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论提前交卷检讨 > 导航 > 论现代观察及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论设定

论提前交卷检讨

论现代观察及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论设定。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你知道正确的心得体会书写格式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论现代观察及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论设定”,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论现代观察及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论设定
【作者简介】胡潇,华南建设学院教授,广东广州
【内容提要】现代生产对高新技术的运用,在体力和智力方面突破了人身自然的局限,主客体的实践关系有了日益增多的间接性、多样性,这使人类的认识活动发生了深刻变化。主体凭借科学手段强化了自身的认识能力,使具有崭新认识论特征的间接观察日益增多,从而使主体在选择性、自组织性和建构性方面,对客体的直接设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关键词】现代科技特征间接观察主客体关系
【正文】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在思想认识发展史上,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有一个历史的转折过程。当人类还处在手工劳动的情况下,劳动工具主要是对人身体力器官的延伸,其推动也多以人身自然力为动源。生产力物质技术的这种情况,制约着人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自我对于非我的设定能力。人对外物的关系,不论是实践的还是认识的关系,都局限于人的体力和感官能力可以直接把握的范围。社会的实践,还未能在微观、宏观、高速度、高精度等方面的观察和控制中,提出人身自然能力不可企及的现实要求。人对外物的观察,只能是凭借感官进行的“生动直观”。在其现实性上,自我在观察活动中对非我的设定,也只能表现为两者之间直接的感性关系、经验关系。其中,虽有理性力量的介入,但它仍然只是强化感官对外物的直接感知,而没有以物质技术或者科学模型为中介,对人的感官加以延伸,以进行一种间接的观察。在这种情况下,自我对于非我的设定,主要是心理学的,即感知的、情绪的、兴趣的、理想和目标的设定,并且始终以人力所及的范围为最大域。
当人类突破手工体力劳动的生产物质技术状况,进入大机器生产力、现代高科技生产力的时代,上述情况就不断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大机器生产力的出现,首先突破了人力和天然自然力推动的局限,人逐步从动力资源的位置上解放出来,更多地负担着控制和操作工具的职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所推动的机器工具的完善和精良,大功率、高速度、高精度的机器运作同时出现,工具活动的作用范围、作用强度、作用控制的难度等因素,向人身器官的感觉能力、调控能力、操作能力发起了挑战。于是,有电子技术、计算机的问世和发展。人类开始用技术手段去完成智力劳动和机器操作,从此拉开了以自动化的技术促使劳动者从直接物质生产活动中逐步撤离出来的历史过程。当生产力的发展进入现代化的境况之后,物质生产活动更多地变成了一种异常复杂的高科技过程。它的运作范围更大,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科学的运用,使宏观方面直接超越人身感知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实践日益丰富起来。它涉及的物质层次更深,生物工程、电子技术、核能技术、合成材料、激光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开发与运用,又在微观领域达到了人身感知能力所不可及的层次。现代化生产物质技术的更高速度和更大精确度,也同样使感官的识别、大脑的运算、手工的直接操作无济于事。此外,还有大量的高温、高压、高污染等特殊环境下的作业,是绝对排斥生产者直接进入现场的,于是以机器人取而代之。这加剧了生产者从生产过程的撤离。同时,现代化生产的高科技与知识密集化,以及信息的资源化、产业化,还在管理、科研、交通、通讯、军事、教育等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提出了高速、精确、大容量地加工、传输、存储、反馈各类信息的实践任务。这同样是依靠人身自然能力所无法完成的智力劳动。所有这些,使实践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的景观。
第一,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由以往的比较直接变得越来越间接。实践手段、实践技术的日益复杂化、高科技化,造成了主客体之间中介系统的膨胀。一方面它们更大范围、更大程度地延伸着主体的体力特别是智力,强化了主体的活动功能和作用。另一方面它们又使客体日益脱离天然的状态,更多地具备了“人化”的意义。这样,便拉开了实践主体与原始客体的距离。主体能在何种意义上作用于客体,也就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实践的物质技术这个中介力量。
第二,实践手段、技术中介功能的先进性,要求它的技术具有更多的综合性与完备性,拓展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多样性。一方面,实践手段受(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到被改造对象之多种属性与多种规律的制约。它必须以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去适应与利用这些因素,才能在与对象相互作用的对应性中改造对象。同时它又必须与劳动对象形成一定的差异,作为一种否定劳动对象的物质力量去作用对象。而且,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是多层面、多方位的,正像一个深海探测器,必须能够多方面地适应、利用并作用于海底世界的多种因素,才能胜任探测任务一样。另一方面,实践手段、技术中介又必须既与主体保持同一性,同时也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它要体现主体的实践目的以及在经济、社会、文化、审美等方面的要求,并适合于人的操作可能性和如实地表达人的功能和意志,才具有实践手段的意义。但它又必须能够超出人的局限,以不同于人的功能、机理、方式展开活动,才能延伸和扩大人的力量。技术中介既表达着人对物、自我对于非我的要求,又传达着物对人、非我对于自我的制约。它们对主体的活动方式作用的范围越大,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越复杂,中介作用的距离就越长,以至于主体要面对多级客体、面对多方面的客体。
第三,主、客体关系的间接性增大,技术中介系统的增大,也造成了科学技术扩大再生产的趋势,以及领先于生产实践发展的趋势。这使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一定程度地摆脱了以往尾随于实践关系的状态,其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牵引实践关系的能动性不断扩大。甚至,实践关系的确立,常常依赖于认识关系的确立与解决。现时的各种新产品、新机器、新材料、新工艺不总是从车间开始,而多是从实验室进入车间。
第四,与以上特征相一致,主体在实践中对于客体的作用手段和作用方式,更多地不是依靠延伸体力的物质手段去改变对象物的外观或空间存在方式,而是依靠延伸其智能的科技手段去掌握和利用对象物的规律与属性,进行物质结构——功能的变革。主体对客体的作用程度大大深化了、内在化了。

社会生产实践上述这些高技术、现代化的特征,以及它们所造成的主、客体实践关系的特征,必然地要反馈到主体的认识活动、观察活动中来,使主体的认识活动、观察活动也形成诸如社会实践的时代特征。而且,这种实践与认识之间的作用也不是单向度的,有些实践的特征甚至是由认识活动、观察活动自身的特征造成的。面对社会实践的崭新时代特点,主体在观察活动中形成的显著特点最主要的是两个:一是认识手段对主体自我的极大延伸;二是人工客体或模型客体对被观察对象的广泛摹拟。我们在下面的分析中将会发现,主体观察活动的上述两个特点,在主、客体的认识关系中造成的结果,便是自我对非我的直接建构或直接设定。
()高科技手段对主体认知能力的延伸,使自我与非我的关系形成了某种复杂性,使观察主体在对象之真实情况的确认方面,有了更多选择参数和更大的设定范围。
科技物化的认识手段,介入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了“主体→认识手段→客体对象”三者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观察所形成的感知则是这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哪些东西受到感官的影响,怎样才是感知的真实?哪些因素受到观察手段的影响,怎样才能保障认识手段转换和记录客体信息的真实?哪些现象受到被观察对象自身的影响,怎样才是客体的真实?所有这些,都需要主体认真的辨析、细致的关注和调整认识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因素,才能有本来意义上的去伪存真。所以,究竟是什么现象成了被观察的客体,究竟它们获得了一种怎样的观察,这在主体思想意识的分析和评估中具有多方面的选择性。主体对观察过程的能动调控,对观察效果的认真鉴别,对观察结论的自觉推定,最终都涉及主体对客体及其内部关系存在的状态的确认。从这一层意义上讲,高科技观察手段的介入,提高了主体认识客体的难度和强度,最终也就是提高了自我在认识论上设定非我的主动性和直接性。
()高技术认识手段对主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在某些方面强化了观察中“自我中心论”的倾向以及对于客体的建构作用。
这些认识手段的第一类,是诸如电子显微镜、射电望远镜、激光显示器以及声学仪器等直接延伸人类感官的技术装置。它们类似于人的眼睛和耳朵,运用这些认识工具,使主体能看到、听到自然器官视听能力的认识工具。这种高视度的认识装置对人身感官的直接强化,拓展和深化了主体设定和认识客体的能力。高科技认识手段的另一类,是非直观性的测量仪器,如研究物理场现象、放射现象、电磁现象、测试宇宙射线一类非实体性物质现象的科技装置。它们是对人身感觉器官的间接延伸。它们使主体超出感知能力和感性经验的局限,通过对认识装置获得的信息的编码与解码,使根本不成为感官对象的事物能够被观察、被感知。从而,它们使事物内在的属性和联系外观化、现象化,使无形的东西直观化,成为能够被主体在观察中确认的特定对象。这使自我设定非我的能力,超出自在的感性世界而延伸至更广、更深的领域,它意味着更多的甚至是绝对外在于人的外界事物成了主体的客体,成为自我的非我。
()认识手段对主体能力的延伸和超越,使认识工具的制作和运用成为观察客体事物的关键,从而使自我对于非我的认识论设定有了更大的可操作性和自主性。
科学观察中,在人的视听能力所不可及的宏观领域,如宇宙现象、天文现象的观察,都同各类仪器的结构和功能有关。不同的现象往往需要不同的观测仪器才能观测到。×射线望远镜不记录光源和射电源,但能发现射电望远镜和光学望远镜发现不了的天体射线形象。射电望远镜不记录光源和放射源,但它能发现×射线望远镜和光学望远镜发现不了的天体无线电形象。光学望远镜同样也不能记录放射源和射电源,但它能发现射电望远镜和×射线望远镜不能发现的天体光学形象。这表明,仪器的性质、功能决定着观察的领域和结果。人们使用不同的仪器去观察同一对象,只能发现这一对象的不同属性,得出不同的结果。所以,观察结果的不同,不只是因客体有其自身的多种属性,更不是消极地因为客体对主体产生着不同的作用和“映象”,而实实在在地是因为主体对它们采取了不同的观察手段和观察方法。因此,观察主体能否与某些物质对象建立认识关系,使之成为客体,并得出某种结论,在基本的方面便取决于观察仪器的研制与操作。而这种仪器的研制与操作,又极大地取决于科学理论和技术理论所提供的知识、工艺的可能性。因而主体对于客体的设定,便在观察过程中潜在地由观察手段的研制及其可操作性而决定。主体设定客体的可能性,也就由其所掌握的研制观察仪器的科学技术可能性及其操作的可能性所提供。认识手段直接表达着人的理性力量和实践意识,直接和间接地延伸人的感官与智能。主体通过对于这种“无机身体”的绝对控制,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比较自由地展开着对于客体的认识关系,进而在认识论上高度自主地实现着自我对于非我的设定。
()高科技认识手段在观察中对自然客体的介入和干扰,使主体自我对客体对象有了更多的建构性。
科技手段之所以能够强化人的认识能力,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它们能直接作用于客体,特别是对那些人身力量所不可企及的宏观和微观现象,有了插入主体图谋和意志力量的可能。这使认识活动远离了以往的那种照相式的消极反映,极大地复杂起来。一方面,主体通过科技手段,把那些需要观察的对象从它的整体中分割出来,改变其环境、结构和自然状态。这是对认识客体典型化的设定。它使客体浑沌不清的状态变成可清晰观察的状态。但同时由于客体脱离了其自然状态及其整体和环境,是以其整体的失真换来了局部的真实,因而在观察中仍然需要通过理性的解释将其还原为自然的状态。这种观察过程的分割与“提取”和理论解释过程的整合与还原,不能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多重设定。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复杂的,主体运用高科技手段,如高能加速器一类装置,在对客体施加特殊作用的过程中观察它的某些现象。这样的人工条件及其作用,建构和暴露了客体在自然状态中不能出现或者不能观察到的一些特定现象,深化了人的认识。但同时,它也给认识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类似于“测不准关系”那样的复杂性和困难。美国的杜威专门写了一本《确定性的寻求》的书,企图对测不准现象加以哲学的说明。他不无哲理地指出:“认知已经成了一种在特别指导之下的活动而不是和实践孤立分隔的东西。借心中确切的占有不变实在的办法来寻求确切性已经转换为借主动地控制变化着的事物进程的办法来寻求安全了。在操作中的智慧(即方法)已成为最值得我们去争取的东西了。”(注:〔美〕杜威:《确实性的寻求》中文内部版,第页。)杜威提倡的“方法至上”,超出了对客观事物本身实际意义的关注,倒不尽然。但认识工具及其认识方法的研制和运用,对于主体建构或设定客体的作用,在高科技时代,的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观察对象的模型摹拟,直接实现着主体对于客体的思想设定。
对象的模型摹拟,是鉴于对象的难以直接观察和主体的科学假设而建立起来的。它们可分为实物形态的人工客体和观念化的理论模型两大类,并且各有其特点。
人工客体是主体基于对被模拟事物的某些认识与假设,以一定的物质技术形式制作出来,供人们形象地加以观察、研究的代偿客体。如沙盘军事模型、机件模型、神经网络电子模型、建筑设计模式、水利模型、高分子模型等。它们既是取自自然的,又是人的智慧、工艺、理论知识和想象意象的综合产物。它们既要体现自然客体的规律、属性,又要体现主体对这些规律、属性的认识,还要体现主体某些心理活动规律及其认识目的。人工客体的生产,与主体认识和实践的思想水平、物质条件、社会环境以及文化背景都有联系。主体或者依据科学的预想,将未来趋势的东西以人工形式现实化;或是依据认识的要求,将不典型、不理想的东西典型化、理想化;或者依据假说的方式,将暂不具备的对象环境、外界影响和事件进程设定为业已具备的因素;或者依据类比推论和联想,将自然状态下不能出现的东西变成在人工作用下一定发生的东西。因而人工客体是主体用来联系现在与未来,现实与可能,理想、假说与现实的实物手段,生动地体现了理性思维、科学假说在物质模型中的现实化、形象化。它所实现的,既是主体对客体的观念设定,又是对客体的实物设定。
另一类对于对象的模型摹拟是观念性的,它们是以各类与对象相关的科学理论特别是数学的方式建构起来的理论模型,用科学的语言、概念、范畴、公式、定律、逻辑网络将客体的有关规律、属性、结构、功能、状态、趋势观念化、符号化地描述出来,以便在理性思维的操作中,对原型事物进行思想的试验和理性的分析,求得对于它们的某种认识和解释。在主体对于客体的观念性设定中,盛行的思维逻辑是分析与综合、类比与演绎的统一。分析与综合是基于对原型客体的理性认识及其构思,同时也依据主体自身的认识目的及其对客体要求的反思性理解与掌握,所进行的思想集合和观念组织,它构成建立模型的知识基础。类比与演绎是对原型客体的摹拟与设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它的理性发展的思想延伸。
模型无论是实物的还是理论的,都是对原型事物的表征或再现。模型与原型事物的关系,总的说来,一般具有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性质、属性上的同态关系,或形式、结构上的同构关系,或功能、效应上的比值关系。模型对原型的模拟不是简单的复制,两者间不能绝对等同,内含着人为的附加或假设或创意。因而,它既是“正摹拟”即与原型之相似性的集合;又是“负摹拟”即与原型之差异性的集合。前者更多地体现着主体的类比思维和联想,后者更多地表达着主体的演绎思维与想象。模型为观察者、研究者提供了对原型事物进行间接研究的可能性,也为科学假说提供了思想实验、逻辑证明的条件。现代科学这种与事实、与直接经验的非直接对应,以及对物质性实验的非严格依赖,使理性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空前提高。它充分展示了主体思想认识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从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论设定来看,模型作为一种认识手段,它为主体的这种“设定”活动提供了直接的现实性。它使主体对于客体的思想建构与理性设定,获得了逻辑的、形象的规范,有了更加精确、更加稳定、更加严密的意义。模型作为一种认识中介或认识手段,它既使主体对原型客体的观察和认识有了间接性的意谓,又使主体观念性地建构客体有了直接性的意义。并且,主体对原型的直接建构,正是实现主体对其进行间接观察的现实基础。模型的建构和运用,最切实际地发挥了主体在观察和研究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因而在认识论上,它最充分地展示了自我设定非我的基本意义。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对现代大学核心理念的认识


对现代大学核心理念的认识内容显示中
大学理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方广泛关注,成为中国大学热衷于讨论的话题,相信这个常说常新的命题将不断地讨论下去,笔者认为,讨论这个问题至少有4个方面需要搞清:什么是现代大学、现代大学与时代的关系、现代大学理念、现代大学核心理念。
一、关于现代大学概念。什么是现代大学,现代大学如何界定?有研究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如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波罗那大学,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有的研究则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以1809年洪堡建立柏林大学为发端,现代大学已有近200年的发展历史,中国的现代大学以北京大学的建立为标志也有100年的历史。我认为,一千年也好,几百年也好,皆因时间久远,和现代社会联系不是太紧密,似没有必要过多地考证。大学由于其在传承人类文明,担当社会责任方面以其独特的作用与影响,必须立于时代潮头,折射时代光芒,反映时代精神,与其了无新意地复述历史,不如立足于当代社会的变迁和中国国情来讨论现代大学的定位可能更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感。什么是现代大学呢?如果从上千年历史的时间序列上来观照,似乎不是指当代大学,但我们又经常讲现代社会、现代观念、现代人、现代大学生等等,从这个角度上说,又可以把当今社会上的大学称之为现代大学。因此,现代大学与当代大学可以作同义理解,只是论者的着重点不同罢了。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体制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革,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中国的大学如何适应时代需要生存与发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确切地说是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大学的特色和定位,不是研究当代国内外大学的一般性而是它的特殊性。何谓现代大学?笔者在此妄下断语,现代大学泛指社会中现实存在的传授和创造高层次知识的教育组织,大学只不过是这种传授和创造高层次知识教育组织的称谓而已。这其中,包括了大学与时代的联系,大学的本质属性和在社会中的定位。有人认为,现代大学单指一流大学或研究型大学,此论可存疑,从广义上讲,现代大学就是那些可以被称为大学的一切现代教育机构,而不是专指所谓的一流大学和研究型大学才是现代大学,一流大学必然是现代大学,而现代大学则不必是一流大学。理念是定位的依据,定位是理念的体现。一流大学是举国家之力用优质教育资源培植和扶持的,目标是中国也要有世界一流大学,从而跻身于世界名校之列,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与国内其他大学和地方院校没有可比性。一流大学的理念应当更高,标准应当更严,发展应当更快,鼓励他们眼光向外,参与国际竞争,为当代中国的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担当大任,这是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题中之义。而非一流大学和地方院校则主要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各安其道,各守其位,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现在,很多演讲和文章都津津乐道一句耳熟能祥的名言“大学乃大师之谓,非大楼之谓”,以此来激励自己恨铁不成钢,此心可嘉,此志可励。但要达到这一理想境界殊为不易,如认识处理不好大师与大楼的关系而导致大学好高骛远,缺乏理性,放弃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不顾自身条件,盲目攀比,不切实际地竞相赶超追求单一的发展目标,可能会适得其反。要看到不是所有大学都能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除少数顶尖名校之外,全世界3万多所大学绝大多数也都没有什么大师,有的可能长期都出不了大师。中国的大学有多少可以进行国际比较,参与国际主流对话的大师?有大师固然好,没有大师也无妨,我们既要防止在追求理想境界时产生的浮躁心态,也要克服无所作为的悲观思想。即然有一流,也就有二、三流,甚至还有未入流,这些大学还得静下心来,脚踏实地教书育人以培养有用之才为己任。同时,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可能还应当关注这样一种结果,即非英语国家的一流大学吸纳全国的学术资源,举国家之力花费大量金钱培养精英人才,有时可能事与愿为的客观上为发达国家举办“留学预备班”,培育出一批批的精英人才出国留学之后,很可能还是“为他人做嫁衣裳”。据统计,从1978年至2003年,在70万出国留学人员中回国的只有17万人,这些人大半滞留在西方发达国家而日积月累,使输出人才的母国处于长期失血的困境之中而不自知,面对精英人才“毕业即出国”的无奈之势,恐怕连优先为母国服务的机会都轮不上,这样一来,我们的大学出现大师的机率就更小了。在兴高采烈创建一流大学的一片欢呼声中,留一半清醒,保持一点理智,但愿不是杞人忧天。
二、现代大学与时代背景。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大学理念也是一种社会意识,要讨论当代大学的理念和实践,当然离不开我们所处的社会历史时代。人类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以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样化为特征的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文化竞争、资源竞争以及军事竞争等,与经济全球化相并存的民族国情和文化的本土化成为当代大学生存发展的基本背景。所有竞争都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靠培养人才的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目的的竞争。教育靠教育组织或教育机构来进行,能使人才接受高层次教育,并有资格和资本参与社会和国家间竞争的组织非大学莫属。然而,由于不同种类的大学在其所处区域位置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经济社会发育程度的差异,教育文化水平弱化,甚至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交通状况的制约,都会造成一所学校在社会教育结构中的层级不同。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千差万别,形成了不同学校的竞争力不一样,表现为竞争能力有强弱,竞争水平有高低。虽然在当代中国,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这所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理念,但在具体办学方向、投入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效果的差异性上则形成了一所学校不同于其它学校的特色。黑格尔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不同学校的存在自有其不同的根据,都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全球时代背景,必须受当时当地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就是说,一所大学处于什么层次,办得怎么样,不能脱离国情、省情和校情,相信每一所学校的领导没有不想把自己学校搞好的,学校的生存发展,除了学校自身的努力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一个良性的外部环境,取决于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力量给予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当代大学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外部因素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认识和处理好自己在时代坐标中的定位。
三、关于现代大学理念。“理念”这个词现在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时髦用语,各行各业都在使用,如文化理念、军事理念、经营理念、企业理念、人才理念、新闻理念、教育理念等等。当今人们言必称“理念”,好象开口不谈理念,纵论教育也枉然。笔者无意逐一考证这个词的来源和发展过程。只知道它源于古希腊哲学,经过后人的发展完善,具有“观念”、“类型”、“宗旨”、“本性” “精神”、“信仰”、“理想”、“认识”、“观点”、“使命”等含义,是一个哲学概念。所谓“理念”,是指人们对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是对理想追求的概念化、系统化表述。严格地讲,我们随时挂在嘴边的理念,已经脱离哲学的本旨,泛化到没有多少哲学精神了。什么是大学理念?笔者素无研究,没有资格解释,但我想,大学理念是否可以理解为大学得以存在的意义及理论根据、办学的指导思想、办学宗旨、办学方向、办学特色?纵观古今中外,关于大学的理念可谓五花八门,高论迭出。试整理如下:追求真理、育人为本、传承文明、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教学为主、科研为先、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产学研结合、研究型、教学型、普遍性、创新性、服务性、针对性、自主性、包容性、功利性、竞争性、开放性、产业化、信息化、精英化、大众化、国际化、本土化、可持续发展等等,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不一而足,看来,学界对大学理念并无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些可能是功能概念,但在很多情况下,确实难以将二者截然分清,也没有必要去分清。可不可以说,理念是功能的理性表达,功能是理念的实现形式。读过莎士比亚作品的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对哈姆雷特的理解,一百个红楼梦的读者就有一百个心目中的贾宝玉,每个论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大学理念或者说对大学理念的定义,这些定义各有其长短,从各自提出的角度看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的一些基本特征。大学理念的定义是什么呢?这里介绍两种或抽象或通俗的定义,抽象定义认为“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这一本体所特有的基本看法和对大学的基本认识,它是大学教育各种教学理念中最基本的理念,是引发或构建其他教育理念的基础理念或元理念”。具体定义认为所谓大学理念,是指人们对那些传授高层次专门知识的组织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思想观点。具体分析起来,其实大学理念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复杂和高深莫测,就是对大学的精神、使命、功能等基本特征的抽象表述,是大学生存与改革发展的最高领导原则或指导思想,既包括零散的、感性的大学教育理念,又包括系统化的、触及大学教育现象之本质的理论观点;既包括对大学教育的理性思维,也包括相应的情感体验和理想追求。从(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理念蕴涵着大学的办学方向、目标确立、运营策略、社会责任以及人们对理想大学模式的系统构想。再具体化一点,大学理念就是人们对大学是什么,大学的目的和职能是什么,大学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把大学办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的知识组织的理性认识,简言之,大学理念就是人们对大学的一切认识和实践的理论升华,主要表现为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内涵丰富。作为理论探讨的大学理念是一般,作为指导实践的大学理念是特殊,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
四、关于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当前,虽然研究高等教育的各种出版物林林总总,细大不捐,令人眼花缭乱,但对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鲜有文章论及。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现代大学的三大核心理念,即:高等教育的针对性、高等教育的质量观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可看作是对世界大学的普适性要求。因为我们是中国的大学,讨论的是当代中国大学的核心理念,还稍有所区别。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即称之为核心,那就不是一般、基本或全部,而是最能反映大学这一事物本质属性的东西。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和江泽民同志的论述,体现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很明确的。高教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江总书记深刻阐述“新世纪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要才的重要基地,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要前沿,继承和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交流和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重要窗口,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的强大生力军”,这里,方向、理想、宗旨、功能、目标都有了,已内在地包含了现代大学核心理念与实践,是中国大学的最高领导原则。结合联合国的定义,高教法的规定和江泽民同志的论述,我认为,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和实践任务应该是教育性、创新性和国际性。简述如下:
1、现代大学的教育性。教育性是任何一所大学的最高理念和根本原则。从逻辑上讲,大学首先是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其次才是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组织,因为只有大学才能大规模持久性和群体性的稳定地向大众传授高级知识。育人的前提当然是要有学习者,才能将知识代代相传以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如果大学没有学生,自然就没有教师,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大学是不能称其为大学的。如果一所大学不具备教育性,不把育人放在首位,那就不叫大学,或叫别的什么组织,当然也就没有必要讨论什么大学理念。据专家研究,即使是一流的大学,教学的权重在其整个活动中也占到50%至60%,没有任何一所大学可以宣称超脱于育人之外,说我不育人,我只做学问,我只搞科研,即使是科研活动也带有育人的属性,比如说,强调科学精神,团队精神,甘为人梯奉献精神,学术民主等等,不存在“只见物不见人”的纯粹科研。新时代的大学是先进文化的代表者,是知识创新和传播应用的主要基地,国家明确规定大学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要提供有关的专门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为高水平的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实际技能。如果我们不能充分认识到大学的教育性,而是劳神费心“骑驴找驴”式的去寻找别的什么理念,那么,我们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新拔尖人才的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
2、现代大学的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是知识经济的生产者,是人类思想和知识创新的源泉,是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地,同时也是一个参与社会变革、提供科学咨询、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库,在为社会提供创新思想和创新知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的创新有很多方面,包括教育制度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手段创新等等。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大学教育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创新教育,以创新的知识培养创新人才。由于知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因此大学的创新主要指是知识的创新,据研究,一个大学生现在学到的知识,在5年以后就会折旧完,需要及时更新。大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尤显重要:第一,据统计,全世界2/3论文、3/4的诺贝尔奖是大学发表的。国内大学发表的论文占全国总数的3/4以上。第二,大学承担全国90%以上研究生培养任务。不仅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厚的大师级专家、学者,而且拥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序列,在学术自由、学术自治的宽松氛围下,易于产生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是思想创新、知识创新的生力军。第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有大批视野开阔、理论功底扎实的学术带头人,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边缘学科、新兴学科方面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容易实现知识创新。第四,高校的图书情报系统发达,为知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条件。第五,高校的国际交流广泛,信息灵通,便于了解、借鉴新的思想、方法、技术经验等等。第六,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启发灵感、活跃思维、增强创新性,从而产生各种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
大学在创新成果的同时还要培养创新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的劳动和生活方式日益趋于人性化,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需要大学培育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的人才,现代社会大学是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的高富集地,是人类已有文化和知识宝库,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专家教授科学家)是国家创新事业的主体,对国家创新负有特殊的使命。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生命,也是当代大学的灵魂,作为知识生产的主体,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不仅要一般的传授知识,批判的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从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到新知识的追求者,提高他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
3、现代大学的国际性。在前述众多的理念中为什么要单提国际性。因为国际性已成为当代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大学是国际知识生产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有人称为知识工厂。人类科技、文化甚至感情交流很多情况下是靠大学来进行的,很多大学都有外国留学生,通过他们把人类知识、科技和不同的文化互相传递到各自的国家,使大学有了国际性的影响。伴随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客观进程,加速推进了教育市场和人才市场的国际化,教学、科研和管理都有可能在国际化的条件下进行,使教育在对外开放中面临着新的挑战。教育市场的跨国竞争已不可阻挡,教育资源的跨国配置已成为通常现象。全球化的效应之一是所谓解疆域化。国外有的专家认为“全球化不能只被理解为民族国家间交互关系与作用的增强与频繁,事实上,全球化持续改变了社会的内在性质:约定社会和政治之架构,本身就有了问题,因为疆域原则成了可疑的原则。更精确地说,假设的国家与社会等同关系被打破和解除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和社会的贸易、工作和生活形式,不再依国家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容器’中进行。因此,全球化的核心可被视为是社会的解疆域化。经济、政治和生活形式不仅可跨越边界威胁古老的民族国家,它们也改变了民族国家内部的凝聚状态。世界突然变得紧密,不是因为人口的增长,而是因为某一些文化效应似乎必然会使所有的陌生者及远方彼此接近,使世界各地大学的教育内容与品质都因卷入全球化的浪潮,而必须面对全球性的竞争”。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并行,使得知识生产超越了国家、民族和文化的界限,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在为各自国家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在为全人类培养人才,这种新变化要求大学立足国情面向世界,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在知识和能力方面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不但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作贡献,也是为全人类作贡献。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国际化不等于全球化,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世界进程的一种总体趋势,而国际化则是以民族国家的国情、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为前提的,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化和本土化的关系,在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先进教育成果的同时,必须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进行合理的吸收与改造,不宜笼统地强调与国际接轨,不加分析地原封不动全盘照搬。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没有理念指引的大学实践,是一种盲目的摸索,而缺乏实践支撑的大学理念,则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大学的理念及其实践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大学的实际运作如果没有清晰的理念,必然因缺乏指导原则而迷失方向。反之,大学理念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才能被证明某种理念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21世纪要实施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大成的智慧教育新理念,培养出知识远见宽广,自觉运用科学技术,敢于开拓创新,促进社会、自然和人自身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只有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历史趋势,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根据党和国家对新世纪的大学教育提出的总体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大学理念极其与实践的关系,才能履行好大学的使命,完成时代赋予的任务。




论权力与法治



本人于2000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7月1日成为WW局的一员,在来到WW局的短短10个月内,本人认真学习、重要思想等知识,学习WW工作相关知识,自觉遵守各项,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努力做好人事教育以及先进性办公室的有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自本局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本人认真参加了政治理论学习、专题教育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结合分析评议阶段工作的要求,对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发现存在不少问题。

一、存在问题

1、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平时能关注国家大事,学习有关的文件、精神,但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善于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来武装头脑,看问题只是就事论事,认识事物只停留在表面,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缺乏辩证和长远的眼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但自己总觉得个人的力量渺小,而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产主义仍很遥远,在理想信念上不够坚定。

2、服务宗旨不够牢固。对人事教育工作有热情,有兴趣,但不能始终将自己保持在兴奋点上,手头工作繁忙或是加班加点时,也有想叫苦、叫累的念头。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解得还不够深刻,有时还消极地认为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学疏才浅,能力有限,忽略了无论什么丰功伟业都是由一件件小事日积月累做成的。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执行得不够,在开展工作时,也仅仅从本职工作的角度看问题,办事情,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

3、业务知识不够钻研。对待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还不够,在工作中遇到难题,还不善于思考,常常需要领导的指示。认为拥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就够了,对WW业务知识、具体WW工作的流程、操作、细节等掌握不够,学习不够,实践不够,缺乏向上攀登的勇气和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态度。此外,还缺乏创新精神,不太动脑筋去尝试创新。

二、分析思想根源

一是放松了理论学习。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不够,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党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二是进取精神不强,满足于维持现状,缺乏钻研精神。对新形势下WW工作、人事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对自己要求时紧时松,不能一以贯之的从严要求自己。

三、今后努力方向

随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通过对照检查,分析评议,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增强了我改正错误、提升水平、提高素质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定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关键是要通过先进性教育,加强自己的政治理论学习,端正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放在首位,以此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奋斗动力和行为坐标,坚信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坚信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每一个共产党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并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二,干出优良成绩。一是要坚持敬业原则。立足本职,做好工作,是党员先进性首当其冲的要求。我要恪尽职守、胜任本职,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从工作中找寻乐趣,在岗位上做出成绩。工作中苦点、累点,挺挺就过去了,关键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以党员的先进性和工作的责任感来对照,为自己驻入更多的动力。二是要坚持廉洁原则。要始终坚守廉洁这个公民的道德底线、公仆的政治底线和党员的觉悟底线,牢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教诲,防微杜渐、警钟常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廉洁自律的坚固防线,并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三是要坚持创新原则。要尽可能地发挥年轻人的优势,把握青春年华,不断开拓创新,在本职岗位上求实、求新、求变。

第三,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一是要自强不息。成为党员的过程是自强的过程。现在,虽然我已经有了几年的党龄,但仍要自强不息,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不断激励自己。二是要以勤补拙。我曾思考过,党员要成为先进,凭什么呢?我想,如今各条战线上人才济济,也许共产党员并没有先天的身体优势、智力优势等,要成为先进,就必须以勤补拙。因此,我也要多学多干、勤学巧干,吃苦在先、享乐在后,通过勤勉来弥补不足、促进进步。

总之,面对当前的新目标、新任务、新使命,我一定要振奋精神,加倍努力,对照自己提出的“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先进性要求和WW局党员“八个要”的先进性标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人事教育、先进性教育等工作,为我局争创“全省一流WW机关”目标的实现助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先进性的标准。

学习博弈论的体会


篇一:学习博弈论的心得体会

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和较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只有直面这些问题,个人才更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在所有的对抗和较量中,其胜负成败常常取决于3个基本的因素:机会或者说运气、体能和智能。通过抛硬币来赌输赢是纯粹依赖于个人运气的游戏;百米赛跑的胜负基本上取决于个人的全身技能;而篮球赛、战争等对抗,虽然也会受到运气的影响,体能也很重要,但决定胜负的更重要的因素是头脑技能的较量。
头脑技能是一种策略技巧,或者说是在谋略方面的造诣。既然世间大多数对抗都与头脑技能有关,因此人们试图获得成功,就有必要研究在对抗局势中如何策略性地选择自己的行动。而今,博弈论就是一门专门研究互动局势下人们的策略行为的学问。事实上,每个人每天都在与他人打交道,或竞争或合作。身处这样高度互动的环境之中,无论一个人是否知道博弈论,实际上他都不断地在与他人进行博弈,无论是他的父母、亲人、兄弟、老师还是商场对手、政治敌人一个可能不知道博弈论为何物,但是他的确常常在与他人进行着对抗和较量,在进行着一场又一场博弈;而生存本能,也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不少博弈技巧。
然而,通过本能所学习的博弈技巧,是既不系统也相当费劲的。因此,人们有必要以一种最为节省的方式来学习策略技巧。而最节省的方式,莫过于直接学习博弈论的知识了。难怪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这样说着:要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事实上,不单一般人应该了解博弈论,各个领域的专家更应该了解博弈论20世纪后半叶的历史表明,博弈论在军事、政治、商业、法律、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都已有非常成功的运用。其中,在经济学、生物学、政治和军事中的运用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1994年和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两度眷顾博弈论,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博弈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正式的博弈理论往往是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而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有数学恐惧症,虽然对于少数人来说数学的形式是那么优美,但大多数人把博弈论的学习看做是一件艰难的而痛苦的事情。其实,博弈论是如此有趣的学问,把博弈论的学习当成一件痛苦之事,实在是不应该的。
我们应该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学习博弈论。这一点,我们事实上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博弈比较基础的东西是不需要高深的数学功底的。然而,如果我们能熟练地掌握这一部分博弈论知识,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深感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对于博弈论这一门独具魅力的课程,只是从皮毛上略有了解。尽管如此,我还是学会了一种以博弈的观点来思考、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好比囚徒博弈的现象,我以前可能能够猜到结果,但这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罢了。然而现在可就不同了,相似的问题我都能够用所学的博弈论知识去解释,能够了解其本质了。


篇二:学习博弈论的体会

我学过一段时间博弈论,一些思维过程中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使用一些博弈论思想,有两点比较突出的体会。
第一,制订政策或游戏规则,要保证所有人有参与积极性。
这来源于纳什均衡概念,说起来当然简单。但我自己觉得,以前所知道的这条道理制订游戏规则要保证所有人有参与积极性是简单接受,没有逻辑证明,或者,在直觉层次觉得这是对的,但没有认识到它为什么对。
有本书上说,以后的经济学家必须知道一个纳什均衡概念,否则不算经济学家,或者说,玩明白了纳什均衡,就像玩明白了价格一样,是经济学家的基本功。我赞同。
协议必须是能够自动执行的。
第二,千万不能把别人当傻瓜。
这来自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合理的行为序列必然在每一步上都合理(当然,这里不去探讨历史理性),即使存在一点缺陷,也要从颤抖手均衡的思路来考虑问题,使自己不要随意使用触发策略,保证你好我好(也可以说是我好,他也好)。
如果把别人当傻瓜,吃亏的是自己,就像那个卖猫的故事。
把博弈论这种技术体系当作世界观,似乎有些危险,但其中的道理我必须重视。
以上是一点体会,希望能抛砖引玉。


篇三:博弈论学习感想与思考

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赢得更好的结局,也在于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
先给大家猜一个脑筋急转弯,
问:在什么情况下零大于二,二大于五,五又大于零?
答案是:在玩石头.剪刀.布游戏的时候。
博弈,就是用这种游戏思维来突破看似无法改变的局面,解决现实的严肃问题的策略。在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在特定条件下争取其最大利益,强者未必胜券在握,弱者也未必永无出头之日。因为在博弈中,特别是多个参与者的博弈中,结果不仅取决于参与者的实力与策略,而且还取决于其他参与者的制约和策略。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若要逆袭,学习并掌握必要的博弈论的知识是很有帮助和必要的。
事实上,博弈过程本来就不过是一种日常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先分析他人的意愿从而做出合理的行为选择,而所谓博弈就是行为者在一定环境条件和规则下,选择一定的行为或策略,实施并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比如你身为博士,当面临老板任务的压力和可爱妹纸的召唤的选择时,必要的博弈论知识的应用,也许会助你平安过关。当然,夹在这样一个三节点的博弈关系中,处于极其弱势地位的你,往往只能自求多福了。
博弈论用途很广。博弈论原是数学运筹中的一个支系,其研究运用了许多的数学工具,这仿佛形成了一道阻碍我们初学者与博弈论的鸿沟。但是伟大的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时,才算是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面对这条鸿沟,我们不仅要学习数学公式和理论,也不可以忽略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一个不会编程的人照样可以成为电脑应用高手,没有高深的数学知识,我们同样可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成为生活中的策略高手。就像孙膑没有学过高等数学,但是这并不影响他通过运用策略来帮助田忌赢得赛马。所以我一直很淡定的看待本课的许多数学公式和算法,因为我相信只要我掌握了博弈论的本质,老师您是不会让我挂掉的。
博弈论首先是我们思索现实世界的一套逻辑,其次才是把这套逻辑严密化的数学形式。博弈论的目的在巧妙的策略,而不是解法。我们学习博弈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赢得更好的结局,也在于享受博弈分析的过程。说到底,博弈论毕竟只是一个分析问题的工具,用这个工具来简化问题,使问题的分析清晰明了,也就够了。
英勇的博士们,为了碉堡的逆袭,为了老板的任务,为了妹纸的欢心,大家不仅要好好学习掌握这门课,顺利通过考试,更要将博弈的思想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名博弈高手。


篇四:学习博弈论的心得体会

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和较量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只有直面这些问题,个人才更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在所有的对抗和较量中,其胜负成败常常取决于3个基本的因素:机会或者说运气、体能和智能。通过抛硬币来赌输赢是纯粹依赖于个人运气的游戏;百米赛跑的胜负基本上取决于个人的全身技能;而篮球赛、战争等对抗,虽然也会受到运气的影响,体能也很重要,但决定胜负的更重要的因素是头脑技能的较量。
头脑技能是一种策略技巧,或者说是在谋略方面的造诣。既然世间大多数对抗都与头脑技能有关,因此人们试图获得成功,就有必要研究在对抗局势中如何策略性地选择自己的行动。而今,博弈论就是一门专门研究互动局势下人们的策略行为的学问。事实上,每个人每天都在与他人打交道,或竞争或合作。身处这样高度互动的环境之中,无论一个人是否知道博弈论,实际上他都不断地在与他人进行博弈,无论是他的父母、亲人、兄弟、老师还是商场对手、政治敌人一个可能不知道博弈论为何物,但是他的确常常在与他人进行着对抗和较量,在进行着一场又一场博弈;而生存本能,也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不少博弈技巧。
然而,通过本能所学习的博弈技巧,是既不系统也相当费劲的。因此,人们有必要以一种最为节省的方式来学习策略技巧。而最节省的方式,莫过于直接学习博弈论的知识了。难怪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这样说着:要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事实上,不单一般人应该了解博弈论,各个领域的专家更应该了解博弈论20世纪后半叶的历史表明,博弈论在军事、政治、商业、法律、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都已有非常成功的运用。其中,在经济学、生物学、政治和军事中的运用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1994年和200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两度眷顾博弈论,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博弈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正式的博弈理论往往是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的,而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有数学恐惧症,虽然对于少数人来说数学的形式是那么优美,但大多数人把博弈论的学习看做是一件艰难的而痛苦的事情。其实,博弈论是如此有趣的学问,把博弈论的学习当成一件痛苦之事,实在是不应该的。
我们应该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学习博弈论。这一点,我们事实上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博弈比较基础的东西是不需要高深的数学功底的。然而,如果我们能熟练地掌握这一部分博弈论知识,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深感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对于博弈论这一门独具魅力的课程,只是从皮毛上略有了解。尽管如此,我还是学会了一种以博弈的观点来思考、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好比囚徒博弈的现象,我以前可能能够猜到结果,但这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罢了。然而现在可就不同了,相似的问题我都能够用所学的博弈论知识去解释,能够了解其本质了。


篇五:《博弈论》学习心得从博弈论看股票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理论一直被广泛运用于股市分析中,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短周期市场中,人们似乎更加热衷于技术分析。以道氏理论、波浪理论、形态分析理论等为代表的传统技术分析理论,从道琼斯和艾略特以来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虽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但基本上是在同一层次上变换形式,并没有什么质的突破。
我觉得,归根到底,不是技术分析本身的问题,而是技术分析的对象股票市场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具体说,传统的技术分析理论都隐含了一个有问题的理论前提,它们的研究思路本质上都是在把股市看做是一个不受参与者自身行为影响的客观系统,而没有考虑到人的操作对股市的影响。作为一种近似,这样处理可以给研究带来方便,也可以产生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这种不准确的近似不利于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
在学习了博弈论之后,我似乎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事实上,市场由千千万万投资人构成,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密切关联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些参与市场的人本生就是在互相的心理博弈,每个人的操作都必然的影响着股市的运动,特别是当资金量比较大的时候对市场的影响更大,这些大户之间的博弈直接关系到技术分析的正确性。参与市场的人有自己的思考,有时候甚至是非理性的。而在中国,我们会看到另外一种力量在挑战着技术分析的权威性,那就是政府的力量。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是对技术分析信任与否的一个博弈,在信奉技术分析的人看来,技术分析之所以正确,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很多人就是照着技术分析的结论做的,以至于这些结论就真的成真了。下图是我们常见的压力线理论,我们就以此构建一个简单的博弈模型。
博弈的双方是大多数散户和机构大户,我们的博弈过程是这样的:假设在B点,股价正好走到了切线理论压力线上面。这个时候,机构面临着两种选择:拉升股价与不拉升股价,散户面临两种选择:跟进买入与不跟进,此时博弈可用下表描述。
机构大户
散户拉升不拉升
跟进赚亏
不跟进亏平
表中,效用只是代表的是散户的盈亏情况,因为考虑到股市是零和游戏,所以,考虑双方的利益显得没什么必要。在表中可以看出,只有在机构大户选择拉抬股价,而这个时候散户果断跟进的情况下,散户投资者是可以赚的。
在这场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投资者信奉技术分析的方法是应该在B点不操作,或者卖出,而当博弈的另一方机构大户反常态选在在这个时候拉升股价的话,B点的压力左右将会被打破,在这个时候,按照技术分析操作的投资者就会选择卖出或者不买,也就分不到之后的收益,切线理论的压力线就轻易被攻破了。这个过程使得压力线的理论有被打破的可能。也就是技术分析失效了。
以上的例子只是一个简单的博弈分析。
相关学者运用博弈论把股市看成一个竞局,投资人处于博弈对抗中,投资决策是一个博弈计算过程。博弈计算与人们习惯的按照科学规律思考问题不同,它面对的系统不是僵死按一种规律变化,而是有多种变化发展的可能的活的系统。
我只是从技术分析的有效性的角度简要的谈了博弈论在股市分析中的作用,当然,要达到熟练应用还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博弈论的思想使我有了对手的意识,在股市中同样存在着对手。在我看来,如果非大牛市,股市只是简单的零和游戏,此中的游戏就是博弈,对手双方的博弈。所以,从博弈论的角度看,股市其实是众多对手方博弈的结果,技术分析只是博弈的产物,当然,技术分析的实效也是博弈的结果,这样的话,就不难理解了。

论团队精神


论团队精神

论团队精神随着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不断深入,团队精神就像耀眼的火球吸引着人的注意力,在队伍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一级组织,一个建制单位好比一个人,那么,支部核心作用的发挥好比人的大脑,单位的中层力量就是人的神经,群众就是人的细胞,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支部核心作用的发挥是团队精神至高无上的具体体现,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思想产生语言,思想支配行动,党员先进性教育,首先是确保党员的思想和心灵的永远保鲜,拒腐蚀、永不沾。只有不断坚持对党员先进性教育,才能使每个党员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忠实履行党员义务、永葆党员本色、增强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才能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员经受住各种考验,在急、难、险、重的任务完成上,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公安队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着打击、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的双重职责。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公安要当好排头兵,先进性教育任务艰巨要求高。道路有险阻,改革路艰难,苦战能过关。随着三队一室警务运行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需要更多的党员、干部视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为了党的事业,党员要处处想在前、讲在前、干在前,以牺牲更多的个人利益来巩固三队一室的改革成果,用党员的形象来影响、感化、触动周围的同志,使之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比有干劲、干有动力、想有奔头。20xx年,是三队一室的提高年,党员先进性教育是队伍建设的催化剂,给队伍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新生事物将逐渐广为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是团队精神栩栩如生的再现。在现实生活中,团队精神也历历在目,如:众志成城赈洪灾,万众一心抗非典等等。团队精神是宣传车是播种机,能激发人的力量、鼓舞人的斗志、纯洁人的心灵、消除人的顾虑,团队精神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党员队伍是驱使时代发展的先锋队伍,是执政党的基石,将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党员先进性教育过程中,强调团队精神,就是要使党员主动解剖亮思想、翻箱倒柜找问题。及时“洗澡、擦背、充电”,轻装上阵,以积极的姿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党员先进模范的追求中去。在集体中学会相互包容、彼此谅解;学会画“圆”时,不再以自己为圆心,自己的利益为半径;学会在危难的时刻,首先虑及他人;学会讲党性、讲团结、讲忍让、讲奉献,永远保持党的本色。通过对党员队伍进行先进性教育,确实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为民服务的水平,做到不让一个党员掉队,在党员队伍中筑起拒腐防变的钢铁长城。

论官德修养


 论官德修养官德,是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为官之魂,从政之本,用权之道。只有形成了一个以干部队伍为依托的道德示范群体,整个社会的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才能得以真正的提高。既然居官,就不能远离官德.也不能逃避官德,更不能缺乏官德。当官无德,必然导致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良。因此,加强官德建设至关重要。一、慎始--谨防第一次。人生贵善始。一位领导同志曾说过:加强官德修养,保持自身廉洁,关键在于第一次。把好了第一次,就掌握了主动,就能在各种腐蚀诱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此言不谬。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会一泻千里。可见,在不义之财面前慎重对待第一次,果断拒绝第一次,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是,现实生活中不能正确对待第一次,不能断然挡住第一次的人屡见不鲜。胡长清、李乘龙等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成为千古罪人,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没有把握住第一次,在下不为例的自我安慰中一步步走向深渊。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把握住自己,认认真真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个第一次。警惕了第一次,就能累积成每一次,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线就不会被突破,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就找不到可乘之机。在廉洁与腐败、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我们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二、慎微--谨防小恶积大恶。有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干工作,收一点拿一点、捞一点占一点、吃一点喝一点、玩一点乐一点,是人之常情,是小节,无伤大雅;有的认为只要不犯大错误、不搞大腐败,犯点小错误、有点小毛病,组织上也会宽容。原谅;还有的认为别人恣意腐败尚能逍遥法外,自己捞点蝇头小利,不足挂齿。正是这种小节无害的心理,使他们渐渐放松自我约束,滋长了放任心理。于是,今天占一点,明天捞一点,后天又贪一点,最后越陷越深,难以自拔。小节不保终累大德。广东省汕尾市原副市长马红妹,平时毫不检点,把自家买水果、面包、鸡蛋、油、米等用的几十元、几百元开成发票报销,致使后来胃口越来越大,发展到几万元、几十万元地将公款贪为己有就是例证。可见,小节并非无害,而是一切大害的开始。各级领导于部一定要在慎微上下功夫,注意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去小恶以保本真,积小善以成大德。三、慎言--谨防口无遮拦。现在,党内和干部队伍中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公开场合讲话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说有悖于中央精神的话,对中央和上级党委的决策及工作评头品足、说三道四、滥发议论;把社会上某些妄加猜测的东西和互联网上所谓的内部消息及顺口溜当作谈资说料,时而望风踩柳,时而添油加醋;甚至津津乐近于一些消极颓废、格调低下的所谓黄色段子,满口荤话、粗话、脏话。纠正和防止党员干部口无遮拦,讲话不注意影响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增强党的意识,坚持从严治口,用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标准严格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与中央不一致的话坚决不说,不利于党的形象的事坚决不做。在公开场合,一定要言必适时,言必适情,言必适度。四、慎好--谨防嗜好误前程。嗜好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有点爱好是正常的,领导干部也不例外。但是,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不能恣情放纵,而应当把它与官德的修养联系起来,对有利于官德修养的则育之,不利于官德修养的则弃之,介于有利与不利之间的则节之。领导干部对自己的好爱如果不善节制,就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不法之徒腐蚀领导干部的缺口。这绝非危言耸听。从厦门远华走私案中可以看到,石兆彬、刘丰、蓝甫、杨前线、接培勇等大小官员的堕落,正是被赖昌星从这些人身上的爱好打开缺口的。赖昌星有一句名言:不怕什么法律条文、,就怕领导干部没有兴趣爱好。我们的领导干部要警觉啊。五、慎欲--谨防纵欲无度。人有七情六欲,领导干部也不例外。有的干部之所以在权、钱、色等的诱惑下坠马,究其根源无不是为欲所困、为欲所害,当官欲、权力欲、金钱欲、美色欲、名利欲、占有欲、享受欲太盛。无理则欲滥,无欲则理废。人欲是生理现象和社会现象,企图窒欲、灭欲不可能,亦不可取;而纵欲又为害无穷;唯一正确的办法是以理导欲、以理制欲。所谓以理导欲,以理制欲,就是通过理性把欲求控制在无过无不及的程度.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欲不逾矩,欲不损德。以理导欲、以理制欲首先要分清正欲与邪欲。正欲与邪欲,在许多方面是泾渭分明,不言而喻的。但有时又往往是正邪混淆,难分难辨,稍不注意,就会以耶为正,背正入邪。这就需要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是以理辨欲。以正确的理论为依据,划清什么是正欲,什么是邪欲;什么是公欲,什么是私欲,择其善者从之。另一方面是以理导欲。用正确的思想引导欲求的实现,遏制恶欲的发展。其次,以理导欲、以理制欲要把好节欲与纵欲的关口。追求个人欲望的实现,千万任性不得,放纵不得,不能违背党纪国法,不能违背官德原则。适度为利,失度成害。做到节而不过,遂而不纵,谨防伤身败德。再次,以理导欲、以理制饮要处理好民欲与己欲的关系。不仅要坚持与民同欲,同甘共苦,而且要把体民之情,遂民之欲作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热心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谋利造福,而把个人的欲求置于群众欲求之下,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六、慎权--谨防滥用权力。领导干部如何对待和运用权力,是检验领导干部党性强弱、官德好坏的试金石。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运用权力,掌权为公,执政为民,就会使权力造福人民;滥用权力,掌权为己,以权谋私,就会使权力造祸人民。邓小平同志曾经告诫说: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不要以为有了权就好办事,有了权就可以为所欲为,那样就非弄坏事情不可。因此,领导干部在运用权力时一定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行事。要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领导干部的级别越高,手中掌握的权力越大,社会责任就越重,越应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切不可滥用权力,谋取私利。七、慎平--谨防坦途翻车。人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形;有人行船,渡过了无数个激流险滩、隐石暗礁,却在开阔平坦的水面沉舟翻船;有人行车,顺利通过了崎岖山间小道,却在宽阔的高速公路上车毁人亡。究其原因,是他们在困境、险境、恶境之中谨慎小心,格外警惕,而在顺境、佳境之中怠心懈志,忘乎所以。因此,愈是个人成长、进步顺利的时候,愈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见喜忘忧,自松其绑,而只能履平防险、浅水深防。为此,一要无病早防。在加强官德建设方面,要贯彻有病早治,无病早防的方针。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当戴上冰冷的手铐、关进阴森的大牢时,当被押赴刑场告别人世时,大都会发出追悔莫及的哀嚎。因此,要防止香风熏心,毒气浸身,就必须见危于无形,防祸于未萌,不间断地学习改造,增强思想上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二要人病我防。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是加强官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官德建设中,既要见贤思齐,向德性高尚的先进人物学习,又要见不贤而内自省,从犯错误或犯罪者身上吸取反面的教训,引为鉴戒,省己律身。三要小病大防。见微知著,小病大防,这是古今志士仁人修身养性终成大器的共同经验。在周总理、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生涯中,都曾有过闻过即改、小题大作的感人事例。陈毅同志曾把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17个字作为自己的观铭,终生警示自己。八.慎独--谨防自我放纵。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造成的某些空隙,以及新的体制、新的观念、新的价值体系、新的规则还不够完备等,都可能为作奸犯科者提供可乘之机。对于手中握有人民赋予的大大小小权力的各级干部本人来说,倡导慎独.不断修身,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党纪政纪是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之上的,光靠强制很难保证一个人不犯错误。有的同志往往在公开场合、集体活动中,在有人监督的时候,能够按章办事,严格要求自己,而在远离组织、无人监督的时候就放松了对自己的约束,放任自己,结果犯错误。如何才能慎独.重要的是认真地、自觉地坚持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四自。一要自重。对自己的人格、自己的言行、自己的名誉非常珍重,不失于轻浮流俗,不狂妄自大,不自轻自贱,待人处事与自己的身份相符。二要自省。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养成每日三省吾身的习惯,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作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三要自警。应该时时处处用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警告自己不要有任何越轨的举动,真正做到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四要自励。各级干部无论身处顺境,还是身处逆境,都要像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那样,坚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九、慎友--谨防被朋友拉下水。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结交朋友方面不能不慎之又慎。因为有些朋友就是瞄着你手中的权力而来的,他们千方百计和你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他们千方百计、百计千方地为你设置陷阱。江苏省连云港市原副市长鹿崇友,专好结交大款,为了大款们的利益,他可以目无法纪,披挂上阵。可事到临头,那些人为了保全自己,纷纷弃他而去。无数事实证明,靠金钱、权力建立起来的友谊是短命的。因此,对领导干部来说,一定要谨慎交友,冷静交友,从善交友,选良交友,择廉交友。唯有如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十、慎终--谨防晚节不保。善始不易,善终更难。要做到善始善终,始终如一.一是要防止灰暗心理的滋生。从一些领导干部由红变黑的蜕变过程中来看,堕落无不起始于心理的失落、失衡、失制。其一是吃亏、补偿心理。他们盲目地同大款、大腕攀比,同强占狂贪的暴富者攀比,因而攀出了羞涩感,比出了吃亏感,继而攀出了补偿心理,企图通过勤捞来弥补损失。其二是及时行乐心理。在酒绿灯红面前,一些老同志心花、头晕、目眩,对奢靡的生活由向往到痴迷、热衷于用公款上赌场、进舞厅、泡小姐、潇洒掉了自己的晚节。其三是侥幸、冒险心理。他们自以为手段高明,无人知晓;或自恃德高望重,无人猜疑;或抱着冒险一次,享受终生的念头,不惜赌上政治前途和身家性命,来个狮子大张口,到头来,伸手必被捉,赔进了自己的晚节。二是要防止心力的懈怠。人生的历程,有如流水中行船,山丘中跋涉,心志要专一,心力要坚毅,如果松懈怠忽,随波逐流,就难逃触礁翻船、失足落崖的厄运。所谓功亏一篑,一失足成千古恨是也。从众心态,是心力懈怠的一个突出表现。抱这种心态的人,或者认为随大流,法不责众,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或者认为随大流有利,既能吃上肉又不沾腥。而实际上,同流必然合污,合污者终究逃不脱法律的处罚,无论成克杰、胡长清之流,还是李纪周、马向东之流,一个个窝案的败露,无论窝主还是窝徒,却未能逃脱干系。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是心力懈怠的又一个突出表现。有的领导干部临近退职、退休之时,不是留恋工作,而是迷恋权力;不是重晚节,而是重晚利,利用即将离手的权力之柄,拼命地为自己贪钱敛财,以图富度晚年,享受余生,而栽在最后一站再也起不来了:有的灰溜溜交出了手中的权力,有的刚刚下车离站又向高墙走去,甚至有的还凄惨惨踏上了黄泉路。三是要防止革命意志衰退。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且莫人老了,功高了,位尊了,背上各种包袱,作茧自缚,自毁其身。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放下资深的包袱、功高的包袱、位尊的包袱,慎始敬终,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一个人做一件、几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慎终如初少败事。

论新时代的公安精神


论新时代的公安精神

从去年开始,市公安局组织开展了“永康公安精神”讨论、演讲等活动,征集和提炼“永康公安精神”。近日,局党委反复研究,最终将“忠诚、勤勉、奉献、争先”确定为永康公安精神的表述语。

忠诚。忠诚是人民警察应该具备也必须具备的政治素养。公安机关是党、国家和人民意志的执行者,警察队伍是一支武装部队,必须将忠诚作为警魂。所有的警察都曾经郑重宣誓: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铮铮誓言,宣告了作为一名警察在任何时期任何条件下的政治立场。只有忠诚,我们的队伍才不会变节,才不会向恶势力低头,才不会为金钱美色屈膝;只有忠诚,我们的队伍才靠得住,才能让党和人民放心。没有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公安队伍就没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没有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公安队伍就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勤勉。勤勉就是要扎根岗位,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履行打击犯罪、服务人民的职责和使命。警察肩上既有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责任,也有公正执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责任,既有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稳定的责任,也有亲民爱民,服务人民的责任。人民警察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和守护神。人民群众最痛恨什么,什么犯罪突出,我们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人民群众最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对待违法犯罪零容忍,服务人民群众热心肠。千方百计维护好社会治安,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千方百计破案追赃,减少和挽回人民群众损失,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事提供便利,让人民群众满意。以自己的努力和辛劳,换来千家万户的平安和欢乐。

奉献。无私奉献是人民警察的职业精神,也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滴水不止可汇江河,滴水清莹可映光辉。作为人民警察只有甘愿牺牲,讲求奉献,方显魅力,才能取得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尊重。面对繁重的公安工作任务,广大民警付出了很多,这种付出有体力上的、有精力上的,还有家庭上的。付出的本身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一种光荣,当警察就意味着奉献。正因为警察付出的多、奉献的多,所以警察的职业才神圣、才光荣。我们既然当警察,就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能用商业眼光看待工作,总是要求付出就有回报。讲奉献,就是要以从警为荣,以吃苦为乐,不屈不挠,英勇顽强,保持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就是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时刻以大局利益为重;就是要充分发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超越自我,勇往直前,为公安事业,为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切。

争先。争先是指在各项工作中的争先创优精神。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优秀民警的警察也不是好警察。无所事事混日子、浑浑噩噩过日子,绝不是我们的选择。近年来市公安局涌现出了许多标兵能手,在各单位的墙上,挂有许许多多奖状、锦旗。志存高远、争先创优是我们的不懈追求。“争先”,就是要努力使各项工作向一流目标看齐,把我们的思想和目标定位在“争先”上。思想决定行动,目标激发潜能。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远;目标有多大,潜能就会有多大。我们必须面向“第一梯队”,瞄准“第一梯队”,冲刺“第一梯队”。我们要“争先”,关键要把各科所队班子和民警队伍建设定位在“争先”上。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关键在中层干部、关键在民警的责任心。要着眼于打造团结争先的科所队班子,着力营造心齐、气顺、劲足、令畅的工作氛围。着眼于强化科所队班子和民警的责任心,突出用力干事、用心干事,着力提升科所队班子和民警队伍的核心竞争力。着眼于提高执法的公正度、辖区治安的稳定度、群众的满意度,着力提高科所队班子和广大民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争先是崇尚荣誉,荣誉代表先进。争先体现了人民警察的时代精神,也体现了永康特色。永康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敢于创新,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夺了许多第一。我们永康公安局也曾获得金华综合考评第一,创下全省优秀公安局等荣誉。争先就是要求我们胸怀壮志,以积极进取的争先意识,协作互助的团队精神,脚踏实地,坚韧不拔,勤学苦练,不甘落后,全力拼搏,咬定目标不放松,在各项比武、各种比赛、各类考核中取得好的名次和成绩,为全局争得荣誉,赢得荣光。

由信念、作风、情怀、斗志四个方面内容构成的永康公安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积淀。体现了永康公安的职业本色和进取意识,提炼永康公安精神的过程,是广大民警统一思想,提升境界,凝聚共识的过程。永康公安精神的提炼和确定,有助于增强民警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有助于激发民警的工作责任心、自信心、进取心,提升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有助于在全市公安机关形成人人敬业勤奋,个个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我们相信,“忠诚、勤勉、奉献、争先”的永康公安精神一定能成为全局民警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推进永康公安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