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策划方案 >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 导航 > 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为了让事情有序进行下去,我们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方案,方案具有一定的督导性,使我们可以克服惰性。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怎么去写方案。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镇三二村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和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促进农业稳定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推进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精神和临泽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本村的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基本情况

**镇三二村距**镇人民政府10公里,位于**镇西部。现有9个合作社,415户,1503人,耕地面积5950亩,2013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881.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47.5元,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在整村流转土地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以张掖国家级玉米种植“四化”示范基地为契机,稳定土地流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使各项产业转型跨越发展,以肉羊、肉牛为主的支柱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露地葡萄为主的特色产业不断凸显,全村已形成机械化玉米制种、日光温室蔬菜,露地葡萄,奶、肉牛产业,劳务输出的五大产业格局,建立机械化玉米制种5000亩,建造日光温室100座,钢架大拱棚50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5000平方米的连体拱棚1座,建成高标准养殖小区1个,饲养肉牛1300头,肉羊6800只。

二、建设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三二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人居、环境、经济、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四化”示范村建设,做到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建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特色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做到生态农业快速发展,精致高效农业更加突出;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居住环境明显优化;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拓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特色生态文化得到有效发掘、保护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建设内容

(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1、防洪工程建设 沿北部山坡新建防洪堤坝3公里,修建泄洪闸3座,开挖泄洪渠3条,长1.5公里。

2、村社道路建设 对5条12公里田间道进行砂石铺垫,

对村委会3条4公里主干道铺油罩面。

3、土地平整项目 按照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对我村涉及天生场的4、7、8、9社农户进行宣传动员,进行土地平整,平整土地4000亩。

(二)加强环境治理,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1、环境连片整治项目 修建垃圾池2个,购买垃圾车20个,垃圾桶45个,垃圾斗19个,架设排污管道300米 。

2、危旧房改造 完成危旧房改造10户,使村整体面貌得到提升。

(三)优化公共服务,完善服务设施

1、在村委会主干道两侧架设太阳能路灯60盏,实现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

2、抓好村庄绿化,在村社主干道两侧修建花栏,并对村委会4公里主干进行绿化,栽植国槐1000株。

(四)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1、葡萄专业村建设 立足北部荒滩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我县对发展现代农业进行扶持的政策机遇,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葡萄产业,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经济转型增收致富之路。通过宣传动员,典型引导,动员农户在在北部荒滩新定植露地葡萄600亩,达到1000亩,修建蓄水池2个,埋设管道12公里,配套1000亩葡萄管灌设备。新增变压器4台(100K)提高村民诚信度,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筹资及资金概算

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在运转经费筹措方面,在省、市、县三级财政拨付项目经费的基础上,乡政府和村委会积极筹措必要的经费,确保人员工资和日常工作运转费用。我村美丽乡村试点建设项目计划总953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229万元(省以上172万元,县级57万元),部门整合资金676万元,村级筹集资金48万元(群众筹资筹劳42万元,村集体投入6万元)。具体计划如下:

1、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43.2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66万元(省以上124.5万元,县级41.5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40万元,村级筹集资金37.2万元(群众筹资筹劳37.2万元)。

(1)道路建设:计划投资163.2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06万元(省以上79.5万元,县级26.5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0万元,群众筹资筹劳17.2万元。主要对5条12公里田间道进行砂石铺垫,以及对村委会3条4公里主干道铺油罩面。

(2)防洪工程建设:计划投资8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60万元(省以上45万元,县级15万元),群众筹资筹劳20万元。

(3)土地平整项目建设:计划投资400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400万元,平整土地4000亩。

2、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总投资7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63万元(省以上47万元,县级16万元),群众筹资筹劳5万元。

(1)村庄绿化:计划投资1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8万元(省以上6万元,县级2万元),部门整合资金2万元,主要在村社主干道两侧修建花栏,并对村委会4公里主干进行绿化,栽植国槐1000株。

(2)路灯架设:计划投资60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55万元(省以上41万元,县级14万元),群众筹资筹劳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

3、卫生及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总投资48万元,部门整合资金48万元。

(1)环境连片整治:计划投资42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42万元。 修建垃圾池2个,购买垃圾车20个,垃圾桶45个,垃圾斗19个,架设排污管道300米。

(2)危旧房改造:计划投资6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6万元,完成危旧房改造10户

4、特色产业发展:计划投资192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186万元,村集体投入6万元。

1、葡萄专业村建设 :计划投资167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161万元,村集体投入6万元。主要在北部荒滩新定植露地葡萄600亩,达到1000亩,修建蓄水池2个,埋设管道12公里,配套1000亩葡萄管灌设备。新增变压器4台(100KW1台、30KW3台),建设高压线600米,低压线300米,20KW高扬程水泵4台,定制防风林带4公里。

2、蔬菜示范园建设:计划投资25万元,其中部门整合资金25万元,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新建占地5000平方米连栋拱棚2座。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三二村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落实工作责任,严密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办黑板报、设宣传栏、悬挂横幅、张贴、召开会议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3、形成工作合力。乡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牵头作用,三二村党支部、村委会履行建设试点工作的主体职能作用,乡上各有关站所和乡属机关单位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形成推进试点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在具体工作中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三二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共同进步,持续发展。

4、狠抓工作落实。按照方案要求和建设标准,明确人员、任务、职责、时限要求,加强监督检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处理解决,确保按时限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F132.com精选阅读

美丽乡村文化广场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乡村文化广场建设实施方案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乡村文化广场建设实施方案,请大家参阅!

按照《**年**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点》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快全市基层文化广场建设,实现“到**年底每村建有一个文化广场”的任务目标,特制订《**市美丽乡村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实施方案》。

一、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文化广场是广大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开展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对于解决农村基础文化设施缺乏,满足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健全和完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统一功能。农村文化广场建设工程要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当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做到与乡村绿化、亮化、美化同步。鼓励文化广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相临而建,使之具备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青少年活动等综合服务功能。

(二)整合资源,合力推进。注重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统筹各级政府和各乡镇街道对公共事业的各种投入,发挥政策在资金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农村文化广场有效融资机制,通过整合资源,使各项建设同步到位。

(三)因地制宜,务求实效。农村文化广场作为环境宜居、娱乐休闲、户外疏散的公共设施,要与环境建设相结合,在确保基本建设标准的基础上,人口较多、有条件的村,可视情况增加建设规模;人口较少、经济欠发达的村,可按人均0.6-1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建设文化活动广场。

三、**年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一村翠绿、一塘清水、一处广场、一院洁净”的“四个一”目标,通过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到**年底实现全市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村建有一处涵盖文艺表演区(“百姓大舞台”)、体育健身区、娱乐休闲区,适宜常年演出,原则上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

(二)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标准

根据我市村情实际,制订二类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标准:

一类标准:

①1000平方米以上的硬化活动场地,绿化率不低于30%,设计实用美观。②功能分区合理,有适宜常年演出的文艺表演区(“百姓大舞台”)、体育健身区、娱乐休闲区。③文艺表演区要有宽阔表演场地,具备条件的要设置表演舞台、灯光、音响等设施;体育健身区有健身路径和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设施。④建有文化宣传长廊,配备10米以上的宣传橱窗。⑤广场临近建有村级综合文化中心,文化中心内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室、培训室、排练室、游艺室齐全。

二类标准:

①500平方米以上的硬化活动场地,绿化率不低于30%,设计实用美观。②功能分区合理,有文艺表演区(“百姓大舞台”)、体育健身区、娱乐休闲区,适宜常年演出。③文艺表演区要有宽阔表演场地,具备条件的要设置表演舞台;体育健身区有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活动设施。④建有文化宣传栏,配备5米以上的宣传橱窗。⑤广场临近建有村级综合文化中心,文化中心内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室、培训室、排练室、游艺室基本齐全。

备注:1、人口总数在800人以下、经济有困难的村文化广场面积可适当减小,但不得低于人均0.6平方米;2、由多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广场分布多处的情况,可累各计算本行政村的文化广场总面积。

(三)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

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是基础,管理和使用是关键。各镇街要在抓建设的同时,结合**市“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工程这一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按照“一个广场、一支队伍、一套制度、一个品牌”的要求,做好文化广场的管理和使用。“一支队伍”即每个村居组建1支以上的文艺队伍,有基本的演出服装道具,能够在“百姓大舞台”规范正常的活动。“一套制度”即建立健全文化广场长效运行机制,成立专门领导班子,派专人负责文化广场的使用管理和群众队伍的组织,做到有规章制度、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宣传报道、资料留存,并严格执行。“一个品牌”即每个村在开展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本村历史文化资源和特点,形成一个文化品牌。

四、实施步骤

1、**年1-3月份,各镇街依据《实施方案》和建设标准、技术导则,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和基础条件,对所有农村文化广场进行规划设计汇总,市相关业务人员对建设村居进行指导支持。

2、**年4-6月份,实施示范带动,确定中心店镇、香城镇两个镇为全市示范镇重点打造。同时全市每个镇街要确定3—5个农村文化广场为示范点,为各村树立样板,调动文化广场建设的积极性。适时召开全市农村文化广场建设现场会。

3、**年4-10月份,多措并举推进文化广场建设。对已建成的文化广场要加强管理和使用,重点组织好文化活动。对正在建设的文化广场,严格按照建设标准施工;对个别确实暂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充分利用村委大院、村内空闲地带等活动场所,开辟场地,建设简易的文化广场,确保**年底前达到建设目标。

4、**年11-12月份,对各镇街任务目标逐一验收,对完成建设任务较好的镇街进行表彰奖励。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既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覆盖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镇街要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做到责任落实到岗、明确到人。

2、多措并举,强化资金保障。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将农村文化广场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要创新投入方式,采取“财政支持一点、村里自筹一点、共建单位帮助一点、群众投劳一点、社会捐献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统筹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青少年阵地等部门资金,集中扶持文化广场建设。鼓励个人投资建设文化广场。

3、加大宣传,营造全民共建氛围。新闻媒体要开办专栏,及时刊播报道文化广场建设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典型、好做法,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乡西北方向,平均海拔731米,为***乡场镇所在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326户,人口1220人。全村耕地面积691亩,林地面积15004亩。全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和务工为主;产业发展以种植纸浆竹、三木药材、有机茶叶、玉米为主;交通要道主要以大老路为主,贯穿***村1、2、4、5、7组。

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和“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要求,以特色产业发展和设施完善提升为抓手,以助农增收和人居环境改善为目标,坚持新建、改造、保护相结合,将灾后重建、旧村落改造、产业发展、连片整治有机结合,全面统筹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生态保护,加快推动完善新村产业、交通、通讯、饮水、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民主权利,加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和环境治理,切实改善和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坚持产村相融,大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做强富民增收产业支撑,全面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社会稳定和谐、环境优美整洁、产业兴旺发达、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美丽新村。

三、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项目

(一)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约需资金:60万)

1.***村群众活动中心前修建便桥一座,跨度15米,宽2米,预计投入12万。

2.新增和维修***二组到***村群众活动中心段的青石栏杆500米,每米计划造价400元;***村一组聚居点路面硬化、化粪池排污设施建设150米,涉及13户,预计总投入资金27万。

3. 国道“351”辅道沿线进行微田园打造及房屋改造,预计投入资金21万。

(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约需资金:2万元)

1.爱心图书室。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整合已建成的村农家书屋,室内桌椅能同时满足10人以上使用,各类实用图书不少于2000册,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报纸期刊不少于30种,预计投入资金2万。

四、项目保障措施

1.项目责任

县农工办:按照项目实施的要求,对项目进行指导检查监督。

***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项目实施,落实项目的推进,协助技术人员实施项目工程等工作。

***村村民委员会:负责辖区内项目实施的组织、联系,协助技术人员开展工作。

2.资金管理

全面推行建设资金使用、项目安排的公示制度。加强对项目资金投入和项目的管理。严格实行资金按项目投入,切实做到立项有论证、预算,中间有检查、监督,完成后有验收、决算,保证扶贫项目、资金公正、及时地用于项目实施中。保证扶贫资金投入使用公正、透明。

3.组织保障

项目村上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村支书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专抓项目的建设。

注意了,好的策划书不一定按某种格式,或许一篇好文案本身就是一部好的策划书。以上《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一文能帮助您解决策划书的撰写需求,如果还想阅读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内容,请访问“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