植季节以及生长过程。

2. 学习正确使用简单的种植工具,如铲子、喷水壶。

3. 萌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劳动工具。

2. 丝瓜秧苗。

活动过程:

一、情景带入主题

1.孩子们,刚刚我们去逛了逛幼儿园的菜园地,你们发现里面都种了些什么呀?(西红柿、土豆、葱等)

2.那你们发现有种长长的瓜吗?谁认识?(丝瓜)

3.那我们也来种种吧!

二、交代任务及要求。

我们要把长好的丝瓜秧苗种到菜园地里,种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秧苗的根。

三、种植丝瓜。

1.师幼共同整理种植园地。让幼儿知道一些整地的粗浅知识,认识一些农具,提高幼儿种植兴趣。

2.师幼一起种丝瓜。

教师示范:用小铲子挖一个深一点的坑,小心的分出一棵瓜秧,放入坑内,注意根部尽量保持垂直,然后用泥土盖上根部,浇上水。

重点指导幼儿挖坑、浇水,秧苗入土、覆土由教师完成。教师提醒幼儿浇适量的水:用手指蘸上去,既不干,泥也不粘手指为好。

幼儿合作种植。(在种植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四、学习护理丝瓜的技能。

1.丝瓜种好了,我们应该怎么爱护它们呢?教师告诉幼儿丝瓜会爬藤,组织幼儿观察成人如何搭藤架,如何施肥。可让幼儿经常浇水、观察,若发现异常情况,商量解决方法或告诉老师。

2.设计一个观察记录表,指导幼儿用图画表示丝瓜的生长过程。(长出几瓣叶子——开花——结果等)

3.鼓励幼儿每天来认真观察、记录。

五、可根据实际情况种植黄瓜、苦瓜、葫芦等其他瓜。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推动骨牌》”一文,希望“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推动骨牌》”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大班科学领域活动教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