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教案 > 小学二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 导航 >

小学二年级下册英语教案,2024小学二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who’s that?》英语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先锋英语第三册unit 3who’s that?本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句型:who’s that? that is….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看图说话,俩俩对话复习和巩固句型who’s that? that is…,并以此句型为基础,自主听、读、演来学习故事,通过俩俩说、小组说的形式来学习句型:this (that)is…,he/she is from….扩展学习句型:i’m from( ),china. 本课以句型训练为主线,通过看、听、说、演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英语听说能力,并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在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人格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同时,我在教学中始终注意关注学生的情感,创造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并且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接下来我分析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 依据:《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现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1、 使学生掌握句型:who is that? that is…he/she is from (canada/china…) 2、三会单词: britain canada china 3. 扩展句型:i’m from ( ), china. 技能目标: (1) 用ppt方式提供一定主题内容的图片和关键词句,培养学生在key points辅助下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2) 通过师生问答、俩俩对话、小组对话角色扮演等多种言语交际活动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和在日常生活中迁移运用英语的能力; (3) 通过自主听故事,使学生在语篇的听读中增强语感,提高听力.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有兴趣听、说英语,通过句型的学习,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来自中国,香港、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通过表演活动逐步培养孩子们的相互协作意识。 学习策略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积极

查看全文>>>

一、 教学内容: 《牛津小学英语2a》第八单元,第一教时(learn to say, look and learn). 二、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初步认读单词:bread, rice,milk和juice. 2、能听懂、会说have some…,please.及其应答句ok.thanks.i like… 三、教学重点: 1.能正确地朗读本单元的四个单词bread, rice,milk和juice. 2.能在适当的场合运用日常交际用语have some…,please.及其应答句ok.thanks.i like… 四、教学难点: 1.bread, rice,milk和juice的读音。 2.能比较自如地应用have some…,please.和应答ok.thanks.i like…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光盘 单词图片 六、教学过程 step1. 1、greetings. 2、free talk. 3、sing a song:《牛津小学英语2a》unit 5 partc i like carrots. 4、say a rhyme:《牛津小学英语2a》unit 7partc a pie, a cake,a hot don,please. step2. presentation. 介绍生词bread, rice,milk和juice. 1.t:oh,good.we know a rabbit likes carrots.do you like carrots? ss:yes/no. t:yes.i see.×××likes carrots.(指s1,点头)。but×××doesn’t like carrots.( 指s2,摇头)。what do you like? s2:i like beans. t:and you?( 指s3) s3:i like pies. t:and you?hamburgers? ( 指s4) s4:yes,i like hamburgers. t:what do you like?hot dogs? s5:no,i like cakes. t:well ,i like…(故意作思考状)do you know?do you want to know? ss:yes! t:i like bread. 2.present:bread. a.l

查看全文>>>

teaching aims: 1.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表述pizza, biscuit, hot dog, juice, water等食物。 2.在情景中听懂have some noodles.等祈使句,并学会用may i have…?来购买食品,培养学生初步的日常生活会话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 teaching contents: 1. unit 2 part a—part d teaching tools: pictures,tape-recorder, teaching plans: four periods

the first period teaching contents: words: pizza,biscuit,hot dog sentence: may i have a …? step1: greetings: step2: free talk t: how are you? what’s your name? what can you do? step3: presentation 这里可以在学习新语言之前,可以复习以前学过的食品类的单词,帮助学生回忆,让学生有接受新的食品类单词学习的准备。 1. t: present a picture (a pizza) t: what do you see? s1: i see a pizza (ask the ss to read “pizza” driving a train) 2. t: how many pizzas can you see?(出示两张pizza的图) s: i can see two. 3. t: present a picture (a biscuit) t: look, what’s this? s: it is a biscuit. t: (跟读,个别读,开火车读) t: how many biscuits can you see?(出示五块饼干的图) s: i can see five biscuits t: yes, five biscuits or some biscuits.(领读,开火车读) 4. t: say a rhyme. a pizza,a biscuit. i can see. a pizza,a biscui

查看全文>>>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2、通过学习,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 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到,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这是什么? 谜底:风 2、板书: 风。 3、那谁会画风呢?想不想展示一下画风的身手?(想)好,那俺们这节课就请同学们来展示自身画风的身手。 4、板书: 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俺们来展示一下你们自同学字的身手。看看你们能把这一课的生字读出来吗? ⑴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⑵ 出示卡片,全班齐读生字。 ⑶ 开火车读,在就个别字组词。 ⑷ 做个小游戏。 ⑸ 指导字“陈”的左耳旁由几笔写成?(二笔),笔划读成“横撇弯钩”;“艺”字的下半局部是由几笔写成?(一笔),笔划读成“横折弯钩”。 2、过渡: 看来,同学们的生字都掌握的不错。现在俺来检查你们的课文读懂了没有?请你说一说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先用笔画出你自身的答案。同桌讨论交流。(结合挂图) 2、汇报: ⑴ 赵小艺: 句子:“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体会:因为有风时,风吹动旗子,旗子才会飘起来。所以画飘动的旗子,就画出了风。 板书:旗子飘 ⑵ 陈丹: 句子:“只见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体会:风把小树吹弯了,弯弯的小树就表示有风。 板书:小树弯 ⑶ 宋涛: 句子:“他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体会:斜斜的雨丝是因为有风吹。 板书:雨丝斜 ⑷ 赵小艺: 句子:“风车在呼呼地转。” 体会:风车转动是因为风吹,画出了转动的风车就表示有风。 板书:风车转 2、交流、讨论: 通过对这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学习,说说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三位小朋友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板书:敢想敢做,善于动脑。 3、现在呀,俺们要来展示你们朗读课文的水平。谁想来展示呢? ⑴ 个别读(分段朗读) ⑵ 分角色朗读课文(分小

查看全文>>>

第1课

教学内容:

1、歌曲:《童谣》学唱

2、综合训练2

教学目标:采用以听唱为主的方法学习本课歌曲(一个降号的调),继续加强“流动的do的首调概念。

通过实践和比较,进一步感受2/4、3/4、4/4三种拍号的节拍特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感受2/4、3/4、4/4三种拍号的节拍特点。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综合训练1

1、教师请学生说出2/4、3/4、4/4的含义以及强弱规律。

2、把全班分为三组,分别按拍号和节奏口读音节,要突出强拍上的重音。

3、三个声部依次进入,最后构成三个声部。

各组派一个人为代表,在黑板上写出各拍号的节奏。(教师订正)

三、学唱歌曲:

1、导入:

请学生唱出小时候所唱的童谣,今天我们也来学一首《童谣》

2、听录音范唱,请同学们跟着哼一哼。

3、教师视唱曲谱,请学生说说do的位置在那?(这就是一个降号的调,我们以后会学到,do在五线谱上是可以流动的)

4、集体视唱曲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跟琴演唱歌曲《童谣》

四、听音乐下课

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第2课

教学内容:1、歌曲:《童谣》歌曲处理

2、综合训练2

3、欣赏:天黑黑

教学目标:感受“童谣“这类民歌质朴、稚气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同前节

二、歌曲处理:

1、集体演唱歌曲《童谣》

讨论: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速度、情绪演唱。

按讨论的练唱

2、教师指导:

歌曲旋律平稳流畅、节奏宽松,唱时要做到气息均匀、连贯,不要有过多的强弱变化。(练唱)

三、综合训练

1、教师将书上的两条旋律分别弹一弹。

2、教师随便弹奏其中一条,请学生说出教师弹奏的是哪一条?

四、欣赏:天黑黑

1、导入:我们学唱了一首《童谣》,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童声合唱。

教师介绍《天黑黑》:《天黑黑》是一首流行于台湾北部和闽南一带的民歌。虽为童谣,但深受人们喜爱,被大人、小孩广为传唱。

2、初听乐曲,请学生跟琴唱一唱。

3、复听,请学生说说这首歌曲讲了什么?

4、完整复听,完成听听想想。

查看全文>>>

一、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认读9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继续培养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和分析合体字字形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培养学生注意倾听和评价朗读的能力。 3.通过成语故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主动努力做事,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二、教学重点 1.会认读9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 理解“守株待兔”成语的含义以及告诉人们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朗读课文录音带,投影片,生字卡,作为奖励用的绿、黄、红色星若干颗。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故事导入。 1.(出示本课的三幅图)同学们,你们都爱听故事吧?故事的种类可多了,有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等。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成语故事。请你看看图中有谁?他在干什么?结果怎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为学习课本的规范语言做准备。) 2.谁能用简短的句子或词语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以此种方法了解学生对故事的主题把握的情况,从而发现学习的小骨干。) 3.借助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守株待兔。 4.谁来给大家讲一讲“守株待兔”这个词语的意思? 5.你们看图后的猜想和给故事起的名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吧!瞧,这是三颗不同颜色的星星(出示星)想不想得到?这是需要经过努力的。只要把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流利,就可以分别得到绿、黄、红三颗星。咱们比一比,看谁最先得到三颗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争夺绿星开始。 请大家一边看课文,一边听录音。要求听清字音。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圆圈画出来,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 (3)出示词语卡片,进行认读。 守株待兔古代慌忙逃走 撞断捡起兔肉(得)到旁边 这些字是我们读书的障碍,要想得到绿星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①指名读字词,同学间互相正音。注意“捡”是前鼻音,“慌、撞、旁”是后鼻音。 ②去掉词卡上的拼音再读词。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③全班齐读生字词。(教师要采用先按顺序读,再打乱顺序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练习。)

查看全文>>>

第三课《童趣》 教学目的: 1 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2 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 3 能准确地按节奏拍击,边唱歌边做拍手游戏。 教学重点:学唱《打花巴掌》《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难点:感受音乐情绪教学方法:动感教学法教具准备:钢琴, 多媒体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聆听《玩具交响曲》、聆听《出发》。 教学过程: 一、 聆听《玩具交响曲》 1 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关于玩具的歌”[出示《玩具交响曲》音乐] 2 引导学生体会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 3 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小鸟的声音用手势表示出来。 4、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 二、聆听《出发》 1 导入 师: 看到小狗拉着雪橇你想到什么?[出示《出发》图文] 2 初听音乐 提示:音乐中描绘的小朋友是怎么出发的? 你仿佛听到什么? 3 复听时,学生随乐曲进行表演。 三、 课堂小结 第二课 教学内容: 学唱《打花巴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课《打花巴掌》 1、出示节奏:×××× × │×× × │×.× ×× │× 2、学生自由讨论后读出节奏。 3、学唱《打花巴掌》 a、导入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拍手游戏” 师:“北京的小朋友在玩拍手游戏时还能拍出各种各样的鲜花,你们听听”[出示《打花巴掌》音乐] b、提问:他们都拍出什么花? c、通过听唱法学唱歌曲。 d、歌曲基本学会后做拍手游戏。学生听音乐《打花巴掌》,教师提示这首歌的儿歌部分两人一组互相击掌。儿歌部分即兴表演。 e、分组创作新歌词,相互演唱、评议。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a、请学生听音乐《打花巴掌》歌曲部分,边听边讨论(4组分别拿一件乐器)怎样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部分伴奏。 b、4个组分别用四件打击乐器伴奏后再合奏。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2、学习节奏0 x 0 x∣0 x x‖为歌曲伴奏。 3、 创编活动。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师:“小朋友们有没有看见过蜗牛”[出示蜗牛图] 同学们见过黄鹂鸟吗?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黄鹂鸟的图片(出示图片课件),下面老师要给同

查看全文>>>

左邻右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写生窗外的景色,进行景物写生要素的指导。 【教学准备】录像、图片、儿童优秀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中的窗外景色,引导学生初步欣赏,导入本课题。 二、学生回忆自家窗外的景色,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1、自己家里窗外的景色好看吗?有什么特色? 2、有时候当你倚着窗户往外望还会有什么感想? 三、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 1、看看内容。 2、画面的构图。 3、画面的艺术效果如何(用什么表现手法处理的) 四、组织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并指导写生要素: 1、观察取景:进行取舍,避免面面俱到。 2、示范写生要点,强调构图的安排。 3、深入刻画,进行画面的处理。(简单说明) 五、学习要求: 1、写生窗外的景色。 2、也可以根据想象,画窗外的各种景色。 六、分组写生,师作实际指导。 七、展示作业,引导观摩互相交流评价。 八、拓展:课余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

查看全文>>>

一、板书课题: 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如:泉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路上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学法指导: (投影出示)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 、想:想象——联想。 3、检查生字情况 ① 小老师领读。 ② 说偏旁猜字。 ③ 编序号猜字。 ④ 识记生字,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⑤ 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⑥ 扩词。 三、师生交流。 1、 抽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 齐读:去拼音读(平翘舌、前后鼻音拼读一遍,连读三遍)。 3、 读新词(投影出示): 泉水、 瓦罐、天然、 水塔、 杜鹃花、打结、 结果、清脆、一股清泉 4、 重点识字:(读不熟的字放到句子中记一记) 5、 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指名学生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教师配以简笔画形象描 四、写字指导。 1、 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发现: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结”是多音字。 2、 重点范写以下几个字:股、脆:月字的制导,脆,右下不要写成“巳”。鹃:左下是竖。 3、 学生练笔。(播放古筝曲,教师环视指导) 4、 展示交流。 要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其中“然”字要注意不能少点,“塔”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答”。

查看全文>>>

《兽王》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2、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本课歌曲。并有感情地进行表演。 3、能用打击乐及自制乐器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并将它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制打击乐尝试编创有情景的打击乐合奏。 教具准备:老虎头饰、空易拉罐、白卡纸、多媒体、琴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两只老虎》、聆听《狮王进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动物说话》自由律动,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平等、轻松、自由的气氛下进入音乐课堂。 师:刚才我们表演了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你们还会唱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呢?(自由表演唱,培养孩子们自信演唱的能力) 二、演唱《两只老虎》:导入新课:(请两个孩子配合老师,将老师事先准备的老虎头饰戴上) “老师看出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小动物,下面老师为你们变出两只可爱的动物兄弟,好不好?请你闭上眼睛,一、二、三,变!(随《两只老虎》音乐两只小老虎模仿其行走特点在孩子们当中走一圈) 1、老师引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两只老虎》第一声部 2、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 3、两声部配合按节奏朗读歌词 4、用“lu”模唱歌曲旋律,注意两声部的配合 5、随伴奏轻声唱歌词,老师分别帮助两声部稳定节奏、音准 6、歌曲处理:有趣地 7、随伴奏模仿老虎的动作特点,边唱边表演三、聆听《狮王进行曲》: “两只奇怪的小老虎引来了许多看热闹的小动物,(放音效:狮子吼声)呀!这是什么声音?原来大狮子也来了。 1、初听乐曲《狮王进行曲》,老师在狮吼时,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体会乐曲所描绘的森林的音调是怎样的。 2、复听乐曲,让孩子认真聆听,狮子吼叫的次数。 3、再次复听乐曲,学生随乐曲表演。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见到了两位“森林”,可以看出来,同学们非常喜欢他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朋友呢?对,我们应该关心、爱护我们的动物朋友们,与它们和谐相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猫虎歌》;聆听《老虎磨牙》;用自制打击乐跟着乐曲《老虎磨牙》表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老师与学生一起随音乐《两只老虎》自由律动、演唱。 二、表演《猫虎歌》: 1、故事导入新课: “同学

查看全文>>>

小学二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范文资讯网小学二年级下册英语教案栏目为各位老师提供优质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英语教案,2024小学二年级下册英语教案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老师!

  网站地图