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一年级英语教案模板 > 导航 >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英语教案模板:Postman,and,policeman

一年级英语教案模板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英语教案模板:Postman and policeman。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要知道写好了教案课件,老师面对学生时也会心有成竹。如何根据课件写教案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英语教案模板:Postman and policeman,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一、主要新授内容(Main contents )

Let’s talk—Is he a …?

Let’s play—Match

二、学习目标(Objectives)

1. 学生能够在用He is a …表述人物职业的基础上,学会一般疑问句Is he a …?

2. 学生能够使用句型Is he a …?,并能进行简单的Yes或No回答。

3. 通过学生之间的问答,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教学建议( Teaching suggestion )

1、任务前期准备阶段(pre-task preparation section)

通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游戏形式来巩固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导入新知,使学生能够将新知与旧知进行比较、联系,对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有更深入的感知。

Activity 1 (Watching the video)

1、教学辅助(Aids)

1)电脑(1B-U4-9)

2)屏幕

2、活动过程 (process)

Steps

Contents

Methods

purpose

1

Questions and answers

教师在屏幕上显示人物Gogo,并告诉学生Gogo lost his bag. 提问:Is he happy? How is he? Can he find his bag? 屏幕上显示警察将Gogo的书包还了给他,Gogo问起是谁捡到了书包,警察回答I don’t know. 教师问:Can you find the man?

创设寻找好心人的生活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问答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The video

警察提示Gogo可以去问一下附近的人。于是Gogo就开始不断询问身边的路人: Is he a postman? Is he tall? Is he a driver? Is he short? 得到的答案都是No. 最后Gogo问到了一位老奶奶: Is he a milkman? Yes. Is he short? Yes. Look, he is coming. Gogo见到了那位好心的milkman,他对milkman说了声谢谢。

通过创设的故事情景,将职业及形容词tall, short进行了复习,并且为新句型Is he a …? 的学习进行了铺垫,使学生对新授知识有初步的感知。

Activity 2 (Quick response)

1、教学辅助(Aids)

图片

2、活动过程 (process)

Steps

Contents

Methods

purpose

1

He is a …

教师出示职业的图片让学生快速的说出句型及单词。如He is a driver. He is a milkman. 教师可通过学生个人、pair及group 的形式进行句型操练。

运用图片,进行句型及单词的操练,帮助学生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

Is he a …?

在最后两幅图的句型之后,教师可进行反问:Is he a postman? Is he a fireman? 让学生进行简单回答。

通过Quick response的练习引出新知,让学生初步感知Is he a…?的句型。

fwR816.cOm同步阅读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部首歌》教案三篇


《部首歌》是一篇典型的通过部首来让学生大量识字的课文。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部 首 旁 喜 鹅 昏”6个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昏”。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初步学习部首表义 的识字规律。

3.能看图用二三句话说说自己喜欢的鸟。 [重点和难点] 寻找部首组字的规律,摸索记忆汉字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儿歌一,揭示规律: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 (出示图:美丽的树林,配鸟叫声)

2、你们在那儿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是啊!多么美丽的大自然,多么动听的鸟鸣声,我们就好像来到了鸟的天堂。这些鸟你都认识吗?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和它们做做朋友。 (出示图:各种各样的鸟,配有鸟名的词)(简单的介绍一下学生不熟悉的鸟:喜鹊、黄莺、杜鹃)

4、仔细看看这些鸟的名字,你有什么发现?

5、是啊,大多数鸟的名字中都带有“鸟”字,我们叫它“鸟字旁”。 学习生字“旁”:注意下面的“方”最后两笔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6、今天我们就要到“鸟字旁”家去作客。 “鸟字旁”家都有些谁?认真听一听。(录音:第一首儿歌)

7、学生交流,老师出示鸟名。

8、“鸟字旁”家的成员可真不少,这里还有我们要学习的字宝宝,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它们? 学习生字:喜 分析字行,找找朋友(注意“喜鹊”的“鹊”读轻声) 鹅 读准字音

9、认识了字宝宝,让我们再来叫叫它们的名字,和它们做做朋友。 (出示图:各种各样的鸟,配有鸟名的词)

10、去掉拼音你还能认识它们吗?交换位置你还认识吗?

11、有个小朋友可喜欢大白鹅了,你们听,他都说了些什么? (听录音介绍) ① 这位小朋友喜欢大白鹅是因为 ② 是啊!喜欢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它的样子上来说,也可以从它的本领上来说。那么多鸟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你能不能也学学这位小朋友给大家介绍介绍其他鸟类吗? (出示图片,同桌说说,全班交流) 我喜欢 ,它长着 。(头,嘴,身上,尾巴,脚)它会 。
12、小鸟们可调皮了,瞧它们都躲到儿歌里去了,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个别读、男女生读)

13、你们读得真好,连小鸟们也飞来要同你们见面了,现在你还能读读这首儿歌 吗?(背儿歌)

二、学儿歌二,了解规律:

1、过渡:你们学得真好,连太阳公公都露出了笑脸,你看它邀请我们小朋友到它家去做客呢,看看太阳公公家都有些谁?

2、出示:晓、晴、晚、暗、暖(随机点读)

3、你们看,这两位也是太阳公公家的成员: (1)仔细看一看,这两位成员与刚才有什么不同? (2)多媒体演示,理解“暮”的意思,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当堂书写”昏”。(注意“斜勾”的位置) (4)这些字宝宝回到儿歌里,你会念吗?(出示:儿歌二)

4、 孩子们,你们真聪明!除了儿歌里讲到的带有“日字旁”的字,还有哪些带 字也是有“日字旁”的?(明、早、晒、晾)

5、小结:你看,“日字旁”在这些字中都有不同的含义。

三、复习巩固,拓展训练:

1.今天我们一起去了“鸟字旁”和“日字旁”家,认识了很多朋友,同时也了解了一些中国汉字造字的规律,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首儿歌。这两首儿歌都与字的部首有关,所以我们就叫它“部首歌”。(出示课题,读课题)

2.其实我们还学过很多部首,如:“三点水”、“木字旁”等,你们能不能也学着今天教的儿歌,自己试试编个部首歌?(小组讨论,交流)

3.老师这儿也有几首部首歌,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示儿歌)

4.游戏复习字词 生字:部 首 旁 喜 鹅 昏 词语:部首 还有 太阳 天气 山川 黄昏 天色

四、总结与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儿歌,还初步知道了一些部首表义的识字规律,收获可真不小。

作业:

1、 描写生字:部首旁昏

2、认读词语:部首 还有 太阳 天气 山川 黄昏 天色

3. 背诵两首儿歌。

篇二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初步学习部首表义的识字规律。

2.正确朗读课文。

3.积累词语不少于10个。在读词练习中,注意看清字形。

4. 能看图用几句话说说自己喜欢的鸟。

重点和难点

初步学习部首表义的识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学习儿歌一,寻找规律。

1.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风景图:美丽的树林,配有鸟鸣声)

问:你们听见了什么声音?

2.是啊,我们来到了鸟的天堂。你认识这些鸟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鸟图,图变成相应的词语

3.仔细看一看这些有关鸟的名称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4.听第一首儿歌 (交流并板书)乌鸦、喜鹊、白鸽、仙鹤、黄莺、杜鹃、鸡、鸭、鹅

5.在这些小鸟的名字中,有几个是今天要学习的生字。

给生字注音,请大家借助拼音轻声读一读。

6.小复习。

7.出示第一首儿歌: (1)自由练读 (2)指名朗读 (3)男女生比读

8.将儿歌中的鸟名替换成鸟图:你还能再读读这首儿歌吗?

二、学习儿歌二,揭示规律。

1.太阳公公想请聪明的小朋友去作客。看看,有哪些字?(出示:暖、昨、晓、暗、明——随机点读)

2.今天,太阳公公家里又来了两位新朋友,它们是谁?(出示生字:暮、昏)

3.字回到儿歌中,读一读。请在小小组内练习朗读。(教师巡视,随机解释学生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交流朗读,师生合作读。

三、学习儿歌三,掌握规律。

1.你们的朗读吸引了第三首儿歌。

出示儿歌:自由大声地朗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板书:口字旁)

2.在学习组长的带领下,自学生字:鸣、啼、吼

3.挑战读儿歌

四、复习巩固,拓展训练。

1.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三首有关部首的儿歌。(出示:部首歌)分组朗读三首儿歌。

2.我们还学习了一个新的部首,叫——口字旁。说出几个有关口字旁的字?

3.游戏一:猜猜我是谁 方法:教师做动作,指名学生上台指点黑板上的汉字。

4.游戏二:寻找双胞胎 方法:黑板上贴有“鸭、鹊、清、晓”等汉字,请学生说出或写出和这些汉字相近的另一个字。这些汉字组成了词语,你能读一读吗?(出示课后“读”的练习)

5.看图说话: 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喜欢的鸟吗?(同桌练习、全班交流)

6.拓展: 这里还有三首部首歌,你愿意和同桌念一念吗?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喜 鹊 鹤 莺 鹃 暮 昏 鸣 啼 吼”10个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光、啼、昏、鸣”。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初步学习部首表义的识字规律。

3、能看图用二三句话说说自己喜欢的鸟。

教学重、难点:

寻找部首组字的规律,摸索记忆汉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儿歌一,揭示规律

1、教师出示:多媒体——百鸟图

2、你认识哪些鸟?(媒体飞出学生认出的鸟,同时衔出它的名字)

3、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鸟字旁,

鸟儿多

小结:大多数鸟的名字中都带有“鸟字旁”的字。

4、 我们称“鸟字旁”为部首 出示:部首

5、补全课题部首歌,出示儿歌(一)(同时多媒体播放儿歌一)

师:这会儿,森林里又飞来了哪些鸟? 多媒体:各种鸟(嘴里叼名字)

6、 学生字

(1)在鸟的名字中出现了很多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它们?自己试着说说。

(2)交流并板书:乌鸦、喜鹊、白鸽、仙鹤、黄莺、杜鹃、鸡、鸭、鹅

(3)这里有几个生字,你们都记住它们了吗?(给生字注音;自读;指名读)

7、 生字回到部首歌中,你会念吗?(多媒体演示字回到儿歌中)

(1)自己试试,指名读读

(2)去掉拼音的动物名字,你能正确地读出来吗?(同桌赛读)

(3)齐读

8、 有个小朋友可喜欢大白鹅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来介绍的?(多媒体介绍)

师:是啊!那么多鸟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你能用以下的句式给大家介绍介绍吗?(多媒体图示,同桌说说,全班交流)

“我喜欢 ,它长着 。(头,嘴,身上,尾巴,脚……)它会 。”

二、学儿歌二,了解规律

过渡:刚才我们学了部首是“鸟字旁“的字。你们知道吗?和太阳有关系的字是什么部首?

1、轻声读第二首儿歌,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儿歌。找一找,儿歌中有多少带有“日字旁”的字,用笔圈出来。

2、学生字

太阳公公的孩子中间又来了二个生字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有办法记住它们吗?

(出示生字:暮、昏)

(1)仔细看一看,这两个生字和以前学过的字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今天学的生字,表示太阳的“日”字在下半部分)

(2)多媒体演示,理解“暮”的意思,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当堂书写”昏”。(注意“斜勾”的位置)

(4) 多媒体出示:儿歌(二)

把生字放回到课文中来读读

3、 孩子们,你们真聪明!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带有“日字旁”的字,你们见过它们吗?

三、 学儿歌三,运用规律

过渡: 来认识一下它的兄弟“口字旁”的字?

1、那就请你们自己来读读第三首儿歌,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的地方?

2、小组用好方法来学学生字,读读生字、理解生字

鸣,指鸟兽或昆虫叫,如;鸡鸣、鸟鸣、蝉鸣、虫鸣。

啼,指某些鸟兽叫,如:公鸡喔喔啼、猿啼(两岸猿声啼不住)。

吼,指猛兽大声叫,如牛吼、狮吼。

3、考一考、比一比

4、你能说出几个有关口字旁的字?(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四、 巩固拓展

1、分组朗读三首儿歌,尝试背诵一二首儿歌。

2、游戏:寻找双胞胎

方法黑板上贴有“鸭、鹊、清、晓”等汉字,请学生说出或写出和这些汉字相近的另一个字。这些汉字组成了词语,你能读一读吗?(出示课后“读”的练习)

3、 写一写(指导略):光、啼、鸣 (先做手指操,音乐响起)

4、布置作业:回家后学编儿歌(学有余力学生完成)

《大萝卜》教案(沪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大萝卜》是一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教材第二单元中的第二首儿歌。儿歌生动形象、饶有童趣、读来琅琅上口。主要讲了两个娃娃把大萝卜当作马儿骑的喜悦心情。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个、不、回”3个生字

2、复习三个单韵母“ɑ、o、e”,练习它们的四声。

3、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4、复习笔画“横折”,能在老师指导下描写“不、个、回”。

教学重点: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不、个、回”三个生字。练习“ɑ、o、e”的四声。

教学难点: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录音机、课文磁带、生字卡片、带声调的拼音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揭示儿歌

1、我们先来唱首歌,也可以请你的好朋友一起跳个舞。

2、播放歌曲《拔萝卜》。

3、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说一说你看到过的萝卜吗?

4、今天我们学得儿歌就与又大又红的萝卜有关。

出示课题:2拔萝卜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儿歌,认识生字。

1、在这首儿歌中,你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同桌交流)

2、这首儿歌中,还藏着不少生字宝宝呢,让我们来看看。

3、出示生字:“不、个、回”

4、再听儿歌,要求学生记住生字的读音。

5、你认识了哪些字?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的?(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6、指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出示生字:“不、个、回”

(1)“不”:找好朋友指名读

(2)“个”:猜字谜——人爬敢,高高在上

(3)“回”:顺口溜——大口里面藏小口。注意笔顺指导。

7、现在我们把字宝宝送回家,再来读读这首儿歌。(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漏字。)

(1)同桌互读儿歌。

(2)小组比赛读儿歌

(3)齐读儿歌,能背诵的学生合上书背儿歌。

三、复习巩固

1、游戏巩固生字

(1)游戏“拔萝卜”

(2)游戏“一字开花”

2、口头扩词:回

四、读儿歌复习拼音

1、送信游戏,巩固单韵母“ɑ、o、e”

2、ɑ、o、e都是单韵母,单韵母都有四种声调。

老师边教方法,边做动作。

3、声调就好比这辆滑板车,你们可以用自己的小手当小车帮助读准四声。

(1)自己练习按顺序读四声。

(2)在小组内互相练读。

(3)、如果老师把顺序打乱了谁还回读?

(4)重点指导“ɑ、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练习。`

4、读儿歌,找找儿歌中带有“ɑ、o、e”的字。

五、书写指导

1、复习笔画“横折”

2、找一找“不”、“个”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笔画?

3、学生自学笔顺后交流。

4、教师示范,找准“横折”在田字格中不同的位置。

5、学生照样子描写。

六、拓展

如果你看到这个又大又红的萝卜,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你还会哪些有关萝卜的儿歌?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两、个、不、下、马”5个生字。读准“不”的变调。复习笔画“点”,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描写“不、下”。

2复习三个单韵母“a 、o 、e ”,并能读准四声。

3朗读儿歌,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重点和难点

1 能借助学过的笔画和自己的方法记住“两、个、不、下、马”五个生字。

2 能借助画面和手势读准“a 、o 、e ”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教学准备:字卡、小黑板、录音机、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 看图揭示课题

1出示课文插图,提问: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根椐学生的回答,板书:大萝卜。(注意正音:两个,读准后鼻音;娃娃,读准轻声;萝卜,读准轻声)他们脸上的表情怎么样?

2过渡:为什么两个娃娃开心地骑在大萝卜上?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

二 读儿歌,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记为什么两个娃娃开心地骑在大萝卜上?

2生交流。(正音:“当”,读第四声,理解“当”在儿歌中是“当作”的意思。)

3听录音,跟读。(左手按书,右手指读)

4学习生字。

(1)出示抄有儿歌的小黑板(生字用彩笔书写),请小朋友再听录音,注意听清生字的读音。

(2)指名读生词:两个、抱不下、马儿。

注:“不”单念时读四声,在“抱不下”这个词中读第二声。

说明:

注重听的能力的训练,把听的训练与学儿歌、学生字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次听的环节,每次有不同的要求:第一次听录音,让学生了解儿歌内容;第二次听录音则是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边听边记的习惯,感受字与字,句与句之间的停顿;第三次听录音,目的是让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

(3)鼓励学生用自己好办法记住生字。

注:“不、下”可引导学生看书自学笔顺。

① 指导描写“不”,复习笔画“点”,书写时起笔轻,收笔重。提醒“竖”写在竖中线上,点从横中线起笔。写字前先请小朋友背写字歌,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

② 师:除了说“两个娃娃”,还能说两个什么?

③“马”一字开花。

④ 想想和“下”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4)巩固生字:叫号游戏。

(5)把字宝宝送回课文中,读儿歌。

①自己练读。

②指名分句轮读。

③男女生比赛读。

注:朗读要求做到:不唱读、不顿读。

④做动作表演读。

⑤背儿歌。

说明: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巩固生字的目的。先让学生借助听录音,读准生字字音,再发挥学生识字的潜能,鼓励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生字的教学不面面俱到,而是针对特点各有侧重。“不”强调读音,对于构词率高的“马”则通过一字开花的游戏扩大词汇量,“两个”通过运用了解数量词的用法。在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后,再把生字送回到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巩固生字、积累语言。
三 学习拼音

1 复习单韵母“a 、o 、e ”。(背顺口溜)

2 抽认卡片。

3 找朋友游戏(图和字母连线)。

(1)看清左边的图上画着什么?

(2)想想右边的哪个字母和左边的图是好朋友?

(3)连线。

4 学习“a 、o 、e ”的四声。

(1)认识四个声调符号。

(2)看图听师范读“a”的四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总结归纳读四声时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带有手势)

(4)指名读“a”的四声。

(5)同桌互读“o”的四声。

(6)自己练读“e”的四声。

注:二声、三声比较难读,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音。

(7)听音指韵母游戏。(把带有四声的“a 、o 、e ”的卡片打乱顺序贴在黑板上,老师读带调的韵母,请小朋友根据听到的读音指出韵母。)

5 再读儿歌,找出哪几个生字带有“ǎ”、“à”、“è”的音。

说明:

单韵母的四声教学不是平均使力,而是体现由教到扶再到放的过程。在示范读“a”的四声时,引导学生边听边看画面,自己发现规律,同时,教师可借助手势帮助学生记住四声的规律。再指导学生合作练习读“o”的四声。然后放手让学生练读“e”的四声,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最后通过找找儿歌中哪些生字带有“ǎ”、“à”、“è”的音的形式把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接下来拼读音节的教学做一个铺垫。

四 描写生字“下”。

1 指名书空。

2 引导学生观察“竖”写在“竖中线”上。

3 描写“下”。(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

说明:

写字教学重在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在描写两个生字前,老师请小朋友背写字歌,一边背儿歌,一边检查写字姿势。虽然此阶段只是描写生字的要求,但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田字格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写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的笔画,养成先观察后动笔的良好习惯,为后一阶段描摹生字做准备。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寄冰》教案(3篇)


《寄冰》是一篇科学童话,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让我们了解南极和非洲不同的气候特点以及“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一、教材分析

《寄冰》是篇有趣的课文。本文语言浅显,较容易读懂,通过学习让孩子在故事中懂得一个常识: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整篇课文的语言虽然生动活泼,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但是生字读音中涉及到后鼻音、三拼音,因此要在朗读中不断巩固字音,在观察实践中训练写字能力。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目标一:能读准10个生字的字音,特别是“冰”和“封”的后鼻音、“扫”的平舌音。认识部首“两点水”。能正确描写“冰、久、过、退”4个汉字。继续指导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识记汉字,并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特点,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然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观察、归纳其余汉字的特点,进行摹写。

目标二: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目标三:通过学文初步了解非洲、南极的不同的气候特点,知道一个常识: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

目标四:通过课后“说”的练习,使学生分角色将在文中积累的语言进行实际运用。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运用了以下3条教学策略;

一、在语境中学习生字,体验要领,形成能力。

经过一个半学期的训练和渗透,学生能够运用拼音熟练拼读汉字的音节,能够借助换部首、加部首等方法,分析汉字的结构,识记字形。因此课堂教学中,汉字的学习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只对一些易混淆,难理解的字在字音、字形或字义上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本课中的“寄”和“箱”都是形声字,可以用加部首的方法进行记忆。“封、块”是以量词的形式出现,通过用“封”和“块”进行组词,可以让学生了解这2个字的其他用法,其中提土旁的“块”可以通过换部首的方法进行学习,同时利用形旁表意的特点区分飞快的“快”和一块的“块”这两个同音字。

虽然学生对拼音的掌握程度已经较为熟练,但对拼音中的难点,仍要经常复习。在学习“退”和“久”时,通过请学生拼读这两个字,巩固“i、u在一起,声调标在后”。

文中的“希望”一词可以通过说话练习“谁希望怎么样。”,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进行理解。

“扫兴”是文中值得关注的词语。“扫”组成的词语“扫帚”、“大扫除”、“扫地”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扫兴”,大多学生却不解其意。这时文中的语境就帮了很好的忙,老师的一段过渡语就较好的诠释了它的意思。“狮子洪洪满心欢喜地等来了菲菲寄来的冰,本以为可以看看冰是什么样的,没想到,看到的却是一袋水,原本兴奋、激动的他,希望落了空,真是??扫兴。”

识字还包括正确的书写汉字。正确书写包括两方面:第一汉字的书写不加笔画,不漏笔画;第二能够在田字格中摆正汉字的位置。随着学生运用汉字频率的增高,正确的书写汉字,形成一定的书写能力就很重要。

能力的形成是长期训练的成果,重在方法的传授。本课摹写的4个汉字中,“冰”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的特征。“过、退”都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先里后外的书写规则。“久”是独体字,笔画虽少,要摆正位置,就要细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写好这4个字的关键之笔??横中线竖中线上的笔画,当胸有成竹之时,最后动笔临摹,一气呵成。

长期的训练,学生才能渐渐把握写好字的要领??学会观察分析,最终形成写字能力。

二、边读边思,巧妙提问,激发思维。

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但是阅读的过程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那么这样的读书只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即使读上百遍千遍,仍是一无所知!

因此在课堂中,我始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解决问题。可见,一系列的问题成了学生学习的线索,而问题的设计,也成了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思维,保持阅读兴趣的关键。

首先,问题的设计少而精。在教学中,我设计了4个问题。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过程中,解决第1个问题“谁给谁寄冰。”学生读文后,轻而易举地说出是企鹅非非给狮子洪洪寄冰。老师请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介绍一下狮子洪洪和企鹅非非。“狮子洪洪住在火热的非洲。”“企鹅非非住在寒冷的南极。”简单的介绍是在为后面的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做铺垫。

随后,我设计了两个大问题,展开课文的学习。即“企鹅非非为什么要给狮子洪洪寄冰?”、“寄冰的结果怎么样?” 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重点段落获取知识,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朗读、语言文字等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两个问题都是从课文的整体进入,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课文的内容,建构完整的知识。

在解决问题一的过程中,老师设计了一个说话的练习,帮助孩子将文本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来说;

因为狮子洪洪住在(火热的非洲),从来(没见过冰),不知道(冰是什么样子 )。所以企鹅非非要给狮子洪洪寄冰。

我将重点放在解决第二个问题。其实,这是一个相当笼统的问题,孩子的回答可以是多种多样:如,寄出去的冰变成水了;洪洪没有收到冰,收到的是水,他把水退回去了;洪洪收到水以后,又生气又扫兴;寄冰的非非被弄糊涂了。也有可能会有学生把3、4小节都读了个遍。这时,老师就要发挥引导的作用,首先应该肯定学生的回答。

随后,老师可以通过引读来理清文章的脉络。

师引:企鹅非非寄冰给洪洪的结果是?

生读:过了几天,(第3节第1句)

师引:当狮子洪洪把收到的水又寄回给非非,结果怎么样?

生读:不久,(第4节第1句)

师:其实这2句话都写了结果,但当狮子洪洪把收到的水又寄回给非非时,我们更规范地应该说是退回。

通过引读,避免枯燥的一对一的提问,又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同时使学生知道了“寄”和“退”的不同用法。

第 3、4小节中的第2句话都写出了他们看到结果以后各自的心情,这2句话,是整篇课文中,要重点指导读好的句子。老师可以先请学生自读,要求:读正确。再指读(请语感较好的学生读),他们的读其实就是一种范读,要启发其余学生有意识地模仿读,老师的评价语就至关重要。如:你不但读得正确,而且读得很帮,把狮子洪洪生气、扫兴的感觉读出来了!老师的评价就是积极的指导,它在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别人的读,如何通过感悟课文来读。并且,日子久了,老师的语言也会转化为学生的语言。

解决了这2大问题后,老师提出了第4个问题,也是最后一个。

“狮子洪洪和企鹅非非都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引起了误会,小朋友,你们能帮助他们吗?”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老师先请学生读了两句介绍非洲和南极的句子;

南极是个冰天雪地的世界,气候十分寒冷。

在非洲,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气候非常炎热。

通过读句,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南极和非洲。最后,老师设计了一个填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了解了“冰遇热变水,水遇冷变冰。”的科学常识。

(填空)

企鹅非非从(寒冷的南极)寄冰给狮子洪洪。狮子洪洪在(火热的非洲)收到的冰遇(热 )变成了水。

狮子洪洪从( 火热的非洲)把水退回给企鹅非非。企鹅非非在(寒冷的南极 )收到的水遇( 冷)又变成了冰。

三、小组学习,交流合作,发扬个性。

由于每个学生知识经验的不同,因而对于课文的理解和关注程度也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也许会使课堂学习的步伐不那么整齐划一,但它显现的是学生学习课文时最真实的知识起点,而大课堂式的问答,可能就把差异中存在的学生知识的模糊点、缺失点掩盖了,让学生仍然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因此在课堂中,要重视学生间的差异性,利用小组学习的形式,让每位学生都有交流讨论的时间和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

本节课最后我是利用小组学习的形式展开的。请学生分角色完成课后“说”的练习。在说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经验,对课文进行拓展,无形中拓宽了学生与文本的接触面。

小组学习的对象是学生与学生,因此学习的氛围是宽松的,自由的,学生可以充分畅谈自己的观点。在交流过程中,学他人之长,弥补自己知识的空白点,获得课文以外的知识;同时也能及时纠正自己认识上的偏差,受到某些启发,使自己的思维多元化。

篇二

学习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10个生字,认识部首“两点水”,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汉字6个,能用音序查字法查3个汉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读出感叹句的语气。

3、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并和同学合作用打电话的形式续编故事。

4、初步了解非洲、南极的不同的气候特点。能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水的基本属性。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学习质疑

1、出示“冰”及拼音。(记住字形)

2、学习“两点水”说说还有哪些带有两点水的字?

3、补全课题,齐读。

4、思考:你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自学课文,了解内容。

(1)按常规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2)小组内交流反馈

2、集体交流反馈

(1)抽读生字组成的新词,注意正音。

(2)出示句子:

南极的企鹅给住在火热非洲的狮子洪洪寄了块冰,可是,洪洪却收到了一袋水。

读句子,自读 齐读

用音序查字法查“块”,和学过的“快”比较一下意思有什么不同?

一字开花 快 块

三、深入学习,感受内容

1、再读读课文,想想洪洪和企鹅在收到对方寄来的信后,心情是怎样的?分别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说明。

2、出示:生气 糊涂(读准字音,注意轻声)

3、洪洪为什么生气?它又是怎么做的?找到有关的句子,同桌读一读。

(1)同桌交流。

(2)出示:洪洪很生气,把箱子退了回去,并写信给企鹅:“我让你寄块冰,你为什么寄一袋水来?真让人扫兴!”

请孩子们把自己当成洪洪,生气地对企鹅说说这句话。

自读 互读 齐读

4、师生配合读第一—第三节

5、从哪里看出来,企鹅糊涂了?自己读读第四节。

出示:企鹅糊涂了,明明是块冰,洪洪为什么说是水呢?体会企鹅的心境,理解“糊涂”读好这句句子。

6、读第四节

四、训练说话,明白道理

1、正在这时,另一个企鹅解开了这个谜团。于是,他们打了一个电话给狮子洪洪,电话里会说些什么?

2、交流

3、总结: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发现?

4、齐读课文

五、课后作业

1、读词语

2、写字:描写

篇三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认识“寄、热、希、望、块、退、扫” 7个生字。认识部首“反文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 “收、块、退、扫”4个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能通过朗读感受狮子和企鹅的心情变化。

3、在阅读的过程中,初步了解非洲、南极的不同的气候特点,初步了解水的基本属性。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质疑。

1. 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有趣的课文《寄冰》,课题中有一个生字宝宝,谁来做小老师带我们大家来学习一下。(出示“寄” )

2.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们觉得奇怪吗?有问题吗?

(如:谁给谁寄冰?从哪里寄到哪里?为什么要寄冰?冰怎么可以寄?结果怎样?收到了吗?)

二、学习课文,解疑。

1. 听故事录音。

2. 故事有趣吗?现在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呢?

(1) 是谁给谁寄冰?(企鹅非非——狮子洪洪)

(2) 从哪里寄到哪里?(南极——非洲)

要求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指名说)

3. 那么南极在哪儿?非洲又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南极和北极的有关图片。

(1)请大家说说,南极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你们知道非洲吗?正如同学们所说,非洲炎热干燥,请大家看,它与冰天雪地的南极,气候截然不同。学习生字“热”(开小火车读,说说反义词:热对冷)

4. 那么住在南极的企鹅非非为什么要给住在非洲的洪洪寄冰呢?

老师这有道填空题。(出示:因为狮子洪洪住在_________,从来______,不知道_________。所以企鹅非非要给狮子洪洪寄冰。指导读题)题目读懂了吗?现在就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去文章里找找答案。

5. 完成填空。

6. 原来洪洪从来没见过冰,所以他想请洪洪寄冰给他。看,这封信也来了,谁能来读一读呢?

出示:非非:

我住在火热的非洲,从来没有见过冰,很想看看冰

是什么样子的,希望你能给我寄一块冰来。

狮子 洪洪

2010年3月

(1) 学习生字“希望”。(小老师带读,练习用希望说一句话)

学习生字“块” (好办法记一记,巩固提土旁。田字格范写,书空)。知道“块“是量词。(出示:一块蛋糕一块饼干 一块砖 一块石头)

(2)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洪洪的信,表达一下他的愿望。

7.那寄冰的结果又怎么样的呢?课文哪一句话告诉我们狮子洪洪没收到冰,收到水?

(1)出示:过了几天,洪洪收到来自南极的一个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是满满的一塑料袋水。(学习生字:收。认识反文旁,田字格范写,书空)

(2)收到水的洪洪非常生气,它又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洪洪很生气,把箱子退了回去,并写信给非非:“我让你寄块冰,你为什么寄一袋水来?真让人扫兴!”

学习生字“退”(好办法记一记)

学习生字“扫” (小老师带学)

你能把自己当成洪洪,生气地对企鹅说说这句话。

8. 引读:不久,南极的企鹅非非收到了退回的箱子和信,可非非糊涂,为什么?

指导朗读:非非糊涂了,明明是块冰,洪洪怎么说是水呢?

9. 是呀,非非明明寄的是冰,洪洪怎么说是水呢?这是为什么?小朋友们,你们能帮企鹅非非解开谜团吗?

(出示:非非啊,非非,我来告诉你 。)

(录像解释:非洲是个炎热的地方,寄到那儿的冰自然就化成了水。在寒冷的南极到处结着厚厚的冰,白茫茫的一片,所以寄回的水有凝结成了冰。)

10.你能帮助非非再写封信给洪洪来消除他们之间的误会吗?

三、复习巩固。

1. 企鹅非非十分感谢大家帮助了它,瞧!它从南极给小朋友寄礼物来了。(读字、读词)

2. 刚开始,我们有那么多问题,现在通过读课文我们都弄明白了,看来读课文能让我们变得更聪明,就让我们一起再把全文朗读一下。

3.今天我们不但学了一篇有趣的课文,还明白了水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状态。放学后你也可以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带回家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唐老鸭新传》教案三篇


《唐老鸭新传》从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卡通明星——唐老鸭入手,讲述了唐老鸭将丰满漂亮的羽毛卖了之后下水游泳差点淹死的故事,文章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懂得不该为钱而失去珍贵的东西,不能一味地追求金钱的道理。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本课生字10个,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积累词语9个。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4个汉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文章内容。

3.能讲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小故事。明白不能一味追求金钱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10个,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唐老鸭图片

师:大家一定认识这个世界闻名的动画人物吧!他就是——

板书:唐老鸭

2.唐老鸭的故事有不少,也都很有趣,可是最近唐老鸭又有新的故事发生了——

板书:新传

3.揭示课题: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读准“传”字。

个别读,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唐老鸭又有什么新鲜有趣的故事呢?请你自己轻声地读读课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学生学习情况检查

(1)指名分节读课文,学生评议,给读得好的同学赠“星”。

(2)抽读词语卡片(见课后练习1),正音

3.小组学习

(1)抽读生字卡片,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2)查字典

(3)再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出示:

唐老鸭卖掉了自己()的羽毛,()地吃了一顿,穿上()的大衣,()地走在街上。

唐老鸭真后悔,不该为()而失去()

的东西。

4.大组交流

(1)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

(2)校对查字典情况。

(3)指名朗读完成后的填空。

三.学习课文,说话训练

1.围绕填空1学习

(1)读填空1:唐老鸭卖掉了自己丰满美丽(或者是“珍贵”)的羽毛,美美地吃了一顿,穿上新买的大衣,高兴地走在街上。

(2)解决问题:为什么唐老鸭要卖掉自己的羽毛?

引读课文:

唐老鸭卖掉自己的羽毛是因为他听到……的喊声,看到自己……的羽毛,想到……。

因为唐老鸭听到……的喊声,看到自己……的羽毛,想到……,所以他……。

(3)指导朗读:

唐老鸭听到了的是“喊声”,所以,这之前的话应该怎么读?

2.围绕填空2学习

(1)读填空2:唐老鸭真后悔,不该为钱而失去珍贵的东西。

(2)解决问题:唐老鸭得到的是钱,失去的却是他最珍贵的羽毛。为什么说唐老鸭的羽毛是最珍贵的呢?

(3)读相关课文内容,引读“所以鸭子对唐老鸭说……”

3.说话训练:

你就是一只路过河边的小动物,你想对唐老鸭说些什么呢?

出示:

我想劝告他:

我想批评他:

我想安慰他:

我想给他出个点子:

……

4.小结:

听了你们的话,唐老鸭为自己犯的小错误后悔不已,他让我告诉小朋友,千万别学他因为贪图钱财而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让我们把这个故事再好好地读一读,记住唐老鸭的教训。

5.齐读课文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复习字词

2.写字指导:重点“街”“假”

篇二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10个,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查字。

2、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积累词语12个。

3、 能讲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的小故事。

4、 明白不能一味追求金钱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 你喜欢看那些动画片?

2、 你们看过《唐老鸭》的故事吗?

板书课题:唐老鸭新传

二:出读课文,学习生字

1、 边听录音,边标上小节号。说说课文有几小节?

2、 学习第一节

(1) 唐老鸭为什么要卖鸭毛?用______划出有关句子

(2) 出示句子,学习生字。

a.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买 卖)

买 卖

妈妈给我( )了一只文具盒。

商店里( )出了许多空调。

b.比较:衔 假

(3).齐读有关句子。

(4)卖掉了鸭毛结果怎样?出示“这是沉下去”。

a.学习生字:而 沉

b.说出“沉”的反义词?

3、 唐老鸭为什么会这样的?你想对唐老鸭说些什么?(说话训练)

4、 出示句子:你失去了珍贵的羽毛,也就没有了足够的浮力。

a. 指名读

b. 学习“珍贵”

c. 齐读句子。

5、 第4节。

学习生字:悔 钱

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6、 读课文。

三:复习巩固:

1、 抽读生字卡片。

2、 读词语。

篇三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的几个生字“传、悔、买、卖、浮、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文时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并按标点停顿,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几个词语。

3、继续培养学生静心读文的好习惯,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不能一味追求金钱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出示图片1,这是谁,你认识吗?请你来喊一喊它的名字。师板书:唐老鸭

出示图片2,这儿还有一张唐老鸭的照片,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想问吗?(结合出示词语:羽毛、丰满漂亮)

2、揭题,认识“传”字。

二、初读感知

1、想不想听这个故事,师范读。

2、多么有趣的故事啊,你想读吗?自由练读。

3、检查。

认读词语

美美地 高兴地 珍贵 浮力

后悔 沉下去 卖鸭毛 买大衣

在这些词语中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买——卖 浮——沉

4、指名四生分读课文,其它小朋友思考:原来羽毛丰满漂亮的唐老鸭怎么成了这幅模样?

生回答,结合出示:唐老鸭卖掉了自己的羽毛。

三、讲读理解

1、唐老鸭为什么要卖掉自己的羽毛?仔细读第一节,用 划出答案。

2、交流,师相机指导朗读。

出示:因为唐老鸭听到 看到就想。所以唐老鸭卖掉了自己的羽毛。

3、 卖掉了鸭毛,换了一大笔钱,唐老鸭都做了些什么?

出示句子:他卖掉鸭毛,——走在街上。自由练读

指名一边表演一边读,相机采访。

此时此刻的唐老鸭,你觉得用哪个词语来形容最恰当?(得意洋洋、兴高采烈)

你现在就是这只唐老鸭,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引读,唐老鸭就这么得意洋洋地走在大街上,突然传来了鸭子们——,原来是——。于是——

出示相关句子,找出句中的动词。

体会前后两组动词的不同,说说文中是用哪个字把他们连接起来的?(可是)

指导朗读。

5、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唐老鸭只能大呼“救命!一般人们在怎样的情况下才会喊救命?

6、咦?奇怪了,鸭子是大家公认的游泳高手,可唐老鸭却因为差点淹死而大呼“救命”,请你读一读第三小节,告诉她原因。生自由读,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鸭子们的话说完了吗?从哪儿看出来?请你把省略号去掉,把这句话写完整:就会

7、由此可见,羽毛对鸭子而言(仅仅是丰满漂亮吗?文中一个词语“珍贵”)羽毛对鸭子而言不仅 而且

8、师小结。

四、提升感悟

1、师引读最后一小节,唐老鸭真后悔啊,它后悔不该——

2、练习说话

羽毛对于唐老鸭来说真的太珍贵了,可看着他这么后悔,我迫不及待地想安慰他但想到他贪图钱财,为了享受而失去珍贵的羽毛,我又忍不住要批评他几句为了让他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还想劝告他一下。

(请你选择一个,对唐老鸭说上一两句话。)

五、录音播放:收鸭毛!收鸭毛!高价收鸭毛!

熟悉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唐老鸭这次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这下一个新传呀,就留给我们小朋友来编了!

外研版高一年级下册英语教案:No Drugs


I.模块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Skill Goals

▲ Talk about smoking and drug use

▲ Talk about results

▲ practise expressing strong opinions

▲Learn to use the infinitive of purpose and adverbial clause of result

▲ Learn to prepare a presentation on the dangers of smoking

II.目标语言

practise expressing strong opinions

I totally agree with you!

I couldn’t agree more.

I’m not sure I agree with that.

Absolutely!

I’m not sure about that.

That’s right.

That’s a good point.

You can’t be serious!

I completely disagree.

Talk about results

... so ...

... as a result ...

... as a result of ...

1. 四会词汇

drug, cancer, cigarette, tobacco, addictive, danger, addict, inject, needle, powerful, reduce, nearby, burglary, crime, criminal, connection, illegal, ratio, shoplifting, treatment, likely, adult, café, disagree, ban, horrible, affect, participant, recognize, leaflet, distraction, jogging, gymnastic

2. 认读词汇

Adam Rouse, paul, California, bronchitis, cannabis, cocaine

3. 词组

related to, break into, belong to, become addicted to, take one’s advice, in order to, so as so, give up

The infinitive of purpose

I stole something every day to pay for the drugs.

How many of them break the law in order to pay for their drugs?

Adam went to the man so as to buy cannabis.

Adverbial clause of result

Some people feel so nervous that they call the police.

It was such a dangerous drug that he nearly died.

1. Users become addicted to crack cocaine much more easily if they smoke it.p13

2. There are such a lot of people that there isn’t time to help them all.p16

3. Drug use in Britain has increased by 30% in the last five years.p75

4. A quarter of young people who smoke more than ten cigarettes a day will die prematurely as a result of smoking.p77

5. Decide which of these actions are most likely to stop teenagers from smoking.p77

Ⅲ.教材分析与教材重组

1. 教材分析

本模块以No Drugs为话题,通过本模块的几篇阅读材料使学生对drugs和smoking有所了解,并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drugs和smoking对人体的害处,对社会的危害,以及可能引起的一些社会性问题,如:burglary, shoplifting等。 从而鼓励学生远离烟和毒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并通过所学知识运用恰当方式规劝他人也远离烟和毒品。

1.1INTRODUCTION通过对抽烟数据的检测,让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并通过英英释义的方式进一步熟悉词汇,最后利用对三个问题的讨论来引出另一个话题: drug use。

1.2READING AND VOCABULARY 阅读部分是打乱顺序的两篇不同类型的文章,通过给两篇文章选标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然后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有关drug use的词汇,并培养学生获取准确信息的能力。

1.3GRAMMAR 1 是学习不定式作目的状语的用法。在练习前先列出to 的几种不同用法来引出to 可作目的状语。接着又引出了其它可作目的状语的短语: in order (not) to, so as (not) to。

1.4FUNCTION 这一部分先展现例句引出要学的短语,然后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1.5 LISTENING AND VOCABULARY 是关于drug users 的一些信息。在听之前通过问答的方式先巩固词汇,然后采用问答和完成句子的形式对所听内容进行检测,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并再现的能力。

1.6 GRAMMAR 2 通过不同类型的例句引出引导结果状语从句的词: so与such以及对so与such区别的讨论,然后通过练习来巩固其用法。

1.7 pRONUNCIATION学会在日常交际中表达语气和情感。

1.8 SpEAKING 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继续展开对 smoking 这个话题的讨论。

1.9 WRITING 根据电子邮件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题目,并对其内容做出讨论,根据讨论后的结果写一封回信。

1.10 EVERYDAY ENGLISH 学习关于同意或不同意的表达方式,并通过真实语境来练习运用。

1.11 CULTURAL CORNER 通过介绍多种戒烟的方法给烟民提供一个适合自己的戒烟方式。并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认识吸烟的害处,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意志并且健康的人。

1.12 TASK 让学生收集有关抽烟危害的资料,然后进行讨论,并提交一个调查报告。

2. 教材重组

2.1 将INTRODUCTION, SpEAKING和EVERYDAY ENGLISH整合在一起,上一节口语课。

2.2 将READING AND VOCABULARY 设计成一节精读课。

2.3 将GRAMMAR 1, FUNCTION和GRAMMAR 2 以及WORKBOOK中的 Grammar整合在一起,上一节语法课。

2.4 将LISTENING AND VOCABULARY, pRONUNCIATION和WORKBOOK中的Speaking and listening整合在一起,上一节听力课。

2.5 将CULTURAL CORNER和WORKBOOK中的Reading整合在一起,上一节泛读课。

2.6 将WRITING,TASK和WORKBOOK中的Writing整合在一起,上一节写作练习课。

3. 课型设计与课时分配

1st periodSpeaking

2nd periodReading

3rd periodGrammar

4th periodListening

5th periodExtensive Reading

6th period Writing

沪教牛津版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教案unit6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歌曲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进行充分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采用启发式教学。

2.运用小组合作法,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本课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使学生有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更好的通过歌曲进行沟通与表达。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歌曲。

教学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Sing a song to warm up

二、复习导入:

一起学说上节课所学习的韵文。

三、讲授新知:

1.学习单词moon, big , yellow.

2.扩展句型 It’s big and yellow.

3.学生看图片、听歌曲录音、随节奏拍手,同时鼓励学生随录音机与教师一起唱。加上动作。

四、巩固操练:

学生分组活动,用所学的单词来替换歌词内容,对歌曲进行改编。表演歌曲。

五、小结、作业:

听音跟读本节课所学内容。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英语教案模板:Postman and policeman”一文,希望“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英语教案模板:Postman and policeman”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一年级英语教案模板专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